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内 容 摘 要

从2009年到2020年发展至今,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加快,我国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势头迅猛。在这十年的发展期间,开展和签订货币互换协议更是为我国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迎来了历史性机会。本篇论文以这个大背景为基础,讨论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通过这个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可持续发展对策,这对我国的金融行业和贸易行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首先,在第一部分阐述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定义和发展历程,从核心来认识这个项目的实质。其次,采用定量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明晰人民币跨境结算发展的四个问题:境外使用人民币结算规模较小;境内企业结算选择权弱,出口产品附加值低;人民币双向流动受到阻碍;人民币跨境清算体系等金融基础设施发展速度较慢。最后根据问题作出建议,通过对资本账户解绑,产业结构改革,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等方法来促进该项目的发展。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离岸市场;人民币互换协议;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附加值

一、绪 论

(一)研究背景

美元以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为奠基,晋升为世界性的主导货币。但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出现,各国发现高度依赖美元对本国的金融行业和贸易行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引起各个国家对于使用货币结算多样性的思考。随即,中国通过对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各方面的影响分析,总结出我国需要立即开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项目。在2009年,XX发布的重要政策,首先开启试点城市,分别为珠海、上海、深圳、东莞、广州等五个经济贸易比较发达的五个城市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这是我国探索新兴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第一步,并相继颁布相关人民币结算的政策,以推动其发展。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近几年,在XX的政策带动之下以及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加快,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比例有着显著的提高。然而,经历十年的快速发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相对美元、欧元等强势货币来说,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稍显不足。人民币结算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仍然存在很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现状及问题,以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稳步放松金融控制、产业结构优化等方式推进业务发展。

我国大力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可以为我国的企业带来一系列好处,不仅仅在进出口贸易方面可以降低进出口贸易成本,减少汇率不稳定所带来的风险等,同时对于我国金融行业来说,它也可以丰富我国金融机构的业务种类,增加其业务收入。并且,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都可以达到双方利好,大家都可以降低对单一美元的过度依赖和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对双方贸易业务往来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研究对中国金融和进出口贸易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通过了解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定义和政策的推进历程,包括试点范围及政策条例等对其有个整体认知。其次,通过在海关总署和中国人民银行的查找数据,分析人民币结算的现状、找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存在的问题,例如清算系统监管、产业结构待优化等。最后提出相应的一些建议和对策,我们可以通过“货币互换协议”和稳步解绑我国资本管制等方式增加人民币在国际上地使用率,让人民币结算被更多国家所使用,减少对美元、欧元货币等过度依赖。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定量分析法,分析了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现状,从国家统计年鉴、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等网站找到有关人民币结算的相关数据作为本论文的数据支撑,包括近八年来的人民币结算支付体系运行情况的详细统计数据、我国近几年来的进出口贸易量(额)、人民币境内(境外)收付比等进行数据比对,通过制作和观察图表,找出数据呈现出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通过查询和收集国内外有关此内容的相关文献,选出一些相对有参考意义的文献作为本论文的理论基础,结合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进行论文撰写。

(四)本论文相关的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塔维拉斯(1991)指出,在国际贸易当中,挑选双方结汇货币同出口产品差异程度之间存在十分紧密的关联性。详尽来说,一方面,某个国家出口产品的差异化或者无法取代性越显著,那么贸易中处于出口方选择结算货币的可能性就也就更大,处于卖家市场;另一方面,在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互动当中,结算货币基本上都是以其中的前者为准。[1]

Frankel(1994),他在货币在世界的接受度来说的,其中三点很重要的是货币管制程度、背后国家的综合实力。换句简单的话说,那就是货币必须拥有宽广的交易界面,需要自由。第二,货币身后的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与可以自由选择结算货币选是挂钩和正向。倘若一国货币想晋升为国际结算货币,那么必要的因素则需要三点,即一国的出口产品的可替代性,世界市场的贸易份额、金融市场的自由程度等相关。[2]

在D.Martellato(2010)文章的态度中,是认可了人民币是成为世界结算货币。但在充当世界结算货币时,我国的金融市场还不够开放。其中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中国金融市场管制过多,准入门槛高,同时存在增发货币导致通胀情况,人民币币值波动较大。[3]

(五)本论文相关的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孙翰祥(2015)认为人民币在国际货币结算市场中,存在货币结算规模较小,金融市场的产品种类单一、我国的贸易规模发展程度相比人民币结算程度低等问题。[4]

徐嘉莫、于学伟(2016)认为,人民币结算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发达国家对人民币结算接受程度低,相比一些发展中国家对与人民币结算接受程度较高。并对我国自己开发的CIPS的安全性存在质疑。[5]

孙玉丽(2016)经过研究得出结论,受单一进出口贸易方式的阻碍,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前进发展的步伐被阻碍,并且认为人民币的整体货币综合实力有待加强。[6]

在推进入民币结算功能的发挥上:刘旗(2011)认为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发展结构不均衡是由多方导致的结果,因此从企业和国家两个层面提出建议:就企业来说,需要以产品优化升级来提升企业竟争力;就国家政策来说,需要优化国内金融市场的政策环境,加速进行汇率市场化改革。[7]

(六)文献综述

从以上观点得出,国内外的优秀学者在研究跨境贸易货币结算都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建议,尽管这些结论可能有很大的不同。但有一点是学者们一致认同,那就是在进行研究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时,绝对不能脱离人民币国际化的时代背景,来抽离研究人民结算问题。

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现状

由于我国对外贸易长期处于贸易顺差状态,我国持有大量的美元外汇。但随着08年金融危机和X“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我国手中持有的美元外汇储备大幅贬值、缩水。受金融海啸的影响,美元汇率波动巨大,致使很多进出口贸易企业以及投资者以美元为交易货币的经济活动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然而,近几年我国出色的经济成绩,例如中国成为世界上的第二经济体,世界第一贸易国,国际货币排名第五名等,完全足以支撑我们大力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项目发展,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与东盟国家开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合作倡议,通过对当前已有的有效区域合作平台的运用,双边经济关系的紧密度也愈来愈高,使得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速度大为提升。

(一)跨境贸易人民币的背景及发展历程

我国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通过2009年起初开启的五个首批试点城市到现在全国范围,我国的XX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建设人民币跨境结算系统。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含义是指准许具备有关条件及需求的企业在获得国家批准的前提下,在交易活动中对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加以开办。另一方面,作为中间方结算的商业银行也要在中国银行设定的范畴里,把有关业务提供给有人民币结算需求的企业。根据国贸单证的术语,进出口贸易企业更改将美元作为结算货币的信用证,用人民币取代美元。就其实质而言,跨境人民币结算就是贸易结算之时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随着中国复兴,中国成为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总量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因此,以现在我国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都完全足以为支持我国全力发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项目。

表2-1 2009年-2016年跨境贸易人民币发展历程

时间 机构 重大事件
2009年4月8日 xxx常务 在上海和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2010年6月22日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委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境外地域由港澳、东盟地区扩展到所有国家和地区。其次,增加北京、天津等 18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为试点地区。广东省的试点范围由4个城市扩大到全省,增加上海市和广东省的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企业数量。
2011年8月23日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委 发布《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地区的通知》,范围扩大至全国。
2016年10 月1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人民币被纳入特别提款权篮子。人民币将与美元、欧元、日元、英镑这四种货币并肩成为理论意义上的国际性货币。

资料来源:统计年鉴——政策公布

(二)结算规模扩大

随着人民币结算政策推进,我国结算规模迅速扩大。从下列表3-1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和图3-1看得出,我国仅在2009年至2010年一年的试点期内,其人民币结算金额从35.8亿元快速上升到5063.4亿元,一年期间翻了141倍。在2014年,同比达到了6.5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年增长41.6%,其中货物贸易同比上年有了95.36%增加和涨幅,其结算金额也继续像前五年一样保持增长态势。在2015年,跨境货物结算金额达到近十来年来最高峰值7.23万亿元。但在后两年的发展里,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开始出现下跌,下跌幅度分别为为38.24%、19.95%。而在201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金额在同比2018年增加了0.93万亿元。

万亿元

年份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比
2011年2.081.560.521272.992690928
2012年2.942.060.87522.353747715
2013年4.633.021.611.875776398
2014年6.555.90.65658.987052551
2015年7.236.39110.84327.579577799
2016年5.234.12091.10663.723929152
2017年4.363.271.093
2018年5.113.661.452.524137931
2019年6.044.251.792.374301676

表2-22011年-201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规模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图2-32011年-201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金额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三)结算范围逐步扩大

XX长期的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人民币结算范围在中国逐步扩大。根据央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底,境外已有14个国家和地区在使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

1.跨境贸易人民币收付境内地区分布情况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资料显示,2017年境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超过2000亿元的情况。从图3-2可以看出,前三名分别是上海、广东和北京,三地的收付金额总和占比全国人民币跨境收支总额的七成左右,三个地区分别占比30.7%、23.4%和16.4%,且该各地区收付情况均超过了15000亿元。其次,江苏省排在第四位,跨境收付金额合计为5428.4亿元,与上一名的北京市相差了9615.4亿元,差距还是比较悬殊。上海作为跨境收付金额的第一名28225.4亿元,上海合计金额超过了排除第二位广东和第三位北京以外的地区总计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我们不难得出,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收付境内地区分布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如上海、广东、北京等国民生产总值较高的地区。因此可以得出,在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跨境贸易基数大,那么跨境贸易人民币收付才会随之增加,呈现正向分布关系。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图2-42019年分地区跨境贸易人民币收付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2.跨境贸易人民币收付境外地区分布情况

在谋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可持续发展中,中国一直明确锁定要在全球范围内扩展人民币跨境收款和支付业务的目标。在2019年3月份, 已有242个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开展人民币跨境业务。在137个国家和地区中已有386家银行和34.9万多家企业创建了银行间往来账户,总计为5,028个。 从图3-3人民币跨境收付国别(地区)分布情况可以清楚看出,2019年,排在第一位的是中国香港,人民币跨境收支占比最大为49.7%,接近人民币跨境收付总额的一半。 第二位是新加坡,收支占比为9%,第三位是德国,占比为5.6%,日本和韩国紧随其后,收支占比分别为4.90%和3.40%。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人民币跨境收付国别和地区主要集中在香港。因为香港离岸市场的存在和香港作为进出口很发达的国际大都市等原因,大大地增加人民币跨境贸易境外收付金额。而除香港外的国家和地区,境外分布散乱,且没有一个像香港一样第二集中的城市,最高的也仅为新加坡的9%,基数较小。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图2-52019年人民币跨境收付国别(地区)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四)国际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结算增多

随着我国的经济体量增多和全球贸易份额上升,人民币在世界金融和贸易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频繁,愿意使用人民币的金融机构的数量持续增长。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的数据显示,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的银行已有1274家采用人民币结算。与前几年相比较,绝大地区使用人民币结算的业务量已有两位数的稳定增长。在2019伦敦年会上,该机构发布的名为《以伦敦视角洞察人民币》的“人民币追踪特刊”显示,从2017年7月2019年7月,在全球范围内使用人民币支付的金融机构数量增加11.31%,从1989家增长到2214家。其中,非洲和中东地区使用人民币支付的金融机构数量增幅最大,从2017年7月的143家增至2019年7月的173家,增幅高达20.98%。

三、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存在的问题

(一)境内资本管制较高,人民币流通渠道少

从发达国家货币国际化历史来看,我们可以得到经验,若一个国家货币要变成为国际结算货币,那必不可缺地需要高度开放的资本账户。开放资本账户用通俗的来说,是指一国家减少对资本流通、交易、转移支付等方面的掌控和限制。从中国的国家性质来看,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对金融、经济市场采用的的宏观调控手段进行控制和管理。因此,在资本项目方面,我国不像西方国家完全自由进出。中国也认识到这一问题,为此还颁布一些政策文件来尽量稳步放松资本项目管制,例如国际上的机构投资者来投资中国国内的银行间债券市场,XX给予适量放松和优惠,该公告于2016年3月发布在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公告通知上。同年间,XX将结合中国的金融市场实际运行状况,引进先进的境外投资者管理方法及流程,并且取消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投资额度。虽然这一切都是为提高我国资本账户的开发程度,但就针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还是存在较大的不匹配情况,货币兑换渠道和货币流动受到了较为严重的阻碍。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推进期间,需要本国稳定、协调、持续的经济作为支撑,也还需要在我国的资本账户再进行恰当的解绑,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和结算。

譬如相同的一笔钱想投资人民币,在香港离岸市场就更易于实现,而在上海在岸市场就会有诸多约束。对于国际投资者来说,在对资产进行挑选投资时,会对政策风险进行审慎思考。仅凭在岸市场,国际投资者会因为受到中国XX的宏观的限制和掌控,而打击了国际投资者的投资动力,人民币流动性减弱。

(二)我国企业结算货币选择权处在弱势地位

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与发达国家的出口产品结构相比较,我国的产品还处于低加工、低附加值、可替代性高的状态。因此,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我国初级产业的企业对于选择使用结算货币种类还是处于劣势地位,主要的话语权依旧掌握在高新技术企业手中。并且在根据2015 年中国人民银行对我国外贸企业的调查显示: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分别为644家、477 家,总计企业参与调查共有 1121 家。根据调查目标,结算货币选择权划分为三档强弱标准,即强选择权占比为42.6%、弱等选择权占比为47.4和无选择权占比为10%。外商投资企业中掌握了大多数的高选择权比例,而我国的内资企业在货币结算中掌握的大多是弱和无选择权。这个原因更多的体现在出口产品结构上。虽然我国已荣登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但是世界国际分工格局中,从生产分工和利润分配来看,我国都是偏向中下游。

从海关总署的数据呈现,2015年我国中低端产品占比42.3%,同时服饰类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总额高达2.93万亿元,占比中低端产品的20.7%。并且,这些产品主要大多是以中国为代工厂,中国自主品牌少,这些产品的普遍可代替性高、准入门槛低,例如耐克和阿迪达斯的品牌等。因此,中国的这些企业很容易被其他更低成本的国家的企业所代替,例如越南、泰国和印度等其他发展中国家。产品不可替代性的缺乏导致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缺乏可以与外商谈判的资本,这就是造成了中方企业没有掌握货币选择权的根本原因。

(三)人民币在国际货币结算占比较小

从本文的前面提及到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在逐步扩大,这一观点是从国内人民币结算的发展历程角度出发,其人民币结算金额逐年增加,呈现强势增长趋势。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进程中,人民币获得了许多成就,例如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第六大外汇交易货币、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等。但与X、英国和欧洲国家这些进行早期殖民掠夺和工业革命、以及后期经济强势发展国家的强势货币结算规模来说,人民币结算规模还是太低,与我国的经济体量、贸易总量不相匹配。

表3-1 2011年-2019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

万亿元

年份

进出口总额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金额人民币占进出口总额之比%
201123.64022.088.79%
201224.4162.9412.04%
201325.81694.6317.93%
201426.42426.5524.78%
201524.55037.2329.45%
201624.33865.2321.49%
201727.80994.3615.68%
201830.50105.1116.75%
201931.55056.0419.14%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在现在的世界贸易格局下,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仍是X、西欧等发达国家。在以发达体主导的国际区域分工体系中,我国大部分还是处于国际分工金字塔的中低部。尽管,我们看到中国与前面提及的发达经济体间的双方贸易规模很庞大,但在处于金字塔顶端的欧X家,我们企业在选择货币结算时仍占较少的话语权。从表4-1进出口总额与人民币结算额看,即使是在增长最快速的2015年,进出口总额中的跨境易人民币结算额比重也仅有29.44%,比重明显偏小。尤其是在2017年开始相比前几年前有大幅下跌,平均差值高达了5%的比率。存在着“贸易大国,支付小国”,指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市场的发展规模和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地位不相匹配。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图3-2 进出口总额与人民币结算额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总署——进出口贸易总额

(四)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系统尚不完善

在当今世界最成熟的美元跨境结算系统中,其中最主要的跨境支付系统是由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以下简称CHIPS)负责运行。所以,我会以CHIPS与我国跨境支付系统做比较。CHIPS采用的是实时全额清算系统与多边净额结算系统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能够加快支付速度,另一方面也达到了提升跨境支付业务的安全性。而在我国在实时处理跨境支付系统,则使用实时全额结算方式。虽然,采取这种结算方式能在我们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交易速度,但与XCHIPS的跨境业务结算效率相比还是较低,同时我国结算系统的安全性也有待改善。

在法律规范方面看,因为我国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相关的法律监管条例和机制还是比较少,相应的法律法规仍需要补充和完善。然而,美元的清算系统运行时间长,在期间遇到瑕疵也在逐步的完善和加强防护,并且相应设立大量的法律法规来预防美元清算系统交易时出现的问题,尽量避免不法份子洗钱等违法行为,加强清算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对策和建议

(一)稳步放开资本项目,大力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

只要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就必然会与金融资本的流通产生关联。就现如今的现实状况而言,我们国家长久以来始终严管资本,人民币的流入、流出渠道极少,在规模方面也难以有所突破。譬如境外的人民币唯有在前海试点中才能够对对境内企业进行贷款的方式加以运用,这些人民币借此才能够慢慢地流入到国内。就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长远发展来看,我国需要逐渐将资本项目放开,使人民币在境内外的投资和结算等约束减少。只有结合现实状况开展适宜的金融变革才可以促使人民币更好地成为世界所接受的跨境结算货币,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离岸市场快速建设是有利于提高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同样道理也应对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相对于国内有更多的政策束缚的金融汇率市场来说,离岸市场的规则以国际化、市场化为主,约束相对少一些。对国际的企业以及个人投资者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和自由操作性,可以降低政策性的风险。加快建设上海、香港金融离岸中心,定然能使人民币在境外快速流动,同时也会促成以人民币为代表的各类证券和债券的产生及流通,把离岸中心作为境外发展基点,一步步延伸至周边。该中心的设立会使各个国家对人民币产生更高的认可度,有关的金融产品也会更加多样化,而不管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规模还是范围亦会因此而大增。

(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

在当前国际社会的分工下,我国企业要想在对外贸易中掌握结算货币的选择权,其根本措施就是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扶持高新产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改革。

1.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主要向国际上更大比例输出的是一些比较初级的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虽然我国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在不断提高,但产业结构仍存在较大需要优化的地方。第一步,XX实施鼓励政策,给予一些大型有研发能力的企业进行一些政策性扶持条款,如贷款利率适当的下调,加大税收减免力度等。因为高新技术产业存在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量大,回报时间跨度长的特性,因此资金运转稳定性就显得十分重要。商业银行在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融资审核时,融资条件可以是适度放宽和简化程序,提高企业融资效率。其次,是加大对我国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高新技术企业与高等院校能进行资源互补、共同进步,例如技术、资金、设备、实验等。企业为了吸引和保留精英人才,也可以采用科研技术贡献换取股权激励的形式,让科研人员更有共体感和归属感。

2.树立品牌意识,打造企业特色文化

企业需要树立品牌意识和打造自己的特色企业文化。在2020年1月26日发布的全球富豪榜看,荣登世界首富是以制造业和零售业为主,财富同比上年涨幅24%的奢侈品大拿路易酩轩威登的伯纳德·和诺特。奢侈品的特点是低成本,高利润,其消费实质是品牌文化消费。相比于我国的制造业企业,或许并不是我们的产品质量不好,而是我国企业缺少形成品牌意识。一个成功的品牌可以让消费者印象深刻,并为它的品牌故事、文化内涵而消费购买。因此作为企业,我们不仅要保障商品质量,同时还需加大对品牌文化建设的投入,提高商品的附加值。

(三)扩大货币互换协议国家的范围

两笔期限、金额以及利率计算的方法都无异议的前提之下,然而在货币相异的债务资金彼此间进行调动置换,并开展利息不等的货币调换,此即为通常所言的货币互换。就双方的货币互换国来说,能够使彼此如愿,譬如减少筹资成本以及避免汇率波动造成的损失。它常作为一种债务保值工具,多用以对中长期汇率风险进行控制。

XX应大力推进与他国签订货币互换协议可以采取适当让汇的方法,签订范围不仅仅在本国周边地区的延伸外,还需要在全世界范围内更多地达到签订协议,进而增加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方式,提高人民币在结算时的使用率。通过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可以在双方在金融贸易上进行“捆绑”,统一战线。我国努力同其它国家达成货币互换协议的签订,可以降低中长期汇率分险。毋庸置疑,在中方与他国签订上述协议之后,在双边贸易活动当中,结算货币就会逐渐以人民币为主。并且,站在另一国际货币的储备功能视角来说,人民币也能被更大程度地储备起来。截至在2018年底,同央行签订上述协议的国家多达30余个,而将人民币作为储存货币的国家及地区已有60余个,不难看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速度越来越快,它作为跨境贸易结算货币的比例稳步上升。

(四)建设统一的综合性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

正如我国的经济发展理念:“经济要发展,道路得要先畅通”。我们国家致力于发展高速公路和高铁,其目的是希望各个地方的的沟通来往更加便利和紧密。同样的道理,想要人民币能够在更多的国家流通,建立属于自己而不被人控制的通道极为重要。我国建设综合性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能极大程度地摆脱X的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监视和控制,以防范X的金融干预和制裁,例如朝鲜的国家代码被X从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中除名,致使朝鲜在国际上无法开展结算与支付。因此,朝鲜在对外发展金融和贸易存在货币结算支付困难。虽然以我国的经济贸易总量和政治地位不至于会像朝鲜一样被对待,但如果还是不发展属于我国独立的跨境支付系统,就难免还要在X的控制影响下。

我国应针对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减少系统的真空地带。中国人民银行应该布局整个金融系统电子化建设的全面规化方向,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智能化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实现各商业银行的网络时效沟通,资源共享。同时,保持运营系统部门的公共性,避免营业性机构掌控和干预,成为一个洗黑钱或投机的营利性平台。XX还需要设立专门的审查业务机构和监管机构,严格把控人民币与外币结算流程,保证系统的健全高效运行。

结 论

本文基于人民币跨境结算现状,通过数据分析,认识到当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规模和范围扩大、人民币境内境外收付基本平衡等现状。明晰以下制约人民币跨境结算发展的四个问题:境内企业结算选择权弱,出口产品附加值低;资本账户开放程度不高,人民币双向流动受到阻碍;人民币跨境清算体系等金融基础设施发展速度与我国跨境人民币结算发展速度不匹配;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高,境外使用人民币结算规模较小。最后得出结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表现,两者密不可分。人民币结算国际化可以从构建坚实的经济贸易基础、构筑包容性的金融市场、形成XX支持,企业发展的政企合作的发展模式三个方面进行推进。在XX方面需要加强人民币的流动性和优化相关的配套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等。在企业方面,企业应需要加强科研技术投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等。

参考文献

[1]Itzhak Zilcha,Donnenfeld.Pricing of Exports and Exchange Rate Uncertainty[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91.

[2]Frankel, J and Shang-jin Wei Yen Bloc or Dollar Bloc? Exchange Rate Policies of the east Asian Economics, In Macroeconomic Linkages: Savings, Exchange Rates and Capital Flows, eds. Takatoshi Ito and Anne O Kruege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

[3]Martellato,D.:Skirmishing Currencies,Europe-Asia Global Issues[J].Transition Studies

Review:Volume 12 October 2010.

[4]于学伟,徐嘉莫.跨境人民币结算发展及其制约因素研究[J].华北金融,2016(08):58-62.

[5]孙玉丽.制约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因素及对策研宄[J].现代商业,2016(11):116-117.

[6]刘旗.国际贸易结算货币选择理论对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启示[J].经济论坛,2010(01)9-12.

[7]赵子华.叶前林,何伦志.“一带一路”倡议助推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障碍及策略[J].对外对外经贸实务,2018(01):30-33.

[8]许鑫. 跨境贸易中的人民币结算影响因素及对策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16):95-96.

[9]卢玉志 董岚 冀华. 我国跨境人民币结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对外经贸实务, 2014(11):24-26.

[10]袁申国 徐冬梅. 升值背景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4(01):14-23.

[11]李旭. 跨境人民币结算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9.

[12]高群峰. 美元跨境清算系统与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研究与启示[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3):3-3.

[13]殷悦炲.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

[14]向雅萍. 人民币国际化的法律路径探析[J]. 河北法学, 2013(05):122-128.

[15]曹润华.人民币国际化及跨境人民币结算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27):1989.

[16]王玉. 人民币结算功能国际化研究[D].广西大学,2019.

[17]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问题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8.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3月26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22833.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3年3月26日
Next 2023年3月27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