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缩略语的大量使用主要是因为速度和效率让人们有意识地选取简单的文字代替冗长而复杂的文字来交流;以及人类从生理上来说,脑容量是有限的,有太多的信息容易被人们所遗忘,因此,在词语上进行一定的缩略和简化,能够有效缓解这种现象的发生。千百年来,语言的变化反映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与此同时语言也作为文化的载体和传播方式,影响着文化的发展。海峡两岸是同一脉所出,它们在语言、文化等多方面有着许许多多的共同之处,但由于种种原因,海峡两岸在缩略语的使用上仍有一定的差异:一是X在历史上多次与大陆分离,并接受了多元的外来文化的影响。二是X与大陆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心理文化上存在了一定的差异。三是原来形式的重点语素不明、海峡两岸同一形式语义不同或者不同形式语义相同等情况造成的简缩不同。
关键词:海峡两岸 缩略语 历史原因 生成理据 文化因素
X与大陆在语言上同出一脉,但是由于社会历史原因导致了语言文化的变化。缩略语是语言文化的一种特有形式,海峡两岸在缩略语的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X与大陆同宗同源,但是在历史上几经分隔,外来文化对X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导致X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心理文化上与大陆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由于语义和形式的异同带来的简缩方式的不同也导致了海峡两岸缩略语的差异。
一、缩略语的界定
缩略语的生成不是无缘无故的,也不是语言自动生成的,而是根据人的意志而进行的改变。前人在缩略语生成理据上的研究虽然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但是也有着大致的方向。第一,学者徐耀民在给缩略语的定义中提到了缩略语是因为人们出于求省求便的心理才产生的[4]。在高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事情都是以速度和效率为先的,因此这一点也充分的体现在了语言上。如今,越来越多缩略语的出现和使用就是这个时代的体现。第二,从构词的角度上来说,虽然学者们在构词原则理论上没有达成共识,但是,不少学者都认为缩略词的构词是有着自己的规律的。例如,股志平教授提出了缩略词构词的等义性、区别性和习俗性[5];王吉辉教授提出了缩略词构词的意义段分布原则、表意明确原则和符合汉语词语构造规律的三大原则[6];还有周国光教授认为缩略词构词要遵循显义性、无歧性和习俗性的原则等等[7]。虽然各个学者所提出的构造原则各不相同,以及学者们的研究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但是对我们研究缩略词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也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缩略语指的是为了便捷使用,将较长的词语按照一定的规律缩短省略而形成的词语。但是,缩略语并不是可以随意缩略和简写的。首先,生成的缩略语在语义上要与原来的形式保持一致[2]。缩略语的存在只是用简短的词语代替复杂的词汇,但是在词语的意义上不能有偏差和改变。改变了语义的缩略语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缩略语,而是作为一个新词出现了。其次,从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话,缩略语的出现时间要比原来的形式要晚。因为,缩略语的原来形式过长,导致了一些问题的产生,由此出现的缩略语。因此,缩略语从生成上来说,时间要晚于原来的形式。再次,缩略语当中不应当添加原来形式中不存在的部分。缩略语只是词语的缩略,但是不能用作概括或者简称。此外,例如“四风”指代的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但是“四风”也不属于缩略词。最后一点,现如今许多以字母和数字缩写的词语风靡网络,但是这些不属于缩略语。缩略语是将汉字组成的词语缩合而成的,不能够用拼音和数字替代。如今,网络上出现了许多以字母代替的词汇,例如“XSWL”、“BDJW”、“JJYY”、“PLMM”,这样的网络新词也不属于缩略语的范畴。
缩略语的生成有着一定的生成规律,而这些规律是千千万万缩略语形成的途径。每一个原有形式只能通过某一种途径生成相应的缩略语。正因为如此,按照缩略语的生成方式进行分类,不会产生混淆不清的情况。因此在此处就以缩略语的生成方式来进行分类研究。首先是缩合式缩略语[3]。缩合式缩略语在数量上占据了缩略语的大部分比重。缩合式缩略语主要通过将原来形式中的具有代表性的部分缩略,然后将几个部分重合起来组成的。缩合式缩略语的特点主要是将原来形式分成几个重要的部分。然后将几个部分分别缩略后再组合。例如,“彩电”是“彩色电视机”的缩略。“家电”是“家用电器”的缩略。“手游”是“手机游戏”的缩略。其次是拼缀式缩略语[3]。除了缩合式缩略语以外,拼缀式缩略语也是缩略语中数量较多的类型。缩合式缩略语的原来形式是结构和搭配比较固定的词语。例如“彩电”结构紧密,也是特指的彩色电视机。它的原来形式不能进行拆分。但是拼缀式的原来形式是可以进行拆分的。例如,“白富美”、“高富帅”等。“白富美”指代的是“白暂、富有、美丽”。而这些词结构松散,可以随意与其他词汇搭配。此外,拼缀式缩略语比缩合式缩略语的意义要更加的隐晦,但是从缩略方式方面来说,拼缀式缩略语与缩合式缩略语还是有着相同之处的。最后,节略式缩略语。在学者们的研究中鲜少有人分析节略式缩略语。但是这类缩略语也是生活中比较常用的缩略语。节略式缩略语是直接将原来形式的首部或者是尾部缩略。节略式缩略语不需要再一次组合的过程,只是需要省略其中的某些部分。例如,“天猫”其实指的是“天猫网”。“美团”指的是“美团APP”。然而,节略式缩略语对于语言语境的要求性比较高。其缩略的部分是在某一特定范围内固定的某个语素。
二、海峡两岸共有的缩略语
X与大陆在语言上都使用的是民族共同语。大陆将其称之为“普通话”,X则称之为“国语”。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曹逢甫在文章中指出X普通话实际上是从现代标准汉语演变而来,最终被界定成“X国语”或“X华语”。因此,在语言上X与大陆地区有着相同的语言词汇不足为奇,X与大陆有着大量相同的缩略语也情有可原。
(一)共有缩略语的原来形式相同
原来形式 | X地区(缩略语) | 大陆(缩略语) |
成绩效益 | 绩效 | 绩效 |
治安保护 | 安保 | 安保 |
音响效果 | 音效 | 音效 |
外交部长 | 外长 | 外长 |
蔬菜水果 | 蔬果 | 蔬果 |
民意调查 | 民调 | 民调 |
出境、入境 | 出入境 | 出入境 |
地下铁路 | 地铁 | 地铁 |
化学工业 | 化工 | 化工 |
外资企业 | 外企 | 外企 |
海峡两岸共同的缩略语中大部分是原来形式相同,而根据语素的意义,提取的原则,而构成的缩略语也是相同的[8]。例如,“成绩效益”缩略成“绩效”,“治安保护”缩略成“安保”,“音响效果”缩略成“音效”,“外交部长”缩略成“外长”,“蔬菜水果”缩略成“蔬果”,“民意调查”缩略成“民调”,“地下铁路”缩略成“地铁”等等。无论是X还是大陆,在缩略语的生成中,他们都采取了相同的方式。X和大陆地区采取的收拾提取关键词和关键字的方式。它们提取的关键词和关键字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能够代表词语中重要意义的。这些缩略语的相同,主要是因为这些词语是海峡两岸共有的常用词语,而他们在意义上也具有着一致性。
(二)共有缩略语的原来形式不同
缩略语 | X地区(原来形式) | 大陆(原来形式) |
北医 | 台北医学院 | 北京医学院 |
地院 | 地方法院 | 地质学院 |
兵变 | (1)军队变故
(2)女友变心 | 军队变故 |
高考 | 公务人员高等考试 | 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 |
公车 | 公共汽车 | 公家汽车 |
中影 |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 中国影片公司 |
中油 | 中国石油公司 | 中国农科院油科研究所 |
这一类缩略语原来形式以及词语原本的意义并不相同。这主要是因为词语在从复杂冗长的形式转变为简短形式的过程中,巧妙地同时选择了相同的语素构成缩略语[9]。但是,这两个相同的缩略语在意义上是不同的,原来的形式也是不同的。比如说,“北医”在大陆指代的是“北京医学院”,在X指代的是“台北医学院”;“地院”在大陆指代的是“地质学院”,在X指代的是“地方法院”等等。其中一些缩略语是因为在词语提取上的机缘巧合造成的缩略语相同。例如“高考”,在海峡两岸都存在,但是因为词语的缩略方式导致了意义的偏差。另外一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两地的存在问题导致了缩略相同,但意义和原来形式不同的情况。例如“北医”,大陆指代的“北京医学院”和X指代的“台北医学院”,作为客观事物都是各自独有的,但却因为选取语素的重复导致了缩略语的相同。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是因为当地特有的文化风俗导致了缩略语意义上的不同,或者多重含义。例如,“兵变”在大陆指代的是“军队变故”,而在X则有着多重的含义。在X,“兵变”有两个不同的意义。第一种是我们常见的军队变故的意思,这里和大陆是一样的含义。第二种是指男孩参军入伍后,女朋友变心的情况。这里“兵变”中的“兵”意思是“士兵”而不是“军队”,“变”在这里指的是“变心”而不是“变故”。
三、海峡两岸缩略语的差异
(一)X独有而大陆没有的缩略语
原来形式 | X地区(缩略语) | 大陆(缩略语) |
中华电视台 | 华视 | 无 |
第八信用合作社 | 八信 | 无 |
家庭计划研究所 | 家计所 | 无 |
足球比赛 | 足赛 | 无 |
补习学校 | 补校 | 无 |
大众传播 | 大传 | 无 |
电话访问 | 电访 | 无 |
陆地面积 | 陆积 | 无 |
调解人 | 调人 | 无 |
国民教育 | 国教 | 无 |
X地区与大陆之间在各个方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X地区与大陆在各方面的比较中,有着许许多多的共同点。但是,历史上的X多次被列强侵略,主动或者被迫接受了许多外来文化,甚至在列强的奴役教化下,与祖国大陆产生了文化的隔阂。近年来的政治政策下,X与大陆的往来逐渐频繁,在物质方面互通有无,文化上也开始有了一定的接触。但是多年来分分合合的经历,所造成的差异还是存在的。在缩略语上,有一些X独有的缩略语存在。这些缩略语主要是以下两种情况。
有些缩略词的原来形式是X独有的词汇。例如,“华视”指代的是“中华电视台”,“八信”指代的是“第八信用合作社”,“板桥信用合作社”指代的是“板信”,“家计所”指代的是“家庭计划研究所”。其中一部分原来形式单纯因为没有在大陆存在,而成为了X独有的缩略语。例如,大陆虽然有“信用合作社”,但是没有“板桥信用合作社”,因此就不存在“板信”这一缩略语。但是另一部分原来形式是在X特殊的政治制度中产生的。例如“家庭计划所”就是X独有的政策名称。家庭计划源自于X因为人口压力而推行的政策。家庭计划所是X独有政策下成立的机构。X在政治制度上与大陆不同,推行的各种政策也是针对当地当时的具体情况而制定的。因此,在名称的选择上就形成独特性。而这些独特的原来形式就导致了大陆没有这些缩略词的出现[10]。有些词语的原来形式在大陆没有简缩成缩略词,而在X简缩成为缩略词。例如,“调解人”在X被缩略成“调人”;“公平交易法”在X被缩略成“公交法”;“大众传媒”在X被缩略成“大传”;“飞行安全”在X被缩略成“飞安”;“足球比赛”在X被缩略成“足赛”等等。其中一部分原来形式在大陆没有进行缩略,是因为缩略后形成了语义上的歧义。比如“调人”在现代汉语中有“调派人手”的意思,“公交法”中的“公交”在现代汉语中指的是“公共交通”,而非“公平交易”。另一部分原来形式在大陆没有进行缩略,则是因为缩略后的词语难以被大众理解,在意义的指向上也并不明确。例如“大传”、“飞安”、“足赛”等。这些缩略语难以被大陆普通民众理解,并在不能完全的展示原来形式的意义。因此,大陆没有进行缩略。
(二)大陆独有而X没有的缩略语
原来形式 | X地区(缩略语) | 大陆(缩略语) |
计划生育委员会 | 无 | 计生委 |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 无 | 北上广深 |
北京大学 | 无 | 北大 |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八个五年计划 | 无 | 八五计划 |
面向二十一世纪办好一百所重点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工程 | 无 | 二一一工程 |
触犯法律 | 触法 | 犯法 |
安全生产办公室 | 无 | 生产办 |
生产技术办公室 | 无 | 生技办 |
农村建设工作队 | 无 | 农建队 |
农村生产合作社 | 无 | 生产社 |
大陆多年来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它独特的语言文化。此外,人文历史也赋予了大陆许多独有的词语。在海峡两岸缩略语的对比研究中,我们发现大陆独有而X没有的缩略语主要来源于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这些词语的原来形式指代的事物是大陆所独有的。其中,专有名词如地名、机构的名称,例如“计生委”指代的“计划生育委员会”、“北上广深”指代的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北大”指代的是“北京大学”等等。这些专有名词都是大陆所独有的,事实存在的。此外,还有一些缩略语与我国的政治文化、历史息息相关。例如,一些历史事件的缩略语。“八五计划”指代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八个五年计划”,“二一一工程”指代的是“面向二十一世纪办好一百所重点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工程”等。
一些词语的在意义上存在于海峡两岸,但是实际的缩略情况不同,导致了大陆独有的情况。例如原来形式“触犯法律”在X被缩略成“触法”,而在大陆被缩略成“犯法”。在原来形式的缩略过程之中,大陆和X都将“法律”缩略成“法”。而在“触犯”的缩略中,X选择“触”,而大陆选择了“犯”。“犯”有“违反”之意,而“触”意在“接触、碰触”。综合全部意义考虑,大陆在缩略语语素的选择上更加倾向于全部保留原来形式的意义。此外,“疲惫软弱”,大陆缩略为“疲软”,意为疲乏无力,不振作。而X缩略成“惫弱”,则可能在语素的选择上更加的随意,没有过多注重语义的完整性。这些缩略语有着相同的原来形式,但是因为语素选择的问题,导致了不同的缩略情况。
四、造成海峡两岸缩略语差异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
在历史上,X与大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不断的分割与相聚中,形成了如今X特有的文化特色。历史上X最早的记载起始于十七世纪的明朝,当时,X被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与统治,直到郑成功收复X,X才回到祖国的怀抱。在被荷兰统治这一时期,X与其他国家有着频繁的接触和往来,因此在语言文化等方面吸收了许多外来文化的因素。而在郑成功收复X后,不少闽粤移民迁移到X,因此,X占主要地位的方言是闽南语。1683年,施玻攻占X,从此,X划入清朝的统治范围。从这一时期开始,X从一个移民社会向汉人社会转变,汉民族的一些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相继传入X,这也就导致了X与汉族在文化上有了较大的相似之处。1858年,随着《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X被迫开放通商口岸,进行贸易往来,许多西方的传教士此时也前往X传教,这就导致X的语言文字中也有着西方宗教的色彩。之后随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将X割地给了日本,这一次中国又一次在历史上失去了X。X被日本殖民统治期间,X人民不仅要被迫接受日本的政治制度,还要接受日本的文化和教育,正是这一次,日本的强权统治使得X在文化认同上与祖国大陆产生了一定的隔阂。后来随着日本无条件的投降,虽然中国再次收复了X,但是在行政制度上,中国允许X拥有自己的法规和制度,这也是后来X省与中国大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产生差异的原因。但随着海峡两岸多年来在经济、政治上的相互交流与来往,两岸文化再次产生了融合与发展。从X复杂的历史环境中,我们看到了海峡两岸文化差异与融合的历史痕迹。
(二)文化原因
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两个内容,语言是文化的表达和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实质性内涵。因此,造成海峡两岸缩略语差异也有着文化不同产生的原因。首先,海峡两岸的物质文化不同,是因为X与中国大陆不同,X是一个移民的、多民族的、现代化的华人社会。因此,在物质上有着与汉族的共同之处,也有着外来文化的影响。物质上的差异,导致了一些词汇在X有而在大陆没有。第二,海峡两岸有着不同的制度文化。X与大陆制度上的不同,导致了两岸词语的差异,例如,大陆的“卫计委”是“卫生健康委员会”,这主要是与大陆计划生育的政策息息相关的一个部门,而X则是“家卫委”指代“家庭卫生委员会”。这一部门主要是推行X的家庭计划而产生的。由此可知,由于海峡两岸制度的不同,导致了缩略语的不同。第三,海峡两岸有着不同的心理文化。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而其中的儒家思想、伦理观念赋予了大陆更多的伦理道德观念。而X则是在语言文化上有着多元化的特点。
(三)不同的简缩规律
由于前文提到的历史原因和文化差异的因素,导致了海峡两岸的缩略语有着一定的差异。除了外部原因之外,海峡两岸的缩略语在简缩方面也有着一定的差异。我们通过对比海峡两岸缩略语的简缩,得出了以下几种简缩情况。
第一,X与大陆缩略语的原来形式相同,但是缩略的形式不同。词语的意义基本一致。比如说,“疲惫软弱”在X被缩略成为“惫弱”,而在大陆则被缩略成为“疲软”。这是因为“疲惫”和“软弱”两个词的两个语素,具有相同的意义。其中没有一个语素具有强烈的代表性的意义。因此,X和大陆选择提取了不同的语素,在“疲惫”中,X地区选择了“惫”,而大陆选择了“疲”;在“软弱”中,X地区选择了“弱”,而大陆选择了“软”。这就导致了最终缩略语生成的不同。虽然两个缩略词有着大致的意义,但是仔细斟酌其选择的语素,会发现大陆选择的语素在意义上更加贴近原来形式。
第二,海峡两岸缩略语的原来形式不同。这里包含两种情况,一是原来形式和意义不同,但是缩略语相同[12]。例如“兵变”在X有特殊的含义,暗指男孩入伍当兵导致女朋友变心。这与X当地的政策有着一定的关联。这里的“兵”指的是“士兵”,而不是指“军队”。二是原来形式与缩略语都不相同,但是词的意义基本一致。例如,在X“电动玩具”和大陆的“电子游戏”实际上是一种意义。X将“电动玩具”简缩为“电玩”。大陆将“电子游戏”简缩成“电游”。虽然,两者在原来形式与缩略语上都不相同。但是,词语在语义上是相同的。
第三,X存在一些特有的词语需要简缩,但是大陆不需要简缩。例如,X将“宣传倡导”简缩成“宣导”,“核安全”简缩成“核安”,“银行贷款”简缩成“银贷”等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但是在大陆却没有成为缩略语。
以上三种简缩情况中,大陆与X有着不同的简缩规律,主要是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在原来形式中没有能够完全包含原义的重点语素情况下,X在语素的选择上更加随意,而大陆则会斟酌各个语素之间语义的细小偏差,而选择最能保留原义的语素。二是,由于原来形式的不同,根据缩略语的生成方式,而自然造成了缩略语的不同。三是,某些原来形式在简缩后难以被大陆民众理解,或者简缩后词语在意义的指向上不够明确的,这种情况下,大陆选择不进行简缩。由此看出,大陆在简缩的选择上保持着严谨的态度,偏向于保留原有形式的全部意义。而X则偏向于简缩后带来的方便快捷。
五、结语
海峡两岸虽然一脉相承,但是多年来分分合合的历史状况导致了海峡两岸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语言作为文化中的一部分,语言上的差异能够从某些方面折射出文化上的差异。由于信息更迭过快,以及信息社会充斥了大量的信息量和人类脑容量不足的矛盾,导致了人类大量使用缩略语。研究X与大陆缩略语的不同,能够从某些方面窥探出X与大陆文化上的不同。除此之外,本次研究作为X与大陆差异研究的补充,还有不足之处,还望海涵。
参考文献
[1]杨春晴.现代汉语缩略语的修辞、认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
[2]俞理明.汉语缩略研究[D].四川大学,2002.
[3]荆莉.探析汉语缩略语的简缩理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61-64.
[4]侯昌硕.X国语的缩略语[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05):82-84.
[5]陈慧.汉语缩略语的认知基础[J].咸宁学院学报,2005(02):94-96.
[6]李盖玛吉.汉语动词性缩略语与原语词的句法语义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7]丁俊苗.现代汉语缩略语自动识别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06):39-43.
[8]蒋向勇,邵娟萍.现代汉语缩略语生成的避歧原则及其认知理据[J].湖南社会科学,2016(02):211-213.
[9]盘珊君.词汇构式化视角下的现代汉语缩略语研究[D].广西大学,2019.
[10]刁晏斌.两种不同类型的缩略词语:用语缩略与造词缩略——兼论海峡两岸缩略词语的类型差异[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32(09):1-7.
[11]关执印.汉语缩略语疑难问题解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04):102-104.
[12]郑启五.海峡两岸用语差异再探[J].X研究集刊,1990(Z1):197-199.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6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