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腔镜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 探讨品管圈在腔镜手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与体会。方法: 将参与本次实验研究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品管圈管理护理组(实验组)和传统护理组(对照组),各50例。通过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所负责的患者的满意度、病房护理效果等数据来总结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

  品管圈管理(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较为先进的一种管理方法,其内涵为在相同的工作环境、人数条件下,通过人性化的管理模式,让参与工作的主体人共同参与到管理活动中,让参与者能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分为中完成工作并获得满足感,从而提升工作效率[1]。QCC是在上世纪90年代被应用到医院管理中[2],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与成熟,已经能够对医疗质量的管理起到良好提升效果。手术室是保证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而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提升则能够起到良好保驾护航效果[3]。因此,我院将QCC应用至腹腔镜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中,取得肯定研究结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6年1月~12月全年在我科施行的100例腔镜手术患者列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实验组(n=50),对照组(n=50)。实验组患者年龄20~62岁,平均(43.8±5.5)岁,其中全麻30例,椎管内麻醉2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2~71岁,平均(45.5±5.5)岁,全麻31例,椎管内麻醉19例,疾病种类:胆囊结石、阑尾炎、肾囊肿、泌尿结石、宫外孕、子宫肌瘤等。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方面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工作人员采用传统护理的方法进行管理。
  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的护理模式:①术后交接(病房负责护士与麻醉师及手术室护士交接);②术后核对(对手术患者身份、术后引流、病历资料、配血、输液通道等情况进行核对);③观察患者术后意识情况、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1.2.2实验组应用品管圈进行术后护理:
  ①成立QCC小组:组织全科护士学习品管圈的相关知识,根据自愿自发原则,参加小组的成员有12名,其中主管护师5名,5名护师,2名护士。圈长由1名专业能力强并具有创新能力的主管护师担任,指导品管圈的各项活动,全体成员共同参与本次的活动与策划。护士长为辅导员,负责活动内容的指导及与上、下级部门的沟通。②制定计划:召开品管圈内人员会议,针对腔镜手术的特殊性,确定主题:为发现腔镜手术配合中的存在问题,持续质量改进,提高医患满意度。③在手术过程中对器械护士的配合是否主动、巡回的体位摆放、腔镜的零部件完整性、腔镜器械的周转等问题进行相关的调查,分析影响手术满意的原因,并画出原因分析图,如图1。④对腔镜手术护理配合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实施改进措施。针对原因运用头脑风暴方法制定相应的对策,通过小组成员投票选出最优化的对策。分别是做好专科手术护理配合的培训,完善各项流程,加强医护、护患沟通,做好设备的安全管理等。
品管圈在腔镜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病房护理效果通过病人的体征恢复情况来评估护理效果(效果显著;病人经护理后恢复良好、有效;患者正在逐渐恢复、无效;患者病情无好转甚至有加重情况出现)。总有效率=(效果显著+有效)/n×%。患者对品管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以分数的形式来进行评估,(十分满意;10分、满意8分、不满意6分),总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n×%。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采用双人双次录入,抽检合格率95%以上认为数据有效,有效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对照组在镜腔手术进行中,发生器械装卸、传递以及衔接失误2次,用物准备不全、设备故障故障排除情况2次。实验组患者手术期间,器械护士与手术医师配合良好,对器械的传递、装卸以及衔接快速准确,医疗用物准备齐全,设备故障排查情况仅出现1次。品管圈的应用有效的缩短了手术时间和提高了手术完成质量。

  2.1两组护理工作管理成效比较分析

  对比两组的护理工作成效,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品管圈在腔镜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2.2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分析

  通过试验结果数据表明,实验组患者在术后护理实施前、后对医护人员的总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度,见表2
  组别例数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χ2值

  3讨论

  品管圈(QCC)的参与者为了共同目标而组成的一个工作团体,通过对工作内容、工作环境等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与讨论,得出最佳工作方式与管理方法,再通过参与者相互协作、管理达到促进工作业绩、解决问题的目标。将品管圈应用于护理质量管理中最根本的目标是保证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促进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人翁意识,让护理人员能够在轻松的工作氛围中完成护理目标。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腔镜技术已广泛运用于各个专科和多个病种。区别于传统的开放手术,微创手术所需要的医疗器械更多,护理配合更加密切,手术护理质量高低对微创手术的效果有直接影响作用。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群众对身体健康状况关注度不断提高,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也不断的提高[4]。品管圈在手术护理中的应用在中国X、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地区都受到了广泛应用与一致性好评[5]。我国在19世纪80年代左右将品管圈引入,其最早是应用于护理质量管理中,后逐渐推广于其他领域[6]。品管圈的中心思想是参与者的可持续发展,将参与者的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作为了管理重点,在工作过程中不但会促进参与者的主人翁意识,还会强调参与者之间的配合与协调能力,通过对参与者的管理来达到提升护理质量的目标。除此之外,通过品管圈活动能够让医院的管理更加规范化与科学化,对管理成本的节约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本研究通过品管圈应用于护理质量的管理,结果显示,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护理管理能力明显提高,其针对每例患者进行综合评估与解决问题,进而促进护理质量整体水平的提升。通过对两组的护理成效以及患者对其护理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显示,与传统护理组比较,品管圈管理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更佳。综上所述,品管圈活动的应用不仅效果良好,还能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对于现代医疗护理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方桂珍.在护理人员中推行品管圈活动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8,22(12):1103-1104.
  [2]林桂禁,黄碧燕,李艳铭,等.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腹腔镜手术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J].福建医药杂志,2015,37(3):154-155.
  [3]Ken Kitazawa,Hiroshi Osada.Innovation by small group activity and organisational learning-an empirical study on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and learning,2012,11(3):233-249.
  [4]梁铭会,刘庭芳,董四平,等.品管圈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2):37-39.
  [5]邵翠颖,金钰梅,朱胜春,等.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和成效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2,11(4):381-382.
  [6]Su-Chuan Liu,Hsin-Hung Wu,Hsuan-Kai Chen,et al.Improving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by a Quality Control Circle:A Case of Medication Improvement Team at a Hospital in Taiwan[J].Information Technology Journal,2010,9(4):692-697.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0974.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1年3月28日
Next 2021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