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
1.1中庭空间的定义
中庭空间是指建筑中的开放空间,中庭空间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位于建筑内部的“室外空间”,使人们在室内就能享受到室外的自然环境。中庭空间为形成为商业场所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不同于一般的室内空间,强调生态绿化,将大自然的生态积极融入商业空间中,不仅形成了交通枢纽,更加增加了商业层次感,提高了人们的购物欲望,对开发商业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中体空间不但是现代商业中合体的表征,也是人们放松身心,寻找精神寄托的家园。特别是当今中国,城市化发展日益迅速,城市规模和城市人口空间前膨胀。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转眼间,高楼大厦就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城市道路也一条宽似一条。冷冰冰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代替了昔日青砖瓦房、小庭院,宽阔的大马路代替了往日窄小宜人的街道空间。
1.2中庭空间在商业综合体中的运用
在今天城市广场或者大型商场建筑和装饰设计中,中庭空间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普遍的运用载体了,人们并不陌生。现在中庭的设计被越来越多的设计师重视。无论是从外观形象还是从商业价格上,中庭设计有它独特的前瞻性和传承性。中庭的出现也就意味着空间氛围的转换,核心应是人类精神开放空间的创造,不仅要有很强的艺术观赏性,还要给人以精神享受和启迪,让人有所感、有所悟、具有思想深度和文化氛围,有利于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
中庭空间解放了以往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是发展和提高人的具体举措。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体地位,以人的需要作为出发点,给人更多的自由和发展空间。但人也有缺点,需要通过外界的环境加以约束和规范。因此,人性化意在张扬人性之“善”,控制人性之“恶”。以人为本突出人的同时也需要对人进行规范和教育。
第2章例举合肥万达广场人性化设计原则
2.1合肥万达广场整体性原则
广场作为城市开放空间之一,其设计的定性与定量都应从城市空间整体的角度出发。其整体性可理解为:首先,在城市公共空间体系中,作为城市的组成单元,有区位、功能、性质、规模等区别,不同区位和性质的广场应从协调整个城市空间的角度,表达和实现自我功能。其次,广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在处理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如色彩、尺度等方面,有效组织、协调周围环境、以便形成空间的有效联系。同时,广场在功能分区、空间的划分等层面上也要整体协调,形成分而不散、划而不乱的有机整体。而合肥万达广场则将这些很好的结合并加以运用。
2.2合肥万达广场多样化原则
广场设计的多样性包括空间多样性、设施多样性以及功能的多样性。参与活动的人数、年龄、人们之间的关系不同等,就要求不同的空间形式。有容纳几百或几十人的空间,有适合年轻人也有适合老年人的空间,有熟人需要的私密空间,也有陌生需要的开放性空间。中庭空间的氛围和界面设计从整体上把握了多样的空间需要多样的环境设施来支持,例如人数较多就要求广场有大面积的铺装,并有一定空间层次的变化,老年人需要休息设施,年轻人及小孩需要娱乐性强的设施。合肥万达广场在设计时候就充分考虑到功能的多样性,以支持各种使用群体多样的活动。不同年龄层次和背景的人们能在广场内进行多种活动,广场因此变成一个复杂多样的具有可塑性的环境系统。中庭设计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具有丰富的视觉层次。在万达广场环境中充分利用水多样的形态和可塑性,灵活组织点、线、面式水景;其次,采用叠合的方式形成立体水景,构成立体三维空间,从而增加空间层次感;再次,借助了环境中的小品等分隔和充实空间;此外,可以利用水边植林草地来掩映空间,从而获得丰富的层次空间。
2.3合肥万达广场无障碍原则
无障碍通行设计是广场可达性最重要的内容,直接反映出社会的文明程度。在商业综合体中积极采用中庭空间设计,正确的处理空间的集合特征,不仅使空间具有良好的观景视野,同时把握了商业运行规律,中庭空间好的组织交通,减少了商业运作压力。合理的广场设计要尽量满足大多数使用群体的需要,同时要关爱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儿童等弱势群体,在设计和建设时理应给予体贴关怀。让儿童、老人、残疾人都可能享受户外生活的乐趣,如在合肥万达广场地形有起伏的地方设计坡道,广场铺装较为粗糙,有一定的防滑性且有趣味性,在不影响广场整体功能发挥的同时,应该为这一群体开辟一些单独的安全空间,公共设施方面要设立专用设施,在广场蛇行的和梯形的通道:像孩子的游戏,景观领域像蜿蜒的人行的蛇行路。例如弯曲的水岸线散步路和东西向的弧形步行路联系了未来的娱乐中心、主力店和公园的主入口。一系列的节梯或桥体被运用到整个项目,每个设计思路都有它的特别情趣性。广场还要设立必要的指示标记,便于人们辨别方向。这些都体现了对人的需求的尊重和关爱,给弱势群体平等参与社会创造了机会。

2.4合肥万达广场文化性原则
中庭空间的发展已经具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很早以前人们就已经意识到好的建筑空间设计对商业运作的影响,合理的设计是是商业综合体建筑内部的附着物,而广场是人们认识城市的重要场所,是人们精神活动的载体。在实现使用功能的同时还应突出人文价值、实现文化层面的人性化。合肥万达广场就充分的利用了这一特点,尊重周围环境和历史,考虑当地的民族传统和地域的文化特征,深刻理解与领悟不同文化环境的独特差异和特殊需要,从而设计出适时,适地的城市广场。广场文化的表达通常是通过雕塑、景墙、壁画、地面拼图等形式来静态的直观的表现。但必须认识到文化的实现并不是固态、抽象的,而是实实在在的人的活动。广场文化是在使用者活动中形成和积累的,是一个持续不断动态过程。一旦现有文化精神获得人们认同,便会催生广场使用者更多的新活动,从而创造出连续、持续且符合人类生活习惯并能够塑造和发展人的广场环境。在这个大的区域里,合理的配置了不同主题的公共空间:购物、餐饮、娱乐、消遣、休闲、健身以丰富购物的感受。例如,配合主力店入口的景观设计可以置一个室外卖花空间,或者在餐饮的外部公共空间可以设置一个卖食品的空间。这种室内外配合的设计能吸引更多的客人。中庭设计在体现现代化的同时也可延续文化,使设计具有活力。
第3章中庭空间在人性化设计存在的问题
由于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在修建城市广场已成为一种时尚。然而,在大规模的城市广场开发热潮中,许多都是盲目追求大尺度或照搬国外,抛弃了地方特色、风格趋同。“移植”、“嫁接”的痕迹特别明显,给人以生硬、牵强的感觉。多数片面追求构图效果,仅为观赏,不为参与,缺少了人性化。当人们漫步于这些广场中,最明显的就是空旷、无人的感觉,缺乏个人空间感,没有亲切、愉悦、自然的感觉,凡此种种,都表明了我们在商业建筑过程中,忽视了活动于商业载体中的人的感受,忽视了使用者的需求。
3.1尺度过大、空间划分单一、空间围合感不强
当前国内的一些广场,过于追求规模、气势,和所谓的气派,各城市广场进行攀比,导致广场尺度过大,不能给人以亲切感,让人产生距离。商业空间没有多层次的划分,大多数中庭设计较为规整的格局,比较单一,没有针对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设计不同的空间,让人觉得单调乏味,广场功能单一,缺乏多样性,没有结合周边环境进行功能划分。
目前国内的一些中庭设计由于太开阔,视线没有遮挡,缺少空间的围合,容易使人在行为及心理上产生不安定的感觉,缺乏一定的私密隐蔽空间,致使游人在广场内停留的时间较短,使广场缺乏内聚力及吸引力。
3.2缺少对使用者的考虑
中庭空间从设计到实施很大程度上由设计师和XX或开发商决定。XX提出要求,规划者进行设计,对市民的意愿和需求考虑甚少。很多城市广场的设计没有从使用者的不同类型、行为习惯、心理生理需求出发,设计出来的商业场所就缺少亲和力。由于中庭设计高度不等,很多布局层次不齐,结构复杂,就导致一旦发生火灾,很难实施抢救,需要从多个楼层同时展开抢救,投入人员多,疏散困难,一旦抢救不好,所有的人员都有遭灾的可能性,给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3.3欠缺对当地的人文特色、自然资源的考虑
城市广场是一个城市的核心,能以最直接的方式向人们展示当地的特色与文化,体现一个城市的魅力。现代商业建筑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向地域性、文化性的发展趋势。因此每个城市广场的主题和个性塑造非常重要。然而当前城市广场的建设多数是盲目追求一些图案化的表面及现代化、缺少对地方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挖掘,中庭设计就缺乏文化理念素材和根据。建设时往往是从外省大规模引进先进的材料和植物,并没有考虑当地可用的资源,这无疑是一种浪费。现在我们正面临着“民族化”与“国际化”、“崇洋风”与“传统风”、“商业化”与“人性化”的挑战。
第4章中庭空间人性化设计的解决措施
4.1环境要素方面
环境构成要素可分为绿化、铺地、水体、建筑小品、服务设施、道路等要素。它们是人性化环境形成的必然条件,只有对它们进行合理的设计,才能创造人性化的设计。
1、绿化。要设计人性化的绿化,就要从植物的形、色、香入手,结合不同人群的需求,创造出具有纹理、色彩、形态、密度、芳香的我多样性绿化。从而打开人的全部感官,从视觉上和嗅觉上来欣赏植物的美,与自然进行亲们的对话,达到身心放松的效果。通过绿化再营造出一个安静、舒适、自由的空间。给人们提供了交流、休息的场所。同时还要发挥绿化保护环境,软化空间、塑造景观、划分空间等作用。将植物巧妙的融入人的氛围中,为人服务。
2、铺地。城市广场的铺地较大,因此要根据不同的空间进行选择不同材质与大小的铺地,做到多样化与丰富性,铺装图案还要与该空间风格相符;另一方面应注意多样化图案的秩序美和整体美,否则会使人眼花缭乱而产生视觉疲倦,降低了注意与兴趣。
3、水体。在水体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人的活动同时要考虑人的安全措施。在一些主要空间可以设置大型的喷泉与水晶,在安静的地方设置一些小溪流,在人流我的地方,设置一些早喷、水池、在临河的地方设计一些亲水平台、地浅的水池等。在当代,水域空间最突出的是作为城市的开放空间,理水所整合与营建的水域空间是具有生态,文化,景观,控制,保护,价值等多重功能和目标的存在于城市建筑实体之外的开敞水域空间体,既包括市区内的河湖水系,湿地滩涂等具有自然特征的水体空间,以及园林水景,广场喷泉,水库渠道等具有一定社会经济功能的人工水域空间,又包括水体及水域附近的森林绿地,步道车道,滨水空间,人文景观等。
中庭设计是针对每个具体的商业空间来进行环境规划及环境细部的设计过程,并通过提供足够的活动场地来满足居民的游憩行为。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工程,更是一种对自然环境进行艺术,改造的活动。城市广场中商业空间的景中庭设计有利于提高内部空间开放性,由于其采光好,能够使得在室内形成一个生机盎然的室内还原,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对居住区基地的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有利的自然条件的重视和保护;室外建筑小品设计及丰富的街道布局,景观艺术小品等均为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部分。
4.2空间尺度方面
在广场环境中,人们最关心的是水平视觉空间环境所赋予人的视觉冲击和亲近自然实体的程度。在有限的空间中,我们无法要求山水自然景观的全盘搬人,也不能一味追求气势的宏大。因此,在商业空间中,要运用一定手段拓展空间、引导空间,用多样的景观内容丰富环境空间,达到活化空间的目的。
塑造宜人尺度的城市广场。城市广场的功能日趋综合化,要根据不同功能叠加来计算建筑规模。塑造适合人参与的商业空间,增加亲和力。
适宜的空间围合。城市广场的空间围合有四面围合、三面围合、两面围合与单面围合四种形式,其中以前二者封闭感较好,有较强的领域感。围合的要素有建筑物、植物、柱廊、景观设施、有高差的特定地形等。封闭的、半封闭的空间给人一定的隐私,有适当的围合物进行遮挡会给人安定的感觉。要针对不同功能区进行不同的空间围合,还要与周围环境结合。
激发娱乐活动和创造性,并且有助于幸景观者之间的交流,可在广场中设置的雕塑元素,应与广场自身的尺度相适应且位置恰当,以免阻碍人流方向和视线,避免将雕塑布置在中心位置,否则会使广场从感觉上沦为它的背景。
总结
综上所述,无论怎样的商业空间,有优点就必有缺点,正如俗语所说,人无完人。世界上也不存在十全十美的广场,无论是从功能还是视觉上都难大道和谐并存,即使在游人使用方面我们可以做到完美,或许在管理、维护等方面也会出现问题。在这种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将是一个理解人们的需要,帮助人们理解什么是他们面对的问题,并提出解答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人。在这里,建筑师的“我”与使用者的“他们”之间的对立关系应该转变为一种大家站一边的“我们”之间的关系。那么,同样对于我们一直在讨论的水景也就会成为人们最喜爱、最愿意亲近的广场要素,而不会出现如此让人敬而远之的尴尬局面。
所以,我们的目的不是创造十分完美的广场空间,而是创造适合人使用的比较完美的人性化的中庭空间设计。
参考文献
[1]黄艳丽.中国当代室内设计的研究.中南林学院,2005
[2]袁占钊.现代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
[3]沈智.对现代城市广场及步行空间设计的思考.万卷出版社,2008
[4]崔世昌.城市空间环境设计[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5]王建华.中庭空间设计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更替[J].装饰,2003
[6]李迪华.中庭空间设计与建筑商业设计[J].中国园林,2001(6):3
[7]俞孔坚.可持续景观[J].城市环境设计,2007(1):7
[8]田霞.绿化与中庭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9]李向北.居商业区设计的不足[J].社会科学家,2007
[10]侯洪.城市景观的绿化设计[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