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CT结肠造影扫描技术在结肠占位病变性质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观察和评价分析CT结肠造影技术在结肠占位病变性质鉴别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有效诊断方法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本院接受CT结肠造影技术治疗的76例患者临床诊断资料,以病理检测作为金标准,评价CT结肠造影检查技术在对结

  由中年迈入老年的过程中,肠道微生物再次开始变化,伴随着总菌数的稍微下降,双歧杆菌属的量也开始下降,在许多老年人肠道中已测不到双歧杆菌属且梭状芽孢杆菌的比率和数量明显增加,双歧杆菌属的量也有升高的趋势[1]。上述这种现象可能归因于人体生理机能的老化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而这些微生物本身也可能加快了老化过程。癌症并非一朝一夕所发生,而是经历了持续多年的癌前病变[2]。由于在肿瘤方面的治疗效果不能令人满意,近年来有很多人将研究的重点转向前癌期病变,目的是阻止癌症的转化,从而使癌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3]。癌前病变是一个细胞(cellular)病理学概念,是指正常的细胞发生病理学改变,这种改变较其它的细胞更容易发生癌变。癌前病变是指[4]:现在本身不是癌细胞,可能转变为癌的良性病变,以及先天基因的缺陷,其在细胞型态学上有一定程度的异型改变。正常细胞需要经过漫长的癌变过程,才会出现异常增生并发展成为恶性肿瘤细胞,且需有不同时间的诱导期[5]。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进行CT结肠造影检查的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进行CT结肠造影检查的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男性47例,女性29例,患者年龄20至70岁,平均年龄为(45.8±6.9)岁,病程3-10年,平均病程为(5.8±2.5)年。

  1.2检查方法

  用自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造影剂碘海醇(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70322,通用电气药业上海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594)80~100mL,注射速率最慢2.5mL/s,最快3.5mL/s,一般采用3mL/s。用螺旋CT(生产厂家:飞利浦型号:Brilliance 64层螺旋CT)平扫加增强,范围包括整个腹部,也可根据初步判定的结肠占位病变位置,调整患者体位,选定特点范围。在检查时,患者需屏住呼吸,减少呼吸频次,防止伪影干扰。

  1.3观察指标

  以病理为金标准,分析CT结肠造影检查对结肠占位性病变病种及结肠癌分期的诊断价值。分析诊断为结肠癌、炎性息肉、腺瘤、转移癌和淋巴瘤的准确率,CT结肠造影检查与病理检查对结肠癌分期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观察的结果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所有计量资料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率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显着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 CT结肠造影检查的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

  CT结肠造影检查结果显示,39例患者可确诊为结肠癌,其中包含11患者同时出现腹腔淋巴结肿大,13例患者初诊为炎性息肉,15例患者初诊为腺瘤,6例患者初诊为转移癌,3例患者初诊为淋巴瘤。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结肠癌患者共39例,炎性息肉患者16例,腺瘤患者13例,转移癌患者5例,淋巴瘤患者3例,以此作为金标准进行比较,CT结肠造影检查对结肠癌分期结果的符合率为96.05%(73/76),经检验,P<0.05。2例病理检测显示炎性息肉患者CT结肠造影检查结果为腺瘤,1例病理检测显示炎性息肉患者CT造影检查为转移癌,该检测技术误诊率为3.41%。
评价CT结肠造影扫描技术在结肠占位病变性质诊断中的价值  

  2.2 CT结肠造影检查与病理检查对结肠癌分期对比

  CT结肠造影结果中,A期9例、B期4例、C1期18例、C2期4例和D期4期。病理Dukes分期中A期7例、B期8例、C1期16例、C2期4例和D期4期,以病理分期检测为金标准,CT结肠造影检查符合率为89.74%(35/39),经检验,K=0.874,P=0.000。CT结肠造影检查有4例B期患者出现误诊,2例误诊为A期,2例误诊为C1期,误诊率为10.26%。

  3讨论

  对有或无临床症状的患者,结肠CT造影(CT colonography,CTC)都是有用的非侵入性结肠病灶检出和分类技术。在过去的几年里,由于其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CTC已得到广泛应用,并被作为结肠肿瘤和息肉的筛查方法[6]。使用CTC筛查的主要临床指征包括:与年龄相关(50岁以上)的具有严重或中度危险因素的患者、有家族史和未完成光学结肠镜检查的患者[7,8]。相反,在某些特殊病理情况下禁忌使用CTC,如急性憩室炎、急性结肠炎、近期结直肠手术或息肉切除术后、有临床症状的内疝、肠穿孔和肠梗阻[9]。值得一提的是,完美的CTC质量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结肠准备质量(如足够的肠道清沽和扩张)、CT扫描方案、阅片方法和结肠征象解释[10]。结肠经过充分扩张后,就可进行定位扫描,标准的CTC扫捕方案包括仰卧位和俯卧位扫描,以提高息肉检出的敏感性[11]。结合两个体位扫描,有助于鉴别息肉和移动的粪便残渣,可使肠道内空气重分布从而扩张塌陷的肠管[12]。
  直肠癌一般经由肠上皮细胞→腺瘤(adenoma)→腺癌(carcinoma)(恶性病变)。在腺癌形成前的异常增生阶段,称为癌前病变,它是肿瘤发生过程中的前一阶段,及非特异性过程。癌前病变如进一步发展,增生的细胞在型态上有明显地恶性特征和异常生物学行为,便进入癌症阶段[13]。癌细胞与正常细胞基因的不同在于前者可调控细胞生长、分化及死亡的基因失常,而造成基因异常的原因包括外在的环境因子及内在的遗传因子,此伤害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可经由诱发(initiation)、促进(promotion)及进展(progression)等多重致癌步骤机转。近年来,Vogelstein等人更为腺瘤-腺癌顺序找到分子生物学的证据,即由正常直肠黏膜层细胞发展至腺癌的过程,牵涉到致癌与抑癌等多重基因突变、多重机转以及多重步骤的逐渐累积形成[14]。结肠腺瘤(colonic adenomas)和结肠癌(colonic Aden carcinoma)的肿瘤形成初期常伴随异常腺窝灶(aberrant crypt foci,ACF)的发生。因此,ACF可作为人体或动物结肠癌形成初期的诊断指标。
  双叉杆菌在代谢过程中,不会产生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及亚硝酸盐类(nitrites)等含氮废物,造成身体的负担。另一方面,由于其产生的酸性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等,会释放出游离之H+,使得肠道中可溶性的毒性物质如氨及氨化合物,经质子化作用(protonation)转变成不溶性的NH4+而排出体外,避免大肠内的致癌原积聚转变成致癌物质,预防直肠癌的发生,并降低血液中氨的含量,以减轻肝脏负担[15]。人体于疾病发生时经常会使用抗生素作为治疗剂,然抗生素的使用除了消减过度生长之致病菌外,亦会对肠内其余菌种造成伤害,产生菌相的不稳定甚至是崩解现象,而双叉杆菌的使用则有助于肠内菌相的重建,使肠内菌丛能够发挥正常的防御功能[16]。
  通过本研究表明,入组患者均符合CT结肠造影检测技术的相关要求,患者分级中,I级有50例,II级有23例,III级仅有3例,患者检测前肠道的准备情况合格率为97.37%,所有患者均为出现不良反应的症状。CT结肠造影检查结果显示,39例患者可确诊为结肠癌,其中包含11患者同时出现腹腔淋巴结肿大,13例患者初诊为炎性息肉,15例患者初诊为腺瘤,6例患者初诊为转移癌,3例患者初诊为淋巴瘤。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结肠癌患者共39例,炎性息肉患者16例,腺瘤患者13例,转移癌患者5例,淋巴瘤患者3例,以此作为金标准进行比较,CT结肠造影检查对结肠癌分期结果的符合率为96.05%(73/76)。2例病理检测显示炎性息肉患者CT结肠造影检查结果为腺瘤,1例病理检测显示炎性息肉患者CT造影检查为转移癌,该检测技术误诊率为3.41%。CT结肠造影检查结果显示,A期9例、B期4例、C1期18例、C2期4例和D期4期。病理Dukes分期中A期7例、B期8例、C1期16例、C2期4例和D期4例,以病理分期诊断结果为金标准,CT结肠造影检查的符合率为89.74%(35/39)。CT结肠造影检查中有2例B期患者被误诊为A期,2例B期患者被误诊为C1期,该检测技术的误诊率为10.26%。因此,CT结肠造影技术操作简单易行,实用价值及辅助诊断的价值更高,有利于临床上辅助诊断结肠的占位病变。

  参考文献:

  [1]胡飞翔,童彤,彭卫军等.CT结肠成像术的临床应用及其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癌症杂志,2015,25(11):871-876.
  [2]周静,姚旬,张辉,崔艳成,申占龙,叶颖江,王屹,王杉.CT诊断壁外血管侵犯联合CA19-9对Ⅲ期结肠癌病人预后预测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7,12(01):88-92.
  [3]梁丹,郭红梅,段侪杰等.双能CT结肠成像部分自动个体化充注空气扩张结直肠的研究[J].重庆医学,2017,46(14):1897-1899,
  [4]朱劲华,张威,刘美辉,刘元芬,李佳慧,张奕婷,王勇.唑来膦酸对结肠癌细胞株CT26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J].山东医药,2016,21(11):1-3.
  [5]黄泽弟,严超贵,范淼,吴若岱,张岸洲,王凌雁,方伟,杜龙庭.多层CT结肠仿真活检技术的临床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6,12(04):609-613.
  [6]沈小东,王喜.老年结肠癌~(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摄取值与肿瘤标志物及临床特征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21(10):2402-2404.
  [7]杨创勃,段海峰,贾永军,任成龙,郭艳萍,于勇.能谱CT定量评估结肠癌分化程度[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11(03):208-210.
  [8]陈玉娟,张璇,郝丽君,缪洪明,梁后杰.巨噬细胞在结肠癌CT-26细胞获得性5-FU耐药中的作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6,13(06):564-569.
  [9]夏涛,李威,罗运生,陈远健,杨颢,甘涛.阿那白滞素对缺血再灌注小鼠结肠癌肝脏微转移灶生长抑制机制探讨[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5,21(04):1090-1095.
  [10]柳辰昊,谭志军.结肠癌组织及细胞中miR-92a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J].山东医药,2015,12(02):20-23.
  [11]王强,郑曰勇,彭旭东,康清杰,邓大炜,唐华.Carfilzomib缓解肿瘤恶病质骨骼肌消耗及其分子机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21(10):2113-2117.
  [12]文新元,雷雄,肖本萍,聂剑,胡侃,黄文峰.可切除局部晚期结肠癌临床应用新辅助化疗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32(14):86-93.
  [13]Liu,Jiamin,Pattanaik,Sanket,Yao,Jianhua et al.Associations Among Pericolonic Fat,Visceral Fat,and Colorectal Polyps on CT Colonography[J].Obesity,2015,23(2):408-414.
  [14]Calabria,F.,Chiaravalloti,A.,Schillaci,O.et al.18F-choline PET/CT pitfalls in image interpretation:An update on 300 examined patients with prostate cancer[J].Clinical nuclear medicine,2014,39(2):122-130.
  [15]Roy,Kislay,Kanwar,Rupinder K.,Kanwar,Jagat R.et al.LNA aptamer based multi-modal,Fe3O4-saturated lactoferrin(Fe3O4-bLf)nanocarriers for triple positive(EpCAM,CD133,CD44)colon tumor targeting and NIR,MRI and CT imaging[J].Biomaterials,2015,71:84-99.
  [16]Minamimoto,R.,Senda,M.,Jinnouchi,S.et al.Detec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and adenomas by FDG-PET cancer screening program:Results based on a nationwide Japanese survey[J].Annals of nuclear medicine,2014,28(3):212-219.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0979.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1年3月29日
Next 2021年3月31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