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选择店址俗称“选码头”。“码头”位置的好坏,决定着商店能否吸引消费者,影响商店的经济效益。俗话说:“一步差三市”,说的就是“码头”位置的重要性。在日本、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富豪商家的店铺位置都非常好。北京历史上形成的四条繁华商业街——王府井、大栅栏、西单、前门大街,商店户数只占全市5%,销售额却占全市的30%左右。究其原因,“码头”好易吸引消费者。从这个意义上讲,选择店址事关能否吸引消费者,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问题。
曾经操作过多家国外零售巨头在中国选址工作的戴德梁行商铺部董事胡莘说,选址对于零售企业来说是关系到企业成败的一个重要环节。广告、价格、顾客服务、产品及服务种类都能够随着环境的变化较迅速地做出调整,相比之下,商店选址可以说是零售战略组合中灵活性最差的要素,因为零售商店的选址本身资金投入大,同时又与企业后期经营战略的制定,以及适应消费趋向变动所作的经营决策的调整都息息相关,很容易受到长期约束,一个店的其他东西都可以改变,惟独地址是无法改变的。许多人在选址时往往非繁华区,闹市区不选,须知选择店址是一项长期投资,切不可轻率从事。因此正确的选址对于超市的成功运营至关重要,是运营决策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1]。近几年来,选址理论迅速发展,各种不同方法也越来越多,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促进物流系统选址问题的进一步发展,为不同方案的可行性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多种多样的选址方法应运而生,常用的选址方法有覆盖法、P-中值法、CFLP法、Baumol-Wolfe法、综合因素评价法等等。
本文根据厦门市同安区永辉超市选址的要求,分析了现代超市发展现状和超市的环境分析,阐明了超市选址的意义。然后介绍了超市选址的一般原则和影响因素,并对同安的地理环境和永辉超市的一些概况作了简要介绍,通过对同安区永辉超市的分析,概述了超市选址的一些方法,详细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集合覆盖法、P-中值法和综合因素评价法中的加权因素法,并用集合覆盖法、P-中值法和综合因素评价法中的加权因素法三种选址方法进行选址分析,文章最后对前面三种方法的选址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进行分析,并确定最终的选址方案。
第1章超市概述
1.1现代超市发展的现状
1.1.1国外现代超市发展的现状
以家乐福、沃尔玛等为代表的外资零售巨头凭借其雄厚的品牌实力,以及一整套带有“倾销”色彩的市场战略,在我国急速扩张,呈现掌控我国流通主渠道的趋势。目前全球家最大零售企业大都进入我国市场,抢滩路线图是从南向北、从东部向中西部,逐渐完善构建自己的商业布局,本土企业受到空前挑战。
外资超市主导市场的情形在我国东部沿海的大城市较为普遍,外资零售业在当地的销售比例近几年也迅速攀升。据统计,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仅一年多,外资在营业8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超市面积中的比重已达25%;外资零售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的市场占有率达50%。
几乎所有外资连锁超市均有在我国再扩张、再投资的强烈愿望和计划。沃尔玛宣布,2003年在我国开店数量达到44家,3年内达到100家。法国家乐福在我国已开设36家分店,今后每年还将新开10家分店。德国麦德龙、普尔斯玛特、泰国的易初莲花、欧尚等,也一样开始实施全面进军战略。
1.1.2我国现代超市发展的现状
眼看着外资超市在国内大肆抢占“地盘”,国内连锁超市业在惊恐之余也悄悄地磨拳擦掌,做着迎接挑战的准备。一方面“刺探敌情”──学习外资超市全新的经营理念,另一方面“调兵遣将”──转变经营模式,调整产业结构。据统计,国内超市近5年的发展速度之快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意料。1995年,位于中国零售百强之首的上海第一百货股份公司的销售额仅为30亿元人民币,1999年,上海联华超市公司取代上一百成为百强之首,2000年其销售额已达到111亿元人民币,而上一百的销售额仅相当于上海联华的50%左右。1999年上海联华已有1000家门店,计划5年内要发展到6000家。近几年,超市进入百强排行榜的越来越多,而且位次越来越前移。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连锁经营取得长足的进步,目前全国连锁企业达2100家,店铺数达3.2万个,年销售总额达2300亿元,其中连锁百强企业,销售额982亿元,而1996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连锁企业只有20家,可见国内现代连锁超市的发展之快[2]。
1.2超市的环境分析
超市要考虑长期的经营策略,如果不能保持长期的发展,将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连锁超市的环境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3]。

除了以上各种因素外,连锁超市的选址的环境还应该考虑到城市小区的未来规划设计,主要重点考虑城市小区交通规划、城市小区放入道路设施规划、城市小区的旧房拆迁政策等等。这样才能同时着眼现状与未来,对连锁超市的发展空间做出客观评价[4]。
1.3超市选址的意义
选址问题,是指为一个或几个服务设施在一定区域内选定它的位置,使某一指标达到最优值。选址是所有零售商业开始都面临得问题,“好的选址等于成功的一半”、“选对地址就向成功迈进了一大步”。国外也有相似的说法“第一是选址,第二还是选址,第三还是选址”。各种各样的说法其实都向我们传递这样一个信息:选址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选址是万万不能的。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选址的重要性。正确的选址是经营商成功的一半。超市的选址是一项长期投资它关系着超市发展的前途。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其经营因素可以随之进行调整,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地址具有固定性、长期性的特点一经确定就难以变化[5]。因此,商家在进行卖场的选址时,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不仅研究现状,还要正确地预测未来,超市选址是经营商确定经营目标和制定经营策略的重要依据,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社会环境、地理环境、人口结构、文化习俗、消费习惯、交通条件、市政规划等特点,分别制约着超市的顾客来源以及超市对经营的商品类别、品牌定位、消费者定位、价格定位、促销活动的选择。商家在确定经营目标和制定经营策略时,必须要考虑超市地址所在地区的特点,以达到策略的可实施性和目标的可实现性。
而我国连锁经营发展的同时,许多企业忽视市场容量和市场属性对其的影响,造成连锁店建设的盲目性和重复性。目前许多连锁企业处于亏损的临界点,有的企业甚至已面临破产问题,这里固然有规模不够大无法获得规模效益的原因,但连锁网点布局上的缺陷和不规范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6]。
超市选址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综合性商业性决策过程,既需要定性考虑,又需要定量分析。基本的解决思路是,通过对客观现实世界具体问题的抽象综合,得出超市选址的一般性规律和解决途径[10]。
第2章超市选址的相关问题
选址是所有零售商业开始建立时都必须面临的问题,“好的选址等于成功的一半”、“选对地址就向成功迈进了一大步”。由此可见,超市的选址是一项重要投资,它关系着超市发展的前途,意义十分重大。本章将对超市选址的一般原则和影响超市选址的相关因素进行介绍。
2.1超市选址的一般原则
一般说来,超市选址主要考虑以下原则[7]:
1.目标市场原则
大型超市的目标市场一般是高、中档次的工薪收入的阶层,地址宜选择选择商业中心、居民聚集区和工薪阶层工作区域。
2.容易接近原则
超市应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商业区、经济区、文化区附近,并有规模相当的停车场和邻近公交站点,方便顾客来往。所以超市应按所在地人们行进、停留的规律进行选址分析,应选择在顾客容易接近的地段和位置。
3.具有可见度原则
商业的可见度是指超市选址位置的明显程度,比如说选址的位置无论在街头、街中、巷尾,应让顾客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都能获得对超市的规模和外观的感知,当然这需要从建筑、装饰等几方面来完善。
4.投资预测目标原则
超市在选址时,除考虑外部因素以外,还应考虑自身的条件,如经营品种、规模、方式等,要以能实现预期投资目标的地点来衡量地理位置。
2.2影响超市选址的相关因素
店址的选择与目标市场的确定紧密联系,包括与目标市场的临近程度、交通方式、便利性及竞争者所处的位置等。具体地有以下影响因素[8]:
1.接近顾客
对于一家百货商店或是一家冷饮店来说,位于客流量大的繁华商业区也许就是成功的先兆;而一家位于人口密度大的居民区的“理发店”,就有可能获得稳定的销售收入;主要公路上的汽车流量将直接影响到路旁加油站的业务量大小。所以说客流量大的繁华商业区、人口密度大的居民区等等位置都是较理想的选择对象。接近顾客这一点是商贸服务业在选址决策中考虑的最主要的因素,几乎无一例外。
2.便利的公共交通或停车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附有停车场地的饭店和酒家比没有停车场地的具有较多的竞争优势;各大型超级市场周围的交通总是很便利,不少超级市场还有免费的班车接送顾客等等。这些举措都将会给消费的顾客带来极大的方便,从而吸引客源。
3.竞争对手的位置
如果某些商贸服务业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或是与竞争对手毗邻可形成规模效应的话,可选择与竞争对手毗邻而居。
4.环境
周围的条件、顾客群的受教育水平、购买力水平等。
5.扩展性
一开始就建设到容积极限,不留余地,显然是不明智的。选址是一项带有战略性的经营管理活动,因此要有战略意识。
6.XX
XX的经济立法、当地XX减少税收等措施都可能为商贸服务业提供更加便利条件。各种类型的商贸服务业侧重点是不同的,故而选址时考虑的因素会有所不同。各商贸服务业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权衡利弊,做出决策。
第3章超市选址方法的介绍
超市选址有多种方法,本章将介绍覆盖法、P-中值法、综合因素评价法、CFLP法和Baumol-Wolfe法等5种方法。
3.1覆盖法
所谓覆盖法,就是对于需求已知的一些需求点,确定一组服务设施来满足这些需求点的要求。该方法适用于离散点选址问题,它的特点在于,它拥有的方案只有有限个元素,我们考虑问题的时候,只需要在这几个有限的位置进行分析。
适用商业物流系统,如零售店选址问题、加油站的选址问题、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等。根据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两种不同方法:
①集合覆盖方法,用最小数量的设施去覆盖所有的需求点;
②最大覆盖方法,在给定数量的设施去覆盖尽可能多的需求点。
像此类似限制问题,有两种方法可以求解。一是精确重心法,应用分枝定界求解的方法,能够找到最小规模问题的最优解。由于运算方面的限制,一般也只适用于最小规模问题的求解。二是启发式算法,所得到的结果不能保证是最优解,但是可以保证是可行解,可以对大型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求解[9]。
3.1.1集合覆盖法原理
集合覆盖模型的目标是用尽可能少的设施去覆盖所有的需求点,相应的目标函数可以表达为:
式(3-1)最小化设施的数目,式(3-2)保证每个需求点的需求得到完全的满足,式(3-3)是对每个提供服务的服务网点的服务能力的限制,式(3-4)保证一个地方最多只能投建一个设施,式(3-5)允许一个设施只是提供部分的需求。
3.1.2集合覆盖法计算步骤
集合覆盖模型可以采用启发式算法,所得结果不能保证最优解,但是可以保证是可行解,具体的方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确定A(j)、B(i);
第二步:简化问题。若A(j1)A(j2),则省去A(j1),即忽略j1作为候选点,M’=M最后得到M*;
第三步:确定合适的组合解。
3.2 P-中值法
P-中值法是指在一个给定数量单位的需求集合和一个候选设施位置的集合下,分别为P个设施找到合适的位置并指派每个需求点到一个特定的设施,使之达到配送点和需求点之间的运输费用最低[9]。
P-中值法的约束条件是保证每个客户只有一个设施来提供服务,同时保证没有设施的地点不会有客户对应。该方法需要解决两方面问题:
①选择合适的设施位置;
②指派客户到相应的设施去。一旦设施的位置确定之后,再确定每个客户到不同的设施中,使费用总和最小。
第1步:当前选中设施点数K=m;
第2步:将各客户指派给(k个设施中)离其最近的设施点,求出总运费;
第3步:令k=k-1,即从k个候选点中确定一个取走点,该点必须满足条件:若将它取走并将它的客户重新指派后,使总运费增加量最小。
第4步:若k=p,输出k个设施点及各客户的指派结果,结束;否则转第3步。
3.3综合因素评价法
综合因素评价法在常用的选址方法中也许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因为它以简单易懂的模型将各种不同因素综合起来。每一个备选点都按因素计分,在允许的范围内给一个分值,然后将每一个地点的因素得分加起来,求出总分以后加以比较,得分最多的地点被选中[10]。
3.3.1综合因素评价分析法原理
本文实际需要,本文选取了综合因素评价分析法中的加权因素评价法。加权因素评价法在常用的选址方法中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它以简单易懂的模式将各种不同因素综合起来。在使用中,每一个备选点都按因素计分,在允许范围内给出一个分值,然后将每一地点个因素的得分相加,求出总分后再加以比较,得分最多的地点选中。
3.3.2综合因素评价分析法中的加权因素评价法的计算步骤
1.给出备选地点;
2.列出影响选址的各个因素;
3.给出每个因素的分值范围;
4.由专家对各个备选地点针对各个因素进行评分;
5.将每一个地点各因素的得分相加,求出总分后相加以比较,得分最多。
3.4 CFLP法
CFLP法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假定初始方案已经确定,即给出一组网点的初始设置地址。根据出事方案按运输规划模型求出各初始网点的供货范围,然后再各供货范围内分别移动网点到其它备选地址上,以使各供货范围内的总成本下降,找到各供货范围内总成本最小的新网点设施地址,再将新网点设置地址代替初始方案,重复新网点设置地址代替初始方案。重复上述直至各供货范围内的总成本不能在下降为止[11]。
3.5 Baumol-Wolfe法
Baumol-Wolfe法是一个整数规划方法,在满足供应及需求约束条件下,Baumol-Wolfe法追求由运输费、输送费及可变费用组成的总费用最低,以此选定物流配送中心。这种模型计算比较简单,只要运用一般运输规划的计算方法即可,避免了混合整数规划模型的求解困难。在计算过程中每次迭代的结果都是在系统费用最小的前提下寻求新的更好的布局方案,知道总成本不能下降。它能求流通过程的总费用,保管费和发送费之和[11]。
第4章永辉超市的选址
4.1永辉超市简介
永辉集团创办于1998年,是一家以经营生鲜农产品为主,日用百货、服装鞋帽为辅的商业零售企业。目前,集团投资总额逾10亿元,现有员工15000名(其中安置下岗职工3000多名),拥有多种业态的连锁超市150多家,连锁经营面积超过四十万平方米。永辉集团是福建省在推动传统农贸市场向现代流通方式转变过程中培育起来的民营股份制大型企业集团。2000年,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和省、市XX“杜绝餐桌污染,改善社区生活,建设放心市场”的号召,把生鲜农产品引进现代超市,并以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准确的市场定位,迅速发展,得到百姓的广泛认可,被誉为“民生超市、百姓永辉”,被国家七部委誉为中国“农改超”的开创者,其经营模式被列入《中国零售十大创新案例》。2004年,被国家商务部列为“国家重点大型流通企业”;2006年预计实现年销售额逾40亿元,上缴税收约7000万元,荣获福建省著名商标,进入中国连锁企业50强。目前,永辉集团已形成以零售业为龙头,以现代物流为支撑,以食品工业和现代农业为两翼,以实业开发为基础的大型企业集团,拥有现代食品工业园,建立了一批自营和合作的蔬果生产基地,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庞大的远程采购体系,即山东果品采购中心、海南果蔬采购中心、广东服装采购中心、浙江百货采购中心、福建海鲜采购中心、江西水产采购中心等。永辉集团还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设立专项公益资金(先后共向社会捐赠逾2000万元)用于捐资兴学、捐助受灾地区、开设慈善超市、帮助社会特困阶层和弱势群体等。现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购物需求,永辉决定在同安开连锁超市。
4.2超市的地理选择
本文研究的地理选择范围是在同安区。厦门市同安区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闽南金三角中心地带。北邻安溪、南安,南临集美,东连翔安西接长泰,与金门隔海相望,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12]。
同安区辖大同、祥平二个街道,洪塘、五显、汀溪、新民、西柯、莲花等六个镇,陆域面积657.59平方公里。同安区地形复杂多样,全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2009年户籍统计人口38.60万人,其中非农人口18.46万人,耕地10.86万亩。同安区具有山、海、热、侨、台、特的自然环境优势、区位优势和历史人文优势,是投资创业的理想之地。

(资料来源:中国电子地图同安区电子地图)
4.3同安区永辉超市选址方法的选用
上一章简要分析了五种常用的选址方法,这些方法各自基于一定的假设前提给出了具体的算法,具有不同的使用条件。总体来看,上述各种方法都各自存在问题。
结合同安区永辉超市选址的现实情况,本文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技术模型,包括:
①覆盖法:它能较好的满足顾客的购物需求,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超市的建设成本;
②P-中值法:它能合理的确定超市选址的中心位置,最大程度的满足顾客的购物需求;
③综合因素分析评价法:它是常用的选址方法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确保超市选址是否合适。
第5章永辉超市选址过程
通过对超市选址的方法介绍,并确定所选用的方法后,本章将采用集合覆盖法、P-中值法、综合因素评价分析法等三种方法对永辉超市进行选址。
5.1运用集合覆盖法进行选址
5.1.1假设条件
(1)需求点以超市所在地行政中心为基点;
(2)对同安区2条街道和6个镇进行距离数据收集,共8个需求点。因为大同街道在区中心,地价高,所以不考虑其作为选址位置。而莲花镇距离同安区中心较远,且经济比较不发达,所以也不选其作为选址位置;
(3)为了满足消费者购物的紧急需求,要求消费者能在10分钟内到达超市。因为同安区居民的主要出行方式为坐公交车,公交车的平均时速50公里/小时。因此,所选的超市的设施点与每个需求点的距离都小于或等于8.33公里。
5.1.2计算过程
(1)在同安区范围内有大同街道,祥平街道,洪塘镇,五显镇,汀溪镇,新民镇,西柯镇和莲花镇等8乡镇[13],将这8个乡镇作为永辉超市的8个需求点,通过中国电子地图上的距离测量工具,得到如表5-1的8个点之间的距离。
(2)根据表5-1,并且设大同街道、祥平街道、洪塘镇、五显镇、汀溪镇、新民镇、西柯镇、莲花镇分别为需求点1、2、3、4、5、6、7、8,可以确定出A(j)、B(i);而大同街道地价比较贵,在区中心建超市将大幅增加建设成本,而莲花镇距离区中心遥远,且经济不发达,因此我们在进行永辉超市在同安区的选址方案设计时,不考虑在大同街道和莲花镇建立超市,根据集合覆盖法的步骤,可得表5-2候选位置的服务范围。
(3)根据集合覆盖模型的计算步骤,可得组合解为(2)和(6),即在祥平街道和新民镇建立超市最合适,具体位置如图5-1所示。

(说明:祥平街道在地图中用四角星表示,新民镇在地图中用五角星表示)
5.2运用P-中值法进行选址
(1)由于大同街道地价比较贵,在区中心建立将大幅增加建设成本,因此我们在设计永辉超市在同安区的选址方案时,不考虑在大同街道建立,但是大同街道人口多,经济发展好,对购物等需求也比较大,因此选接近大同街且经济发展较好的祥平街道、五显镇、新民镇作为候选点。另外,因为建设一个超市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因此,考虑选址的经济性要求,最终只在候选点中选出一个设施点,即P=1。其中需求权重与对应的需求点的居民数相近,因为这里的需求权重对应超市潜在的顾客数,而永辉超市所提供的物品不分男女老少,所以需求权重与对应需求点的居民数相近。结合表5-1和同安区XX概况可得表5-3和表5-4:
(资料来源:同安区XX概况)
(2)根据方法步骤第2步,得到总费用=93.2;
(3)根据方法步骤3,取走祥平街道,得到=105.0,运输费用的增量11.8;取走五显镇,得到=96.93,运输费用的增量3.73;取走新民镇,得到=98.66,运输费用的增量5.46。因为取走五显镇所得的运输费用增量最小,所以第1个被移走的是五显镇。
(4)重复,直到K=1,得到的结果是在祥平街道建立超市。
(说明:P-中值法详细计算过程请见附录1)
图5-2 P-中值法选址结果
(说明:祥平街道在地图中用四角星表示)
5.3运用综合因素评价分析法进行选址
在永辉超市选址中,加权因素法也必须对非经济因素进行量化,(1)对场址选择做涉及的非经济因素如:场址位置、交通状况等赋予不同的权重,权重大小为:1~10。(2)对各因素就备选地址进行评级,共分为五级,用五个元音字母A、E、I、O、U表示,各个级别分别对应不同的分数,A=4分、E=3分、I=2分、O=1分、U=0分。(3)将某因素的权重乘以其相对应级别的分数,得到该因素所得分数,将各因素所得分数相加,分数最高为最理想的场址方案。本人通过对永辉超市连锁店的经理及店长的调查分析后,可将永辉超市选址所必须考虑的因素及权重归纳为:场址位置为8,交通状况9,人口密度9,面积和外型6,生活条件8,税收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7,与城市规划关系10。由于大同街道地价比较贵,在区中心建超市将大幅增加建设成本,而莲花镇距离区中心遥远,且经济不发达,因此我们在进行永辉超市在同安区的选址方案设计时,不考虑在大同街道和莲花镇建立超市。结合超市选址的一般原则和影响超市选址的相关因素,可将其计算数据列成表5-5:

(资料来源:同安区情概况)
从上表可知祥平街道的经济明显好于新民镇的经济状况,经济好也比较能带动居民的消费。
5.4.2永辉超市选址的最终确定
由于各种方案都有各自的优点与缺点,但祥平街道的经济状况远高于新民镇,且距离同安区中心最近,人流量和消费需求远远高于新民镇,再结合表5-6的分析,可知永辉超市在祥平街道进行建设最合适。
结论
本文以物流系统规划的理论为知识背景,结合了相关的理论基础与模型方法,对永辉超市在同安区的选址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根据具体条件设计出了永辉超市的最后选址方案。
本文首先分析了现代超市发展的现状,对超市的环境进行分析,揭示了超市选址的意义,然后分析了超市选址的一般原则,接下来是对同安区永辉超市的选址分析,概述了超市选址的一些方法,详细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集合覆盖法、P-中值法和综合因素评价法中的加权因素法,并用集合覆盖法、P-中值法和综合因素评价法中的加权因素法三种选址方法进行选址分析,文章最后对前面三种方法的选址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并确定最终的选址方案。
本文选址过程中所使用的模型与方法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如果说某些主观或客观因素发生了改变,则在使用本文的选址模型时也可以通过调整相应的因素的比重以及取消某些因素来适应这些变化,这是本文的一个特点。
另外,本文采用的集合覆盖法、P-中值法和综合因素评价分析法都存在各自的不足,而实际问题实行起来时十分复杂的。笔者在写作过程中还有很多因素没有考虑,如拟选址位置的自然条件,气候条件,交通条件是否便利等,因此可能会降低所选定的方案的可操作性。在具体操作时,必须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由于笔者知识水平有限,在计算过程中都将这些条件理想化,因此本文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仅希望本文能给永辉超市或其他连锁超市的选址提供一些参考。
致谢语
光阴似箭,转眼间大学就快毕业了,近半年的毕业论文感谢黄娟老师的细心指导与帮助。在论文写作中,从框架的完善到内容扩充,从格式的规范,黄老师都严格要求,力求完美,黄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使我在论文写作中受益匪浅。同时,非常感谢刘旺盛老师、肖虹老师、胡美丽老师、周建频老师、陈丽芬老师等各位授课老师,在大学学习过程都给予我很大的帮助,是他们四年来的辛勤教育,使我们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也感谢大学四年来同学的关心与帮助。
由于时间和作者水平有限,论文中必定存在许多疏漏和不当之处,望各位老师和同行给予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参考文献
[1]杨梅丽.零售店的选址[J].价格月刊,2002,(8).
[2]周勇主编.连锁超市经营[M].中国商业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
[3]顾国强.超级市场营销管理[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4]Algorithms for a Facility Location Problem with Stochastic Customer Demand and Immobile Servers.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 111,17-34,2002.
[5]M.J.Hodgson and.Berman,bill board location model,Geo graphical and Environmental Modeling(1997)25-43.
[6]唐敏,何为.我国超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昆明:经济问题探索,2003,(11).
[7]龚啸吟.人口经济学视角下零售商业项目选址策略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年1月(上旬刊)总第562期.
[8]王芳,施国洪.商贸服务业选址决策研究[J].江苏商论,2004.7.
[9]蔡临宁.物流系统规划-建模及实例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36-38.
[10]冯耕中.现代物流规划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51-56.
[11]孙焰.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建模理论及算法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28-33.
[12]同安区XX同安之窗:http://www.xmta.gov.cn/
[13]中国电子地图:http://ditu.google.cn/maps?hl=zh-CN&tab=wl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