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鼓以其优美的节奏、动听的旋律,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本文主要研究了“放克”音乐中爵士鼓的律动特性。首先,通过整理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放克”音乐和爵士鼓的基本概念。然后,深入分析了“放克”乐中爵士鼓的基本打法及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以《哈密瓜岛》为例,从和声节奏编配、演奏技巧应用以及律动形式表现等几个方面,对“放克”音乐中爵士鼓的律动特性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放克”乐;爵士鼓;《哈密瓜岛》
一、绪论
“放克”这种音乐很难用一句话来描述,因为它并不单是一种音乐风格,更确切的来说,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放克”(Funk)音乐融合了很多种音乐风格一一爵士乐(Jazz)、节奏布鲁斯(Rhythm and Blues)、摇滚乐(Rock)、灵魂乐(Soul)等。早期的“放克”乐队,比如说P-Funk,Kool and the Gang,the Average White Band,都希望把自己音乐会的气氛做的像是一个派对,观众们也会被邀请上台,参与到乐队的演奏中,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新潮的做法,也是“放克”(Funk)音乐可以快速风靡一时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现代流行音乐的不断发展,音乐市场的不断进步。国内“放克”(Funk)音乐的发展也紧跟国外的发展脚步在不断的创新与融合。比如大型歌唱类节目《我是歌手》节目中,使用的现场乐队就将大量的“放克”(Funk)元素融入到了歌曲的编排中,比如说《开门见山》、《找自己》、《饿狼传说》等,它不仅丰富了表演技巧和编排上的变化,而且使放克风格更加流行。爵士鼓的演奏是这些“放克”歌曲中常用的,它丰富了节奏,使得音乐对听众更加有吸引力,带动了乐队整体的节奏和动态变化。
在音乐风格多元化发展的时代,爵士鼓有着优美的旋律和动感的节奏,在各种音乐场景的应用中,它们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不同的音乐风格是决定爵士鼓能否发挥其功能的先决条件。因此,我们可以充分理解某种音乐风格是否是使爵士鼓在演奏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和前提。本文主要探讨了“放克”乐中爵士鼓的律动特性,以作品《哈密瓜岛》为例,深入分析了“放克”音乐中爵士鼓的律动特性,通过对这篇文章的简要讨论,以及对《哈米瓜岛》作品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掌握“放克”乐爵士鼓的演奏特点,并在音乐中对“放克”风格演奏得到最好的应用和开发。
二、相关概念
(一)“放克”乐
X黑人音乐是“放克”音乐诞生的地方。它赋予音乐强烈的节奏感和丰富的渲染力,“放克”音乐的主要特点是在二拍子中运用复杂的节奏模式,同时在演奏过程中配合五声音乐作为铺垫。密集的节奏和歌声互相交流。这些即兴的元素为“放克”音乐增添了活力。这种跳跃感为放克音乐奠定了基础。“放克”节奏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是灵魂爵士乐。许多音乐家将黑人音乐、节奏布鲁斯和灵魂爵士乐三种风格交织融合在一起。因此,这三个相互交织,闪闪发光的创新便是“放克”音乐。放克音乐最典型的音乐特征是强调电子贝斯和鼓的节奏。与此同时吉他手还会演奏一些带有闷音的连复段来与之配合。如今,“放克”(Funk)音乐的配器变得十分多样性,它的音乐范畴也变得十分的广泛,例如酸性爵士(acid jazz)、好莱坞“放克”(Hollywood funk)、“放克”摇滚(funk-rock)等等都属于“放克”(Funk)音乐的分支。
(二)爵士鼓
爵士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架子鼓”,爵士乐鼓是20世纪初在X发明的一种打击乐器。与其他打击乐器相比是一种非常年轻的乐器。它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的出现是因为爵士乐的诞生。在流行音乐中, 他与三大乐器(吉他、键盘、贝斯)共同控制音乐的变化,在团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爵士鼓在控制音乐节奏方面起着作用,表现出对人体节奏和旋律波动的影响,而鼓与镲片的合奏配合音乐的节奏,完成了音乐的演奏,形成了一种现代的潮流。随着流行音乐的多样化和发展,人们对爵士鼓的演奏产生了更多元性的变化。不同的音乐风格产生了不同的音乐节奏,不同的组合丰富了爵士鼓乐体系。利用使爵士鼓的演奏适应流行音乐变化的演奏技巧来提高音乐的表现力。由于音乐风格的创新,爵士鼓乐技法的多样化逐渐演变,增强了爵士鼓乐独特的感染力。
三、“放克”乐爵士鼓的常见击打方法及特点
爵士鼓的演奏是由一系列完整的、系统的动作组成的。基本节奏是爵士鼓乐表演中最基本的内容。基本节奏作为背景音贯穿了整首歌,交织穿插在导言、主打歌和副歌之中。在演奏期间,你可以用三种不同的鼓来进行组合,形成了不同特征的节奏组合。地鼓的低音是节奏的“基础”;小军鼓的高音给人一种高亢雄壮的印象;镲片的意思则是“中等”,有一个适中的音调和中等的音高,是连接着小军鼓和地鼓的桥梁。基本的节奏模式通常在不同的段落中使用不同的演奏技巧,如合奏踏板、重音和小军鼓的侧击等。由于演奏方法的多样性,音乐的基本节奏模式会根据音乐的风格和情感有所变化,但不会改变其节奏。
(一)常见击打方法
一般来说,一个爵士鼓当前的击打动作是由之前乐句的结束动作决定的。除了在不同的位置发出不同的声音外,鼓棒离鼓面高度也会产生不同的声音强度。从机械的角度来看,锤头高度越高,锤头下落撞击的声音越大;反之亦然,锤头离鼓头越近,在演奏爵士鼓的过程中,声音越低,同时声音的持续强弱也会因此发生变化,这也体现了不同需求和安排。例如,锤头从低位置落下,下一个紧接的是重音,那么在锤头击中鼓面后,锤头应继续利用手腕的力提升到高位置,以确保惯性从下一次击中中被移除。以下对full、down、up以及tap的击打方法进行重点分析。
1.Full,为重音的击打
锤头从高处落下,打在鼓面上,弹回到原来的位置,决定了下一步的连接的击打也是重音(见图3-1)。
图3-1《永恒之舞》节选
节选自X著名乐队梦幻剧场的《永恒之舞》的鼓乐谱。爵士鼓乐是以重音为主的金属音乐。在连续重音过程中,不需要考虑微弱声音的出现。击打后,你需要立即抬起手腕,移动到较低的位置。从一个高的位置掉到一个低的位置,再反弹到一个高的位置,移动这个位置,为下一次击打做准备。在本例中,充分的运用了full的击打手法。这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提高性能的方法。
2.Down重音击打
锤头从高处落下,击中鼓面,弹到鼓面3-4厘米处,高处弹到底部,目标是满足下一个弱音。见谱例2。
3.Up弱音击打
锤头从3 – 4厘米的鼓皮上击打反弹高处。目标是满足下一个重音(见图3-2):
图3-2《手脚模式》节选
这是“放克”爵士鼓大师大卫·加里波第的“手脚模式”的一部分。它是一个连续的音符组合,在强和弱之间交替。每一拍首拍重拍后都紧接着弱音的击打,锤头击中鼓面后从一个高的地方,保持手腕的放松使鼓棒自然落到一个低的位置使其满足性能弱的声音,第二拍则又回到一开始的动作,形成强-弱-强的交替,也称clown击打模式。
4.Tap弱音击打
锤头从距鼓皮3-4厘米处恢复到原来的位置。目的是为了迎接下一个弱音。连续弱声的恒压是一样的。没有必要改变你击打的方式。你可以连续点打两次。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full手法后可接full或clown,clown后可接up或tap,up后可接full或clown,tap后可接up或tap.,这便是“放克”乐中常用的击打方法。
“放克”与其他风格乐曲中爵士鼓的击打方式对比分析在这里我们可以加入两个不同的音乐风格“bosanova”和“蓝调布鲁斯”去分析他们击打方式的不同点。首先是“bosanova”,这种音乐风格起源于巴西,后续与爵士有一定的融合,曲风较“放克”而言比较慵懒,节奏非常有特点。首先第一个特点,这种风格中地鼓和镲会用到八分音符的节奏去点缀,但这两个并不是这种风格的核心,真正起到关键性作用的,还是军鼓的演奏,军鼓常常用到的击打方式是鼓边,而不是鼓面来进行,可以把军鼓看作十六分音符共四组,常见的打法为oxxo xxox xxox xoxx(o为击打,x为空拍)。由于该风格有着轻爵士的基调,在演奏力度把控上会控制得比较轻,它的旋律则用到行板(andante)或中板(moderato)速度进行。
第二个就是“蓝调布鲁斯”,它其实是X黑人的民间音乐风格,早在南北战争之前就已成型,黑人奴隶们为它创造了独特的音阶和和声,并且用它来排遣苦闷的生活,寄托思乡之情,这使得蓝调音乐从一开始就带有很强的幽怨色彩。在这种风格的演奏中,地鼓军鼓和镲片通常会使用到“shuffle”和“swing”这两种击打方式,这两种击打方式同属于三连音的范畴,“shuffle”的特点就是把三连音中第二个音去掉不打,一音和三音一样长短,整个演奏风格就会形成一种顿挫有力的感觉:而“swing”所表现的则是三连音中一音和二音用连接线将他们连起来,一音长,三音短。两种击打方式相结合,便是“蓝调布鲁斯”音乐中爵士鼓的律动特性。
(二)击打特点分析
爵士鼓的每一种打法都有着不同音乐的特点,总体而言表现在音色与强度两个不同的方面。
就音色而言,爵士鼓是一种噪音乐器。它没有美妙的音乐和旋律,如钢琴或小提琴,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能表达一个优秀的声音。鼓皮受力后,鼓腔内的空气被震动,使鼓皮材料的声音、鼓腔材料和鼓腔大小都会影响鼓声的音色。在不考虑打击位置的情况下,鼓的声音是由鼓本身的重量和锤头与鼓皮之间的高度来共同决定的。鼓的金属声与鼓边缘是用来获得鼓环的脆声,“侧击”就是同时触及鼓边和鼓头。然而,除了客观材料外,打击乐solo的表现是最重要的方面,它不仅是评估鼓手素质的重要依据,而且反映了鼓手的技能和方法。就拿军鼓为例,鼓皮的中心和边缘也有不同的色调。从打击位置上看,身体和手部肌肉所施加的力的变化,鼓皮不同区域,锤头与鼓面接触的时间长度,以及锤头向鼓面移动的速度,将会在不同的风格中改变鼓的音调。
在音强方面,在爵士鼓的演奏中,小军鼓和地鼓上的弱音在定义风格上起着关键作用。音乐作品的强弱对比是衡量作品张力和传播程度的重要尺度,特别是在爵士鼓乐表演中,在打击乐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敲击音量的范围与轴相似,许多音乐作品都使用大量的16或32个弱音。坐标轴的范围越大,做功的张力和宽度就越大。如果这些弱音在演奏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音符的执行则会变得不清晰,作品的意图和风格特征就会被扭曲和拒绝。除了一些极端的音乐风格,如重金属音乐,很少需要表达弱音。大多数音乐对强对比和弱对比都有非常明确的要求。
四、《哈密瓜岛》中爵士鼓的律动特性分析
爵士鼓通过不同的击打方式以及编曲能产生优美动听的节奏感,以下以《哈密瓜岛》为例,从和声节奏编配、演奏技巧应用以及律动形式的表现等方面,对爵士鼓中的律动特性进行分析。
(一)《哈密瓜岛》和声节奏编配
“放克”音乐对演奏者的演奏技巧和节奏感有很高的要求,因为“放克”音乐的基本特征是和声简洁、节奏复杂、音色生动、节奏生动。必须训练惯用右手和左手的音乐,充分体现了“放克”的节奏魅力。另一方面,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音乐类型和风格,合理运用演奏技巧,创造出动态的“放克”音乐。另一方面要遵循这一基本特征,以下几个以《哈密瓜岛》为案例进行分析,简要介绍了“放克”的和声节奏特点。
图4-1《哈密瓜岛》段落1
例如《哈密瓜岛》的G调工级。它主要由八分音符组成。在这一节中,我们将运用“放克”音乐的基本特征来改变音乐,用“放克”节奏模式来再现和声节奏,创造出“放克”音乐的演奏效果。见图4-1:
图4-2《哈密瓜岛》段落2
《哈密瓜岛》旋律是基于保留和弦在内,丰富了和弦外声音变化的旋律。旋律的八分音符变成了密集的音符。提高音乐表演的生存能力,并强调充满“放克”的令人兴奋的音乐特征,并富有起伏感。见图4-2:
切分节奏也是典型的“放克”音乐中的应用节奏,演奏过程中使用了切分节奏将重音移位。在掌握“放克”乐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将《哈密瓜岛》演奏出“放克”乐风格的特点,让《哈密瓜岛》的节奏律动在起伏中更加生动多变,然而,适应过程需要正确处理基本的旋律、和弦和节奏。否则,将会把歌曲编排得十分混乱。
(二)演奏技巧应用
在演奏《哈密瓜岛》的乐曲节奏时,爵士乐鼓面应保持八分音符节奏,将小军鼓与低音鼓的节奏线结合起来,把握隐含的意义,其中的动态与平衡能完美地表现《哈密瓜岛》音乐中的节奏。在这种风格的音乐中,Hi-Hat和低音鼓由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组成。Ride主要是用右手匀速敲击八分音符,整体节奏清晰,类型精练清晰。
在正常的演奏状态下,在鼓上的滚转(tom1、tom2、tom3)也有其重要性。以爵士鼓的基本节奏为基础,通常用于爵士鼓的是半拍子,一拍子,甚至一拍子的额外加花,以保证其节奏形式的完整性。在《哈密瓜岛》的节奏中,为了保证节奏的完整性,半小节的插花是插花中很常见的一种形式。它通常包括两个八分的音符,或前十六后八,加上一个八拍的节奏模式。在演奏中,作为一个音乐家,在不影响节拍节奏,不强调低音的情况下,正确的进行加花,在处理一定的节奏模式时,强调乐器与音乐的融合,注意整体和部分的双重协调,让乐器更好的为音乐服务。
在爵士乐的演奏过程中,毫无疑问有一个主题是被强调的,那就是即兴演奏。即兴创作是为了更好地演奏爵士乐。以《哈密瓜岛》为例,这首歌强调了即兴和变奏的重要性。在独立部分,每个乐器部分都有一个独奏部分,在独奏三声和六音的过程中经常用到鼓。在音乐的中间,键盘和爵士鼓的两部分一起独奏。四个小节中的每一小节都有相应的演奏,这样观众就可以更好地与乐手互动。
(三)律动形式表现
《哈密瓜岛》的音乐是有节奏的拍子和有规律的动作,即人们听音乐后通过身体节奏表达的情感。节奏可以在律动中产生风格,但不是在音乐的律动中,不能产生这种风格的特点。在《哈密瓜岛》的演奏中,鼓手必须有规律地演奏节奏,而不是没有节奏的花式小把戏。他们需要创造一种节奏,并有一个动态的变化组合,积极地把音乐带到生活中。节奏的流动融入音乐,反映了作曲家的内心世界。
在《哈密瓜岛》中作曲的前奏节奏是以十六分音符4/4拍为主要节奏模式。每16个音符组成一组和弦节奏。一般来说,1、7、10、13个音符重复组成一个连续音。摇摆不定的特色。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区分它的八分音符,并自由控制空拍和符点切分。
五、结论
由于“放克”(Funk)音乐的配器种类十分宽广,音乐节奏的带动感强,因此,“放克”音乐的应用也非常普遍。爵士鼓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基础乐器之一,爵士鼓乐不仅掌握和保持节奏,而且突出演奏者的技巧和乐感。通过对快慢疏密、抑扬顿挫及协调准确理解,可以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整体情绪,并增强作品渲染能力。本文主要探讨了“放克”乐中爵士鼓的律动特性,以《哈密瓜岛》为例,从和声节奏编配、演奏技巧应用以及律动形式表现等方面,对爵士鼓中的律动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
参考文献
[1]陈军.论爵士鼓在乐队中的艺术表现[J].艺术品鉴,2015(12):15-17.
[2]王锦.爵士鼓造型意象分析[J].大众文艺,2015(14):60.
[3]刘南阳.架子鼓在演奏中的风格把握探究[J].北方音乐,2016, 36(5):158.
[4]洪杰.浅谈作品《芬克第一页》爵士鼓演奏技巧分析[J].艺术科技,2016, 29(8): 170-171.
[5]宋晨.论爵士鼓在流行音乐中的发展趋势[J].明日风尚,2018(10): 156-157.
[6]汪勇.架子鼓的基本演奏方法探析[J].参花:下半月,2015(1):129-130.
[7]付彦.浅谈架子鼓在电声乐队中的作用[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 (10): 101.
致 谢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四年时光如陈年酿酒,在日积月累中一点一滴地沉淀、发酵、醇香。古人总说“学海无涯”,但今日的我却终是要和我依依不舍的母校分别了,临近毕业,心中更是思绪万分,故在毕业结束之际,想以此来表达自己对学习生涯的各种感想。
在我四年的学习生涯中,各位老师一直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地指导着我的学业,纠正着我的错误。他们不单单是我求学路上的明灯,更是我人生路上的标杆,教会我要做一个坚持不懈的人,在科研路上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匆匆四年光阴,在几乎每日的敦敦教诲下,才得以成就现如今的我,在老师的悉心培养下,我在学业方面得到了质的飞跃。老师们对我的学业乃至人生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母校,于我是一个特殊的感情纽带,在这个力争上游的环境里,我习得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美好品质,在今后的深造或者工作中,我一定会以最优异的成绩令他人刮目相看,让“今日我以母校为荣,明日母校以我为荣”成为现实。
在艰苦的求学路上,能得一二知己实在难得,四年之交,足以患难。回想青葱岁月,我们在汗水和泪水中拼搏未来,一同奋斗明天。在过去的四年中,我们一起哭过,笑过,而且这帮兄弟总是风雨无阻地为我雪中送炭,他们为我单调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成为了学习路上的又一珍宝。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27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