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微企业融资与互联网金融研究

第三方支付、P2P信贷、众筹、网络数据借贷以及金融机构互联网等等。同时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的特点进行分析和归纳,进一步认识了互联网金融独特的融资创新模式,指出互联网金融主要有以下融资特点:互联网的运作模式下,资金供需双方的信息

    1.选题: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2.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思路、视角、方法、途径、目的)、重要观点。3.价值:本课题创新程度,理论意义,应用价值。4.研究基础:首席专家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5项)。(请分4部分逐项填写,限3000字内)。

  文献评述

  由文献梳理可知,学者们对互联网的认识是互联网金融是金融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新兴领域,是不同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第三种融资方式。它的发展速度以及为金融业所带来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由于居民生活与交易方式的变化,使得互联网金融企业以各种形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逐步渗透金融领域的方方面面,形成了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群体需求的互联网金融的各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如第三方支付、P2P信贷、众筹、网络数据借贷以及金融机构互联网等等。同时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的特点进行分析和归纳,进一步认识了互联网金融独特的融资创新模式,指出互联网金融主要有以下融资特点:互联网的运作模式下,资金供需双方的信息通过大数据挖掘与积累,并通过搜索引擎对信息进行组织和检索,信息完全透明,从而缓解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互联网金融贷款具有单笔金额小,贷款主体数量大的特点,可以使资金借贷中的风险得到分散;互联网金融经营成本小,可以降低融资交易成本;是一种普惠金融。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的小微企业由于自身规模、管理等缺陷,正面临着融资难困境。这也是学者们近几年研究的热点问题,而学者们总结的引起融资难的原因则是由于银行与小微企业间信息不对称、小微企业可作为资产担保的抵押物少、借贷风险高、财务管理等制度不健全等使得传统商业银行不愿提供贷款业务。互联网金融利用搜索引擎、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会化网络以及大数据等手段所带来的金融创新,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分散融资风险以及有针对性地提供融资服务能够有效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国内学者如杨士斌(2013)等人也肯定了互联网金融对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积极作用,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角度对互联网金融进行了肯定。这位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肯定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但国内学者基于互联网金融视角的小微企业融资的研究较少,仅有少数几位学者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小微企业融资的积极作用,但并没有指出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的关系以及两者的契合性。由文献梳理可知,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与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创新的融资便利是相对的,如小微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风险高、抵押资产少等问题都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所特有的融资方式解决,互联网金融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分散融资风险、通过订单抵押等创新融资方式解决小微企业抵押资产少的问题,而这些也都是互联网金融区别于传统金融的重要特征。可以看出在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困境下,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模式的确定也离不开对小微企业融资的分析与研究。这也正是我们课题对互联网发展进行探讨的独特视角。

  2、内容

  思路:

  第一步,提出小微企业融资现状与问题,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与内涵,文献与调查比较分析;
  第二步,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根源解析,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特征及规律研究,理论解析与内涵阐释;
  第三步,小微企业融资基因的界定与定量识别,互联网金融基因的理论分析与甄选,实证研究与定量分析;
  第四步,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基因契合模型,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定量分析,理论建模与定量分析。

  视角

  梳理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小微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深入剖析问题产生根源的基础上,从生命科学的角度,基于生命体的基本假设,运用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企业基因理论等揭示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的基因契合性,从而为从小微企业融资视角解析互联网金融发展问题奠定理论基础。

  方法

  1、遗传科学方法
  2、多元统计学研究方法
  3、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

  目的

  1、梳理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的现状,包括对现有融资模式的优劣势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化解的基本理论模型,并形成小微企业融资的文献资料汇编。
  2、挖掘小微企业融资困境问题的根源。课题在实地调查、现状分析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对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问题进行归类研究,并依托相关的理论对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剖析,从而为后续探讨利用互联网金融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提供研究基础。
我国小微企业融资与互联网金融研究
  3、小微企业融资与互联网金融的基因契合研究,通过对小微企业融资基因和互联网金融基因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利用基因理论等相关的内容揭示二者之间内在的基因契合性,指出从小微企业融资视角有助于更好的解释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相关问题。
  3、价值

  创新程度

  国内学者基于互联网金融视角的小微企业融资的研究较少,仅有少数几位学者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小微企业融资的积极作用,但并没有指出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的关系以及两者的契合性。由文献梳理可知,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与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创新的融资便利是相对的,如小微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风险高、抵押资产少等问题都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所特有的融资方式解决,互联网金融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分散融资风险、通过订单抵押等创新融资方式解决小微企业抵押资产少的问题,而这些也都是互联网金融区别于传统金融的重要特征。可以看出在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困境下,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模式的确定也离不开对小微企业融资的分析与研究。这也正是我们课题对互联网发展进行探讨的独特视角。

  理论意义

  本课题研究内容主要是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风险和监管问题的探讨,尤其是从小微企业融资的视角全面解读互联网金融问题。对现有的如信息经济学、网络经济学、金融生态学等理论进行梳理,以期能够为互联网金融创新活动提供理论支撑,进而尝试针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进行理论创新。运用基因科学、信息经济学、企业生命周期、共生理论等相关方法,解剖小微企业融资的特征和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依据基因理论,探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因,并揭示小微企业融资与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内在基因契合性或共性,从而为建立在小微企业融资视角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探讨提供理论基础或依据。

  应用价值

  小微企业规模小、财务状况不佳、抵抗风险能力较差,这使得它们很难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这恰恰是互联网金融可以用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出发点。由于传统银行业服务低收入群体和小微企业的收益与成本不匹配,同时业务应变较慢,服务的不完善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和生存空间。基于互联网的应用使得互联网金融充分体现出了不同于传统金融的低成本、跨区域、高效率和充分个性化的特征优势,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互联网金融的到来和迅速发展,进一步优化了社会的资源配置和现金流动,使资金流向在所有企业群体中占比最重的小微企业,解决小微企业由于资金不足所带来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难题,带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4、研究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刘明彦.互联网金融,传统银行的掘墓者?——从P2P说起[J].银行家,2014,01:107-109.
  沈丽梅.传统银行背景下有关互联网金融的思考[J].中国商贸,2014,04:135-136
  孙墨琳.迎接互联网金融时代——对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思考与展望[J].山东社会科学,2013,S2:77-78+102
  唐诗闻,吕智秀.金融创新:势不可挡的互联网金融[J].中国外资,2014,04:47-48+50
  汪渝.互联网金融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影响研究[J].企业研究,2013,22:147-148
  Christopher D.Allport,John A.Pendley.The impact of website design on the perceived credibility of internet financial reporting.Int.Syst[J].in Accounting,Finance and Management,2010.
  Christopher D.Allport,John A.Pendley.The impact of website design on the perceived credibility of internet financial reporting[J].Int.J.Intell.Syst.Acc.Fin.Mgmt.,2011,17(3‐4).
  Dara Puspitaningrum,Sari Atmini.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 and the Level of Internet Financial Reporting:Evidence from Indonesian Companies[J].Procedia Economics and Finance,2012,2:157-166.
  Jung Hyun Lee,Won Gue Lim,Jong In Lim.A study of the security of Internet banking and financial private information in South Korea[J].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2013,58(1-2):117-131.
  Jung Hyun Lee,Won Gue Lim,Jong In Lim.A study of the security of Internet banking and financial private information in South Korea[J].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2012.

  三、完成项目的条件和保证

  首席专家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相关研究课题;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效果;完成本课题的资料、设备,完成本课题的阶段性计划以及预计完成时间。

  研究计划

  该课题内容在半年的时间内完成。总体计划为在2016年5月–2016年11月完成全部研究内容,具体的研究计划和进展安排如下。
  2016.5-2016.6研读文献、开展专家论证和相关融资机构的访谈,获取互联网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问题的一手资料。
  2016.6-2016.8开展大规模的调研,通过问卷调研和网络调研等方法获取互联网金融、小微企业融资等方面的企业数据。
  2016.8-2016.9开展课题论证,进行报告提纲写作,相关学术论文写作阶段。
  2016.9-2016.10补充调研,并依据已经形成的数据库撰写研究报告,继续进行学术论文的写作和发表。
  2016.10-2016.11完善研究报告,并准备结题。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797.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1年5月11日
Next 2021年5月11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