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背景
2002年11月,XXX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而使现代服务业成为我国产业发展政策中的一个正式提法。信贷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是伴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而产生的,它应用电子等高科技技术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来改造传统服务行业,从而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层次的、高附加值的服务。其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主要代表行业有:金融保险业、信息传输和计算机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技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房地产业及居民社区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文化含量、高产出附加值、低污染、低消耗等特点。它突破了消费性服务业领域,通过服务功能换代和服务模式创新,形成了新的生产性服务业、智力(知识)型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的新领域。
在现代经济中,服务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是现代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新动力,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重要标志。现代服务业是我国一些理论研究者特有的提法,往往代表了服务业中附加值较高的部分。在国外与现代服务业的内涵比较接近的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能力和技术密集型的、以信息为导向的服务。现代服务业相对于传统服务业有三个基本特征,及高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本含量和高附加价值,并在“三高”的基础上衍生出“三新”发展趋势,既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方式,现代服务业还具有“两低”的特点:资源依赖度低、污染排放低。
2湖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湖北省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处于较低水平,其对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较小。“十一五”时期,服务业非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自2007年开始卒年降低,由2007年的44.2%下降到2010年的27%另外,服务业的税收占全部生产的比重也由2006年的36.5%下降到2009年的29.9%。而且,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过程中,湖北省没有能充分的发掘地区优势,对现代服务业行业的扶持力度不够,无法提高其现代服务业的市场化程度。湖北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存在问题以下:
首先,对现代服务业认识能力弱,发展动力不足。目前,湖北省对于发展现代服务业缺乏足够的思想认识,不能制定有效的政策保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湖北省16个州市中,只有武汉、鄂州、仙桃等部分市、区按照省级领导意见,先后成立了服务业工作小组,制定了相应的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和措施,以及指导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工作,并解决在发展现代服务业工作过程中遇到的苦难和问题。其他县市则没有制定,或者建立起没有发挥作用的“空壳子”。另外,在湖北省推进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所建立起的考核体系,过分强调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这也就导致了现代服务业发展后劲不足。其次,现代服务业增长速度慢,内部机构不合理。在“十一五”期间,湖北省现代服务业的总体增长速度远远小于GDP的增长速度,呈现出规模小、比重低、速度慢的特点。相对于其他较为发达的省市而言,湖北省现代服务业整体比重偏低,而且增长速度缓慢。另外,在整体比重偏小的服务业中,现代服务业发展更是发展不足。经济效益较差、生产效率低的住宿、餐饮、仓储、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任占据主要部分,能耗低、污染少的科技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现代服务业比重更是偏低,尤其是具有比较优势的金融保险、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最后,现代服务业推动作用小,地区优势不明显。
目前,湖北省正处于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综合实力的增强越来越依赖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同时,低碳经济发展必然会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能源结构优化以及能源效率的提高,这需要服务业的支持,特别是需要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促进经济转型的良好促催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促进湖北省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举措。
3现代服务业对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分析
3.1现代服务业中间投入分析
分析现代服务业的中间投入,首先用现代服务业投入账户中每一个部门的中间投入,然后计算出现代服务业直接影响的10个行业的直接投入和间接投入,得出各行业中间投入所占比例。
本文的测算方法事实上是根据投入产出表各账户的中间投入为依据加权得出,但我国现行的统计习惯是每五年制订投入产出表,到目前为止,除西藏以外,全国三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与国家同步编制了1987、1992和1997年本地区投入产出表。现在开始进行第六次全国投入产出调查,并编制2012年全国投入产出表。湖北省最新的投入产出表是2012年部门投入产出表,但相关工作还在进行中,所以本文以2007年投入产出表为蓝本测算出2010年相关数据。
在现代服务业直接影响行业的行业数据基础上,结合相关调查资料,计算出相关数值。
表3.1现代服务业中间投入(2010年)
部门名称因现代服务业直接中间投入(万元)占各行业投入(%)因现代服务业间接接中间投入(万元)占各行业
投入(%)
交通运输及仓储业728443.92 5.42%4173756.08 31.05%
邮政业45095.36 0.34%79404.64 0.59%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42802.17 2.55%639197.83 4.76%
金融业1183754.14 8.81%545545.86 4.06%
房地产业692384.19 5.15%921715.81 6.86%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618301.18 4.60%859598.82 6.40%
研究与试验发展业72711.77 0.54%137388.23 1.02%
综合技术服务业367180.59 2.73%199119.41 1.48%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635068.27 4.73%651931.73 4.85%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480818.59 3.58%65981.41 0.49%
合计5166560.18 38.44%8273639.82 61.56%
从上表分析可以看出,2010年湖北省现代服务业直接相关行业因现代服务业的直接中间投入为516.66亿元,所占比例为38.44%,间接中间投入为827.36亿元,所占比例为61.56%。其中金融业投入118.38亿元,所占直接投入比例最大为8.81%;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投入为417.38亿元,所占间接中间投入比例最大为31.05%。
3.2现代服务业的乘数效应
所谓乘数效应就是现代服务业创造的总效益与其创造的直接效益之比,即:式中“现代服务业收入产生的增加值比例”是指现代服务业创造的直接产出,在当地以工资、利息、利润、租金及地方税收等形式而留存在当地的收入的比例(%)。之一比例越大,乘数效应越大。在这里选取最有代表性的现代服务业投资乘数、现代服务业产出乘数、现代服务业就业乘数来论证湖北省现代服务业的乘数效应。
3.2.1现代服务业投资乘数分析
现代服务业投资乘数是指单位现代服务业消费所完全引致的部门资本总量与部门增加值总量之比,用如下方法进行计算:a计算10个现代服务业直接影响产业部门的资本系数(部门资本总量与部门增加值总量之比);b计算各现代服务业直接影响产业部门旅游消费所完全引起的增加值;c计算现代服务业直接影响行业的现代服务业投资乘数;d计算10个现代服务业直接影响行业平均意义上的旅游投资乘数。
3.2.1现代服务业投资乘数(2010年)
部门名称现代服务业投资乘数部门名称现代服务业投资乘数
交通运输及仓储业6.7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39
邮政业2.76研究与试验发展业2.89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2.86综合技术服务业1.54
金融业1.46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2.03
房地产业2.3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14
平均值2.61
有测算得知,湖北省现代服务业直接影响行业中,投资乘数最大的为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业、邮政业。
意味着在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投资100元,可以引致673元的乘数效应。平均投资乘数为2.61,意味着现代服务业每增加100元投资,将使总产值增加261元。从上述数据可得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对湖北省经济发展有极大地推进作用。
3.2.2现代服务业产出乘数分析
现代服务业产出乘数是指现代服务业直接影响行业部门中的单位消费所引起的各现代服务业相关部门总产出量的变化值之和。表示湖北省现代服务业的收入对整个地区经济总量增长的影响。在理论上可视为现代服务业直接影响行业部门的现代服务业产出乘数值,该值可利用现代服务业经济投入产出派生的完全需要系数得到。
3.2.1现代服务业产出乘数(2010年)
部门名称现代服务业产出乘数部门名称现代服务业产出乘数
交通运输及仓储业8.3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6.79
邮政业13.62研究与试验发展业10.76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4.10综合技术服务业24.09
金融业9.85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7.23
房地产业45.86文化、体育和娱乐业3.48
平均值14.41
经过测算得知,湖北省现代服务业直接影响的行业中,产出最大者为房地产业,产出乘数效应为45.86,意味着房地产业每增加100元收入,经过数次再消费,将拉动湖北省经济4586元的总消费支出。湖北省该年平均产出乘数为14.41,意味着现代服务业每增加100元的收入,经过在本地的数次在消费将拉动该地区经济1441元的总消费支出,这说明了现代服务业杠杆作用很大,对经济发展推动作用巨大,发展潜力极大。
四现代服务业对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分析
4.1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对经济总量贡献
4.1.1
式中P1为某一区域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Di为某一区域某一现代服务业影响行业的增加值;GDP为某一区域的GDP总量;ni为某一区域某一现代服务业直接影响行业的增加值占全部现代服务业直接影响行业的增加值的比重。
现代服务业创造的总增加值是指旅游直接、间接和引致相关各行业因现代服务业而带来的增加值之和。具体为以下三部分之和:现代服务业创造的总增加值=现代服务业直接影响行业因旅游创造的增加值+现代服务业对间接影响行业带动的增加值+现代服务业对引致影响行业带动的增加值。现代服务业对引致影响行业带动的增加值目前还难于计算,在此只计算前两者。
现代服务业直接创造的增加值是指现代服务业直接影响行业因现代服务业影响而创造的增加值之和。借助于现代服务业直接影响行业的旅游影响系数、各个现代服务业相关行业的投入产出系数、各个行业的增加值率,可获得现代服务业直接相关行业因现代服务业而带来的增加值,在现代服务业直接影响行业的行业数据基础上,结合典型调查资料,计算该数值。
4.1.2现代服务业增加值的测算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是指反映涉及现代服务业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即指所有涉及现代服务业的常住单位生产过程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现代服务业增加值的测算方法在理论上也应包括上述三种,但考虑到计算时的复杂性,目前只按生产法计算。
利用卫星账户计算现代服务业增加值的过程如下:用现代服务业生产账户中每一个部门的增加值率,乘以总产出,得到现代服务业各部门的增加值,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即为现代服务业的增加值S,这是衡量现代服务业活动对经济影响的根本性总体指标。
事实上这种方法如果仅仅考虑现代服务业直接相关部门的产出,测算出来的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可以认为是现代服务业直接增加值,因为它仅仅涉及到现代服务业直接相关产业的增加值之和。如果将现代服务业的间接相关产业的增加值考虑进去,即考虑现代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完全影响,则计算要复杂得多。
利用完全消耗系数矩阵的概念,根据投入产出核算的行平衡原理,可以计算出由于现代服务业直接产出量的增加,需要国民经济各部门增加的完全产出量X。
4.1.3 2010年湖北生现代服务业创造增加值
湖北省2010年度现代服务业直接、间接和完全增加值的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4.1.3 2010年湖北省现代服务业影响增加值(单位:万元)
名称现代服务业直接影响现代服务业间接影响现代服务业完全影响
直接增加值间接增加值完全增加值
第一产业290168.52 138761.4757 428929.9973
第二产业8891063.58 34471466.11 43362529.69
第三产业11318955.56 16514309.98 27833265.54
合计20500187.66 51124537.57 71624725.23
现代服务业完全增加值是指现代服务业直接行业、间接行业因现代服务业而带来的增加值之和:现代服务业创造的总增加值=现代服务业直接影响行业因旅游创造的增加值。本文选取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业,综合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这十个行业作为现代服务业对湖北省经济的影响。2010年湖北省现代服务业对当年GDP的贡献为(7162.47/15967.60=44.86%)。即湖北省2010年每100元GDP中,有44.86元是因现代服务业影响而产生的,说明发展现代服务业对湖北省经济作用巨大。
4.2湖北省现代服务业对社会就业贡献度测算
4.2.2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测算方法
本文选取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业,综合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这十个行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统计出就业人员总数作为现代服务业就业人数。(数据来源《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2011》)
表4.2.2湖北省现代服务业对社会就业的贡献单位:万人
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现代服务业就业人数现代服务业对就业的贡献
920.6 907.9 1288.0 362.1 11.62%
从上表可以看出,湖北省现代服务业从业人为362.1万人,总就业人数为3116.5万人,现代服务业对湖北省就业的贡献为11.62%,也就是说明,湖北省每100个就业岗位中就有11.62个岗位是由现代服务业提供的。
五湖北省服务业能源消耗分析
5.1湖北省能源消耗现状
2011年,全省万元GDP能耗为0.9121吨标煤,同比下降3.70%,完成下降3.5%的年度目标任务;万元GDP电耗798千瓦时,下降10.1%。“十一五”期间,我省以能源消费年均8.5%的增速支撑了地区生产总值年均13.4%的增速,实现全社会节能量3300万吨标准煤,相当于2010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近30%。全省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1.67%,超额完成下降20%的目标。从2008年到2011年,我省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9.48%。(数据来源《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1》)
表5.1湖北省能源消费现状
名称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
电力消耗量(kWh/万元)950 913 888 798
能源总消耗量(吨标准煤/万元)1.1338 1.0576 0.9480 0.9129
2008年以来,湖北省GDP、综合能源消费量和电力消费量呈逐年增长趋势,GDP从2008年的11328.92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9594.19亿元,增长72.96%,年均增长18.24%;综合能源消费量从2008年的12845万吨标准煤增长到2011年的17887万吨标准煤,增长39.25%,年均增长9.81%;电力消费量从2008年的1076亿kWh增长到2011年的1564亿kWh,增长45.35%,年均增长11.34%。由此可见,湖北省GDP的增长速度要远高于综合能源消费量和电力消费量的增长速度。
2008~2011年,湖北省单位GDP能耗呈下降趋势,从2008年的1.1338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011年的0.9129吨标准煤/万元,四年下降19.48%,年均下降4.87;单位GDP电耗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从2008年的950kWh/万元下降到2011年的798kWh/万元,四年下降16%,年均下降4%。
从三次产业综合能耗结构来看,一、二产业能耗比重有所下降,而能耗低的第三产业比重上升。2011年湖北第一产业能源消费量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2.69%,比上年下降0.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70.75%,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占68.61%,比上年下降0.2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17.48%,比上年上升0.58个百分点。

从用电量结构来看,第三产业用电比重上升,一、二产业和居民用电比重下降。2011年全省全社会用电量1450.76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20.33亿千瓦时,增长9.04%。第一、二、三产业用电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分别增长-0.95%、8.56%、14.60%和8.49%,各产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分别为1.37%、73.17%、10.97%和14.55%。第三产业用电比重比上年上升0.53个百分点,一、二产业和居民用电比重下降0.14、0.33和0.07个百分点。
5.2湖北省服务业能耗分析
2011年,湖北省万元GDP耗能0.9129吨标准煤,每万元GDP耗电798kwh远低于全国同比水平,万元GDP耗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14%,万元GDP耗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6.67%;从2008-2011四年间,单位能耗和单位电耗逐年降低,平均每年分别降低7.36%和5.33%。2011年中部六省没万元GDP耗能分别为湖南0.9938吨标准煤、山西0.8990吨标准煤、河南1.6730吨标准煤、安徽0.7540吨标准煤、江西0.6150吨标准煤、湖北0.9129吨标准煤,湖北省位列第四,领先山西、河南;每万元GDP耗电分别为湖南658kwh、山西1469kwh、河南1738kwh、安徽797kwh、江西714kwh、湖北798kwh,同样位列第四,略低于排名第三的安徽。(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湖北统计年鉴2011》、《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1》)
名称能源总消耗量(吨标准煤/万元)电力消耗量(kWh/万元)
2008 2009 2010 2011 2008 2009 2010 2011
全国1.1200 1.0800 1.0300 0.9938 1300 1300 1300 1260
湖南省1.0693 1.0208 0.9278 0.8990 977 944 844 658
山西省2.1428 2.1168 1.8268 1.7620 1796 1723 1587 1469
河南省2.1438 1.9628 1.7345 1.6730 2364 2261 1993 1738
安徽省0.9405 0.8840 0.7854 0.7540 970 946 872 797
江西省0.7722 0.7593 0.6724 0.6150 784 796 741 714
湖北省1.1338 1.0576 0.948 0.9129 950 913 888 798
2008~2011年,湖北省服务业单位GDP能耗逐年下降,截至2011年,湖北省服务业总耗能2989吨标准煤,每万元GDP耗能0.4124吨标准煤,为当年湖北全省单位GDP能耗的45.17%;服务业总耗电量为159.06千瓦时,每万元GDP耗电219kwh,为当年全省单位GDP耗电量的27.44%。湖北省服务业单位能耗从2008年的0.4569(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011年的0.4124(吨标准煤/万元),降低了3.90%,单位电耗从最高的248(kwh/万元)下降到2011年的219(kWh/万元),降低了11.69%,见下表:

名称能源总消耗(吨标准煤/万元)电力消耗(kWh/万元)
2008 2009 2010 2011 2008 2009 2010 2011
湖北省1.1338 1.0576 0.948 0.9129 950 913 888 798
湖北省服务业0.4569 0.4391 0.4248 0.4124 221 248 229 219
2011年,湖北省GDP为19594.19亿元,其中服务业GDP为7247.02亿元,占湖北省GDP总量的36.99%。2011年全省总耗能为17787万吨标准煤,其中服务业消费2989万吨标准煤,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16.80%;总耗电为1564亿kWh,其中服务业消费159.06以千瓦时,占全省电力消费总量的10.17%,见下图:
参考文献:
[1]王有明.旅游业对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和贡献度研究.万方数据
[2]王利军.武汉市现代服务业区域经济辐射力研究.万方数据
[3]王学为,朱云生、殷勇等.深圳市第三产业能耗指引—零售、住宿和餐饮业.深圳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2010
[4]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编委会.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5]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编委会.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6]湖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湖北调差总队.湖北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7]中国统计年鉴编委会.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8]湖北省统计局.XXX十七大以来湖北节能降耗取得显著成效.湖北省统计信息网http://www.stats-hb.gov.cn/wzlm/zdzl/sqdfzcj/5592.htm.2012-09-18
[9]潘海岚.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208
[10]黎洁.旅游卫星账户与旅游统计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11]国家能源局.开源节流:“绿色动力”助推湖北发展.湖北日报.http://www.nea.gov.cn/2012-10/25/c_131928499.htm.2012-10-25
[12]黄进.利用卫星账户测算旅游业增加值研究.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报.2004.8
[13]荆楚网.[从数字看变化]开源节流:“绿色动力”助发展.http://news.cnhubei.com/xw/zw/201210/t2287896.shtml.2012-10-24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3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