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乒乓球直板的现状研究

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欧洲横拍弧圈球技术的成熟,作为中国乒乓球传统利器的直拍左推右攻式快攻已经走到了生死边缘。通过一代代乒乓球运动员、教练员、科学研究人员的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努力,成功地创新了直拍横打技术,使直拍快攻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本项

  乒乓球运动兴起于英国,是网球运动的变异项目,最初时期乒乓球运动是作为人们娱乐消遣的游戏项目,经过长时间的演变才成为了一项竞技类体育项目。乒乓球运动之所以具备如此之高的观赏价值他的原因是因为它是一项集娱乐、竞技和健身等各种特性于一身的体育运动项目。乒乓球这项运动在我国具有比较较高的发展地位,具有“国球”的美誉,是一项在大众体育范围内具有比较高发展普及度的运动项目,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乒乓球运动竞技水平始终处于世界前列。

  1研究背景

  1.1选题背景

  乒乓球打法中的的直板打法作为我国乒乓球的传统打法,是我国乒乓球队的起家打法,凭借直板的快攻优势,中国乒乓球直板选手曾经在上个世纪称霸乒坛,然而在横板打法的不断冲击下,当今中国乒乓球传统直板打法的处境不太乐观,如何在技战术上寻求突破并建构完备的技术结构体系成为了当前当下直板运动员选手面前的一大难题。直板运动员由于受反手击球的限制,直板越来越被运功动员所摒弃。虽然乒乓球的直板打法具有一定的劣势,但是直板打法在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上有着不可或缺的力量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中国是乒乓球大国更是乒乓球强国,乒乓球能在中国被称为“国球”,可见乒乓球运动在中国受欢迎的程度和普及的程度是其它任何一个体育项目不能想比的。乒乓球直板打法是我国乒乓球的传统打法,成绩历来也很出色,每一届每一批都有优秀的直拍运动员,他们的成绩也都是相当不错的在这种意义上对他们的研究很有意义,国家体育总局领导也在总结中国乒乓球队的经验时指出,中国乒乓球队的经验在乒乓球体育界有着宝贵精神财富,是一个集高水平、高难度理论并与实践相结合的宝库,精心总结并发扬光大是体育界的历史责任。

  1.3文献综述

  通过维普、万方和CNKI网键入关键词“王浩”“许昕”“技战术”可以查到大量的关于王皓、许昕技战术特征分析的文献资料,这些资料对于这两位优秀的乒乓球直拍运动员技战术特征的分析非常的全面且详细。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于乒乓球运动员的各种打法以及自身特点进行了方方面面的研究,直板更是我国的传统打法,对于直板的研究和文献相对少些,因此本文选择从这一方面入手,期望能够丰富乒乓球理论研究。

  2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直拍运动员许昕、王皓在比赛中的技战术特征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许昕、王皓的技战术特点的分析,并对数据做相应的整理归纳,为本论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2.2录像观察法
  采用录像观察法;观看许昕、王皓在重大比赛中的比赛录像;记录比赛过程汇总相关数据,统计了王皓和许昕各五场球分别是:
  许昕VS樊振东1:4王皓VS方博3:1
  许昕VS张继科4:2王皓VS樊振东1:4
  许昕VS马龙4:3王皓VS张继科1:4
  许昕VS闫安3:2王皓VS闫安3:2
  许昕VS方博3:4王皓VS马龙4:2
  2.2.3三段指标评估法
  在观看录像的过程中,采用发抢段,接抢段与相持段三段统计法对直拍运动员许昕、王皓的比赛进行技战术统计。另外一方面本文还将许王皓、许昕的得分和使用率分为及格、良好和优秀三个等级。具体的等级分别如下表:
  通过对直拍运动员王皓、许昕在比赛中不同阶段的技术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直拍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战术使用特点和变化以及发展规律。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乒乓球直拍运动员技战术特征分析

  3.1.1乒乓球直拍运动员许昕、王皓发抢段技战术特征分析
对我国乒乓球直板的现状研究
  结合表2、3和比赛录像可知,王皓和许昕在发抢短的的分率略低于及格段使用率相对也比较低。王皓在发抢阶段的强攻比较的主动,但是成功率相对不高。王皓的发球多以右侧上和下旋球为主,发球的落点主要是以直线短球、中路短球为主,发球后强攻也比较多,但强攻得分率不高。直板运动员许昕在发抢段,发球技术的使用以下旋和侧下旋球为主,具有较高的直接发球得分率,但是被攻率也较高;受直拍打法特点的影响,许昕在比赛发抢段正手抢攻的使用率和得分率都更具有优势。通过观看比赛录像可以发现,许昕在发球阶段使多用近网短球和中长球,但是没有能充分发挥好第三板的优势,说明许昕侧身拉攻技术还需要加强与提高,提高侧身拉球强攻的得分率。
  3.1.2乒乓球直拍运动员接抢段技战术特征分析
  结合表4、5数据和比赛录像得知,王皓、许昕在接抢段的得分率和使用率比发抢段略低。王皓在接抢阶段主要以反手拉打和挑斜线为主,再配合上正手拉斜线,以正手摆直线短球为辅助控制对方主动进攻为自己在接抢段创造机会。许昕在接抢阶段表现比较突出,接抢阶段的接球质量比较高,打球的线路变化也比较多,显示出了较好的手感,给对方造成很大的压力。接抢阶段也是比赛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接抢阶段发挥的好坏,对于比赛的胜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许昕在比赛接抢段技战术的运用,主要以控制为主,主要是凸显对对手的控制,相应的抢攻技术的运用率较低。王皓在比赛接抢断,具有较强的抢攻意识,通过多样化的发球技术运用,对对手的进攻进行有效的控制,虽然在比赛中接抢段的抢攻技术运用较少,但是具有比较高得分率。
  3.1.3乒乓球直拍运动员相持阶段技战术特征分析
对我国乒乓球直板的现状研究
  结合表6、7和比赛录像得出,两位直拍运动员在相持阶段的使用率都比较高,说明大部分球的输赢是在相持段见分晓的。王皓在相持阶段的得分率和使用率都比较优秀,王皓在相持阶段主要以正反手拉中路载配合正反手拉斜线,在相持阶段抓住主动进攻机会取得得分。许昕在相持段的正手技术表现出了很强的相持能力,但反手技术在相持阶段相对失分较多,也体现出了反手技术在直板打法中在相持阶段的弱势。相持段也是兵兵球比赛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直拍运动员由于反手的劣势,在相持能力上也有一定的劣势,但直板横打技术的成熟和无机胶水的使用,使直拍运动员在相持段的劣势相对缩小。由于反手进攻能力的欠缺,相持段对直拍运动员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直拍运动员在进入相持段时,应该加强主动性,建立一定的优势,从而提高得分率。由于直拍运动员的反手在中远台对拉能力较弱,所以经常在这一阶段由进攻转为防守,只能通过落点和节奏的变化来给自己的正手创造机会。

  4结论

  4.1

  在发抢阶段,总的来看,两位运动员的反手基本功比较扎实,横打技术运用的比较多,且横打过来的球无论是速度,力量还是旋转具有很强的连续进攻能力。对于直板运动员在发抢段的优势大多集中在发球上,好的发球就能为接下来一板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发抢阶段由于运动员直拍握法手腕的灵活性,对球的摩擦更加充分,更大程度的提升了回球的质量。但直拍运动员在发抢方面的失误较多,对于球的处理不够稳定,所以作为直板运动员在发球方面更需多加练习。

  4.2

  在接抢阶段,由于手腕的灵活性所以直拍运动员在接抢段也占据着优势。直拍的握法相对比较接近于球,对球的控制相对更加精准。在接抢段由于直拍运动员手腕的活动范围比较大,对于接发球的隐蔽性也比较好,在接球过程中通过灵活控制手腕的变化来增加动作的隐蔽性。在训练时应树立接抢意识,通过摆短、劈长、挑打等技术的应用,以及对半出台出台球的精准判断,往往能占据较大优势,积极发动有效进攻,成功的压制对手

  4.3

  在相持阶段,直拍运动员主要以正手技术为主,手段相对单一,控制性手段不足,相持阶段得分率尤其是反手得分率低,需要着重加强。相持阶段是乒乓球直拍运动员的劣势环节,在相持阶段上王皓和许昕两个人主要采用使用正手进攻技术。直拍运动员王皓在相持阶段中正反手的使用相对的比较均衡;许昕的侧身拉球的得分比较高,跑动比较积极。相持阶段许昕表现较为优秀,全台正手对拉和侧身攻拉技术运用灵活,攻击性强,往往能打出很好的效果。

  4.4

  通过对许昕、王皓两位直板运动员的打法进行分析统计对比,得出,如今乒坛里直板的打法主要优势是在发抢阶段和接发抢阶段,主要的劣势是在反手的进攻上,但直拍横打经过不断的创新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乒坛直拍运动员的必备战术,在直拍横打的出现继承和创新的同时,继续追寻直拍传统打法和直拍横打的技术的切合点,体现直拍反胶打法的自身的优点。直板的推挡技术和直拍横打在运用上仍存在着一定的矛盾,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解决。

  参考文献

  [1]张洪岩.新疆师范大学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直拍横打技术的个案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2.
  [2]王强.2013-2014年重大比赛中许昕发球与接发球技战术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2015.06.01
  [3]王普.中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许昕技战术分析.北京体育大学.硕士.2015.05.06
  [4]庞赓.对直拍反胶选手王皓、马琳有机和无机胶水条件技战术变化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0.
  [5]段世杰,尚修堂,王宣庆,等.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269-275.
  [6]赵军南.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张继科的技战术分析.郑州大学.硕士.2013.05.01
  [7]樊恒学.我国乒乓球直拍进攻型打法的现状和未来[D]..苏州大学2006
  [8].王飞.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直拍与横拍运动员技战术特征分析.北京体育大学.2014.5.22
  [9]王亮,马志军.王皓反手反面技术应用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7(3).
  [10]李肇民.对乒乓球直拍横打技术规范化训练的探讨[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8(3)
  [11]赵军南.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张继科的技战术分析.郑州大学.硕士.2013.05.01
  [12]刘灿林.对我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许昕、樊振东的技战术对比分析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06.08

  致谢

  本文作者衷心感谢导师李振彪教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李老师德高望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治学朴实严谨,在指导我完成研究工作期间以实事求是的作风和富于启发性、创造性的思想使我受益匪浅。
  在此,作者向李老师致以真挚的谢意。导师们以不断进取的科研精神激励我努力学习和研究,以渊博的知识启迪我寻找研究的灵感,在此表示由衷地感谢。
  作者感谢天津体育学院所有给予帮助和支持的领导们老师们和亲密相处的同学们,没有你们的帮助我的研究工作不会这么顺利。
  作者最后要感谢家人和朋友,他们坚定地支持给予我无穷的动力,真心感谢他们。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3066.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1年7月10日
Next 2021年7月14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