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目前,我国建筑用能浪费极其严重,而且建筑能耗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我国能源生产增长的速度,如果听任这种高耗能建筑持续发展下去,国家的能源生产势必难以长期支撑此种浪费型需求,从而不得不被迫组织大规模的旧房节能改造,这将要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在建筑中积极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就能够大大缓解国家能源紧缺状况,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1.建筑节能概念分析
建筑能耗包括建造能耗与使用能耗两大部分。建造过程中的能耗,包括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建筑设备的生产和运输以及建筑施工和安装中的能耗;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包括房屋建筑和构筑物使用期内采暖、通风、空调、照明、家用电器、电梯和冷热水供应等的能耗。
我们一般把建筑节能的范围定义为减少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因此,通常意义上讲的建筑能耗主要指建筑使用能耗。
2.建筑节能的主要技术途径
建筑节能的主要技术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减少能源总需求量;另一种是利用新能源。
2.1减少能源总需求量
据统计,空调采暖能耗占建筑能耗的65%。目前,我国的采暖空调和照明用能量近期增长速度己明显高于能量生产的增长速度,因此,减少建筑的冷、热及照明能耗是降低建筑能耗总量的重要内容,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实现:
2.1.1建筑规划与设计
在建筑规划和设计时,根据大范围的气候条件影响,针对建筑自身所处的具体环境气候特征,重视利用自然环境(如外界气流、雨水、湖泊和绿化、地形等)创造良好的建筑室内微气候,以尽量减少对建筑设备的依赖。具体措施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⑴合理选择建筑的地址、采取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主要方法为:在建筑周围布置树木、植被、水面、假山、围墙等);
⑵合理设计建筑形体(包括建筑整体体量和建筑朝向的确定),在建筑设计中,原则上应减少建筑物外表面积,适当控制建筑体型系数,即建筑物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之比,减少建筑面宽,以改善既有的微气候;在建筑的平面布局方面,朝向的选择很重要。冬季应有适量的阳光射入室内,避免冷风吹袭;夏季则尽量减少太阳直射室内及外墙面,并有良好的通风。可见,从节能和热环境考虑,建筑物以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为好,避免东西向,若不能都为南北向,主要房间宜设在冬季背风和朝阳的部位,减少围护结构的散热量。
在建筑设计中,原则上应减少建筑物外表面积,适当控制建筑体型系数,即建筑物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之比,减少建筑面宽,加大进深或增加组合体。
2.1.2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建筑围护结构组成部分(屋顶、外墙、门和窗、遮阳等设施)的设计对建筑能耗与用户所处热舒适环境有根本的影响。一般增大围护结构的费用仅为总投资的3%~6%,而节能却可达20%~40%。通过改善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在夏季可减少室外热量传入室内,在冬季可减少室内热量的流失,使建筑热环境得以改善,从而减少建筑冷、热消耗。
⑴屋面节能
屋顶的保温、隔热是围护结构节能的重点之一。屋面保温层的节能措施要点,其一是屋面保温层不宜选用密度较大、导热系数较高的保温材料,以免屋面重量、厚度过大;其二是屋面保温层不宜选用吸水率较大的保温材料,以防屋面湿作业时因保温层大量吸水而降低保温效果,如选用吸水率较高的保温材料,屋面上应设置排气孔以排除保温层内不易排出的水分。
屋面隔热降温的方法有:架空通风、屋顶蓄水或定时喷水、屋顶绿化等。我国南方夏季日照时间长,而且太阳辐射强度大,为防止大量辐射热侵入室内,应在屋顶设高效隔热层,这是减少空调耗能的一个重要构造措施。
⑵墙体节能
墙体是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主体,其功能主要是承重,防水、防潮、隔热、保温。一般的单一墙体材料往往难以同时满足保温、隔热要求,因而在节能的前提下,应进一步推广空心砖墙及其复合墙体技术。复合墙体越来越成为当代节能墙的主流。其一般做法是,用砖或钢筋混凝土作承重墙,并与绝热材料复合。
⑶窗户节能
窗户也是薄壁的轻质构体,是耗热的薄弱环节。普通单层玻璃窗的能量损失约占建筑物冬季保温或夏季降温能耗的50%以上,改善其绝热性能是节能的重点工作之一。并且应区别不同朝向控制窗墙比,尽量避免东西向开大窗,提高窗户的遮阳性能(可用固定式或活动式遮阳)。另外,要重视屋檐、挑檐、遮阳板,窗帘、百页窗等构造措施,这对于调节日照、节省能源是十分有效的,尤其是玻璃幕墙建筑,必须考虑良好的遮阳、遮光条件。

2.2提高终端用户用能效率
高能效的采暖、空调系统与削减室内冷热负荷的措施并行,才能真正地减少采暖、空调能耗。首先,根据建筑的特点和功能,设计高能效的暖通空调设备系统,例如:热泵系统、蓄能系统和区域供热、供冷系统等。然后,在使用中采用能源管理和监控系统监督和调控室内的舒适度、室内空气品质和能耗情况。
3.利用新能源
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面,新能源的利用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能源通常指非常规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有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等。
3.1太阳能
太阳能是常被建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它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太阳能与建筑结合为人们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提供了一个理想途径。主动式太阳能建筑通过高效集热装置来收集获取太阳能,然后由热媒将热量送人建筑物内的建筑形式。而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由于将太阳能转化为温度不太高的热水,只要用简单的装置即可实现,因而被广泛采用。太阳能热泵采暖系统是利用集热器进行太阳能低温集热,然后通过热泵,将热量传递到温度为35℃~5o℃的采暖热媒中去。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指太阳能向室内的传递不借助于机械动力,而完全由自然的方式传递。
3.2地热能
由于较深的地层在未受干扰的情况下常年保持恒定的温度,远高于冬季的室外温度,又低于夏季的室外温度,因此可以利用地内的能量来为人类服务。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地源热泵。它可克服空气源热泵的技术障碍,且效率更高。此外,冬季通过热泵把大地中的热量升温后对建筑供热,同时使大地中的温度降低,即蓄存了冷量,又可供夏季使用;夏季通过热泵把建筑物中的热量传输给大地,对建筑物降温,同时在大地中蓄存热量以供冬季使用。大地起到一个蓄能器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空调系统全年的能源利用效率。
3.3风能
利用风能可以发电,同时实现被动式降温。建筑上一般采用小型或微型风力发电机,只要有能使树叶摇动的微风就能使发电机工作。它非常适合夜间建筑亮化照明等用途。建筑的自然通风可以改善室内热舒适和空气质量。夏季,利用自然通风进行被动式降温可减少空调能耗,防止“建筑综合症”的发生,而冬天则可以驱除室内多余潮气和污染物,以减少采暖能耗。
四、结束语
总之,建筑节能是一项全方位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建筑节能研究是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因此在设计中要多研究、多尝试、多积累、多总结,在有限的条件下将建筑功能与艺术和技术更好地结合,使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都能体现出既符合建筑学原理,又符合节能原则的优秀建筑。
【参考文献】
[1]蒙洋洋.关于文教建筑节能设计的专题讨论——教学楼节能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6(10)
[2]杨先坪,汤文秀.玻璃幕墙的节能设计与施工技术探究[J].门窗.2016(05)
[3]孙良胤.探究建筑工程的节能设计方案[J].门窗.2016(05)
[4]万倩.刍议火车站建筑节能设计的要点[J].江西建材.2016(06)
[5]熊小波.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策略[J].门窗.2014(10)
[6]朱靓.浅谈建筑节能设计的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9)
[7]夏博,赵敬源,宋德萱.上海中小学建筑节能设计策略研究[J].建筑技术.2014(08)
[8]李永亮.关于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的探讨[J].门窗.2015(04)
[9]赖建荣.浅析建筑节能设计[J].门窗.2015(09)
[10]孙素云.关于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探讨[J].居业.2015(14)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