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畜牧业常扮演扶贫攻坚中流砥柱的角色,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之一。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我国畜牧业生产的基本条件不断改善,畜牧业生产过程不断推进。本文选取在此背景下快速发展成长起来的,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之一的广东文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以期探寻到有代表性的经验。
本文基于温氏2014-2018年的财务数据,从财务报表的结构和趋势进行财务分析和预测。利用比例分析法分析其短期偿债能力及长期偿债能力,运用改进后的杜邦分析法对其盈利能力进行了财务诊断,最后用比例分析法分析了企业的成长能力。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对温氏2014年至2018年的财务报表进行了数据分析;其次发现报表中存在的财务隐患,总结了温氏财务的三个主要问题:高库存率、高短期偿债风险和低短期偿债能力;最后提出相关的解决建议,以供温氏集团在做财务决策时参考及同行企业借鉴。
本文主要的创新点体现在财务分析的全面性及逻辑性、分析方法的多样性、多维立体客观地评价企业的问题所在,具有较可靠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畜牧业 温氏集团财务分析
一、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随着时代发展、小康建设的普及,畜牧业在精准扶贫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其门槛低,即使文化程度低、家庭不太富裕的人口也能小规模养殖,在农村开展最适合不过。畜牧业可以说是自主脱贫的一条好路子,随着大环境下高速发展的畜牧业,已经有了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在前人的铺垫下可以少走许多弯路。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养殖企业,为稳定价格、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1]。
畜牧业在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因此我选择了本区域内甚至全国驰名的畜牧养殖业龙头企业来分析,研究它的运营管理方式,将它们好的成功经验应用到更多需要的地区,以助区域经济发展一臂之力。温氏集团借“公司+农户”的方式在养殖业中一路高歌,在省内甚至全国都极富盛名,其发展模式及养殖模式非常值得其他企业借鉴。
对过去的回顾与总结是为了帮助未来进行更好的探索与发展,趋利避害。对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亦是如此。我们可以通过对企业的财务分析,判断一家企业的实力,评价、考核它的经验状况,为投资决策作支撑;通过数据分析客观说明它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预判它的发展趋势,为长期投资提供依据。很庆幸,温氏探索了几十年,找到了一种适合自身、适合当地和类似地区的发展模式,为其他养殖户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下面将通过对温氏的分析来了解它的经营管理过程,以便其他养殖人结合自身情况加以运用,意义非凡。
(二)文献综述
有许多前人学者对财务分析有过深入研究,探讨过它的重要性、它的研究方法、它的应用以及提出自己的改进见解,本文参考了前人学者对上市公司财务研究方法及论点,并从中找出可行的建议。
李东娇、柯海霞(2018)以财务报表为基础,对S公司2014年至2016年3个会计年度的财务报表信息、财务状况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揭示财务问题,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2]。
李艳艳(2020)讲述了传统财务分析的不足及改进,对各项报表指标、数据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判断,以使财务分析更有效地为企业提供经营决策信息[3]。
陈娟(2019)就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中常见财务指标进行系统剖析,详解各指标的使用方法,提出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的改进方案,对未来上市公司的投资分析管理提供参考[4]。
王巧玲(2020)探究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以辅助企业领导者正确使用财务分析做决策,帮助企业更好发展,走向更高的阶段[5]。
朱孝峰(2020)认为市场的规范化使企业财务报表彰显出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企业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并分析了过去的企业财务报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6]。
以上文献着重于如何更专业、全面、系统地运用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与技巧,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财务报表让企业更健康地发展。
二、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养殖和销售黄羽肉鸡和商品肉猪,兼营养殖和销售肉鸭、奶牛、蛋鸡、鸽子、肉鹅及其产品,配套经营屠宰、食品加工、现代农牧装备制造、兽药生产、生鲜食品流通连锁经营以及金融投资等业务。是一家多元化、跨行业、跨地区发展的现代大型畜牧企业集团。现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创新型企业,是亚洲最大的养鸡企业。在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建成120多家一体化公司,截至2018年资产总额约539.50亿元(同比增长10.01%),行业排名全国第一。
截至2018年底,温氏上市三年来,现金分红总计104.26亿元,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拥有270多家控股公司、5万户合作家庭农场(养殖收益达81亿元,户均收益15.48万元)、员工整体薪金水平同比提高5.78%。
业绩方面,主营:销售肉猪2229.7万头(同比增长17.10%,售价同比下降14.42%)、销售肉鸡7.48亿只(同比下降3.48%,售价同比上涨17.6%)。副营:销售肉鸭3133.31万只、鸡蛋1.94万吨、原奶7.55万吨(同比增长36.66%)、成品奶1.69万吨(同比增长13.42%)。实现营业收入572.36亿元(同比增长2.84%)、利润总额42.84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57 亿元(同比下降41.38%)。
市场份额方面,2018年九大上市养猪企业猪出栏总量占全国生猪出栏量6.45%,其中温氏占3.2%;排名前十黄羽鸡养殖企业出栏总量约占全国出栏量35%,其中温氏占19.2%。
三、温氏集团财务状况分析
本部分对温氏集团的财务状况分析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三张财务报表的结构和趋势,第二部分从四个维度(长、短期偿债能力、获利能力、成长能力)分析了温氏的财务能力。
(一)财务报表分析
1.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与趋势
图1 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趋势图
资料来源:温氏集团财务报表
从上图可以看出,温氏集团从2014年—2018年一直在高速稳定发展,总资产及各组成部分在逐步上升,但各部分的比重在逐渐改变,2015年之后流动资产比重连续小幅下降,非流动资产则缓慢小幅上升。随着总资产的增加,筹资借债方面的非流动负债绝对值在逐渐增加,但总体比重仍然很低,2018年最大值仅为9.44%;借债方面主要是流动负债,虽然绝对值有小幅上升,但总体比重却为下降趋势,维持在25%左右。所有者权益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后两年增长趋势放缓。在资产配置方面,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的比重从慢慢接近到逐渐拉开距离,在2017年比重差值达到最大,流动资产为40.11%,非流动资产为59.89%,企业的经营风险增大,一旦陷入债务危机,非流动资产很难变现,合理配置资产很有必要。
经计算,温氏集团2014年—2018年的流动资产占比分别为43.81%、48.61%、44.52%、40.11%和40.41%,比重较大,波动范围正常。流动资产中的存货呈下降趋势(2014年—2018年分别为30.01%、27.18%、25.46%、23.10%、23.89%)但仍占有较大比重,货币资金总体略有下降,主要原因是公司规模扩大,存货占据了大量资金,即使维持相同的规模也需要更多的投入,这就导致了存货成本的增加。再者就是温氏集团近年来总资产增长速度较快,从而使得货币资金的比重相对减少,加之没有交易性金融资产,降低了温氏集团的资金使用效率。
温氏集团从2014年—2018年非流动资产(比重分别为:56.16%、51.42%、55.48%、59.89%、59.59%)总体呈小幅上升波动状态;生物性生物资源相对稳定(6.54%~8.19%)保持在10%以下的比重;长期股权投资曾小幅波动,但比重基本上在1%附近(0.86%~1.59%),说明温氏集团在对外投资及扩张方面持续且稳定;在非流动资产中,温氏集团的固定资产呈“微笑”曲线形状变化(27.44%~33.83%),主要是由于企业在逐步扩大规模,加大了对养殖场地建设的投资。根据对温氏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的分析,可以看出其存货占据较高比例,对于难以长时间保存的存货,优化库存管理就迫在眉睫。
温氏的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分别为88.84%、98.60%、97.76%、77.22%、72.25%,是主要的负债。其中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款的5年均值分别为:11.03%、18.30%、37.21%,是流动负债的主要项目。短期借款较多的原因是因为企业的资产规模增加,日常周转经营对流动资金的需求增加。近几年都没有发行短期融资券,说明企业有充足的流动资金,也暴露了单一的融资结构,占据了企业的财务费用。
从财务报表计算得出,温氏集团2014年—2016年没有长期借债,之后两年长期借债有所增加,但在总资产中的占比仍然较低,2018年最大值为13.14%,主要由于近两年公司规模扩大、饲料原材料价格上涨,通过增加长期借债用于购买原材料。
在股东权益筹资过程中,所有者权益比重处于较稳定状态(62.41%~75.72%),波动不大;比重变化最明显的要数未分配利润,呈现大幅度上升,翻了近一翻(比率分别为21.38%、34.80%、44.98%、40.64%、38.96%);资本公积总体呈小幅下跌(18.84%~11.62%);实收资本基本维持在10%的位置。
2.利润表的结构与趋势
利润表亦称损益表或收益表,反映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7]。通过对温氏2014年—2018年的收入分析,可以了解其5年间实现的营业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有多少以及变化趋势和波动情况等,便于各种报表使用者使用,为他们的决策提供依据。
图2 温氏收入结构图
资料来源:温氏集团财务报表
温氏2014年—2018年的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99.17%、98.69%、99.42%、99.62%、100.03%(该年投资收益为负),营业外收入微乎其微(0.56%、0.30%、0.20%、0.08%、0.06%),投资收益占比也只是冰山一角(0.27%、1.00%、0.38%、0.30%、-0.09%)。这说明它是“务正业”的,能在自己的主营上做到极致才能保持盈利的稳定性,使营业收入占比极高,也侧面反映了它的收入结构正常且健康,可持续成长活力能力很强。
3.现金流量表的结构与趋势
现金流量表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企业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对其现金及其等价物所产生的影响[8]。其中的“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量”,是评估企业是否健康发展的关键,是判断企业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的基础。
从下图可以看出,营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是温氏的收入组成的顶梁柱,五年比重均值高达86.45%,其营业收入在85.71%%~96.20%之间波动,说明其经营状况稳定持续且高效。投资活动现金流入比重除2018年有较大上升外,其余4年比重稳定在低位(4.08%、3.58%、3.76%、4.11%、17.11%),5年均值仅7%。反映出温氏在投资活动上可能精力资金投放不足或志不在此或这方面能力欠缺。再看筹资活动现金流入,温氏筹资活动现金流入比率分别为10.21%、5.31%、0.04%、9.87%、6.82%,一直在低位小幅波动(5年均值6%),说明企业本阶段发展的资金来源不依赖于外债,企业的发展和资金来源稳定且健康。
图3 温氏现金收入趋势图
资料来源:温氏集团财务报表
从下图可以看出温氏现金的持续稳定流向是经营活动现金,2014年—2018年,其经营活动现金流出比率分别为73.68%、73.45%、71.54%、73.81%、68.94%,比率波动不大。再看筹资活动5年的现金流出比率:14.09%、11.37%、10.95%、8.15%、7.16%(5年均值为9.97%),呈逐年下降趋势,其因筹资而产生的支出也随之降低,相关压力也相应减少。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比率分别为12.24%、15.18%、17.52%、18.04%、23.09%,从投资比例逐年上升的现象可以得知温氏这5年间的发展速度在稳定加快,使得它的规模更是在行业内空前绝后,牢固了自身的行业地位。
图4 温氏现金流出趋势图
资料来源:温氏集团财务报表
从下图可以看出2014年—2018年温氏现金净值增加量主要是经营活动所贡献的,金额分别为:46.47、93.03、146.5、79.94、64.94(单位:亿元),2016年后有较大幅度回落,但总体均为正值,主要是由于这几年间全国肉猪价格总体持续走弱、环保政策“禁、限、转、治”持续收紧所致,说明现金余额较大,企业经营状况良好。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除2017年外)净值(负方向)整体不断增加,说明温氏的净营业收入在规模扩张的投入逐渐加大,企业也在快速发展中。
从财务报表统计数据可以知道,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总量较大(385.4亿元~591.3亿元),反映出企业经营资本雄厚。2016年后稍有下降,主要受其主营业务销量降低的影响,加之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也进一步占用了资金,维持同样规模所需的资金投入有所上升,表现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逐年上涨(338.9、386、444.7、465.2、510.8,单位:亿元)。
图5 现金净额趋势图
资料来源:温氏集团财务报表
从财务数据总结了投资活动现金流可知,温氏集团虽然投资活动产生了进入公司的现金流,但消耗了更多的资金,2014年—2018年现金流出分别为56.3、79.79、108.9、113.7、177.1(单位:亿元),呈逐年上升趋势,投资活动现金净额的负向趋势也整体上升(-1.459、-60.96、-85.8、-87.65、-47.68(单位:亿元),这部分资金主要用于企业规模的扩建,如生产规模、基地规模等。再看这5年筹资活动的现金净额,分别为-18.87、-31.86、-67.78、11.12、-1.459(单位:亿元),除2017年外均为负贡献。因其有大量的自有资金,所以贷款在温氏的作用类似于新债还旧债,而不是用于对外投资,这样既可以减少资金使用成本有愧于减轻偿债负担。侧面反映出温氏有许多偿还贷款的途径,不会因资金短缺而陷入困境。
(二)财务能力分析
本部分对温氏2014年至2018年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以及成长能力进行了分析,运用的分析方法有比率分析法和改进后的杜邦分析法。
在温氏的负债结构中,只有小部分是非流动负债,其余大部分是流动负债,占总负债比重分别为88.84%、98.60%、97.76%、77.22%、72.25%,比例很不协调,如果发生不可抗事件,例如大规模禽流感等,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短期还款压力。为了缓解短期还款压力及预防短期还款风险,有必要改善其债务结构,因此本部分主要讨论其短期还款能力。
表1 温氏集团的负债表(单位:亿元)
报表日期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流动负债合计 | 92.48 | 95.69 | 98.35 | 121 | 132.8 |
非流动负债合计 | 11.59 | 1.359 | 2.239 | 35.66 | 50.94 |
负债合计 | 104.1 | 97.05 | 100.6 | 156.7 | 183.8 |
资料来源:温氏集团财务报表
图6 温氏负债比重对比图
资料来源:温氏集团财务报表
1、短期偿债能力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9],它决定了企业经营的风险程度,而它本身又正相关与流动资产的流动性。流动资产就像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因资产缺乏流动性而无法偿还到期债务导致破产的企业比比皆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下图可以看出,温氏集团这5年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比较低,分别为1.31、1.66、1.88、1.63、1.64和0.41、0.73、0.80、0.69、0.67,温氏生产过程长和流动负债比重大是造成速动比率低的重要原因,因为生产过程中的存货会占据大量资金,从而会拉低速动比率。
温氏的存货周转率为4.66、5.61、6.11、5.09、4.73,(行业均值约为3.98)应收账款周转率为170.42、266.81、412.80、322.48、331.63,在行业中都比较高(行业均值约为25.88)。但是企业的静态指标在行业中较低,这也反映了额温氏集团要比同行承担更大的短期还款压力。温氏集团的优势有:存货周转率较高,可以快速销售产品;应收账款周转率较高,可以快速收回账款。但是金无足赤,在流动资产及其等价物方面在行业中劣势明显,同时也影响了企业的短期还款能力。
表2 温氏短期偿债能力指标表
年份 | 静态指标 | 动态指标 | ||||
流动比率 | 速动比率 | 现金比率 | 应付账款周转率 | 应收账款周转率 | 存货周转率 | |
2014 | 1.31 | 0.41 | 0.39 | 20.93 | 170.42 | 4.66 |
2015 | 1.66 | 0.73 | 0.71 | 21.04 | 266.81 | 5.61 |
2016 | 1.88 | 0.80 | 0.79 | 16.09 | 412.80 | 6.11 |
2017 | 1.63 | 0.69 | 0.67 | 18.30 | 322.48 | 5.09 |
2018 | 1.64 | 0.67 | 0.66 | 16.96 | 331.63 | 4.73 |
资料来源:温氏集团财务报表
2、长期偿债能力
长期偿债能力衡量的是企业对债务的承担能力和偿还债务的保障能力[10]。本部分从与企业资本结构和还息能力相关的两个指标着手分析: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
表3 温氏长期偿债能力指标分析表
资产负债率 | 利息保障倍数 | |
2014 | 0.38 | 31.05 |
2015 | 0.30 | 132.99 |
2016 | 0.24 | 236.26 |
2017 | 0.32 | 45.06 |
2018 | 0.34 | 15.47 |
资料来源:温氏集团财务报表
2014年—2018年温氏的资产负债率为0.38、0.30、0.24、0.32、0.34(同行均值约为0.29),总体波动不大,比较稳定,一个盈利能力强、现金流稳定的企业,其债权人能接受的资产负债率就相应较高。
利息保障倍数为31.05、132.99、236.26 、45.06、15.47(行业均值约11),呈抛物线趋势变化,表示其长期偿债能力有所下降,虽然波动巨大,但其债权人的债权安全仍然相当有保障,在行业中依然可以傲视群雄。
3、获利能力
获利能力就是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11]。为了完整、准确地判断获利能力,本部分采取的分析方法是改进后的杜邦分析法,分析过程对经营活动及财务活动也进行了清晰的区分。
表4 温氏获利能力指标分析表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
权益资本报酬率 | 17.33% | 28.81% | 39.01% | 20.97% | 11.97% |
税后经营利润率 | 6.89% | 13.26% | 20.05% | 12.04% | 6.73% |
营业成本率 | 8.62% | 17.32% | 29.31% | 16.24% | 9.20% |
管理费用率 | 4.51% | 5.29% | 5.77% | 5.61% | 6.32% |
销售费用率 | 0.96% | 0.97% | 0.99% | 0.94% | 0.92% |
经营活动所承担费率 | 0.57% | 0.67% | 0.99% | 0.94% | 0.92% |
总资产周转率 | 1.40 | 1.47 | 1.43 | 1.13 | 1.06 |
流动资产周转率 | 3.19 | 3.03 | 3.22 | 2.83 | 2.63 |
存货周转率 | 4.66 | 5.61 | 6.11 | 5.09 | 4.73 |
应收账款周转率 | 170.42 | 266.81 | 412.80 | 322.48 | 331.63 |
固定资产周转率 | 4.52 | 5.15 | 5.22 | 3.85 | 3.14 |
财务费用比率 | 0.98 | 0.99 | 1.01 | 1.01 | 1.01 |
权益乘数 | 1.60 | 1.42 | 1.32 | 1.47 | 1.52 |
资料来源:温氏集团财务报表
2014年—2018年温氏集团的权益资本报酬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和税后经营利润率(经营利润(1-税率)/营业收入)呈抛物线正相关趋势变化,变化幅度均超3倍,属于对行业周期变化的正常反应。
营业成本率呈抛物线趋势变化,在2016年达到峰值,根据营业成本率公式(营业成本/营业收入)可知,其营业成本在数值上(334.9、388、426.1、444.9、475.9,单位:亿元)和比例上都有上升趋势,后两年主营业务收入增加速度反超才使比例有所回落。起推波助澜的事件大概就是2017年禁限养环保政策的收紧了,该政策清退了部分中小养殖户,使得像温氏这样的大企业抓住时机抢占市场空缺,加速规模扩张,在需求不变,供给减少的情形下分了一块大蛋糕。权益乘数,表示负债程度,比值越高负债越多,利用财务杠杆获利也会增多,但风险也会相应增加。像2017年这样的行业机遇,温氏可以通过增大财务杠杆来增加获利能力。
再看其他较稳定的支出类比率:管理费用率(管理费用/营业收入)在5%附近小幅波动;销售费用率(销售费用/营业收入)5年均值为0.956%,波动很小;经营活动所承担税率也是在1%以下徘徊。
再看周转率相关指标: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总资产)除2017年后小幅下落还算平稳,5年均值为1.30(行业均值约为0.63),企业可以通过增加营业收入来提高该比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在行业的2倍以上(行业均值约为1.33),反映出温氏对资产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存货周转率在行业中没有拉开太大差距(行业均值约为3.98),优势不明显,且近两年都低于行业水平,温氏应该积极销售产品,妥善管理存货,防止积压。应收账款周转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温氏集团的议价能力强,能迅速收回账款,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固定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固定资产)虽然2016年后有所回落,但与行业相比(行业均值约1.49)温氏对资产的利用率仍在行业两倍以上,在营业收入上升的情况下(387.2、482.4、593.6、556.6、572.4,单位:亿元),该比率的下降归因于企业的规模的扩建,使固定资产基数变大。
从下面的温氏的杜邦分析图来看总体上都比较健康,财务活动贡献和经营活动贡献分别为1.47、19.5%(行业均值约为1.15、3.72%),但经营活动所承担费率在行业中不太占优势(行业为负值),如企业能在盈利能力上加大建设力度,提高其盈利水平,经营活动贡献值将会更上一层楼。
营业利润提供了很高的获利贡献,5年贡献均值为99.42%,总资产周转率5年均值达1.30,约为行业均值的2倍。对企业获利能力起负贡献的有财务费用比率(5年均值为1)和税收效应比率(5年均值98.8%)。增加营业利润的贡献度是太高获利能力的最好途径,其他因素贡献度有限且波动平稳,可维持现状。
权益资本报酬率0.3 | 财务活动贡献1.47 | 权益乘数1.47 | ||
财务费用比率1.0 | ||||
经营活动贡献
19.5% | 总资产周转率1.3 | 其他资产周转率/ | 其他流动资产周转率/ | |
流动资产周转率2.98 | 应收账款周转率300.83 | |||
固定资产周转率4.38 | 存货周转率5.24 | |||
税后经营利润率0.15 | 营业成本率20.17% | |||
管理费用率6.87% | ||||
销售费用率1.38% | ||||
经营活动所承担费率1% |
图7 温氏杜邦分析
资料来源:温氏集团财务报表
4.成长能力
对企业成长能力的分析主要有以下三个指标: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和权益资本增加率[12]。通过了解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状况,我们可以了解其对自身规模扩大和实力壮大的潜力。
表5 温氏成长能力分析指标表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
营业收入增长率 | 2.03% | 24.59% | 23.05% | -6.23% | 2.84% |
净利润增长率 | 4.21% | 121.64% | 84.45% | -42.82% | -39.19% |
权益资本增长率 | 4.22% | 33.28% | 36.26% | 6.34% | 6.59% |
总资产增长率 | 19.05% | 18.20% | 26.61% | 18.34% | 10.01% |
资料来源:温氏集团财务报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温氏前三年成长能力指标数据走向都非常乐观,后两年随着营业收入出现负增长,净利润增长率也受到严重的影响,连续两年负增长,这是由于在2016年前的时候,温氏集团快速扩张,资产规模变大,在2016年之后,虽然总资产的增长速度大幅下降,但只是放缓了发展速度,而不是倒退发展,就目前的趋势,其发展规模仍是难以超越的,这一点从权益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的同步变化趋势就可以看出来,投资者依然对温氏信心满满。
在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也要有相匹配的销售渠道,因此,企业要密切关注销售渠道的建立、拓宽与完善,不要积压库存,占用资源,以抵抗养殖行业不可避免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的波动风险。
四、温氏集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本部分将分析从财务数据总结出的温氏集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为:存货比重高、短期还款风险大和短期偿债能力偏低三个方面。
(一)存货比重高
肉鸡和生猪是温氏重要的产品,但是,这5年间养殖行业间断地遭到了不可抗力的打击,温氏也不能完全幸免,在2017年的H7N9流感事件中,肉鸡销量受到较大影响,直到下半年影响消退后才逐渐好转。2018年非洲猪瘟爆发,生猪跨省禁运,造成了产区和销区供需不协调,生猪行情波动较大。通过对温氏的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知道,温氏集团的存货比重5年均值为23.8%(同行约为15.62%),2018年的年初库存增加了13.77%、生产性生物资产增加了12.22%、消耗性生物资产及产成品大幅增长;造成存货成本增加的另一个原因是原材料的价格高居不下。
2014年—2018年温氏的存货比重虽然略有下降,但仍占据较大比重(48.09%、38.62%、33.62%、33.95%、36.24%),存货风险应受到重视,原料及产品占据货币资源,为避免积压和浪费,需要管理好存货及时喂养和积极销售加大存货周转率。
温氏货币资金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8.50%、6.48%、2.52%、3.38%、5.05%),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比为0,融资渠道缺乏多样性,这有可能导致温氏的短期偿债能力偏低。
(二)短期还款风险大
流动负债是温氏的主要负债,2014年—2018年其流动负债率分别为:88.86%、98.60%、97.77%、77.24%、72.28%,而且主要是银行短期借款。这些资金主要用于日常经营活动,其债务期限与使用期限不相匹配,企业可能有自己的考虑,如:相比长期借款,短期借款低利率、易申请、灵活、续借方便等,但若遭遇金融危机、行业灾难性的疾病,会被要求提前还款,或企业遇到突发经营危机,银行不愿意续借,企业的资金链将面临断裂危险,金融危机中有许多前车之鉴都是由于借不到短期借款而倒闭的,因此这是一个需要重视的点。
(三)短期偿债能力偏低
根据财务报表分析,2018年温氏集团的流动比率为1.64,基本可以覆盖流动负债,但是扣除存货后的速动比率为0.67,数年来一直延续低值不甚理想,不及同业的一半(1.78),说明存货在流动资产中占有很大比例,占用了资金,造成流动性不足,使得现金比率(0.66)在同业中劣势明显(1.31),现金偿债能力不足进一步加剧了短期流动性风险的隐忧。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温氏的债务结构欠合理,流动负债比例5年均值为86.93%,说明企业对短期资金的依赖性很强,因此迫切需要进行调整以增强短期偿债能力。
五、温氏集团的发展对策
本部分将根据发展问题给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分别为优化存货、订货管理(包括存货ABC分类管理、利用经济定量模型EOQ)、发行中长期企业债券及适当提高长期长期借款的比例、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和提高资产变现能力三个方面。
(一)优化存货、订货管理
1.存货ABC分类管理
优化存货管理[13]。根据库存金额和品种对存货进行分类,并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化辅助管理,建立库存资产管理系统,对存货的各阶段各环节进行实时追踪,全程监管,实现库存物资信息动态化管理。温氏集团可以根据自身运营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制定相应的标准,将企业的存货进行分类、差别管理。
如下表,A类库存数量少分量大,属于关键的少数,应当重点关注:减少耗损、确保安全、积极销售,在仓储成本、资金周转率和正常经营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B类库存金额和品种数量都不甚突出,属于亚重点库存,可实行一般控制,不必与A类一般严格又不如C类一般宽松;C类库存金额品种俱少,宜选用粗略管理方式灵活把控。
表6 存货ABC分类管理表
金额 | 品种 | 金额比 | 品种比 | 管理办法 | |
A类 | 大 | 少 | 0.7 | 0.1 | 重点管理 |
B类 | 大 | 多 | 0.2 | 0.2 | 一般控制 |
C类 | 小 | 少 | 0.1 | 0.7 | 灵活把控 |
资料来源:库存管理法
2.利用经济订货量模型(EOQ)
在防止存货积压的同时,也应关注某些存货的的库存量,设置订货点(即最低库存量),避免因关键库存存量不足造成经营中断。经济订货批量就是库存总成本最低时的订货量[14]。根据实际波动选用订货公式,估算出订货区间,并逐步缩小区间,选出最优值,从而确定最优订货规模。
但定量订货方式也有一个弊端,就是需要经常盘点库存判断是否达到订货预警,这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工作效益也不好保证。因此同样可以考虑库存检查智能化、数据化,不仅快速、准确,还能解放劳动力,优化资源配置。
(二)发行中长期企业债券、适当提高长期借款的比例
负债具有“税遁”作用[15],而中长期债券更是只需支付固定的利息,剩余的收益可以用于股利分配和留存公司以扩大规模等;中长期债券可以大范围筹集大额资金,且还款期限较长,可以用于长期的发展规划,使企业能充分利用外部资金创造利润,使自有资金潜力得到进一步发挥。
长期负债具有时间上的优势,可以为企业提供足够的时间作自我调整,避免因短期资金流动性不足而带来的风险。从温氏的净现金流入和获利能力来看,是足以支撑企业增加长期负债的。负债得当,可以使企业资本结构更健康,因此有必要结合公司的实际制定相适应的偿债计划,调整资本结构,因其与偿债能力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良好的资本结构可以增强企业的偿债能力。这就需要企业提供准确的财务数据,确定企业的长期负债能力的大小,从而确定要增加的长期负债的比例,明确其还款时间,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游刃使用长期借款。
(三)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提高资产变现能力
加强应收账款的回收是为了形成现金流,使账面收入转为真正的收入,企业就可以在扩大销售的同时,保证资金的安全,切实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要建立一定的风险管理制度,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使应收账款在发生前、发生时、发生后对都能得到应有的跟踪,降低呆账率与坏账率,确保资金安全高效回笼。
在企业内部建立赊销控制制度,专人专职。赊销业务必须严格按照流程,经专门负责人审批;还有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制,对不同信用级别的赊销人实行不同的赊销期限[16];最后,还应建立预警系统,根据自身实际制定预警指标,即最高赊销额和最长赊销时间。
为了更好地对症下药,就要了解影响企业偿债能力的因素,因此,想要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可以提高存货周转率、产销适应、拓宽销路防止产成品积压等。存货会占用资金,导致变现受约束,从而影响短期偿债能力。为了防止由于固定资产闲置造成的资金过多占用,企业在购置资产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考虑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
六、总结
本文从财务的角度对温氏集团2014年至2018年的三张财务报表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主要负债是流动负债,其流动负债率分别为88.86%、98.60%、97.77%、77.24%、72.28%;营业收入几乎为全部收入,分别占总资产的99.17%、98.69%、99.42%、99.62%、100.03%(投资收益为负);温氏集团的收入组成主要是营业活动现金流入,5年均值为86.45%,收入结构很健康。
并用比率分析法和改进后的杜邦分析法对其长、短期偿债能力、获利能力及成长能力进行了分析。发现其5年流动负债率均值高达86.93%,负债结构不是十分合理,长期负债比例偏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较低,5年均值分别为1.62和0.53,主要是由于温氏集团的生产链比较长、存货比重约比同业高8%、流动负债占比大是速动比率较低的主要原因(资产负债率基本保持在30%左右)。利息保障倍数在行业中十分高,最低的年份也在行业均值(约11)的1倍以上,说明其长期偿债能力很强。对温氏集团获利贡献最大的是营业利润贡献(5年均值99.42%)提高营业利润对盈利的贡献度是提高获利能力的最好方式。2014年到2016年,温氏集团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评价成长能力的三个指标都在快速增长:营业收入增长率(2.03%~23.05%)、净利润增长率(4.21%~121.64%)、权益资本增长率(4.22%~36.26%),但是后两年方面了权益投资步伐,加之遇到了禽流感及政策管控等,出现了负增长。
从分析中总结温氏集团在发展中存在的三个问题:存货比重高、短期还款风险大及短期偿债能力偏低,并提出了三个对于的解决方法:优化存货及订货管理、发行中长期企业债券以及实地提高长期借款的比例、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和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义风,王桂霞.中国畜牧业政策演进逻辑与改革方向[J].社会科学战线,2020(03):248-252.
[2]李东娇,柯海霞.上市公司财务分析——以S公司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8(24):124-125.
[3]李艳艳.财务分析如何有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的探讨[J].中国市场,2020(09):147-148.
[4]陈娟.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常见财务指标研究[J].纳税,2019,13(36):107+109.
[5]王巧玲.谈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J].中国市场,2020(07):86-87.
[6]朱孝峰.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05):48-49.
[7]靳欣.解读利润表中的信息密码[J].科技智囊,2018(09):50-53.
[8]谭碧秀.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和运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23):25-27.
[9]王小玉.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分析[J].统计与管理,2017(12):102-103.
[10]唐玲玲,王青瑶,肖瑶.YZ公司长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研究[J].现代商业,2019(34):93-94.
[11]张宇鑫.杜邦分析法在财务报表分析的应用及改进——以A企业为例[J].现代商业,2019(36):158-160.
[12]笪建军.公司财务能力的多维度诊断探析[J].财会通讯,2019(32):54-58.
[13]王金娥.浅析上市公司存货管理的方法[J].科技信息,2010(13):392+406.
[14]班文杰. 带有价格折扣的经济订货量模型[D].河南科技大学,2015.
[15]谢懿格,邓俊淼.企业偿债能力指标分析——以A上市公司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8(03):164-166.
[16]郑向民.浅析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及管理对策[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8(24):89-90.
致 谢
本论文是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写作期间老师给了我耐心的指导和无私帮助,让我能快速从最初的茫然、无从下手到慢慢进入状态,让我顺利完成定题、拟定提纲、写开题报告、资料收集,从写作、修改,到论文定稿,他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激励着我,在此谨向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祝工作顺利,身体安康!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21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