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改革开放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企业债券融资已成为我国企业再融资的重要渠道和有效途径,它扩大了企业融资渠道,提高了企业融资水平,有效地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债券融资的风险及其形成的原因,从而对债券融资风险进行防范,将对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和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具有极大的好处。
本文基于所学相关企业债券融资的理论知识,并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分析了企业债券融资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及其产生原因,且结合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的债券融资案例来进一步研究债券融资的风险。本文并在多方借鉴考察下,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提出一系列债券融资风险的防范途径。本文可帮助企业在充分了解债券融资风险的基础上,能够采取多种科学、有效的方法来解决债券融资风险,使其对风险加以防范。同时,企业也可将企业债券融资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值,以适应其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企业债券;债券融资;风险与防范
一、绪 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市场化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债券市场也蓬勃起来,企业债券的种类也逐渐增加,很多企业开始发行债券这一融资方式来解决其资金问题。企业债券作为直接融资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融资的领域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1987年时,企业债券发行还没有100亿元,且几乎是为大型中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发展到2019年5月27日,企业债券发行的数目已经达到了1342.89亿元。但债券融资却是一把双刃剑,它解决了企业资金需求问题,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风险问题,严重的还会触发财务危机。所以本文研究和探讨企业应该如何准确地去认识企业债券融资、如何建立风险防范措施,对于保证企业的日常经营,发挥其市场优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利于保证融资的可持续性,提高金融业整体运行效率。
(二)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企业债券融资的概念,探讨了企业债券融资风险的特点、种类及形成原因等方面的内容;其次,结合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案例分析企业债券融资给其带来的风险;第三,针对企业债券融资的风险问题提出防范建议,以此来完善债券市场配置,健全债券市场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建设。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
国外的学者们对于企业债券融资的内容见解颇多,他们从企业债券市场发行的方面来研究债券的定价和风险管理机制等问题,占主导位置的有债券定价理论(包括价格决定模型)及债券市场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理论,最先提出的是债券定价的5个基本原则(Malkiel,1962),随后Homer和Leibowitz(1972)也对此理论进行添加自己的看法,提出债券出售时是以较低的初始到期收益率,债券价格对收益变化更为灵敏。当需要进行融资时,企业首先会想到的是没有成本的内源融资。当必须要进行外源融资时,企业当然会选择成本不那么高的债务融资,而且是从债券开始(Myers, Majluf,1984)。Bhagatt和Frost(1986),Smith(1986)和Kidwell(1986)也研究指出当融资规模越大,发行规模就越大,债券的规模成本效应也越强。数据统计指出X是企业债券最为发达的国家。X企业债券在品种、发行方式等方面的创新也极大地丰富了X企业债券市场,为融资双方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优势。所以Denis和Mihov(2003)对X的1480家企业会如何选择债券融资方式进行过研究,发现其与企业的信用、名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二)国内研究
企业债券融资产生的风险问题是需要深入企业内部来研究的。齐瑞芬(2016)和赵珺(2017)都选择了以浙江吉利为例,研究其债券融资风险及其形成的成因、防范对策,后者更是从内外两个角度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债券融资风险的成因。
任何融资方式都伴随着风险,企业应该了解其原因,寻找解决方法。其中违约风险最是瞩目,最大原因就是企业偿债能力和应收账款等问题突出,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所以我们应从企业层面去提出防范(张继德,2017)。据研究,企业债券信用风险不仅与自身经营发展状况有关,还与各地区法治环境有联系,所以法治环境也应作为重要参考因素之一(刘鹏飞,潘锦云,2017)。2018年监管部门提议以信用保护工具支持企业债券融资,构建风险分担机制以解决企业短期流动性的问题(张艳花,2019)。
融资与融资成本息息相关,而成本问题也是企业债券融资产生风险的关键,所以企业应该控制好其债券融资成本。李新(2016)研究发现债券的信用评级和公司治理质量会影响到债券融资成本。邱天(2017)也对企业降低债券融资成本、开拓新的债券融资市场以及降低财务风险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帮助企业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广的融资渠道发行债券融资。同时企业债券融资增加了企业直接债务融资的选择渠道,降低了企业贷款成本(戴国强,钱乐乐,2017)。对于企业而言,适当的对风险的承担意愿和能力可以提升企业绩效,对获得较低的债券融资成本也有所帮助(李卓松,2018)。
三、企业债券融资的相关内容
(一)企业债券融资的定义
企业债券融资是指项目主体按法定程序发行的、承诺按期向债券持有者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的一种融资行为。
(二)债券融资的优缺点
表3-1债券融资的优缺点
优点 | 缺点 |
资金成本较低。债券的利息可在所得税前支付,企业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因此企业债券的发行成本通常比较低。 | 财务风险较高。债券具有固定的期限,需要定期支付本息。当企业陷入衰退时,偿还本息将对企业造成严重的财务负担,还有可能导致破产。 |
可利用财务杠杆。如果企业税前和利息支付前的利润率高于利息率,企业可以通过举债增加税后利润,从而增加股东回报。 | 限制条件多。与长期借款和融资租赁相比,发行债券的限制条件多,且更为严格,从而限制了企业对债券融资的使用,甚至会影响未来的融资能力。 |
保障公司控制权。债券持有人享有债券的利息收入,而无权参与企业的管理决策,因此不会对企业的控制权构成威胁。 | 融资规模受到制约。我国规定企业使用债券集资通常受到一定额度的限制。 |
便于调整资本结构。在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以及可提前赎回债券的情况下,便于企业合理调整资本结构。 |
(三)我国企业债券融资的发展历程
我国企业债券的品种和期限结构不断丰富,融资的便利性越来越大,债券的发行量也不断提升。其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表3-2 企业债券融资的发展阶段
阶段期 | 每阶段的发展情况 |
自发阶段 | 经济体制改革改变了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个人和企业可支配收入占国民收入分配比重逐渐增大,同时经济发展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国有企业需投入大量资金,而XX资源有限,难以满足其资金需求,从而出现了供给者和需求者。于是在1984年企业开始从内部筹集资金或向公众发行债券。企业债券交易市场始于1986年,到了年底,企业债券的累计发行额达到100亿元左右,但大多数都是内部募集资金。 |
初步发展阶段 | “乱集资”问题的出现使XX开始对企业债券管理进行研究。1987年3月27日xxx颁布实施《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3月28日又发布《关于加强股票、债券管理的通知》。1988年下半年,为解决企业资金的流动性问题,国家开始批准发行短期融资券,计划发行50亿元,实际发行30亿元;同年9月创办了债券处,主要负责国内债券发行,参与市场管理,制定有关政策。这一阶段只有国有企业可以发行债券,其利率、期限较简单,主要通过信托投资公司进行。其后债券市场化进程不断深化,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先后成立,交易所债券市场开始运作。 |
清理整顿阶段 | 为加强管理,1993年8月2日《企业债券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了,其核心主要是发行计划规模管理、发行采取审批制等。1994年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中取消了大部分企业债券品种,剩下中央企业债券和地方债券,且发行主体多为大型国有企业。企业债券陷入了低谷,发行数量和种类减少了,仅有国债、政策性银行金融债、企业债,其中国债占总发行量的73%,企业债券则不断缩减,发行量占比越来越小。1994年计划发行地方企业债券45亿元,但实际发行仅为38.4亿元。 |
持续发展阶段 | 1996年和1997年,沪、深证券交易所允许面值1亿元以上的债券挂牌交易,并出台了《企业债券上市规则》、《企业债券发行与转让管理办法》等规定,使企业债券的发行和流通有规律可循。为了防止信贷资金违规进入市场,1997年6月6日人民银行下发了通知,要求商业银行退出交易所市场,同时建立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由此形成债券市场分割局面。这一阶段取消了只有国有企业可以发行企业债券的规定,但实际上只有2家民营企业发行,所以仍未能改变企业债券准XX债券性,且市场规模较小,流动性较弱,成交量也低。 |
规范发展阶段 | 2000年后债券的发行管理改由国家计委负责。2004年6月21日发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企业债券管理工作的通知》详细规定了企业申请发行企业债券的条件、企业债券的信息披露等。
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逐年增大,集资用途也多样化。2002年机构投资者成为主要投资者,银行开始提供担保,市场创新增多,出现了附息债券、浮动利率等;沪、深证券交易所为增加上市债券的流动性,开办了1天、3天、7天等回购业务。这一阶段从高层、管理层到学者、市场都对企业债券有了更多的认识,并更加明白其重要性。 |
四、企业债券融资的风险分析
(一)风险的种类以及定义
表4-1风险的种类以及定义
风险种类 | 风险的定义 |
发行风险 | 企业债券融资在发行阶段时因发行单位信誉、债券发行总量以及债券发行时机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债券发行不成功而形成风险。 |
政策风险 | XX在债券市场出台的一些政策引起收益的不确定性。政策风险一旦出现,几乎所有债券都会受到影响。 |
通货膨胀风险 | 由于通货膨胀而使债券到期或出售时所获得的现金购买力减少的风险,它是形成债券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 |
经营风险 | 又称营业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受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资金运动迟滞,产生企业价值的变动,从而产生企业盈利水平变化。 |
市场风险 | 主要指未来市场价值的波动不稳定引发的风险,导致债券出现价格与收益率方面的改变。对于企业债券融资而言最不可控的就是市场风险。 |
利率风险 | 指未来市场利率的变动引起债券价格变动的风险。债券价格与市场利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的关系。 |
信用风险 | 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债券发行人因种种原因没有能力按约还本付息致使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信用风险是债券融资的主要风险。 |
财务风险 | 企业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所获取的最终财务成果与预期的经营目标发生偏差,从而产生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或获得更大收益的可能性。 |
偿债风险 | 企业并购后由于负担过重、缺乏短期融资和必要的现金持有量而导致支付困难的可能性。 |
流动性风险 | 债券发行结束1个月内发行人提交上市或交易流通申请并不能保证定能上市交易,且无法保证能否在债券二级市场进行活跃的交易活动。 |
(二)风险形成的原因
1.本期债券方面
(1)债券利率不稳定
企业没有正确估计其生产经营状况和长期趋势,没有将债券利率与销售利润指标联系起来。比如按目前情况确定的债券利率是正常的,但发行后企业资本利润率下降,仍需按定额偿还本息,这将给企业的财务带来更大压力。
(2)债券发行时机欠佳
企业发行债券恰逢经济衰退时期,债券购买者的收购意愿也会随着降低,从而对企业发行债券产生重大的影响,资金无法按预期筹集。
(3)债券发行考虑欠周
发行人对市场整体情况缺乏判断会引发风险,债券发行价格太高会阻碍债券出售。债券到期时间太长也会造成出售困难,带来融资风险。
2.融资方面
(1)融资的时机选择不当
企业选择恰当的时机能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融资效果,所以企业应充分分析自己的日常经营情况,进而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融资时点。企业要是提早或推迟进行就会失掉这个令自己获得最大利益的时机,企业进行融资资金就需要更多。
(2)融资结构不合理
融资结构是指各种来源的资金在总额中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企业在决定自己的融资结构时,应该要考虑自己的欠债数目占全部资本多少比例,还应留意一下自己的长期和短期债务分配,如果分配不协调就会令企业蒙受损失。
(3)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缺乏效率
如果企业不恰当管理资金和不合理分配资金结构,资金的使用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达不到预期想要的效果。企业如果过于注重资本数量而忽视资本质量,会导致企业加大债券的发行量,企业就会过度欠债,容易引发风险。
3.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方面
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总是难以避免的,但也是最容易令企业损失惨重的,严重的还会导致企业的资产全部损失,从而企业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偿还债券债务,甚至令其破产,所以也是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案例分析——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为例
1.企业简介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是经xxx批准成立,计划在全国单列的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特大型国有企业,全权负责三峡工程的建设,资金的筹集和工程完成后的经营管理。
2.企业债券融资的现状
图4-1债券融资分布图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已经成立20多年,到2018年融资数目已达3508亿元,企业债券融资达到345亿元。
数据来源:三峡集团官网
图4-2企业债券发行情况
数据来源:三峡集团官网
3.风险分析
(1)国家政策的影响:
2010年XX采取适度宽松的经济政策以应对价格上涨和人民币升值,从而导致了债券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并改变了债券收益率。同年xxx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这一决定不仅影响了企业的融资行为和融资能力,而且使企业债券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政策风险使企业债券融资的时机难以把握。
(2)债券性质的影响:
债券缺乏流动性,其流动性与债券市场的现状密切相关,因此容易引发流动性风险。债券价格可能会受到市场利率波动的影响,不确定性很大,从而引发利率风险,增加企业的财务压力。债券的发行风险也会导致债券发行期限的相对延长和整体运营成本的增加。
(3)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表4-2三峡集团发行债券近三年财务状况表
(单位:万元)
项目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净利率 | 239.2 | 343.0 | 352.6 |
资产负债率 | 6.93 | 47.02 | 47.27 |
数据来源:三峡集团官网
对于三峡集团而言,其资产负债率从2016年的46.93%,2017年的47.02%到2018年的47.27%分别增加了0.09%,0.19%,资产负债率较理想,最高也未超过50%。
表4-3 2016-2018年经审计的合并资产负债表摘要
(单位:万元)
项目 | 2016年末 | 2017年末 | 2018年末 |
流动资产 | 71,678,054,248.31 | 64,561,971,298.21 | 74,797,227,677.69 |
非流动资产 | 588,385,168,692.13 | 636,334,987,334.58 | 675,608,214,525.12 |
资产合计 | 660,063,222,940.44 | 700,896,958,632.79 | 750,405.442,201.81 |
流动负债 | 101,563,618,694.28 | 115,991,596,822.29 | 108,876,800,127.12 |
非流动负债 | 208,236,710,832.93 | 213,550,688,254.32 | 245,876,128,497.44 |
负债合计 | 309,800,329,527.31 | 329,542,285,076.61 | 354,752,928,624.56 |
所有的权益合计 | 350,262,893,413.23 | 371,354,673,556.18 | 395,652,513,577.2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 | 264,827,207,743.93 | 279,289,556,505.77 | 290,268,015,460.89 |
数据来源:三峡集团官网
正常的情况下,流动负债在负债总额占一半才是比较合适的一个数据。如果数据占比过高,要是出现对企业影响重大的行业情况变化时,企业很大几率会出现资金无法流转,无法保证日常经营,使企业陷入风险。三峡集团流动负债占比较低,非流动负债使其存在一定的偿债风险,但是还不至于使得企业陷入困境。
表4-4 2016-2018年经审计的合并利润债表摘要
(单位:万元)
项目 | 2016年末 | 2017年末 | 2018年末 |
营业收入 | 78,309,561,046.44 | 90,003,252,760.83 | 93,937,775,074.52 |
营业成本 | 49,832,976,714.95 | 58,455,590,517.56 | 62,464,374,198.37 |
营业利润 | 34,965,317,365.60 | 43,929,912,361.96 | 42,845,505,074.35 |
利润总额 | 38,030,708,113.06 | 42,035,515,873.28 | 42,363,179,374.73 |
净利润 | 23,916,885,649.85 | 34,299,264,100.36 | 35,261,692,502.9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 13,887,797,311.25 | 23,826,580,612.19 | 25,154,638,151.13 |
数据来源:三峡集团官网
三峡集团净利润增长较快,具有足够的现金流量,有能力支付每年的债券利息费用,有良好的保障,降低了信用风险。
可深入来看,三峡集团创新发展战略,必然对资本有高需求。其于2016年收购了杜克能源巴西公司以及以12亿美元收购了电厂。同年,它发行了国内最大规模绿色公司债券——16三峡绿色债券。从短期看这解决了企业的财务困难,但从长远来看,这很容易增加企业的偿债风险。
4.案例启示
通过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三个方面的决策:一是债券发行规模的决策,企业要考虑合适的资金使用量和一个工程需要的资本量,再去分析自己的获取利润水平。数据显示三峡集团2018年末流动资产占资产总额百分比为9.97%,可以看出集团整体还处于在建期,且工程大多属于在建项目,所以我们进行财务分析时要整体地去分析,不应单单分析其中一个财务指标;二是债券融资期限的决策,企业应选择一个适当的债券还本期限,制定具体的偿还期,实现债券融资的良性循环。三峡集团面对期限的风险主要采用分散债券期限,长短期相结合的方式,2019年集团成功发行S格式8.5亿美元债券,5年期和30年期两个品种加权;三是债券利率水平的决策,债券购买者希望利率越高越好,而企业则希望越低越好,这就需要企业来寻找一个平衡点。
五、企业债券融资的风险防范
(一)发行前进行充分考虑
1.合理设置融资结构
企业的融资结构应相对应资本需求结构,所以企业应根据自己需要多少资金、能承受债务的能力水平、当前资金的比重和行业情况的变化等因素来设计融资结构,而不应抱有一种攀比的心理,与其他企业恶行竞争,要理性地看待自己的资金储存量以及可以承受发行债券的压力,以确保现金流量的合理规划,及时偿还债券,尽可能降低还本付息的风险。在确定融资结构时,企业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募集资金的来源结构,可使用的期限结构和投向结构。
2.选择发行恰当的债券
企业应根据自己所拥有的资产量和项目的所需资金量来进行财务分析,特别要关注的是获取利润的水平和能否准时偿还债务,然后来确定企业债券的发行价格,还应根据市场的利率变化来确定发行长期或短期债券。当企业急需要资金的时候可以发行中长期债券;否则应发行短期债券,以补充流动资金;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可发行项目债券;还可根据需要发行折扣债券,浮动利率债券和收入债券。
3.选择恰当的融资时机和融资方式
只有使用综合资金的收益大于融资成本时,融资才是安全的,否则会引发风险。 企业应根据资本市场的变化选择合适的融资机会,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以优化企业的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企业偿债能力,获得更大经济效益。
(二)优化资金成本的途径
1.注重并提升信誉
信誉是企业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竞争标准,企业只有获得良好的信用才能发展得长远。企业应该定期评估信用等级,提升信用等级,可以获得更多市场优势,为发行债券融资提供有利条件。
2.合理安排融资期限
如果企业发行债券的期限能够配合其生产经营周期,企业就可以避免债券融资无法到期偿还的风险。债券融资通常属于长期投资,因为投资是分阶段进行的,所以企业应合理搭配资本使用量以及资本来源的长短期,将风险保持在可控范围内。
3.提高融资效率
企业一方面要充分理解债券融资的基本法律法规以及流程等,一方面也应认真计划债券融资的发行,具体到数量、时间等,从而可以节省人力、物力等,同时也应组织专人负责各项专业工作,以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加强内部的控制
1.注重规范化管理
企业应规范管理和运营制度,分清楚员工的工作范围及其责任,进行责任制管理,使工作流程能有效地标准化、专业化。同时企业也要完善债券融资授权审批制度的内容,规范权限和责任的内容,加强债券融资有关的凭证和文件的监督。
2.完善融资流程
企业规范全流程工作能有效预防问题,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融资的规模,目的和结构进行明确的计划:不断完善项目建设管理程序体系,将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建立健全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及时收集和评估融资过程中的相关信息,以便发现问题和整理反馈意见并提出对策,从而不断健全企业的管理制度,降低风险。
3.加强资金集中管理
企业应注重资金的管理,提高经营效率,实现集资权,牢固控制资金结构,统一使用权和分配权,防止资金分散,提高资金管理效率,将财务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企业应加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积累适量的现金储备,科学选择资本投资以及其他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手段,从而使企业保持适当的财务灵活性,提高企业资产的整体流动性。
(四)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防范
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产生的风险是很难避免的,所以企业要在每天的检查中加强防范,及时排除隐患,可以通过购买一些财产保险来预防风险的发生,获得一部分的补偿金以减少损失。
六、结 论
本文研究了国内外企业债券融资现状,列举了企业债券融资带来的风险种类,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债券方面是因为利率不稳定、发行时机欠佳和发行条件考虑欠周;融资方面是因为融资结构不合理、融资时机选择不当、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缺乏效率;以及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这一方面的影响。而后还结合了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实例深入分析企业债券融资风险,进一步了解风险的问题所在,从而主要从四个方面提出一套防范措施:第一是发行前应充分考虑,即确定合理的融资结构、选择发行恰当的债券以及选择恰当的融资时机和融资方式;第二是优化资金成本的途径,即合理安排融资期限、注重并提高信誉和提高融资效率;第三是加强内部的控制,注重企业规范化管理、完善融资流程以及加强资金的集中管理;最后就是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防范,办理财产保险以及日常管理中加强防范。
总的来说,债券融资虽然解决了企业资金周转问题,但也伴随着风险,企业应该及时防范。所以企业应保持正确的态度解决问题,在正确认识债券融资风险的基础上,及时制定并严格执行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从而将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确保正常的生产经营。
参考文献
[1] Myers, S. C. , Majluf, N. S. 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84(13): 187-221.
[2] David J. Denis, Vassil T. Mihov. The Choice Among Bank Debt, Non-bank Private Debt, and Public Debt; Evidence From New Corporate Borrowings[J].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Economics, 2003(70): 3-28.
[3]齐瑞芬.关于企业债券融资的风险防范与控制研究[J].经济师,2016(03):61-63.
[4]李新.公司治理、 债券信用评级与债券融资成本[J].财会通讯,2016(06):92-95.
[5]戴国强,钱乐乐.关系型借贷、 债券融资与企业贷款成本——基于信息与竞争机制视角的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7,32(05):62-73.
[6]邱天.国有W公司债券融资案例分析[J].中国商论,2017(22):34-35.
[7]张继德,翟颖.企业债券违约风险防范——以超日太阳为例[J].财务与会计,2017(16):14-16.
[9]赵珺.企业债券融资的风险分析及防控措施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7(07):75-76.
[9]刘鹏飞,潘锦云.法治环境对企业债券信用风险影响[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7(08):74-80.
[10]李卓松.企业风险承担、 高管金融背景与债券融资成本[J].金融评论,2018,10(02):73-84+125.
[11]张艳花.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何以支持民企[J].中国金融,2019(07):94-97.
致 谢
本文是在付世俊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从选题到完成论文的整个过程中,我得到了付老师的热情帮助和精心指导。付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厚的专业知识、敏锐的学术视野和精益求精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极大地促进了我的学习和工作。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要向付老师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
在此,我还要感谢张杰、谢霜等老师在四年学习中的帮助和支持。他们所教的《中级财务会计》、《Excel在会计与财务中的应用》等课程给我思想启示,我在课程中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对Excel技能的掌握,这些方法在我撰写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我能够顺利完成课题的研究和论文的写作。同时我还要感谢周阳阳、周金金辅导员的关爱!感谢张杰、谢霜老师等所有任课老师和教辅人员的辛勤工作!在撰写过程中,本文参考了大量文献,主要文献资料已开列出来。感谢所有作者!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5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