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字幕研究——以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的幽默字幕语言为例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价值观的多元化,电视字幕也发生较大的改变,影响着受众的观看体验。综艺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是2013年湖南卫视所创办的综艺类明星亲子体验真人秀节目,该节目受到关注度极高,因为该节目除却节目本身的娱乐元素外,其字幕语言极具创造性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爸爸去哪儿》自2013年播出开始,便受到极为广泛的关注,收视率极高。该节目良好的收视率以及火爆的收视率与其定位有莫大的关系,同时也受到其精良后期包装的影响,尤其是那些生动诙谐的具备创新性与趣味性的字幕,对观者产生极大的视觉冲击力,故而该节目的收视率始终居高不下。与传统的综艺节目相比,《爸爸去哪儿》的字幕带有极强的“潮流信息”,被广大观者评为“神字幕”,这一字幕形式对传统的电视字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同时也影响了部分电视节目的字幕,如《花儿与少年》、《奔跑吧兄弟》等综艺节目均借鉴了这一节目的《神字幕》方式,使节目的娱乐效果加强,收视率提升。所以在当前时代下,传统的综艺节目需要进行调整,借鉴“神字幕”这一形式使画面的亮点得以凸显,从而为受众视觉提供一定的导向作用,使电视节目的画面含义得到延伸,为观众带来更多娱乐效果,提升收视率。
  本文的研究从实践意义上来说能够为其他综艺节目字幕的创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使其能够更好的应用幽默字幕,从而使电视幽默字幕语言得以二次开发。从理论意义上来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电视字幕的价值理论以及作用理论起到补充作用。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是对电视字幕问题进行的探究,并且以以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中的幽默字幕语言为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其中幽默字幕语言的类型、构成手段等,同时点出这一字幕语言对传统综艺节目的冲击,包括呈现方式、内容形式以及字幕排列三方面的冲击,最后针对当前时代特点以及受众特点,指出传统综艺节目电视字幕的调整方向。
  文章主要采用两种研究方法进行探究,分别是文献综述法以及案例分析法。具体来说,笔者在写作之前通过查阅学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源、中国知网CNKI论文和期刊资料、baidu、google网络搜索等资料以获取信息,收集整合近年来国内国外有关电视字幕的资料,为本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接着又以具体的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的字幕语言为例进行了详细分析,使文章有论据可支撑。

  二、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一)电视字幕

  电视字幕最早出现于上世纪60年代末,是X电视制片人唐·休伊特所开创的。电视字幕提出之后,便使电视业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当前电视字幕已经成为当前电视节目制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作用日渐凸显。
  电视字幕的类型极多,从广义上来讲,所有的说明性文字以及标题性文字均属于电视字幕,包括画面提示、文字标题、片名等等。再进一步的细分,电视字幕包括简单纯粹的文字字幕也包括一些图形字幕。而当前狭义上的电视字幕就只指文字字幕。本文所探究的“电视字幕”是广义角度的电视字幕。在当前科技迅速发展的现在,多种字幕极新品出现,为编导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合理的对电视字幕进行应用,能够使节目的可视性得到极大的提升。

  (二)电视字幕的价值

  电视字幕自产生以来便是电视有声语言的视觉替代,其主要作用是为受众提供更加准确的画面信息。在当前人们对字幕应用更加广泛的现在,电视字幕也呈现出其他多样化的价值。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其一,电视字幕对电视节目所播放的内容进行补充,比如对电视中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帮助受众来理解画面,同时使受众的理解尽量不出现偏差。其二,电视字幕能够使画面的主体更加凸显,使画面的重点被强调,比如为某些字体加入加入一定的亮度,或者是为某些字体提供一定的闪光效果,从而加深受众对该部分的注意。其三则是方便部分有身体生理缺陷的受众的理解,比如听力方面有残疾的人,可以通过电视字幕来了解电视画面的内容。其四则是迎合乐不同人的需求,比如合理的修饰以及科学的内在节奏,使观者产生共鸣,从而提升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在当前时代下,电视字幕更加丰富多样,其起到的作用也更加多样化。部分电视节目对电视字幕的充分利用,使节目的收视率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二、《爸爸去哪儿》幽默字幕语言分析

  (一)幽默字幕语言类型

  《爸爸去哪儿》中的字幕语言类型除却传统意义上的“文字”以及“图片”元素外,进行了较多的创新,搞怪表情、标点、动画人物等等创意性的符号均为电视节目增添了色彩。
  1.话语表现类
  话语表现类的幽默字幕语言类型为节目增添了极多的“有声”以及“无声”的笑点,既增加了电视节目的视觉因素,也为观众提供了较长的阅读理解时间。具体来说,因为电视节目中画面的转变相对来说比较快,尤其是这种综艺性的节目,画面转变与节目参与者的行为活动有极大的关系,所以当一个画面转过时候,观众可能不会对这一画面产生多深的印象,对画面中的“笑点”也难以把握,故而应用一些话语来对这一“笑点”进行放大,从而使观众能够细细品味,使观众有更多的时间来“消化”这一笑点。《爸爸去哪儿》中便充分运用了这种话语表现类的类型,运用了自言式以及拟言式两种方式来进行创新。比如自言式中打人对小孩的调侃,田亮说其女儿Cindy向“风一样的‘吕子’”,“吕子”是“女子”谐音的一种调侃,这种调侃显示出了一种“调皮”,从而凸显出“幽默”效果。再比如拟言式中的“撒娇式”,比如“讨厌啦老爸给点儿面子”这种撒娇型的话语既凸显了娱乐,同时也使人际关系得到了缓和。
  2.情景揭示类
  情景揭示类主要是通过调动观众的视觉器官来达到幽默的目的,而这种方式主要是对“无声幽默”的一种运用,能够帮助电视观众“顿悟”,在无声中领悟笑点。情景解释类的幽默字幕语言主要包括两大种,分别是从人物的“不协调”以及环境的“陌生化”来揭示的。从人物不协调上来看,主要是通过夸张的表情神态以及肢体动作来展现出人物当时的情感,以及展现出一种“幽默感”。比如说在任务表情神态上来看,在杨阳吃“三大炮”时候,Grace望着他“目光呆滞”,眼神“直勾勾”的,这种夸张的渲染取得了极为幽默的效果,令观者感觉极为有趣。再比如在织体动作中通过某种不协调,将反差对比出来,展现一种“反差萌”。比如王岳伦和女儿吃饭时候女儿站着爸爸坐着,且有字幕“果然爸爸坐女儿站”这种,将父子之间的身份错位展现出来,从而体现出一种不协调之感。
  3.综合类
  上文所分析的话语表现类以及情景揭示类二者并不是对立的,在应用时候可以相互综合起来,而其综合运用的方式又极为多样化,一种是先话语再情景,强调情景,或者是先情景再话语,来凸显话语,再或者是二者并用,将整体画面的幽默元素体现出来,从而为观众提供视觉冲击力,从而提升节目的趣味性。以情景类和话语表现类二者的结合情况来看,张亮关心王诗龄时候,说王诗龄玩儿铲子比较危险,王诗龄十分严肃的对张亮说:“我是大姐姐!我不是小孩儿。”字幕组在将这一句话展现在画面中时候,还构建了“情景”,增加字幕“四岁的尊严”。这种与王诗龄自身年龄略不协调的字幕让人感觉到极其轻松,不禁哑然失笑。这是二者配合所体现出来的,想象一下,如果字幕仅仅只显示了“我是大姐姐!我不是小孩儿。”这一种话语表现类,而没有写“四岁的尊严”,那么幽默效果便会大打折扣,因为很多观众并不能充分了解其中的“幽默性”。

  (二)《爸爸去哪儿》幽默字幕语言的构成手段

  《爸爸去哪儿》中的幽默字幕语言极多,这些语言极具感染力,尤其是字幕组通过多种要素运用多种手段将语言艺术整合,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该节目中,所应用的幽默字幕语言包括三种手段,分别是侧重语音的修辞手段、侧重词汇的由此手段以及侧重辞格的修辞手段。
  1.侧重语音的修辞手段
  因为《爸爸去哪儿》邀请的嘉宾来自各个地方,虽然均说普通话,但是也带有各地的语音特点,加之孩子们的年龄均偏小,每个人的发音也各有不同,所以语音是《爸爸去哪儿》中的一大特色,故而从语音角度出发,对语音进行加工,采用修辞的方式,从而使节目的幽默效果得以凸显。从语音角度来看,采用的修辞手段有四大种,分别是同音别解、谐音仿拟、谐音双关以及语音飞白。同音别解比如将“兰州”作为“蓝粥”,将“斐济”别解为“肥鸡”,这种略带有“无厘头”的别解是小孩子的一种“幽默”,是其思维的一种“开放”,让观者看来甚感幽默。在比如将“等一下我会封”用“等一下我会疯”这一字幕来解释,既能够将嘉宾当时的感情(抓狂)表现出来,同时也能够勾起观众的笑点,使节目更显幽默。小孩子们的想象力通常都比较天马行空,对孩子们的语音进行创造性的加工,能够让人感到幽默。比如杨威将数字“62”的发音没有发准,字幕组对其语音进行飞白,做字幕“塞克斯踢兔”,让人感觉极为有趣。
  2.侧重词汇的修辞手段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元素,对词汇的合理应用能够对整个句子产生画龙点睛的效用,能够使句子更显幽默。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词汇所包含的类别也极多,如成语、新词语以及网络流行语,《爸爸去哪儿》中对这些词汇的应用极为熟练,也使节目幽默效果更加凸显。比如说在成语方面,有一期郭涛在和恶犬“讲道理”,字幕组调皮的应用了一句“苦口婆心”,将无厘头的场面中的幽默感凸显出来。当然,随着文化的不断进步,以及当前全球化的时代中,多元化的影响,出现了较多的新词语,这些新词语一方面能够让人感觉眼前一亮,另一方面也给观众带来了幽默。比如说王岳伦一锅乱炖的疙瘩汤让人无从下口,之后字幕组便在画面上呈现出字幕“黑暗料理”,从而为观众带来幽默。另外,在当前互联网迅速发展的现在,网民自己创造了较多的网络流行语,如“画面太美我不敢看”等等,这些网络语本身便有一定的诙谐色彩,而《爸爸去哪儿》中的字幕组将网络用语与画面相结合,使幽默感更加凸显。
  3.侧重辞格的修辞手段
  辞格主要是指比喻、比拟、借用等手法,对这些手法的应用能够使节目画面更加具有幽默感。比如比喻手法的应用。比喻手法本身便是通过两种类似事物之间的对比,让人产生联想与想象,从而达到幽默的效果。比如说将田亮穿雨衣铺床的情景描述为“忍者神龟造型”,并有字幕“不计形象铺床中”,极其富有调侃之感,从而让观众在联想当中产生效益。再比如另一种比拟手法的应用,将“物”拟为“人”,或者将“人”比拟为“物”,均能收到较大的奇效。比如田亮对袍子打招呼,打招呼的方式很正经,即“你叫什么名字啊”,因为动物不会说话,这时候字幕君便在画面上显示出字符“在下狍子君”,让观众忍俊不禁。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修辞手段,均使观者感觉到了一种“萌”趣与“幽默”感,使观众在联想中获得幽默体验。

  四、幽默字幕语言新的作用以及对传统综艺节目电视字幕的冲击

  (一)幽默字幕语言的作用

  幽默字幕语言的应用效果较佳,从其直接影响上来看,幽默字幕语言的应用使节目画面更加丰富,其提示性或者是幽默性的字幕能够让观众进行联想,从而使节目本身的内涵得以拓展,使观众更好的记忆,同时从整体上提升节目的观赏性。从其间接影响上来看,则是提升节目收视率,使电视台获得较大的效益。本章主要从其直接影响角度进行分析。
  1.使节目画面更加丰富
  幽默字幕语言的应用,可以使综艺节目的画面内容更加丰富。因为当前的字幕已经不仅仅只仅限于“字”,更有各种表情、图片等等,这些表情的合理应用,也能够将幽默充分体现出来。比如说某次郭涛遇到了白鸡,字幕组在画面上打出“狭路相逢”的字样,同时还配有两只鸡在斗架的图片,这样既将本身的“一本正经较劲”转变为一种带着滑稽与高校意味的“相遇”,使幽默的作用充分发挥。再如王岳伦给女儿梳的发型比较另类,让人“不忍直视”,这时候,节目画面上展示出了其他不同的发型图片,在对比中让人感觉到一种“幽默”,另外,在女儿撒娇时候,王岳伦表现出一种“哭笑不得”的表情,这时候画面上的字幕便展现出了一种“大哭”、“大笑”、“哭笑不得”等多种动作表情,从而使整个画面更显的幽默。
电视字幕研究——以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的幽默字幕语言为例
  2.引人联想拓展节目内涵
  引人联想与画面丰富是相连的,丰富的画面会给人以联想的空间,部分字幕也给人一种联想引导,使节目的内涵拓展。仍以上文王岳伦给女儿梳头以及王岳伦表情来说,这样的字幕以及场景会给观众带来想象力,观众会思考,如果我处于那种情况下,会梳什么样的发型,如果我遇到孩子撒娇,我会怎么做等等。另外,虽然综艺节目是以“娱乐”为主,但是也应当具备一定的“教化性”,给人们以启迪,传播正能量,这样方能使节目更好的发展。在《爸爸去哪儿》中也经常有这种“说教性”的字幕,让人们在欢笑之余获得教化。比如陆毅快速奔跑超过黄磊父女,字幕呈现“电光火石间,陆毅超车啦”这样一句话,用“超车”一词将陆毅跑步赶超黄磊父女的行为描述了出来,同时也引人深思,这种“超车”行为在游戏中可以,但是在平常的道路上驾车则不应当“超车”。在幽默中的教化,更易让人接受。
  3.提升电视节目观赏性
  提升电视节目观赏性这点可以从《爸爸去哪儿》的收视率体现出来,该节目自播出以来,便收到了极大的关注,观看者均表示该节目很好看。另外,在当前多元化的时代中,人们本身能接受的元素便极多,在工作学习之余,也更喜欢看一些较为放松的电视节目,这种“搞笑”的幽默型的画面风格会使人们的兴趣提升。比如多多在无厘头回答之后,村长李锐表示很惊讶,电视画面上立刻出现了“下巴掉在地上”的表情,一来展现了李锐的震惊心情,一则给人们以幽默感,使观众观看时候能看到嘉宾主持的表情,同时也能观看到各种表情等,从而使电视节目的观赏性提升。提升电视节目的观赏性也不单单只体现在图片上,还体现在色彩的搭配之上。《爸爸去哪儿》中字幕组为画面所配的字幕颜色与整体的画面色彩极为协调,这些均使得画面的观赏度提升。

  (二)幽默字幕语言对传统综艺节目电视字幕的冲击

  我国综艺节目发展时间较长,但是多数综艺节目“红”的时间却不长,多是在最初给人一种“新奇惊艳”的感觉,之后便显的无聊起来,观众新鲜感过去,则这一节目便归于平淡。而幽默字幕语言的出现对传统综艺节目电视字幕又进行了进一步的冲击,加大了传统综艺节目发展的压力。传统综艺节目电视字幕受到的冲击主要表现在字幕呈现方式、字幕内容形式以及字幕排列三方面。
  1.传统综艺节目电视字幕呈现方式受到的冲击
  从综艺节目的呈现方式上来看,传统综艺节目呈现的方式也在不断的变化,最早期的主要是快切式的方式,没有经过任何的过度手法,字幕直接变出现在画面当中,这种情况受过去科技的限制比较大。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系统的特技发生器、字幕机、摄像机等设备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在这种情况之下,字幕呈现的方式也有了创新,如淡变式、拉幕式等等形式,通过字幕在画面中逐渐显现或者消失,再或者字幕逐字逐行出现或者消失,这种字幕方式在刚出现时候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让观众感觉极为有趣,使画面有了一定的丰富。但是从整体来看,传统综艺节目仍然没有发生其他的变化,仍多以“简单移动”为主,《爸爸去哪儿》则进行了创新,使字幕的呈现方式多样化,出现了“跳动式”、“翻飞式”等等,这些形式让人眼前一新,使整个画面“动了起来”,给人们的视觉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在这种对比之下,传统综艺节目电视字幕的显现方式便显得变化极少,人们对其兴趣便日渐降低。
  2.传统综艺节目电视字幕内容形式受到的冲击
  《爸爸去哪儿》中幽默的字幕对传统综艺节目电视字幕的内容也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传统综艺节目电视字幕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规矩”,主要的类型为五点,分别是定义定理型、点题扣题型、提示要点型、划分段落型以及总结概括性。具体来说,定义定理型比较端正,主要是对一些难以理解的画面内容进行的解释,这种类型的字幕在综艺节目中出现的相对比较少;点题扣题型是传统综艺节目电视字幕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通过点题将节目的中心表现出来;提示要点型与点题扣题型的较为类似;划分段落性则主要是使电视节目的内容更加具备层次感,但是过多的这种字幕会使人们产生一种“枯燥感”,所以也不宜多用;最后的总结概括型应用也偏少,主要是应用于综艺节目的最后,以加深观众对节目的记忆。以上这些形式均有较大的作用,不过随着人们对综艺节目要求的提升,这些字幕形式对观众的吸引度日渐下降,在这种情况下,《爸爸去哪儿》这种有“字”有“图”、有“符号”有“表情”的字幕内容的冲击力更强。针对这种冲击,传统综艺节目电视字幕的内容形式必须要进行一定的调整。
  3.传统综艺节目电视字幕字幕排列受到的冲击
  字幕排列方式对观众最直观的影响便是视觉影响,因为字幕的排列方式并没有明确的法则,所以传统综艺节目采用的字幕排列方式形式也较多,但是最常见的类型则主要为竖直形状的或者是水平形状的,而且出现了“字幕排列中字间距小于行间距”的不成文规则,所以各个节目的字幕排列基本大同小异,并没有较多的出彩之处。而《爸爸去哪儿》则打破了这种情况,字幕的排列极为无序,如围绕某个主题进行环形编排,或者大小字体的不规则排列,再或者是图与文字夹杂的排列,这些类型多样的排列方式给了观众以视觉冲击力,使观众在观看时候视角并不单独观看一处;同时也给了其他综艺节目电视字幕一定的冲击,使其他综艺节目的电视字幕更显无趣。

  五、新环境下传统综艺节目字幕语言的调整措施

  在当前的环境之下,传统综艺节目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在内容创新的基础上还必须要重视后期处理,尤其是字幕的处理,在字幕上进行调整,从而提升其收视率。具体来说,其调整的方向有三点,分别是利用岔断来生成幽默、利用情感释放来生成幽默以及利用矛盾生成幽默,在应用这些幽默之时,应用多种技术,从而实现其发展。

  (一)幽默的生成

  从岔断处生成幽默来看,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走题岔说,其二是跌宕转向。在这两点进行“跳脱”的思维加工,能够使字幕更加“出人意料”,从而提升观众的兴趣。毛荣贵先生也增说过,语言本身是并不含幽默、喜悦、愤怒等因素的,只有放置在某一个环境中,才能让人们感受到一种独特的魅力。对此,电视节目在制作电视字幕时候,必须要充分发挥语言的作用,在岔断处增加一些语言,从而使观众能够从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能够从这些提示性的字幕语言中进行联想,从而感受到幽默。比如《爸爸去哪儿》中,孩子们看到“葫芦”时候,跳脱的想到“妖精!快还我爷爷”,将蔬果拟人化,由“葫芦”想到“葫芦娃”,同时也让人忍俊不禁。故而其他的电视节目也可以借用这一方法,尤其是综艺节目,提升自身的幽默感,吸引更多的受众。另外,幽默的生成还可以利用情感释放、矛盾点等生成幽默,方式极为多样,这便需要字幕组针对具体的电视节目情况进行合理选择,以达到幽默的效果。

  (二)应用多种技术进行创新

  随着人们对电视节目要求的提升,尤其是综艺类节目这种引人放松的节目,观众相对较多,这类节目必须要进行创新,以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由上文分析可以看出,《爸爸去哪儿》这一节目电视字幕的内容、排列方式、呈现形式等均有创新,传统综艺节目要想赶上甚至超越,必须要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如在“表现方法”等上进行调整,或者是增加“表现渠道”,比如配合某个嘉宾的动作或表情电视字幕做出“动作”,从而提升电视节目的吸引力。在当前科技发展中,这种设想是可以实现的。

  结语

  本文是对电视字幕进行的探究,以《爸爸去哪儿》为例从“幽默”这一角度出发对电视字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综艺节目发展的部分措施。不过在当前科技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不单单只是传统的综艺节目需要在字幕上进行调整,一些科学类的节目也可以结合本节目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转变,从而促进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Sperber.D&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Oxford.Basil Blackwell.2016:23.
  [2]Raskin.Victor.Semantic Mechanisms of Humor[M].Dordrecht.
  Reidel.2015:36-39.
  [3]张婧.电视语体研究视角下的电视字幕分类[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36(09):155-156.
  [4]许之民.电视字幕应用现状的调查与对策分析[J].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8(11):22-28.
  [5]岳秀文.潜台词字幕:电视娱乐节目中的新语言卖点[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08-110.
  [6]逯明宇,刘龙姣.浅析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字幕包装效果[J].影视制作,2014,20(11):82-87.
  [7]王聪聪.浅谈字幕在电视娱乐节目中的作用[J].视听,2015(03):20-22.
  [8]李焕勤.电视字幕设计艺术[J].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2(01):51-53.
  [9]高晓虹.字幕在电视节目中的作用与设计要点[J].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1994(Z1):20-24.
  [10]吴江东.电视字幕的设计与运用[J].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2016(02):62-65.
  [11]曾妍.电视字幕新闻的语言特点分析——以CNN为例[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9(07):138-139.
  [11]丁大勇.浅谈电视字幕的重要性[J].西部广播电视,2006(07):12-14.
  [12]贺学花.电视字幕的字体设计及其色彩、位置以及入出屏方式分析[J].新闻传播,2014(02):122.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2432.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1年6月8日
Next 2021年6月8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