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进展

文通过2008年3月至2012年2月的60例病历资料论述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进展。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静脉血栓的概念和分级,第二部分介绍了病历资料的选取范围,在此基础上,本文第三和第四部分分布论述了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进展,以

  1深静脉血栓概述

  1.1深静脉血栓的概念

  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进而继发血栓形成的疾病。绝大多数深静脉血栓形成在盆腔和下肢的深静脉。常见于骨科手术后、产后的患者。一般是在手术后2~12d形成。本病的发病特征是肢体出现肿胀、疼痛,沿静脉可能触摸到索条状物。深静脉血栓塞是骨科手术后危及患者生命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由于护理不当和其它原因,可导致病人患肢完全或部分功能丧失而致残。[1]另外,预防和护理不当还可能导致病人肢体的部分功能丧失,甚至还有可能形成致命性的肺栓塞(DVT),进而造成血栓脱落,进而引发患者猝死。因此要对深静脉血栓进行有效的预防和良好的护理,以避免给患者造成更大的伤害。

  1.2深静脉血栓的分级

  根据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度,可以把深静脉血栓分为四级,分别是低危级、中危级、高危级、极高危级。[2]其中,低危级是指年两在40岁以下,较小的外科手术后形成的静脉血液,患者无其它的并发症,也无其它危险因素,患者长期卧床;中危级是指年龄40~60岁,或者是无危险因素的大手术,或者是手术的危险因素较小;高危级是指或者患者年龄大于60岁,或者危险因素较大的手术,或者是患者有既往的静脉血栓栓塞症;极高危级是指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手术危险因素非常大,而且患者有既往的静脉血栓栓塞征病史的大手术。

  2临床资料

  2008年3月至2012年2月本院共收治手术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60例,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在35~79之间,其中股骨颈骨折术22例,胫腓骨骨折术15例,股骨干骨折术13例。手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时间为23d,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持续患持续行肿胀,皮肤较一般发亮,患者的行走变得更加困难。
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进展

  3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3.1防止血液的高凝状态,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首先,在手术后要让患者平衡膳食,选择清淡低盐低脂食品,让患者多食含有纤维素较多新鲜水果和蔬菜,如芹菜、洋葱、蘑菇等食物,这些食物有利于稀释血液,组却深静脉血栓的形成。[3]其次,由于患者在手术前一段时间和手术后需要禁食水,再加上患者经常出现大量出汗、呕吐等,是血液处于粘稠状态,可以考虑对患者进行静脉补液,以纠正脱水,维持电解质等的平衡,防止血液浓度过浓。最后是药物预防,近年来对于骨科手术患者推荐使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用药期间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观察患者有无出血情况,包括手术切口有无血肿、出血等状况,有的患者患者还可能出现皮肤青紫瘀斑,注射部位出血和鼻出血,特别要注意患者的颅内有无出血,女性患者要注意有无阴部出血,在注射结束后,一般要延长按压时间5~10分钟,确定注射部位止血后才能松开。

  3.2促进静脉血的回流,清除凝血液因子

  正常的静脉血对于凝血因子的活化有较好的清理作用,手术后患者的活动一般明显减少,患者通常需要卧床休息,导致机体的血流变慢,造成静脉血液瘀滞在髂股静脉瓣袋及小腿肌肉的静脉丛内,进而导致纤维蛋白的活性下降,局部凝血酶聚集,导致局部血栓的大面积形成。对此,患者一是要保持大便的畅通,因为大部分静脉输血发生在下肢部位,故而与乙状结肠宿便关系较大,故而对此要严加预防,二是如果条件和病情都允许,可以抬高下肢一定角度,引导患者进行早期的锻炼,指导病人做先关的运动,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对于那些术后意识不清的患者,可以有家属给予自下而上做下肢腿部比腓肠肌、目鱼肌挤压运动,不少于3次/d,使其沿静脉血流方向形成相应的梯度,以加速下肢静脉血液的循环和回流。三是利用肢体被动装置改善熟手血液的瘀滞,促进下肢静脉血液的循环,使其静脉泵早日恢复。四是尽量让患者保持心情舒畅和情绪稳定,否则可能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并发症,如迷走、交感神经的功能紊乱和其它病变。

  4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

  4.1一般性的护理

  患者手术好要抬高患肢,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使患者的静脉不至收到鄢颇,对于环境静脉牵啦有一定的作用。避为了不影响患者的静脉回流,应免膝在患者的膝盖下垫一些其它物体,同时,患者的肢体保暖也不容忽视。此外,在一般护理里要注意患者不能饮食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以免影响抗凝药物的效果。另外,当患者术后卧床休息时,对患者手术部位可以进行充气带绑缚,压迫患者的手术部位,能是患者的静脉血流速度加快,以起到预防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此种方法比较适合抗凝紧急的患者,但是不适用于缺血的患者。[4]

  4.2置管溶栓的健康护理

  让微量注射泵与溶栓导管与连接,根据凝血指标经溶栓导管泵入抗凝药物、溶栓,导管引出皮肤处每日用0.5%碘伏消毒,更换药液时要坚持完全的无菌操作,更换无菌敷料,每日更换延长管,同时要加上全身性应用抗生素,防止导管菌血症和局部伤口感染发生。溶栓导管需保留10d左右。拔管前经溶栓导管行深静脉造影,判定血管再通合适后即拔除导管鞘和导管,拔管后穿刺点局部消毒后加压包扎24h,继续抗凝治疗。

  4.3肿消散外敷的护理

  肿消散是以冰片芒硝、为主要主要组成成分,另外加上三黄散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一种外治剂,利用冰片和芒硝的脱水作用能够改变皮肤通透性的原理以及三黄散的活血化瘀、消炎利湿作用,能够迅速吸收组织间液,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肢体张力,从而达到肢体消肿的目的。[5]外敷的效果通常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有利于静脉血栓的消解,但是外敷也有一些需要注意之处,稍有不慎可能会使静脉血栓加重,故而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加强皮肤的护理,要及时对药物进行更换,以保证药物的渗透力,避免发生皮肤压伤和皮肤湿疹等症状;二是要不能一味的只是外敷,还要严密观察肿胀的消退情况,注意患肢出现的一些征状,如皮肤的颜色、温度以及感觉等的变化情况,每日行患肢定点周径测量,测量部位为髌骨下缘下10cm以及踝上5cm;,髌骨上缘上15cm;三是外敷肿消散不能间断,应具有连续性,这样才能起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苏春花.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与护理(附51例)[J].医学信息.2009(11)
  [2]刘艳,马珍珍,朱小珊.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综合护理[J].实用医药杂志.2010(12)
  [3]陈丹琼,谭晓珍,朱肖奇,段清萍.应用CPM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13)
  [4]柳秧珍.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预防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02)
  [5]林红,王宁.骨科手术214例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20)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3390.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1年8月3日
Next 2021年8月3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