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生物内部控制研究

摘要

疫苗是国家战略性和公益性产品,从人一出生开始,就守护着人们的健康,主要对象是儿童,儿童是国家的未来,由此看来,疫苗是非一般的商品。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关系着公共卫生安全,关系着我们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生命质量。长生生物疫苗质量安全事件的爆发,已经严重危害到社会公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显示出疫苗企业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通过分析长生生物假疫苗事件,探究其内部控制存在的重大缺陷,并提出一系列优化建议以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关键词:长生生物;社会责任;内部控制

一、绪论

(一)背景

2019年12月1日,首部针对疫苗管理的《疫苗管理法》正式出台实施运用,展现了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督、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为高准则的决心,以预防疫苗事件的再次发生,重塑老百姓对国产疫苗和药品的信心。

疫苗作为医学疾病里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本身就是特殊的药品,疫苗关乎儿童健康安全,关乎国家、社会稳定。疫苗几乎是预防疾病最为行之有效的手段,注入疫苗之后,身体上的免疫系统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阻止病源菌的伤害。2018年7月,长生生物内部员工的一纸状书,就像多米诺骨牌不仅揭开了长生生物疫苗xx内幕,还牵出长生生物多年的“灰色”销售,该企业有着显著的社会影响力,自然会得到更多的公众广泛关注。“问题疫苗”事情的曝光真正地暴露出其内部控制方面的缺陷。长生生物为了自身利益突破了道德底线,损害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危害了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疫苗安全与人民生命健康紧密相关,疫苗企业更应该承担起重大的社会责任风险。因此,将社会责任融入到疫苗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就能从企业内部入手,促使其履行社会责任,更好地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

(二)意义及目的

安全不应该成为一种特供,每一个人都需要安全感。因此,医药企业的产品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要履行法律赋予的社会责任义务,更要注重产品质量,确保生产出来的药品是优质的。通过对长生生物公司的分析,探究其内部控制缺陷,提出完善的内部控制优化建议,有助于疫苗企业构建更加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促进疫苗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预防长生生物的同类事件再次发生,还社会公众一个安全健康的疫苗环境,让百姓用得安心,用得放心。同时,能为其他企业构建和实施内部控制提供参考。

通过对长生生物公司xx案的分析,探究其内部控制缺陷,提供完善的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更好地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从而从上到下,由内而外地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在平衡好企业利益与社会经济利益的关系的同时保障利益相关各方和社会大众的权益。

二、长生生物公司概况

(一)长生生物简介

1992年,长生生物作为上市公司长生生物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主要研发流感及人用狂犬疫苗,主打产品有冻干人用狂犬疫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流行性感冒疫苗等。其在疫苗行业长期保持着实力领先、竞争力强劲、作为行业“龙头”的影响力有着显着的优势地位。

(二)长生生物疫苗事件描述

7月15日,经药监局调查证实,长生生物存在生产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的过程中记录xx。7月18日,长春长生收到行政处罚书:没收库存的剩余违规疫苗186支;没收违法所得和处违法生产药品货值金额三倍罚款,总罚没款344余万元。10月16日,国家药监局对长生生物做出撤销批签发合格证并处以罚款1203万元的行政处罚。此外,吉林省食药监局做出对涉案的高俊芳等十四名责任负责人员作出依法不得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行政处罚;没收违规疫苗779万支,没收违法所得和处违法生产、销售货值金额三倍罚款,罚没款共计91亿元。

三、长生生物内部控制缺陷

(一)内部控制环境缺陷

1.治理层权力过于集中

长生生物公司治理结构完全不符合现代公司治理模式,不仅身为兼董事长、董事、法定代表人的高俊芳,同时兼任总经理、财务总监两个重要职位。虽说在法律上没有名门规定说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这三个岗位不能一起担任,但这些职责均为同一人不仅不能为企业提供独特的思想指引方向,而且容易造成因武断地决策而阻碍企业稳定发展。对此,董事会的监督和管理在实施过程中更容易受到限制,它们的存在等同于摆设。根据长生生物2017年年报(如表1所示),高俊芳、其子张洺豪、长春祥升(其小姑子张雯实际控制人之一)及其小姑子张敏作为同一行人,其占公司总股份数的40.24%,超过了前十大股东股份总数的一半,正因为家族内部人员控制导致公司的内部控制失效。“高氏家族”已经成为了公司的重要内部人员力量,甚至在特殊情况下有权利决定公司内部重大的决策和指定以后的经营方向,中小股东很难发表个人意见,甚至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监督,最终导致公司治理结构失衡,极大地影响企业控制建设有效性的实现,难以及时发现和纠正企业内部舞弊和错误行为,内部人员复杂的社会关系最终成为长生生物公司治理失控。大股东通过信息优势或对公司的掌控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中小股东权益,显示出了治理结构的不完善。

表1 2017年长生生物股东持股比例
名次 股东名称 持股数(股) 占总股本持股比例
1 高俊芳 176,234,880 18.10%
2 张洺豪 174,062,400 17.88%
3 虞臣潘 80,240,000 8.24%
续表1 2017年长生生物股东持股比例
4 刘良文 78,200,000 8.03%
5 芜湖卓瑞创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65,911,844 6.77%
6 北京华筹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37,467,363 3.85%
7 长春市祥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29,372,480 3.02%
8 杨红 24,224,682 2.49%
9 殷礼 17,623,530 1.81%
10 张敏 12,042,716 1.24%
合计 695,379,895 71.43%

2.独立董事会未发挥作用

若独立董事是由公司领导或与高层有直接关系的“人情董事”来决定,容易让大股东直接操纵董事会,一人独大的模式不能明确独立董事的独立性。高俊芳一人身兼五职,严重违背了资产、财务、人员的相互独立,在这种情况下,董事会缺乏必要独立性,难以对管理层形成有效监督,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就完全有可能形同虚设。

在疫苗xx案曝光后,独立董事会对于长生生物披露冻干人用犬类病毒防御疫苗不符合标准和GMP证书失效等问题上,均未提出异议并实现有效监督。独立董事甚至在2017年年度报告表示,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及时对外公布公司状况,并充分发挥独董的独立作用。高氏家族作为独董的主要成员难以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独立董事会未能发挥该有的独立作用。

3.社会责任意识缺失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业自觉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已经是一种趋势,甚至会提高企业的社会竞争力、影响力。企业应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切实承担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经营管理观和商业道德观,着实把对社会、环境以及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成功融入到经营过程中。

长生生物是一家疫苗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其在经营决策时,高俊芳一度高喊要履行社会责任为大众谋福利。然而在2016年和2017年均出现百白破疫苗违规生产事件,可见长生生物根本没有考虑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不然就不会发生2018年的重大事件—狂犬疫苗,长生片面地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忽视了产品质量,更故意逃避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使长生没有办法对其进行细致准确的管控。

(二)风险评估过程控制缺陷

1.风险识别能力不足

自长生生物借壳上市后,销售的优势使长生生物一直占据疫苗行业的半壁江山。高额销售的背后却隐藏着长生生物更多的“灰色”销售利益链。在利益诱惑之下,“潜规则”销售一直是长生生物销售员的首要销售手段。借助给予好处费、推广费、回扣款方式来推销产品,行贿对象包括医院、疫病防控部门等,不断扩大产品市场份额。在如此不诚信、不健康、不道德的内部管理环境之下,长生生物购销不正当竞争行为已经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表2 2009—2017年长生生物不正当购销案件
省份 时间 行贿人 财物
河南 2010年—2015年 长生生物业务员吴某某 回扣款16.4万元
2011年7月以来 长生生物经销商吴某 回扣款12.468万元
2010年2月—2014年9月 疫苗代理商 19万元(含其他厂商回扣)
安徽 2009年—2010年 长生生物业务员张某 回扣款2.5万元、过节费400元
2011年下半年 代理商、合肥大华医药有限公司业务员徐某 回扣款2.8万元
2013年端午节期间 代理商、合肥富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曹某 感谢费2000元
福建 2014年12月—2016年8月 疫苗代理商陈某某 回扣款8.7万元、购物卡1000元
广东 2009年—2016年 代理商、立晖公司湛江地区业务员麦某 回扣款1.5万元
2009年—2012年 代理商、业务员麦某 回扣款1.3万元

2.风险意识薄弱

长生生物公司2016年和2017年就已经发生过百白破疫苗因效价不合格被拒签的事件,但其却以百白破疫苗效价不合格并不影响人体健康为由,没有在严格的内部控制上体现重视和警觉,未能深刻地认识到疫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重要性及其蕴含的巨大危害,未能及时加以应对,没有考虑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风险极大。由于风险意识薄弱和风险分析程序的设置、执行不到位,依然未能阻止20018年人用狂犬病疫苗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这是其风险意识薄弱的体现。

(三)控制活动控制缺陷

疫苗生产是疫苗经营的重要环节,蕴含着巨大的社会责任风险,在设置基本控制措施的基础上,疫苗企业应对疫苗生产中的社会责任关键控制点加以管控。然而,长生生物出现因控制活动不规范而致使药品生产流程执行不到位、产品以次充好等问题。

长生生物的经营与发展过程自上市以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关注度,同时,高俊芳在做报告时也特别强调公司员工必须要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的行为,以生产更多的优质药品服务社会大众。众所周知,长生生物以狂犬疫苗和百白破疫苗为主,可以说这两个产品称得上王牌。但是2016年以及2017年两年期间,均发生百白破疫苗质量问题,在发生这类事件之后,长生生物不但没有寻找最根本问题来得到有效解决,甚至出现更加离谱的新事件,2018年,将不同批次的原液进行勾兑配制,勾兑后重新编造生产批号重新上线。更过分的是,将已经过期的药品经过更改后又再一次销售。不止如此,企业内部还故弄玄虚提交虚假资料和销毁违法事实的证据。为了追求企业效益和利润,完全不顾产品质量的有效性,甚至拿社会人民群众的生民健康安全开玩笑,这样的长生生物完全刺痛了大众的信任,严重打击了大众对药品企业的信心。

究其原因,长生生物再疫苗生产控制未能细化到每一个关键控制点,对于生产批次管理记录管理、设备备案、产品效价测定、产品批签发这些极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存在的漏洞未能及时发现并予以弥补。

(四)信息与沟通控制缺陷

1.员工权益难以得到维护

高俊芳家族再公司掌握绝对话语权,业务层面旁人很少能插手过问,管理层不能与员工进行有效沟通。同时,此次实名举报皆因长生生物没有与员工进行合理沟通,随意在疫苗狂犬生产线换人,从而引发员工报复。长生生物作为上市公司,每天的加班费2.5元!员工起早贪黑只为多赚点钱,三个月下来却只有250元,而高家人一顿饭的价钱也远远超过这个数目。如果长生生物善待员工,给予员工合理报酬,与员工进行良好沟通,给予员工好的激励,当员工不满时提供渠道跟上级进行沟通并解决问题,使大家更容易捆绑在一起。

长生生物未在公司内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体系,没有做到管理层与员工对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最终导致内部控制无法有效实施。

2.信息披露不到位

2017年,经国家药监局查实长生生物的百白破疫苗存在效价指标违反国家标准指标,然而,长生生物却不以为然,未向公众披露正确相关资料,对关于长生生物产品有关情况的公告存在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甚至在2015年至2017年年度报告及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存在虚假记载。高俊芳为了利益实行欺骗和舞弊,没有与外界进行良好的沟通。投资者和消费者都无法得知企业真实的情况,内部控制与公告内容存在巨大的差距,自我评价报告的可信度不高。长生生物的信息披露未得到有效执行,侵害了企业利益相关者尤其时外部相关者的权益,存在极大的内部控制缺陷。

(五)内部监督方面

内部监督对于完善内部控制而言必不可少,长生生物的内部控制监督制度设计和执行都存在缺陷。

长生生物的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高俊芳权力过大,对公司业务大包大揽、全面负责,已经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公司内部对于他的监督基本无效。内审部门流于形式、无法发挥作用。高俊芳一人身兼多个要职,完全与现代公司治理模式背道而驰,根本无法保证董事会独立运作,削弱监事会监督职能,该公司管理层凌驾于内控之上,使得董事会和监事会更像一种摆设。

长生生物在2016年百白破疫苗因效价不合格被拒签之后,未能及时将其列为社会责任监督的重点事项,导致2017年因同样问题被处罚。这就是长生生物内部控制监督缺陷的例证。长生生物作为上市公司,每一年年报的公示不单只是对企业内部日常检查的评价和期末自我评价,更多的是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增强公众的信心。而长生生物2015年至2017年三年的年报,在内部控制评价上只有部分个别的表述上有所区别,三年都没有披露重要和重大缺陷。如此重大的年报错误却在2018年才发现,不得不令人怀疑其真实性,长生生物的内部监督效果十分有限。

四、长生生物内部控制优化建议

(一)完善社会责任控制环境

1.优化治理结构权责分配

长生生物的董事会由高俊芳家族一家独大,旁人不容置喙,监事及独立董事会的意见只能被边缘化,无法发挥监督作用。公司的生产经营、重大决策没有丝毫制约,公司的发展势必会发生偏差。因此,长生生物公司应该形成董监高权责、制衡明确的公司治理结构。

首先,完善股权结构,减持持股比例,构建制衡结构。适当减持控股股东比例,将部分股权转让给其他持股相对较多的股东,构建相互监督的股权安排模式。一个企业的发展不能依托在企业主要领导人一个人头上,不能由主要领导人“一言堂”式决定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具体经营管理方式。

其次,将董事会、经理层和财务总监相分离。将三者职权进行分离,保证董事会的独立性,杜绝高层干部以权谋私或串通作案。

最后,充分发挥民主性,企业内部工作人员针对不符合法律的指示和不合规的意见有权发表自己的意见,反对对领导层的指示盲目、不加辨别的听从。通过优化治理结构设置,保证企业社会责任职责明确、程序规范。

2.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医药企业是否履行社会责任,与我们的安全感息息相关。无可否认作为企业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这是企业的天性和最终目的。国内不少企业甚至没有把社会责任放在眼里,一度认为承担社会责任是XX部门的事情,只要在没有违法的状态下没有必要拿公司的利润去搞公益慈善。一家优秀的企业不仅要在商业层面取得成就,实现经济利润最大化,还要在德行方面有所展现,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

企业必须明确树立正确价值导向。一是加强社会责任感,充分将社会责任融入到日常工作当中。二是提高全员承担社会责任意愿。让员工在日常的工作细节上真真切切地感受社会责任。三是提升全员承担社会责任水平。企业应开展相关社会责任的培训,如有关节能减排、消费者权益、产品质量等培训,从技术层面提高质量和服务水平,才能把履行社会责任落实到位。四是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考核和约束机制。促进管理者与员工的交流和双向监督,将有效的内部控制的理念自上而下贯穿。五是建立健全社会责任文化激励机制。正确的激励机制可以加强全员的社会责任和监督意识。

作为疫苗企业,始终应当把产品质量以及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如果没有社会责任意识,即使获取再多的不义之财,企业发展在壮大,无非也是昙花一现。

(二)健全社会责任风险评估机制

一是强化风险意识。重视漠视风险所带来的后果,时刻保持忧患意识。二是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建立一套完整的操作规程以及质量标准,对其进行定期标化并确定合理的有效期。三是设立社会责任风险管理部门。设置社会责任风险手册,更加清晰地列示企业对不同社会责任风险的风险承受度及应对流程,且定时更新,科学面对风险。

企业社会责任风险评估机制是否有效,还依赖于管理层和相关人员的意识水平和应对能力。因此,建立健全的社会责任风险评估机制,有效地指定纠正行动方案,以此实现消灭或减小风险的目的,更好地优化内部控制。

(三)规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控制活动

社会责任控制活动是实现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目标的关键要素。长生生物应从战略制定到战略执行都应有严格的把控,认真贯彻执行企业的内部控制。一是建立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和授权审批制度。使问题能够更好地问责到人,对社会责任行为实施者起到威慑作用,有效降低社会责任行为舞弊风险。二是建立健全的绩效考评控制制度。一方面可以激励全员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又能对其违背社会责任的行为进行制约,对于内部控制执行意义更大。三是设置整体控制活动。疫苗企业应当认真梳理企业业务流程,找到存在社会责任风险的关键控制点并加以管控,才能有效防范社会责任风险,实现控制目标。

企业应在实践中随时检验和管理控制薄弱环节,以保障内部控制正常实施。

(四)完善社会责任信息沟通渠道

加强信息对外披露全面性。制定更为规范严格的信息公开和披露制度,保证信息披露及时、准确、完整和全面。

建立健全信息反馈渠道。注意观察有效沟通后的反应和行动,并收集可用的反馈信息,为有效沟通做出评判和改进方法。

维护现有信息系统,整体融入内部控制模块,实现社会责任信息高效沟通。

强化对于信息披露行为,增加信息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客观性。

(五)重视社会责任内部监督机制

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找到因内部控制失效而导致的实质性经营损失、财务错报的关键证据,进而提出可行方案、建议,推进整改。

加强对内部高层职工的控制监督管理。防止大股东独断专行、胡作非为、徇私舞弊。

聘请外部审计机构并赋予外部监督职能。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相制衡,使其在企业当中不存在行政上的依附关系,从而相对保证独立性及公正性。

通过重视社会责任内部监督机制,使企业对于自身内部控制工作有清晰认知,有利于总结经验强化控制或发现漏洞予以弥补,有利于弥补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息差,保证外部利益相关者权益,并且通过其监督反向促进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五、结论

长生生物问题疫苗事件曝光后,引起了社会公众的愤怒。曾几何时,多少人因为没有疫苗抗体而死在可怕的病毒,简单说如果你被狗咬了而没有去打狂犬疫苗,病发后的死亡率接近100%,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数字。所以说,一支小小的疫苗能否起到应有的抗体取决于药品质量。作为药品生产行业,更应该知道药品质量在生命面前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性。质量就意味着生命,一家企业是否能走的长远成为百年产业决定于产品质量是否优质,优秀的品质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更能拥有强劲的生命力。药品行业是挽救生命的行业,问题疫苗案件暴露出长生生物作为一家知名疫苗企业却一味追逐利益,而罔顾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和忽视药品优质质量的社会责任。

长生生物问题疫苗事件已经突破了人类道德的最底线,无质量保证的药品完全违背人性的人道主义。这样的企业,完全违背了上市原则和做企业的良知。长生生物具有天使的模样却拥有魔鬼的心肠,做出如此丧心病狂,丧尽天良的事,终将会收到世人的唾骂和法律的严惩。本文对长生生物事件提出完善内部控制建设的优化建议,为其履行社会责任做全方面的掌控:

一是完善社会责任控制环境。优化治理结构权责分配,树立正确价值导向。二是健全社会责任风险评估机制。科学面对风险,有效地优化内部控制。三是规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控制活动,保障内部控制正常实施。四是完善社会责任信息沟通渠道。增进相关者沟通,促进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实现良性循环,保障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五是重视社会责任内部监督机制。使企业对于自身内部控制工作有清晰认知,通过监督反向促进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 徐建辉. 长生生物是一杆“耻辱柱”[N]. 湖南日报,2019-11-11(004).
  • 杨瑞晗,姜娜,苟颖.长生生物社会责任案例分析——基于内部控制视角[J].会计师,2019(13):79-80.
  • 牛月月.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基于长生生物疫苗事件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06):225-226.
  • 王晓宇. 我国民营医药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
  • 马垚垚. 疫苗企业内部控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
  • 白雪. 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长生生物疫苗案例研究[D].吉林大学,2019.
  • 杨瑞晗,姜娜,苟颖.长生生物社会责任案例分析——基于内部控制视角[J].会计师,2019(13):79-80.
  • 孔敏.从疫苗事件反观长生生物内部控制缺陷[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03):134-137.
  • 毛淑珍,卢晓玥.明知其害而为之——长生生物社会责任的沦丧[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17):124-125.
  • 陈丁冉, 刘英. 医药企业内部控制失败的探索——基于长春长生“问题疫苗”事件的分析[J]. 财会通讯, 2019, 811(11):112-117.
  • 王娇萍. 由长生生物狂犬疫苗事件想到……[J]. 中国工人, 2018, No.308(08):14.
  • INTEGRATING A COMPLIANCE AND ETHICS PROGRAM WITH A CONTROL FRAMEWORK LEVERAGING COSO’S 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J] . Kral.  EDPACS . 2018 (6)

致谢

大学生活一晃而过,回首走过的岁月,心中倍感充实,当我写完这篇毕业论文的时候,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感概良多。

本文是在郭剑花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的整个过程中,得到了郭剑花老师的热情帮助和精心指导,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诚挚的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郭剑花老师。她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审查、修改我的论文。

感谢广州工商学院给了我在大学四年深造的机会,让我能继续学习和提高;感谢会计系所有任课教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老师们课堂上的激情洋溢,课堂下的谆谆教诲;同学们在学习中的认真热情,生活上的热心主动。

感谢我的父母,感谢父母给我生命,给我爱,给我依靠,给我勇气;感谢我的朋友,感谢朋友给陪伴,给我关怀,给我欢乐,给我鼓励。感谢父母和朋友温暖我的生命,伴我成长。

最后,向百忙之中评阅论文的专家和教授致以真诚的谢意!

长生生物内部控制研究

长生生物内部控制研究

价格 ¥5.50 发布时间 2023年2月17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08345.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3年2月17日
Next 2023年2月18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