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黄水谣》作为我国近代声乐作品中的经典之一,同时也是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的经典作品。被许多老师看做女声的必唱曲目,因为其歌曲平易近人、音调朴素,被广泛应用于日常声乐教学当中。由于这部作品出自冼星海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品《黄河大合唱》当中,全曲感情蕴含丰富,令人无法轻易忘怀。因此如何运用声音来表达出这首声乐作品的深刻内涵,经过艺术处理后完美体现歌曲的情感,这其中涉及的手法和途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体会并且诠释《黄水谣》的魅力,深刻探讨与研究它的艺术风格、歌唱技巧、作品分析等就显得格外重要。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若使一部声乐作品演唱成功,在表演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将所要表达的情感传递给听众,达到声与情的高度统一,离不开优秀扎实的演唱功底和演唱技巧。同时为使经典继续渊源长流,随着时代迅速变迁,演唱技巧不断丰富演变,对经典歌曲的二次艺术创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既能保留经典本身的艺术风格,也能融入新的歌唱艺术是现代与历史的双赢。在声乐艺术中最重要的两大要点就是歌唱者的演唱技巧和演唱中所体现的情感流露,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空有华丽的技巧而忽略情感的表达,会像僵硬没有灵魂的提线木偶表演,让作品空洞无畏;只有情感但缺失技巧的演唱与艺术就根本没有关系。所以真正的歌唱艺术就是经过合理的训练与思索,把演唱技巧和作品情感天衣无缝地巧妙结合在一起,从而打动观众的内心。
《黄水谣》这部作品是我国诞生值得纪念又无比悲痛的特殊年代,是现代音乐家冼星海、著名诗人未光然天时地利、艺术碰撞的经典之作。整部作品平易近人又包含深刻的历史意义。蕴含着中华民族儿女勇敢、无畏、勤劳、拼搏、顽强的民族精神。这部经典作品经常被使用在日常教学和演唱当中。需要用一定演唱技巧和饱满的情感表达演绎作品。笔者将根据分析《黄水谣》的创作由来、作品结构、演唱技巧三个方面,全方面剖析这部作品的表达。
2 黄水谣创作背景与作者介绍
2.1 创作背景
七十多年前,羸弱的中国正处于日本侵略军铁蹄的残暴蹂躏下,华北危急,全国危急。陕北延安作为一支坚决抗日的中坚力量成为所有不甘当亡国奴的人民心中民族的最后希望。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闯过封锁线,走过八百里秦川,汇聚到延安。华南危急湖北沦陷正值中华民族危急存亡之刻,现代诗人张未然带领抗敌演剧对行军路途上不慎坠马摔伤住院。他创作的长诗《黄河吟》苦于没有知音,然后告诉前来探望他的冼星海。他曾经在壶口瀑布附近东部的黄河,在那里他亲眼目睹了黄河狂啸怒吼奔腾不息的壮阔场面。黄河船夫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令他久久不能忘怀。艺术的碰撞在刹那间产生了,黄河震撼了光未然。与此同时光未然的长诗也深深打动了冼星海。然后在联欢会上一场小小的朗诵会催生了中国音乐史上不朽的诗篇。在冼星海笔耕不辍的创作期间,经过六个不眠的日夜,《黄河大合唱》诞生了。在延安首次演出后引起巨大反响,由此迅速传遍了整个中国。
2.2 作者简介
曲作者,我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人民音乐家,冼星海1905年出生在澳门,家庭凭空但是凭借对音乐的渴求和热爱坚持求学,从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到上海国立音专,再到巴黎。历经艰辛但是没有放弃。1935年学成归来目睹中国人民正出在水深火热当中,并受到夫人钱韵玲的影响,毅然决定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希望能够为民族战斗贡献一份力量。后来还在延安担任过鲁迅艺术艺术学院主任。在他短暂的一生创作时间不长,但创作了《黄河大合唱》、《到敌人后方去》、《太行山上》《游击队队歌》等一大批深入人心、流传至今的音乐作品以及近40万字的音乐理论和其他著述。这些都成为了中华人民的宝贵财富,用歌曲与日本帝国主义做斗争,用音乐为抗战呐喊,成为时代的号手。
冼星海的作品中都深刻烙印着反帝国主义的精神,与聂耳一样代表着中国新音乐的革命。音乐作品大都把创作和实际生活结合,是民族特色、时代身影、生活经历结合的现实作品。为开拓中国新民族音乐道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光未然是一个了不起的xxx员,同时也是诗人、文学评论家。他89年的人生中坚持文艺创作,用户祖国,即使遭到国民XXX迫害也从未改变。除了广为流传的《黄水谣》,他所创作的《五月的鲜花》经过阎述诗谱曲后也在抗日战争时期广泛传唱,这首作品的歌词是他内心情绪的真实迸发,作为当时经历过东北战败百姓流亡的亲身经历,他满怀悲愤写下这首诗。光未然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张光年。他曾用这个笔名在《人民文学报》、《剧本》发布过许多艺术评论。他的文章风格大胆洒脱,立意严谨,基于他大量的阅读学习和生活积累,他的诗作语言简练,结构突出,气势磅礴,以创新的手法推进了中国XXX诗歌的进步和繁荣,做出了大量努力。他曾做过商店学徒还有书店店员和小学教员。光未然在完成了《张光年文集》的编审工作后,在2002年1月28日于北京辞世,享年89岁。
3 作品分析
3.1 结构分析
《黄水谣》是《黄河大合唱》的第四乐章,为ABA’三段体结构。E大调,2/4拍。第一段(A)和第三段(A’)都是女声的二部合唱,和声简洁,多为3度音程,还有许多地方保留着同度、齐唱的印记。在(A)段中音乐细节变化比较多、结构旋律也有各式各样。旋律中级进上行与波浪的音乐形式生动地把黄河汹涌翻滚的情景再现。另外作品中还使用八度旋律大跳,使A段旋律推进首个高潮阶段;第二段(B)第一句是男声的齐唱,第二句起为四部和声,在69小节使用了#4、6、1、b3的减七和弦,第72小节的7、2、4减三和弦等不谐和和弦的使用给全曲增添了强烈的矛盾冲突色彩,与A段感情色彩完全不同,取而代之的悲痛、哀伤和愤怒。通过这种方式描述日本侵略军对黄河人民所犯下的恶行,起到了烘托全曲高潮的效果,并且把人民在仇恨中奋起斗争的情绪表现出来;第三段(A’)主要只有两句,而且结尾还是第一段的重复,但是其暗淡平稳的音色效果让听众意味深远久久不能忘怀。
3.2 艺术分析
《黄河大合唱》是中国近代音乐史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作品,是反映中国抗日救亡的英雄的史诗,坚强和胜利的英勇精神。这部作品是拥有强大艺术魅力的,在这个国家得以生存的关键时刻,战斗的号角振奋了所有中国人的心,鼓舞着人民奋起反击,收复被帝国主义掠夺的土地。 再加上演唱前的诗歌朗诵荡气回肠,令人心潮澎湃。借用黄水奔腾,倾诉中国人正在遭受的苦难。在万恶的日本帝国主义的践踏下,中国人民纷纷爆发出仇恨的怒火,一发不可收拾。《黄水谣》的曲调非常成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炽热的爱,歌颂祖国土地与河流。音乐的主要部分起伏不平,这让它显示了黄河奔腾汹涌的力量。比喻人民面对侵略势力迫害时不可平息的愤怒的感情。第二部分总体的曲调明亮、平和。黄河两岸辛勤劳作的画面,映入眼帘。然后音乐变成不满,逐渐淡化为悲伤和愤怒。这是一个4/4速度拍子。连续的两个四度下行,令人深思。
3.3 歌词分析
《黄河谣》这部作品经久不衰脍炙人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歌词与旋律完美无缺的巧妙结合。歌词中所具有的文学性、叙事性、抒情性等特点,使整部作品的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黄水谣》第一段歌词中描绘老百姓在肥沃富饶的黄河两岸辛勤劳作,听众正沉浸在一片祥和美满的氛围中时,第二段中突然笔锋一转展现出日寇践踏之后破败不堪的土地和流离失所的中国人民,最后描述了中华儿女义愤填膺奋起反抗的激烈情绪。如此复杂的过程通过简短的语言就将过程高度概括,足以看出《黄水谣》的叙事性;歌词中“向东方”、“万里长”、“如虎狼”等押韵整齐、统一工整的句式结构形成了鲜明的节奏,显示了作词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另外歌词的意境也营造得非常巧妙“奔腾叫啸如虎狼”把黄河比喻成凶猛的豺狼虎豹,显得非常生动直接,让演唱者和听众都能更好体会作品的情感。
4 演唱处理分析
4.1 气息的运用
气息是演唱的基石,是歌唱中首当其冲的重要部门。掌握正确的气息就在演唱中成功了一大半。所以演唱过程中稳住气息,利用科学的呼吸方法展示圆润的音色,以充分演绎这部作品的情感。这部作品分为三个段体,第一段描写黄河两岸人民的幸福、美满的生活,田园诗一般的场景,第二段描写了自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侵入中国以后,人民惨遭屠杀和虐杀,国土受到践踏蹂躏,非常悲惨与愤恨的情绪。第三段讲述经过这场战争后人们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失去幸福生活。黄河依旧还在奔涌流淌,但人们的家园已经面目全非,失去往日的美好。歌唱当中,三个段落对比十分强烈。演唱过程中要在气息的基础上用音色和一些表现手法把三个不同的乐段,恰当地表现出来。
演唱第一段时要心情愉快,带着阳光和轻松美满,音色要阳光些,其中一小段乐段要注意难点,升g奔流的奔,奔不是一个大的开口音,旋律123上行口开的不够大时,容易卡主,这时候就需要在歌唱当中调整开口的通畅,在调整的同时气息要跟上。在唱高音时,有时气息会不由自主地僵住扩张,这对于高音不利。所以应该使气息有活力地扩张,然后配合腔体的打开,每个音符腔体都做适应的调整打开,随着音符向上,气息都相应推举。当打开腔体的时候声音就会变得通畅,音重和气柱被气息通畅地送出去的时候,声音就不会显得拥挤。另一个难点就是下行,到了中央C以下,“河流万里长”中的长,1.这个音要唱的稳,但不能用力。低声区容易晃动,会有些托不住。这个时候需要使用小腹拉力顶住,但是不论拉力还是顶住都不能太过绝对,需要取两者之间的平衡,灵活地去拉力顶住2.要轻轻地通过声带,不要大力拉扯,尤其的越往下的音。有多少声音用多少声音就可以。
在第一段还出现了几个比较难处理的乐段,比如“奔腾叫嚣”,在高音上要保持,还要渐弱、并且唱的甜美而不强硬,这需要气息的控制,千万要避免生硬强力的扩张地,而是动力地扩张,在每一个小连线注意腔体打开,气体兜住。这几句歌词是一种自豪,描写黄河奔腾叫嚣如虎狼之势的骄傲,并不是战争的愤恨,虽然表达得委婉不失柔情和内心世界对美好景象的一种赞美。所以气息和腔体的配合要多加练习,找到最恰如其分的切入点,找到歌唱的感觉。后面还有一句“百鸟儿…稻花香”中“稻”“香”,阴界123上行的过程中气息和腔体配合好,保持通畅,稳稳地站住高音,并且向前滑行。
把每个难点都不断练习,通过练习以后再将第一段整体串联。
第二段显然与第一段的表现力、感情、音乐色彩是截然不同的。作曲家冼星海在创作这首歌曲的时候,在“烧、杀、一片”的下方做了小三角标记,告诉我们这几个字要着重地表达出来,“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这一句略有过渡的感觉,“一片荒凉”中的“凉”也是需要注意的音。这个音要求平稳,纹丝不动地渐弱下去,注意腔体安放。情绪一定要投入,把自己放进那个悲痛的场景当中去,音色才能随着歌唱而发生改变。在情绪愉快的时候音色就会随之明亮,情绪是忧伤的,音色就会相应地变得暗淡。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好好理解歌曲的内容,再去演唱,才能表达歌曲中的情感。
第三段“丢掉了爹娘,回不到家乡”,此时的心情应当是愤恨极了,黄水还在日夜奔腾,但黄河两岸的人民已经完全没有往日的欢乐,满目疮痍。战争的蹂躏使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第三段是对前面两段描绘的不同场景的总结,告诉听众黄河如今已经是这副模样,情绪上十分悲痛。第一段的“黄水百流”与第三段重复出现的情绪是不一样的,所以两句一样的歌词与旋律,用到的气息却是不一样的。第一段是明亮的音色,因此气息是具有强烈弹性的,第三段的音色暗淡,气息也要相应减去一些力量,不要给的太足,否则会太过僵硬,但保持声音的通畅。
“妻离子散”在一般常规演唱中是连续的,但笔者认为这样的表现不够深刻、痛心,在“妻”“离”之间稍作停顿,悲痛的情绪更能表达得淋漓尽致。最后“妻离子散,天各一方”要随着旋律唱出渐行渐远的感觉,是弱音但不是小声唱。小声唱和弱音是有区别的。弱音是腔体打开,气息配合好的状态下控制住的,小声唱是既没有气息也没有腔体。这之中的不同需要好好区分。
4.2 力度与情绪处理
这首作品中的情绪主要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气势磅礴、宏伟同时带着一点点的喜悦感。第二部分心情沉重悲痛愤恨。注意歌曲中三种不同的情感色彩变化,歌唱停顿,声音的色彩,整个作品的节奏,并深刻表达了中国人对日本侵略者的不满。
“黄水奔流向东方”起音时做减弱处理。“水又急浪又高”做渐强处理,“奔腾叫嚣”这几个字要做重音处理,将声音竖在管道中字眼甩出去。“麦苗儿肥豆花香”,强调其中的“香”字,“xiang”的各部分发音完整,归韵到位,使听众和演唱者的情绪连接在一起,产生情感的共鸣。
“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奸淫烧杀一片凄凉”,前面一句不要太重,但字眼要咬紧,不能太过弱。“奸”、“烧杀”这两个词必须用强有力的声音表达愤恨的感情,另外,“一”字可以尝试从极弱到渐强,通过这种强弱变化抓住人的心弦。
“丢掉了爹娘,回不了家乡”。这一句中“乡”字可以先加重,然后随着歌声逐渐延续,变成对家破人亡的人间悲剧的景象的哭诉,这种情绪的转变,从一开始的刚硬,到后面微弱收音。通过声音表达出来,带一些呜咽,能够更强烈地激起观众的情绪。并且为全曲的情绪转折做好了铺垫。
虽然最后一段和开头的旋律重复,不过两段所要表现的情感是截然不同的。歌曲速度降慢后,歌曲的演唱结束。但后面还有一段钢琴演奏的部分,这种情感与情景的延续,能够让听众感觉到黄河还在坚强的继续奔腾翻滚永不停息。这也象征着中华民族绝对不会灭亡,继续时代延续繁荣昌盛。所以表演者一定不要过早地结束表演。继续等待钢琴演奏的情绪完全结束,才能停止表演。
5 结语
声音的技巧在表达歌曲的情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经验丰富的歌唱者无疑会为创造高品质的演唱氛围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是,发声技巧的好与坏不能与情感的深刻表达完全相同。 我们不仅需要学习歌唱技能,还要努力发展自己的语言技能,还需要熟练地运用和发挥平时的审美积累。简而言之,演唱不单独知识唱,还需要许多方面的综合发挥。这是一个多维度的创作过程。
参考文献:
[1]崔纬.浅析歌曲《黄水谣》的艺术处理[J].音乐天地, 2007, 08.
[2]姚秀梅, 容辉.蕴含深刻的民族情结—《黄水谣》的艺术探析[J].大舞台, 2007, 04.
[3]张成孜;姚大怀;李晓东;俞浩.浅析声乐作品的情感表现与处理——以《黄水谣》为例[J].皖西学院学报,2017,v.33;No.156,151-152+156.
[4]焦明惠.浅谈歌曲《黄水谣》的艺术特色[J].戏剧之家,2015,No.203,81-82.
[5]汝盼盼.浅析冼星海《黄水谣》演唱速度与情感表达的和谐统一[C].福建师范大学,2015.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27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