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广东水产品出口贸易是广东省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促进水产品对外贸易发展有利于提升广东海产品对外竞争力。据文献资料显示,学者们普遍认为广东省水产品出口贸易存在问题主要是出口品种单一、检验检疫监管方式不完善,行业竞争无序等,但是随着时代发展,本文认为部分水产品企业对待水产标签态度不够严谨,水产品加工技术含量低,低附加值产品占比大等问题对水产品出口的影响更为突出,所以本文希望可以对历年广东水产品的研究进行补充,为今后广东省水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提供参考。
本文通过近十年广东水产品贸易数据,得出广东水产品生产与出口贸易现状,根据广东水产品生产与出口特点及出口现状,围绕水产品对外贸易存在问题,做了相应的分析,就促进广东省水产品出口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本文通过收集近十年广东省水产品生产与出口的各项数据,进行归纳总结,找出广东省水产品生产与出口的特点与现状。而后根据水产品特点及现状,找出制约广东水产品出口的原因,提出针对性对策。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第二部分是广东水产品的发展现状,第三部分是制约广东水产品出口的原因,第四部分是针对制约水产品发展的问题,提出促进广东省水产品出口的对策建议,第五部分是对广东省水产品出口的总结。
本文主要创新体现在充分利用数据的时效性分析广东水产品出口存在问题并找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广东省 水产品 出口贸易 对策研究
一、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广东省纬度低,仅次于海南省,同时拥有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到纬度和气候的影响,广东省沿海地区降雨量非常多,四季的温度也相对较高。因为靠近海边,广东省拥有很大的海域面积,总海域面积约41.9万平方公里,因此,广东省的海洋资源非常丰富种类齐全,数量繁多,相对于全国,广东省是一个海洋资源大省,出产的海洋产品品质高,再加上水产品产业链的相对完善,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很大的。水产品出口贸易不仅与从事水产出口产业链的参与者收益息息相关,对保障我国的国家食品安全方面也有很大的意义,水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是否顺遂,能直接对渔业发展产生极大影响。近年来,随着广东省的经济快速发展,广东省水产品出口也呈现了波动增长的势头,作为最先改革开放的省份,广东省水产品发展历史比中国其他省份更长,产业链与基础设施也更加完善。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水产品出口省份之一,广东省水产品出口收入是中国对外贸易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广东省在利用水产品出口发展本省经济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弊端显露。所以,对于广东省水产品出口面临的问题,研究出相应措施能对广东省水产品对外贸易产生积极作用。
(二)文献综述
通过对我国关于广东水产品出口文献的梳理,发现研究者对影响广东水产品出口的原因大致可以概括为水产品品质不合格、药物残留超标、检验检疫监管方式不完善、技术性贸易壁垒逐年上升。
刘春娥,林洪,周翀,米娜莎(2014)认为水产品质量不合格、水产品细菌污染、不规范用药导致药物残留超标、含非食用添加物成为近3年来出口水产品4大主要不合格原因[1]。田迎新(2018)对水产品出口X遇阻原因进行了深刻分析与阐述,并对出口企业提出了企业应及时关注X相关法规动态,建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尽快建立完善的认可与登记制度,建立起良好的企业信誉[2]。赵海军等(2017)认为湛江水产业存在水产品竞争力较弱、生产效果和利益较低、卫生监督检验和卫生监督检验的监管方式需要进一步完善、海外市场针对中国的歧视性技术贸易措施制约日渐严苛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学者提出采用完备的水产品出口监督管制体系、同时推动水产出口行业转型升级、建全“企业+XX”联手互动反应机制、促进行业自我管理等监管模式创新建议[3]。
据文献资料显示,我国对广东省水产品出口研究已经有一定基础。学者们主要对广东省水产品的出口品种与市场,出口竞争力,检验检疫监管方式等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然而关于出口水产品的标签意识,国内水产品加工技术等方面的文章相对较少,本文认为可以针对这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二、广东省水产品的发展现状
(一)广东水产品生产特点
1、水产品产量趋于稳定
自二十世纪九九十五年代之后,广东省水产品生产产量一直在以极快的速度增长着,直至21世纪十年代之后,增长速度才逐渐放缓(表1)。从下面近十年来广东水产品产量数据来看,广东水产品生产已达到一个较高的稳定水平,海水产品和淡水产品的生产也比较稳定,在现有技术和管理水平下,产量增长幅度将不会太大。
表1 2010年-2018年水产品产量(万吨)
2010 | 2011 | 2012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
水产品 | 729.03 | 762.53 | 739.35 | 783.22 | 803.71 | 818.29 | 833.54 | 842.44 |
海水产品 | 401.50 | 418.22 | 408.92 | 426.29 | 434.71 | 441.54 | 451.81 | 449.17 |
淡水产品 | 327.53 | 344.31 | 330.43 | 356.78 | 369.00 | 376.75 | 381.73 | 393.28 |
资料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9)
2、生产方式多元化明显
生产结构在所有生产方式中,水产养殖产量对水产总量贡献最大,关于水产养殖业长期居于主导地位这一特点,从2018年广东省水产品产量和水产品养殖业的数据就可以看出,2018年广东水产品总产量是842.44万吨,而水产养殖产量(包括海水养殖与淡水养殖)是697万吨,大约占2018年广东水产品总产量的82%。在养殖产量中,海水养殖与淡水养殖差距较小,淡水养殖总产量381.75万吨,仅略高于海水养殖总产量316.13万吨,在2018年捕捞产量143.97万吨中,海水捕捞总量有132.44万吨,淡水捕捞11.53万吨,海洋捕捞量占捕捞总量的91.6%;同时,淡水养殖面积大于海水养殖面积, 2018年淡水养殖有469.92万亩的面积,相比海水养殖248.42万亩的两倍。从变动趋势上看,水产养殖量增以较快速度增长着,由原来的2000年的388.19万吨增长到2018年的697万吨。与之相反的是,自21世纪初开始到现在为止,捕捞量一年比一年少,自21世纪开始由原来的205万吨下降至现在的143万吨,使得水产捕捞产量和水产养殖产量相比,差距逐渐拉大(图1)。
图1 2000-2018年广东省养殖产量和捕捞产量统计图
3、水产品生产区域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
湛江,茂名、阳江等沿海城市水产品生产量在广东水产品生产中占比大,而非沿海城市水产品生产量占总量比重很小(图 2)。据2019年广东渔业年鉴统计,广东省全年水产品生产总量有842.44万吨,水产品养殖面积达718.35万亩。湛江、阳江和茂名这三座城市的水产品生产量和水产品养殖面积都名列前茅。据2019年全国渔业统计年鉴整理得出,湛江水产品产量占广东水产品总量的14.64%、阳江占广东水产品总产量14.03%、茂名占广东省水产品总产量的10.68%(表2),这三个城市的水产品产量之和约占全省水产品总产量的39.35%;排在第四名的是江门,占广东水产品总产量的9.09%,而后是广州,占比为8.01%、排第六的是汕尾,为6.73%,单是这六个城市总产量就占了全省水产品总产量的六成。
表2 2018年广东省水产品的地区分布
水产品产量(万吨) | 各市占比(%) | |
广州 | 45.42 | 5.39 |
深圳 | 6.79 | 0.80 |
珠海 | 31.36 | 3.72 |
汕头 | 46.52 | 5.52 |
佛山 | 67.51 | 8.01 |
韶关 | 8.10 | 0.96 |
河源 | 4.26 | 0.50 |
梅州 | 10.71 | 1.27 |
惠州 | 15.81 | 1.87 |
汕尾 | 56.70 | 6.73 |
东莞 | 4.60 | 0.54 |
中山 | 32.97 | 3.91 |
江门 | 76.57 | 9.09 |
阳江 | 118.26 | 14.03 |
湛江 | 123.40 | 14.64 |
茂名 | 90.01 | 10.68 |
肇庆 | 46.23 | 5.49 |
清远 | 13.11 | 1.55 |
潮州 | 19.67 | 2.33 |
揭阳 | 14.44 | 1.71 |
云浮 | 9.99 | 1.18 |
资料来源:《广东统计年鉴》(2019)
图2 2018年广东省水产品的地区分布
(二)广东水产品出口特点
1、水产品出口市场高度集中
根据2013年广东水产品出口贸易数据显示,香港、X和日本这三个广东水产品出口的主要出口市场占比额之和是58.02%。在这三个国家和地区中,占比排第一的是香港特别行政,占比为27.28%。排在香港之后的是X,占比22.15%。排在第三位的是日本,占比8.59%。仅这三个市场水产品出口额占比就超出全省水产品出口额的一半,表明广东省水产品海外市场高度集中这一特点。
2、出口以传统初级产品为主
直至现今,广东水产品出口主要的产品依旧是初级加工产品。广东水产品出口企业擅长利用本地鱼类进行刮鱼鳞,去鱼鳃等操作后进行冷冻的初级加工处理,不擅长对水产品制作鱼糜制品等深加工处理。而在水产医药品及副产物综合利用等有较高技术要求的加工领域更是表现出明显短板。从水产品加工品种多样化上来看,广东水产品表现出明显的不足。广东2018年水产品的加工总产量为144.635万吨,在这之中包含103.9565万吨的水产冷冻品,占比约为71.8%。剩下的28.2%里面有17.2340万吨的鱼糜及干腌制品、0.4580万吨藻类加工制品、3.7036万吨罐头制品、7.7995万吨鱼粉、46吨鱼油制品以及11.4788万吨的其他水产加工品。由此数据可看出广东水产加工品仍局限于水产冷冻品、鱼糜及干腌制品、鱼粉三大传统产品,对水产调味品、水产药品、水产保健品、水产工艺品等高附加值水产品多样化开发不足[4]。
3、出口贸易水平较高
广东拥有得天独厚的生产和发展水产品出口的贸易条件。首先,广东海域幅员辽阔,面积45万平方公里,是南海总海域的21%。其次,广东省是最先开放对外贸易的省份,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这对广东的水产品出口是非常有利的。正是这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水产品成为广东省人民餐桌上的常客的同时,也逐步赢得海外消费者的喜爱,成为广东省重要的外贸经济支柱之一。广东水产品外贸出口总额在全国水产品外贸中的排名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的,是国内水产品出口的几大最重要的省份之一。据2019年渔业统计年鉴统计,2018年广东省水产品贸易出口总额358331.46万美元,仅次于福建省的63744.970万美元和山东省的515793.74万美元,位居全国第三。
(三)出口现状
1、广东水产品出口贸易形式严峻
2018年广东省水产品出口总额是358331.46万美元,较2017水产品出口总额343606.22万美元,增加了14725.24万美元,增幅为4.39%。2018年广东省水产品出口总量是603976吨,较2017年水产品出口总量的574075吨,多了29901吨,增幅为5.25。如图3所示,虽然2018年水产品出口形势回缓,但从广东近10年的出口贸易数据来看,水产品出口总额和增幅起伏不定,广东水产品出口面临形势依然险峻。
图3 2011年到2018年广东水产品出口额及增长率统计图
2、水产品对外贸易品种齐备
广东省是全国水产生产和出口的水产品种类最为齐备的省份。2018年我国水产品养殖产量4991.06万吨,其中广东698.59万吨,占比14.00%,位居全国第一。在广东省水产品出口中,鱼类、虾蟹类、贝类和藻类占比最大。鱼类主要有罗非鱼、鳗鱼、淡水白鲳等;贝类主要有生蚝、蛎等;藻类主要是紫菜、海带和海藻;虾蟹类产品的出口量近几年增速较快,其种类主要有罗氏沼虾、斑节对虾、梭子蟹、青蟹等;同时还出口各种鱼干、烟熏海鲜、油浸鱼等加工产品。
3、出口市场较集中
和广东省进行水产品贸易的国家和地区多达一百多个,其中X、中国香港、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俄罗斯是主要的水产品出口市场[5]。据中国海关进出口月度数据统计,2013年广东水产品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香港,出口额约为90840万美元,占比分别为27.28%,出口量约为143274吨,占比28.42%。其次是X,出口额约为73772万美元,占比分别为22.15%,出口量约为126143吨,占比25.02%。除此之外,日本占比也不低,为8.59%、加拿大占比3.11%、澳大利亚占比3.81%、俄罗斯占比2.11%。
表3 2009-2013年广东省水产品到各个国家的出口额及比重
年份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
X | 出口额 | 57104.9165 | 71014.6241 | 67895,8826 | 63370.0644 | 73771,9623 |
比重% | 33.69 | 32.60 | 26.38 | 23.16 | 22.15 | |
中国香港 | 出口额 | 37641.4448 | 46627.7446 | 57068.5228 | 70103,792 | 90840,4552 |
比重% | 22.21 | 21.40 | 22.17 | 25.62 | 27.28 | |
日本 | 出口额 | 16390.0455 | 22371.5156 | 30754.1749 | 30115.9983 | 28596,4633 |
比重% | 9.67 | 10.27 | 11.95 | 11.01 | 8.59 | |
加拿大 | 出口额 | 7648.5841 | 10240.1522 | 9667.839 | 8283.7601 | 15759.728 |
比重% | 4.51 | 4.70 | 3.76 | 3.03 | 3.13 | |
澳大利亚 | 出口额 | 3427.3795 | 5823.2713 | 8478.0733 | 6214.3921 | 10343,5263 |
比重% | 2.02 | 2.67 | 3.29 | 2.27 | 3.11 | |
俄罗斯 | 出口额 | 4640,6675 | 5363.1629 | 5082.5353 | 63370.0644 | 12671.9341 |
比重% | 2.74 | 2.46 | 2.32 | 23.16 | 3.81 |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进出口月度数据
三、广东省水产品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一)主要对外贸易国家日益严苛的技术贸易壁垒
(一)主要对外贸易国家日益严苛的技术贸易壁垒
国际贸易壁垒除了传统的关税壁垒,还有种类繁多的非关税壁垒。在各种的贸易壁垒中,对广东水产品影响最大的就是技术性贸易壁垒[6]。在对外贸易过程中,欧美、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广东省水产品主要海外市场的XX出于种种原因,针对中国水产品的反倾销力度一步步加大。如比如韩国的食品药品安全处(MinistryofFoodandDrugSafety,MFDS)在2020年3月4日与十七个地方自治团体联手对其进口的贝类(贻贝、生蚝、蛤、蛏等)、被囊类(真海鞘、柄海鞘、壶海鞘)等进行抽样检查,如果发现该水产品超出最大残留限量(四氢嘌呤类三环化合物0.8mg每千克,腹泻性贝毒0.16mg每千克),就会对违规水产品禁止销售并且实施立即召回并销毁的举措。正是这些针对性极强的严苛的技术贸易壁垒,严重影响了广东省水产出口的发展。
(二)新市场的开拓力度不足
广东水产品主要出口市场集中在X、中国香港、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特别是X和中国香港。欧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份额十分有限,巩固传统市场压力增大而新兴市场又开发不足成为制约广东水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的一大障碍。贸易空间布局不平均,市场集中度高,一方面造成了水产品出口企业为了有限的市场空间竞相压价,甚至是恶性竞争;另一方面容易授人口实,被认定为市场倾销行为,遭到进口国的反倾销、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措施的限制。市场高度集中更严重的后果就是一旦进口国采取相关贸易措施,出口企业就会遭受毁灭性的损失,这对于广东整个水产业来说也将是灾难性的结果。
(三)产品附加值低
目前,虽然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水产品加工产值占雨夜总产值比例较小。下表是我国主要水产品加工贸易情况调查表。从表可以看出,2018年,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产值为2188439万元,渔业产值14153875.8万元,加工产值约占渔业产值的15%,,远远落后于浙江、山东、福建等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业技术相对落后,加工技术不完善、海产品的深度利用加工不当,缺乏科学技术的支持,导致产品的附加值非常低。再加上传统养殖区的基础设施老化,多数种苗培育场、养虾池依然使用着上世纪95年代的技术,并且绝大部分用来养育水产的海水养殖水域的开发利用仍旧停滞在水域深度20米以下,然而在适宜养殖水产品的水域(水下55~85米)却是省内水产养殖开发较少的区域。广东省出口的水产品大多是简单处理后进行冰冻、冷鲜等的低附加值产品。广东大部分水产出口企业在食品保鲜、AP包装、抗菌包装等有着较高要求的技术的运用上还相对落后,虽然广东省大部分加工企业已经突破(去头、去鳞、去内脏)的传统的“三去”,如逐步将食品包装从大包装变为小包装、从大冻块到小冻块到条冻再到单冻、产品结构也开始向多元化转变,但是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的水产品加工业还是存在着一定差距。
表4 2018年各地区加工产值占渔业产值比例
地区 | 山东 | 广东 | 福建 | 浙江 |
渔业产值(亿元) | 1558.2 | 1415.3 | 1247.7 | 1064.1 |
水产品加工产值(亿元) | 1108.2 | 218.8 | 1038 | 449.4 |
加工产值占渔业产值比例 | 71.1% | 15.4% | 83.2% | 42.2% |
数据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9)
(四)部分水产品出口企业标签意识弱
欧盟早在2010年3月16日就发布了新的食品标签规则。该规则相对于旧规则,表现出更加严苛,信息含量更丰富。新规则要求食品标签须提供产品能量的含量和产品的营养价值,标注在标签上的参数必须通俗,一目了然,不得误导购买者做出不明智的消费行为。目前,在包括X、欧盟等广东省水产品主要出口国家在内的众多发达地区国家对食品标签的要求越来越高。水产品出口企业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出口的水产品标签问题。水产品标签是否合格,关系到这批水产品是否能成功进入海外市场。 但遗憾的是,至今为止我国食品卫生监督检验和食品卫生监督检验部门在对出口水产品标签进行审查的过程中,发现依旧有不少水产品出口企业不按进口国要求来制定水产品标签,如出口食品标签中没有注明营养价值等。不规范的食品标签,会增加水产品不能出口风险,因为进口水产的国家只有发现食品标签没有达到他们的要求,就会将水产品退还或者直接做烧毁等处理,如此一来,便会对水产出口企业造成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7]。据2019年TBT通报显示,X食品药监局(FDA)在2019年一共通报拒绝广东输美农副食产品进口有135批次,其中被拒绝的农食产品多为蔬菜水果和水产品,水产品被拒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标签问题。这也说明了广东省部分水产品出口企业的标签意识有待加强。
四、促进广东省水产品出口的对策建议
(一)抓紧制订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挑战的措施
近年来广东省水产品出口发展遭遇瓶颈,与广东省水产品主要贸易国家日益严苛的技术贸易壁垒有很大关系。应对国外各国对水产品出口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要从三方面进行。
第一,对进口国以保护环境等为借口单独为针对中国而设置的歧视性技术发展壁垒,或进口国将其国家的关于检验检疫技术法律法规实施到境外,或进口国以其他不易察觉的各种形式制作的用于阻碍我国贸易出口的歧视性技术贸易壁垒。对此,我们可以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规定,通过外交渠道与进口水产品的国家谈判,或者向WTO的争端解决机构向对我们进行歧视性贸易壁垒的进口国提起诉讼。
第二,对水产品生产者进行全覆盖和深刻的“标准”认知宣传教育。如果没有大范围的宣传教育,从事水产品出口的普通民众的意识就无法提高。在对从事水产出口的各个相关生产者与企业进行有关国际贸易和技术壁垒的宣传时,特别要注意世贸组织协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相关规定的宣传。让水产生产者和企业国际经济贸易中“标准”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以及标准”对人类进行社会主义发展的作用。只有这样,水产出口企业在面对危害他们切身利益的技术壁垒时,才懂得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
第三,要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必须建立以国际水产品检验检疫标准为依据的检验体系,在水产品的质量等级测定、有害物质残留等方面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
(二)拓展新兴出口市场
广东省水产品出口国家和地区有一个特别明显的现象,那就是在广东水产品出口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有几个主要出口国家所占比重很大。对于这种现象,最有效的方法应该是比维护传统市场为主,积极开拓那些广东省水产品出口量少但是市场潜力大的国际市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对那些主要传统出口市场的依赖。对于如何拓宽新国际市场,有两点建议:一是要对那些未充分开发的海外市场的的消费者收入情况、对水产品的消费喜好以及当地的信仰、文化风俗等进行细致的调查,要做到对那些不同市场的消费者对水产品的不同需求了如指掌,然后根据那些不同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水产品的出口种类,做到适销对路[8]。截至目前,广东省水产品在于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巴西、埃及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的时候就应用了这个策略,使得对这些新兴市场的出口数量与贸易额都得到显著提高,缓解了传统市场出口量下滑产生的压力。
(三)加大科技投入 升级产品生产技术
同样作为水产品出口大省,广东省水产品加工行业之所以远落后于浙江、福建、山东这三省,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广东省相对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第二,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企业缺乏与广东本土科研院校的合作;第三,广东省针对研发水产品加工的新技术奖赏力度不够,对相关的科研成果的保护力度不知。所以,针对以上三点水产品加工行业的不足,有以下三点建议;第一,抛弃落后的生产和加工技术,对落后的生产工具进行更新迭代,投入资金去研究开发新技术或者直接引进国外的领先技术,提升水产品的加工水平;第二,加深与广东本地各所高校及研究院的合作,为广东省水产品企业培养高度专业的精英和提供技术;第三,以丰厚奖励,用以调动社会各种力量去研发新技术,同时做好专利及研究成果的保护[9]。
(四)提高水产品出口企业标签意识
要提高水产品出口企业标签意识,要想防止出现标签不符合进口国标准情况,减少因标签问题而被海外市场拒收的几率,水产品外贸生产企业必须提高标签意识。对于XX部门来说,应积极应用其强大的技术实力与极其灵敏的信息获取优势,将获取的最新消息第一时间传达到企业,并且根据海外市场新出的法规,全面地传达科普给企业,并根据海外市场新法规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但是,提高标签意识最重要的主体还是出口企业。对于水产品出口企业来说,要认真研究进口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及时了解其最新要求。同时,企业要经常与海外贸易伙伴进行商业沟通,以便从他们那里获取其国家关于食品标签的最新法律法规并及时对产品标签进行调改,做到对症下药。其次,水产品出口企业应进一步增强水产品产品质量意识和水产品安全意识,监督水产品生产者的生产过程,保证其在生产水产品期间的生产行为符合国家要求,同时提高水产品质量自我把控能力,在熟练掌握进口水产品进口国家关于标签的具体新规定的基础上,依照新规定对产品进行组织生产,严谨制作产品标签,以确保生产和水产品加工的全过程,以及产品标签的制作符合新标准[10]。
五、总结
从上述论述中可以看出,广东水产品出口虽然优势显著,但是也面临很多问题和新时期的挑战。XX、行业协会和企业在促进广东水产品出口贸易发展中,均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XX应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加强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管理;行业协会应制定严格的纪律或准则,引导水产品出口加工企业处理好市场竞争和规范有序的关系[11]。企业要维护传统市场的同时要积极拓展新兴国际市场,减少对出口市场的过分依赖。XX、行业协会以及企业应各负其责,加强协作,其同促进广东省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春娥,林洪,周翀,米娜莎,2011~2013年我国出口水产品质量情况分析[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4。
[2]田迎新,2017年广东水产品输美遇阻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商论,2018。
[3] 赵海军,张晓略,刘建芳,云俊,陈昊杰,陈飞,邓洁妮,广东东盟先行区背景下的出口水产品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创新初探[J],湛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018。
[4]张轻霖,广东水产品生产和外贸发展态势研究[J],皮书数据库,2015。
[5]冯少林,高维新,广东水产品应对外国技术性贸易壁垒[J],现代商贸工业,2014(14)。
[6] 王佳迪,蒋科技,中国水产品国际贸易格局及竞争力评价[J],中国渔业经济,2019。
[7]张建云,中国出口贸易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挑战及应对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
[8]李武歌,广东省水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深析[J],青年时代,2016(14)。
[9]刘津,李志勇,刘青,石璐璐,韦晓群,高东微,广东水产品出口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对策[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0。
[11]黄妃,高维新,广东省水产品出口竞争力实证分析[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5。
致谢
四年的学习生活在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来说却仅仅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新的征程的开始。本研究及论文是在我的导师的亲切关怀和耐心的指导下完成的。伟人、名人固然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迫切地想要把我的敬意献给一位平凡的人,我的导师。也许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但您却是我所最尊敬的老师。您是如此的治学严谨,学识渊博,视野广阔,思想深刻,您用心为我营造种良好的学术氛围,让我的论文更加的严谨。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2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