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自2002年江苏省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开始播出,民生新闻在各级新闻机构的报道中遍地开花,呈现出了平民化的倾向。
根据郑州大学任晓红教授对新闻报道平民化的定义:所谓新闻报道的平民化,是指新闻传播者从发现、选择直至报道新闻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普通百姓生活状态的关注、对平民生活方式的展现以及对平民生活的认同。新闻报道的平民化不仅渗透于新闻报道者的思想意识、新闻题材的选择中,还映现于新闻作品的视角转换与语言风格中。(任晓红.<回归与回避:新闻报道平民化的理性选择>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一、新闻报道平民化兴起的原因
(一)新闻报道平民化兴起首先和时代的发展密不可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兴起,市场化不只是在经济领域有体现,更是渗透到了文化精神领域,新闻报道平民化就是新闻媒介自觉符合社会与时代发展的主流进行自我改革的的趋势.
(二)新闻报道平民化兴起还得益于受众平民意识的觉醒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人们的主体意识逐步觉醒,受众由原来的被动地位转变成了主动地位,对了解与自己处在同一生活层面的普通民众的生活有着强烈的愿望,希望从新闻报道的信息中,找到对自己生活的反映。

(三)新闻报道平民化兴起还是传媒自身发展的需要
在二十一世纪,受众不再是信息的接受者,而是信息的选择者。受众的需要,当然要为传媒所重视。许多媒介为了提高发行量收视率,纷纷以贴近民众、广泛表现群众生活、为群众排忧解难等为宗旨,其格调愈来愈大众化、平民化,呈现出以受众为本的特色。
(四)新闻报道平民化兴起还得益于新媒体的影响
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近年来发展迅速,新媒体在传播形态上的变化,引发了传统媒体在报道形式、语言上的平民化.
二、新闻报道平民化有以下特点
(一)视角平民化
在过去的新闻报道中,经常以俯视的态度进行新闻的叙述,如今的新闻报道都以平等的视角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事情进行报道,运用平缓的语气,将节目内容根植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着眼于本地群众的生活。
(二)语言平民化
从报道语言上看,民生新闻大量使用博客、QQ、DV、SNS、播客中通俗化、平民化的语言,这些语言得到了受众的喜爱和接受。如一些电视台用rap的形式播报新闻,还有一些电视台在播报时大量使用或者全部使用本地的方言,这些都贴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如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曾经对对郑州市医务务工作者救死扶伤、尽职尽责的事迹进行了连续报道。采访中对医务人员说的专业医学术语使用简单易懂的平民化语言来表述,然后再征求医务人员的意见.在节目播出前,先请文化程度低的群众试听,确保能够听得懂.
三、总结
新闻平民化是未来新闻报道的发展趋势,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新闻采取平民化的方式进行叙事。
参考文献
[1]刘志强.电视新闻报道的平民化现象探析[J].网络财富.2010-08-08
新税法下我国增值税的转型
法国从上世纪50年代起率先实行增值税,之后在西方国家逐步得到推广,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90%的国家采用的是“消费型增值税”政策,仅包括中国在内的少数几个国家采用“生产型增值税”政策,还有部分国家没有开征增值税,在开征增值税的过程中,大部分国家都采用过渡政策,且过渡时间不长,而大部分距今时间较长,因此在国外的文献中,国外研究增值税转型的文献比较少,大多数文献是侧重在增值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等方面(王旭辉2009)。X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Thomas S.Adams(1921)在《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发表《联邦所得税的基本问题》(Fundamental Problems of Federal Income Taxation)提出,将企业负担的租税改为销售额的形态,准许销售税与购入税相互抵扣。Emran,M.Shahe,Stiglitz,Joseph E(2005)结合新兴国家的案例分析增值税对改善国家财政收入的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
我国于70年代末期试行征收增值税,在实行20多年之后,于1994年开始正式提出逐步改革原有的增值税税制。李来福(2004)对增值税转型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基本构想,从多方面说明改革的必要性:(1)征收范围偏窄;(2)抵扣机制不全;(3)出口退税不足;(4)两类纳税人的规定不科学;(5)税款征管手段落后等,并根据上述问题提出改革的基本构想:(1)从扩大征收范围、合理认定两类纳税人、调整税率和取消部分优惠政策方面入手改革增值税税制;(2)加强征收管理。杨兰慧(2009)分析了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现金流量、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利润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增值税改革不但可以是企业获得更多的收益、鼓励企业的技术改造、提升企业运营竞争力,同时可以避免重复征税,引导和提高资本的投资效率。马昕(2011)通过分析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与开发支出在增值税改革前后的差异变化,论证了增值税改革能直接降低企业税负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引导产业资本流向高技术产业,促进我国经济的转型。
已有的研究多偏重理论和宏观面,而对微观的企业则研究不多,笔者将从企业的财务人员角度,分析增值税转型对个别企业的实际影响,这将是对现有文献的有益补充。2009年增值税转型后,我国又开始更深层次的税制改革,其中扩大增值税征税的覆盖面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由于政策出台时间原因,本文将依据最新的“营改增”的试点政策,分析“营改增”对企业的实际影响。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