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20世纪以来,话剧行业的发扬光大,作品层出不穷,演员也是成批成批,演技也是五花八门。虽然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演绎方式,有些人会按部就班,有些人会走捷径,那么如何运用专业知识来塑造出一个有声有色的人物形象呢。
本研究以人物角色塑造作为基本的理论基础,从如何进行人物角色的塑造到肢体行动对角色的塑造的作用,来讲述一下人物角色的塑造,其次,我举例来分析表演九大元素对人物塑造的帮助,最后我选择从情感入手,来讲述如何运用情感来进行人物角色的塑造。
关键词:人物角色的塑造;肢体动作;表演九大元素;情感
绪论
在大学的学习阶段,我交过很多的作业,也模仿过很多经典剧本里的人物形象,但是我发现,塑造人物要经过很多的步骤,也要进行很多的准备工作,也不是像我以前那样,浑水摸鱼,急于求成。所以我选择这个题目作为我的论文题目,来探讨一下,如何进行人物角色的塑造。
一、如何进行人物角色的塑造
在戏剧表演中,如何去塑造一个人物,就是要先对这个人物的性格进行塑造,这要求演员将日常生活里的理所当然转变成艺术的必然,要求演员先梳理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还有他们人物关系背后的联系
在拿到一个剧本之后,我们要知道这个剧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或者什么思想。只有弄清楚了剧本的故事情节和中心思想之后,我们才能明白我们所扮演的人物在整个故事之中充当着怎样的一个角色。很多人对于剧本的中心思想可能不太理解,其实对于任何“讲故事”类的文艺作品来说,故事的中心思想就是贯穿整个故事一直在“争论的一个问题”。这个“争论的问题”很可能在剧本中,作者已经通过剧中人物的口述透露给了观众。
表演艺术又称为行动艺术,演员通过在舞台上的行动的过程中,让观众能感受到舞台上面所发生的一切。然而舞台上的素质体现在很多方面,就是演员要在舞台上生活化起来,也就是所谓的自己的第二生活。第一角色是:我是演员,第二角色就是:我就是角色。在舞台上的时候,应该和现实生活中一样的在生活,演员在现实生活中生活与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个人的生活环境里的,但是在舞台上时候,演员就要生活在角色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环境里。是说舞台表演要贴切于生活,演员在舞台上进行角色创作时,要塑造出来的是一个生动的有血有肉的,而不是一个僵尸一般只会念台词,跟对手也毫无交流。也就是说舞台表演要高于生活。
二、肢体动作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一)如何运用肢体动作来塑造角色
在运用肢体作用来塑造对应的角色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找到对应的剧本,因为一个人本身的性格是对肢体语言具有一定影响因素的,在这方面我们就应该先对剧本有一定的了解。先要搞清剧本的内容自己写剧本表达出来的人物关系和背景,以及表达的内容形式等等。所以当我们在看到剧本的时候,我们才会对人物有一定的了解,才会知道去塑造角色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如何去更好的表达人物形象。在现代影视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的一类现象就是有的演员在对剧本进行阅读的时候不够仔细,比较潦草的就读完,这是不对的,这样对于角色的塑造是没有好处的。在我们拿到剧本之后,我们应该先对剧本的内容有一定的概括,我们可以自己制定一个框架,来对自己的内心想要表达的感觉记录下来,然后多次审视,看看这样的方法是否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角色,理解角色性格和表达方式。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流程有一定的概括,我们可以先调查故事背景,然后将每一个角色相连,对每一个角色都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将复杂的人物关系进行串联,最终再选择自己想要采用的模式进行表达,另外,我们在深入角色的过程中。一定要多读几次剧本,这样可以使得我们更加了解剧本中的内容,
而且我们要在生活中寻找方向,一个称职的演员是一定会对现实生活中每一处细节都不会放过的人,他们都会对生活细心观察,然后了解到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的状态,然后凭借自己的能力去记忆这些东西,最后再通过对肢体动作进行记忆,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印象,可以更加有利于对决策的塑造,艺术源于生活,在生活中不断发现不断发展是作为一个演员来讲必须要懂得的一个事情。
(二)肢体动作的松弛和控制
每一个演员都应该具有一定的控制能力,从而可以在内心上进行表演控制,在当这些演员面对到一些问题的时候,就应该及时做出反映,这是一个演员必须要具备的临场反应能力,这对于成就一个演员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在表达一个人物本身的情绪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很多动作上的以及心理上的变化来进行,通过这些方式来对人物本身的情感有一定的了解然后进行表现。在人物的情感变化中,我们要对形体动作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可以更加了解人物内心的变化,能够更加了解对应的编剧以及导演的创作主题,可以在这些基础上塑造更好的人物形象。这样更加有利于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更加代入状态,从而使得角色发展的更好。才会使得表演的更加真实,能够吸引观看者的眼球。肢体动作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说表情、姿态、眼神等,走进角色的内心世界。在这样的动作表情要求之下,就更需要对应的角色应该有一定的控制力,在表演的过程中可以具有一定的分寸感。在这样的要求之下,我们就应该更加重视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分寸感,可以提高我们的表演能力,让我们在表演的过程中更加真实。在这种条件之一,各个演员要通过自己的状况来进行对角色的诠释,应该注意剧本中描述的人物形象,对此进行一定的研究,再对自己跟角色之间进行对比,看看自己是否符合要求,还要在哪些方面做一定的变动。在这一系列要求之下,可以把角色演绎的更好。另外,我们要全身心的投入进去,对角色有一定的霸总,保持自己内心的清醒,能够朝着可以成为一名更好的演员努力,能够为自己的理想做些什么。
三、表演九大元素对人物角色塑造的作用
表演的九大元素分别是松弛与注意力的集中,行为的逻辑与顺序,感觉记忆,真实,信念,想象力,判断,自我感觉,节奏与健康,交流情绪,情感和性格。我取其中的一两点来讲述一下,九大元素对角色塑造的作用。
(一)真实,信念,想象力
演员在演戏的时候应该要注意,不可以把自己的真实身份带入到剧本当中,也不能是我在演XXX,而是我就是XXX。譬如我在塑造鲁侍萍这个角色时,我就是鲁侍萍,而不能是我在演的是鲁侍萍,这就会显得演员很不专业,就是我们所谓的塑造的人物不够真实化。还有些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会不自觉的把目光看向观众,更可怕的是有时还和观众对视,如果互动阶段,这么做是允许的,认可的,但是如果是你在舞台上塑造你这个人物形象时,你与观众进行对视,一来这容易让一个演员分心,很难再次回到自己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上去,二来会让观众觉得你很不专业,因为你在与观众对视的那一刻,你变成了你自己,而不是你所塑造的那个人物,这也可以称为我们所说的跳戏。演员本身与角色之间要有足够的的转换。你在生活中的样子和习惯也许不太适合你现在所要塑造的这个人物角色,那么你就要适度的转换角色,不能把真实的自我表现出来,那么你就会脱离开这个角色本身,演出来的自然就不太对。演员在舞台上正常来说应该充分去调动本身去适应角色,但是在上台表演的时候,演员更需要的是自我的调整和角色的转换。自我与角色的巨大反差是我们在话剧表演中会经常遇到的事情,塑造这些儿人物形象时,演员经常会因为与剧中这个人物反差太大从而没办法适应,演的很累也找不到感觉,塑造这些人物是对演员的一个自身修养和表演能力的一种检验。每个话剧都有不同的角色,而你也不可能每一次演的角色都是同一个类型或者同一种性格,不同的性格和人物所表达出来的生活态度和思想都是不一样的。
(二)行为的逻辑与顺序
演员在舞台上做动作的顺序一定是和生活中做动作的顺序是一样的,有些演员在舞台上的动作顺序不按照生活中的常规来完成,就会让观众觉得你的舞台行动很奇怪,不符合常理。所以我们常说,你生活中是怎么去表演的,在舞台上也应该怎么去表演。我们在大学期间必做的一个素质训练就是无实物的表演。怎么去无实物的表演方式呢?很多人在表演时一定要借助这个或者那个道具才能完成自己的表演,但是如果是个人表演的话,你的道具太多,以至于你在舞台准备时无法完成,最后导致作品的呈现,所以我们经常会把一些不太重要的道具进行无实物的表演。还有种说法是进行无实物的表演可以锻炼一个演员的表演更加生活化,让演员更加明白和去回想自己在生活中是怎么进行这项动作的,以至于演员在舞台上的呈现更加完美,更加贴近于生活。譬如,在舞台上的刷牙,很多演员习惯一上舞台就拿起牙刷和牙膏,挤完牙膏就开始刷牙,连最正常的沾水动作都没有,表演完毕之后也没有把牙膏拧紧的动作。这样的表演不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以至于表演的呈现不完美。
(三)感觉记忆
演员在观察生活的时候,要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小事大事都记住,记在脑海里。这样有助于今后的表演中,如果有相类似的片段可以进行模拟,这样更加有助于演员对这个人物的塑造。我们在大一下的时候就会进行人物模拟的练习,我们会在某在场景呆很长的时候,然后发现一切行动具有特点的人物,对他们进行观察,因为表演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所以我们在舞台上的表演一定是把最有特点的故事搬到舞台上去展现,把矛盾放大到做大,让观众身临其境,既觉得这件事情身边就有发生只是自己没有好好观察,并且这件事情很有特点,很有意思。
四、创造人物角色的情感
在对角色进行描述的时候,我们应该从我们的内心出发。因为作为一个好的演员,我们的目的除了能够使得舞台效果变得更好,也要让我们能够不断的突破自己,可以表现的更好。我们一定要多参与演出活动,从而积累一定的经验。可以在演出方面对自己多加锻炼,能够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拥有更多的舞台经验。可以自己面对一些状况,从而丰富我们的阅历,提高我们即兴发挥的能力。
在现代的舞台表演中,我们应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普通人的生活进行体验,更多的关注生活中的小细节。可以使得我们的接触面变得更广。之所以会出现一些表演者缺乏一定的自信或者表演能力的原因一般就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很多年轻人都对体验生活有一定的恐惧,并且不愿意去体验生活,第二个就是很多年轻人都比较急于求成,心智还不够稳定,他们没办法对演出时的情感有一个很好的体现。这些都是对于他们演艺生涯的发展所不利的,而且会导致他们在进行演出的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不能够完全展现出来。对于每个人来讲,具备一定的思想行为都是有一定原因哦,而且当我把《原野》这本书看完以后我才发现金子的人物性格特点,我们看出了金子在一个旧社会中,为了自己的幸福积极反抗,这是值得我们去赞扬的。为了回答我们为什么要读剧本这个问题,我做出了一系列的分析,比如说当一个话剧演员看到剧本之后,他们都应该对剧本进行深入的了解,然后读懂人物内心的情感以及作者内心的情感变化,可以根据自己看出来的人物情感进行研究分析。我们可以在对对方的感情中融入进去,同时也要掌握一定的表演规律,在这方面去做好准备工作。可以根据角色的需要,在生活中进行发掘,能够表达出人物应该具有的形象跟表达方式。
结论
经过对人物塑造的分析,我深刻的意识到人物角色的塑造需要做很多的工作,需要从外到内,并且运用基本功和专业知识的帮助,从表面到深层的去了解所要塑造的这个角色的内心活动和心里状态,这样塑造出来的角色才是鲜活充满生气的,所以经过这次论文的研究,我决定要多练习和理解之前所学过的所有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帮助自己塑造出一个有声有色的鲜活角色。
参考文献
【1】 田本相. 曹玉评传[M]. 重庆出版社,1993
【2】 王锺陵.从曹禺戏剧观论其剧作之变化及其内在模式[J].中国
文化研究.2002
【3】 曹禺. 论戏剧[M].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85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85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