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剪纸造型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本文主要表达了民俗剪纸的艺术造型与现代平面设计的融合,民俗剪纸的传承性和历史性,剪纸符号在现代平面设计当中的运用和创新。剪纸融合入平面设计中是一种历史的创新,传承着历史的传统文化的巨大宝藏。剪纸的文化、造型,使得能在平面造型艺术当中有新的思

  作家王蒙在2004年的高峰论坛交流会上,就提出了“在世界各国经济贸易不断加强的趋势下,国内开始大量的使用英语、拉丁文,导致中国的母语受到了非常大的伤害。”可以说全球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不仅体现在国语上,而在许多领域都不同程度得受到伤害。中国古代传承下来的艺术文化,在大众文化中也没有那么的受到欢迎了,渐渐的属于了“边缘文化”。大众文化即流行文化,而流行文化的主流就是在世界范围内处于强势的西方文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现代设计也不可避免地同“流行”互动。
  韩美林说过:“这个世界如果没有民族的东西,就没有趣了。”所以说一个国家的设计艺术发展是应该以本民族文化为背景的,关注本土民族文化和艺术,关注本土民族的历史发展,是现代设计师应予以重视的。
  国内有着很多自古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事物,但是随着时间慢慢的被我们所遗忘,国内人民开始盲目追求西方的文化,但是西方有着一批人比我们还要注重我们国家传统的民间艺术风格。我们可以从西方文化发展的角度发现,现代艺术的的卓越大师马蒂斯,毕加索它们都是从民间艺术,原始艺术中得到启示,运用最纯净,最原始的表现方法改变了西方现代艺术文化史。因此我们也应该是多吸收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让民间剪纸文化更多的渗入到现代文化当中。
  中国民间剪纸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剪纸是中国人祈福与祝福的符号,是几千年数代劳动人民口授心传、约束俗成的生活文化史。剪纸艺术是古代人民审美爱好的一种体现,它包含了民族的社会中低层人民的思想看法,从这项独特的艺术文化里我们可以看出,活脱脱地透出人们对生活和人生的希望,疆曾出土了距今一千五百余年的剪纸作品对马团花、对猴团花(图1),在之后我们还可以从吉州窑、染缬,华胜,定窑里面的装饰图案以及皮影,蓝印花布,小品刺绣,绘画发现到它们影子。中国剪纸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它在我们国家的民俗活动中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我们国家南宋时期就已经有了专门从事民间剪纸艺术的艺人。民间剪纸,经常是运用寓意、谐音、象征的方法表现出一种自然形态、形成美丽的图案。
民俗剪纸造型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民俗剪纸它有着纹样的抽象性、图形的平面性、表达的装饰性、造型的完美性。中国民间艺术图形追求成功,快乐,美丽,和谐的内在本质,它们的形态丰富饱满,有着非常奇特的外型,剪纸也不例外。自古以来,人们对生命和自然就有着一层是神秘的面纱,在生活中不断的追求自己的理想,艺术剪纸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品,它还深层次的表现出人们对美的一种追求。又因为剪纸手段的局限性,只有在平坦的表面使用剪刀或刀子刻或手撕,做出的只是一个平面效果。我们国家在新疆考古发现的剪纸,表现出的都是一种非常抽象的图案。它也形象的代表了当时人们独特的艺术审美观。
  剪纸的基本材料是平面纸张,基本单元是线条和块面,基本语言符号是装饰画的点线面,加上由于受材料的限制,剪纸不善于表现多层次复杂的画面,所以只能用简单的线条概括,使画面重点突出。黑白虚实相衬,从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剪纸的表现手法主要可分为剪影法、阴刻法、阳剪法以及阴阳混剪法

  1.剪影法

  这是剪纸的初步,它只需按心里所想的剪出物体的外部轮廓形状即可,轮廓完成以后,再在剪影上进行粘贴或彩绘(如图2-2)。

  2.阴剪法

  在剪影的基础上,将内部镂出线条结构,类似印章中的阴文,即剪去线条、留下剪影的底子(如图2-3)

  3.阳剪法

  在剪影的基础上,将内部镂出块面,类似印章中的阳文,即剪去剪影的底子、留下造型的线条(如图2-4)

  4.阴阳混剪法

  阴剪法平淡厚重、浑然一体,但处理不好易显沉闷板结;阳剪法明朗清晰、玲珑剔透,但太精巧了容易显得单薄轻飘。若二者结合,则取长补短、疏密相宜、有虚有实、重点突出(如图2-5)
民俗剪纸造型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剪纸的跨时空观念使剪纸在平面中造成物象更具有灵动性,为了更强调某种效果把不同季节或者日月星辰之类的都刻画在一个画面上,使其更加圆满。人们主观意识决定了民俗剪纸艺术的主观性,人们借助事物的谐音来剪纸,以表示图案的吉祥和幸福,如“早(枣)生(花生)贵(桂圆)子(莲子)”“五福(蝙蝠)捧寿(寿桃)”等等。剪纸虽然局限在平面上,但是却具有完整性,有自由透视法则存在,一个农夫在解释她的剪纸作品是说:“我站在耙上向左边一晃就看到牛的腿朝那边,往右边一晃就看到牛的腿朝这边。”从他的解释中,我们可见一斑。剪纸艺术在文学也有表现,如代表喜庆的“囍”,代表吉祥的“福”,也有刻字的字样,剪纸的艺术造型广泛,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同样在设计方面也是一个感情表达和艺术特质的表达方式。
  “吉瑞效应”是剪纸意象诞生的文化根基。秦汉以来,在社会各阶层广布吉瑞信念。吉瑞意即祥瑞征兆,是借助神秘事物、文字与图画来证验吉凶祸福,预示灾异祯祥。吉瑞形象来源,本于上古时期传说的奇禽异兽。剪纸的民俗理念一种唯心思想,随心所欲,而剪纸符号也是传统的方式,世世代代传下来的带有吉祥意味的平面符号。平面设计是历史传统的产物,也带有传统型,概括的说,传统是文化的伴生物,是历史对文化的认可。而由于西方浪潮涌入中国,设计渐渐的倾向了西方文化,遗忘了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而剪纸是民俗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文化,吉祥的民俗理念能为平面设计带来新颖的设计思维。而剪纸的吉祥符号元素运用在设计当中,也是一种现在设计文化一种变革。
  民间剪纸都是依靠着民间特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民间美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在于它的外型和构图上有着一种平面感,由于当时工艺材料的却缺乏,而民俗风情又深刻的调动人们着人们的创作欲望,人们就用剪纸艺术把人物的精神风貌、对生活的一种美好期盼勾勒在剪纸艺术作品中。
  把复杂的图形用二维空间的方式高度概括出来也就是平面构成设计中的基本原理。也就是运用基本设计中的基本形态点、线、面三要素的特点和图形中共存的依赖性,按照民间的审美观念对它们进行一种新的艺术形象的创造,进而呈现出一种新的艺术形象。传统的民间剪纸,它曾是我们民族文化精神的一种载体,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也有过辉煌。民间剪纸与国家文化发展,有相当稳定,变异性,适应性。随着历史的不断进步,民间风俗的不断改变,各个朝代有着一些新的剪纸图案表现出来,传统的中国剪纸艺术是用二维空间的形式来传达,和平面形式有着基本相同的艺术效果。平面构成艺术创作虽然也是在二维空间中创作,但因为组成元素构成的视觉效果的特殊形式,不是一个两维的效果,而是一个立体的效果,这也就是平面构成表现方式的本质。
  吕胜中说:“剪纸是中国民间艺术中最普遍的,也是作品最多的一种形式,它的生命力很强,能适应不同的文化转型。”他的说法是基于对历史的认识,是一种对剪纸艺术有着深刻理解的人才可以表现出来的。艺术家吕胜中1988年在北京的中国美术馆就就开办了“剪纸艺术展”。也成为当时美术界的最关注的话题之一。他的作品中把古代的剪纸艺术元素和现代艺术相融合,例如他之后的作品如他后来的作品《人墙》,《合诗歌》、《众》、等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作品之中没有古代剪纸艺术中那种功利性,但它却继承了剪纸艺术中的意蕴的表达,让更多作品有了一种生命。如中国银行的标志设计,充分运用了剪纸的传统思想的象征表达方式——“天地方圆”(图2)。借用蕴涵着“天圆地方”的古钱币造型,钱孔与红绳构成了“中”字,表明了中国银行是面向全球的国际性金融机构,同时也标示出了国家概念。在这里,现代设计传承着传统文化的内涵,表达着自己的民族特色。这个设计恰到好处地借用了剪纸的迹象特征,平面剪影以及镌刻式硬边处理与剪纸的效果一脉相承。而且“平安圆满”的吉祥之意也如民间剪纸一般地寓于其中。剪纸的二维空间深深的影响了艺术设计,特别是在平面设计领域的运用。
  图2
  剪纸的跨时空观是超越自然客观的时间、空间位置的局限而已表达意义的一种思维观念。在民间剪纸艺术中,通常会把一些分别在不同时间盛开的花卉和水果反正该一起,把太阳月亮、星星三者同时放在一起,把一些不同地方的动物放在一起,这些作品或许都是有点不合乎规律,但是也正是这样才表现出我们国家剪纸艺术中那种天马星空的独特思维方式。
  剪纸艺术是按照表意的目的进行创作的,是不会受到客观逻辑思维的束缚的,在其中人们的思维可以是天马行空,是可以存在超客观的自然逻辑思维的,人们可以在任意四件、空间,把一些独特事物介乎在一起创作突显它的表意。此观念融合于平面设计当中会表现出设计的一种完美性、表意性、随意性,是设计的主题变得更鲜亮而且生动,剪纸的这一自由时空观念,为民俗一的“写意”赢得了充分的表现力,对平面设计也是一种激发,同时为达到形式美开辟了自由的航道,使画面达到饱满、对称、均衡等形式美的规范。
  民间剪纸采取的是中国传统散点透视法中的“全视角”方法。如同中国传统叙事文化的视角关系一样,剪纸构图者也是采用全知全能、无所不能的“叙述语言”。只是在剪纸画面上呈现的是“二维平铺”视觉思维,即在二维平面上无所遮拦的设置各种视角,构成在大小、内外、有无、虚实等“非逻辑”的、“超时空”的、“超现实”的布局方式。如剪纸中的动物虽然是一个面但是能看到4个脚,而在平面艺术中也可以运用,在表达一个面得时候也可以运用剪纸的思维来表达,直观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大自然以及社会的现象。
  民间艺术保持了人类童年世代涉世未深的勇敢与雄心,它的那种奇特的变现形态,那种天马星空的思维,也正好是表现了人类作为地球主人翁主宰地球万物、改造世界、创造幸福的理想的。这是民间艺术最基本的美学理想之一。是民族的传承,剪纸与设计都是文化的产物,是民族意识的一种产物。剪纸现在在市场上也是作为一种艺术展示,剪纸渐渐趋向一种国际化的发展,很多国外观光客和喜欢中国的剪纸,中国的这种传统文化也渐渐的被散广出去,更多的是体现了中国的一种民族意识在国际上传播。
  经验“存在”是剪纸人的心理定势,“存在”是存在主义的核心概念。在我国剪纸民众世界中的“存在”——异于佛理或者道徒的逍遥自在——心象在任何时空中呈自由状态,即心理“自在”状态。而剪纸的民族风格的原创依据就是这种“自在”的近乎恒定的心理状态。而设计也是一种随心所欲的艺术风格,加上剪纸的“自在”状态,是一种随心而不乱的设计理念,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也是开拓者现代文化的光明道路,不会因为一些杂乱文化来干扰中华传统的历史文化,这是我们都应该坚持的原则,也是我们越走越宽的道路,不会被历史遗忘也不会被现代的文化淘汰。
  结论
  剪纸文化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由于得西方文化的冲击,使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渐渐的被遗忘。剪纸是我们在平面设计上的一块沃土,我们应该吸取营养精华,在这片肥沃的土壤上创建我们的世界,而不是随着外界的文化去发展,而忘记我们的自己的文化。剪纸的造型文化是我们现代平面设计中应该注入的章篇,不应该去忘记,孜孜不倦的追求我们的新世界。
  参考文献:
  [1]杭间、何洁、靳埭强著,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第1次印刷
  [2]陆红阳、喻湘龙著,中国民那个创意设计间,广西美术出版社,2004年2月第2次印刷
  [3]周旭著,中国民间美术概要,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6月第1次印刷
  [4]【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著,现代建筑的先驱者——从威廉·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第1次印刷
  [5]【日】杉浦康平著,造型的诞生——图像宇宙论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第1次印刷
  [6]王受之著,世界平面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
  [7]资料来源于网站:
  (1)http://www.baidu.com
  (2)http://www.gogle.com.cn
  (3)http://202.195.136.22/kns50/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0957.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1年3月28日
Next 2021年3月31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