河北省钢铁产业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

本文主要介绍了河北省钢铁产业环境污染状况,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促进河北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全国的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一个示范。虽然近年来环保理念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宣传,但随着河北省钢铁产量的不断增加,在钢铁生产过程中废水与废气的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21世纪以来,环境污染已经越来越成为阻碍世界发展的因素之一,钢铁产业的迅速崛起使得大气、水体都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气候发生极大变化,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许多地区能源资源产量下降,地球上整个生态系统持续被破坏。钢铁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中含有的化学元素会使得臭氧层遭到极大的破坏,臭氧层空洞现象已经在少部分地区发现,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越来越高,冬季雾霾天气频发,气候变化逐渐违背自然规律,会导致许多自然灾害的产生。环境污染问题已然成为影响世界发展的困扰难题,世界各国应积极应对。
  中国钢铁工业的迅猛发展使得中国钢铁产量多年来稳居世界第一,钢铁产业的发展与产量的增加改变并且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环境。钢铁产业对所需原料的开采造成的土地污染与土地废置,生产过程中的大气与废水污染等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发展。河北省作为我国“钢铁第一大省”,它的环境污染状况更加复杂与严重,资源开采造成的土地弃置与土地污染,运输过程产生的大气污染,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噪声污染与热污染,加工完成造成的固体废弃物污染等使得河北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钢铁产业是一种规模型经济产业,其具有“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的特点,“中国钢铁看河北”河北省作为钢铁大省,其省份钢铁产业环境污染状况颇具代表性,研究治理方面也可为其他省市提供借鉴经验。因此,对于河北省钢铁产业环境污染治理的研究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及理论参考价值。
  1.1.2研究意义
  燕山大学本科生设计(论文)
  在环境污染问题持续备受关注的当下,探讨环境污染的源头及治理具有深远意义。一方面,紧扣污染问题源头,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各地的污染问题频现,雾霾时有出现,河流地下水污染严重,土地破坏问题突出,这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亟待解决。因此,以河北省环境为例,把握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探究污染问题的治理方案,将为其他地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借鉴。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研究课题,具备理论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目前,我国已有大量文献就各个地方的钢铁产业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但立足于河北省角度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还并不是很多,因此,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补充该方面的研究空白,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1.2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国内研究动态
  杨建新和刘炳江(2002)采用LCI方法分析了中国普通钢材生产过程中的能源、物料消耗和环境污染物排放。清单结果显示,中国钢材生产生命周期过程中能源消耗远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水循环利用率较低,二氧化碳和硫化物等废气排放量大,其主要来源于煤的燃烧和工艺过程,工业固体废弃物造成了严重的局部环境问题。
  张培和田长生(2007)结合钢铁产品生命周期过程的环境特点,建立了钢铁产品LCA方法,运用该方法评价了宝钢电镀锌产品的环境影响,结论显示,宝钢电镀锌产品生产造成的最主要的环境影响有四种,分别是温室效应、资源消耗、酸化和能源消耗,影响贡献力最大的生产环节是动力、烧结和炼铁工序。
  蔡九菊和杜涛(2002)针对钢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引入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提出了钢铁产品半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应用这种方法分析了中国钢铁工业中一种典型生产流程的环境负荷问题。
  张芳和吴国荣(2009)建立了钢铁生产的环境负荷清单,评价了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钢材生产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钢材生产总环境影响负荷为4.669标准人当量,烟灰尘是影响贡献力最大的环境影响;钢材生产的资源耗竭总系数为0.7156标准人当量,其中铁锰矿的资源耗竭系数最大。
  李兴福和徐鹤(2009)基于GaBi软件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分析评价了中国生产lkg普通钢材的物耗、能耗以及对环境的排放,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软件提供的CML方法评价了钢材生产所造成的环境影响。结论显示,能源消耗造成环境影响的最主要因素,钢材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环境影响是全球变暖和环境酸化。
  1.2.2国外研究动态
  Gielen D.J和Moriguchi Y(2001)利用生命周期分析等系统工程方法,建立了钢铁环境战略程序模型,对口本钢铁产品的环境现状及改善潜力进行分析评价。
  Seppala J和Koskela S等(2002)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芬兰金属产业的环境影响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以冷轧钢、热轧钢、热镀锌和有机涂层钢作为作为整合性钢铁产品的生命周期清单,对其每一个生命周期阶段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结论显示钢铁产品生产过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大。
  Tongpool R和Jirajariyavech A等(2010)通过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研究了泰国单个的钢铁产品,如板材、冷轧钢、热轧钢、热镀锌和电镀锌钢材的环境影响,结论显示,板材产品对环境的影响最小,热镀锌钢材对环境的影响最大
  Caneghem J.V和Block C等(2010)做了一个减少比利时综合性钢铁生产污染物排放量和耗水量的报告,报告指出环境质量改善是以部分生态效益指标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研究内容
  本文以河北省污染治理为中心,对全球和中国境内环境污染状况,以及新常态下河北省钢铁工业环境污染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收集河北省环境污染历年相关数据,分析河北省环境污染状况,并从资源开采过度造成的土地污染、资源运输过程中造成的大气污染、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水污染和噪声污染等方面分析河北省环境保护面临的困境,指出现阶段河北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河北省提出优化河北省环境的建议,即XX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来解决问题,并从公众着手,大力宣传环保意识,使环保观念深入人心等可持续发展方针对策。
  1.3.2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经过阅读了许多的文献资料,参考相关的书籍和理论著作,界定了钢铁产业环境污染的概念和理论基础,调研各年度钢铁产业造成的环境污染程度及种类,通过多种途径获取钢铁产业环境污染存在的危害及治理时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
  实证分析法:通过实地调查和历史情况的支撑,以邯钢的环境污染及治理作为案例研究范本,进一步对河北省钢铁产业环境污染的现状、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今后河北省钢铁产业环境污染的治理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总之,大量地运用研究方法,能够使文章对于河北省钢铁产业造成的环境污染治理效应的分析研究更加全面。

  第2章钢铁产业环境污染概述

  2.1工业污染基本概念

  工业污染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废气、废水和固体排放物对环境的污染。污染主要是由生产中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及各种噪音造成的。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水、废气和废渣影响河流湖泊、大气和土地,进而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在制造钢铁的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化学污染物质,而钢铁厂大多分布在城市边缘地区,会对土地造成极大的危害,影响生物的成长,威胁着人体健康;钢铁生产对其本身的危害也很严重,对生产工人的危害,对工厂环境及化学物质服饰气管道的危害;这些污染都直接危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

  2.2钢铁产业环境污染分类及危害

  大气污染:河北省属于氧化型污染,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属于大气中常见污染物。大气污染对人的皮肤、眼睛、肺等器官都会造成危害。
  水污染:钢铁生产过后排出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且工厂污水大多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以至于周围的河流湖泊等被污染,影响水中有机生物的生长且河流等发出恶臭。有的废水随着河流流入海洋,影响海洋鱼类等的生长,人类通过捕食海洋生物而引起中毒,呼吸不畅等危害。
  土壤污染:河北省地下矿产资源丰富,过度挖掘开采使得大多土地呈废置状态。另外钢铁工厂产生的废水与废渣等对土地的危害极大,首先土壤肥力下降,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其次废弃物中的化学元素危害农作物的生长进而危害人体健康,导致人体中毒等。
  噪声污染:钢铁产业造成的噪声污染对郊区及农村人民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钢铁产业生产过程中使用机器多,机器发出的轰鸣声常常会使人出现头痛、脑胀、耳鸣,甚至会影响人们的消化系统,出现恶心干呕等症状。

  2.3钢铁产业环境污染治理的必要性

  2.3.1XXX发展的要求
  进入21世纪以来,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世界日益关注的问题,全球变暖和环境污染一直以来都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生活环境。钢铁产业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我们的生存环境遭到重大破坏,据相关机构统计调查,超过2/3的污染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工业污染。虽然世界各国已经意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并提出许多方针政策解决污染问题,但是世界环境仍存在诸多问题,人们并没有形成极高的环境保护意识,环境污染仍在继续,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可持续利用资源环境,我们必须承担起环境保护的重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环境污染治理的重担我国也应主动承担。当前各国都面临着环境污染的重大难题,整个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体,而针对这一难题,我国也颁布了许多法律法规,对高污染的产业尤其是钢铁产业实行了一系列高压政策,治理与引导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所以,环境友好型社会才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
  2.3.2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钢铁生产需要大量的铁矿石、煤炭等矿产资源,我国虽然矿产资源丰富,但在长期的肆意开采破坏下,矿产资源已逐渐呈现出枯竭状态,可利用资源逐渐减少,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遭到破坏。不仅如此,大量矿产资源开采后造成土地地面塌陷,开采过后废置使得可利用土地越来越少,土地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必需品,人的生长与发展离不开土地。土地与人类发展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土地的减少与污染影响人的健康与成长,人类的钢铁产业经济又严重的影响了土地,全球土地恶化的最为严重,人类不恰当的生产生活使得土地面积减少、土壤沙化与土壤盐碱化,导致农作物产量越来越少,农作物成长受到危害。土地破坏范围在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土地可持续发展问题急需解决。
  水的可持续利用也是钢铁工业污染治理的必要条件,我国本身可利用水资源就极少,水资源利用率低,首先,在钢铁产业生产过程中会大量浪费水资源;其次,排放的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毒的化学物质,农村引用工业废水灌溉会严重地破坏农业发展,不仅使得灌溉水源遭受到了极大的破坏,而且极有可能会污染到地下水;工业废水与废渣等随着河流流入大海,其有毒的化学物质危害大海的鱼类及深层海洋生物,进而影响人体健康。地表水的污染程度已经很深,污染物也会随着对地表水的破坏进而影响地下水资源,我国的淡水资源本来就少,但水资源利用率也极低,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大,所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要求我们提出方针政策解决钢铁产业造成的环境污染。

  第3章河北省钢铁产业环境污染的现状

  3.1污染种类多

  大气污染状况:2013年,“雾霾”一词成为年度关键词,近两年河北各地PM2.5污染形势严峻,常年高居不下,是全国污染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据调查显示,近几年,石家庄的空气质量指数稳居倒数,而河北省的其他城市,如邯郸、保定、唐山、邢台等的空气质量均排在倒数。这些城市一年中大概有一半的时间属于重度污染天气,冬季更是频发季节,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
  水污染状况:据近些年的数据监测显示,河北省的河流中基本没有了水源,只有北半部还有一些自然水,但是其向南流下之后直接与污水混合,造成的结果就是省内河流流动着污水与臭水,河北省人口众多,环境自净能力差,导致水污染状况极其严重。
  土地污染状况:河北省土地污染也很严重,河北省钢铁产业大多布局在城市边缘和农村地区,而这些地区正是土地富集地,河北省钢铁产业的选址决定了其土地污染状况,工厂排放废弃物中所含铜、镉等化学物质通过在土壤中沉淀危害土地及农作物。而在2017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无极县发生了一起因违法倾倒钢铁工业废弃物而导致五人中毒死亡的事件更加引起了大家对土壤污染的关注,河北省发达的钢铁工业使得土地污染状况更甚。
  噪声污染状况:据调查显示,河北省钢铁工业产生的噪声已成为影响居民生活的主要噪声之一,钢铁厂主要布局在城市边缘地区,对城市居民影响相对较少,但对村民影响巨大。

  3.2污染程度深

  污染程度深:据统计,河北省属于严重污染省份,河北省钢铁产业发展历史悠久,其深厚的工业基础使得河北省的环境污染程度很深,河北省境内河流污染程度深,河流富营养化时有发生;工厂为自身发展便利随意向土地倾倒垃圾,土壤肥力下降;河北省的雾霾更是全国著名,雾霾危害影响深。

  3.3污染面积广

  污染面积广:由于钢铁产业是规模型经济产业,其生产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高,所以,分布在其周围的土地,大气,河流等都会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随着大气与河流的扩散,污染范围变得越来越大。

  3.4污染危害大

  污染危害大:据数据资料统计显示,中国环境污染造成死亡人数居世界前列,雾霾导致死亡人数占比较大,环境污染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不可避免的危害,而在河北这样的雾霾频发区,人体健康状况更是得不到保障。

  第4章河北省钢铁产业环境污染治理问题及原因

  4.1河北省钢铁产业环境污染治理存在问题

  4.1.1污染情况严重
  河北省的钢铁产业极其发达,而且钢铁产业具有高污染的特点,因此,河北省的钢铁产业环境污染效果显著,河北省受钢铁产业污染侵袭时间已经特别长,近几年的雾霾,直接将河北省的环境污染问题暴露在公众眼皮底下,钢铁产业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受到了全国各个社会阶层的关注。河北省作为我国的钢铁经济发展大省,它的经济快速发展离不开钢铁生产的奉献,钢铁产业是河北省的经济支柱产业,假如毫无战略的对河北省环境污染进行治理,河北省的经济发展就得不到保障,所以,如何在河北省环境污染情况严重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理,是一个难题。近些年,钢铁产业主体也意识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才是长久之路,对自身的机器设备及排放废弃物等方面做出了修改,力求能够做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但是由于其投入资金较少,主要追求经济效益,所以其环境污染状况仍然严重。
  4.1.2污染治理投资水平低
  一个国家或地区投资水平对该国家或者地区的环境污染治理有着重大影响,投入资金的多少与治理水平又息息相关,投入资金少则治理水平低,难以满足环境发展的需求;投入资金高则会形成浪费。由于环保行业投入资金大,获取经济效益的时间周期长,因此,来自于市场与社会的资金投入相对有限,环境污染的治理资金绝大部分要依靠XX投入。河北省污染投资任务艰巨,环境保护需求大,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等都需要长期且稳定的资金支持去完成治理。2008年河北省GDP为16000亿元,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约占GDP的1%,2017年河北省GDP为24000亿元,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约占GDP的1.2%,经济快速的发展使得污染面积也在扩大,用于治理环境污染的资金越来越多。但是,河北省环境治理资金占GDP的比重仍然较小,环境治理投入资金不足,投资水平低。
  4.1.3污染治理投资效率低
  环境是准公共产品,所以XX在环境治理投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当保障落实资金所用方向,保证环境治理效率,降低XX的财政支出。治理污染投资效率是投资结果好坏的表现,同时也是对环保投资做出的定性分析,河北省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效率低的原因是:相关法律政策不健全,没有明确的规定环境治理资金方向,缺乏相对应的法律法规;XX投入的公共产品的废气与闲置,缺乏相关人员的管理与维护;专项资金的挪用,腐败现象的滋生,管理机制的缺乏;监督不到位等导致河北省环境污染治理任务艰巨。
河北省钢铁产业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
  4.1.4公众参与度低
  对钢铁产业排污行为的监督离不开社会公众,公民、社会组织、机关团体等。环境是社会群众共同生活的环境,每个人都有义务和责任去保护大家的生活环境。但是河北省钢铁经济发达,公众在利益的驱使下选择性的忽视了其带来的环境污染,钢铁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周围居民的就业。另外,公众主动参与并没有得到任何奖励,缺乏积极参与的热情;河北省群众思想相对落后,环境污染现象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XX对居民的环保思想宣传不到位,宣传力度小,和基层群众互动少,群众也缺乏主动的热情,因此,缺乏公众的监督使得钢铁产业排污更加肆无忌惮。

  4.2河北省钢铁产业环境污染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4.2.1河北省钢铁产业发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钢铁产业发展进入新时期,与国外先进钢铁科技的交流,优质矿产的引进,高新科技人才的流入加速钢铁产业的发展。进入21世纪,由于世界各国的交流加深,我国的钢材经济交易遍布世界各地,钢铁需求量迅速增加,另外,房屋建筑与其它工业的发展也离不开钢铁生产。作为第一大省,河北省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北京和天津的工厂转移和改革开放时期至今的技术经验使得河北省在中国钢铁产业市场中有了一席之地,给中国各地及世界提供了大量钢铁,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与经济快速增长相对的是环境效益日益下降,尤其在河北省高污染钢铁产业如此发达的省份,其环境污染状况更为严重。
  4.2.2XX谋私利现象严重
  治理环境污染问题不能仅仅通过市场调节来实现,更加离不开XX对市场主体的引导和调控。XX既是政策的制定者,捍卫国家利益与维护地方利益更是XX的职责,XX是政策的执行者和责任者,这种特殊身份已成为寻求自身利益的社会公共利益的一种方式,即寻租的原因。XX有权配置社会资源,XX会远离公共利益,实现其资源不合理占有。另一方面,腐败现象仍有发生,个别官员收受贿赂,与污染企业私自交易,对高污染钢铁企业的环境污染排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其肆意破坏环境,从而为自己谋私利,所以这种行为只会使得官员利益增大,而环境污染现象得不到解决,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产生活环境。
  4.2.3监管机制不健全
  地方XX的环境治理行为是受上级XX机关、立法机关和社会监督的。然而由于之前污染状况本就严重、新的污染仍在持续的特点,使得在监管过程中困难重重。这就使地方XX得有条件执行中央XX的政策方针,另外,也需要从法律方面了解XX的环境污染治理职责,环保责任机制的不够完善也是重要原因。出现问题时责任不明确,互相推诿责任,监管针对对象不明确。社会公众、媒体对XX的环境监管信息知之甚少,一方面是因为XX不愿公开其环境监管过程,以便为自身谋福利;另一方面则是社会大众对于自己监督权的漠视,缺乏积极的态度主动进行监督;另外,社会监督体系不够完善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公众监督不足,监督渠道少,公众监督效果甚微。单纯只依靠XX的监管管理和企业的自我约束还是远远不够的,防治环境污染更加需要人民群众的参与。
  4.2.4思想观念落后
  XX及其官员缺乏环境责任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落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与质量得到了改善,但其负面效果也很显著。XX对环境的重视程度将严重影响当地环境质量。然而,一些地方XX环境保护意识薄弱,没有把可持续发展理念放在环境保护上,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效果差。第二,错误的政绩观,地方XX的经济行为受当地官员的政绩观影响,环境污染治理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见效很慢,所以使得有些XX官员利用这种特点而选择漠视甚至忽视环境污染治理,这种错误的治理观念使得地方XX出现短视化行为,最终会破坏生态环境,阻碍经济社会发展。

  第5章河北省钢铁产业环境污染治理对策

  5.1增加环境治理投资总额

  2013年河北省环境治理投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为1.73%,在之后的5年里,环境治理投资总额在不断增加,占GDP比重越来越高,但是总体而言,环境治理投资总额较少,当前只能够约束一般污染的排放,不足以对改善环境做出大的贡献。因而,河北省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为治理环境污染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以便提高环境质量。除了加大财政投入,还可根据污染者自理的原则,突出产业环境污染治理,河北省钢铁产业既是环境污染的主体,也应当是污染治理的主体,让企业发挥其市场经济主体的作用,提高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另外,建立奖惩制度,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鼓励钢铁产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到环境污染治理中,也可为治理环境污染筹集更多的资金。

  5.2建立有效的环境污染治理监督体系

  在环境污染治理的过程中,全面有效的监督体系能够促进改善环境质量,在河北省环境污染治理中要建立起完善的外部监督机制,才能保证环境污染治理事业的良好发展。全面的环境污染治理监督体系包括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
  首先,行政监督。就是监督各个行政机关及各部门工作人员的环境污染治理行为,尤其要加强对审计部门的监督。审计机关与环保机关要相互支持,相互依存,一起对治理环境污染及保护生态环境的各个决策负责。建立统一完善的环境污染治理与保护的监督机制,明确相关单位的职责所在。
  其次,社会监督。XX拥有自己的自由裁量权,如果不好好利用权力不仅会导致环境污染治理毫无效果,还会危威胁到每个公民的利益。环境污染治理既要求XX主导,又要求社会公众都参与其中,积极行使公民拥有的监督权,当今河北省环境治理效果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社会公众参与度低,因此,为了更好地对环境污染治理进行监督,除了利用行政手段外,还要建立公众喜闻乐见的社会监督体系。第一,公众一定要加强对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知识与法律法规的学习,使自己掌握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专业的知识,充分行使并利用环境健康权、检举权、知情权等环境保护权利,报告各种行为;第二,在公众主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合法的公益组织,充分发挥公民的积极性,加强环境保护组织,如中华环保联合会、地球村的监督力度。

  5.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当前,河北省环保法律主要通过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现,针对环境保护的法律屈指可数,其中在2008年1月7日省XX第93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河北省环境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办法》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它与当前河北省环境污染状况已严重不相符合,因此,加强河北省环保的首要工作就是要健全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第一,坚持河北省环保立法的与时俱进。当前,国内的《环境保护法》的多数内容滞后,与河北省的环保形势并不匹配,难以满足现实需要,因此,需要对其进行适当修订。第二,出台完善现有的地方性环境保护法。河北省各级XX可针对当地重点污染源制定专门的法规,补充现有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及惩治条例,根据需要对地方性法规与政策进行修改与增添。值得注意的是,还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法律的尊严在于执行。没有强有力的执行,一切法律法规都是纸上空谈,对河北省环境的防治起不到任何促进作用。因此,河北省的相关部门应当切实抓好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整合环境保护相关XX力量,发挥部门联动性,以有效的流程,完善的规章为规范,提升执法力度。

  5.4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培训

  环境治理要以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治理河北省钢铁产业环境污染首先要考虑当地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作为环境保护主体至关重要。因此,抓环境污染治理一定要从人民抓起。积极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是加强对人民环境教育的重要途径,尤其是要加强对钢铁产业工人的宣传教育。一是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通过教育,让人民从意识层面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一方面,可利用广播、电视、幻灯片等人民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教育方式,采用专题报道、文艺演出等方式广泛传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迫切性。另一方面,以有奖活动的形式来巩固人民的教育成效。通过开展环保先进评比、知识竞赛、环保技巧大评比等形式的有奖活动,积极调动人民参与到环境污染治理与防护的学习中来,发挥主观能动性,加深其对环保的认识。二是扩大宣传力度。紧紧围绕绿色环保概念,通过干部走访、广播、召开动员大会等方式,向人民大力宣传绿色有机理念,动员人民自觉参与环保,形成良好的生态环保氛围。

  结论

  我国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雾霾的全国遍布成为引爆社会各界关注、参与治理生态环境的热潮。河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大省,经济发展有目共睹,但是环境污染恶化趋势也在不断加重,对此,中央及地方XX开始实施重拳,加大了对当地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基于此,本文站在河北省的立场,以环境污染相关理论与估算方法为理论基础,以当地环境污染现状的分析为前提,探讨了其污染重点,进而顺着这条思路探究了当地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污染治理的原则与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借此为相关方面提供参考。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有以下几点:
  一是从治理特点来看,以XX为主体,钢铁产业、工人及群众共同参与其中,大家齐心协力,各司其职;有大量相关的法律法规与监督机制支持,XX根据环境污染实际状况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公众根据监督机制积极的投入到监督工作中去,治理点面结合,多方位与多角度,一起保护河北省的环境。
  二是从治理效果来看,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对GDP来说是一个重要影响,但是河北省的环境保护投资水平低与效果差,这些都会制约环境污染治理的发展。XX在环境污染治理中发挥其主导作用,时刻提醒自身的环境污染治理责任,不只要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总额,而且要提高环境污染投资的使用效率,更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别是提高钢铁产业生产的技术水平,推进钢铁产业环保的发展。XX寻求私利现象在环境污染治理中要坚决杜绝。XX从本身出发,要避免庇护钢铁产业,避免以权谋私的现象的发生,努力提高XX环境污染治理业绩。这就需要XX自身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更加需要社会对XX的监督。
  三是做好环境污染治理工作需要XX、钢铁产业和社会大众的共同努力。XX应当发挥治理环境污染的主体作用,建立全面完善的公民监督机制,钢铁产业应大力支持XX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工人及群众以饱满的热情积极配合,环境污染治理是一项大工程,单纯依靠任何一方都是无法完成的。
  由于研究所用时间相对短暂,本人研究能力有限,再加上数据的可得性不足,研究方法的局限与不完整,本研究提出的研究结论可能并不完整,结论的精准度相对欠佳,进而使得研究结论的实用性受到影响。考虑到这些,本人将在日后倍加努力,首先在理论学习上更进一步丰富内容,针对研究方法、研究切入点、研究重点、分析内容等方面努力实现提升,以期研究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杨建新,刘炳江.中国钢材生命周期清单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02,(4)519一522
  [2]蔡九菊,杜涛,陆钟武等.钢铁生产流程环境负荷评价体系的研究方法[J].钢铁,2002,37(88):66-70
  [3]张芳,吴国荣.中国钢材生产的生命周期评价[J].中国商界,2009(12):173一174
  [4]李兴福,徐鹤.基于GaB i软件的钢材生命周期评价[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6):15一18
  [5]Gielen D.J,Moriguchi Y.Environmental strategy design for the Japanes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Tsukuba,Japan:National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al Studies,2001
  [6]Seppala J.,Koskela S.,Melanen M.,Palperi M.The Finnish metals industry and the environment.Resources,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2002,(35):61一76.
  [7]Tongpool R,Jirajariyavech A.,etal.Analysis of steel production in Thailand: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solutions.Energy,2010,(35):4192一4200
  [8]Caneghem J.V.,Block C.,Cramm P.,Mortier R.,Vandecasteele C.Improving eco一efficiency in the steel industry:the ArcelorMittal Gent case.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0,18(8):807一814
  [9]聂华林,陈绍俭.西部地区工业污染治理效率评价研究一一基于DEA和Malmquist指数的实证分析[[J].开发研究,2010(4):5-8.
  [10]张悦,林爱梅.我国环保投资现状分析及优化对策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4):3-9.
  [11]景春梅.城市化动力机制及其制度创新.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3
  [12]吴丹,张世秋.中国大气污染控制策略与改进方向评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6):143一150
  [13]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09-10.
  [14]吴丹,张世秋.中国大气污染控制策略与改进方向评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6):143一150
  [15]肖建华,游高端.地方XX环境治理能力当议[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1,(5):64-69.
  [16]周文腾.论我国环境非XX组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及发展对策[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
  [17]董小林,周晶,杨建军.区域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结构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95-300.
  [18]曲格平.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4.
  [19]黄著,陈霜华.环境污染治理与经济增长:模型与中国的经验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11(1):142-152.
  [20]屈小娥.1990-2009年中国省际环境污染综合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5):158-163.

  致谢

  论文从选题、构思框架、撰写成文,都是在导师祝洪娇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祝洪娇教授在本科毕业论文的成稿过程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并在工作、学习、生活多方面对我关怀备至,令我永难忘怀;她渊博的知识、严谨治学的作风、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是我今后的榜样。在此谨向祝洪娇教授及其家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要向燕山大学里仁学院的各位老师和同学表示我诚挚的谢意,感谢他们对本论文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0591.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1年3月11日
Next 2021年3月11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