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通过学习曹焕荣老师的《谈谈媒体微博的采编》系列讲座,使我对于微博有了一个全新而深入的认识。讲座中,曹老师以一名新闻媒体人的专业视角,向我们讲述了媒体微博采编所要面对的种种问题,以及怎样才能够做好一名媒体微博编辑。总之,这次讲座不仅使我学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更带给我以思考和启迪。
曹老师首先讲到的是对于优质微博的认识问题。在这一方面,曹老师认为一条优质微博必须具备信息要素、观点要素、情感要素和文字要素。我自己在网络上也是一个微博小达人,有事没事也非常乐意在微博上发一些自己的小感想、小感触,以及对一些事件的看法。当然,自己发的这些微博有时候会引起一些粉丝的共鸣,得到几条转发或者评论,当然更多的时候本人发的微博也就获取几个浏览量后,石沉大海了。有时候,我也想为什么自己发的微博名就很少得到他人的关注或者回应呢?一开始,我单纯地以为这是由于自己知名度不高的原因所致,当然不可能与韩寒、李承鹏、范冰冰等一些资深名人比了。通过学习老师的讲座,我懂得了他们那些资深大V所发布的微博不仅仅是因为名人效应,更在于它们同时也是优质微博。
一条优质微博首先要具备信息要素,也就是说一条优秀微博的信息必须是优质的。比如,自己有时候上课的时候困了,就爱玩会儿手机,发个微博,就一个字“困……”。这样的微博,当然也是包含着信息的,那就是我困了。只不过这样的信息绝对不会是优质信息,所以基本上不会得到他人的关注和评论。曹老师通过比较得知,受到较高关注度微博的信息特征还是较为明显的。比如说,具有突发、偶发性的微博、包含重大消息的微博等等。比如说,2013年12月6日,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辞世,一时间各个媒体微博、资深大V全是对于曼德拉相关信息的发布与转发。曼德拉辞世的消息在微博上迅速传播,不外乎这条微博本身就符合了突发性、包含重大信息这两个特点。首先,曼德拉作为南非前总统、世界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本身就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名人和伟人。有关他的消息当然会在微博上迅速走红。其次,曼德拉的辞世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而且也具备唯一性。我国有古语讲:盖棺定论。他的辞世,当然会引发世界各大媒体微博以及资深大V的各种评论了。
这其中,还有一种微博也较为容易引起粉丝的共鸣和响应。那就是官方回应式的微博。比如,2013年7月份瓜农邓正加被城管人员殴打致死,湖南临武方面的官方微博的回应,立即在微博群中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当然这里面否定的声音居多。究其根本,这类微博之所以受到极大关注、转发和评论,还是与之前的热点时间息息相关。这些关注和评论本身就是民意的一部分,本身就给湖南临武县带来一种压力,一种督促官方更好、更妥善地处理问题的压力。
当然,微博是媒体发布的平台,同时也兼有网络问政的功能。如何在第一时间让这些声音得到官方回应,其实也考验着媒体记者的挖掘能力。由于这类微博都是以对公信力的舆论监督报道为主,引起的反响一般也很大。但应该注意的问题是,媒体微博不能成为XX的傀儡,也不能无原则地站在弱者这一方。这就需要一名媒体微博人以更加客观冷静的态度去审视、去甄别微博发布信息的真假。比如作为一名媒体微博人就应该对“据有关报道”、“某消息人士透露”等含糊其辞等微博稿件加以谨慎对待,以免起到推波助澜的不良作用。在我看来,媒体微博编辑毕竟不同于个人。媒体微博代表的是官方媒体,所以媒体微博人应该有更加审慎而冷静的态度,对对待网络上层出不穷的“热点”、“爆料”,去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甄别信息的真假。
接下来,曹老师讲到了媒体微博的观点要素。说到观点。每一个发微博的人或者媒体实际上都在试图表达,并让人们接受自己的观点。微博的观点就好像一篇文章的中心,它是媒体微博的灵魂,因为观点代表了媒体的立场。微博本身是一个交互平台,对于媒体来讲这种交互不仅来自于信息的交互,更重要的在于观点的交流或者交锋。在一般情况下,普通的网民顶多充当一个议论者的角色。所以其实在微博的平台上,信息的传播,尤其是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主要责任还是在媒体微博。普通百姓微博的主要功能,还是在于发表观点。这就需要我们媒体微博一定要找好观点,找好立场,既勇于也要善于担负起媒体微博人引领群众观点的责任。比如广州恒大队今年勇夺亚冠联赛冠军,一些人就认为广州恒大之所以得冠完全是因为广州恒大玩的是金钱足球,玩的是外援战术,完全靠着三杆洋枪(埃尔克森、孔卡、穆里奇)打的天下。当然,广州恒大能够夺冠外援的作用不能忽视,但作为一个新闻媒体应该更加全面和长远地考虑问题,并且提炼出相应观点,以此来实现和广大球迷网民的互动和沟通。比如,在看到外援作用的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忽视郑智等一大批本土球员的奋力拼搏;其次广州恒大的荣誉不仅仅是恒大的荣誉,更是属于中国足球的荣誉。恒大夺取亚冠联赛冠军,无疑给低迷的中国足球注射了一针强心剂。它有利于提升整个中国足球联赛的竞技水平。这也就是说,作为一名成熟的媒体微博人不应被一时的偏激观点所左右,而是应该针对事实本身提炼出更加中性客观的观点来引领受众。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能打动人,情感要素也是媒体微博中所必备的要素之一。曹老师讲到观点能塑造媒体微博的灵魂,而情感则能丰富媒体微博的人格。一个媒体微博在网民当中是拟人化的。如果能做好这一点,那媒体微博就能给人一种有血有肉的印象,能让网民感觉像是身边一个可以想象的、值得信赖的人。的确,微博的本质是人在说话,在表达观点,在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情感牌也是媒体微博人所必须掌握的技巧之一。当然,情感不仅仅属于技巧,更在于真情的流露和显现。比如,2013年双十一购物节时,【签收快递时,别忘感谢快递师傅】这条微博被人们疯狂转发了近万次。以一名媒体人的视角来看,这其中当然技巧的成分在,但是任何人都不能忽视几十万快递师傅不畏北风相伴,裹着刺骨严寒迎接高强度工作的事实。所以,快递师傅确实需要大家感谢,这条微博确实也是真情的流露。
我自己写微博,很少重视修辞,注重下文字功夫。当然这无可厚非,作为个人而言,微博就是我感情的一个宣泄口、观点的一个流通站。然而对于媒体微博而言,它需要有隽永、耐人寻味的文字和逻辑。比如我是韩寒和李承鹏的粉丝。我发现他们发布的微博的文字几乎是文质兼美,而且富于逻辑性和感染性。这当然也是他们大获粉丝眼球的一个重要原因了。
除却这些,曹老师还讲到了在微博上如何发声、探讨微博运营的几个不能等问题。这其中给我印象较为深刻的是如何在众声喧哗中让自己的声音更加响亮?作为媒体微博,曹老师特别强调了两点。首先是要说实话、说人话。也就是说媒体微博肩负着弘扬正气、激励民心的职责。因此作为一名媒体微博人要积极传达社会正能量。但是宣传正能量并不意味着粉饰太平、报喜不报忧。作为一名有良知的媒体微博人也应该具有鲁迅先生“两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底气和魄力。其次媒体微博要学会早说话、会说话。早说话强调的是微博传播的时效性特别快,晚了就过去了。会说话,即是要求我们媒体微博要善于把握发声的时机。争取在最为有利的时机上发声,让媒体微博的观点吸引和引领更多的受众,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曹老师的讲座结束了,带给我的却是无尽的思考和启迪。他不仅教会了我媒体微博的几个重要特征和优质微博的衡量标准,更教会了我怎样才能够做好一名出色的媒体微博人,怎样担负起媒体微博应该肩负的操守、责任与使命。我想,相对于媒体微博的专业技巧而言,操守、责任与使命才是做好一名媒体微博人的根本。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