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布尔加科夫是一个深思熟虑的和讽刺艺术大师,他创造出的小说和戏剧军均是以其独特的视觉和敏锐思维为基础,为我们勾勒出奇异怪诞的情节,虚假的,荒谬的,丑恶的揭露现实,讽刺和嘲笑表达理想和道德的追求。讽刺和普希金,果戈里,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等俄罗斯经典巨匠并肩同行,并充分体现了俄罗斯文学独特的风格特色,并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他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美学思想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兴趣,成为世界上一个热门话题。
60-80年代在俄罗斯掀起了“布尔加科夫热”。萨哈罗夫的《讽刺应该进行到底》中,通过对布尔加科夫《狗心》和《不祥的蛋》两部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进行分析,指出了小说的主旨是,通过描述媒体人的厚颜无耻和日常生活中的反常现象,达到对人们的内心世界以及事件背后的历史意义进行深层次的解读。
对布尔加科夫的研究在国内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王玉环从现实与科幻的角度探讨小说所蕴含的深刻意义。温玉霞的《荒诞的戏仿辛辣的讽刺—布尔加科夫狗心解读》根据荒诞和现实两个角度,对布尔加科夫的讽刺艺术进行探究。邱艳萍和林晓华通过对小说《狗心》的分析,阐述了作者在社会背景下的创作风格和独特个性。
本文根据一些学者的观点阐释了自己对布尔加科夫讽刺性的小说文本和创作手法的了解和掌握,能够深入的挖掘布尔加科夫在《狗心》和《不祥的蛋》中的讽刺艺术的独特之处。
一、文学批评中的讽刺文学
(一)讽刺的产生及发展
在布尔加科夫的文学作品中,他为我们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世界,让他在俄罗斯的历史,社会,文化,道德以及其他的思考和审视方面展现他独特的审美思想和艺术视觉。他独特的讽刺艺术风格的形成来源于创造性地运用了俄罗斯文学传统对文学创作的讽刺艺术手法。
讽刺文学是一种伟大的文学体裁,在俄罗斯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讽刺作品具有极强的攻击性和创造性,使文学作品充满智慧和幽默。
不同的学者对讽刺这个词有不同的看法。
在《美学》上,黑格尔对讽刺的艺术形式与有限的外部现实之间的矛盾进行了哲学分析。他认为,一个主体的精神世界具有对道德和美德的理解和意志的抽象智慧,相对独立,这也是对现实颓废的敌对。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作者的主体性原则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作者对腐败的真正状态做出正确的道德原则没有得到满足,但是他用讽刺关注性能不是不满的情绪,只有道德本身。
巴赫金说:“具象的否定是讽刺。”讽刺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将否定现象描述为可笑的现象,笑虐的形式是最基本和最常见的。另一种是严肃的把否定的现象描绘成令人厌恶、反感和愤怒的东西。
讽刺作为文学创作的一种表达,与笑密不可分。
笑是讽刺的必然结果。笑作为一种讽刺,能发现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的不协调,不管是微笑还是大笑,这都是对讽刺的反应,也是讽刺的基础。这是艺术讽刺与直接批评个人和社会缺陷的本质区别。
笑也是幽默的基本元素,但讽刺与幽默不同。
讽刺和幽默是根据笑的意义和本质加以区分的。笑在幽默中能够消除缺陷、批评人类恶习、揭露社会丑恶。严肃和潜在的情感是区分幽默和讽刺的必要条件。幽默对自己的对象在嘲笑中有着双重标准,包含了正能量的东西,例如,果戈理同名小说里崇高的唯心主义者-堂﹒吉诃德拥有善良而纯洁的心灵。因此,幽默是温和的、宽容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你不能无条件地接受你的主题。它是揭露和使用粗俗的侮辱、愚蠢和邪恶的最高审美任务,使人们回忆起美好的事物,如善良、真理和美丽。表达和庆祝了一种从虚假的声望的压力中解放出来的艺术家和读者的积极的、真实的生活,并通过揭露荒谬的事物来表达自己的理想。
在现代文学和艺术中,巴赫金认为,狂欢的笑声是讽刺的源泉。因此,这种讽刺的笑有双重性质,即令人兴奋和快乐的同时也是一种冷笑和讽刺,既否定又证实,又被埋葬和再生。这不仅仅是一种嘲弄,它是旧否定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对新事物和美好生活的肯定。
(二)文学作品中讽刺的功能
文学作品中讽刺文学的作用是多样而巨大的。至于这一点,普希金在一封写给维泽斯基的信中写道:“法律之剑无法触及,讽刺的长龙将会到来。”在某些方面,反讽完全弥补了法律的缺失。整体而言,讽刺的艺术功能是:
首先,判断是反讽的基本功能。根据巴赫金系统的观点,讽刺作为作者的独特态度来写事实,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当代现实的生动否认,二是对现实的更好。反讽的双重性格决定了反讽判断的基本功能,即对旧事物的否定和辩证的对新事物的肯定。巴赫金指出,“旧事物”的形象被人嘲笑,很早就表现出人们的嘲笑规则体系的社会现实特征及其在“新”形象中的运用,以及人们对人们表达美好愿望的追求。
简而言之,对现实的形象否定(Образноеотрицаниесовременности)和它的各种形态的启示,充分体现了讽刺的基本功能。讽刺的第二个主要功能是对现实的真实反映。“其实,现在的所谓讽刺作品,大抵倒是写实。非写实决不能成为所谓‘讽刺'非写实的讽刺,即使能有这样的东西,也不过是造谣和污蔑而己。”①鲁迅先生对讽刺的这一功能特点做了准确的表述。在他看来,讽刺的本质是真理。鲁迅在另一篇文章《讽刺》中也指出,“讽刺的生活不是真实的,但一定是真实的。”所以这不是“捏造”,“诽谤”既不是“揭露”,也不是令人震惊的“轶事”或“现状”。无论作者用什么样的表达形式在特定的创作,也可以属于任何风格特征,其真实的目的是现实的,是敏感的,作者对自己的时间和当代现实的观点和评论是有责任感的,因为即使是观点或美学思想和这些因素的影响,也反映在不同的形式中。“讽刺艺术也是在现实真实性的基础上添加作者的审美情感,创造性和艺术性地再现生活的本真”。
第三,讽刺的功能是规范和修正。从讽刺的动机和目的来看,负责任的讽刺作家以公共精神的精神写作,他们的善意是警告。讽刺作家的眼睛通常更敏锐,他们更准确地捕捉到现实中已经普遍存在的东西。鲁迅先生的这句话精辟地对此现象进行了生动概括“它讽刺所写的事情是公然的,也是常见的,平时是谁都不以为奇的,而且自然是谁都毫不注意的。不过这事情在那时却己经是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而至于可恶。但这么行下来了,习惯了,虽在大庭广众之间,谁也不觉得奇怪现在给它特别一提,就动人。”这也充分体现了讽刺的艺术魅力。根据巴赫金的讽刺体系,讽刺是一种态度。消极的态度蕴含着对相对于理想和现实的某一事物或现象的不满,所以需要对其做出相应的评价,或适度的,或强烈的说服。
讽刺的三个主要功能是相互关联的。讽刺的评价是基于社会现实的,判断的目的是规范和矫正社会现实。
本章小结
本章讲述了讽刺文学的产生与发展及其主要功能。通过对文学批评中讽刺的起源的综合解释和分析,包括对巴赫金、鲁迅等国内外学者对反讽的理解,对讽刺与幽默、讽刺,嘲笑方面的关系进行梳理。反讽的三个功能——评价、现实的真实反映、规范和概括的正确功能,对讽刺的概念和意义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本章研究了讽刺艺术在世界讽刺文学中的体现,有助于我们继续研究独具特色的俄罗斯讽刺文学,和对此做出巨大贡献的俄罗斯讽刺大师们的创作风格和审美视角。
二、布尔加科夫讽刺艺术与俄罗斯讽刺文学
(一)俄罗斯讽刺文学
讽刺作品在古罗斯文学中鲜有出现。古罗斯与西欧传统不同之处在于对违背宗教道德理想的负面现实的描述,与笑无关。根据鲍隆斯基的观点,笑似乎是古罗斯古籍专家的内心之光、罪恶和欲望之源。在编年史和传记中,作者的消极态度并不是嘲笑,而是经常以一种非常严肃的方式揭示它。戏谑只出现在民间文化中——在民间体裁中,婚礼上,农业仪式上,滑稽演员的艺术中。古代的教会和俄罗斯文学两种主要类型,如言语行为、布道和世俗体裁(如军事故事、编年史、旅行和训诫、格言)②也不允许笑谑文学的出现。
直到19世纪,诗歌的讽刺体裁在俄罗斯文学中扮演了一个次要的角色,反讽受到小说和戏剧的强烈影响,最终形成了批判现实主义诗学。亚历山大·格里鲍耶多夫、尼古拉·果戈理、萨尔蒂科夫·谢德林和尼古拉·涅克拉索夫是俄罗斯文学中最突出的讽刺作家。果戈理等后辈讽刺作家的创作中体现了和继承了讽刺作家康捷米尔忠实于自然和现实的思想。
巴赫金明确肯定了果戈理对俄罗斯讽刺文学艺术的奠基作用。“植根于民族民间笑谑的真正博大的俄罗斯讽刺,只是到了果戈理创作中才出现。”③在普希金之后,果戈理是俄罗斯文学中最具开创性的大师之一。他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反讽艺术特征入手——以优良传统为基础继承世界讽刺文学,从而在当时无情地揭露丑恶的社会现实。他的幽默讽刺对俄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文学创作中,伟大的俄罗斯讽刺巨匠果戈理通过对富有人道主义精神的笑的运用,无情地揭露并尖锐地讽刺了当时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现状。“含泪的笑”作者可以超然愤怒之上高屋建瓴的态度看待丑陋的现实生活,秉持着一种轻蔑的态度来看待讽刺的对象,与此同时也囊括了宽容和同情的幽默色彩。这种诙谐而狡黠的暗笑,并没有嘲笑各种古怪可笑的地主官僚,更深刻地揭示了农奴制度和专制xxx的黑暗,黑暗之下的黑暗不能逃过作家明察秋毫的眼睛。作家的辛酸和多愁善感被埋在一支快乐的笔下,而幽默背后隐藏着世界上看不见的眼泪。
果戈理自己对“含泪的笑”是这样定义的“凭着神秘的运命之力,我还要和我的主角携着手,长久地向前走,在全世界,由分明的笑,和谁也不知道的不分明的泪,来历练一切壮大活动的人生。”这种笑表达了一种对真理的热切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对现实生活中丑陋现象的深刻理解,是批判一切庸俗、虚伪和丑陋的艺术武器。果戈理的艺术审美特点是对现实生活的粗俗或丑陋的描述,读者们会将虚假,邪恶,丑陋的心和真实,美好,美好的欲望和追求激发出来。
讽刺文学中,具有高超艺术技巧和独特艺术风格的谢德林是继果戈理之后俄国最杰出的讽刺作家。首先,讽刺艺术的典型特征经由他手迈向极致。典型特征的讽刺艺术,指的是,“通过一些现实的特点有意识的夸张,变形,奇怪,和不同的有效地揭示隐藏在表面现象的本质的生活现实,这暴露了“影子世界”表里不一的旧事物和旧势力被谢德林叫做“影子世界”内心的空虚,衰减的性质。因此,在讽刺艺术中,怪诞和夸张的运用并不是背离现实主义的,而是一种现实典型化原则的高度体现。”④
谢德林继承和发扬了果戈理的讽刺传统。其犀利尖刻的讽刺与果戈理的“含泪的笑”的讽刺艺术一起为俄罗斯讽刺文学奠定了坚实而有力的基础。作为同样具有诙谐幽默的嘲弄和辛辣的讽刺艺术的大师,谢德林的讽刺风格不同于果戈理的“含泪的笑”,其尖锐的讽刺语言,冷漠的态度,深沉的思想,悲愤的感情给其笔下的典型形象戴上了滑稽的脸谱,呈现出作家对讽刺对象的蔑视和仇恨。谢德林运用象征、比喻等手法真实而生动地向读者展现了世纪俄国社会的历史画卷,他继承并发展了俄罗斯讽刺的优良传统,为俄罗斯讽刺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巨大的。
(二)布尔加科夫的讽刺艺术
布尔加科夫是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上又一位深谙笑的艺术大师,他从传统的反讽土壤中汲取营养,其独特的艺术视觉和审美意识创造了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从一系列不朽的作品中,讽刺艺术反映了奇异的光芒。
布尔加科夫,幽默讽刺的语言,犀利而敏锐的目光、深邃辽阔的思想,在果戈理和谢德林的深刻影响下,作家自己也称萨尔蒂科夫﹒谢德林为“我的老师”,而创作原则也“同果戈理的传统极为相近”,他“把自己看成是果戈理事业的继承者。”事实上,布尔加科夫,像果戈理和谢林一样,继续创作出善与恶、道德与不道德的主题。在他的创作中,布尔加科夫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深切关怀,他想用爱和善良来唤起人们对人类生活的希望和追求。但他比前两位更深刻,更善于掌握讽刺艺术。
与前辈果戈理和谢德林有所不同的是,布尔加科夫善于运用诙谐和怪诞的技巧将幻想性、哲学性和现实性融合在一起。在他的作品中,运用辛辣荒谬的笔触,充分展示了作者对社会、政治观点和心理哲学的看法,这是他在现实世界中所看到和听到的。在《不祥的蛋》、《狗心》、《大师与玛格丽特》具有讽刺意味的典型代表作品中,布尔加科夫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他作品中关于幻想与现实的统一的讽刺。

另外,布尔加科夫对另一个大特点–幽默的性格的讽刺是哲学的,幽默使知识分子的灵魂开始痛苦的颤抖,是一个丰富的思考人生的哲学产物。这是一种伟大的深受果戈里影响的继承,继承了果戈理的“含泪的笑”的创作手法,现实生活中,隐藏了作者的巨大悲痛,它无情地嘲笑和撕咬丑陋的人。然而,事实上,这是悲伤,愤怒是无可争辩的。无独有偶,在布尔加科夫的幻想性小说中也有这种“出乎意料的深层隐藏的悲伤、怀疑的智慧以及悲剧成分”。在小说中,布尔加科夫的讽刺作品试图在内容和形式上创造出这样的对比。作者故意对作品中的某些人物进行了否定,可以作为一种巧妙的方式来批判作者的时间和危害。
布尔加科夫的小说不仅是荒谬的讽刺作品,更是人类伟大历史中人类精神和道德世界的不朽作品。
本章小结
本章研究了俄罗斯讽刺文学和布尔加科夫的讽刺艺术之间的联系,并对布尔加科夫讽刺作品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挖掘了俄罗斯文学史上两位杰出的讽刺作家果戈理和谢德林的创作特点,以及前人对布尔加科夫艺术创作的影响。
布尔加科夫继承和发扬了俄罗斯讽刺文学的优良传统,讽刺俄罗斯在肥沃的土壤中吸收足够的养分,形成自己独特的讽刺艺术特色。其创作风格和果戈里“含泪的笑”和以及谢德林的辛辣风格是各不相同的,擅长在幻想和漫画的文学创作手法中使用人格化来代替栩栩如生的形象,而塑造事件是非常哲学的。
布尔加科夫的讽刺艺术与俄罗斯传统的讽刺艺术进行对比分析,有利于深入了解和掌握布尔加科夫怪诞的讽刺艺术手法,敏锐的艺术审美眼光和奇特的艺术世界所蕴含的想法与深意。
三、《狗心》和《不祥的蛋》中的讽刺艺术
(一)人物形象上的讽刺
从人物形象入手,更加生动形象的理解讽刺大师的独特个性和思维方式,进而通过探究布尔加科夫的创作手法来达到透视作家对世界的审视和讽刺现实的着重点,从而把握布尔加科夫创作的精髓。
1.自大的佩尔西科夫教授
在小说《不祥的蛋》中,布尔加科夫为我们塑造了这样一位人物形象动物学教授,即弗拉基米尔·伊帕季耶维奇·佩尔西科夫教授,书中这样描写道“硕大的脑袋,形状像个轮子,已经秃顶了,两边只有一小片黄褐色的头发。他的脸很光滑,下唇向前倾。从这个角度看,这个成熟的桃色脸永远被打上了任性的烙印。红鼻子上有一对老银边眼镜,但眼睛并不大,但很亮。他又高又有点驼背,说起话来吱吱哇哇,他的声音像是蛙叫,在所有其他怪癖中,有这样一个每当他有把握的说起什么是,他的右手食指会变成一个小钩,总是眯起他的小眼睛。他总是很确定的说,这是因为在他的博学的领域非常罕见,现在,这个小钩子在佩尔西科夫的交谈中非常频繁。”
当一个作家赞扬一个人物时,他的讽刺实际上围绕着问题的实质展开的。布尔加科夫一直是革命形式的“异见者”,他利用早年的老知识分子形象来讽刺革命的现实,表达他的政治态度。当然,我们不能认为他的立场是反革命的,因为他对革命的态度是超然的。事实上,作者只是表达了对革命的未来和人民通过文学创作的命运的深切关注和不安。佩尔西科夫教授屈服于克里姆林宫的威吓,不得不去将一个不成熟的实验交给一个对动物学一无所知的罗克,他不参与指导,导致整个国家蒙难。国难当头,傲慢的教授抛出了一个“不是我的罪恶,你忍受它”来推卸责任。作家也严厉地惩罚了他——暴民的恐慌和愤怒害死了他。
布尔加科夫用佩尔西科夫教授的形象来反映当前的社会革命,对革命的未来和国家的命运表示深切的担忧。《不祥的蛋》的作者表达了一个主题科学家和国家应该对自己的发明承担责任,因为如果这个发明被无知和固执的人,甚至是被有权重的人使用,可能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那是,灾难比幸福来得更快。
社会革命更是如此,一场幼稚的革命带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令人恐惧的,就像一个不成熟的实验带来的黑暗和末日。而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国家,个人,还是科学家都要敢于承担责任,追求真理。我们能从佩尔西科夫教授的悲惨结局中,分析总结出作者蔑视和鄙视那些逃避承担或不敢承担责任的懦夫。
2.“高明”的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教授
布尔加科夫的另一部讽刺作品《狗心》与《不祥的蛋》在主题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表达了作家对道德和社会问题的哲理性思考。在《狗心》中作家以“自己的亲舅舅、闻名整个莫斯科的妇科医生尼古拉·米哈伊拉维奇·波可洛夫斯基为原型”,为我们塑造了又一位“高明”的旧阶级的知识分子形象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教授。世界著名的医学巨人,遗传学和优生学的支柱,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人类身体的恢复和提高人类的优生学。为了恢复青春的身体,他把一个流氓无产者的脑垂体和被移植的性腺移植到街上的流浪狗沙里克身上,结果把这只可爱的小狗变成了徒有人形,内心却肮脏不堪的衣冠禽兽。
在作家笔下,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教授除了是优秀的医学人才,还有其他无可争辩的优势,比如衣着讲究,优雅得体的语言,超常的智力,高层次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道德修养。然而,作者对教授的态度并不是单一的。作者对关于革命的一些现实问题持赞同的态度。革命之后,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混乱。小到公寓没有被加热,楼梯上的靴子被偷了,大到国家经济崩溃了。“到了他们把各种各样的幻想从自己脑袋里敲出去,去把自己家的草棚打扫干净,去各干各的事儿的时候,社会混乱也就自然而然消失了。”作家借教授之口讲述了当时的社会现状,深刻反映了社会问题存在的实质因素,他显然对教授在任何xxx下都保持清醒头脑认真工作的态度深怀敬仰。
作家时刻密切地关注着社会现实,所以在这部小说中借助幻想和拟人化的夸张手法来描写现实生活,以喜剧的形式反映了丑恶的内容和尖锐的社会问题。这样,在读者身上就可以同时引起想笑,却又笑不出来的两种复杂矛盾的情绪。这位读者想要嘲笑这位“才华横溢”的教授,他聪明地创造了这个怪物——沙里科夫,但却给自己带来了麻烦。然而,读者却深感悲哀。因为教授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有残酷的社会现实导致了实验的失败。
在作者看来,人类是社会的产物,专制的xxx社会和国家正在进行着伟大的实验,革命领袖和思想家如“高明”的教授一样,无情地将他的天才思想付诸实践。作者塑造这位教授的形象,实际上是在担心俄罗斯科学文化的命运,担心祖国的未来。
(二)叙事上的讽刺
布尔加科夫的讽刺艺术在叙事中也很突出。因此,从叙事的角度来解读、分析和讨论小说文本具有重要的意义,包括叙事结构和叙事话语。
1.叙事结构
在小说《狗心》中,小说的基本叙事结构是这样的沙里克由狗变成了“犬人”,尔后又变回了狗。这是一个环形叙事结构。在经历了所有复杂和琐碎的发展变化之后,它又回到了原点,充满了幻想性和戏剧性,荒唐可笑至极。“人变成狗又变回人这一大的结构框架就为整个文本奠定了讽刺的基调。”
小说侧重详细地描写了“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模式”中的“不平衡”状态,借以反映社会革命后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平衡”。在沙里克由狗变成“犬人”后,各种矛盾便开始激化了。先在沙里克‘野性’未除时,就想要拥有人的权利,在身上生着跳蚤连用手去抓跳蚤都不知道的时候,他对教授说“现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这个“因意外而生的生物”,“由实验室制造出来的产物”要求教授给其申报户口,做一个真正的“革命工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他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波利格拉夫·波利格拉福维奇”,这一切都是“按照那个公寓管委会的计划安排的”。随后各种矛盾接踵而至。公寓管委会主任施翁德尔对其灌输的“无产阶级思想”,沙里科夫成为了施翁德尔扭曲了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复写”,成为他报复教授的工具。到后来,这个吃里爬外的东西竟开始串通施翁德尔诬蔑教授私藏枪支、发表反革命言论等等。事实上,这一切都是在无产阶级施翁德尔的鼓动下发生的。这极端激进的施翁德尔是无产阶级的代表,他在革命之后打着“革命”的旗号进行肮脏的勾当,其劣根性非常可怕。革命后的不平衡的状态都是因为这些人的存在而产生的。这种“不平衡”状态的表现花费了作者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以此反应了俄罗斯无产阶级革命后的社会生活状况,挖掘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的内在矛盾是如何体现的,并如何有效的解决这种矛盾。
小说是作家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社会现象的详细观察的结果,作家借小说创作来表达自己对社会和政治革命的观点和立场,以及对一些重大问题的见解。
2.叙事话语
布尔加科夫的两部小说的叙事话语也值得仔细审视。通过对文本中叙事话语的细致分析,可以对作者的语言风格和作品的内涵产生更生动的印象。
所谓叙事话语,在叙事学中,简言之,就是叙述故事的方式。叙事学中的叙事话语“在研究文学作品的话语层次时,往往忽略作者对语言本身的选择。除了叙事视角和引语形式这两个方面,叙事学家一般不关注作品中的词汇特征、句法特征、书写或语音特征以及句间衔接等语言现象。”显然,孤立的研究叙事话语是无法在文学作品的文本分析中得到全面解析的,因此,研究叙事话语时,我们在注意叙事的方式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作者对语言技能的创造。
布尔加科夫小说中的叙事话语独具一格。除了视角变换外,最典型的特点是,在小说中叙述者违规。
一般来说,作品中的叙述者是相对固定的,当叙述者之间的转换产生时,叙述者就违反了规则。在布尔加科夫的小说中,经常有叙述者违规现象。首先,在《狗心》中,叙述者不断变化。在小说的第五章,博尔缅塔尔医生是这部小说的内叙者。以日记的形式,从1924年12月22日到次年1月17日博尔缅塔尔医生讲述了沙里克的症状和表现。日期,温度,症状,药物,和沙里克身体特征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有了如此信息详尽的证人,以至于这个奇怪的幻想故事几乎不能相信。通过改变叙述者来组织文本,使读者了解了实验的整个进化过程和实验的真正目的,对不同的主体和兴趣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叙事风格和熟练程度,以及控制文本的能力。在《不祥的蛋》中,叙述者的违规反映在另一种方式上。从《不祥的蛋》的整体视角来看,这部小说是第三人称叙事,叙述者客观地讲述了故事的发展过程,属于客观叙述者。然而,这个客观的叙述者,在讲述故事的同时,突然跳出了主观介入的叙述,揭示了他的主观态度和对事件或人物的价值判断。比如,在谈到看门人弗拉斯和无鳞两栖动物的死因时,佩尔西科夫教授立即断定为“饲料不足”。这时候,叙述者突然跳出来插入自己的论断。“教授说得完全正确,弗拉斯应当有面粉吃,然而没有面粉,也就没有面蛀虫。佩尔西科夫试着让剩下的二十只雨蛙改吃蟑螂,不料连蟑螂也恨战时共产主义,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叙述者从对事件的观察开始到干预,然后退出,这是叙述者从客观叙述者到干预叙述者,再到客观叙述者的转变。这种干预使叙述者能够自由表达问题的主观感受和观点,从而更深刻地反映现实,增强讽刺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布尔加科夫的叙述风格不同于直接评论,而更像是与读者进行面对面的对话。
在小说中,布尔加科夫用独特的讽刺手法,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用幻想的幻想建造了一个独特的文学艺术世界,旨在尖锐地反映现实问题,表达他们的道德理想追求。布尔加科夫的哲学小说中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章小结
通过具体地分析布尔加科夫在《狗心》和《不祥的蛋》中讽刺艺术,对其反讽创作手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把握,更加清晰了小说地创作主旨。
本章在人物形象和叙事两个层面,探讨和分析《狗心》和《不祥的蛋》两部小说,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使布尔加科夫对反讽创作视角得到了扩展,得以借鉴作者的艺术价值和美学思想。
结论
通过研究《狗心》和《不祥的蛋》这两部小说,我们发现作者对俄罗斯的讽刺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从传统讽刺文学的土壤中汲取营养,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美学思想形成了一个不同的艺术世界。
布尔加科夫受果戈理和谢德林的影响颇深,在他的作品中,大多是以善与恶,道德与不道德为主体思想,以此深切地关怀现实生活和现实社会,他希望通过爱与善良地感化能够激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如妙趣横生的幻想性、哲学性和实践性的创作手法,用无限的幻想塑造出一个非物质的空间和时间来代替代表社会现实和审视人类的道德和灵魂的真实世界。
本论文以《狗心》和《不祥的蛋》这两个文本为依托,在俄罗斯具有讽刺文学传统的反讽艺术中,引入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对布尔加科夫小说创作的更深刻和全面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引文注释
①鲁迅:讽刺,且介亭杂文二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284,285页
②郑体武:俄罗斯文学简史[M],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1页
③巴赫金,巴赫金文集[M],第四卷,白春仁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5页
④王凤英:谢德林的讽刺杰作—《一个城市的历史》[J],俄罗斯文艺,,第20页:
参考文献
[1]ЕсинА.Принципыиприемыанализалитературногопроизведения[M].M.:Флинта﹒Наука,2005
[2].МихайловаИ.Серия《Шкльнаяпрограмма/Анализтекста,основноесодержаниесочнения》.Булгаков,《собачьесердце》M.:Дрофа,2008
[3].СоколовБ.Булкагов.Энциклопедия[M].M.:Эксмо,Алгоритм,Око,2007
[4]ЯновскаяЛ.ЗапискиоМихайлеБулгакове[M].M.:Текст,2007
[5]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四卷[M],白春仁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6]布尔加科夫,不祥的蛋[M],曹国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7]布尔加科夫,布尔加科夫中篇小说《狗心》[M],张建华主编,吴泽霖译,北
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8]鲁迅.讽刺,且介亭杂文二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9]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0].鲁迅.什么是“讽刺”,且介亭杂文二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1].王玉欢.科幻的现实化与现实的科幻化—解读布尔加科夫的《狗心》[J].现
代语文(文学评论版),2006,(1)
[12].张敏.世纪俄罗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
[13].杨军.布尔加科夫《狗心》体裁诗学研究[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硕士论文,2006
[14].赵一凡.西方文论关键词[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15]张敏.论布尔加科夫小说创作的美学风格[J],学术交流,2008,(3)
[16]刘净娟.布尔加科夫的讽刺艺术在《不祥的蛋》中的体现[J].2010
后记
时光飞逝,转瞬间四年的大学生活已接近尾声,回想起几年来的点点滴滴,我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是在多位老师、同学和亲朋好友的关爱和支持下,才一步步地走到了今天。至此,谨向四年来所有给予我指导、帮助和关心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宋淑凤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渊博的知识、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师者风范和敏锐的学术洞察力,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论文的最终完成,
宋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使我的科研能力,理论水平,研
究方法,组织与协调能力等各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此谨向宋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2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