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民间神话与希腊神话中爱情悲剧的异同

从古至今,中西方所保存的文学作品中不乏大量的爱情故事,然而爱情故事不仅有令人羡慕不已的喜剧,还有令人感慨不已、为之惋惜的悲剧。中国民间流传着不少的爱情神话悲剧,它与古希腊爱情神话悲剧,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大相庭径之处。

因此本文立足于中希神话故事,以两国爱情神话中的悲剧故事为研究的出发点,对比分析两者之间爱情悲剧的异同,并探索其背后的相关原因。此外,对两国爱情神话悲剧的故事内容的深入挖掘与探究也有利于我们推动文创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中国民间爱情神话 古希腊爱情神话 爱情悲剧 文创产业

、中希爱情神话悲剧之美

中国与古希腊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散发着各自独特的魅力并且对世界文明文化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中国与古希腊虽然两国相距甚远,但却都采用了神话这一文学样式来展现它们当时的生活以及各自拥有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尤其是在爱情神话悲剧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神话悲剧的简述

“神话”可以指任何古老的传说故事。这些传说故事是在人们结合当时的社会氛围,民俗风俗以及当时看来正确的世界观,生活观和价值观之后以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的。它们的形成不仅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制约,而且还受当时社会背景的制约,因而神话能间接地反映并揭示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

对于希腊的文化整体发展来讲,神话是其最为核心的部分,它不仅仅是希腊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它所强调的人文主义精神对整个世界的文化历史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我国的神话最早起源上古时期,并以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至今,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更迭,我国神话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在某种程度上其神话内容到了一定的补充和丰富,但却也渐渐失去了其本身的“原始性”。文化具有共通性,因而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神话和古希腊神话中都有爱情悲剧这一故事题材。

那么,什么是“悲剧”?悲剧是具有自身规则和特色的新颖的一种文学样式,

它是以主角与现实之间不可调节的矛盾、冲突及其悲剧性结局为基本特征,而悲剧性艺术则表现出人们在自由生活实践中遭受的巨大痛苦,挫折,痛苦甚至毁灭。在艺术界,这种残酷的痛苦成为了人们美学的对象。

悲剧大多都满含着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换言之,悲剧本身便包含有一种积极的意义。正是由于有着这种向往及希望,才会造就扣人心魄、荡气回肠、不朽的经典佳作。虽然中希神话中都运用到了悲剧这种文学样式,尤其是在爱情神话方面,但是所表现出来的悲剧之美却各具特色。

(二)中国民间爱情神话悲剧的简述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许多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蕴藏于民间。在袁珂先生的《中国神话史》中将中国神话大致分为:原始社会前期神话、先秦及汉初文献中的神话、汉代的感生神话、魏晋六朝神话、唐五代神话、宋元神话、明清神话、少数民族神话以及民间流传的神话等。

在丰富的神话故事之中自然也有不少浪漫凄美的民间爱情故事,而这民间神话中的最具代表性的爱情悲剧神话,当属《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虽然造成爱情悲剧的原因有很多种,但“爱情”对于当时民间百姓而言,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而且在中国民间流传的爱情神话中总是似有似无的给我们强调一个观念,即倘若“过份”地追求个人幸福,主张人性的解放,违反当时社会的规则,其结局必然是悲惨的。此外,中国民间爱情神话最鲜明的艺术特点是幽怨美和愉悦美的结合,欢乐情绪与恐惧心理的统一,有机地调配了各种情感色调与美的要素。

(三)古希腊爱情神话悲剧的简述

众所周知,悲剧起源于古希腊,是在酒神祭祀仪式上由酒神的颂歌演变而来。在悲剧中,主角的一生总是面对着各种各样的挫折和挑战,受尽百般磨难,甚至失败丧命,而悲剧越撼人心则越能够展现出悲剧主人公的人格。

希腊神话中爱情悲剧也是其中最为闪耀的明珠。它通常表现为由家庭之间和家庭之间的各种伦理关系,以及不同生活价值和道德标准的摩擦和碰撞引起的激烈冲突。希腊神话除了善于展开精彩纷呈的爱情悲剧故事,还尤为擅长刻画故事中复杂矛盾的人物形象以及挖掘他们内心激烈的思想斗争。最为著名的希腊爱情神话悲剧有:美狄亚与伊阿宋、阿波罗与水泽仙女达芙妮、皮拉姆斯与提斯柏等。

二、中希爱情神话悲剧中相同点及其原因

虽是受两种不同文化影响而形成的神话体系,但在叙述爱情神话悲剧的过程之中却也有着不少的相似之处。

(一)暴XXX利的迫害

不管是中国民间爱情悲剧神话还是古希腊爱情悲剧神话,其故事的情节以及造成悲剧结局等方面均有表现出权利对爱情的威慑作用。

《孟姜女哭长城》的爱情悲剧主要是由于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以及暴政对百姓的残害:孟姜女与范喜良一见钟情,本也能与彼此长相厮守,然而,结婚三天后,范喜良却被逮捕回去当差役。当孟姜女来到长城脚下时,得知丈夫已经死了,且尸体被埋在了长城城墙的底部,她顿时心中充满了满满的哀怨,哭倒了八百多里的长城。秦始皇听闻孟姜女天生丽质便想占为己有,而孟姜女才智过人,祭奠好自己的丈夫便趁机投海,以身殉情。

牧神潘与美女皮蒂斯本也是一对两情相悦的有情人,但北风神波列也看中了皮蒂斯,心生妒忌强行拆散了他们。北风神波列用他那强大的风将皮蒂斯卷起并推入深渊;宙斯与欧罗巴的爱情悲剧则主要是因宙斯以其至高权利威逼利诱造成的:宙斯作为“众神之父”、“万王之王”,但他却风流好色,处处留情,到处拈花惹草。欧罗巴是腓尼基国王的女儿,出生后便久居深宫。她天性活泼可爱,当她微笑时,脸颊上有两个酒窝,她的笑声像一串银铃一样响遍整个皇宫,蔓延到云层,也惊动了在空中飞行的宙斯。当宙斯看到欧罗巴时,他心生爱慕,而后变成了一头公牛,将欧罗巴引诱到一个小岛上。

在古希腊神话之中,尤其是第三代天神宙斯统治期间,即使女性被赋予再高的地位,拥有再强法术,都无法摆脱男权对女性的压制。反观中国,皇权制度赋予了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利,极度容易形成暴政的局面。权力高度集中于一人之中,极易扭曲人格和灵魂,进而产生强大的占有欲,定会对爱情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或是酿成一出悲剧。

(二)神仙与凡人的爱恋

在中希二者爱情神话之中我们不难发现神人之恋,产生爱情对象不仅仅只是局限于神与神之间还体现在神与凡人之间,如中国的牛郎与织女,古希腊神话中的牧神潘和美女皮蒂斯、水泽女神厄科与少年那克索斯等等均有体现。

受宗教信仰的影响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神就是一种纯洁、美好、高尚的象征,人们又终怀着一种敬重、好奇向往的心态去幻想着神。人们对美好的事物总是充满向往,因而某种意义上来说人能与神产生感情似乎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情,所以中希神话乃至整个世界的神话中我们都能寻到神与人的爱情故事。

(三)爱情神话悲剧中表现变化意识

所谓变化,就是指人变成物或物变成人,亦或是一种事物变成另外一种事物。在中希爱情神话悲剧结局中我们都可寻找到变化意识的踪迹,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梁山伯思念祝英台,心病难解,最终一病不起。祝英台听闻此消息,痛苦不堪。出嫁路途中,祝英台毅然决然地脱去了嫁衣,跑到梁山伯的墓前抱头痛哭,悔恨至极。突然坟墓裂开,祝英台立刻选择投身入墓穴中与梁山伯殉情。两人最终化作一双彩蝶,相倚相行;《古希腊神话》中太阳神阿波罗爱上了美丽的达芙妮女神,但美丽的女神拒绝接受他的爱,甚至以牺牲他宝贵的生命为代价,并化为桂冠。又如雅辛托斯非常喜欢打猎和运动,阿波罗便形影不离地跟着。 一次雅辛托斯和阿波罗到山上玩铁饼比赛,阿波罗将铁饼高而远地扔去,以显示他的超凡能力。西风之神仄费罗斯也非常爱慕年轻帅气的雅辛托斯。当他看到雅辛托斯与阿波罗玩耍时,出于嫉妒用神力将铁饼吹走,却正好打中了雅辛托斯。阿波罗见到倒在血泊中的雅辛托斯,不禁痛哭流涕,最终让血泊之中长出风信子花,并以“雅辛托斯”命名。

为什么中希神话中均出现了这种变化现象呢?其实,变化现象最初的功能是用来解释世界上各种动植物的起源。人们在创作神话的过程中,几乎给每一种植物和动物都赋予了一个神话,以此来阐明万事万物的存在于世间的缘由,就好比月桂树和风信子是由达芙妮和雅辛托斯变化而来的。此外,在爱情神话悲剧中巧妙地利用变化意识,能够让结束的生命变化为其他事物来延续美好的愿望或寄托。

(四)封建家长制的残忍扼杀及他人的阻挠及

造成《牛郎织女》悲剧结局的原因是封建家长制度对有情人的扼杀:织女本能与牛郎在人间过上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但玉皇帝和王母知道织女和牛郎私下成亲后,他们派出众神逮捕织女。

而后只两人只能在每年的七月七日于喜鹊桥相会一次;千年修为的蛇妖白素贞与书生许仙本是情投意合,后却因法海禅师阻挠,将白素贞收入钵内,永镇压于雷峰塔下。许仙则看破红尘出家,就雷峰塔披剃为僧,有情人终不得眷属。(本文以《警世通言》中记载的第二十八卷《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为准)

在古希腊神话中也有相似的爱情悲剧。皮拉姆斯与提斯柏的纯真爱情也是受到双方父母严苛的家长制度的影响,最终酿成了悲剧结局:皮拉姆斯是一个金发碧眼的英俊男子,提斯帕是村里最年轻貌美的姑娘。两人常常一起干活,日久生情,俩人相互爱慕,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恋人,他们期望有一天能够结婚,可是却遭到了双方父母的一致反对,并被分别囚禁在屋子无法见面。通过晨光女神厄俄斯的帮助,俩人见上了一面并约定好了在白桑树下见面,谁先到,谁就在树下等候着。提拉姆斯来到桑树下看到提斯柏沾满血迹的面纱误以为情人已经被狮子吃了,于是就自杀了。随后赶来的提斯柏发现了皮拉姆斯已经自杀,也选择了伏地自杀。

无论是中国还是古希腊的神话中,无不折射出封建家长制的阴影。此外,中国的封建家长制度更是严格要求子女需对父母顺从,尤其是无条件地听从长辈的要求、遵从长辈的意愿。因此,封建家长制可谓是造成中希爱情神话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中希爱情神话悲剧不同点及其原因

尽管中国民间爱情神与希腊神话中的悲剧故事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二者对爱情故事描述及表现的方式不同,却更能展现两国文化间独特的差异美,具体展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造成爱情悲剧的原因

在《古希腊神话》中造成爱情悲剧的原因是十分多样的,例如:第三者的插足、父母的阻挠,神权的威逼利诱等。阿波罗与美少年亚辛托斯的爱情悲剧是因为西风神仄费洛斯的极强的嫉妒心和占有欲而造成的;提斯柏与提拉姆斯的悲剧爱则情是受双方父母的强烈反对等。

中国民间神话中造成爱情悲剧的原因无非就是《牛郎织女》和《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受封建家长的无情阻挠与压制,或是像《孟姜女哭长城》中受到专制暴政的残酷迫害。但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的民间爱情神话总是不断地抑制人性欲望,否定追求爱情自由的可行性。

中国神话代表着内陆文明的聚合形式,而希腊神话则代表了西方的海洋文明的聚合形式。两种地域地形所影响产生出来的不同的文化也就为了两种不同的神话模式打下了基础。两种不同的文化力量应用于神话中必定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内陆文明的思想大多比较保守、稳重,讲究宗法它所建构的主体性是一种集体保存的文化,即自我实现与文化实现相结合的高度意识。这种主体性淹没了集体中的个人,个人没有纯粹的个人利益的要求。它只能克己复礼,舍生取义。西方文化更多地是一种追求个体的主体性和进取性,表现出激情、奔放、强调冒险精神和变化意识。

此外,由于中国的神话大多散布在先秦和汉以后的书籍里,当时没有像古希腊荷马那样的伟大学者把这些零散的神话收集成一部鸿篇巨制,且很多神话都是以口口相传的形式在民间传播,在传播的过程中神话的原始面貌总是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丢失了许多宝贵的作品。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所能阅读到的中国的爱情神话悲剧不仅不及古希腊爱情悲剧的多且丰富精彩的主要原因。

(二)爱情产生的对象

在古希腊神话中,我们能找到不少同性之间浪漫的悲剧爱情神话。阿波罗也曾与多个男性有过同性之爱,如阿波罗曾爱上辛尼拉斯、扎辛许拉斯、阿德墨托斯、俄耳甫斯和雅辛托斯等等。

为什么古希腊神话中会出现同性之间相互爱慕的故事呢?希腊神话中的同性间地爱反映了当时社会上男性之爱的习俗。克里特岛在古希腊是男性之间爱的发源地之一。同性的爱发生在成熟男人和年轻男人之间,成熟的男人必须找到一个年轻男子作为他们的导师和朋友,在生活中教导引领他,但是这种关系还伴随着性关系,这在当时的古希腊社会中是普遍接受的。因此如果一个年轻人找不到一个与他共同居住的成熟男人,这会被认为是失败和可耻的事。古希腊人十分重视情与欲的宣泄,至于性别并不是那么重要。

古希腊城邦大多数相对较小。为了应对当时未成年人数量激增带来的社会压力,梭伦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改革。除了关于同性恋行为的法律法规外,还允许在雅典建立妓院,以减少未成年人对城邦妇女的骚扰(这种骚扰的后果包括增加了非婚生子女的数量)。梭伦的政策改革实际上将同性恋行为纳入了法律体系以对其进行规范,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同性恋合法化。

中国的有关同性恋爱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他在其中提及“杂说称变童始黄帝”,但这一说辞仍缺乏确凿的证据。但在商朝的《商书·伊训》中则有明确的谈及“三风十衍”。这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同性恋书面记录,它揭示了同性恋行为已经在三千年前在中国出现了,其影响之大堪称“一风”。在而后的历史中更是出现了“龙阳”、“分桃”等同性恋的史实,以及《诗经》中也出现了关于同性之爱的诗篇,如《狡童》、《山有扶苏》等。然而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不少的同性恋的文学,但却在现存的神话故事中却难以寻得踪迹。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传播的过程中通常以口口相传得形式流传下来,因而或多或少受到影响,丢失了许多神话故事。

(三)女性对爱情的态度及独立意识

古希腊神话中的女性对爱情充满了无限的浪漫幻想,憧憬美好未来。在爱情面前展现出一种更为积极主动的态度,强调抒发个人的真挚感情,敢爱敢恨,并捍卫自己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水泽仙女达芙妮在面对太阳神阿波罗的狂热追求时,果断拒绝了阿波罗的追求,到最后宁愿化为一棵月桂树也不愿意被迫接受强加的爱情,由此表现她对爱情的态度;同样,在追求个人爱情幸福的路上,美狄亚毅然地选择帮助自己的爱人伊阿宋取得金羊毛,逃离家乡并杀死了自己的亲弟弟。

与此同时,女性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具有一定的反抗男权的意识,如:美狄亚杀死了篡夺王位的伊阿宋的叔叔。伊阿宋登上上王位后开始担心美狄亚的法术。后来,伊阿宋爱上柯林斯国王的女儿,迫使美狄亚解除了他们之间的婚姻契约。美狄亚愤慨地杀死了她的两个孩子,还用浸有毒药的金袍作为礼物送给公主,杀死了伊阿宋的新欢和柯林斯国王。伊阿宋回国后,不堪折磨最后选择自刎。美狄亚对伊阿宋付出了真心却换回了伊阿宋无情背叛,为此她采取了一种极端的方式对男权主义发出了一声撕心裂肺的怒吼。

中国的民间爱情神话,因长期受到封建制度的影响,大多女性面对爱情的选择都表现出被动接受的态度,认为自己在这一方面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利,长此以往也就失去了反意识,对待爱情的态度表现得保守、懦弱,当爱情权利受到挑战时只愿选择消极的态度应对,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祝英台面对父亲不愿意退婚的决定选择了被动接受现实,明知自己与梁山伯是情投意合却对不再对这份感情做任何的抗争与挽留、补救。

虽然古希腊神话中女性的地位始终不及男性地位尊贵,但女性意识开始觉醒,对待爱情有了自己主观判断和选择的权利,加以结合神话创作当时的社会因素等,最终使得的女性性格以及对待爱情的观念有所不同。但就中希爱情神话悲剧中的形象而言,古希腊神话中的女性形象显得更为立体饱满。

中国民间爱情悲剧神话 古希腊爱情悲剧神话
造成爱情悲剧的原因 单一 丰富、多样
爱情产生的对象 神人、异性 神人、异性、同性
女性对爱情的态度及意识 消极被动、保守懦弱、接受安排 积极主动、敢爱敢恨、捍卫个人幸福、追求平等

中希爱情神话悲剧的不同点

四、中希腊爱情神话悲剧的不同点在当代文创产业的表现

以神话内容故事为原型,针对诉求而产生的神话,在传播的过程中收集信息传播以及虚拟空间和真实空间的共存,进而结合当前时代的背景进行重组,将其转化为商品,并与接受者进行感官和情感互动。运用在文化和创意产业中,以此来满足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对审美,情感和实践兴趣的需求,是当代文创产业的流行趋势。

现如今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大众对精神上的满足就显得尤为迫切,受众对产品的消费也不再单纯地停留于追求它的功能,更多地开始追求购买产品过程中的消费体验,以及在使用感受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产品与自身联觉感知。正因如此,文化产业市场为了迎合这种趋势也开始逐步壮大。中国民间爱情神话和希腊爱情神话的不同特点也相继融入了当代的文创产业中,展现其不同的魅力。

其中,以希腊女神Daphne与太阳神阿波罗的爱情神话是中国女装鞋类品牌“达芙妮”设计的主题,以“我希望每一个踏入达芙妮的女人,都像是谈了一场恋爱,体验一场华丽的戏,甚至找到真正的自己,所以无论今日女孩或是明日女人,自信的女人都会在达芙妮的引领下-新生感动。”

“达芙妮”准确地捕捉了女性对爱情和自信的渴望,并将神话般的达芙妮勇于追求并捍卫自己的幸福的勇气融入了女鞋品牌,再结合现代的流行时尚元素,极力打造出一种女性纯真、自性的品牌效应。

而中国民间爱情悲剧在我国的文旅业的融合尤为显著的。如牛郎织女的神话代表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这一特征在现代社会被融入了河南鲁山的旅游文化产业中。当地XX基于地方经济为发展目的,以牛郎织女的故事为旅游产业的背景,利用文化带动地区旅游产业,相继推出七夕葡萄园采摘、墨子古街七夕相会、牛郎织女情定阿婆寨等活动。此外,不少商家结合现代发展和近几年流行趋势,制作了一批“七夕巧果”和手工捏造了“牛郎织女彩泥偶”的卡通挂件,以另一种方式赋予中国民间爱情神话悲剧新的生命活力。

五、结语

如今,神话的故事内容如附着剂一般早已融入到了人们生活的的各个层面,而爱情,可谓是人间最为难以割舍的事物,它是源自人类最朴实最真挚的感情。获得爱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而造成爱情悲剧的原因亦是如此。莎士比亚在《仲夏夜之梦》中说:“真诚的爱情之路永远不会平坦。”

通过对比中希两国间的爱情神话悲剧更有利于我们理解爱情所涵盖的世间万般滋味,有助于我们反思现代生活中婚姻爱情领域的许多问题,探究人性与情感在相互发酵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的原因,对社会的发展无疑也是一种进步。

此外,神话故事伴随着爱情悲剧这种自身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品,被各个行业进行编纂和作为品牌背景融合于品牌中使用,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中一种流行的趋势,这也使得爱情神话悲剧饱含着更加丰富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周霞. 拯救与困惑[D].中国传媒大学,2006.

[2]袁珂《中国神话史》[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

[3] “变形记:神话与文学作品中的变形故事”

[4]张林莉. 中国与希腊古代爱情神话文学之比较[J]. 参花,2013.

[5] 吴童.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悲剧特征寻异[J].求索,2010.

[6]乌丙安.中国神话百年反思(下)[J].民间文化论坛,2009(02):5-15.

[7]张哲涵.从阿波罗与雅辛托斯的故事看古希腊社会的同性恋现象[J].青年文学家,2017,(6):100,102. DOI:10.3969/j.issn.1002-2139.2017.06.071.

[8] 刘晓晨. 古希腊民族同性恋风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9]李慧. 先秦两汉文学中的同性恋书写研究[D].西北大学,2010.

[10]刘丽琼.美狄亚:女性意识觉醒的一面旗帜[J].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2000.

[11]颜翔林.当代神话及其审美意识[J].中国社会科学,2009(03):172-185+208.

[12]刘红. 鞋类商标名称的语言与文化[D].青海师范大学,2012.

[13]吴丹桐. 河南七夕节节日文化重塑与节日用品设计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9.

论中国民间神话与希腊神话中爱情悲剧的异同

论中国民间神话与希腊神话中爱情悲剧的异同

价格 ¥5.50 发布时间 2023年3月14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6707.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3年3月14日
Next 2023年3月14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