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对于江西省绿色建筑现状及发展的研究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从实践来看,对江西省绿色建筑现状及发展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江西省绿色建筑现状并发现存在的问题,推动绿色建筑发展。从理论研究来看,理论界对于绿色建筑成本的分析、绿色建筑该如何推广、绿色建筑该如何发展等几个方面的相关研究正处于不断丰富的阶段,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而对于江西省绿色建筑现状及发展的研究内容,主要是绿色建筑现状。该研究的重点在于对江西省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形势及目标进行分析,难点在于分析江西省绿色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为适宜发展对策的选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创新点在于通过对国内外地域性绿色建筑技术的回顾与分析,总结出绿色建筑的理论发展、实践经验。
关键词:江西省;绿色建筑;节能;现状;发展
一、引言
从实践来看,对江西省绿色建筑现状及发展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江西省绿色建筑现状并发现存在的问题,推动绿色建筑发展。从理论研究来看,理论界对于绿色建筑成本的分析、绿色建筑该如何推广、绿色建筑该如何发展等几个方面的相关研究正处于不断丰富的阶段,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尽管江西省绿色建筑发展速度较快,势头较好,但是江西省绿色建筑市场规模还是比较小,市场积极性也比较低。在许多方面任有所欠缺,而且相关经验不足,可对照的案例也较少。
“绿色建筑”是于1992年所提出。国外学者V.olgyay(1963)提出,建筑构件的设计应符合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有关技术—建筑构件的流程。Ian Lennox McHarg(1969)提出,通过分析生态环境,说明了大自然与人类的关系。Robert Vale与Brenda Vale(1991)提出因地制宜、回收利用可回收材料、循环利用可再生能源、节约使用现有资源、以人为主等等原则。Klaus Daniels提出,要有效利用清洁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阳能,结合到建筑构件当中。
国内学者主要从绿色建筑成本的分析、绿色建筑该如何推广、绿色建筑该如何发展等几个方面开展研究。蔡利雄(2010)提出,绿色建筑有关技术需要根据当今中国的建筑行情来发展,并且需要以人为本。费衍慧、林震(2010)提出,城市的存在,需要建筑物来维持,所以城市当中建筑物的发展模式于城市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1 绿色建筑概述
2006年我国发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里面所给出的有关定义为:绿色建筑指的是建筑物的整个使用的期限内,于极限程度内减少资源,维持环境良好,给人们以更加绿色有效的所占用的空间,并且同构件和谐相处。
绿色建筑是一种构建建筑物的技巧技术,其本身是归于建筑技术,但是却不等同于普通的建筑技术。第一,绿色建筑有关技术属于建筑技术,充分使用相关的可回收资源;第二,普通建筑技术与绿色建筑有关技术不相同,可以实现节约用地,建筑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节能、节水、节材、优化室内外环境,实现资源节约、居住环境优化。第三,绿色建筑有关技术的使用包含于建筑构件的整个使用周期,并且注重因地制宜。整个构件的生命周期中,绿色建筑有关技术一直起到明显作用。
1.1 绿色建筑的含义
绿色建筑有两种理解,“目标说”和“过程说”。“目标说”把绿色建筑当作未来的目标,前进的方向。绿色建筑有关技术的基本框架和原则包含于“目标说”,内容有绿色建筑有关技术要环保节能,循环利用,防污减排,合理运用,因地制宜。而“过程说”把绿色建筑当成现阶段的发展情况。其把绿色建筑有关技术当成结合建筑构件使用周期的一个持续性的概念,对于各个阶段各个时期有着不同的要求,需要考虑其本身所带来的效益,需要减少自身的风险,需要使建筑构件同自然协调发展,以及需要降低对自然的影响。
“过程说”表示着在各个阶段当中,因为有着各种各样的因素,导致绿色建筑有关技术有着与之相应的需求以及形态,绿色建筑有关技术中 “绿色”含有量的多少是根据社会的形态,社会的意识来决定的。“过程说”比“目标说”更加现实,认为绿色建筑有关技术得根据现有的不同状况提出与之相对应的目标,有着各种各样的形态。 “目标说”以及“过程说”其实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眼光出发的。“目标说”以一种静态的角度出发的,而 “过程说”是以动态的角度出发的。这两者相互融洽,相互结合,使得绿色建筑有关技术成为了一个在持续发展的一个未来目标。中国地大物博,全国各地的发展水平以及所占有的可利用资源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相对应的,全国各地的绿色建筑有关技术的发展也不一样。要推广绿色建筑有关技术得将当地环境和理想情况相融合,主要是要为其可持续发展铺好道路。绿色建筑并非是把建筑物绿化,而是要通过绿色建筑有关技术保护环境,节能减排。
1.2 绿色建筑的特征
绿色建筑相比起一般意义上的建筑,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生命周期比之更加完整完善。绿色建筑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这个特征完整地体现在了建筑构件的整体生命周期当中,在建筑构件的设计开始,到施工,到建筑施工,再到最后的使用过程,整个生命周期当中,要把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特征完全地体现出来。
第二,因地制宜。绿色建筑最主要的意义,就是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让人们得以受益于此。所以,绿色建筑在进行设计之时,需要根据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等等,进行分析研究,根据研究成果因地制宜地进行绿色建筑施工。相比起一般传统意义上的建筑构件,绿色建筑则会更加地贴近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也更加适宜居住。
第三,综合性强。绿色建筑有关技术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导致绿色建筑的综合性比起一般传统意义上的建筑构件更强。绿色建筑可能对当地条件产生重大影响,贯穿于整个建筑构件的设计、施工以及使用过程当中,某一个环节不同,就会导致结果不同。
2 江西省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江西省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形势及目标
2.1.1 江西省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第一,江西省建筑节能深入推进。近期所建的建筑物构件的能耗节约的比例在不断地增加,江西省各个城市也对于公共建筑构件以及住房有着不同的节能减排的标准,某些城市的标准更加严格。结合当地的情况进行构件的节约能源改造进行试点。以建筑门窗改造和建筑遮阳改造为重点,江西省所含的许多市县已完成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示范。江西省XX办公楼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管平台建成,现如今江西省已经有3个试点市政平台建设启动,有5所高校已建成节能示范校园。
第二,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当地的有关立法工作已经有了更高的进度,并且在近期江西省发布了《江西省民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办法》使得了江西省的绿色建筑监管体系得到加强。江西省5个市直接成立了专门部门,管理绿色建筑有关技术的实施情况。各级主管部门要严格监督绿色建筑有关技术的相关项目进程同时不定期进行相关项目的检查。标准体系日益完善。有关部门已经发布了许多相应的评价标准。绿色建筑有关技术的推广进程也在加快。
第三,绿色建筑加快推进。绿色建筑有关技术已经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十二五”期间,江西省已有115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指标,建筑面积约1525万平方米。所含有6个三星级项目,已经占有了约60万平方米。以及13个二星级项目,其所占用的建筑面积约174万平方米,绿色建筑相关的政策在大力推行。有关部门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赣州巿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南昌市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管理工作实施细则(试行)》、《江西省发展绿色建筑实施意见》、《新余市绿色建筑管理办法》等等政策。评价的管理方面也更加的完备。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规范江西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工作的通知》,同时也成立了相关的专家委员会。绿色建材也在有序地推广。在2013年江西省XX已经成立了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协调小组,对绿色建材进行推广。
第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江西省已经建成了光热建筑应用的示范区约1143万平方米,以及太阳能光伏发电总装机的容量约409兆瓦,浅层地面应用面积约2332万平方米,在整个“十二五”期间。其中国家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示范项目有21个。
第五,科研能力逐渐加强。加强绿色建筑有关技术的的科研能力。江西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开展许多有关绿色建筑有关技术以及相应的节能改造技术的应用研究,组建建立绿色建筑的能耗管理平台、可再生能源利用等等,这个过程中共有17项绿色建筑及节能相关建设项目标准法规、16卷相关图集,推广应用建筑领域新技术、新产品141项。
2.1.2 江西省绿色建筑发展形势
“十三五”期间,江西省处在优化改进,推广绿色建筑有关技术的重要时刻,这个时机给了江西省有关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有关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机会和困难。
第一,“发展升级”的机会和困难。全国的城镇化进程相对于江西省来说有着很大的距离。“十三五”后期江西省要接近整体平均水平。要让农业转移人口以及其他的常住人口落户于江西城镇。并且要注意相关行业的转型发展,重视科学技术方面的不断改进,推陈出新,尤其是预制构件的相关改进,一步一步地把绿色建筑有关技术发展到家家户户的住房建筑物。
第二,“绿色崛起”的机会和困难。整个时期中,江西省得牢牢抓紧这个机遇,坚持绿色崛起,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有关技术,把绿色建筑有关技术推广到城镇建设以及农村建设当中,引导其发展方向,加速江西省绿色崛起的步伐,令江西省更加地绿色、美丽。
第三, “同步小康”的机会和困难。整个时期中,江西省要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仅要求江西经济加快发展,而且要求实现、维护以及保障各个阶级每个个体的实际利益。不仅要使得江西省目前的建筑构件的能耗保持较低的水平并且稳定发展,还要使得各个阶级每个个体都对建筑构件的相关安全性,耐久性,以及适用性都达到十分满意的程度,探究能够有效利用可回收利用资源的手段和方法,提高节能减排措施的效率,提高相关节能改造技术的管理应用范围,以及提高绿色建筑有关技术的监督管理水准。
2.1.3 江西省绿色建筑发展目标
第一,针对江西省各地的情况,研究、分析并制定江西省最佳的佳能标准,使得江西省绿色建筑发展更加有效、迅速、便捷。
第二,新建建筑的一半以上是绿色建筑,江西省的所有城市都按照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的要求进行一系列的操作。
第三,根据目前以及有的建筑构件的节能改造案例,使得江西省现有节能建筑超过三分之二。鼓励农村节能示范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相结合。
第四,“十三五”期间,优先、强力地推进可再生能源应用,使得城镇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至少达到6%。
2.2 江西省绿色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
2.2.1 江西省绿色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相关的市场积极性比较低,需要激励相关市场。江西省绿色建筑市场的积极性相对于全国绿色建筑市场的平均水平来说比较低,市场的流动资金不足,从事相关行业的企业、公司不多。
第二,江西省各个地区的发展相对不平衡,并且江西省的绿色建筑多半处于设计阶段。相对于南昌市、九江市等较之其他地区的经济更加发达的地区,其绿色建筑有关技术较之其他地区发展的更加迅速,更加全面。但是江西省中体的绿色建筑大多数仍处于设计阶段,还未开始施工或者使用。
第三,绿色建筑有关技术推广难度大,农村的绿色建筑技术比城镇的更差,普及率更低。江西省绿色建筑有关技术推广难度大,因为许多人民群众对于绿色建筑有关技术从未有所了解,甚至对绿色建筑有关技术有理解上的误差,认为绿色建筑是环境绿色、绿化面积比较高的建筑,对绿色建筑有关技术清楚了解的人数不到十分之一。
2.2.2 江西省绿色建筑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一研发成本高,前期投入产出不均衡。目前,市场上基于绿色建筑的建材研发、施工技术、运行维护设施还不完善。但是,有意发展绿色建筑产业的企业或个人,在研究相关技术的初级阶段需要花费大量的劳动力和财力,花大量的资金研究材料、工艺或设施,以降低建筑的生命周期成本,导致绿色建筑有关技术的高消费成本和高销售价格,也造成绿色建筑市场推广的严重经济阻力。
第二,社会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不足。虽然绿色建筑相比较普通建筑,其生命周期成本更加地低,但绿色建筑的理念没有被广大人民所了解所认知。大多数人对绿色建筑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对绿色建筑缺乏认识,甚至想到绿色建筑中有绿色植物或喷泉等设施。
第三,绿色建筑人才缺乏。绿色建筑有关技术引入国内的时间太晚,从事相关的专业人士少。在本科教育系列中,多所大学正在申请2019年的绿色建筑专业。在此之前,只有研究生教育系列才有可持续建筑设计等相关专业的研究。同时,社会对绿色建筑意识淡薄,绿色建筑研究体系不完善,缺乏相应的专业培训。
3 推动江西省绿色建筑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推进新建建筑能效提升
第一,逐渐地增强节能设计的标准。在整个时期,不仅仅要依据现有的设计标准,例如《江西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并且以这些为依据,再出台了《江西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及修订了《江西省居住建筑节能标准》。
第二,完善监管体系。江西省XX应建立更加严谨更加公开的监督管理体系,通过这些监督管理体系,使得近期的建筑构件其本身能够严格遵守各个节能标准,保证新建建筑构件的能效能够有效提升。
第三,设置更全的监测体系。在整个时期结尾的时候,江西省各个地区都应建立更加全面的监测体系,同时要建立相应的监测手段以及方法,逐渐地将各个地区的建筑构件整合成为能够全面覆盖江西省的一个监测体系。
3.2 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第一,根据易于应用、易于发展、易于仿制的原则,把之前已有的绿色建筑节能改造的经验和技术给梳理总结,并且对其进行改良优化,使之得以更好地发展到江西省各地区。
第二,对目前已经有的公共建筑构件进行能耗监测,并且通过分析各种各样的公共建筑的能耗指标,建立一个全面的数据库,依据已有的数据库的数据,对现有的公共建筑构件进行节能改造。并且在公共建筑构件改造示范的领导下,一步步地推动各类公共建筑构件进行类似的节能改造。提高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把节能改造技术普及开来。
第三,抓住现有建筑构件节能改造的时机,把房屋构件的各个部件均进行节能改造,令广大人民群众满意,实现更加完善的更替。
第四,江西省各个地区要根据不同的绿色建筑市场出台发布不同的市场发展策略。促进各个地区的公共建筑构件进行节能改造。
3.3 促进绿色建筑全面发展
第一,令绿色建筑有关技术的总体水平逐步提升,对于绿色建筑有关技术的监督管理制度、监测制度、评价的标准以及各类相关体系进行完善以及更新。
第二,针对绿色建筑有关技术出台更加完善的政策制度,通过政策制度刺激绿色建筑市场的积极性,使得相关企业、个人都积极参与绿色建筑市场的应用及发展。
第三,对绿色建筑有关技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发展,把被动式技术和主动式技术相结合,且需要考虑江西省各个地区的环境因素的影响,综合性地把绿色建筑有关技术推广开来,不仅仅应用到城镇,更要应用到农村。
第四,提高土地利用率,把居住区、商业区以及公共服务区的比例逐步提升,并且使用更低层次影响率的开发模式,使用绿色建筑技术使得可回收资源能够得以有效利用,加强垃圾分类收集。
第五,对江西省各个城镇的环境进行分析。对已有的环境污染物施以针对性的研究分析,并且对其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针对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以及手段。
3.4 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第一,推进可再生能源的相关科研能力。对可再生能源的相关应用技术进行分析,促进应用的比例以及质量的增长,并且宣传相关应用。
第二,开展可再生能源规划。更加系统地评定各个城市之间地可再生地能源需求以及现状,推动相关能源的应用。对浅层地面能源进行更完善的使用,一步步施行各个地区的可行性规划。
第三,对于各个地区各种类型的建筑结构,其本身的功能需求不同,需要针对性地、因地制宜地使用各种可再生能源,使得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得到显著的提高,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3.5 推动装配式建筑
第一,在和XX有关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建筑构件等等使用或替换预制构件,积极推进各类投资项目大力地发展当地的预制构件。大力发展预制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优先发展大型公共建筑和工业厂房的预制钢结构。在景点区推广木制结构构件建筑,在农村等地推行轻钢结构。积极利用临时建筑、临时施工场地、管道廊道等可组装、可重复利用的构件。
第二积极推行示范功能,利用现有试点的成功案例,引导各个地区进行复制学习。现有试点要制定预制构件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扎实推进预制构件示范工程建设。同时近年来江西省试点项目正逐渐增多,经验逐渐丰富。
第三,针对江西省的预制构件建筑建立更加全面的操作体系,令现有的监督管理体系,监测体系更加完善,同时建立更加全面的质量保障体系,使之满足构件建造的质量要求。
3.6 培育绿色建材产业
第一,推广绿色建材。针对绿色建材的有关评估工作进行监督以及完善,在推广过程当中,要强化相应的规范要求和应用要求,更加完善地使绿色建筑有关技术以及绿色建材相结合相融洽。
第二,促进垃圾分类以及回收利用。根据当地的现状建立有关垃圾分类处理的基地,对各地起示范带头作用。促进建筑构件的垃圾回收技术以及设备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以及发展,出台建筑垃圾回收企业的激励和补贴政策,将公有、国有资金所购买的垃圾回收产品纳入XX采购范围,优先使用城市公共设施、市政道路和公共建筑。发展完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交易体系,对可回收再生建材机构和联盟进行激励和补贴,使用因特网建立一个城乡垃圾资源化平台,创建一个可回收资源再次利用的模式。
第三,规范房屋拆迁管理。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的、符合工程的建设标准以及城市规划标准的建筑构件,不能随意拆除,但是符合基本的公共利益所要求的之外的建筑构件可以。
3.7 探索推进农村建筑节能
第一,推进绿色农房建设。针对江西省各个地区的情况,利用已有相关绿色建筑节能改造的经验以及案例,因地制宜地使用合适的绿色建筑有关技术。并且针对各个地区的绿色农村住宅建筑构件的建设的技术规程,简单高效、经济实惠、因地制宜地发展当地的绿色建筑有关技术。要更加全面地令XX发挥作用,使得农村建筑构件更多地利用绿色建筑有关技术,提高建筑节能率,并且开启示范作用。
第二,推进绿色建材下乡。各个地方要根据当地情况,分析目前农村建筑构件的建材含有量以及绿色建筑有关技术地实际需求,针对性地生产销售绿色建材。建立新型农村绿色住宅绿色建材的目录,大力推广新兴农村建筑构件的绿色建材有关应用,提高农村新兴农村建筑构件的节能改造率。部分经济效益不错的农村当中,可以推行使用新型轻钢结构。
第三,针对农村的建筑构件自身节能改造进行大力推进,并且创立相应的示范,领导学习农村建筑构件节能改造,为其提供经验以及示例。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尤其是在农村住宅建筑构件当中地使用情况,更加积极地使用无污染可再生能源,解决从事农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能源消耗。
结语
尽管江西省绿色建筑发展速度较快,势头较好,但是江西省绿色建筑市场规模还是比较小,市场积极性也比较低。其发展阶段还有诸多问题,相关经验不足,可对照的案例也较少。现阶段推动江西省绿色建筑发展的对策建议有以下几种,推进新建建筑能效提升、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促进绿色建筑全面发展、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推动装配式建筑、培育绿色建材产业、探索推进农村建筑节能等等,个人认为需要尽快地、针对性地实施各个方案。
本文对江西省绿色建筑现状和发展进行了研究分析,希望有助于江西省绿色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关于印发“十二五”绿色建筑科技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国科发计[2012]692号)[G].2013
[2]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绿色建筑 2016[M].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2016
[3]刘敏,张琳,廖佳丽.绿色建筑发展与推广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4]仇保兴.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和建筑节能的形势与任务[R].2012.3
[5]马维娜,梅洪元,俞天琦.我国绿色建筑有关技术现状与发展策略[J].建筑技术.2010.41(7):641-644
[6]胡建文.深圳绿色建筑发展:政策与措施[J].《建设科技》,2012(8):27-30
[7]马芸,鲍世民.国外绿色建筑发展概况[J].《中国地产市场》,2006(4):68-70
[8]李百战,何天祺,郑洁.绿色建筑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0-14
[9]仇保兴.推行绿色建筑,加快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J].《建筑与文化》.2006:8-15
[10]蔡利雄.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J].《江西科学》,2010(3):416-420
[11]费衍慧,林震.低碳城市建设中的绿色建筑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S2):169-173
[12]高云婷,王刚.我国绿色建筑推广机制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6):298-299
[13]王利珍,谭洪卫.上海市绿色建筑的现状及发展研究[J].《上海节能》.2011(9):23-29
[14]杨锦琦.江西绿色低碳发展路径选择研究[J].经贸实践.2015(09):32-33
[15]钱进.江西: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7(06):31
[16]江西强力推进绿色建筑[J].工程质量.2016.34(07):73
[17]邹慧. 江西发展绿色建筑应从哪里着力[N]. 江西日报.2016-01-11(B03)
[18]江西:XX公益项目执行绿色建筑标准[J].供热制冷.2015(09):12
[19]王纪洪.江西绿色建筑工作成效凸显[J].建筑节能.2014.42(12):41
[20]刘戈. 深圳绿色建筑推广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
[21]王纪洪, 吴丽霞. 为江西绿色崛起而拼搏——访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工程师章雪儿[J]. 建筑. 2016(19)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25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