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摘 要
大学生是国家的重要人力资源。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企业以及社会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日渐严格。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竞争力日渐成为高校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也因此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本文以广州工商学院为例,通过网络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该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调查,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分析总结出了目前广州工商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所查资料和个人思考,提出广州工商学院在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应该加强学生、学校与企业三方之间的关联性,促使学生建立规划意识并提高规划执行力,充分发挥学校教学课程与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协作,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更好地走向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分析;对策研究;广州工商学院
一、绪 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近年来,在国内经济调整压力不断加大,中美贸易冲突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度日趋上升,在社会各界引起热议。根据教育部于2019年7月发布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我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63所,高等教育在学人数高达3833万人,普通本专科院校招收人数逐年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根据人社部发言显示,2020届毕业生人数又创新高,多达874万人,相比2019届毕业生人数增加40万。由此可见,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非常激烈,就业难度不断加大。
如何增强大学生的职业竞争力,缓解他们的就业压力,是高校与在校大学生都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加大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成为了高校顺应经济和时代发展的必要举措。大学生就业难度的加大,不仅是由于大学生数量的因素而导致的,还是由于大学生质量的因素导致的。大学生在校期间以理论学习为主,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所忽视,而企业招聘时更加倾向于拥有理论知识同时也具备实践经验的大学生,这就导致高校学生的质量与社会的需求存在矛盾。在这样严峻的就业情况下,在校期间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引导的大学生要想找到一个合适的就业岗位不可谓不困难。
人的一生都与职业生涯息息相关,对于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更是如此。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在国内起步较晚,在开展过程中我国高校往往直接沿用国外的理论和方法,缺乏一定的特殊性和针对性,不同的高校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也各不相同。在如今就业环境日渐严峻的背景下,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大学生而言的重要性愈加显著。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过程中有着显著作用。能够帮助大学生确立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提高大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增强其专业上的针对性,使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在社会上拥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实现就业,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职业生涯管理学说发展来源于职业指导活动。20世纪初,波士顿大学教授、X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帕森斯提出了“职业指导”的概念,就此职业生涯管理的研究路程徐徐展开。1939年,受帕森斯的理论思想影响的威廉姆逊在《如何给学生咨询》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匹配理论。1905年,约翰•霍兰德用六大类型对人格和职业进行概括,提出人格与环境匹配的类型理论。20世纪50年代,舒伯从生命周期角度出发提出了终生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而同时期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职业咨询理论使职业指导观念开始向职业辅导观念转变。20世纪70年代,舒伯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重新定义了职业生涯,认为应根据生涯发展的规律,在不同年龄阶段进行针对性的生涯辅导。1978年,施恩提出应综合考虑社会生命周期、家庭发展周期和职业生涯周期,重视社会、家庭和职业对个人的相互影响。自此之后,使个人与组织达到双赢成为西方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主要目的,个人与组织逐渐被看做整体,开始在研究中寻求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平衡。
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起步较晚。在西方国家的影响下,我国的民主主义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带领一批拥有着先进思想的海外留学归国人士开始了我国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1916年,清华校长周寄梅率先在“生涯规划”课程中采用心理测试方法。1917年,黄炎培建立了“职业指导所”,梁启超等人创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此后由上海开始建立职业指导所,渐渐辐射,职业教育理念慢慢影响了各个地区。但随后而来的社会及经济的一系列问题使我国的职业生涯教育历程开始停滞。直到1933年,xxx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结束了我国统招统分的就业模式,要求大学生自主择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重新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随着政策的推进和社会的变化,我国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新的观点和看法层出不穷。杨淑欣、鲍德媛(2005)将X、英国、日本等国家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中国进行对比,分析其特点,并借鉴西方高校的经验对我国的职业生涯教育提出改进措施。韩丁(2016)从A校的实际出发,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提出要建立以高校为主体、学生配合、企业参与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杨梅(2019)以河南省农林畜牧类高校学生为样本,认为该专业学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从高校和学生两个方面展开。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研究逐渐与当下中国的社会热点和政治举措相结合,着眼于解决高校存在的实际问题。
综上所述,国外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体系已经建立起来,而国内近年来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和研究侧重于在当代背景下展开,并根据对特定对象的研究解决具体的问题,更具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总体而言,我国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仍有欠缺,当前我国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的主要目标在于如何深入大学校园之中,解决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促使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形成正确的认识,并在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实现就业、促进就业发展。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 研究思路
本文通过对广州工商学院的在校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问卷调查,了解广州工商学院在校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人力资源管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对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引导在校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促进在校学生的就业发展。
本文一共有6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概述。第三部分对广州工商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进行了描述与分析。第四部分阐述了广州工商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针对广州工商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第六部分是本文的结论。
2. 研究方法
(1)文献调查法:通过图书馆、数据库、网络等渠道收集和查阅文献,包括相关的著作、期刊、论文、文件等,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整理,通过研究者们的研究成果及其理论与数据了解国内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情况。
(2)调查问卷法:通过设计和发放问卷,收集广州工商学院在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证数据,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广州工商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展情况。
(3)描述统计分析法:运用图表等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描述,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相关理论概述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概念
1. 职业
对于职业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会得到不同的解释。我国部分学者认为职业是个人所从事的、相对稳定的、有收入的、具有专门类别的工作。同时,职业是联结个人与社会的纽带,是人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人又能够从中获得报酬,体现自己的社会地位,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具有社会性和经济性两种特性。
2. 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一样的解释。早期的著名职业学家沙特列、麦克·法兰德等人认为一个人一生中从事过所有职位构成了他的职业生涯。1976年,舒伯将其进行了发展,指出除了从事的各种职位之外,职业生涯当中还应该包括他们从事过的副业、家庭和公民的角色等。而X学者格林豪斯则认为职业生涯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所有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而个人、组织、家庭、环境都对职业生涯产生着影响。
职业生涯是动态的、变化的,贯穿着人的一生。从我们第一次踏上工作岗位开始,职业生涯就随之开始了,直至我们结束工作,而职业生涯中产生的变化和起伏受到我们生活中各种因素的影响。
3.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导人们找到自己的职业目标,运用正确的理论了解自己的职业特性,结合个人内在的性格、气质、兴趣、能力等主观因素和外在客观条件分析目标职业实现的可能性,并制定一套有计划、有效用的方法的过程。
对于大学生而言,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还能够帮助他们了解职业的能力需求和发展方向,通过个人和环境相结合的分析确定自己想要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职业,并指导他们分解职业目标,制定实施计划,顺利走上职业岗位。
(二)理论基础
1. 霍兰德的人格类型理论
20世纪60年代,X的职业指导专家约翰·霍兰德通过咨询实践和研究创立了人格类型理论。他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类型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在职业上的选择,当一个人的人格类型与职业特性相符时,就能够在工作中付出更大的努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能力,在工作中做出成绩,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果一个人的人格类型与职业特性不相符,则有可能在工作中显示出消极的一面,难以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导致获得感缺失,因此人格类型应该与职业类型模式相结合。在这一基础上,霍兰德划分出了六大类型,分别是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传统型,各个类型对应着不同的人格特点和职业。
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常常通过霍兰德的人格类型理论来选择与自己的性向相匹配的职位。对于尚未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霍兰德的人格类型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职业兴向测试等都是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工具。
2. 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舒伯结合了前人的研究理论建立起了概念模型来阐述职业发展,对X白人进行研究划分了人的职业生涯阶段,据此提出了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将人的职业生涯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0至14岁,为成长阶段。这个阶段是个体了解自己,发展自己的阶段。15至24岁为探索阶段。这个阶段个人开始接触不同的职业角色,探索自己的职业能力,发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25至44岁为确立阶段。这个阶段对个人职业生涯来说至关重要,在这个时期中个人会确定工作领域,或进行职业调整。45至64岁为维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个体需要在新人的挑战下维持自己的职业稳定和地位,同时维持工作与家庭的平衡。65岁及以上为衰退阶段。在这一阶段,个体的身体和精神随着年龄的增长日渐衰退,逐渐退出工作岗位,寻求新的角色。每个阶段之中也存在着同样的阶段循环,周而复始。
1979年,舒伯将角色理论和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相结合,提出了“职业生涯彩虹图”。使职业生涯发展的五个阶段与人的一生所扮演儿童、学生、休闲者等九个主要角在同一个彩虹图形中显示出来。
结合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和“职业生涯彩虹图”,我们可以知道大学生正处于承上启下的职业生涯探索期。这个时期所做出的职业选择对于后期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大学生要把握这个时期明确自己的理想职业,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机会确定自己的职业,并通过实践加以尝试,实验职业实现的可能性,如若可行,则将其视为自己最终的职业选择,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如若不可行,则要及时进行职业调整。
3. 施恩的职业锚理论
X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施恩认为职业生涯的探索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人们会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形成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在工作和学习中获得经验,从而形成一个占据主要地位的职业锚。将他们从不适合自己的岗位上转移至让他们更加得心应手的职位上。
施恩的职业锚理论提出了五种职业锚,分别是技术/职能能力型职业锚、管理能力型职业锚、创造型职业锚、安全/稳定型职业锚、自主/独立型职业锚。职业锚与个体在工作中体现出来的才干和能力、动机和需要、态度和价值观相互关联。在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个人与组织的事业发展这两个层面上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在当前的社会情况下,职业锚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
三、广州工商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一)广州工商学院概况
1995年,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建立。2014年5月成为本科院校,正式更改名字为广州工商学院。建校至今,其目标就是建设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宽口径、厚基础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目前,广州工商学院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以专业课程教学的方式为主,以广州工商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为辅。通过课堂教学系统地讲授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指导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认识职业,进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和职业道路。就业指导中心主要服务于毕业生。主要是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络平台等方式在线发布消息,由辅导员和班级干部通过QQ、微信等媒介层层传达,向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此外,还提供咨询服务和职业测评服务。
(二)调查所得基本情况分析
本文以广州工商学院三水校区大一到大四的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制作“广州工商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问卷”,并在网络上发放,进行调查。以下从问卷四个方面的内容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
1. 个人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共收到222份有效问卷。经过统计,222名被调查者的个人基本情况如下(详见表3-1):
男生占43.24%,共96人,女生占56.76%,共126人。男女生比例与广州工商学院三水校区的男女比例相符,为4:6,。
在年级方面,各年级的学生比重见表3-1,大一至大四的人数呈阶梯上升,能够收集到各年级学生的意见,而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进入校园的时间较长,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更加具有调查和研究的意义。
表3-1 学生个人基本情况
调查项目 | 选项 | 数量 | 比例(%) |
性别 | 男 | 96 | 43.24 |
女 | 126 | 56.76 | |
年级 | 大一 | 39 | 17.57 |
大二 | 54 | 24.32 | |
大三 | 60 | 27.03 | |
大四 | 69 | 31.08 |
2. 职业生涯规划认知情况
从被调查的学生对自己的自我认知情况来看,大多数人对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不太了解或不了解,只有43.24%的人准确地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而采用花费时间、金钱和精力专门去发展或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的人只有32.43%。更多的人则是不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也没有专门去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挖掘和发展自己的能力(见表3-2)。
表 3-2 学生自我认知情况
调查项目 | 选项 | 数量 | 比例(%) |
是否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 | 不了解 | 24 | 10.81 |
不太了解 | 102 | 45.95 | |
了解 | 87 | 39.19 | |
非常了解 | 9 | 4.05 | |
是否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进行过专门的发展和培养? | 没有 | 150 | 67.57 |
有 | 72 | 32.43 |
在专业选择方面,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了目前就读的专业,这部分同学对于自己的专业尚算满意。而更多的同学则是受到了父母、老师和专业就业程度难易的影响,或是结合各方面的考量做出了专业选择。专业选择的不自主使被调查者对于所学专业呈现出满意度较低的情况(见表3-3)。
表 3-3 学生专业选择及满意度
调查项目 | 选项 | 数量 | 比例(%) |
为何选择现在所学的专业? | 个人的兴趣喜好 | 57 | 25.68 |
父母等长辈要求 | 27 | 12.16 | |
就业的难易程度 | 42 | 18.92 | |
指导老师的推荐 | 12 | 5.41 | |
综合意见的考量 | 78 | 35.14 | |
其他 | 6 | 2.7 | |
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 | 不满意 | 45 | 20.27 |
一般 | 120 | 54.05 | |
满意 | 54 | 24.32 | |
非常满意 | 3 | 1.35 |
根据对学生就业信息了解情况的调查显示,了解自己所学专业日后的职业发展方向的学生和不了解的学生比例趋近于均等,但对于当前的就业情况的了解情况不理想。
表 3-4学生就业信息了解情况
调查项目 | 选项 | 数量 | 比例(%) |
是否了解所学专业日后的发展方向? | 不了解 | 18 | 8.11 |
不太了解 | 105 | 47.3 | |
了解 | 93 | 41.89 | |
非常了解 | 6 | 2.7 | |
是否了解当前的就业情况? | 不了解 | 24 | 10.81 |
不太了解 | 144 | 64.86 | |
了解 | 48 | 21.62 | |
非常了解 | 6 | 2.7 |
而在毕业后的发展方向上,大部分学生选择直接就业,也有少部分人选择继续深造,10.81%的人对此还没有考虑过,而选择自主创业人数仅有6.76%(见表3-5)
表 3-5 学生毕业后的打算
调查项目 | 选项 | 数量 | 比例(%) |
毕业后的打算? | 直接就业 | 147 | 66.22 |
继续深造 | 33 | 14.86 | |
自主创业 | 15 | 6.76 | |
呆在家里 | 3 | 1.35 | |
尚未考虑 | 24 | 10.81 |
3.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情况
广州工商学院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学生进入大学校园之后就陆陆续续展开,有计划地对大学低年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进行培养,让学生意识到了职业生涯规划对于自己的大学生活是具有一定的影响的。但是在是否对自己的大学生活进行规划这一问题上,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仅仅是规划过,但没有很仔细。做过清晰的短期规划的学生只有25.68%,更有14.86%的学生从来没有规划过自己的大学生活(详见表3-6)。
表 3-6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展
调查项目 | 选项 | 数量 | 比例(%) |
何时接触职业生涯规划? | 没接触过 | 45 | 20.27 |
大学之前 | 24 | 10.81 | |
大一 | 54 | 37.84 | |
大二 | 45 | 20.27 | |
大三 | 18 | 8.11 | |
大四 | 6 | 2.7 | |
是否对自己的大学生活进行过规划? | 从来没有规划过 | 18 | 8.11 |
规划过,但没有很仔细 | 105 | 47.3 | |
做过清晰的短期规划 | 93 | 41.89 | |
做过清晰的长期规划 | 6 | 2.7 | |
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是否有影响? | 没考虑过 | 21 | 9.46 |
没有影响 | 39 | 17.57 | |
有一定影响 | 144 | 64.86 | |
很大影响 | 18 | 8.11 |
在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途径方面,在问卷中以多选题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的途径多样,涵盖了线上和线下,也包括集体学习和单独咨询等多种形式,主要通过专业课程、网络媒体、校内讲座和校内就业指导中心进行了解(详见表3-7)。
表3-7 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途径
调查项目 | 选项 | 数量 | 比例(%) |
以何种形式接触或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 | 专业课程 | 123 | 55.41 |
校内讲座 | 93 | 41.89 | |
校内就业指导中心 | 90 | 40.54 | |
校外专业咨询机构 | 30 | 13.51 | |
网络媒体 | 111 | 50 | |
纸质媒体 | 36 | 16.22 | |
亲朋好友的科普 | 27 | 12.16 | |
其他 | 9 | 4.05 |
在关于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问题中,大部分被调查的学生都觉得学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就业指导中心的服务给他们的帮助有限(见表3-8)。
表 3-8 对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评价
调查项目 | 选项 | 数量 | 比例(%) |
学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帮助如何? | 没有帮助 | 30 | 13.51 |
帮助不大 | 102 | 45.95 | |
有较大的帮助 | 78 | 35.14 | |
有很大帮助 | 12 | 5.41 | |
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帮助如何? | 没有帮助 | 42 | 18.92 |
帮助不大 | 108 | 48.65 | |
有较大的帮助 | 60 | 27.03 | |
有很大帮助 | 12 | 5.41 |
4.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进期望
广州工商学院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不可谓没有效果,但作为教育接收方的学生对于教育开展的情况和反馈也尤为重要,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是我们反思教育过程中的不足的一个良好的途径。在表3-9中显示,学生期望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趋向于多样化发展。
表 3-9 对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期望
调查项目 | 选项 | 数量 | 比例(%) |
学校提供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该包含哪些内容? | 就业信息和就业政策 | 120 | 54.05 |
一对一的职业咨询 | 81 | 36.49 | |
就业技巧培训 | 102 | 45.95 | |
职业测评 | 66 | 29.73 | |
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及培训 | 90 | 40.54 | |
心理辅导 | 39 | 17.57 | |
开展专业实习 | 75 | 33.78 | |
其他 | 3 | 1.35 | |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最好在何时开展? | 大一 | 120 | 54.05 |
大二 | 48 | 21.62 | |
大三 | 36 | 16.22 | |
大四 | 18 | 8.11 | |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以何种形式开展为好? | 课堂授课 | 123 | 55.41 |
讲座 | 57 | 25.68 | |
一对一规划 | 120 | 54.05 | |
求职模拟 | 141 | 63.51 | |
专业实习 | 111 | 50 |
四、广州工商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我认知不足
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是以个人的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等为基础的。大学生缺乏对自己探索和认知,不知道自己的个人兴趣在哪里,不知道自己能力几何,则无法找到找到与自己相匹配的职业,难以开始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而部分毕业后处于茫然焦虑状态下的大学生为了避免走向“毕业即失业”的结局,不得不屈服于现状,随意地选择职业,因此常常在就业中体现出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这样一来,不仅自己有可能无法充分利用自己在大学期间所学习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无法充分地兼顾自己的特长与职业兴趣,还有可能会因为人岗不匹配的问题给就职企业带来效益和利益上的损害,更加影响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
(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
根据调查可以发现,广州工商学院虽然在大一大二时就对大学生普遍地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但是这种教育的开展仅仅使他们认识到了职业生涯规划在他们的大学生活中乃至未来走出社会后会对他们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所学知识和方法只是为了应付学校和老师的期末考核,并没有使他们真正地把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运用到自己的身上,来指导自己的学习。缺乏这种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学生所学习的一切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就成了水中月、镜中花,没有落到实处,也就不能与自己的自身条件相结合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道路,就会在毕业时面对着就业、升学和创业的分岔路踌躇犹豫,影响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历程。
(三)学生社会实践经历有限
大学生是处于学校和社会之间的群体,学校是他们获取学术知识的来源,社会则是他们提高自己实践能力的来源。进入社会进行实践是检验自己的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正确认识社会的有效方法,更是进行职业尝试反思自己职业选择的有效手段。但是当代大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时,常常抱着一种应付了事的心态,所选所做之事往往为了完成学校交付的实践任务,浪费了自己有限的大学社会实践的时间和机会,也得不到任何有用的信息来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有学生积极地进行社会实践,但选择的实践方式局限在发传单、当服务生等简单职位当中,缺乏实际的指导意义。或者是职位选择单一,在社会实践中没有多方面地去尝试不同的职位,从而做出了错误的职业选择。这些问题都会使大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中遇到问题,使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陷入停滞或遇到瓶颈,错过职业生涯发展的良机。
(四)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置不合理
从课程形式来看,广州工商学院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专业课程为主要开展形式,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通常都是一个班的学生一起上课,有时也会组织几个班一起上课。这样固然能够使受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学生基数增加,但是其教学的质量如何却使人存疑。单一的课堂讲授的形式缺失了很多的乐趣,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感,影响教学的质量。这种情况在与学生进行访谈时不难窥见。提到职业生涯规划,部分学生能够想到的只是自己学习过这一门课程,而忽视了它对我们职业选择和发展的更深层的作用。这种课程的形式也无法关注到每个学生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需求。在一个班级中,有的学生尚处于迷茫的阶段,有的学生已经确定了自己的职业方向,有的学生却决定创业,不同的发展方向需要不同的指导,无法针对性地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指导。
从课程内容来看,目前广州工商学院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偏重于理论和方法论的教育,对于学生职业实操的锻炼较为缺乏,所学知识脱离自己的专业基础,难以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来指导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更遑论实施。当代社会日新月异,企业对于高校毕业生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但学校对于学生的教育与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往往容易出现偏差。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就是为了缩小这两者之间的差距,使高校学生清晰地了解自己,了解社会,更符合社会的需求,从而顺利地实现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型。
(五)就业指导中心服务不完善
广州工商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要是以线上形式在网络平台和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一些就业相关的信息,为毕业生提供公司的招聘信息、国家的就业创业政策、统计学生的就业情况等,并由辅导员和班委干部进行层层宣传,其服务大多着眼于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而更加具有指导意义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指导和服务则没有引起重视。虽然就业指导中心也在网络平台上提供了在线咨询和职业测评服务,但由于平台设计落后和缺少宣传等原因,这些服务在学生当中的认知度较低。从调查情况来看,很多学生都不知道就业指导中心提供这些服务。而就业指导中心结合学校其他部门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讲座和职业生涯规划比赛等相关的活动也比较少,这就导致很多学生除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之外很难在毕业之前接触到其他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所以,本该是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导部门的就业指导中心没有积极完善自己的服务,也是广州工商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一个问题。
五、广州工商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改进对策
(一)提高学生自我认知水平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从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开始。一个人只有真正地了解自己,才能摆脱自大或自卑的心理的干扰,用健康的、客观的眼光看待自己;才能对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做好职业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
从学生自身而言,可以利用一些科学的自我分析工具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
1. 约哈里窗口
X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约瑟夫·勒夫特提出约哈里窗口来帮助人们进行有效的自我认知。约哈里窗口向我们展示了四个心理区域,分别是:自知人亦知的开放区域,自知人不知的秘密区域,自不知人知的盲目区域,自不知人亦不知的未知区域。要想提高自我认知水平,就要着重缩小自己的盲目区域和未知区域,通过积极地与周围人、与自己进行交流,获得多方的反馈来客观地认识自己。
2. SWOT分析法
学生在拥有职业目标的前提下,可以通过SWOT分析法进行分析。首先罗列出自身的内部条件——竞争的优势和劣势,所处的外部环境——拥有的机会和可能会面临的威胁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再根据分析结果判断职业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从而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计划或调整自己的职业目标。
此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自我分析工具,包括针对性格进行的MBTI性格类型量表、针对能力进行的GATB一般能力倾向测验、针对兴趣进行的霍兰德职业性向测验等。只要利用科学的分析工具,对自身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得出具有可行性的职业目标和行动方案,帮助大学生走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
(二)增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作为一所应用型大学,广州工商学院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从大一新生阶段就开始了。这样的教学安排对于大学生开展他们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效果却非常有限。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以他们自身为主体出发的,只有他们拥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对所学知识加以运用,结合个人实际和需求进行规划,根据实际效果调整规划,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才能算得上成功。这离不开学生、学校、企业各方的共同努力。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帮助他们从主观上认同职业生涯规划的在未来生活和工作中的指导作用,在实际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引导他们积极利用所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促进他们职业价值观的形成,才能使他们正视职业生涯规划的现实意义,从而使职业生涯规划顺利进行。
(三)建立校企合作的职业生涯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的现实意义在于帮助他们在当前汹涌的就业浪潮中找准自己的一席之地,顺利地完成就业,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固的基石。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自己、锻炼自己、丰富自己的重要环节。而在实践活动中少不了企业的参与。学校要与企业加强合作,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意义。这种学校与企业或机构相互合作的情况,在X高校中格外常见,也为X的大学生就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是我们可以借鉴的一种方式。大学生在与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的企业或机构中进行社会实践,一方面能够在保障学生生命财产安全的情况下,让学生走近企业感受企业中真实的工作氛围,提高他们对就业情况的了解。同时检验他们的专业知识,锻炼他们的各方面能力。也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不足,给予他们改进的建议。更能够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检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进行完善。另一方面,这种社会实践能够让企业和机构看到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也能够让学校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了解企业的需求,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四)完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
广州工商学院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上的重视程度和教学情况是走在前列的,但是其教学效果却仍有改进的空间。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该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根据他们所处阶段的生活特点和实际需求进行改进。
结合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可以将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分别定义为萌芽阶段、定向阶段、探索阶段和选择阶段,在每个阶段进行不同的职业生涯指导。
除了课程内容设计的改善,课程形式也可以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用其他学生接受程度高的形式来辅助课堂授课,增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学校可以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设计过程中加入求职模拟、专业实习等实训课程。学生可以在求职模拟实训中作为求职方总结自己的职业优势,反思自己的职业劣势;也可以作为企业方了解目标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才干等。让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再只是课堂上老师口中的理论,不再只是不知道如何利用的方法论,而是在课堂上和企业里真实地接触职业,真切地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五)加强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
就业指导中心要拓展自己的服务范围,优化自己的服务形式。不仅要服务于面临就业关卡的毕业生,还要关注具有职业生涯规划需求的大一到大三的学生。
通过互联网开展线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首先要完善硬件设施,优化网络平台,并利用网络平台来宣传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其次除了利用线上的途径宣传XX政策和发布就业信息之外,还要加大其他原有服务的宣传力度,让有需要的学生可以自主地使用提供专业测评工具和一对一咨询服务。最后在平台中增加服务的类型,帮助有需要的学生学习简历制作和其他企业通用技能;拓展服务途径,开发就业指导中心APP、建立以社交APP为媒介的服务路径。
此外,更要大力发展线下的服务。例如邀请专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讲座,分享理论知识、实践方法和心理辅导知识。邀请校企合作的企业人士进行就职指导。邀请成功校友分享自身经历,发挥榜样的作用。与学校其他组织协同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让学生从自身出发认真地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路径。
就业指导中心要积极地发挥自己的作用,线上和线下两线并举切实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格局。
六、结 语
当前就业形势并不乐观,来自各方的挑战影响着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做好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大学生减少就业压力、了解就业形势、发展专业技能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就广州工商学院在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问题进行调查。发现该校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中主要存在:学生自我认知不足,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社会实践经历不足;该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置缺乏趣味性和针对性;该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服务不完善,忽视了线下指导作用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采用科学的分析工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提高学生的课程认同感和重视程度来增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建设;建立校企合作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形式,给予学生了解社会、进行实践的平台;完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向着阶段化、多样化、个性化方向发展;通过扩大服务范围、优化服务形式、拓展服务途径的方式加强就业指导中心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的方法。发挥校方、企业方和就业指导中心方面的联动协作,来促进该校学生敢于自我剖析、勇于自我挑战,制定出属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走好职业发展道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淑欣, 鲍德媛. 中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比较与借鉴[J]. 职业时空, 2005(10): 57-59.
[2] 杨梅. “双创”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调查——以农林畜牧类高校大学生为例[J]. 高教学刊, 2019(06): 32-35.
[3] 韩丁. A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究[D]. 郑州大学, 2016.
[4] 郑岳慧.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D]. 内蒙古大学, 2019.
[5] 李玉芳. X大学商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D]. 厦门大学, 2017.
[6] 申丽丽.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D]. 吉林农业大学, 2015.
[7] 王锐.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成都理工大学, 2012..
[8] 金天.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策略[J]. 现代经济信息, 2019(04): 464.
[9] 徐娥. 论职业生涯规划对改变大学生就业观念误区的重要性[J]. 文学教育(上), 2017(02): 148-149.
[10] 麦凤兰.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探究[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 3(12): 44.
[11] 张海娟, 刘晓军.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困境与对策[J]. 教育与职业, 2017(11): 79-84.
[12]雷享勇, 郭靖娴, 丁伟. 大学生自我认知对职业发展的影响[J]. 教育教学论坛, 2019, (6):64-65.
[13] 李娜.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自我认知教育[J]. 教育观察(上旬刊), 2014, 3(05): 32-33.
[14] 初金哲, 赖铁枫.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索与研究[J]. 品牌研究, 2019(1): 144-144.
[15] 郑美群, 李洪英. 职业生涯规划[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7.
[16] 雷顺福, 张智慧.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M]. 北京: 航空工业出版社, 2015.
[17]Training career adaptability to facilitate a successful school-to-work transition[J]. Jessie Koen, Ute-Christine Klehe,Annelies E.M. Van Vianen.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12(3).
[18]Paul Engle. Career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J]. ISE; Industrial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at Work, 2019, 51(7).
致 谢
随着论文撰写的结束,我的大学生涯即将落下帷幕。毕业论文于我而言是一项挑战,能够顺利地完成这个挑战离不开我的论文指导老师代春花老师的精心指导。无论是在论文选题阶段,还是在调查问卷的制作和确定中,从初稿的撰写和修改过程中,直至最后终稿的完成,代老师都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在此,我要向代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
同时,我还要感谢《职业生涯规划》的授课老师贺永华老师、《人力资源管理》的授课老师袁艺老师为我本次论文的撰写打下了理论基础,感谢《应用文写作》的授课老师童智老师、《办公自动化应用》的授课老师柳颖老师和其他任课老师的精心授业,使我能够顺利地完成课题的研究和论文的写作。除此之外,还要感谢参考文献中的各个作者们,感谢他们的研究使我对这个课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此也向这些作者们致以深深的谢意。以及参与本文的问卷调查的各位同学们和帮助我分享问卷的朋友们,感谢你们无私的帮助。
最后,感谢审阅我的论文的各位老师,感谢你们辛苦的工作。这篇论文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在这里恳请各位老师进行批评指正,万分感谢,老师们辛苦了。
附录
广州工商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问卷调查!本问卷涉及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问题,目的在于了解我校在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本问卷采用匿名方式进行填写,不会泄露您的个人隐私,答案无对错之分,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每道题的答案中如实选择。本次问卷调查所得仅用于论文学术分析,衷心感谢您的支持!
一、个人基本情况
1. 您的性别是? [单选题] *
○男 | ○女 |
2. 您的年级是? [单选题] *
○大一 | ○大二 |
○大三 | ○大四 |
二、职业生涯规划认知情况
3. 您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了解吗? [单选题] *
○不了解 | ○不太了解 |
○了解 | ○非常了解 |
4. 您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有进行专门的发展和培养吗? [单选题] *
○没有 | ○有 |
5. 您为什么选择现在的专业? [单选题] *
○个人的兴趣喜好 | ○父母等长辈要求 |
○就业的难易程度 | ○指导老师的推荐 |
○综合意见的考量 | ○其他 _________________ |
6. 您对自己现在的专业满意吗? [单选题] *
○不满意 | ○一般 |
○满意 | ○非常满意 |
7. 您对自己所学专业日后的职业发展方向了解吗? [单选题] *
○不了解 | ○不太了解 |
○了解 | ○非常了解 |
8. 您对当前的就业情况了解吗? [单选题] *
○不了解 | ○不太了解 |
○了解 | ○非常了解 |
9. 您从学校毕业以后的打算是? [单选题] *
○直接就业 | ○继续深造 |
○自主创业 | ○呆在家里 |
○尚未考虑 |
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情况
10. 您是在什么时候开始接触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的? [单选题] *
○没接触过 | ○大学之前 |
○大一 | ○大二 |
○大三 | ○大四 |
11. 您对自己的大学生活进行过规划吗? [单选题] *
○从来没有规划过 | ○规划过,但没有很仔细 |
○做过清晰的短期规划 | ○做过清晰的长期规划 |
12. 您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有影响吗? [单选题] *
○没考虑过 | ○没有影响 |
○有一定影响 | ○很大影响 |
13. 您是以哪些形式接触或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的? [多选题]*
□专业课程 | □校内讲座 |
□校内就业指导中心 | □校外专业咨询机构 |
□网络媒体 | □纸质媒体 |
□亲朋好友的科普 | □其他 _________________* |
14. 您认为学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您的帮助如何? [单选题] *
○没有帮助 | ○帮助不大 |
○有较大的帮助 | ○有很大帮助 |
15. 您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对您的帮助如何? [单选题] *
○没有帮助 | ○帮助不大 |
○有较大的帮助 | ○有很大帮助 |
四、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进期望
16. 你认为学校提供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多选题]*
□就业信息和就业政策 | □一对一的职业咨询 |
□就业技巧培训 | □职业测评 |
□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及培训 | □心理辅导 |
□培养专业学习兴趣和专业实习 | □其他 _________________* |
17. 您认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最好在什么时候开展? [单选题] *
○大一 | ○大二 |
○大三 | ○大四 |
18. 您认为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以哪种方式开展为好? [多选题]*
□课堂授课 | □讲座 |
□一对一规划 | □求职模拟 |
□专业实习 | □其他 _________________* |
19. 您认为目前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存在哪些不足? [多选题]*
□课程设置不合理,低年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
□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和多样化 |
□教师专业性不强,指导能力不足 |
□偏重理论,缺乏实操锻炼 |
□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缺乏针对性 |
□其他 _________________* |
20. 您对学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什么建议吗?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8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