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新浪潮中,传统传媒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中国作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口消费基数大,数字信息技术增速快,数字传媒经济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发展。再者,我国党和XX已经意识到了文化软实力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树立文化自信对于民族的必要性,近年来一系列文化战略和政策的出台与实施,旨在将文化传媒提升发展为支撑国民经济的产业之一。但在此大环境之下我国传统文化传媒企业融资情况还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跟上行业的发展,特别是近两年娱乐圈面临洗牌,娱乐资本看似寒冬实则沉淀,融资在文化传媒企业的大环境中存在局限性,需要重视该产业面临的融资问题。
本文以华谊兄弟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分析法和不同时期的个案研究法,对融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收集其经营情况、财务状况以及盈利分红等数据,在分析清楚问题的前提下,给出适当的解决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华谊兄弟;融资问题;文化自信;传媒产业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经济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最大的工业国,虽然经济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经济实力不容小觑,中国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成为了文化传媒行业成长发展的沃土,文化传媒产业不但人口消费基数巨大,而且需求量旺盛,于近年来飞速发展,融资方法和相应渠道也推陈出新,融资体系中的内容一直在改变创新其方式花样百出,其中还是存在一些缺陷亟待完善。譬如,某些资本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中眼里没有对错只有利弊,在文化传媒产业这个并未完善的融资体系下做出一些触发红线的行为对资本市场的融资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总的来说,这是利于文化传媒产业良好成长的经济环境,但其中的融资体系需要完善。
1.1.2产业背景
中华儿女经过上下五千年,孕育了博大精深且丰富珍贵的中华文化,当代中国打造优秀的中国特色文化已成为国策,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是XX有管制、调控与市场发展的双轨道发展模式,国民文化消费力旺盛。对于文化传媒企业融资而言,需要从历史、社会和XXX互联网中进行把握和认知。在互联网的浪潮中全球文化交流密切,信息繁荣各有千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文化市场竞争都较大。客观来讲,我国文化产业目前处于欠发达程度,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一定的经济实力,但缺少旺盛的文化创造和转化能力,文化产业链待完善。2020年春节至今受疫情肆虐影响,国民经济不少领域都受到了重创,文化传媒行业翘首以盼的春节红利此段时间格外冷清。毫无疑问,资本在文化传媒行业显得尤为敏感,而这种敏感度对融资有较大的影响。放眼整个文化传媒领域,基于人头流量的实体逻辑产业和其中的整个产业链出现了停滞现象,而线上的业务却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迎来了意外的发展机遇。这种短暂的繁荣未必是虚妄,这是行业经济新的转折点,创新产品和优良品质将给行业带来新的资本力量,资本的本质是逐利,融资的倾向性较从前会有所改变。
1.1.3案例背景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谊兄弟)中国大陆知名的综合性娱乐集团,由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创立于1994年,并于2009年率先登陆创业板,被称为“中国影视娱乐第一股”。娱乐圈金融圈是接触钱最多的两个圈,而华谊兄弟站在这两个圈的重合处,资本实力算得上是中国内地文化传媒行业的龙头,用于案例分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2研究意义
从政治方面来说,我国社会当前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生活不断增长的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人民的精神发展迫切需要跟上高速发展的物质经济。融资的积极意义在于让资本去合适的地方创造更高的价值,
从社会经济方面来讲,传媒产业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信息和文化传播在经济方面的表现,当传媒产业发展加上信息科技的运用,以互联网为平台时,未来会是经济贡献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把握好这一过程有助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文化繁荣。从图1-1可明显得知在互联网等信息科技的推动下文化传媒产业市值近年来不断增长,文化传媒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从图1-2可以看出,文化传媒行业的增速与我国GDP基本呈现同步下降趋势,产业增速下降趋势更为明显。这表明了文化传媒产业受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大,当经济大环境好时文化传媒行业发展也好,当经济环境下降衰落时文化传媒行业发展也相应停滞和衰退。
(数据来源:中国传媒行业发展报告)
图1-1中国2016年至2019年传媒产业总市值
(数据来源:中国传媒行业发展报告)
图1-2中国2016年至2019年传媒产业总市值增速与中国GDP增速
就目前产业状况来看,华谊兄弟在中国内地资本较为雄厚,涉及范围较广,在行业内具有代表性,作为案例研究分析其融资以便于同行业其他公司借鉴与参考。据了解,华谊公司的融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向银行借款。第二,上市以获取资金。第三,买卖收购。第四,投资收益。如今全球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国外发达国家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文化的传播实力都较为强劲,我国文化传媒行业更需要选择合理的融资方式来发展自己的企业,以对抗激烈的国内乃至国际市场的竞争,让优秀的中华文化不止源远流长而且在国际上传播更为广阔,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
2、融资相关理论基础
2.1概述
资产是企业的生命之本,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融资是为企业输血,现代企业想要生存发展,必定需要资金的支持,无论是自身营业造血还是外部融资输血,都有异曲同工之妙,有了足够的资金支持,才能实现企业健康良好的发展。放眼整个传媒行业,横向比较不同企业,纵向比较企业的不同阶段,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都有强烈的融资需求,本部分对融资相关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该角度的理解论述,文化传媒企业具有自身显著的特点和生命状态。
2.2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life-cycle approach)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被人们研究分析,马森·海尔瑞(MasonHaire,1959)提出用生物学中的生命周期观点来看待企业的生长消亡,各行各业的企业具有自己的生命也具有周期循环的特点。了解到自己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明确自身特点和未来的发展目标,对企业有良好的导向性,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地健康发展,选择合理的商业模式进行运作更是锦上添花的举措。不得不提的是,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问题,各有优劣。这都需要灵活的商业模式进行处理,需要充分发挥其优点和特点,避开劣势解决问题,如此一来才能实现企业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好也更长久。简单来说,企业生命周期分为:发展、成长、成熟、衰退四个阶段。该理论与融资的关联性在于,企业在不同的时期,融资情况不同,采取的融资方式也会根据周期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3 国内外融资情况
3.1 国内文化传媒产业融资现状
近年来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文化传媒产业的不断进步,现阶段融资情况不断变化,再加上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传媒企业开始改变在传统产业的融资模式和行为。对于传媒企业的融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点,高风险,高投资,产出周期时间长,文化市场风向变化大。当前我国文化传媒产业的融资常采用向银行借贷、上市筹资、私募股权、频繁兼并购、发行企业债券、国家财政拨款等方式。文化市场目前融资体系不健全待完善,加上近两年来发展后劲不足,资本冷淡,表现为融资能力较差,此时大多资本不愿冒险投资高风险产出周期长的文化传媒产业,加之文化传媒产业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带了少许不务正业的封建色彩,其特殊性成了融资过程中的一种阻碍。
第二点,投入与产出这个资金回笼的过程中,人为不可控因素较多,具体成本及其产出效益难以估量融资风险难以预判。文化传媒行业的核心人才和创造力欠佳,不够吸引融资对象以得到更多资金助企业发展。
第三点,资金需求量大,文化传媒产业烧钱快,产出慢,巨大的融资需求对于融资过程是一种阻碍。众所周知文化传媒产业的各企业实力参差不齐,投入成本与产出效益差异大,资本大多持观望态度抑或是向其他产业流出。2018年娱乐圈的税收问题导致了文化传媒产业的突然冷静,整个行业开始洗牌,在政策的影响下,大量的融资得不到有效的利用,成为了融资难的又一大阻碍。
3.2国外相关情况
近代国外较我国率先进入信息革命,文化传媒产业飞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实力较强,资本市场相对完善,文化传媒企业在此环境下发展良好,由于语言关系国际化的原因,导致长期以来的文化入侵使得消费市场巨大消费能力强。他们有适应自己的融资模式,还有其相应的法律法规为资本护航。在国际上,文化传媒行业进行兼并重组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这种趋势更利于资源的整合利用,众所周知,资本对文化传媒行业极为敏感,在股市中兼并收购往往还会带来双赢的效果。
对于老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英美两国和欧洲市场其文化传媒产业融资模式带有浓重的金融市场色彩,基本上以市场为主导,主要包括:第一,股权融资市场、债券融资市场(传媒企业公开发行股权或者企业债券在有雄厚资本的金融市场和国家便利政策的支持下迅速、方便地获取企业发展资金)。第二,风险投资基金(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在懂行专业人士的指导和监督下进行风险投资,此方法能更好地筛选优质投资项目,传媒企业也会获得更多地资金支持)。好的商业融资模式为投资者保驾护航,为传媒企业注入强心针,在融资过程中起到了相当的促进作用。
3.3国内外相关情况对比
各国根据国情的不同,文化传媒行业发展出了不同的融资模式,英美欧洲国家主要以市场为主导,风格较自由。日韩两个亚文化相邻的国家,都是XX和市场共同主导,不同的是,日本XX为主,市场为辅。韩国市场为主,XX为辅。各国针对各自不同的经济情况,找到了不同的融资问题从而衍生出了不同的融资模式,站在资本的立场上来讲,没有对错,殊途同归,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不同的融资模式给了我们不同的启示,结合我国国情,我们可由此借鉴到的是:第一,学习英美两国和欧洲市场在证券金融市场中积极吸纳资金,适当让市场对文化传媒产业的风向进行引导,让逐利的资本去更能盈利的文化项目,形成良好的商业融资模式,建立并发展XXX的传媒文化产业融资体系。第二,学习日本XX相当重视文化发展的态度,对传媒产业提供大力支持,设立文化传媒鼓励资金,而且有合理的财政税收补贴和一定的税收优惠来吸纳社会各界和国际资金流入文化传媒行业。第三,学习韩国用民间资本融资发展文化传媒行业,文化教育系统为文化传媒行业输送优秀人才,XX在其中保驾护航减少融资风险和阻碍,使融资过程更为顺利。
3.4 我国文化传媒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展是一个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想发展我们的文化传媒产业,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找到合理的方法,实行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
问题一:缺乏有效完善的融资模式和保障机制。融资前:文化传媒行业的资金乱象近年来一直受人诟病,给予投资者此行业高风险且回报极具不确定性较差的刻板印象。在融资过程中:操作不规范,没有明确清晰的条款甚至一些行为无规则约束,如此一来,法外之地滋生违法犯罪的现象。而且,还会出现有条款规则的约束情况下,有关部门相应的监管实施不到位使法条和规则沦为摆设。融资后:承诺对赌条约是否有效实施、到时间点的资金回笼是否到位与资金的来源、去处和安全情况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让资金积极流向传媒行业。
问题二:融资模式单一。世界在一刻不停地发展,各个行业的融资方式越来越多,上市融资这种传统的融资模式却还是此行业目前最主要的融资方式,在迭代更新的融资方式中,未见其明显发展,需要应时而动顺势而为发展更多更好适合目前情况的融资方式。
问题三:产业内创造活力不足,缺乏核心人才。文化传媒产业具有特殊性,文化内容是文化产品的灵魂所在好的文化产品深受人们喜欢也有经典长流不衰。文化产品的内容不佳缺乏投资的内在动力,问题的关键之处我认为有以下几点:第一,我国的教育体系偏重于为工业化准备发展而不是发展创新个人的个性与能力,学生学习标准化固定化让学生思维固化缺乏创新活力。再者,我们这代80后、90后和00后年代学生的身体健康普遍不如上一代学生,各种疾病日渐年轻化,没有疾病的亚健康人群也随处可见,好身体是创造好事业的基础,人在健康的情况下也会更有活力更容易有好的灵感。第二,人才流失,千禧年以来的这二十年,世界范围内欧美文化和日韩文化发展最为蓬勃,也最赚钱。好的文化创新人才大概率会往本来发展就很好的文化圈子发展,国内的人才也就相应地流失,这几年我国提出文化复兴后,人才有所回流,这是种比较好的现象。总而言之,人才的开源不足,流失又严重,这导致我国文化传媒行业的人才不够且创新活力低迷。第三,没有实在价值内容靠小鲜肉、人气流量明星参与和商业宣传的文化产品也能盈利。当人们对于文化产品买单盲目和低龄观众(10-25岁)的狂热追星情况下,空洞的文化产品也能盈利,通过明星流量效应不具有实在的价值的文化产品会日渐增多,行业失去了创新活力。
4案例公司分析
4.1 公司状态
4.1.1 基础信息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1994年由王中磊、王中军两兄弟在文化传媒产业空空之际一起创立,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企业成立初期主要经营广告业务,1998年开始在影视领域发展,与冯小刚导演搭档一炮打响在国内的名声。赶上改革开放的浪潮,公司越来越好,而后在2004年十一月十九日正式成立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在创业板成功上市,成为了中国影视娱乐第一股,截至到2020年03月03日总股数为:278795.9919万股。发展到现在,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将影视、娱乐、音乐、广告、信息技术、IP、线下实景娱乐及其衍生品整合为不同模式产业链的企业,是一家综合性较强的传媒娱乐公司,作为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具有代表性。近五年来主要指标见表4-1。
表4-1华谊兄弟近五年来主要指标数据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
每股净资产(元) | 4.81 | 6.98 | 3.21 | 3.57 | 3.02 |
每股收益(元) | 0.2 | 0.19 | -0.02 | 0.09 | -0.03 |
每股资本公积金(元) | 0.63 | 3 | 0.91 | 0.91 | 0.93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4.33 | 2.69 | -0.76 | 2.64 | -1.11 |
总资产净增长率(%) | 12.3 | 7.05 | -5.2 | 2.92 | -4.2 |
净利润增长率(%) | -33.8 | 7.37 | -126.06 | – | -136.33 |
(来源:巨潮网)
4.1.2 布局与战略
目前,华谊兄弟有投资及运营四大业务板块:
第一大板块:影视娱乐板块:主要包括电影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第二大板块:品牌授权与实景娱乐板块:目标是利用影视IP在线下发展娱乐经济,创造文旅实景项目,项目与IP之间相互成就。第三大板块:互联网娱乐板块:主要包含新媒体、粉丝经济。第四大板块:产业投资板块:投资培育优秀企业,完善集团产业链、为集团提供较高收益的资金,降低产业单一化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4.2 不同时期融资类型与相应特点
4.2.1 企业成立初期
华谊兄弟成立初期以广告业务为主,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他们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有了自己的资本,作为大院子弟,两兄弟有一些良好的人脉资源,短短几年就积累了不少资本,有了拓展业务制作影视的想法。本阶段的融资特点表现为:资金的来源是自有资金受限于改革文化,市场机制不完善,公司的融资渠道单一狭窄且资金量少。资金稀缺,投资也以联合投资为主。也得益于此种投资机制,华谊兄弟更需要踏踏实实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打造更好的业务能力不断拓展资源才能获得资本的青睐,这为企业的长线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2.2 企业成长期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内影视行业开始蓬勃发展,譬如:《霸王别姬》、《红高粱》和《英雄本色》等电影上映都引起一时轰动,市场反响热烈,这些优秀作品的公司和演员导演都名利双收,此行业十分火热。这时候王中军拿到了X纽约州立大学大众传媒专业硕士学位后回到祖国,这时候的主要融资方式为:私募股权融资。Private Equity(简称“PE”),顾名思义,私募股权投资的资金采取非公开的方式发行,募集对象是有风险辨别能力且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能承担其带来附加风险的机构和个人。在2003年我国为了文化传媒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降低了准入门槛,外国资本力量、社会资金开始进入中国传媒行业,华谊兄弟稳稳地站在了时代的风口浪尖上。
千禧年三月首次私募,在王中军聪慧的商业头脑下,通过并购买卖,拥有了太合控股公司的绝对话语权。
2004年底第二次私募,与老搭档再次默契合作,最终太合以三倍的投资回报退出,实现了资本市场的双赢。
2005年十二月第三次私募,通过不断的融资扩张,华谊兄弟占有了国内制片市场40%的份额、电影发行市场30%的份额。
2007年第四次私募,在操作上,也是先回购TOM的部分股权,而后,新投资人雅虎中国以1200万美元换取华谊兄弟15%股份,对价较一年前上涨了一倍。
这来来去去的四次私募股权融资为华谊兄弟成为中国影视第一股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时候的融资特点是,企业懂得利用外部资本的力量作为企业发展壮大的血液,妥妥成为了行业的领头羊。
4.2.3 企业成熟期
创业板上市融资、风险投资(VE)开启版权预售,提前拿到银行贷款资金、拓展电影后衍生品市场,广告植入等多种方式融资。此阶段的特点是方式多样化,得益于资本但并未受限于资本,华谊兄弟在这场融资竞争中游刃有余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原有的规模,然而其缺点是相应的融资体系未够完善出现了一些风险。
4.3 融资问题分析
过去融资遗留问题:盛极必衰,物极必反,华谊经过了辉煌期以后也迎来了艰难的行业洗牌,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华谊兄弟的融资风格常常是利用资本杠杆以小博大,“私募–回购—再私募—再回购”的模式滚动操作获取融资,从某一角度讲,这是在圈行业的资金,并未创造实际的商业价值,上市后,开启海量融资模式实现巨额投资回报。如今从华谊兄弟的整个业务板块看,产业投资收益成为公司营业利润的主力。频繁并购投资让华谊兄弟出现了高负债率、质押率和商誉减值的风险,受市场风险的影响愈发加大。除了外部各种因素的夹击,内部的因素也十分扰心。近年来华谊优秀人才不断出走,核心力量流失,后续力量难以为继,撑不起公司业绩,不合理的融资模式使得公司现金流被截断,一笔22亿债券即将到期,不合理的融资模式就像一艘漏水的船,难以长久。
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企业自身情况找到适合的融资模式,XX完善相应的市场规则,建立配套的融资机制,形成良好的融资模式,推动文化传媒产业的繁荣发展。
4.5 收获与启示
文化传媒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一种形态,从经济角度看,有巨大的商业经济价值。从文化角度看,对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国际影响力有重要意义。要想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我们需要从历史、社会、文化和经济中深层准确的认知和把握,走一条适合我们自己的发展道路,突破表面繁荣,内在虚弱,延续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创意和发掘文化内在的商业价值,利用好互联网,突破产业融合的新道路。特别是把握好文化传媒产业融资这一环节,为产业输入更多血液作为发展的坚实力量。
问题的解决方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企业应树立良好的融资态度。福兮祸所依,在现实的融资情况中发展的机遇往往和危机并存。机遇在于企业可通过融资获得大量的发展资本,危机在于资本的本质是追逐利益,在投入资本和回收利益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文化内容和资本效益不同步的现象,企业应该尽可能在输出优秀文化内容和获得经济效益之间做一个有效的平衡。且企业应提高自身经营管理能力和文化核心竞争力,避免不合规范的资本注入企业,保持在融资后对文化内容的主动权,也要避免合规范的资金恶意干扰文化内容的输出。
第二,企业开拓新型融资渠道。多样化融资一是可以增加企业资金来源,二是可以分散融资风险。多方面融资目前需要做的是,扩大内外源融资规模。包括向员工进行融资,向合作伙伴提出融资的想法,向独立的风投集团进行融资。这种融资方式的特点是成本低且风险小,除此以外,还可以增强员工忠诚度提高企业内部凝聚力,加强与合作伙伴的商业联系,提高商业竞争力等优点。寻找国际融资渠道进行融资,我国目前经济实力提升国际地位提高国际文化影响力增强,再加上我国文化市场消费潜力巨大,自身拥有中华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深得世界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上寻找融资渠道有一定的助力作用。
第三,企业完善业务发展体系,改变传统文化产业中的弊端。1.不涉及商业机密的业务透明化,避免信息不对称和暗箱操作。2.完善融资监督机制,让靠谱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有效合理的监督。
第四,XX完善相应的融资配套机制作为保障。目前我国文化传媒产业缺少科学有效持续的融资配套机制,长久以来存在内外信息不对称和商业行为中道德良知考验。需要在法律法规中做出更为细致明确有效的规定,以此来减少融资过程中双方的顾虑和相应的风险。
第五,教育系统优化文化培养和输出,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是文化内容,文化内容的创造来源于优秀人才。传媒文化产业不限于电影,但电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目前看来懂电影的人不少,懂商业的人也不少,但是懂电影又懂商业的人不多,能将两者结合创造经济利益和文化效益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国家教育系统需要向文化传媒产业输出复合型的文化人才,也需要更懂中华文化有创造力有新鲜灵感来源的XXX人才。
第六,国家出台并落实相应政策鼓励文化传媒行业融资,让资源有效往文化产业方面倾斜。可设立文化产业融资方面的鼓励基金,减少其盈利的税收,放宽其合法合规融资渠道等方式。除此以外,也要完善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和评估风险机制。尤为重要的是,政策出台更要监督落实情况。这样才不会让科学有效的政策成为众人期盼结果却无用的花架子。
5 结论
结合现阶段分析研究成果,以及笔者对国内外文化产业融资情况的相关学术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合我国文化传媒产业的现实情况和主要特点等内容,对于我国目前文化传媒产业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结论性成果如下:第一,企业跟随时代发展浪潮,要有树立端正的融资态度和新的融资思想,其渠道要多样化。企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要选择适合自身的融资模式。第二,XX要完善相应的融资配套机制,使融资过程更为通畅和融资交易更频繁,文化市场欣欣向荣。第三,吸收国内外教育系统优秀人才,结合XXX浪潮利用好AI科技、云数据、区块链、和5G等科技,坚持文化自信的发展氛围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鲜明文化。
参考文献
[1] 朱禧,李美霞.文化产业众筹融资生态系统建模研究[J/OL].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5[2020-04-0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1.1107.N.20200327.1450.008.html.
[2] 本报记者 李冬明. 通“堵点” 破“难点” 消“痛点”[N]. 江西日报,2020-04-04(002).
[3] 蒋弘,刘星.创新竞争压力、融资约束与并购融资决策[J/OL].金融与经济,2020(03):13-20[2020-04-06].https://doi.org/10.19622/j.cnki.cn36-1005/f.2020.03.002.
[4] 段海艳,李岩,郭凯.文化创意企业债务融资能力、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J].会计之友,2020(04):52-59.
[5] 秦璇.文化产业融资新路径探析[J].中国商论,2020(03):237-238.
[6] 史清元.金融发展对企业资本结构和融资约束的影响探析[J].商讯,2020(10):83-84.
[7] 胡泳,周凌宇.5G:互联网的又一个转折点——兼论移动通信技术迭代对文化传媒产业的影响[J].中国编辑,2020(Z1):10-15.
[8] 范瑾.我国传媒产业融资策略研究[J].中国商论,2020(06):216-217.
[9] 孟雅馨. 华谊兄弟传媒公司融资方式案例分析研究[D].兰州大学,2019.
[10] 许蒙.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融资模式研究[D].郑州大学,2019.
[11] 傅奕丹.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文化传媒企业融资方式浅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8):242.
[12] 王瑶. 我国传媒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9.
[13] 梁凤波. 我国影视项目投融资状况及风险控制对策研究[D].浙江传媒学院,2019.
[14] 宝露日.文化传媒企业并购中对赌协议运用及风险研究——基于尚世影业与华谊兄弟案例对比[J].营销界,2019(25):33-35.
[15] 谢银艳.文化传媒产业的发展与创新研究[J].商讯,2019(12):112-113.
[16] 郑晓星.新媒体时代传媒经济的创新策略探讨[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10):105-106.
[17]吴姝媛. 华谊兄弟融资策略研究[D].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18.
[18] 毛远远.文化传媒企业的社会责任分析[J].今传媒,2018,26(03):44-45.
[19] 唐向红. 日本文化与日本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
[20] 刘星保.论传媒企业上市融资扩张的主要路径[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07):145-146.
[21] 오은경. Cultural Techniques in the Post-Media Era-An Analysis of “Okja” as an Allegory of Globalization. 2019,17:321-348.
[22]Donald M. Hilty,Jose Feliberti,Gregory Evangelatos,Francis G. Lu,Russell F. Lim. Competent Cultural Telebehavioral Healthcare to Rural Diverse Populations: Administration, Evaluation, and Financing[J]. Journal of Technology in Behavioral Science,2019,4(3).
[23] 서성은. Theory of Storytelling Adaptation Types. 2019, :91-118.
[24] Claudia Nadler,Wolfgang Breuer. Cultural Finance as a research field: an evaluative survey[J]. ,2019,89(2).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27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