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自我药疗行为现状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自我药疗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根据研究模型,探讨自我感知风险与自我药疗的关系,通过寻找自我感知风险的影响因素,探究自我感知风险对自我药疗的影响。研究发现:

第一,当疑似疾病的染病概率低(即罕见病),且症状数量多时,风险感知水平更高。相反,当疑似疾病的染病概率高(即常见病),且症状数量少时,风险感知水平更低。第二,风险感知水平对自我药疗影响显著,当患者感知到的风险水平较低,更倾向于选择自主性更强的自我药疗。第三, 在决定是否就医时,住处到医院和诊所的距离并不会显著影响个人进行自我药疗的行为。也就是说患者之所以选择自我药疗,并不是因为就医距离太远,而选择自我药疗作为替代。

关键词】自我药疗;健康风险感知;影响因素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在生活中,当人体出现病症时,人们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症状的具体情况,对身体状况和健康风险进行自我评估,并以此作为是否进行自我药疗行为的重要依据。这一评估过程对个人健康影响较大,正确的评估能提高治病效率,错误的评估则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危害自己和他人健康。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社会医疗保险的建立与健全、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完善,自我药疗的安全性得到提升,并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国内外的自我药疗现象十分普遍。马恩珂等[1]在2004年对药店消费者的调查发现,人们身体不舒服时,选择自我药疗者大于 50%。另有对 1个月内居民用药状况的调查显示, 63.6%未去医院就诊而采取了自我药疗的方式[2]。在X,使用OTC药品的患者要比找医生治疗的多4倍,92%的患者对OTC药物疗效满意。近年来中国非处方药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2165.4亿元上升至2018年的2914.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7%,远高于全球平均增长速度。随着人们自我药疗意识增强、人口老龄化加速,未来中国非处方药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自我药疗有很高的成本效益,对于患有轻微疾病的患者,有利于节省看病的时间和费用,加快病情的缓和,同时也能减少医疗资源的占用,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的效率。由X消费者健康产品协会资助的一项研究显示,非处方药为X医疗保健系统创造了显著的成本节约。这项名为“X非处方药的价值”的研究称假如OTC药品不可用,那么主要由Medicaid项目及未受险个人所进行的额外急诊访问每年将为医疗保健体系增加40亿美元的负担。X的一项研究显示,综合考虑就诊耽误的工作时间及其它费用和治疗成本,消费者消费一美元非处方药物相当于产生了2.47美元的健康收益。另一项研究估计,用于治疗阴道炎的产品转换成非处方药产品以后的五年中,此类患者就医减少了15%,节省了6400万美元的直接和间接费用。而据1995年的统计,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当非镇静抗组胺剂可以作为非处方药供患者使用后,从中节省的费用金额达1600万加元。David Spangler称,相应的处方药转为非处方药4年之后,阴道炎就诊量下降了15%。日本的一项研究估计,一种用于治疗常见疾病的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后,可节省医疗费用达1700亿日元。研究显示,如果10%的德国患者使用非处方药进行自我治疗,每年可节省25亿欧元;如果5%的法国患者使用自我治疗,每年可节省15亿欧元[3]。

但是,自我药疗存在一定的风险,对于缺乏相关经验和医药知识的人,可能会出现药物滥用、错用,治疗不及时导致病情恶化等问题。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2011年公布的《中国止痛类非处方药认知度网络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约有70 %的家庭存在自我药疗不当的问题 ,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为 12 %~ 32%[4]。Giacomini KM[5]等指出,X每年有超过200万的患者是由于药品不良反应而住院,其中大约10万人因此而死亡。在Marwa AlFlaiti等人[6]的研究中,94%的学生报告说自己在使用药物,并且发现其患病率更高。该研究结果与之前报道的香港[5]、印度[7]和巴勒斯坦[8]的研究结果非常一致。

居民在自我药疗的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健康风险。主要表现在:不准确的自我诊断导致选择与使用药品不当,ADR频频出现;用药后可掩盖一些较严重的症状,错过或耽误疾病的最佳治疗时间,甚至延误疾病的治疗;不注意药品说明书上的禁忌,致药品误用;药品的不合理应用,包括用药剂量、疗程的随意增减,合并用药导致药物间的相互反应及药物滥用等[9]。

因此,研究个人如何评估自身存在的健康风险及其随后的诊疗行为,将对降低自我诊断风险,及时采取治疗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2研究问题

当身体出现症状时,生理上的不适会引发心理上的焦虑和不安,并自然地进行风险评估。自我健康感知风险是一个较主观的过程,涉及的因素宽泛。因此本文旨在研究自我感知风险对自我药疗行为的影响,通过寻找和验证自我感知风险的影响因素,探究从病症出现,评估健康风险,到进行自我药疗这一过程中的心理过程,并寻找和验证自我药疗的影响因素。

1.3研究意义

(1)虽然目前已经有非常多学者对自我药疗进行了研究,但很少研究是从最初的症状出现时开始分析,本文把从症状出现的初期到进行风险感知这一阶段产生的心理过程对自我药疗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希望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2)增强消费者对自我药疗的认识并更加理性地看待这一行为,降低疾病带来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风险,充分发挥自我药疗的正面作用,鼓励个人更加积极主动地认识自身健康状况,在面对严重疾病时,不盲目治疗,及时寻求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降低自我药疗的负面影响。

(3) 帮助XX、医药企业及其从业人员更好地认识消费者心理并为他们提出相关建议。自我药疗现象将长期存在,这会降低对医疗资源的不合理占用,但也给XX、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消费者在开展自我药疗前的过程进行了探究,将为医药行业在经营管理上做调整提供一定的依据。

1.4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网络学术资源了解所写主题的研究领域及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整理关于自我药疗的相关理论基础。

(2) 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通过线上和线下调查两种方式的结合,收集相关数据。

(3) 统计工具分析方法:根据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相关的研究假设,利用SPSS21.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验证研究假设。

1.5研究技术路线

消费者自我药疗行为现状分析

图 1研究技术路线

2、理论背景

当身体出现不适时,健康风险感知水平会受到间接因素和直接因素的影响。间接因素即与该疾病或症状无直接关系的因素,如个人的性格、经历、认知水平和所处环境等。直接因素包括该疾病或症状发作的频率、疼痛程度、急性或慢性、症状数量、在社会上的普遍性等。但间接因素涉及的范围宽泛,难以定量,而直接因素则较为客观、易量化且有参考价值,如症状数量和疑似疾病的普遍性。

2.1对自我药疗的研究

Marwa AlFlaiti等人[6]的研究中发现,受试者自用药物的两个主要原因是既往用药经验(93.0%)和病情轻(80.67%)。Abay和Amelo在研究中也报告了同样的原因[10],但与苏丹的一项研究结果不同,该研究的主要原因是财政限制[11]。Mohammad Mohseni等人[12]的研究中表明,自我用药最重要的原因是以前有过这种疾病的经历,其中进行自我药疗最多的是患有贫血的病人。Muthyala Nagavamsidhar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进行自我药疗的原因占比如下:小病(45.29%)和急症(35.89%),成本效益(6.8%)和省时(1.7%)。

Tumkur[13]等人认为,现代消费者(患者)希望在维护自身健康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经过适当的医疗诊断和偶尔的专业建议(如使用组胺H2受体阻滞剂)后,往往能够管理(不复杂的)慢性和复发性疾病(不仅仅是短期症状),外用皮质类固醇,抗真菌和口服避孕药。他们会根据病情做出决定,尽量免去看医生带来的不便,因为他们认为只要有足够的信息,他们就能自己解决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自我药疗的还与情绪有很大的关联。受情绪影响,个体会主动服用某些药物甚至因此成瘾。成瘾的自我药物治疗理论表明,个体会根据其症状被不同的物质吸引:有焦虑症状的人会被酒精或镇静剂类药物吸引,因为它们会产生放松的感觉。这类药物对那些患有抑郁症的人也很有吸引力。如果人们充满攻击性和愤怒,他们可能会被鸦片剂所吸引。这是因为这种药物可以帮助稳定情绪。兴奋剂能提供一股能量,这使得它们对那些试图对抗抑郁症的人有吸引力,那些害羞的人也会暂时从这种药物中解脱出来。

2.2染病概率与自我感知风险

某一疾病在社会上的普遍性,即人体患有某一疾病的概率是进行自我感知风险的重要参考因素。有文献[14]的研究表明,消费者对健康风险的认知可能受到染病概率的影响,它反映了疾病在目标人群中的普遍性[15][16]。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死亡率第一的人类疾病,3 /4 以上的心血管疾病死亡事件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17]。但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处于高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民众都低估该风险对健康的威胁[18][19]。与之相反,对于 乳 腺 癌 疾 病,女 性 普 遍 存 在 风 险 高 估 现象[20][21]。这表明患者很少参照染病概率对自身的健康风险做出客观的评估,可能高估或低估自身存在的健康风险,并延误治疗或引发不必要的心理压力。染病概率如果能被作为参考信息有效利用,将有助于患者进行风险评估。

自我健康风险感知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心理过程,涉及的主客观因素较多,因此,除了疾病在社会上的普遍性(即染病概率)这一自变量,本研究还将症状数量作为另一个自变量,症状数量是患者容易感知且量化的变量。本研究设定健康风险感知受到症状数量和染病概率两个因素的影响,并作出假设H1:症状数量和染病概率共同影响健康风险感知水平,对于低概率的罕见病,症状数量多时,对该疾病的风险感知水平更高,即个人更容易感知到自己患有罕见病;对于高概率的常见病,症状数量少时,对该疾病的风险感知水平更高,即个人更容易感知到自己患有常见病。

2.3距离与自我药疗

在初步得出风险感知水平后,风险评估水平会会成为自我药疗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此外,自我药疗行为的影响因素可划分为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三大类。倾向因素为引发行为的诱发因素,包括个人的信念、态度等;促成因素为促使行为实现的因素,包括经济状况、政治法规、社会风俗等;强化因素为刺激行为发展的因素,包括来自环境、家人或同伴的影响及介绍、社会影响等。本文选择了促成因素进行探究。

在一定的倾向因素的影响下,患者会先搜索附近的药店,并比较住处到药店的距离。胡银环[22]在《城市居民自我药疗行为研究》中的调查显示,消费者买药时所考虑的因素中,药店距离占最大比重,高于药店规模、知名度和口碑。因此本文将住处到药店的距离作为自我药疗的促成因素进行研究。

2.4自我药疗的概念

自我药疗,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自己用药物治疗自己。

根据国际自我药疗行业协会 (WSMI) 的定义, 自我药疗是在没有医师或其他医务工作者指导的情况下使用非处方药 (OTC) , 用以缓解轻度的、短期的症状及不适, 或者用以治疗轻微的疾病。近年来, 自我药疗的概念已扩大到一些可自我确定或首次经医师诊断的常见病和健康问题[23]。

广义的自我药疗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1)由个人可以自行判断的病症如感冒、咳嗽、疼痛、消化不良等;(2)经医生确诊后,患者依据医生的遗嘱,自己可以控制复发的病症,如口唇疱疹,阴道霉菌等;(3)经医生确诊后,老百姓可控制的慢性病症,如湿疹、癣病、过敏等病症[24]。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自我药疗(Self-Medication)是自我选择药品、使用药品来处理自我认识到的症状和疾病[25]。

在本文中,本研究认为自我药疗(self-medication)是指在没有医生或其它医务工作人员指导的情况下,恰当地使用非处方(OTC)药,用于缓解轻度和短期的症状或不适,或者用于治疗轻微的疾病[26]。

2.5自我药疗的行为结构

我国居民自我药疗的行为结构包括自我诊断、购药、用药3个阶段,3个阶段的行为按时间顺序依次进行并相互影响。居民疾病自我诊断的正确性是其正确购药的前提,正确的购药又是其合理用药的关键。在这3个阶段中,居民的行为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决定居民自我药疗的效果[27]。本文主要研究自我药疗行为结构中的前两个阶段:自我诊断和购药。作为自我药疗行为的前两个环节,自我诊断和购药的规范性将显著影响用药的安全性。

3、实证分析

本文认为患者在进行健康风险感知时,症状数量和染病概率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为了更好地控制染病概率这一变量,本文将分成两个研究展开验证,研究一将给出具体的疾病作为评估健康风险的依据,研究二则给出X疾病并说明其为常见病(或罕见病)。研究假设如下:

H1:症状数量和染病概率共同影响健康风险感知水平,对于低概率的罕见病,症状数量多时,对该疾病的风险感知水平更高,即个人更容易感知到自己患有罕见病;对于高概率的常见病,症状数量少时,对该疾病的风险感知水平更高,即个人更容易感知到自己患有常见病。

H2:自我感知风险是患者决定是否进行自我药疗的参考因素,感知风险水平越低,选择自我药疗的可能性越大。

H3:住处到医院、诊所和药店的距离是患者决定是否进行自我药疗的参考因素,住处到医院和诊所的距离越大大,选择自我药疗的可能性越大。

消费者自我药疗行为现状分析

图 2研究框架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问卷网的线上电子问卷和线下纸质问卷两种形式进行发布,以已经离开校园的社会人士作为主要的调查对象进行调查。两种调查方式相结合,扩大了调查对象的范围,提高了数据的随机性。

3.1样本描述

本次调研共回收问卷173份,得到有效问卷160份。根据调查结果,其中女性人数为97人,占60.6%,男性人数为63人,占39.4%。

调查对象性别比例如图 3:

消费者自我药疗行为现状分析

图 3性别占比

本次调研的主要对象是已经离开校园的社会人士,因此超过60%的人的年龄在26岁以上,25岁及以下的人占36%。其次是26-30岁的人,占26%,31-35岁占11%,36-40岁占14%。41-45、46-50岁分别占6%和3%,51岁及以上占4%。

调查对象年龄占比如图 4:

消费者自我药疗行为现状分析

图 4年龄占比

根据调查结果,绝大多数调查对象都有医疗保险,在160名调查对象中,只有1%的人没有医疗保险。在购买的医疗保险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占比最大,达到29%,其次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占2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占17%,公费医疗占20%。商业保险和其他各占4%和3%。

调查对象购买的医疗保险情况如图 5:

消费者自我药疗行为现状分析

图 5医疗保险占比

3.2研究一:猪流感VS.普通感冒

3.2.1实验方法和程序

研究一主要是为了探究在特定的疾病下,症状数量和染病概率对患者的健康风险感知水平的影响。为此,我们构建了2(症状数量:4个VS.1个)×2(染病概率:猪流感VS.普通感冒)的实验矩阵,将症状数量和染病概率作为本次研究的自变量,将风险感知水平作为因变量,根据两个自变量设计成4种各不相同的调查问卷。

根据2(症状数量:4个VS.1个)×2(染病概率:猪流感VS.普通感冒)的组间设计,将调查对象随机分配到4个不同的组别中,每组40人。调查对象根据给定的症状数量和染病概率,对自身患有猪流感(或普通感冒)的可能性进行风险感知的评估,并基于感知风险的水平分别对去医院、诊所和药店检查或购药的可能性进行评估,最后评估住处到医院、诊所和药店的距离。

情境之一描述为:假如您现在身体出现了发烧1种症状,请您对下面这些表述做出评价(评价采用李斯特7分量表):您患有猪流感(H1N1)的可能性,您会去医院进行检查的可能性,您会去诊所进行问诊的可能性,您会去药店买药服用的可能性(1=几乎不可能;7=非常可能);您的住处到最近的公立医院的距离,您的住处到最近的诊所的距离,您的住处到最近的药店的距离(1=非常近;2=非常远)。此外,为了检验染病概率这一变量是否被成功操纵,调查对象还需要使用李科特 7 分量表指出猪流感(或普通感冒)在社会上的流行性,并评估给定的症状数量对自身而言是多还是少。

3.2.2操纵检验

研究一的数据统计表明,染病概率被成功操纵( P =0.000*** )。具体结果为:在低染病概率(猪流感)实验组中的受访者认为所提供疾病的常见程度,低于高染病概率(普通感冒)实验组( Mhigh=5.86; M low=3.34; P =0.000*** );在多症状数量的实验组中的受访者评价症状的数量,比在少症状数量组中的多(M more=3.73;M less=2.95; P =0.006** )。

3.2.3分析和结果

图 6研究一染病概率与症状数量的交互结果

消费者自我药疗行为现状分析

1研究一双因素影响作用分析

Tests of Between-Subjects Effects
Dependent Variable: 感知风险
Source Type III Sum of Squares df Mean Square F Sig.
Corrected Model 60.450a 3 20.150 4.729 .003
Intercept 2160.900 1 2160.900 507.185 .000
症状 4.225 1 4.225 .992 .321
染病概率 30.625 1 30.625 7.188 .008
症状* 染病概率 25.600 1 25.600 6.009 .015
Error 664.650 156 4.261
Total 2886.000 160
Corrected Total 725.100 159
a. R Squared = .083 (Adjusted R Squared = .066)

2研究一感知风险描述统计

症状 染病概率 Mean Std. Deviation N
少 猪流感

普通感冒

Total

2.68

4.35

3.51

1.803

2.045

2.093

40

40

80

多 猪流感

普通感冒

Total

3.80

3.88

3.84

1.924

2.430

2.178

40

40

80

Total 猪流感

普通感冒

Total

3.24

4.11

3.68

1.937

2.245

2.136

80

80

160

3研究一感知风险均值比较1

Group Statistics
症状 N Mean Std. Deviation Std. Error Mean
感知风险 40 2.68 1.803 .285
40 3.80 1.924 .304

4研究一感知风险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1

Independent Samples Test
Levene’s Test for Equality of Variances t-test for Equality of Means
F Sig. t df Sig. (2-tailed) Mean Difference Std. Error Difference 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the Difference
Lower Upper
感知风险 Equal variances assumed .013 .911 -2.698 78 .009 -1.125 .417 -1.955 -.295
Equal variances not assumed -2.698 77.672 .009 -1.125 .417 -1.955 -.295

5研究一感知风险均值比较2

Group Statistics
症状 N Mean Std. Deviation Std. Error Mean
感知风险 40 4.35 2.045 .323
40 3.88 2.430 .384

6研究一感知风险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2

Independent Samples Test
Levene’s Test for Equality of Variances t-test for Equality of Means
F Sig. t df Sig. (2-tailed) Mean Difference Std. Error Difference 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the Difference
Lower Upper
感知风险 Equal variances assumed 3.597 .062 .946 78 .347 .475 .502 -.525 1.475
Equal variances not assumed .946 75.785 .347 .475 .502 -.525 1.475

根据数据分析,在进行健康风险感知时,染病概率与症状数量之间存在交互效应(p=0.015);染病概率对风险感知水平存在主效应(p=0.008)。具体结果为:对于低概率的猪流感,多症状会明显提高个人的感知风险,即多个症状会提高个人的警惕,关注较为罕见的疾病(表 3和表 4的数据结果是在控制染病概率为低概率(猪流感)时,对不同症状数量的风险感知水平的比较。对于猪流感的感知风险,少症状组低于多症状组,M少=2.68<M多=3.80,p=0.009<0.05);而对于高概率的普通感冒,若出现的相关症状少,个人更容易感知到普通感冒的风险,即较少的症状容易让个人感知到可能患有高概率的常见病(表 5和表 6是在控制染病概率为高概率(普通感冒)时,对不同症状数量时的风险感知水平的比较。对于普通感冒的的感知风险,少症状组高于多症状组,M少=4.35>M多=3.88,p=0.347>0.05),因此验证了本研究的H1。

在问卷中,调查对象在所给定的情境下对自己去医院、诊所、药店的可能性分别进行了评估,若该对象去药店的可能性的数值为三个数值中的最大值,我们则认为该对象会选择自我药疗。采用SPSS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将是否选择自我药疗作为分组依据进行均值检验。数据结果显示,风险感知水平对自我药疗的影响显著,选择自我药疗的对象的风险感知水平总体低于选择就医的对象(M自我药疗=3.50,M就医=4.00, P<0.05),因此验证了本研究的H2。

3.2.4讨论

由上可知,当身体出现症状时,染病概率和症状数量会影响个人评估自身的健康风险,是个人进行健康风险感知的重要参考,低染病概率和多症状会显著提高健康风险感知水平,在感知到较高风险时,去就医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因为面对较高健康风险时,自我应对能力较弱,更多人会选择寻求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从数据也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在感知到较低的健康风险时,也会发挥自主性,自行到药店购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到药店买药自己服用,可以很大程度地减少时间和金钱上的花费,特别是时间上的花费。

3.3研究二:X疾病

为了更好地控制染病概率这一变量,降低因受访者对给定疾病的已有认识给研究带来的误差或干扰,我们在研究一的基础上增加了研究二,以更好地控制染病概率,使受访者做出更加客观和理性的分析与评价。研究二参考了Yan D and Sengupta J 的实验方法[28]:应用一个假想的疾病X,将其描述为常见病(发生概率高),或者罕见病(发生概率低),而不是给定一个具体的疾病。

3.3.1实验方法和程序

根据2(症状数量:4个VS.1个)×2(染病概率:罕见病VS.常见病)的组间设计,将调查对象随机分配到不同的组别中。调查对象根据给定的症状数量和染病概率,对自身患有罕见病(或常见病)的可能性进行风险感知的评估,并基于感知风险的水平分别对去医院、诊所和药店就检查或购药的可能性进行评估、以及住处到医院、诊所和药店的距离的评估。情景之一描述为:某种疾病,在社会上十分常见,假如您现在身体出现了4种与该疾病相关的症状。请您对下面这些表述做出评价(评价采用李斯特7分量表):您患有该疾病的可能性,您会去医院进行检查的可能性,您会去诊所进行问诊的可能性,您会去药店买药服用的可能性(1=几乎不可能;7=非常可能);您的住处到最近的公立医院的距离,您的住处到最近的诊所的距离,您的住处到最近的药店的距离(1=非常近;2=非常远)。此外,为了检验染病概率这一变量是否被成功操纵,调查对象还需要使用李科特 7 分量表指出该罕见病(或常见病)在社会上的流行性,并评估给定的症状数量对自身而言是多还是少。

3.3.2操纵检验

研究二的数据统计表明,染病概率被成功操纵( P =0.000*** )。具体结果为:在低染病概率实验组中的受访者认为所提供疾病的常见程度,低于高染病概率实验组( Mhigh=4.41; M low=3.10; P =0.000*** );在多症状数量的实验组中的受访者评价症状的数量,比在少症状数量组中的多(M more=3.90;M less=2.86; P =0.000*** )。

3.3.3分析和结果

消费者自我药疗行为现状分析

图 7研究二染病概率与症状数量的交互结果

7研究二双因素影响作用分析

Tests of Between-Subjects Effects
Dependent Variable: 感知风险
Source Type III Sum of Squares df Mean Square F Sig.
Corrected Model 73.125a 3 24.375 7.526 .000
Intercept 2325.625 1 2325.625 718.055 .000
症状 25.600 1 25.600 7.904 .006
染病概率 16.900 1 16.900 5.218 .024
症状* 染病概率 30.625 1 30.625 9.456 .002
Error 505.250 156 3.239
Total 2904.000 160
Corrected Total 578.375 159
a. R Squared = .126 (Adjusted R Squared = .110)

8研究二感知风险描述统计

症状 染病概率 Mean Std. Deviation N
少 罕见病

常见病

Total

2.65

4.18

3.41

1.805

2.062

2.073

40

40

80

多 罕见病

常见病

Total

4.33

4.10

4.21

1.421

1.851

1.644

40

40

80

Total 罕见病

常见病

Total

3.49

4.14

3.81

1.821

1.947

1.907

80

80

160

9研究二感知风险均值比较1

Group Statistics
症状 N Mean Std. Deviation Std. Error Mean
感知风险 40 2.65 1.805 .285
40 4.33 1.421 .225

10研究二感知风险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1

Independent Samples Test
Levene’s Test for Equality of Variances t-test for Equality of Means
F Sig. t df Sig. (2-tailed) Mean Difference Std. Error Difference 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the Difference
Lower Upper
感知风险 Equal variances assumed 3.475 .066 -4.611 78 .000 -1.675 .363 -2.398 -.952
Equal variances not assumed -4.611 73.927 .000 -1.675 .363 -2.399 -.951

11研究二感知风险均值比较2

Group Statistics
症状 N Mean Std. Deviation Std. Error Mean
感知风险 40 4.18 2.062 .326
40 4.10 1.851 .293

12研究二感知风险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2

Independent Samples Test
Levene’s Test for Equality of Variances t-test for Equality of Means
F Sig. t df Sig. (2-tailed) Mean Difference Std. Error Difference 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the Difference
Lower Upper
感知风险 Equal variances assumed 1.043 .310 .171 78 .865 .075 .438 -.797 -.947
Equal variances not assumed .171 77.109 .865 .075 .438 -.797 -.947

根据数据分析,在进行健康风险感知时,染病概率与症状数量之间存在交互效应(p=0.002);症状(p=0.006)和染病概率(p=0.024)均对风险感知水平存在主效应。具体交互结果为:在低概率的罕见病的情形下,多症状会明显提高个人的感知风险,即多个症状会提高个人的警惕,关注较为罕见的疾病(表 9和表 10的数据结果是在控制染病概率为低概率(罕见病)时,对不同症状数量的风险感知水平的比较。对于罕见病的感知风险,少症状组低于多症状组,M少=2.65<M多=4.33,p=0.000<0.05);而在高概率的常见病的情形下,若出现的相关症状少,个人更容易感知到常见病的风险,即较少的症状容易让个人感知到可能患有高概率的常见病,(表 11和表 12的数据结果是在控制染病概率为高概率(常见病)时,对不同症状数量的风险感知水平的比较。对于常见病的感知风险,少症状组高于多症状组,M少=4.18>M多=4.10,p=0.865>0.05)因此验证了本研究的H1。

采用SPSS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将是否选择自我药疗作为分组依据进行均值检验。数据结果显示,风险感知水平对自我药疗的影响显著,选择自我药疗的对象的风险感知水平总体低于选择就医的对象(M自我药疗=3.58,M就医=4.02, P<0.05),因此验证了本研究的H2。

3.3.4讨论

在不给定具体疾病的情况下,调查对象根据给定的染病概率和症状数量进行健康风险评估,数据结果与研究一相似,是对研究一的进一步补充和验证。

4、回归分析

为验证自我药疗行为是否受住处到医院、诊所或药店的距离所影响,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以验证距离是否在自我感知风险对自我药疗的影响中起到调节作用。

4.1实验方法和程序

13住处到医院的距离的调节作用

Coefficientsa
Model Un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t Sig.
B Std. Error Beta
1 (Constant) 3.139 .416 7.549 .000
感知风险 .196 .073 .210 2.682 .008
医院距离 .130 .095 .108 1.373 .172
2 (Constant) 2.297 .623 3.689 .000
感知风险 .455 .161 .488 2.832 .005
医院距离 .405 .179 .335 2.262 .025
交互项 -.079 .044 -.412 -1.805 .073

Dependent Variable: 去医院可能性

14住处到诊所距离的调节作用

Coefficientsa
Model Un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t Sig.
B Std. Error Beta
1 (Constant) 2.836 .405 7.002 .000
感知风险 .276 .080 .270 3.439 .001
诊所距离 .090 .091 .077 .986 .326
2 (Constant) 2.387 .612 3.899 .000
感知风险 .409 .158 .401 2.584 .011
诊所距离 .240 .179 .208 1.342 .181
交互项 -.041 .042 -.219 -.977 .330
Dependent Variable: 去诊所可能性

15住处到药店距离的调节作用

Coefficientsa
Model Un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t Sig.
B Std. Error Beta
1 (Constant) 2.823 .365 7.727 .000
感知风险 .130 .074 .137 1.749 .082
药店距离 .230 .095 .190 2.414 .017
2 (Constant) 2.841 .558 5.091 .000
感知风险 .125 .130 .133 .965 .336
药店距离 .221 .214 .183 1.032 .304
交互项 .002 .046 .010 .043 .966
Dependent Variable: 去药店可能性

通过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验证距离这一调节变量,将感知风险作为自变量,分别分析了住处到医院的距离是否在感知风险与去医院的就医的可能性这两个变量中起到调节作用、住处到诊所的距离是否在感知风险和去诊所就诊的可能性这两个变量中起到调节作用、住处到药店的距离是否在感知风险和去药店购药服用的可能性这两个变量中起到调节作用。根据数据结果,p医院=0.073>0.05,p诊所=0.330>0.05,p药店=0.966>0.05,无法证明距离在其中起到调节作用。但在分析住处到医院的距离是否在感知风险与去医院的就医的可能性这两个变量中起到调节作用的结果中,住处到医院的距离所对应的P值=0.025<0.05,表明对于患者来说,住处到医院的距离相对于住处到诊所和药店的距离是更重要的参考因素。

4.2讨论

患者去药店的意愿并不受到住处与药店的距离的影响,一方面,药店数量多,连锁率增加以及店均服务人口减少,增加了人们去药店购药的便利程度,也提升了消费体验。截止2018年11月底,全国零售药店总数达到48.9万家,且连锁企业门店的连锁率增加,自2014年至2018年,全国药店店服务人口从3145人/年逐年减少到2854人/年。因此住处到药店的距离并不足以影响人们去药店的决定。另一方面,当感知风险较低,自我肯定(即低估自我风险与其他风险)很可能发生,患者会为了减少就医的麻烦而忽略距离因素。

另外,根据分析结果,“去药店的可能性”与“住处到医院的距离”和“住处到诊所的距离”中,并不能得出前者与后两者的显著关系,即H3“住处到医院或诊所的距离越大,个人进行自我药疗的可能性越大”这一假设不成立。

5.结论与展望

5.1论文的主要结论

(1)人们在出现症状时,进行健康风险感知会根据社会群体患有该疾病的概率和出现的症状数量进行评估。具体表现为:当染病概率低(即罕见病),且症状数量多时,风险感知水平更高。相反,当染病概率高(即常见病),且症状数量少时,风险感知水平更低。

(2)风险感知水平对选择自我药疗的影响显著,当患者感知到的风险较低,则更倾向于选择自主性更强的自我药疗。可以看出在选择就医和自我药疗上,大部分患者都有一定理性的思考和判断的过程。

(3)在决定是否就医时,住处到医院和诊所的距离并不会显著影响个人进行自我药疗的行为。也就是说患者之所以选择自我药疗,并不是因为就医距离太远,而选择自我药疗作为替代。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心理也能保证自我药疗的安全性,表明自我药疗行为更多出于患者自愿的选择,而不是被视为退而求其次,减少麻烦的一种选择。

5.2建议

(1)自我药疗的正面效益巨大,但涉及到的用药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从病症出现时正确地把握进行自我药疗的必要性、安全性和可行性。患者在出现病症时,应密切关注病症的特点和变化。同时,消费者平时应加强学习、了解疾病信息,储备相关的疾病防护和用药知识。面对病症,不恐慌,不盲目,当对病症难以把控时,及时就医。

(2)社会群体染病概率是患者进行健康风险感知的时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而人们获取这样的社会信息的难易程度取决于它在群体中的流通性。因此,XX应通过权威媒体定期发布疾病的相关信息,依法对发布虚假信息并造成社会恐慌的媒体进行惩罚,以此为公众的健康感知过程提供更可靠的依据。同时,为了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挥的作用,XX应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来提高基础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保障公众学习医学常识与疾病信息的正常渠道。

(3)在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受访者对自己是否购买了医疗保险并不确定,或是对已购买的医疗保险认知不足,比如已有医保却选了“没有医保”一选项,或者选错自己的医保类别。因此,XX和相关社会组织加强公众对医疗保险的认知,鼓励公众保障自身权益,充分运用自身所享有的医疗资源等相关工作也十分重要。

5.3研究展望

随着我国医疗资源的不断开发、下沉和完善,教育的发展和医疗知识的科学推广和普及,老百姓进行自我药疗越来越成为可能,对自我药疗的进一步研究和深入探讨也显得越来越有价值。分析影响健康风险感知和自我药疗意愿的重要因素,才能更加有针对性地规避自我药疗的风险,发挥其正面作用。

本文仅对自我药疗行为前期的行为进行简单分析,在接下来的类似研究中,需要挖掘更深层的因素,并对进行自我药疗行为的具体过程进行相关探索。

参考文献

马恩珂, 杨少麟, 崔俐俊, 等. 消费者自我药疗行为调查分析[J] . 药学实践杂志, 2004, 22(6):370-373.

阴佳, 孙强. 山东省某县供需双方药品使用情况研究[J] .医学与哲学, 2009, 30(2):44-45.

Zhao, Z.J. Global practice of self-medication[J]. China Drug Store. 2006, 1, 56–57.

王敬霞. 中国止痛类非处方药认知度网络调查[EB/OL].(2011-02-19)[ 2011-06-05] .

GS Lau, KK Lee, CT Luk. Self-medication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in Hong Kong Asia Pac J Public Health[J].8 (3) (1995), pp. 153-157.

Marwa Al Flaiti, Khaloud Al Badi, Wefaq Othman Hakami, Shah Alam Khan. Evaluation of self-medication practices in acute diseases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in Oman, [J].Journal of Acute Disease,2014,(3)3:249-252.

RK Verma, L Mohan, M Pandey. Evaluation of self-medication amongprofessional students in North India: Proper statutory drug control must be

implemented Asian J Pharm Clin Res, 3 (1) (2010), pp. 60-64.

AF Sawalha. A descriptive study of self-medication practices among Palestinian medical and nonmedical university students Res Social Adm Pharm[J]. 4 (2) (2008), pp. 164-172.

李海欣,汪培山.自我药疗的意义与潜在危害[J].中国药师,2004(02):138-140.

SM Abay, W Amelo. Assessment of self-medication practices among medical, pharmacy, and health science students in Gondar University. Ethiopia [J]. Young Pharm, 2 (3) (2010), pp. 306-310.

AI Awad, IB Eltayeb, PA Capps. Self-medication practices in Khartoum State, Sudan[J]. Eur J Clin Pharmacol, 62 (4) (2006), pp. 317-324.

Mohammad Mohseni, Saber Azami-Aghdash, Sepideh Gareh Sheyklo, Ahmad Moosavi, Majid Nakhaee, Fatemeh Pournaghi-Azar, Aziz Rezapour. Prevalence and Reasons of Self-Medication in Pregnant Wome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ty Based, 2018 Oct; 6(4): 272–284.

Tumkur,Karnataka.Journal of Basic Clinical Pharm. December 2013-February[J]. 2014; 5(1): 19–23.

Keller, Punam Anand, Isaac M. Lipkus, et al. Depressive Realism and Health Risk Accuracy: The Negative Consequences of Positive Mood[J].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002, 29 (1), 57–69.

Lin, et al. Avoiding Anxiety, Being in Denial, or Simply Stroking Self Esteem: Why Self-Positivity? [J].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2003, 13 (4), 464–77.

Raghubir, Priya. 2008. “Is 1/10 N 10/100? The Effect of Denominator Salience on Perceptions of Base Rates of Health Ris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J]. 2008, 25 (4), 327–34.

CENTRE M.Cancer[EB/OL]. (2017 - 04 - 30).[2018 - 04- 30].

LIMA MMD,SILVA GRD,FILHO SSJ,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perceived lifetim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calcu-lated risk in a male population in Brazil[J]. Vascular Health &Risk Management,2016,12(Issue 1): 279 -286.

BOOS,FROELICHERES,YUN JH,et al. Perceived and actu-al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in Korea[J]. Medicine,2016,95(40).

RUTHERFORD E J,KELLY J,LEHANE E A,et al. Healthliteracy and the perception of risk in a breast cancer family historyclinic[J].Surgeon,2016,57:S22 - S2.

CATANIA C,FEROCE I,BARILE M,et al. Improved healthperception after genetic counselling for women at high risk ofbreast and/or ovarian cancer: construction of new questionnaires-an Italian exploratory study [J].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Clinical Oncology,2016,142(3): 633 -648.

胡银环. 城市居民自我药疗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

药店———自我药疗的重要组成部分[J].医药世界, 2003, 8:6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98)Report of 4th WHO Consultative Group on the Role of Pharmacist:The Role of the Pharmacist in SeIf-Care andSelf-Medication.Geneva:WHO

盛力.以执业药师为主导开展自我药疗.中国执业药师[J].2004(12):31-32.

张石革.自我医疗与非处方药[J].中国药房,1999,10(3):1041.

胡银环,张亮.我国居民自我药疗健康风险的行为干预策略探讨[J].中国药房,2005(18):1437-1439.

Yan D and Sengupta J. The Influence of Base Rate and Case Information on Health-Risk Perceptions: A Unified Model of Self-Positivity and Self-Negativity.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013, 39(5): 931-946.

附录

健康风险自我感知与治疗调查问卷(1-A)

本问卷旨在调查社会群体对自身健康风险的感知情况与治疗方法。请您按照题目的顺序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历填写以下问题(包括正反两面)。该调查仅用于学术研究,并对您的信息保密。您的宝贵意见是我们研究的重要参考,感谢您的配合!

填写示例“我认为小朋友应该多阅读课外书”(数字1至7表示对此陈述认同程度的递增,请您对此陈述作出评价,并在相应的数字打“”)

1-完全不认同 2-不认同 3-有些不认同 4-不确定,不好说 5-有些认同 6-认同 7-非常认同

研究一假如您现在身体出现了发烧1种症状。请您对下面这些表述做出评价,并在相应的数字打“”:

我患有猪流感(H1N1)的可能性(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几乎不可能,7表示非常可能)几乎不可能1 2 3 4 5 6 7 非常可能

我会去医院进行检查(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几乎不可能,7表示非常可能)几乎不可能1 2 3 4 5 6 7 非常可能

我会去诊所进行问诊(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几乎不可能,7表示非常可能)几乎不可能1 2 3 4 5 6 7 非常可能

我会去药店买药服用(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几乎不可能,7表示非常可能)几乎不可能1 2 3 4 5 6 7 非常可能

猪流感(H1N1)在社会上的普遍性(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非常罕见,7表示非常普遍)非常罕见1 2 3 4 5 6 7 非常普遍

你觉得您身体上出现以上1种症状的数量是多还是少?(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非常少,7表示非常多)非常少1 2 3 4 5 6 7 非常多

请翻到背面继续填写

研究二某种疾病,在社会上十分常见,假如您现在身体出现了4种与该疾病相关的症状。请您对下面这些表述做出评价,并在相应的数字打“”:

我患有该疾病的可能性(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几乎不可能,7表示非常可能)几乎不可能1 2 3 4 5 6 7 非常可能

我会去医院进行检查(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几乎不可能,7表示非常可能)几乎不可能1 2 3 4 5 6 7 非常可能

我会去诊所进行问诊(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几乎不可能,7表示非常可能)几乎不可能1 2 3 4 5 6 7 非常可能

我会去药店买药服用(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几乎不可能,7表示非常可能)几乎不可能1 2 3 4 5 6 7 非常可能

该疾病在社会上的普遍性(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非常罕见,7表示非常普遍)非常罕见1 2 3 4 5 6 7 非常普遍

您觉得您身体出现4种与该疾病相关的症状的数量是多还是少?(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非常少,7表示非常多)非常少1 2 3 4 5 6 7 非常多

请问您的性别是:A.男性 B. 女性

请问您的年龄是:A.25岁及以下 B. 26-30 C. 31-35 D. 36-40 E. 41-45 F. 46-50 G. 51岁及以上

您的医保类别属于:A.没有医保 B.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C.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D.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E.公费医疗 F.商业保险 G.其他

您的住处到最近的公立医院的距离(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非常近,7表示非常远)非常近1 2 3 4 5 6 7 非常远

您的住处到最近的诊所的距离(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非常近,7表示非常远)非常近1 2 3 4 5 6 7 非常远

您的住处到最近的药店的距离(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非常近,7表示非常远)非常近1 2 3 4 5 6 7 非常远

本问卷到此结束请您检查是否有遗漏的部分

健康风险自我感知与治疗调查问卷(2-A)

本问卷旨在调查社会群体对自身健康风险的感知情况与治疗方法。请您按照题目的顺序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历填写以下问题(包括正反两面)。该调查仅用于学术研究,并对您的信息保密。您的宝贵意见是我们研究的重要参考,感谢您的配合!

填写示例“我认为小朋友应该多阅读课外书”(数字1至7表示对此陈述认同程度的递增,请您对此陈述作出评价,并在相应的数字打“”)

1-完全不认同 2-不认同 3-有些不认同 4-不确定,不好说 5-有些认同 6-认同 7-非常认同

研究一假如您现在身体出现了发烧、头痛、咳嗽、流鼻涕共4个症状。请您对下面这些表述做出评价,并在相应的数字打“”:

我患有猪流感(H1N1)的可能性(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几乎不可能,7表示非常可能)几乎不可能1 2 3 4 5 6 7 非常可能

我会去医院进行检查(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几乎不可能,7表示非常可能)几乎不可能1 2 3 4 5 6 7 非常可能

我会去诊所进行问诊(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几乎不可能,7表示非常可能)几乎不可能1 2 3 4 5 6 7 非常可能

我会去药店买药服用(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几乎不可能,7表示非常可能)几乎不可能1 2 3 4 5 6 7 非常可能

猪流感(H1N1)在社会上的普遍性(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非常罕见,7表示非常普遍)非常罕见1 2 3 4 5 6 7 非常普遍

你觉得您身体上出现以上4种症状的数量是多还是少?(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非常少,7表示非常多)非常少1 2 3 4 5 6 7 非常多

请翻到背面继续填写

研究二某种疾病,在社会上十分常见,假如您现在身体出现了1种与该疾病相关的症状。请您对下面这些表述做出评价,并在相应的数字打“”:

我患有该疾病的可能性(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几乎不可能,7表示非常可能)几乎不可能1 2 3 4 5 6 7 非常可能

我会去医院进行检查(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几乎不可能,7表示非常可能)几乎不可能1 2 3 4 5 6 7 非常可能

我会去诊所进行问诊(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几乎不可能,7表示非常可能)几乎不可能1 2 3 4 5 6 7 非常可能

我会去药店买药服用(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几乎不可能,7表示非常可能)几乎不可能1 2 3 4 5 6 7 非常可能

该疾病在社会上的普遍性(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非常罕见,7表示非常普遍)非常罕见1 2 3 4 5 6 7 非常普遍

您觉得您身体出现1种与该疾病相关的症状的数量是多还是少?(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非常少,7表示非常多)非常少1 2 3 4 5 6 7 非常多

请问您的性别是:A.男性 B. 女性

请问您的年龄是:A.25岁及以下 B. 26-30 C. 31-35 D. 36-40 E. 41-45 F. 46-50 G. 51岁及以上

您的医保类别属于:A.没有医保 B.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C.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D.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E.公费医疗 F.商业保险 G.其他

您的住处到最近的公立医院的距离(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非常近,7表示非常远)非常近1 2 3 4 5 6 7 非常远

您的住处到最近的诊所的距离(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非常近,7表示非常远)非常近1 2 3 4 5 6 7 非常远

您的住处到最近的药店的距离(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非常近,7表示非常远)非常近1 2 3 4 5 6 7 非常远

本问卷到此结束请您检查是否有遗漏的部分

健康风险自我感知与治疗调查问卷(1-B)

本问卷旨在调查社会群体对自身健康风险的感知情况与治疗方法。请您按照题目的顺序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历填写以下问题(包括正反两面)。该调查仅用于学术研究,并对您的信息保密。您的宝贵意见是我们研究的重要参考,感谢您的配合!

填写示例“我认为小朋友应该多阅读课外书”(数字1至7表示对此陈述认同程度的递增,请您对此陈述作出评价,并在相应的数字打“”)

1-完全不认同 2-不认同 3-有些不认同 4-不确定,不好说 5-有些认同 6-认同 7-非常认同

研究一假如您现在身体出现了发烧1种症状。请您对下面这些表述做出评价,并在相应的数字打“”:

我患有普通感冒的可能性(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几乎不可能,7表示非常可能)几乎不可能1 2 3 4 5 6 7 非常可能

我会去医院进行检查(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几乎不可能,7表示非常可能)几乎不可能1 2 3 4 5 6 7 非常可能

我会去诊所进行问诊(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几乎不可能,7表示非常可能)几乎不可能1 2 3 4 5 6 7 非常可能

我会去药店买药服用(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几乎不可能,7表示非常可能)几乎不可能1 2 3 4 5 6 7 非常可能

普通感冒在社会上的普遍性(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非常罕见,7表示非常普遍)非常罕见1 2 3 4 5 6 7 非常普遍

你觉得您身体上出现以上1种症状的数量是多还是少?(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非常少,7表示非常多)非常少1 2 3 4 5 6 7 非常多

请翻到背面继续填写

研究二某种疾病,在社会上十分罕见,假如您现在身体出现了4种与该疾病相关的症状。请您对下面这些表述做出评价,并在相应的数字打“”:

我患有该疾病的可能性(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几乎不可能,7表示非常可能)几乎不可能1 2 3 4 5 6 7 非常可能

我会去医院进行检查(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几乎不可能,7表示非常可能)几乎不可能1 2 3 4 5 6 7 非常可能

我会去诊所进行问诊(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几乎不可能,7表示非常可能)几乎不可能1 2 3 4 5 6 7 非常可能

我会去药店买药服用(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几乎不可能,7表示非常可能)几乎不可能1 2 3 4 5 6 7 非常可能

该疾病在社会上的普遍性(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非常罕见,7表示非常普遍)非常罕见1 2 3 4 5 6 7 非常普遍

您觉得您身体出现4种与该疾病相关的症状的数量是多还是少?(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非常少,7表示非常多)非常少1 2 3 4 5 6 7 非常多

请问您的性别是:A.男性 B. 女性

请问您的年龄是:A.25岁及以下 B. 26-30 C. 31-35 D. 36-40 E. 41-45 F. 46-50 G. 51岁及以上

您的医保类别属于:A.没有医保 B.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C.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D.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E.公费医疗 F.商业保险 G.其他

您的住处到最近的公立医院的距离(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非常近,7表示非常远)非常近1 2 3 4 5 6 7 非常远

您的住处到最近的诊所的距离(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非常近,7表示非常远)非常近1 2 3 4 5 6 7 非常远

您的住处到最近的药店的距离(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非常近,7表示非常远)非常近1 2 3 4 5 6 7 非常远

本问卷到此结束请您检查是否有遗漏的部分

健康风险自我感知与治疗调查问卷(2-B)

本问卷旨在调查社会群体对自身健康风险的感知情况与治疗方法。请您按照题目的顺序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历填写以下问题(包括正反两面)。该调查仅用于学术研究,并对您的信息保密。您的宝贵意见是我们研究的重要参考,感谢您的配合!

填写示例“我认为小朋友应该多阅读课外书”(数字1至7表示对此陈述认同程度的递增,请您对此陈述作出评价,并在相应的数字打“”)

1-完全不认同 2-不认同 3-有些不认同 4-不确定,不好说 5-有些认同 6-认同 7-非常认同

研究一假如您现在身体出现了发烧、头痛、咳嗽、流鼻涕共4种症状。请您对下面这些表述做出评价,并在相应的数字打“”:

我患有普通感冒的可能性(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几乎不可能,7表示非常可能)几乎不可能1 2 3 4 5 6 7 非常可能

我会去医院进行检查(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几乎不可能,7表示非常可能)几乎不可能1 2 3 4 5 6 7 非常可能

我会去诊所进行问诊(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几乎不可能,7表示非常可能)几乎不可能1 2 3 4 5 6 7 非常可能

我会去药店买药服用(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几乎不可能,7表示非常可能)几乎不可能1 2 3 4 5 6 7 非常可能

普通感冒在社会上的普遍性(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非常罕见,7表示非常普遍)非常罕见1 2 3 4 5 6 7 非常普遍

你觉得您身体上出现以上4种症状的数量是多还是少?(1至7表示程度的递增,1表示非常少,7表示非常多)非常少1 2 3 4 5 6 7 非常多

请翻到背面继续填写

消费者自我药疗行为现状分析

消费者自我药疗行为现状分析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3月10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4629.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3年3月10日
Next 2023年3月11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