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发展的思考

摘 要:伴随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与实施,西北地区民用航空业迎来了新的一轮发展契机。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空中交通枢纽,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在西部大开发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与东部沿海地区的机场相比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作为研究案例,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对机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查找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西安咸阳机场;可持续;发展思考

1引言

XXX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社会现代化建设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随着人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城市之间和国与国之间交流越加频繁,对出行交通工具的选择上有了更高的要求。乘坐飞机已从“精英阶段”迈入“大众阶段”,无论是商务还是出游大多都会选择乘坐飞机出行,因此我国的航空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陕西省作为西北空中交通的重要门户,近年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在持续探索新型大型枢纽机场运营管理的新模式,积极地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和“国际运输走廊”。其自身不断得到壮大与发展,已成功进入全球50强行列,为民航强国建设贡献了陕西力量。本文对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发展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在找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较为科学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促进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又好又快的发展。

2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发展现状分析

2.1 机场基本情况介绍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位于我国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距西安市中心47公里,是我国的4F级民用国际机场,同时也是我国八大区域枢纽机场之一,截至2019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已经达到了全球排名第四十。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起降次数不断增加,在2019年7月8日单日航班起降的次数高达1009架次,一个小时就运输了59架次,再次刷新了机场生产运输的新纪录。2019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保障航班共累计有34.5万架次,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和国内外62家航空公司建立了业务员往来,到目前为止一共开通了205个航点,346条航线,所开通的航线连通着全球36个国家、74个国际交通枢纽。可以看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在国际航空运输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以“三位一体的枢纽机场” 为发展定位,不断深化各项改革,在确保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同时,有效提升了陕西的知名度,为陕西民航业的腾飞做出了重要贡献,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发展对陕西地区及西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2.2 旅客吞吐量方面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是西北地区最大的交通枢纽机场,为北、上、广、等国际门户级机场提供中转枢纽服务。2019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已达全球前五十,已经被Skytrax评为全球四星级机场。根据官方的数据显示:2004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仅仅只有636.24万人次,到了2017年旅客吞吐量则达到4185.7万人次,同比增长657.92%,13年间年均增长超过11%,截止2019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已达到4722.1万人次。预计2025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将会突破7000万人次。

2.3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是我国的4F级机场,目前是我国的第五大机场,占地面积有564公顷,目前可以同时起降空格380等大型客机,停机位有59个,安装雷达空中管制系统进行管理。在跑道建设上也不断改进,目前有两条大型跑道,一条是3,000米×45米,另一条是3,800米×60米。此外,客流量不断加大,已经建设了3座航站楼,已经基本满足游客的需求。目前,为保证机场服务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目前配置了包含机场交通、机场服务以及机场餐饮与购物等在内的一系列旅客服务基础设施。同时,为方便旅客出行,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还提供了旅客租车服务,针对特殊旅客设置了无障碍设施(电梯、卫生间)、贵宾服务、快捷登机通道、育婴室等。针对广大旅客的出行服务需要,机场一般都配置有无限Wi-Fi、手机加油站、物品寄存服务、免费摆渡车、行李打包、货币兑换、公用电话等[]。

2.4旅客运输服务方面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作为一座大型国际国内航空运输枢纽,其机场交通设置了机场大巴、长途客车、出租车、网约车、私家车等交通运输方式,形成了相对齐全的交通运输组合模式。对于民航旅客而言,民航运输注重高效便捷,相对比与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而言行程更短、往往也预示着更高品质的旅客服务。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已采用了旅客信息服务系统为较早引入的陆空旅客信息双路集成处理系统,根据机场的实际运行情况,系统会自动生成旅客运输组织计划,从而引导AFC 等系统,为旅客运输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还提高了运输服务能力。另一方面,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实现了旅客信息联网化服务,旅客可以通过携程、去哪儿网等随时查看航班信息,而航空公司也可根据航班订座率及时进行航班相关服务调整及票价调整[]。

3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3.1周边交通尚未完善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位于咸阳市, 距西安市中心47公里,与市中心没有轨道交通,市区公交巴士单程来回时间需1小时以上,出租车时间需要40分钟,并且没有高铁与西安咸阳城市连接。旅客抵达机场不便,造成了与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和中转机场选择上的障碍。虽然周围有多条国家级干线高速公路和多条铁路站点。但是空运与路面交通之间体系不健全,俩者之间联运需要中转等,机场与西咸新区的国际港务区相距较远, 两者之间缺乏直接的空陆连接通道, 空铁、空轨联运体系缺失, 尚未形成多样的联运体系。

3.2运输模式较为单一

机场外地旅客运输需求的不断增长,增加了机场接驳运输方式营收,但机场接驳的主要交通工具较为单一,如公交机场、轨道交通、出租车等,只能满足机场与城市之间的旅客接驳机场所在地,不能进行城际快速交通。再加上国际航空市场的不景气,加之缺乏足够的运力投入,基地航空公司开辟国际通航点与国际航线单一、密度不足的结构性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导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旅客运输模式上很难做出改变。

3.3 邻省份机场影响较大

周边省市国际航线的陆续开通,例如湖北的武汉天河国际机场,贵州的龙洞堡国际机场和四川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即将建成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等。这些国际机场不仅加大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拓展国际航空业务的竞争力,还使得陕西省大量旅客和货物选择从周边城市进出境,削弱了陕西省和西安市对外交往和区域经济的辐射能力。

3.4 核心竞争力有待提高

从入境市场来看,作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主要入境客源地的日韩、东南亚等市场近年来均呈现下降趋势。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旅客来源有限,严重制约了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国际客流的增长,但在出境市场,国内旅客对票价的敏感性导致公司收入较低然后退出西安国际直航市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周边有多个军事机场,彼此距离较近,空域资源矛盾明显,民航飞行中存在着高度限制、航路曲线过多、空域受限等诸多矛盾,冲突点多、航班流量有限等,空域资源矛盾的困境短期内无法得到明显改善,使机场正常运行受到严重影响,目前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已达到评估极限但与国际航空公司的需求和市场发展存在较大差距。

3.5 空域与时刻资源相对紧缺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周边军用机场占用了空域资源,同时也限制着民航飞行高度,在对航线的要求也较多,导致空中的进出通道空间变得狭小,目前西安咸阳国际机场2016年时刻放量已经达到评估极限为51架次/小时,但这与国际航空公司和市场发展的需求差距较大。空域资源问题短时间内没办法得到解决,因此,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航班的运营受到严重影响。目前西安咸阳国际机场2016年时刻放量已经达到评估极限为51架次/小时,但这与国际航空公司和市场发展的需求差距较大。

3.6 国际业务发展的相对滞后

受行业发展规划及航空公司的战略影响,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国际(地区)业务发展相对国内大型机场较为落后。国家民航局调整国际机场的战略,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一线城市建立国家级门户枢纽机场,冲击着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中转业务,使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在航线开辟和拓展国际业务方面缺乏航线编排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不利于基地公司的国际(地区)业务拓展。

3.7 服务理念和水平有待提升

在国内外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要准确把握新形势,重视对旅客的服务,将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作为服务宗旨,机场服务跟随客户需求变化而变化,才能够提高竞争优势。从目前来看,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在服务和营销理念水平较差,如对于旅客投诉,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并没有表现出有效的应急能力,以上问题是,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多年来的特权理念导致服务意识不足,损害了乘客利益,此外,对于机场的宣传营销网络利用率不高[]。

3.8 现代化信息技术利用率低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给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目前自助设备机的使用率不高,人们在机场办理值机等事务的时候更多的时采用人工服务,而自助设备机常常处于空闲的状态。这跟机场工作人员没有做好指引工作以及时时都没有人在自助设备周围有很大的关系,不能为有需要的顾客提供及时有效帮助。

4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发展的提升对策

4.1完善周边交通设施设备

2017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4185.7万人次。庞大的旅客吞吐量带来了愈来愈重的地面交通,所以完善机场周边的交通设施设备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切实解决周边地面交通等诸多问题,提升机场的运行效率,建议应加快完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周边的地面交通等问题,比如新建多坐高架桥和地下直通通道,设立多时段摆渡车等,还要改造和新建多条道路使出租车、机场巴士等众多车辆便于进出中转旅客。随着机场道路的建成和完善,相信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道路运输将会变得更加合理,还能够极大提高地面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后续还可以加快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停车场综合整治等工程建设,同步加速推进三期扩建工程,进而完善周边的交通设施设备,助力陕西追赶超越[7]。

4.2完善旅客运输组合模式

应该要整合资源效益,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建议成立咸阳市交通局机场客运管理办公室,规范和控制运营质量,并使相关运输工具,例如公交的运营实践尽量围绕航班运行,尽量晚点延误发车时间,增加航班高峰时段发车频率,例如在暑假、春运期间增加班车,全面开通“空对地”旅游通道。创新运营模式,不断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有效的改善联运运行方式、运行质量和运行效率,重视发展的催化作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应该重视陆空联运的新方式,即空地联运零换乘衔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以地面运输为纽带,以地缘经济发展为导向,催化和引导咸阳与各连接城市之间的客流、物流、经济流等多向交流,在提高客运站整体功能的同时,不断创造新的运输模式来促进发展。此外,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还可以联合航空公司合作,完善旅客地面运输问题。机场自身也应该提高经济地带合作和客运服务能力。设置机场大巴、长途客车、出租车、网约车、私家车等交通运输方式通达各个经济地带,灵活设置,形式多样,满足各个经济带的要求和旅客的个性化需求。

4.3 科学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单靠自己发展都是行不通的,必须要加强区域合作,才能够更加有利于的发展。可以考虑建设机场群进而整合优势,降低成本,提高区域机场体系的整体容量,这样更加有利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枢纽机场的核心地位的宣传和和发展。在加强区域机场群建设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同本省份的支线机场之间的合作,例如正在建设的华山机场,安康机场等。统筹资源优势为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创造便利的条件,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机场在进行自身建设协调发展的同时,还应该和周边省份或者区域内其他运输方式,比如铁路、公路、高速铁路等企业合作加强区域协同,利用共同资源,促进本地运输业的发展,同时还要和服务行业的企业合作,增加机场客源。

4.4 提升机场国际枢纽竞争力

因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有着相对优越的地理环境,地处中国内陆中心,同时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是我国的航空枢纽的中转站,中转和辐射能力突出,所以要不断强化软实力建设,建议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也要继续发挥其枢纽中转站的服务优势,做好中转乘客的接待以及吃住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做好与铁路运输枢纽、公路运输枢纽站的合作,安排运输工具做好乘客的接返工作。加快扩大西安航空运输的规模,也要加强宣传,进而建设更加密集的航线网络,加强其中转枢纽作用,进一步促进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发展,并且向西安建设更加开放的国际枢纽,为推动西安大都市国际化战略的发展服务,进一步落实“三、四、三”国际业务维护和拓展战略,为建设国际大都市提供强大的交通运输枢纽和更大、更广的平台。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完善客运和货运的航空枢纽,使西安物流贸易走向国际化。

4.5 突破空域和时刻矛盾瓶颈

我认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想要突破空域和时刻矛盾,一是要积极的联合军政两方进行有效的协商与通力协作,制定合理有效的机制措施,进而促使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空域和时刻矛盾得到突破;二是需要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充分利用空域和时刻资源,提高空域资源和时刻资源的利用率;三是科学优化航线网络,加快西安区域管制中航线的建设进度,充分发挥空域统一管理的优势,科学规划髙、低空管制扇区增强空管的能力,比如航空公司申请热门的航线时刻,同时要求搭飞一条相对较差的航线,从而进一步使得热门空域与时刻资源相对紧缺的情况得到缓解。

4.6 不断完善机场治理结构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应加快国际业务发展制度变革,完善现代化机场的制度建设,优化国际市场的运作模式,拓宽机场的融资渠道,引入大量的国际资本,实现国际业务主体的多元化、专业化。当前机场间的国际业务、中转枢纽型模式是全球范围内次级机场业发展的主要趋势。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在航线开拓国际业务方面应提高自身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这样会有利于基地公司的国际(地区)业务的发展。就中国大部分机场而言,北京首都机场、香港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和上海虹桥机场的国际性业务都发展比较成熟和全面,是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应予重点考虑的学习榜样和战略合作伙伴。

4.7加快机场信息化平台建设

现在是数据化的时代,信息化平台建设对机场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机场作为传统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运营是必要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更要以“智能”技术和方法为基础,不断调整优化机场模式机制,进一步提高机场运营和管理效率,提高旅客的服务质量以及全产业链服的务质量,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更加舒适的出行体验和服务质量。我认为机场还应该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未来机场业的最新技术成果,从智能运营、智能安防、智能服务等方面使机场智能化务等方面都要加强信息化建设,这样既能提高游客利用信息网络自助,还能减少机场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而且可以从在组织方面采用运营和管理委员会,包括空中交通管理办公室、机场、航空公司等单位加入,运行管理委员会成立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运行机制将更加完善,同时加强信息支持,决策过程更加科学,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航班准点率将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4.8 强化员工队伍的专业培训

目前航空运输的要高于高铁和公路运输的价格,因此,乘客本能地希望有更好的服务体验,机场除了要有完善的设施和设备外,服务水平和员工素质也是影响旅客舒适体验的重要因素。因此,机场应该要确保机场相关员工要具备相关工作操作和服务的能力,同时,建议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的员工培训和评估体系,以保证员工具备必要的机场运行知识。此外,在培训过程中还应该根据岗位来划分培训内容。因为培训的知识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还应该确保各个工作人员掌握本岗位的操作技能,提高其工作能力和效率。对员工的服务态度也需要加强培训,使在服务乘客的时候,本着客户既是上帝的观念来服务乘客,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加强乘客对机场的好印象[10]。

5结论

综上所述,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紧紧围绕着“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发展和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正在积极打造国际化的运输走廊和航空枢纽,积极探索“西安模式”,在“争先进位”追赶超越中实现了较高质量的发展,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例如区域经济受到限制、转型发展缺乏创新、行业政策影响较大、运输模式较为单一、服务理念和水平有待提升。本文通过分析和研究其自身存在的发展短板,客观分析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如果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紧抓政策机遇,改进自身不足,相信会在中国民航业发展中会创造出新的成绩,为民航强国建设和陕西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李明捷.机场规划与设计[M].中国民航出版社,2015

[] 王怡远,张佳慧.浅谈民用航空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中国商论,2019(15):216-217.

[] 邵苗.延边州民用航空业发展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2017.

[4]杨兆捷.《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航站区交通改造完成》[N]陕西日报,2019

[5]王雨晨.我国通航现状及发展的思考.[J].交通运输.2019:194-195

[6] 宋轶.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旅客联程联运服务研究[D].西北大学,2016.

[7] 国内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J].中国产经,2018(02):84-87.

[8] 王娅.“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西部民航业发展新机遇——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为例[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6,2906:51-55.

[9] 刘轶林.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专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17.

[10] 董睿.我国西安咸阳民用航空业发展研究[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5.

[11] 狄亚平.民用运输机场运行安全保障能力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9.

[12] 姜慧敏,崔颖.基于专利分析的浙江民用航空制造产业发展研究[J].科技通报,2019,35(08):203-207.

关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发展的思考

关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发展的思考

价格 ¥5.50 发布时间 2023年4月7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25108.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3年4月7日
Next 2023年4月7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