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提到大长今,提到江南style,提到韩妆,大概全地球人都知道出自韩国吧,也就是我们所经常说的韩流文化,其实在上世纪90年代,韩国的电视剧就已经被东南亚地区所引进,后来韩国的服饰、饮食、妆容、音乐不断的发展出自己的特色且广泛的在周边地区乃至全球传播开来。许多社会学家、文化学者都对此进行研究,所以说韩流是有其优异之处的。而其中也包括韩国的电视娱乐节目,这些优秀的娱乐节目被东南亚国家、日本、港澳台等争先引进,可以说是风靡全球。而纵观中国电视界,许多娱乐节目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比如说《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这些节目的超高收视率让电视界陷入了一种循环,不断的引进国外优秀节目。但这样的方式可以开启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XXX吗?韩国娱乐节目《Running Man》不仅是韩国综艺节目的收视佼佼者,在国内的网络点击量更是大到惊人,它为什么能受到这么多人的追捧呢?本文以韩国娱乐节目《Running Man》为例子,具体阐述它的发展形态,叙事特点,分析它的独到之处,研究中国电视界可以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启发,来打造属于中国的具有代表性的专属版权的娱乐节目。如今是一个全民狂欢全民消费的时代,电视娱乐节目已经成为了大家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符合大众口味满足大众心理需求的节目是当下中国电视界急需解决的任务。所以相信本文的分析研究会给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1真人秀节目概述
1.1电视娱乐节目的兴盛
电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媒渠道,它在大众传播媒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尤其重要的意义。而综艺娱乐节目由于可以为电视台增加受众、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增加广告收入等等优点而成为各大电视台都极为看重的一部分。因而就电视娱乐节目发展历程来看是漫长而又长久不衰的。
综合来说,中国的综艺娱乐节目由于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四大类,一个是表演类,比如曲艺杂技等,一个是游戏类,各种脑力体力游戏,一个是益智类,最后一个就是真人秀。电视娱乐节目之所以能够如此兴盛,深受大众喜爱,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是娱乐性强,有很强的感染力,能让大众从中得到放松和愉悦,第二是不同节目的类型不同,会引发大众的观看兴趣,从中获得知识经验等,第三是专门针对真人秀节目来说的,真人秀节目大多邀请的都是当下最火的明星、最受观众喜爱的明星,而明星这个职业是普通大众所接触不到但又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大众对于明星的生活感情性格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非常强烈的渴望和窥探欲,真人秀节目恰好就满足了这种大众心理需求,同时也提高了节目的收视率。
1.2真人秀的概念
真人秀这个名词是源于西方的。真人秀节目是对自愿参与者在规定情境中,为了预先给定的目标,按照特定的规则所进行的竞争行为的真实记录和艺术加工,是真实与虚构杂糅的综合性节目形态。
真人秀的节目,人是核心,所以大多邀请的是当下最火的明星、歌手、演员等。而真和秀是一种现实与艺术加工融合的规则。对于中国来说,真人秀节目有许多种不同的类型和风格,比如《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是歌唱方面的,《中国达人秀》是才艺方面的,《奔跑吧兄弟》是运动方面的。《花样姐姐》是旅游方面的。但是从形式表现上来说,大体分为两种,比赛或游戏。最初的真人秀节目是平民秀,后来演变为明星秀,因为相对于平民,大众更想看到他们所喜欢的明星在生活中的状态性格形象等各方面,所以真人秀节目越发成为了明星的秀场,以明星为主体,让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下按照虚构的规则来进行比拼或者游玩,节目组记录下当中明星们的最真实表现,从而满足大众对于明星的窥探欲。
1.3韩国明星真人秀《Running Man》简述
真人秀节目不是只在中国非常流行,在韩国,在全球都是非常风靡的。韩国的电视真人秀节目也是非常多而且各有特色的,比如《其首脑会谈》、《蒙面歌王》、《Roommate》等。随着真人秀节目带来的超高收视屡,真人秀节目导演也备受关注和喜爱,比如说金成泫、金钟德,他们被称为韩国真人秀节目的教父,因为他们把真人秀节目玩到了极致,极富创意,又非常熟练操作程序。任何一个环节都不会出错,也不会枯燥。
《Running Man》是韩国SBS电视台的真人秀节目,在韩国极具人气,它从2010年7月份每逢周末播出,至今已经播出了200多期,不仅收视率节节上升,获得演艺大赏最优秀节目赏、网络最高人气节目赏、观众之选最佳节目赏等多种奖项,而且还风靡海外,被中国相中购买版权,销往中国市场。《Running Man》每期都有一个固定的主题,有至少7位固定的成员,基本上成员均是当红明星,这7名成员被分成不同的组按照节目组规定的游戏规则进行比赛,最终胜利者会获得奖品或者称号。节目每一期的主题都是不同的,播出了200多期,从无重复,而主题确定后,每期节目都由主题串联,安排相关的场地、背景、服装,设计有创意的情节。一般来说,节目组会跟拍一天,但播出时间会压缩至90分钟。这个真人秀节目不仅创造了许多颇具好评的游戏环节,比如撕名牌、铃铛攻守战等,而且在编排设计的过程中渗透了许多韩国传统文化,饮食、音乐、民俗等都有所表现,无形中对韩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大力的宣传,可见其价值与意义并不仅仅是一个真人秀节目那么简单。
2《Running Man》节目形态
2.1节目本体
首先,韩国是一个娱乐业非常发达的国家,它的许多电影、电视剧、音乐、综艺节目等都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曾在一段时间内居亚洲首位。1956年首尔第一家商业性电视台开播,这是韩国电视广播业的开始,1961年,韩国XX创建了韩国广播公司,这是韩国第一家正式的电视台。而发展至今韩国最主要的三大电视网分别是KBS、MBC、SBS。虽然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私人经营的电视媒体,但是若论影响力没有能与这三家相抗衡的。这三家电视网不仅有着强大的制作团队、充足的资金支持和先进的技术设备,他们的雄厚资源使得他们制作的节目无论是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是非常有保证的,另一方面三家之间互为竞争关系,为了打败对手夺得首位,三家电视台都不断地进步创新,也使得他们所制作的电视节目更加具有特色化创新性,更加具有质量保证。这一点上中国是万万不能及的,因为中国省市众多,每个省市都有自己的电视台,相对来说收视群体非常的稳固,所以造成电视台之间没有很强的压力,自然也就没有竞争意识,没有创新意识。
韩国多数的综艺节目都是由这三家电视台所制作播出的,《Running Man》是由SBS电视台播出的,依托这样强大的资源优势,是不可能不优秀的。而且它的制作团队也非常的优秀,每一台综艺节目的效果都是受到许多因素影响的。但最关键的莫过于制作团队的和谐度和严谨度。韩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制作团队分工比较细致,大体上分为制作队,比如作家、pd,照明队,摄像队和出演队,比如主持人、嘉宾。照明和摄像负责节目的拍摄,对节目效果影响不大。主要是制作队和出演队会对节目效果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Running Man》节目的制作团队包括导演四名,作家六名,VJ七名。他们都非常的专业认真而且出色。而出演团队里,这个节目有7名主持人、嘉宾至少2名,有时还有现场观众的参与。一台优秀的真人秀节目需要所有制作团队、主持人和嘉宾的全力配合,制作队伍提供好的创意,主持人提供机灵的主持服务,嘉宾提供投入的表演,这样才能共同制作出一台收视率超高的综艺节目。
2.2节目形式
首先是对于节目主体——人来说的。上面说过,韩国是一个娱乐产业非常发达的国家,它的制作速度非常快,制作数量也很多,而加之三大电视台强大的资源优势,这就造成了韩国娱乐圈会涌现出大量的歌手、演员,他们得益于电视台的扶持,同样也回馈于电视台。因此在嘉宾阵容上来说,《Running Man》是非常强大的。
由于明星走红的方式不同,所以韩国明星在综艺节目中的待遇及表现和中国明星是不同的,韩国明星抱着回馈回报感恩的心态参加真人秀节目,倾尽心力同制作团队一起奉献一台出色的节目,而中国明星到了真人秀节目里,基本都是大爷,他们有着身为明星的优越感,自然在表现上也就不那么的拼命投入,从而节目效果也是差异很大的。真人秀节目虽然请的嘉宾是明星,但是由于节目的特点,不是明星的个人秀,而是一群明星平民化的真实表现。这也恰好满足了大众对于明星的心理需求。明星是带着光环的一个群体,普通大众很难了解他们的生活,所以把明星平民化是一种提高收视率极为有效的手段。《Running Man》中许多游戏环节经常使得明星打破素日的形象,表现出很平民化的一面,尤其是女明星,在游戏奔跑争抢落水是通常披头散发出尽洋相,与平日的精致妆容优雅形象大相径庭。
其次对于节目核心要素——游戏来说,这种元素可以更多的增加节目的趣味性、娱乐性,让大众在观看的时候忘却生活中的压力、烦恼,尽情的放松。《Running Man》里,游戏是非常重要的核心要素,它将智力型和体力型游戏相结合,发挥创意,独创了很多颇具口碑的游戏,比如撕名牌。这是它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韩国的三大电视网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一旦节目的收视率下跌,那么节目就会面临被取代被停播等命运,这就促成了节目组本身不断的进行创意设计,提高趣味,增加刺激性,《Running Man》开播数年,播出了两百多期,是韩国电视娱乐节目中比较长久的,可贵的是还一直保持的较好的收视率,可见其在创作上的用心,它经常更新游戏规则,对游戏的编排也是环环相扣,逻辑性趣味性都非常强大。
第三对于节目形式主题——情感表达来说,《Running Man》通过三种方式来进行表达,一种表演者的卖力演出,它的节目里没有男神女神的塑造,只有团队与团队间为了胜利奋力拼搏卖力演出的艺人,一种是与观众的交流互动,节目组曾收到过粉丝来信建议,不仅采纳了,还请来了粉丝一起参与录制。一种是现场邀请观众直接参与。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更加有效的增大渲染力、感染力,让观众如临其境,在情感上给观众以极大地共鸣感共振感。
2.3节目特色
这档节目的特色就在于将主持群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中国只有大型的晚会才会出现主持群的形式,平常的综艺节目采用主持群方式还是比较少的,但韩国的电视娱乐节目,有很多都采用主持群方式,但《Running Man》却将其发挥到了极致。
《Running Man》一共有七位主持人,国民MC刘在石是主持群的核心,他是脑力达人却也是体力弱人,最年长的主持人迟石镇因为年纪较长所以经常处于被照顾的角色,姜Garv,憨傻型主持人,金钟国体力达人,haha最机灵的主持人,搞笑担当,唯一一个女主持宋智孝,呆萌又赋有女汉子气质,大个子李光洙,说谎连篇背叛担当,七个主持人各具特色,即使没有嘉宾也能自行达成节目效果。其次是极具创意的游戏规则。这台节目的核心就是游戏,所以游戏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节目曾有一期是由七位主持人和嘉宾制作纸船,然后划船渡过汉江,听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事,但却在他们的努力用心下完成了。不仅游戏设置极具挑战性,而且情结也非常跌宕起伏,吸引着观众的注意力。此外,游戏道具也是非常具有特色的,比如指压板,一种脚踩上去难以忍受的东西,看着嘉宾们痛苦而又不得不踩着的表情,哪位观众能不乐的直不起腰呢。第三是非常丰富的特效和地标建筑的运用,节目组后期特效是非常尽职用心的,每一期节目都通过后期剪辑和添加特效来增加节目效果。《Running Man》每一期都会在韩国的一个景点或建筑来进行录制,无形中宣传推广了韩国,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3《Running Man》的叙事元素分析
3.1叙事人物
电视节目最突出的内容之一就是每周会反复出现许多相同角色。大部分情况下,观众之所以钟爱一档综艺节目是因为它的人物是反复多变的,其遭遇、环节、角色都是不尽相同的。《Running Man》显然是符合这一规律的。它有固定的主持群和不定的嘉宾,具体如下:

节目中,七位主持人互动频繁,他们没有负担没有隔阂的良好氛围吸引了许多观众,有时他们会组成不同的组合,比如Gray、宋智孝的周一情侣,刘在石、池石镇、李光洙的监狱三人,池石镇、李光洙、HAHA的背叛者三人,组合多变角色关系也多变,无形中增添了许多趣味,吸引了许多观众。此外嘉宾的参与也带来了许多变化,丰富了节目的层次效果。

除了图上所列举的,还有音乐人、搞笑艺人等多种类型,不同领域不同性格的嘉宾给节目带来了更多的看点,嘉宾不重复、不固定的出现,与主持人的碰撞契合,产生了多种具有层次的变化,满足了观众的观感。
3.2叙事动力
不论是节目主持人与嘉宾参与节目,还是观众观看节目,都需要动力,节目主持人和嘉宾的动力越强,节目就越有趣味,观众的动力越强,收视率就越高。动力是整个节目继续的根本要素。
《Running Man》的核心是游戏,游戏的目标是胜利,但这还不足以成为强大的动力。对于节目的参与者来说,不知道接下来是什么任务,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状况,对于观众来说除了这些,最主要的是不知道最后到底是谁胜利。有悬念,有不确定性,才能建构起观众和节目之间的关系。只有让观众带着期盼,这一期会在哪里,做什么任务,谁会胜利,这样才能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当然这需要制作团队的脑力大合作。
3.3叙事情节
有了动力还不足够,如果情节过程非常无趣,那么再大的动力也会变得毫无兴趣。这台节目以游戏为主,所以游戏环节的设置、规则的制定等等都是叙事情节的一部分。
一般来说,《Running Man》的规则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规定和自选。节目里有一些环节是有规定性的,每个人或者每个队伍要在相同的要求规则下完成相同的任务,比如2014年11月30日职场特辑,主持人作为职场人体验上班族的生活,为了上班不迟到必须逃出地铁站,用时最快在升值考核中会有优待。但是这样会造成重复引起枯燥,因为每个人都是同样的任务,拍摄里每个人身上的情节也都是一样的,很容易产生疲劳枯燥。所以自选的方式为其作出补充。第二种是智慧和力量。每个人的脑力体力特征是不同的,有的人非常聪明但运动细胞差,有的人体力超强,但头脑有些迟钝,而有的人既能做体力担当又能做脑力担当。节目根据不同人的特点来进行不同的安排设置,使得整个游戏因为参与者体力脑力的不同而变得更加丰富有趣。第三个是环境冲突和人际冲突。真人秀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有些像电视剧的,而戏剧最重要的就是冲突。有冲突才会有情节的推动,《Running Man》中既有人和环境的冲突,也有人和人的冲突,更有人物内心的自我冲突,这样层次丰富的冲突构成,极大地增强了节目的可看性。
3.4叙事框架和情景分析
游戏竞争中有着许多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这构成了节目的趣味性和观看性,但同时这种不确定性和多变性要有一定的框架进行约束,收放自如、张弛有度,把控得当,才是一台好的节目。
《Running Man》中最著名的游戏撕名牌,为游戏所制定的框架就是被撕者淘汰,名牌留到最后的人胜利。这样无论怎么闹怎么玩都有一个限制有一个结果,该放开的时候放开,该收紧的时候也要收紧。一个好的情境是能为节目增添效果的,比如说密闭空间会增强紧迫感,水上情境会增添换快感。在情境设置上《Running Man》也是有着很强的把控力的。首先一个就是对于时间的把控,第一天、最后一次机会等文字频繁强调时间,无形中就增添了一种戏剧感。它每一期会有三个到五个任务,每个人物的情境场所都是不同的,有时是室内环境,有时是户外环境,有时是两者交叉出现。这样的设定增加了节目的可看性,提高了观众的观看兴致。
4从《Running Man》中得到的启示
4.1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现状
就当下中国真人秀节目,整体上实现了进一步的突破,有了历史性的改变。而对国外节目的借鉴更加促进了节目的发展。
从2005年湖南卫视推出大型选秀节目《超级女声》后,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就开始不断发展壮大了。《爸爸去哪儿》、《花样姐姐》等诸多真人秀节目火爆荧屏,多家电视台都纷纷制作真人秀节目,希望从这火热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爸爸去哪儿》捧红了许多明星、明星宝贝,代言、商演多到一年无休,《花样姐姐》捧出了国民女神林志玲、国民好媳妇刘涛,对其中女明星的评价不一,造成了一波又一波的舆论甚至是传媒风潮,应该说从表象上来看,极其热闹极其火爆。但是究其根底,会发现这些火爆荧屏的真人秀节目大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奔跑吧兄弟》引进的韩国的《Running Man》,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也是引进的韩国的《爸爸去哪儿》,基本上花高价请了韩国的制作团队,原版复制了这些节目,节目理念、节目形式、拍摄手法等全都没有丝毫改变。推出后收视率极高,明星更加走红,事业更上一层楼,这就是中国真人秀节目的现有状况,缺乏创新,只一味的照搬,哪怕换个新瓶装酒都做不到,这是中国娱乐节目制作团队的功底不足所致。
4.2韩国真人秀节目《Running Man》带来的启示
韩国真人秀节目《Running Man》之所以能够如此受到中外的推崇,正是基于这档节目独特的设定,而同时这档节目的成功也给中国带来了一系列启示。
首先是实现媒体与观众的直接对话。如今的电视节目传播并不是传统的那种精英文化传播,与大众有着一定的距离,可望不可及,恰恰相反,当前时代下,媒体与受众距离不断的缩短,并实现了直接对话。真人秀也好,访谈也好,其他节目类型都好,都是允许观众的参与的,甚至可以说欢迎观众的参与。而广大观众也是非常积极乐于参加的。所以在制作节目时,可以广泛的听取观众建议,节目过程中,也可以邀请观众参与。
第二,根据情绪资本打造粉丝型经济。1998年,凯文汤姆森提出了情绪资本的概念,即外在的情绪资本与内在的情绪资本两大核心构成了情绪资本。观众观看电视节目时,情绪是会随之产生波动的。真人秀节目大多邀请的是明星,每个明星都有着成千上万甚至更多的粉丝,明星在节目里的表现、待遇会牵动粉丝的情绪,粉丝的情绪构成了一种很大的能量,会对真人秀节目的效果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的。
最后,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Running Man》的成功加速了韩国旅游业的发展,因为其节目中有对韩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所以说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制作团队要注意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中国目前的发展态势及其方向,在节目中注入更多的文化因素,使节目发挥更大的作用,产生更好的效果。
结语
电视娱乐节目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为广大观众带来欢乐的同时也传达出当下社会经济的风向所在。中国自湖南卫视成功推出《超级女声》后,电视娱乐节目就不断的发展兴盛,各大电视台纷纷推出了多种类型的真人秀节目,比如《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等,火爆荧屏,但是究其根底都不是自己的原创,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本文以韩国真人秀节目《Running Man》为案例,通过对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特点、形态要素等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其优秀之处,从中得到启发,为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壮大提供可参考意见,希望中国电视界能够结合自身国情,传承文化,创新特色,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优秀的综艺娱乐节目,为观众提供更好的娱乐休闲的同时,也推动了电视文化、传媒业的大力发展。
参考文献
[1]姜锡一.韩国文化产业[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3:34-39.
[2]陈卫星.传播的概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68-72.
[3]李斌.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45-49.
[4]孙保国.中国电视节目形态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89-91.
[5]王冲景.韩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121-124.
[6]尹红.娱乐旋风——认识电视真人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3:78-79.
[7]元精华.电视节目创意[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134-136.
[8]詹晓红.韩流汉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45-48.
[9]张强.粉丝力量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3-24.
[10]张小琴.电视节目新形态[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345-348.
[11]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67-69.
[12]崔兆.综艺新模式下的诉求改变——浅析韩国综艺节目[J].河南:新闻爱好者.2012:2-4.
[13]李立.认识当代电视节目形态[J].四川:新闻界.2012:3-5.
[14]苏丹.创造人性化的电视娱乐节目舞台[J].北京:当代电视.2012:24-28.
[15]王彩萍.电视节目形态创新方式探究[J].江西:声屏世界.2012:8-10.
在此次论文写作过程中,感谢我的学校,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在学习中,导师从选题指导、论文框架到细节修改,都给予了细致的指导,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导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对我产生重要影响。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这篇论文是在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才完成。
感谢所有授我以业的老师,没有这些年知识的积淀,我没有这么大的动力和信心完成这篇论文。感恩之余,诚恳地请各位老师对我的论文多加批评指正,使我及时完善论文的不足之处。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