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状况支撑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写入了政治报告,这说明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以及规

  1森林的生态效益

  森林由于其面积大、功能强、作用广、养护成本低等特点,已经成为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大自然,造福于人类的一项伟大的绿色力量。

  1.1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是森林两项最大、最直接的功能

  当大雨降临的时候,森林由于其树冠遮挡可以将降水截流,并由于森林地表植被和常年累积的枯枝落叶大面积的覆盖了地面,避免了地面被雨水直接冲击而产生径流,从而达到了保持水土的目的。现在淡水资源非常紧缺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并得到了世界有关人士的极度关注。我国西北部的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人畜饮水困难的局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地方无林、少林,这样水资源无法涵养、水土无法保持,当有雨水降落时由于地表没有覆盖物,导致降水几乎全部汇集成为径流而流失,随水也会带走部分土壤,最终造成水土流失。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林业,广泛进行植树造林,将增加森林面积作为一项重要举措提到重要位置上来。

  1.2森林能够防风固沙

  我国沙漠面积较大,尤其在中西部地区沙漠存在较多,沙漠、沙地面积约占我国土地面积的13.6%。同时,随着环境的恶化,我国的沙化现象也比较严重。陕北有这样一句话,“榆林三件宝”,其中第一件宝就是沙比城墙高,由此可见当地的风沙有多大,其危害已经到了何种地步。最近一段时间来,由于国家及陕西省XX对造林绿化事业的的重视,榆林地区的沙化现象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被国家评为治沙造林先进地区,现在的榆林城已成为绿树成荫、树比墙高的美丽、绿色的城市,由此可以见证林地的防风固沙作用。树木由于其树干及树冠比较庞大,加之森林的群体性,因此,森林能够降低风速、改变风向,成为了地面能够遮挡风力的强大有力的生物性障碍,另外,由于林地内枯枝落叶覆盖地表,避免地面被风蚀,同时,林地内树木的根系深入地下,固定了周围的土壤,即使刮风也不会造成土壤流失,因此,森林就这样起到了防风固沙的作用。。

  1.3森林还能防治污染

  首先,森林净化空气的作用。人们将森林形象的比喻为“大自然的吸尘器”,根据相关研究资料可知,面积为1公顷的森林在12小时内即可消耗掉1000L的二氧化碳,制造700L的氧气,能够为450人提供一天的氧气量,因此,森林可以被称为二氧化碳净化厂或氧气制造厂。另外,在树木进行呼吸作用时,可以交换气体以发挥其过滤毒气的作用,例如对二氧化硫的吸附。另外,森林可以降低风速,并起到滞尘的作用。
浅析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

  2、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2.1发展林业是维护生态安全的根本之策。

      生态安全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最大的安全命题。在支撑现代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三大类产品,也就是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生态产品中,林业是提供生态产品的主体部门。现在,我国物质产品短缺的时代已经过去,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再加上我们对外开放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我们的精神产品可以说也相当丰富,目前,最短缺、最急需、最需要大力发展的就是生态产品。现在,我国跟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最大的也在这一块。前两类产品,都有多个部门在生产;最需要发展的产品,偏偏只有林业一个部门在生产,虽然有些部门也附带会有生态产品产出,但那不是它的生产目的。生态产品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既不能替代,也不能进口,必须靠我们自己来解决,由我们自己来满足自己的生态产品供给。可见,在维护生态安全的过程中,林业的作用最重要、任务最繁重。

  2.2发展林业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大家知道,从根本上讲,地球上使用的所有能量都是由太阳能转化来的,先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为有机能,再由有机能转为各种各样的能量形态,包括我们的煤炭、石油、天然气,也都是由亿万年以前的生物质能转化来的。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各种光合作用植物中,树木、森林实现了百分之八九十以上的转化。所以,大家公认,森林是自然界生物生产力最强、最高的系统。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三个:人口、资源、环境。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我国是人口大国,但我们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人口政策,可以说这个问题已初步解决,而资源和环境问题却变得越来越突出,以致成为我国进行一切重大决策必须首先考虑的两个基本因素。资源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是可再生资源。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讲,我们应该把着眼点放在后者上边,而林业上占据或潜藏着最大的可再生资源。环境问题也是两个,一是环境污染,一是生态恶化。一个工厂污染严重,充其量将其关掉。但生态恶化就不同了,治理起来投资大,见效慢,周期长,在生态脆弱地区甚至是很难逆转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因素中,林业是三分天下有其二,而且各自占据了每个方面的大半壁江山。
浅析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

  2.3发展林业是建设循环经济的首要领域。

      循环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森林资源的可再生性决定了它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最理想的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发展林业循环经济,不仅可以获得巨大的物质产出和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双赢”。林业还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跟其他产业不一样,比如采掘业,挖煤炭、采石油,这边产量要高、效益要好,那边对自然资源的攫取就要越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就越多,“翘翘板”效应,这边上来了,那边就得下去。而林业是良性互动,森林旅游最典型,这边的资源发展得越好、保护得越好、景观越好,那边来的人就越多,效益就越好。即便是搞商品林,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发挥了不小的生态、社会效益。可以说,它是动态发挥作用的生态林。从这个意义上讲,林业是最大的循环经济体,发展林业就是发展循环经济。

  3结论

  综上所述,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求我们加快实现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转变,而且要坚定不移地把林业建设转移到生态文明建设上来。林业理应担负起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神圣使命;理应担负起促进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和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光荣任务;理应担负起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职责。

  参考文献:

  [1]杜万全,张洪明.推进林业发展建设生态文明[J].四川林勘设计.2008(02)
  [2]娄志敏,娄俊义.生态文明与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吉林农业.2010(11)
  [3]张雄.浅谈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及其可持续发展[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12)
  [4]李伟丹.浅谈林业产业化发展及其生态文化建设[J].科技致富向导.2011(27)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075.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1年4月2日
Next 2021年4月2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