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每一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风土文化及人文地理,现如今城市发展迅速,但人们对于城市的关注却逐步降低,网络信息的冲击让人们对于城市的发展以及文化了解减少,但网络的广泛性让人们无法具体的去了解自己所在的城市,所以关于城市书籍的出版可以让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更深刻的了解自己所在的城市,同时也留下这个城市最本质的样子。
关键词:网络媒体;书籍;风土文化;历史;传统
引言
书籍从人类的文明产生至今,一直是作为一种信息的传播媒介,所以书籍在人类文明互相交流以及文明的延续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造纸及印刷技术的完善也不断的推动着书籍的发展。
人类文明的最开始,从最早时期用于记事的刻骨和刻竹,再到造纸术、印刷术的出现和发展,一直到现代印刷技术、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人们思想的一个彻底解放,书籍装帧设计在长期的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科。
在书籍装帧《城市》的设计中,我首选是沈阳这座城市,因为沈阳也算是我的第二故乡,作为辽宁省的省会城市,沈阳在世界范围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同时也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的美称。
在以沈阳这座城市为书籍的主要设计背景时,将会主要分析沈阳历史到现在的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沈阳的城市社会人文以及人员构成,把握书籍装帧设计的主体形态,以沈阳这座城城市为出发点,把握书籍装帧设计整体形态结构的功能性以及美观性,将对沈阳的一切缩影正确运用到书籍的形态之美中,在书籍的装帧设计中体现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以及风土人情;同时,书籍设计的过程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将一个现代城市完完全全的展现在人们面前,同时也要体现出沈阳历史之美、文化之美。
《城市·沈阳》,后面城市的名字将会不断更替,《城市》这本书将不再是一本书,而是中国每一座城市的缩影,它的出现将会让每一个人了解自己的故乡,从而爱上自己的故乡。
1书籍装帧存在的必然性
书籍装帧形成与发展书籍装帧设计作为一种吸引读者购买欲的行为自古有之,但它真正的成为一门独立的设计学科也是近年来的事情,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发展,人们对书籍存在的观念也在不断的进步。
由于数字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自媒体、网络媒体的日渐兴盛,在现如今的社会大环境的不断刺激下,书籍装帧设计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瓶颈时期,书籍装帧设计渐渐的由以前的内容至上改变为装帧设计的创意为主了,设计师在其中就会针对对读者心理的全方位分析,设计者在设计中就已经完完全全抓住了读者的内心。
书籍装帧设计是指针对书籍全方位立体式的包装,包括前期的排版与设计,后期对材料的选取也是重中之重,除去这些,书籍装帧设计还要求作者对书籍的文字内容,图片内容以及插图有着极其细致的了解。
在过去,由于社会上多数人的不了解,书籍装帧被大部分的人理解为封面图片的设计,任何一个人都能完成,但在专业的人士眼中,应该说书籍装帧设计的含义包括了一本书籍的方方面面。
书籍装帧设计其实就是指设计者对书籍进行的全方位策划、排版、设计、制作以及营销的整个过程,所以,书籍装帧设计是一个极其值得深究的学科,它所包含的内容极其广大。
图1.1古籍《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线装本
书籍装帧的意义在古代,书籍装帧设计在人们心中一直停留在对书籍的封面设计上,这是受到封建时期社会发展的状况和经济制约,当然,古代书籍的设计者们也在对书籍设计上的认知存在局限性,使得设计师无法参与对书籍从前至后的一个整体包装设计。
现如今,现代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书籍的美感也在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首先的表现出来的是在制作书籍用材上,造纸术的不断创新,现代社会出现了许多不同材质的纸张以及各类新型的特种材料,甚至在一些设计者眼中,如果书籍需要,在包装书籍时会使用一些重金属或是极其珍贵的材料,一是保护书籍不受到损伤,二是提高书籍所具备的价值。
其次,书籍的内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模式下以文字为主要内容的书籍逐渐被图文并茂的现代书籍所替代,而且现代书籍的形式种类也变得多样化,有了电子书籍、游戏书籍、概念书籍等;再者,读者对书籍的观念变了,现在的读者更加讲究书籍的外在品质及美感了。
图1.2阅读电子书籍
书籍相较于网络媒体存在的意义每一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风土文化及人文地理,现如今城市发展迅速,但人们对于城市的关注却逐步降低,网络信息的冲击让人们对于城市的发展以及文化了解减少,但网络的广泛性让人们无法具体的去了解自己所在的城市,所以书籍的出版可以让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更深刻的了解自己所在的城市。
图1.3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2 《城市·沈阳》设计
2.1 沈阳的历史及人文
在书籍装帧《城市》的设计中,我首选的是沈阳这座城市。以沈阳为书籍的主要设计背景,我通过分析沈阳历史到现在的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沈阳的城市社会人文以及人员构成,彻底的把握书籍住了装帧设计的主题形态。
以城市为出发点,掌握书籍装帧设计的整体形态结构以及所具备的功能性,正确的去运用书籍形态之美,在书籍的包装中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以及风土人情;书籍设计的过程紧跟时代脉搏,将一个现代城市完完全全的展现在人们面前。
沈阳,辽宁省的省会,古时又称盛京、奉天,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发祥地,所以沈阳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所以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将会采用古风古调的风格,以红色为底色,体现的是沈阳故宫及北陵公园所代表的主色调。
图2.1《城市·沈阳》封面底板设计
2.2封面设计在书籍装帧中的运用
2.2.1 封面整体设计
封面是读者最先看到也是获取第一手信息重要元素,在封面中不经要体现书籍的内容,还要体现出作者、出版社等各种重要信息,所以封面及封底在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封面的的内容是让读者第一眼看到整本书的内容,了解这本书籍的主要内容,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去选择符合整本书结构及内容的主体字,在字体大小、样式以及内容都要一丝不苟,不断去调试合适封面的字体,使之与书籍的内容及结构完全相结合,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书籍的韵味,让读者与书籍的内容产生共鸣,吸引读者的眼球。应该说文字内容是书籍的灵魂,书籍装帧的意义就是将书籍灵魂的东西更好的呈现给读者。
图2.2书籍的整体构造
2.2.2 图像
要创作出好的书籍装帧设计,对书籍内部图像的选取也极为重要。众所周知,封面封底及书籍内容上的图像,其中包括摄影照片、插图设计和图案素材等,除去这些最基本的分类针对图像内容还有有写实的、有抽象的、还有写意的,最重要的是这些图像所表达出的内容要完全符合书籍内容,图文不符是书籍设计中的大忌。
图像需要清晰,完全符合印刷的标准,图像分辨率至少达到300dpi;如果选择插图和图案,同样要求高质量、清晰,当然也可以针对书籍内容、插图和图案进行自我设计,这样也会保证书籍文字内容与图案的契合度;当然还可以选择写实的、抽象的、写意的,这都是根据书籍的内容和不同要求设定的。
图2.3《城市·沈阳》选图
2.2.3 材料
封面材料的选择需要根据书籍内容的主要定位人群、作者的要求而决定。定位人群指书籍自身所具备的价值,其中书籍的阅读价值、使用价值和保存价值都包括其中。
内容指书籍所想给读者所传递的思想、问题等等,在古代书籍中,一般都是用布类或是麻类来作为封面的主要材料,廉价的同时还不易损坏,直到现在,一些新型材料的出现,致使书籍的封面也进行了根本上的变化,当然,相对于以前更加耐用。
图2.3《城市·沈阳》选图
2.3 版式设计在书籍装帧中的意义
版式设计是针对一本书籍的整体形象设计,如果把一本书籍的封面比做成一个人的脸,那么整体的版式设计就是这个人的身材,所以版式设计最需要的是整体性,其中包括色调的搭配,图形的设计,文案与照片的搭配,以及一些在设计过程中别出心裁的排版。
图2.5书籍内部排版设计
2.3.1 色调的搭配
色调的统一性是书籍装帧设计中必须要遵守的原则,以作品《城市·沈阳》为例,众所周知,沈阳是一个拥有文虎底蕴的城市,同时它也是东北三省最大的城市,“奉天”、“盛京”作为沈阳以前的名字,已经深深印在沈阳人的心里,所以沈阳人对沈阳这座城市的历史及文化是充满自豪感的,所以在设计时我会抓住这点进行整体的把控。
图2.5《城市·沈阳》选图
沈阳有故宫、北陵公园等文化古迹,整体色调以红色以及亮黄色为主,所以我会根据这几个地方,调试出最适合的颜色作为书籍中的整体色调,给沈阳这座城市中的群众一定的归属感。作为东北最大的城市,沈阳人也是自信、豪爽的,用鲜艳的颜色也恰恰迎合了沈阳人的性格。
图2.2沈阳故宫全景图
2.3.2 图形搭配
沈阳有极多的标志性建筑,例如位于中山广场的雕塑群“XXX思想万岁”、沈阳方圆大厦、沈阳彩电塔、沈阳图书馆、K11等,这些都是沈阳人引以为傲的建筑,将这些建筑物用PS线条勾勒出来,保存PNG格式,再根据文案及当页排版添加到整体版式设计当中,这既能增加书籍整体的丰富性,同时也能让读者更好的去了解沈阳这个城市。
图2.3沈阳地标性建筑
2.3.3 文案与照片
书籍文案的编辑是要经过长时间的推敲与打磨的,每一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历史人文,每一个城市都会树立起一个标杆作为城市对外宣传的基点,例如我的家乡临沂,虽然只是一个三线城市,但提起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大家应该都会有所了解,所以在文案撰写时,一定要去查询历史古迹,深入的去了解这座城市,从这座城市的出现、发展、成长到现在,深入挖掘,这样才能抓住读者的眼球。
图2.4《城市·沈阳》选图沈阳夜景
图2.5《城市·沈阳》选图沈阳浑河大桥
对于照片的拍摄,因为我个人是比较爱好摄影的,我感觉一个城市最美的时候就是夜晚来临,最美的街景是站在天桥,最美好的时刻是夜晚时坐在公交车上转遍整个城市,有幸的是在一段空闲时刻,这些我都做过,而且留下了一些我自己拍摄的照片,但照片也不是随便都可以应用到书籍设计中的,例如在《城市·沈阳》中,我整体的色调较为明亮,所以在选取照片的过程中,一些夜晚拍的就没办法融入进去,所以,照片也要根据书籍装帧设计的整体色调进行选择。
图2.6《城市·沈阳》选图沈阳盛京大剧院
3设计手法
3.1 设计细则
图3.1沈阳故宫红墙
在我的设计中,以《沈阳·城市》为例,沈阳,简称“沈”,别称盛京、奉天,沈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清朝发祥地,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所以在设计封面及封底的时候,我主要采用偏向于古风古调的风格,并且以红色为底色,体现的是沈阳故宫及北陵公园所代表的主色调。
图3.1确定书籍尺寸
首先我是运用AdobePhotoshop建立一个文档,定好中线,如图3.1所示,左半部分为书籍封底,右半部分为书籍封面,中间为书籍书脊,在这时就要掌握好书籍的页数,从而去调整书脊的宽度,把握好未来书籍材质的厚度以及书籍内容的数量。
在封面中设计出一个类似于毛笔笔触的图形,如图3.2所示,并在封面中以文字的形式体现出了沈阳历史文化背景,通过颜色以及文字,将人们带回那个颜色绚丽的朝代。
图3.2书籍封面素材
书籍整体文字保持统一,整体看起来较为简洁明了。我将会采用电脑设计的方法与现代设计审美相结合,根据以上整体的构思及所涉及的手法将做如下几点具体设计:
书籍装帧整体设计形象:结合沈阳的历史文化氛围,分为线装本以及胶装本两种主要的版式,其余衍生产品包括笔、书签等,整体设计在拥有古韵之风的同时又不缺乏现代美感。
图3.3衍生产品—书签
2、确定书籍装帧设计的形态及结构,保证书籍内部图文整体的统一性、一致性,把控文案的撰写以及照片的选取,用书籍的文字及照片吸引读者。
3、把控书籍设计的形态之美,给读者视觉上的冲击感,吸引读者的购买欲及阅读欲。
图3.4《城市·沈阳》插图
4、细化书籍装帧设计的整体过程:收集关于城市的历史发展材料、照片以及相关的人文,在进行筛选的同时,筛选出与本次书籍装帧设计相符合的照片、文案及设计元素。
3.5《城市·沈阳》插画素材
5、在书籍装帧设计中,文字、图片或插画是构成版面设计的三大基本元素:。
6、在书籍版式的整体设计完成后,对于书籍的印刷工艺与材质美感表现将会进行考察研究,对每种材质所表现出来的效果进行实地考察。
3.6《城市·沈阳》封面及封底
结论
本文阐述了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历程以及本次毕业设计书籍装帧《城市》的整体制作过程,同时表达了书籍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现如今网络媒体告诉发展,人们对书籍的需求开始减少,网络信息的大范围冲击让人们进入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从而书籍也开始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因为所有的资料和文献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但是,有一点是网络无法比拟实体书籍的,那就是设计感,对于网络信息,表现方式极为单一,纯粹的文字和图片,进行简单的穿插排版,不具有观赏性,同时,在收藏价值上,网络书籍是不可能具备这一点的,书籍的存在是必然的,它是人类文明延续的接力棒。
在创作的初期,我对《城市·沈阳》的整体方向还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控,在阅读大量关于沈阳历史的文献后,也让我了解到了沈阳这个城市的魅力,更让我明白了书籍的魅力,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能够更深层次明白自己想要的作品,以线装本和胶装本为主要版式,并辅助以各类衍生产品的设计,以迪士尼公司为例,其每年衍生产品的收益远远大于电影的收益,当然这也是建立于知名度,所以在设计中,我将自己代入了书籍当中,让自己成为封面、成为书脊、成为书籍中的每一个字,这也让我拥有了极大的创作欲望。
参考文献
[1]尚蕾.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创意要素[J].艺术科技, 2013(07): 284.
[2]任福亮.书籍装帧中的封面设计[J].现代装饰(理论), 2013(04): 108-109.
[3]陈晓燕,李碧茹.书籍装帧封面设计的色彩美学[J].出版广角, 2013(04): 41-42.
[4]余江.书籍装帧设计之美[J].艺术教育, 2013(08): 165.
[5]周进.世博会视觉传播设计[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8. 22~30.
[6]朱维理.大型活动标志设计实战案释[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7]梁明珠.城市旅游开发与品牌建设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8](日本)秋山孝.秋山孝海报作品集[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5. 62~67.
[9]朱锷、日本海报设计的形态[M.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01. 51~60.
[10] (英)赫利.什么是品牌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11](日)佐藤可士和.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9.
[12]季峰.中国城市雕塑:语义,语境及当代内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36~39.
[13]王建国.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59~65.
[14]宋连威.青岛城市老建筑–人文青岛丛书[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5.
[15]胡飞.艺术设计符号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致谢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也已完成,从课题方向的选择到具体的写作过程,论文初稿预定高无不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我的毕业设计期间,老师为我提供了大量的专业知识知道和一些富有创造性的建议。再次感谢老师的指导与帮助,我会写好毕业论文和做好毕业设计,让自己的作品能够吸引很多人的眼光,做好自己的毕业设计,在大学的最后的时光中留下美好的回忆。
曾经以为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要各奔东西,匆匆四年,如梦初醒,曾是无知少年,志在四方,对一切有着大大的期许,曾以为毕业遥遥无期,恍然已迎来自己的毕业季,四年绿岛的生活学习,三年学生会的成长锻炼,两年时间的自我蜕变,现在即将面临毕业毕业,希望绿岛现如今的主人翁们能够珍惜大学时光,与绿岛共同进步,共同谱写新的华章。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6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