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此同时,低碳经济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绿色、低碳、环保”是当下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传统的燃油汽车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因此节能减排成为了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新能源电动车应运而生,新能源电动车具有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等多方面的优点,也代表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建设项目属于XX重点扶持项目,频繁的政策刺激,加上高额的购车补贴,汽车厂商纷纷推出自己的新能源汽车,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翻倍增长。在新能源电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的过程中,除了电动汽车电池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之外,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也极大地影响着人们对新能源电动车的购买选择。新能源电动车的推广和应用需要不断的优化和完善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电动汽车的充电设施建设是最为重要的环节。
本文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理论,结合国内外相关参考文献和研究资料,对连云港HT公司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本文首先对国内国外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并提出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进而对可行性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和梳理,主要介绍项目的相关概念,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项目可行性分析的方法;介绍HT公司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和建设条件,对HT公司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项目进行市场分析,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分析,阐述HT公司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然后分析HT公司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项目建设方案,主要从技术可行性方面对项目的总体规划方案,建筑方案,节能方案等进行技术论证;对HT公司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项目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从盈亏平衡、敏感性等方面对项目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最后,分析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确定风险识别流程,提出风险防控措施。HT公司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为HT公司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项目建设的决策提供依据,并对类似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可行性研究,项目投资分析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汽车需求量仍将保持增长势头,由此带来的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将更加突出。随着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严重性,电动汽车清洁环保的优势日益凸显,因此各国XX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以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全球电动汽车产销量均有显著的提高。
我国从能源布局、环境控制和提升汽车行业竞争力三方面的综合考量,在2001年开始提出新能源汽车战略研究。近些年来,在我国XX的强力推动下,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产量和销量均取得了巨大进步,其发展前景良好,再加上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等战略的提出,新能源汽车可以说是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需求。2018年我国新能源电动汽车全年累计销量为125.6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61.7%。作为新兴产业之一的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具有“三大”战略意义:减少石油需求、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和储存低谷电。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节能减排、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也是着眼未来、增强整体竞争能力的战略要求,具有极强的战略意义。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是推动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汽车产业由大到强跨越发展的关键。国家应完善相关支持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
虽然新能源电动汽车已经越来越被大众熟知,但仍然没有大范围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关于这个问题的原因,已经有研究证明,除了电动汽车的电池技术有待提高之外,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也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购买选择。“十一五”开始,我国逐步加大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力度,按照“示范、试点、培育”三个层面,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电动汽车的应用市场。2012年3月国家印发电动汽车十二五专项规划,规划中强调发展电动汽车是国家需求和战略需要,相应的提出了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发展规划。
项目可行性研究能够对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站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技术方案及技术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项目可行性研究能够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站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项目是否可行。综合利用试验数据、论证材料、计算图表、附图等对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站项目可行性提出综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点和建议。
本文以连云港HT公司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项目建设为例,对其可行性进行研究。通过对HT公司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项目的市场需求进行研究,为项目的规划设计提供依据;通过研究HT公司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项目技术方案,为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奠定基础;最后对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和风险进行分析研究,为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决策提供依据。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可行性研究的研究现状
可行性研究的国外历史发展
项目可行性研究在国外起步较早,国外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方面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相关理论成果极为丰富。项目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决策的一种辅助性手段,是在项目启动前对于项目是否可行的科学判断。
上个世纪30年代,X学者首先将项目可行性研究应用到纳西流域的开发活动中,通过详细的调查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论证。在纳西流域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的指导下,不断优化纳西流域这个项目的开发方案和技术方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控制财务风险,建立了一整套风险评估机制,最终使得纳西流域的项目成功实施,并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从纳西流域的项目可行性分析开始,项目可行性研究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地位得到不断加强,逐渐成为项目开发的必要环节。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维度也在不断扩大,试图从各个角度论证项目开发的可行性,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指导。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伴随着军事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新技术和新方法都应运而生,这些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地被运用到项目可行性研究中来,实现了新技术的广泛传播和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早期主要侧重于技术的可行性分析,后来逐渐拓展到财务、市场等多个方面和多个角度,不断完善和优化,逐渐趋于标准化,形成了一套规范的项目可行性研究程序和研究方法。项目可行性研究能够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为项目决策和项目实施提供参考和指导,从而能够为项目扬长避短,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实现客观的经济收益。
随着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迅猛发展,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各种经济分析方法和理论也层出不穷,互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开始实现快速应用,同时也被广泛应用到项目可行性研究之中。在发达国家,项目可行性研究通过互联网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成熟,发展中国家也开始逐渐重视项目可行性研究,将项目可行性研究应用到各种基建工程的项目决策之中,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经验,项目可行研究逐渐普及化。
可行性研究的研究成果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逐渐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方向,项目投资的盈利能力、资本结构、融资渠道、风险评估成为学者研究的重点,并实现了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成果。
Behrens(2010)认为项目可行性研究在项目开发周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能够详细的分析项目的优势和劣势,根据市场需求扬长避短,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使开发项目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Arthur(2017)主要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和风险问题,将概率预测的方法引入到项目风险分析中,具体计算出各项风险的大小以及对该项目的影响程度。 Romualdas(2015)利用效率分析模型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该模型很好的解决了项目可行性分析中的项目替代选择和资源调配问题,从而帮助项目尽可能实现最大收益。TV Khai(2017)认为当越南的企业利润较低时,由于缺乏专业的对城市经济的认识,导致了市场许多投资项目缺乏可行性,因为产品不能出售或开发,使得市场冻结了大量的项目。K. Fairhurst(2019)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的作用、研究阶段、基本内容和关键问题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论述。Yoshizumi Takemura(2018)在剖析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能力模块基础上,提出了可行性研究工作能力培养路径,提高了可行性研究工作实践模式的可操作性和推广性。
O’Hara CB, Canter RR(2018)从不同方面阐述项目可行性分析,希望为研究项目开发的专家和学者提供参考依据。James R.J. Foley(2019)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点及其评估方法作简要的分析和探讨。Torsten Diekhoff(2019)对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ƒ可行性研究的应用
目前,国外的项目可行性研究已经非常成熟,形成了一整套规范并标准的项目可行性分析程序和分析方法,将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到项目分析中,同时进行跨学科交流和借鉴,将经济、管理、统计等学科的相关理论成果运用到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中,在降低项目决策风险、指导项目资源整合和实施方面取得较大贡献。项目可行性分析成为项目开发的首要环节和关键环节,各企业大力重视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并充分借鉴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分析结果。
L Gan(2017)提出一种基于消费者效用的可行性分析模型来帮助投资者评估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该方法包括三角模糊数(TFNS)、层次分析法(AHP)和数据包络分析(DEA)。Z Wang(2017)认为在开发项目可行性分析中,项目估价存在问题,提出将GIS技术应用到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估价方面,从而为项目可行性分析提供精确的估价结果。ĆetkovićlakićJ(2018)提出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未来项目的销售价格做预测,人工神经网络可以应用到投资价值评估和项目可行性分析中。
Felix Schmidt(2019)以地产开发项目为例,深入研究项目开发情况,然后对项目的经济效益等情况进行了测算,使项目开发的财务可行性研究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和准确性。Thelonius Hawellek(2019)对电网建设可行性研究做了简单的分析,阐述了该项研究的重要性,并着重分析了电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具体分析了可行性研究在电网建设项目中起到的重要作用。Tayebi Meybodi A(2018)以项目实例,分析了开发项目贷款申请的可行性评估的重要性。
Lawton MT, Griswold D(2019)通过对宏观环境、具体地区以及经济因素等条件的分析论证,确定港口项目的可行性以及极高的投资价值。Shinya Mizuno(2019)认为中国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应用还处于起步、成长阶段,无论在技术含量,还是管理水平上都是比较落后的。
2)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的研究现状
据权威部门统计,截止到2018年底,全球总计建设公共慢充桩为1618022个,公共快充桩达到277070个,且这一数量仍在不断提升。随着充电设施的不断完善,新能源电动汽车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年增长幅度超过40%。
Charles W(2007)对新能源电动汽车国际化模式的选择进行研究,从电动汽车相关理论的角度进行概述,对国际上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模式进行研究,归纳出国外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运营模式。Tesla Motors(2017)通过对特斯拉汽车公司季度及全年的报告,分析特斯拉在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站运营方面的成熟经验,参考车企建设运营充电站的模式,研究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站多样化的商业运营模式。
Ezensberger(2014)分析了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的影响要素。从电动汽车与用电需求之间的关系出发,探讨了如何开发充电设施来促进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既满足通用性、智能性、快速、高效等要求。Shaik S (2017)对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方式进行了分类,并利用蒙特卡洛方法对不同充电方式模型进行分析研究。
Ollew(2017)以整数模型为出发点,分析电动汽车在充电过程中对整个电网产生的影响,并根据电动汽车的充电特点提出集中和分散的两种不同的充电形式。Richardson(2017)在进行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研究时,假设电网不变的前提条件下,提出电动汽车更适用在低分布式电网下进行充电。
Michael(2017)建立了一个以充电站建设总成本(包括投资、运行和维护等成本)和电网损失费用之和最小为目标的函数,提出了确定充电站建设最优地址的两步筛选法,该函数可兼顾该项目地理因素和服务半径,对于充电站建设选址有重要参考价值。Mehdip(2018)对快充电站电网产生的营销进行了总结分析,根据快充电站给电网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了总结论述。
Allen F(2018)以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角度为出发点,为保障计算的准确性,整个计算都在整数规划模型中实现,根据电动汽车用户分配进行充电站最优建设。从该方法的实现原理来看,其是在综合经济、社会需求以及环境等多方条件下,考虑各类影响因素对充电站建设的影响,最终构建与用户需求相协调的充电站规划模型。Connel(2018)根据不同时间段电网负荷所发生的变化并研究新能源电动汽车在不同时间段的用电需求,构建新能源电动汽车最佳的充电模型。
1.2.2国内研究现状
1)可行性研究的研究现状
可行性研究的国内发展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历程较短,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的项目开发才引进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所以我国在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方面的理论成果也起步较晚。
1983年出台的《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标志着国家计委正式将可行性研究纳入基本建设程序。1987年国家计委颁布了《关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的暂行规定》、《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为国内建设项目评估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方法和依据。2002年,为了正确引导项目可行性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我国又颁布了《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这为项目投资的合理性提供了建议和参考。
我国的项目开发主要以盈利为主,不太重视项目的运营管理和实际的开发管理。开发项目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主要利用简单直观的财务指标分析该项目的盈利状况和投资回收期等问题,并将财务指标分析结果作为项目可行性的主要参考依据,很少精确的分析项目开发和实际运营过程中的风险,对项目风险认识不足。
所以目前国内的项目可行性分析与国外相比,不够成熟也不够规范,各种财务指标的计算都浮于表面,忽视了社会收益和环境收益,对项目开发的指导意义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国内的项目可行性研究应该逐渐形成一种行业规范和标准,综合经济、管理以及统计等各个学科的理论成果,并运用信息技术,形成更加科学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尤其要注重对项目风险的分析和评估,利用项目的现有资源扬长避短,规避风险,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并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可行性研究的研究成果
宋春红(2017)针对在投资改革过程中,很多企业认为取消项目审批等同于取消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现象,阐述了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开发项目必须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并针对项目可行性分析提出一些方法和建议。张静(2018)认为开发项目会受到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影响,在经济萧条阶段,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会更加重要。张庆增(2016)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进行了综述研究,总结了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方法、内容和基本步骤。
方剑杰(2019)认为开发项目的可行性与项目能否顺利开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进行项目开发时要充分做好可行性研究和现状分析,形成合理可行的报告,为拟建更加科学可靠的投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董佳琪(2019)认为项目可行性研究是企业建设前期投资决策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保证建设项目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佳经济效益的科学方法,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对企业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井运洲(2019)从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内容入手,提出开发企业针对可行性研究应采取的措施,并在《开发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中编制的现金流量表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地产项目开发特点提出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张君毅(2019)认为对项目投资进行充分地可行性研究是该项投资是否成功的重要前提,分析了当前我国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尚存在很多不足。
ƒ可行性研究的应用
肖启森(2015)分析了当前中国的投资开发市场的典型特征,针对项目可行性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深刻阐述,分析和探讨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精确度的对策,认为可行性研究是开发项目的必要环节,能够为开发项目提供科学指导,提高项目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解德强(2017)认为投资项目的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存在众多不确定性因素,理智投资至关重要,这就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赵雪(2017)认为如果项目投资回收周期较长,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也比较多,风险性也较大。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是十分必要的,在成熟市场发展下,需要对开发项目的可行性问题进行研究。
尽管项目可行性研究近年来在我国各类投资管理活动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对有效控制投资、保证科学决策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仍有一些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温丽霞(2008 年)在《在建设项目可行性阶段引入价值管理探讨》一文中从价值管理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意义着手,介绍了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引入价值管理原理的可行性及在该阶段引入价值管理的切入点和对策。穆新华(2009)分析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实践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原因,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将对建设项目的良好执行具有重要意义。张威(2009)在《可行性研究在项目中的作用》中指明可行性研究是工程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步骤,讨论了可行性研究在工程建设前期的作用,以及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设计管理的关联作用。徐峰(2014)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经济效果分析》一文中对建设项目有关的市场、资源、工程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论证和评价,通过研究分析,提高项目建设投资的经济效果,以期制定经济可行的项目建设方案。
2)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的研究现状
目前为止,国内的专家学者对电动汽车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但是相对于快速发展的电动汽车技术,电动汽车充电站设施的开展研究则相对滞后,目前依然面临着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充电技术有待突破的局面。
张梦园(2014)提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影响电动汽车市场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刘颖琦(2014)详细分析了国外14个城市和地区的人口、面积、汽车保有量、电动汽车及充电设施数量等基本数据,通过对比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的基础指标、相关政策和相关创新活动。
王田(2015)认为在进行充电设施研究时,考虑不同充电站是由不同的投资主体构建的,且不同投资主体由于经济、实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使得建立的充电站也存在着明显差异。从合作的层面分析,当前充电设施的合作方面主要分为XX主导型和自由发展型两种合作,且两种合作方式的适用对象以及影响范围是不同的。
郭莹(2015)分析关键词搜索的数据,归纳总结出影响电动汽车发展的几个主要因素,并根据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发展及建设运营情况,根据用户的电动需求以及考虑建设便利性的因素做出最佳的选址操作。陈良亮(2014)通过研究发现,当前充电站建设己经难以满足城市电动汽车的用电需求,同时提出了多等级充电站概念。其认为在进行充电站建设时要根据不同地区以及用户需求,针对不同情况下选择对应的充电站模型构建。
马磊(2016)将整个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构建划分为多个不同阶段,并通过相关的数据分析找出各阶段之间的特点以及发生的问题,为每一阶段构建最优的模型。姜春光(2017)针对充电高峰期存在的电力不足问题,构建了充电站排队系统模型,从充电站的运营成本以及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综合分析,有效的解决高峰期充电不足问题。
赵福巧(2017)选取唐山地区充电站设施分布为实例分析,根据唐山电动汽车用户的需求进行实施有效的建设方案,为今后此类研究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汪晓茜(2017)通过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对比,分析充电设施的建设状况,并找出我国当前充电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为电动汽车换电业务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鲁莽(2017)分析对比了国内外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的研究情况,简述了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其他人的研究工作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周逢权(2018)认为电动汽车充电站是发展电动汽车所必须的重要配套基础设施,分析了电动汽车充电站整车充电、更换电池两种运营模式,探讨了具体运营过程及盈利方式。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论文主要内容
本文以连云港HT公司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项目为研究对象,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根据调查的第一手资料,对项目的市场需求、技术方案、经济可行性等进行分析,本文共有七个章节组成,主要结构如下:
绪论,介绍项目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国外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并提出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项目可行性研究理论概述。本章主要对可行性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和梳理,介绍项目的相关概念、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项目可行性分析的方法。HT公司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项目和市场分析。首先介绍HT公司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建设项目的基本概况,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分析,进而阐述HT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HT公司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项目建设方案。主要从技术可行性方面对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建设项目进行分析,对项目的总体规划方案,建筑方案,节能方案等进行技术论证。第五章,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对项目总投资进行估算,估计项目总投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从盈亏平衡,敏感性等方面对项目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
第六章,项目社会评价与风险分析。分析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可能出现的风险,确定风险识别流程,提出风险防控措施。
第七章,研究结论与建议,通过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2)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如图所示:
图1.1 技术路线图
2项目可行性研究理论概述
2.1 项目可行性研究概述
1) 项目可行性研究概念
项目可行性研究是指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分析,并试图对其做出可行或不可行评价的一种科学方法,是投资建设项目的重要环节,是投资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项目的投资决策中不可或缺的工作程序。
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在投资前全方位的风险性管理和控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最终真正实现需求方的利益。它是项目在开始施工之前的先行砝码,从设计构想,到市场考察,到技术运用的探讨,到资金运作方法和投资风险管理都是可行性研究的方面内容。在错综复杂的局势面前,市场经济变化发展是项目进行过程中的巨大阻力,因此对于项目可行性的研究极为重要。
可行性研究随着现代项目运行程序的逐步发展,向着规范化、合理化、完善化、稳定化的方向发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项目的决策和实施都依靠可行性结果来决断,因此,可行性研究一方面有利于项目正确决策,另一方面也能保障项目的高效运转。
2)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作用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总结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作用:
(1)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确定项目是否进行投资决策的依据
投资业主和国家审批机关主要根据可行性研究提供的评价结果,确定对此项目是否进行投资和如何进行投资,是项目建设单位决策性的文件。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建设单位筹措资金特别是向银行申请贷款或向国家申请补助资金的重要依据,也是其他投资者的合资理由根据。凡是应向银行贷款或申请国家补助资金的项目,必须向有关部门报送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银行或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对可行性研究的审查,并认定项目确实可行后,才同意贷款或进行资金补助。
(2)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初步设计的依据
初步设计是根据可行性研究对所要建设的项目规划出实际性的建设蓝图,即较详尽的规划出此项目的规模、产品方案、总体布置、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建设工期、投资概算、技术经济指标等内容,并为下一步实施项目设计提出具体操作方案。初步设计不得违背可行性研究已经论证的原则。
(3)可行性研究是国家部门实行调控管理的依据
可行性研究是国家部门编制发展计划、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改造投资的重要依据。由于建设项目尤其是大中型项目考虑的因素多,涉及的范围广、投入的资金数额大,可能对全局和当地的近、远期经济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这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内容更加详细,可作为计划综合部门实际对固定资产投资调控管理和编制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依据。
(4)可行性研究是建设单位设备采购的依据
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建设单位拟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研制供需采购计划的依据。可行性研究中对拟建项目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已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和论证认为可行的,项目建设单位可依据可行性研究拟定的新技术引进和采购新设备的计划。近年来,国家提出实施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法人及项目主管部门可依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同国内或国外有关组织和生产业主签订项目所需的原材料、能源资源、运输、工程设施、工程发包、水电供应以及资金筹措等协议合同。
(5)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是建设单位申请建设用地的依据
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建设单位向国土开发及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建设用地的依据。因为可行性研究对拟建项目如何合理利用土地的设想提出了办法和措施,国家开发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可根据可行性研究具体审查用地计划,办理土地使用手续。可行性研究为确保项目达到环保标准,提出了治理措施和办法,这些信息可作为环保部门对项目进行环评、具体研究治理措施,签发项目建设许可文件的主要依据。
2.2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步骤
1)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可行性研究因行业的差异和项目类型的不同,其内容和侧重点也有很大差别。一般可行性研究内容应包括投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组织可行性,财务可行性以及风险因素分析和对策等这些方面的论述。
(1)投资必要性
基于市场的调查、分析和预测,如市场容量、未来增长空间、竞争的情况,成本和价格,营销策略,政策导向等,论证拟建项目的必要性。
(2)技术可行性
从项目的设计和实施的技术角度出发进行比较选择和评价,得出最合理的方案。对于工业项目而言,包括项目的选址,物料的供应,方案的设计,设备的选型,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方面的评价。
(3)财务可行性
使用工程经济学的方法,对项目的成本与收益、现金流、负债率、收益率、不确定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到最终的项目的盈利能力、偿还债务能力、抗风险能力等综合评价。
(4)组织可行性
为拟建项目制定合理的组织架构,良好的分工明确和相互协作的关系,选择可靠具备能力的人员,合适的培训计划等,保证项目的可执行。
(5)经济可行性
从资源配置角度衡量项目的价值。根据项目在发展区域经济,配置经济资源、满足当地的人们需求,提高就业人口,提高周边生活水平方面进行评价。
(6)社会可行性
评价项目对政治,风俗,道德,法律,宗教等方面的社会影响。
(7)风险因素分析与对策。
主要对项目的资源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汇率风险,事故风险,工程风险等风险因素进行评价,拟定防范风险措施。
以上是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的一般内容,大部分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可以参考。但我国目前对可行性分析的内容还没形成非常标准的规范,对于不同行业的不同项目,其可行性研究的侧重点有所偏差。
2)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步骤
项目情况不同,可行性研究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因此,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需要结合所要投资项目的实际情况与相关政策要求进行具体编制。对于一般的可行性研究可按照以下步骤:
总论:主要简述项目的投资背景、投资意义、编制依据、可行性研究的结论等。项目规模与市场分析:主要对产品的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同时分析项目规模的合理性。工艺技术方案:主要包括项目的工艺流程、设备、产品的单耗等。原辅材料及设备情况:主要包括产品涉及的原辅材料、设备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其价格情况。建设条件和方案:主要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环境、所属区域经济发展情况、 区域内的公用工程条件以及具体建设方案等方面。节能、节水:主要对项目的能耗指标进行分析,充分介绍项目的节能、节水工艺和措施。 消防:主要对项目的防火措施、消防设施及消防依据等进行简述。环境保护:包括选址环境分析、执行的环境标准、主要污染源、无组织排放情况、三废情况及处理措施。职业安全卫生:主要介绍项目执行的职业安全卫生标准、规范、防护措施及管理情况。组织机构:介绍项目的组织机构、员工定额、员工来源及职业培训等。项目进度:描述项目的进度计划安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对项目投资所需的投资额进行核算,并且确定项目的筹资方式与筹资金额。财务评价:通过对项目运行后的营业收入、筹资方式、经营成本、抗风险能力进行财务估算,核算财务指标,评价项目的盈利水平、偿债能力与项目风险等。
2.3项目可行性分析的主要方法
可行性研究运用工程经济学与项目管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常用的有项目评价、项目财务分析、项目风险分析三大类方法。
1)项目评价方法
(1)PEST 分析
PEST分析方法主要是从宏观层上对企业所处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该分析方法立足宏观政治(politics)、经济(economy)、社会(society)、技术(technology)等几个方面,对外部环境进行概述,这为项目发展指引了大方向。
项目的实施需要与当期政治因素、法律因素、地方政策等联系,要充分考虑这些政治因素,从而更好把握企业战略发展,及时应对做出调整。XX往往采用较为间接的方式来对其进行控制,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实施干预控制。XX政策长短性对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具有直接影响。法律对企业规范运行和市场规范运行具有强制性作用。只有在充分了解政治环境因素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参与到市场竞争活动中。
经济环境因素可以从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一是宏观经济环境因素,包含了人口数量、人口增长趋势、国民经济收入、国民生产总值等这些宏观指标,能够反映出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速度的因素;二是微观经济环境因素,包含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偏好、储蓄情况、就业发展等,这些因素会影响到企业未来市场规模的大小。
企业所在地区的习惯、人口结构、消费习惯、信仰等都会影响企业发展规模和产品定位,需要结合具体社会属性制定具体的营销战略。文化水平是居民的需求等级的决定性因素,部分活动会受到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制约;而居民对组织目标、组织活动以及组织存在本身的认可与否的关键就在于居民的价值观念,人们对组织活动内容、方式及成果的态度便是由审美观点来决定的。
技术发展促进了时代发展,人工智能、智慧云、大数据技术对我们而言并不陌生,它们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对项目营销管理也会带来颠覆性改变。关键性技术因素,具体包含了:国家对科技开发的投资和支持重点、该领域技术发展动态、技术转移和技术商品化速度、专利及其保护情况等等。
(2)市场需求分析
开发项目的主要财务指标是盈利能力,而盈利能力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所以市场需求决定了项目开发的成败,市场需求分析在项目可行性分析过程中是重点环节。市场需求分析要依据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要建立在对消费市场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心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分析消费者需求,总结影响消费者需求的主要因素。市场需求主要是由4个因素决定的,包括商品价格、消费者所拥有的财富、消费者的个人喜好、替代品的价格。其中商品价格是决定性因素,而消费者的喜好逐渐成为最突出的因素,在个性化需求强烈的市场中,企业要通过产品的不同特征迎合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市场需求分析的步骤如表2-1所示。
表2-1 市场需求分析
步骤序号 | 内容 | 具体做法 |
1 | 确定目标市场 | 在市场总人数中确定某一细分市场的目标市场总人数,此总人数是潜在顾客人数的最大极限,可用来计算未来或潜在的需求量。 |
2 | 确定地理区域的目标市场 | 算出目标市场占总人口数的百分比,再将此百分比乘上地理区域的总人口数,就可以确定该区域目标市场数目的多寡。 |
3 | 考虑消费限制条件 | 考虑产品是否有某些限制条件足以减少目标市场的数量。 |
4 | 计算每位顾客每年平均购买数量 | 从购买率/购买习惯中,即可算出每人每年平均购买量。 |
5 | 计算同类产品每年购买的总数量 | 区域内的顾客人数乘以每人每年平均购买的数量就可算出总购买数量。 |
6 | 需要考虑的其他因素 | 有关产品需求的其他因素,若是经济状况、人口变动、消费者偏好及生活方式等改变,则必须分析其对产品需求的影响。 |
2)项目财务分析方法
开发项目的财务分析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包括项目的资金来源分析和项目的盈利能力分析。资源来源分析主要确定整个项目的资金总额、资金的来源渠道、相应的融资渠道及融资比例;项目的盈利能力分析主要是确定项目的盈利状况。
在资金来源分析过程中,首先要确定整个项目的总投资额,包括在每个阶段的具体投资额,确保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能够保证资金及时到位,防止资金链断裂而导致的项目失败。其次是要建立一套财务应急体系,一旦出现融资风险,要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保证项目的如期开发,保证整个项目顺利进行。对于资金来源问题,还要注意控制自有资金的比例,充分利用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实现低成本融资。
在项目盈利能力分析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财务指标进行相应的财务分析,如净现值、內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财务计算要遵守国家确定的法规和政策要求,科学严谨的评价项目的成本和收益。盈利能力分析常常是动态的,要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提高计算和分析准确度。在小型的周期较短的项目中可以用静态财务分析代替动态财务分析,但在大型的周期较长的投资项目中,只有考虑到资金时间价值的分析才能为项目决策提供更加科学严谨的参考依据。
净现值法净现值法是把项目在整个寿命期内的净现金流量按预定的目标收益率全部换算为等值的现值之和。净现值之和等于所有现金流入的现值与所有现金流出的现值的代数和。净现值法利用净现金效益量的总现值与净现金投资量算出净现值,然后根据净现值的大小来评价投资方案。净现值为正值,投资方案是可以接受的;净现值是负值,投资方案是不可接受的。净现值越大,投资方案越好。
(2)内部收益率法
内部收益率是资金流入现值总额与资金流出现值总额相等、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内部收益率要用若干个折现率进行试算,直至找到净现值等于零或接近于零的那个折现率。内部收益率,是一项投资可望达到的报酬率,是能使投资项目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就是在考虑了时间价值的情况下,使一项投资在未来产生的现金流量现值,刚好等于投资成本时的收益率。
(3)投资回收期法
投资回收期亦称“投资回收年限”,指投资项目投产后获得的收益总额达到该投资项目投入的投资总额所需要的时间 (年限)。标准投资回收期是国家根据行业或部门的技术经济特点规定的平均先进的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可分为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动态投资回收期。
静态投资回收期是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条件下,以项目的净收益回收其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时间。投资回收期可以自项目建设开始年算起,也可以自项目投产年开始算起,但应予注明。
动态投资回收期是把投资项目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折成现值之后,再来推算投资回收期,这是与静态投资回收期的根本区别。动态投资回收期就是净现金流量累计现值等于零时的年份。求出的动态投资回收期也要与行业标准动态投资回收期或行业平均动态投资回收期进行比较,低于相应的标准认为项目可行。
3)项目风险分析方法
分析开发项目的风险也就是分析开发项目的不确定性因素,主要是分析项目开发和实施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和不可控事件的影响程度,从风险识别和评估的角度分析在相应的不确定因素下项目实施的可行性。主流的风险分析方法主要是盈亏平衡分析(Break-even analysis)和敏感性分析(Sensitivity analysis)。
(1)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Break-even analysis)通过分析项目的产销量、成本和利消之间的关系,测算出项目的盈亏平衡点的销售价和销售额。通过盈亏平衡点的计算,衡量成本和收益的相对性,又称为保本分析,在盈亏平衡点,项目实现收入和成本的平衡。盈亏平衡分析能够充分评估项目的风险,根据盈亏平衡点确定项目的亏损底线。传统的盈亏平衡分析通常是静态的,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所以将资金时间价值考虑到收益之中,达到盈亏平衡点的项目实际是已经发生亏损的。现在,开发企业都意识到资金时间价值,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够实现精确的盈亏平衡点计算,将基准收益率和折现率等指标都考虑到盈亏平衡点的计算之中。
(2)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Sensitivity analysis)是通过逐一改变相关参数变量数值的方法来解释关键指标受这些参数变动影响大小的规律。敏感性分析,是针对投资项目的经济评估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多角度多情形分析的方法,是为了提高结果准确度,增强分析科学性和可信性而采取的分析方法。本文中采用了较为简单的敏感性分析方法,是在计算工程的直接经济价值中的产品产出价值时,考虑了市场波动的因素,采取了市场低值、市场高值和平均值多次计算的方法,经过计算得知,采用市场低值数据得出的结果对可行性研究有一定影响,市场价格的波动,使得计算出回收成本的时间有一定差别,但是因为波动不大,对最终的结论没有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3 连云港HT公司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建设项目及市场分析
3.1 项目概况
(1)连云港HT公司简介
连云港HT公司隶属连云港市交通控股集团,也是连云港市唯一的国有公共交通运输企业。连云港市HT公司于2015年9月19日挂牌成立,注册资本30亿元,是专业从事国有资产运营管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和交通实体产业开发、投资、运营、管理的市属国有独资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综合客运、公交民生、综合物流和交通新兴服务业等五大经营板块。
连云港HT公司自成立以来,为了让服务跟上城市发展的脚步,公司本着智能化、绿色化、科技化的原则,从线网优化、建设电子站台、掌上公交系统提升公交出行分担率,到加大新能源车辆的普及应用来倡导绿色出行,企业全力书写着公交惠民、便民公交的责任与担当。
连云港HT公司通过整合市交通运输行业公路、铁路、航道、港口岸线、民航、客运、物流等核心资源,全面构建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综合客运产业、现代物流产业、交通资源开发为支撑,以服务连云港港产城联动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为目标的“大枢纽、大路网、大运输”大交通格局,为服务连云港实现“高质发展、后发先至”贡献更大力量。
连云港HT公司是连云港市唯一的国有公共交通运输企业,现有总资产202.4亿元,从业员工2500余人,拥有直属二级企业10家,三级以下子公司83家,营运线路 71 条,车辆数 848 台,线路总长 1518 公里,日发总班次 6564 对,日客流量 22 万人次,BRT 首末站 2个,中间站 41 对,常规公交站点 615 个,其中公交站亭 337 个,站场面积达 17.99 万平方米。
连云港HT公司下辖快速公交公司、东部公交公司、新浦公司、海州公司、维修公司、公交旅游公司、佳连公交公司、HT传媒公司和大浦保养厂九个基层单位,机关设八个职能部门,在城市快速发展进程中,HT公交发挥着国有城市客运的主导作用。
(2)HT公司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项目简介
连云港HT公司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建设项目,建设地点在连云港市市域范围内(包括赣榆区、灌云县、灌南县及东海县)。DX有限公司是HT公司新能源充电桩的生产商,DX有限公司可自行设计充电桩的组装线,在DX有限公司自主设计建成试验线后,完成充电桩市场形成后的前期验证工作。充电桩建成后的效果图如图3.1所示。
图3.1 连云港HT公司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建设项目建成后的效果图
连云港HT公司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建设项目计划建设68个场站,共建设259 个充电柱及附属设施。项目总用地面积为 733333.33 ㎡,约合 1100.00 亩。共建设 68 个场站。总建筑面积 45865.39 ㎡,全为地上建筑面积。
项目总投资 66996.27 万元,其中项目单位自筹资本金 16996.27 万元,向银行申请贷款 50000.00万元,贷款期限12年。项目建设期 36 个月(含前期准备工作),自2018年12月至2023年11月。
3.2项目市场环境分析
3.2.1 经济环境分析
(1)新能源电动车的国家经济环境
2018年, 我国汽车工业总体运行平稳,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万辆和125.6万辆,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59.9%和61.7%。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占领全球一半的电动汽车市场。2012-2018年我国新能源电动车销量数据如图3.2所示。
在xxx的新能源汽车2012~2020规划中,我国新能源汽车预计达到500万辆。按照这个长期规划,2020年新能源车将有11.7%年增长率。可以判断我国实现每年3000万辆汽车总需求和3亿的保有量是完全可能的,巨大的市场容量将为我国发展各类新能源汽车提供规模经济基础,使得新能源汽车有一个可观的市场需求规模。
图3.2 2012-2018年我国新能源电动车销量数据
(2)新能源电动车的连云港市经济环境
到2018年底,连云港市将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4000辆以上,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1100个以上;到2023年连云港市计划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达到50000辆,建设充电桩5000个。
连云港市坚持XX引导、市场配置、企业运作相结合,率先在公交、公务车等领域推广应用一批新能源汽车,鼓励私人消费者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促进新能源汽车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
大中型客车是连云港新能源汽车商业化的主要车型,主要投放到城市公交线路运行,这是市场需求的重点 。着重发展电动公交客车并使其商业化也符合连云港市的具体情况。目前,连云港市燃油公交客车保有量近1万辆,更新周期为5年。
2018年,连云港市制定公交车更新计划,新增及更新的公交车全部用新能源汽车;制定新能源出租车推广应用鼓励政策,加快全市出租车电动化进程;制定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发展计划,统筹安排租赁网点和停车场地,使其与城市公共交通、出租汽车等出行方式协调发展。从市场目前环境来看,电动汽车产业呈现的良好态势,市场强劲,为项目的顺利建设提供了保证。
3.2.2 政策环境分析
(1)国家政策环境
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建设项目属于XX重点扶持项目,xxx、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门先后出台产业扶持政策,激励并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涉及示范推广、生产准入、财政补贴、税收减免、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
2015年9月,xxx常务会议指出,为了推动新能源起汽车发展,应对新能源汽车实行免摇号。2018年1月,xxx对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2018年10月,公安部要求对纯电动轻型货车少限行甚至不限行。
中央财政对符合规定条件的省(市)安排新能源电动车充电设施建设运营奖补资金, 达标省(市)以完成情况为依据,奖补标准为3千万至2亿元,由各省(市)统筹安排用于充电设施建设运营等相关领域。频繁的政策刺激,加上高额的购车补贴,汽车厂商纷纷推出自己的新能源汽车,2018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翻倍增长。
(2)连云港市政策环境
《2015年度连云港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方案》(2015)中提到要扩大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规模。从2015年起,XX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占当年更新总量的比例不低于20%,以后逐年提高。所有这些XX对电动汽车发展的规划布局,需要充电桩配合一起发展起来。
连云港家庭汽车的拥有量快速增长,电动汽车也急速增长,而充电站的数量却远远不够,这对服务于电动汽车的充电站项目来说,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充电项目建设除了设备投资、基础建设,还有充电电价费用的投资回报机会,为企业创造了利润空间。
虽然充电站市场巨大,但充电桩设备设计和生产商在整个产业中还处于弱势状态,而且对于投资企业来说,行业中的盈利模式和盈利点还未明确,现阶段仅仅依靠政策红利支撑。在这种情况下,HT公司需要提前考虑,制定战略目标,发挥优势,进行差异化布局,提升竞争力。
3.2.3 社会环境分析
在经济发展的现阶段,低碳经济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绿色、低碳、环保”是当下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也是传统汽车工业制造业的改革方向。在此背景下,新能源电动车应运而生,新能源电动车具有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等多方面的优点,也代表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作为绿色环保的出行工具,新能源电动车被环保人士所推崇。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人们越来越多的选择新能源电动汽车。居民的知识水平越来越高,对于环保概念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深,更加关心对自己生活环境和下一代生活环境的保护,青年人成为关注新能源汽车的最大人群。
新能源电动车的科技感和现代范是更加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尤其现在新能源电动车上所搭载的、更多的全新技术,让消费者觉得非常时尚。新能源电动汽车企业也在不断的增加自己产品的科技含量,进而更加的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新能源电动车作为代步工具,价格方面具有优势。新能源电动汽车拥有国家补贴,对于消费者选择新能源电动汽车不仅能用更少的钱选择一款更多配置的车,而且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节省油耗也能大大降低经济负担,相对而言性价比更高。
为应对日益突出的燃油供求矛盾和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汽车生产企业纷纷加快部署,发展新能源汽车,加快推进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同时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汽车节能技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未来10年将迎来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3.2.4 技术环境分析
发展新能源电动车是国家战略,在国家及地方XX配套政策的支持下,经过10余年的研究开发和示范运行,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形成了从原材料供应、动力电池、整车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到整车设计制造,以及充电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等完整的产业链,具备了产业化基础。
我国新能源电动车经过近10年的研究开发和示范运行,基本具备产业化发展基础,电池、电机、电子控制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取得了多项专利,如表3.1所示,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开始小规模投放市场。
表3.1 新能源电动车的专利内容
专利要点编号 | 专利特征或要点具体内容 |
专利要点一 | 使用该项专利技术和装置,完全达到零排放、零污染,纯绿色的可再生的电力能源。 |
专利要点二 | 使用该项专利技术和装置,除了装置本身的成本外,回收动能转换为电能的费用是零成本。 |
专利要点三 | 解决了目前电动汽车续航能力差、充电时间长的技术瓶颈。使用该项专利技术和装置后,续航里程可增加原续航里程100%-300%。 |
专利要点四 | 解决了蓄电池体积过大、容量有限的技术瓶颈。使用该项专利技术和装置后,由于采用了转动时时时发电时时充电的方式,较好解决了蓄电池体积、容量和成本问题。 |
专利要点五 | 使用该项专利技术和装置的产品,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极强的国内国际的竞争力。 |
专利要点六 | 使用该项专利技术和装置,可以使纯电动汽车大众化、普及化,从而规模化。 |
3.2.5竞争环境分析
如果使用家用电为新能源电动车充电,最大充电功率是220V*16A,一辆电动车要充满电的话,大概需要15~30个小时。除非在十分紧急的情况下,由于充电速度较慢,消费者不可能选择家用电源充电。
在连云港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市场中,HT公司电动车充电站项目由XX指定独自承担,不存在竞争对手。连云港HT公司隶属连云港市交通控股集团,是由连云港XX指定、承担连云港公共交通运输职责的唯一的国有公共交通运输企业。所以,竞争环境分析中着重讨论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替代品燃油汽车,如表3.2所示。
表3.2 新能源电动车和传统燃油车的竞争分析
新能源电动车VS传统燃油车 | |
汽车成本 | 新能源电动汽车要更划算。虽然在市场指导价方面,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竞争优势不大,但电动汽车的日常使用和保养成本更低,而且可以获得免费牌照,购置税和车船税等税费减免优惠。 |
二手车保值 | 电动汽车的保值率低于传统燃油车。新车续航里程不断攀升,二手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会不断衰减,电动汽车的二手保值率低于同等的燃油车。 |
汽车上牌 | 电动汽车免费上牌。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购买电动汽车可以免费上牌,上海燃油车牌照已经相当于一辆汽车的价格,广州和深圳给的燃油车可以摇号等待,也可以参与竞价。 |
车型和品牌选择 | 传统燃油车车型的丰富程度不是目前电动汽车可以比拟,不同的品牌,不同的价位,不同的档次,不同风格都一有尽有。 |
从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电动车的竞争分析来看,新能源电动车目前相对劣势,因此会出现消费者选择替代使用传统燃油车,进而无需使用HT公司电动车充电站的情况。首先,HT公司可以紧跟行业用户的需求,转变盈利模式,利用充电桩发展电动公交、电动出租车,分时租赁等业务。其次,要充分利用国有企业集团的优势,积极与连云港市电动公交合作,利用电动公交充电业务收回投资成本,电动公交的路线、运营稳定,充电量很好估算。
3.3项目市场需求分析
3.3.1 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现状分析
(1)我国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现状
2010年年初,国际气候组织曾对40名电动汽车相关行业专家进行访谈,结果表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程度在电动汽车发展众多影响因素中排名第2,超过了购买价格因素,仅次于排名第1的电池技术提高因素。由此可见,充电基础设施是电动汽车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关键环节,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图3.3公共充电站保有量
2017年我国累积建成公共充电桩21.39万个,至2018年底已建成31万个。如图所示,我国公共充电桩建设速度明显增快,呈现指数型增长,此外我国充电桩中快充桩占比达32%,处于较高水平,快速充电桩大大提升了充电效率和便捷程度。
(2)连云港市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现状
由于新能源汽车属于近年来新兴的产业,在连云港区域规划中,对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配套设施并未做细致合理的规划,连云港城市区域内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设施配备严重不足。由于连云港市充电站等基础设施供给不足,进而无法有效推动市场的快速发展,零散用户无法整合充电站桩的需求,难以显现充电站的规模化效应,这就为连云港HT公司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建设项目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利润空间。
随着连云港市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的不断发展,连云港市已经将充电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建设改造纳入城市规划,同时建设用户居住地充电设施,推进现有居民区停车位的电气化改造。
2018年,连云港打造了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示范小区1个,新建设小区充电桩300个以上。建设城市公共充电设施,在城市公共停车场、市政道路停车场建设一定比例有充电设施的停车位,积极推动在酒店、商业区、旅游景区建设充电设施,满足新能源电动车充电需求。2018年,推动了1个具备条件的加油(气)站配建公共快充设施。截止到2018年底,连云港城市区域内的各类充电桩数量共计167个充电总功率为28660kw,具体情况如表3.2所示。
表3.2 连云港城市区域内的各类充电桩统计表
充电桩位置 | 充电桩数量 |
连云区 | 45 |
海州区 | 92 |
赣榆区 | 12 |
灌云县 | 6 |
东海县 | 4 |
灌南县 | 8 |
合计 | 167 |
目前,连云港市新能源汽车充电站行业的发展受到来自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内部影响是指来自新能源汽车产业内部的影响,包含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汽车耗能水平、不同行业使用辆日均里程占比、电池性能、国家针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相关政策、国家对新能源汽车配套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的扶持力度等。而外部因素主要为宏观经济形势、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汽车产业发展状况和方向、社会集体环境保护思想等,这些因素间接的影响着新能源汽车配套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的发展趋势。
3.3.2 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需求分析
经现场走访发现,由于受区域内资金、建设场地等因素的影响,连云港城市区域内各个商业建筑及住宅小区的停车场绝大多数不具备建设直流充电桩的条件。经向各停车场了解,停车场的充电桩多数为慢充桩,极少数停车场设置快充桩。
随着新能源电动车的快速推广和普及,连云港城市区域作为商务核心区,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将快速增长,随之带来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的大量增加,所以做好连云港城市区域未来充电需求分析,对HT公司推广应用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建设项目是非常重要的。
(1)每天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次数
要分析连云港城市区域新能源汽车用户的充电需求,首先要分析连云港城市区域内新能源汽车用户充电的频率。据统计,主要用于上下班的连云港城市区域私家车,平均每天行驶里程约为 50 公里。根据加权平均求和的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计算出新能源汽车约4.4 天需要充一次电。
表3.3 连云港新能源电动汽车保有量(单位:辆)
年份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新能源电动车保有量 | 1016 | 2675 | 4875 | 7012 | 10643 |
根据连云港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XX指标,2015-2019年连云港城市区域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如表3.3所示,用保有量除以新能源汽车可续航的天数4.4,可计算得出每天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如表3.4所示。
表3-4 连云港城市区域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单位:次)
年份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新能源汽车每天充电需求 | 231 | 608 | 1108 | 1594 | 2419 |
表3.4可知,随着连云港城市区域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并结合新能源汽车用户的使用频率及习惯,新能源汽车每天充电的需求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从2015年的每天231次充电需求,逐年增加到2019年的每天有2419次的充电需求。
(2)每小时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次数
我们分析得出连云港城市区域新能源汽车用户每天的充电需求数量后,应根据充电需求用户每个小时充电的需求概率来计算每小时充电需求出现的概率。为了较为准确的预测连云港城市区域新能源汽车用户的充电习惯,对连云港万达广场停车场各个时段的充电站用户充电需求的概率进行了研究。连云港万达广场充电站的停车充电次数统计如表3.5所示。万达广场充电站的停车充电次数较为稳定,平均每天充电13次,车主一般在充电站停车充电习惯为一小时左右。
表3.5 2019年1-3月连云港万达广场充电站的停车充电次数统计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每月停车充电次数 | 389 | 401 | 395 |
每天停车充电次数 | 13 | 14 | 14 |
为了更为准确了解连云港城市区域内新能源电动车车主的充电习惯,进而统计万达广场充电站车主每小时充电需求出现的概率。向停车场工作人员了解了2019年3月每天每小时进入充电站充电次数统计情况,如图表3.6所示。
表3.6 2019年3月万达广场充电站车主每小时充电需求出现的概率
时间 | 每月充电次数 | 每小时充电概率 | 每天充电次数 |
0-7时 | 0 | 0/395 | 0 |
7-8时 | 10 | 10/395 | 0.3 |
8-9时 | 48 | 48/395 | 1.6 |
9-10时 | 55 | 55/395 | 1.8 |
10-11时 | 22 | 22/395 | 0.7 |
11-12时 | 18 | 18/395 | 0.6 |
12-13时 | 16 | 16/395 | 0.5 |
13-14时 | 22 | 22/395 | 0.7 |
14-15时 | 21 | 21/395 | 0.7 |
15-16时 | 13 | 13/395 | 0.5 |
16-17时 | 19 | 19/395 | 0.7 |
17-18时 | 29 | 29/395 | 1 |
18-19时 | 58 | 58/395 | 1.4 |
19-20时 | 42 | 42/395 | 1.9 |
20-21时 | 22 | 22/395 | 0.7 |
21-24时 | 0 | 0/395 | 0 |
合计 | 395 | 395/395 | 14 |
连云港城市区域内新能源电动车充电需求主要集中在早上8点至晚上8点之间。由于早上车主陆续上班,进充电站充电次数从早上8点开始大量增加,一直到下午7点以后充电需求开始减少,晚上9点至次日早上8点之间充电的需求基本为零。
根据连云港万达广场停车场各个时段的充电站用户充电需求的概率,结合连云港2019年每天的充电总需求2419次,进而推算连云港每小时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次数,如表3.7所示。
表3.7 连云港城市区域每小时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单位:次)
时间 | 每小时充电概率 | 每小时充电次数
(每小时充电概率*2419) |
0-7时 | 0/395 | 0 |
7-8时 | 10/395 | 62 |
8-9时 | 48/395 | 329 |
9-10时 | 55/395 | 367 |
10-11时 | 22/395 | 141 |
11-12时 | 18/395 | 124 |
12-13时 | 16/395 | 103 |
13-14时 | 22/395 | 141 |
14-15时 | 21/395 | 141 |
15-16时 | 13/395 | 103 |
16-17时 | 19/395 | 141 |
17-18时 | 29/395 | 207 |
18-19时 | 58/395 | 283 |
19-20时 | 42/395 | 385 |
20-21时 | 22/395 | 141 |
21-24时 | 0/395 | 0 |
合计 | 395/395 | 2419 |
(3)连云港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实际需求空间
由于同一时间内,一个电动车充电桩只能为一辆新能源电动车提供充电服务,本文计算的充电时间为充满电量可维持4.4天行驶的6小时充电时长。
以2019年数据为例,根据连云港城市区域每小时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次数,可以得出连云港城市区域每小时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需求量,与实际充电桩进行对比,进而得到连云港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每小时需求空间,如表3.8所示。
在表3.8中,本文考虑最简单的充电情况,即每一辆新能源汽车充满6小时以后才离开,每天7-8时之间进行充电的用户会在13-14时充满电才离开,所以每天7-13时需要进行充电的车主不断增加,但直到13-14时才会有车主充满电陆续离开,表现为每天7-13时充电桩需求量随时间增加逐渐增大。
表3.8 2019年连云港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每小时需求空间
时间 | 每小时充电次数 | 每小时充电桩需求量 | 实际充电桩数量 | 每小时需求空间 |
7-8时 | 62 | 62 | 167 | 0 |
8-9时 | 329 | 62+329=391 | 167 | 224 |
9-10时 | 367 | 391+367=758 | 167 | 591 |
10-11时 | 141 | 758+141=899 | 167 | 732 |
11-12时 | 124 | 899+124=1023 | 167 | 856 |
12-13时 | 103 | 1023+103=1126 | 167 | 959 |
13-14时 | 141 | 1126+141-62=1205 | 167 | 1038 |
14-15时 | 141 | 1205+141-329=1017 | 167 | 850 |
15-16时 | 103 | 1017+103-367=753 | 167 | 586 |
16-17时 | 141 | 753+141-141=753 | 167 | 586 |
17-18时 | 207 | 753+207-124=836 | 167 | 669 |
18-19时 | 283 | 836+283-103=1016 | 167 | 849 |
19-20时 | 385 | 1016+385-141=1260 | 167 | 1093 |
20-21时 | 141 | 1260+141-141=1260 | 167 | 1093 |
表3.8展示了2019年连云港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每小时需求空间,每小时充电需求空间的峰值集中在每天的11-14时和18-21时,但相比较连云港现有的充电桩数量,发现现有充电桩难以满足新能源车主的需求。因此需要根据连云港市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量和企业现有场充电桩规模及企业资金状况建设充电桩项目。
(4)连云港新能源汽车充电的未来需求空间
从表3.8可以看出,2019年连云港市现有充电桩难以满足新能源车主的需求。根据商务部的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辆同比增长了68%,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将继续扩大。以68%的增长率估算连云港未来5年的新能源电动车保有量,按照目前新能源电动车在充满电后可续航4.4天计算每天充电需求,具体数据如表3-9所示。
表3-9 预计连云港2020-2024年新能源电动汽车概况(单位:辆)
年份 | 2019 | 2020 | 2023 | 2023 | 2023 |
新能源电动车保有量 | 10643 | 17880 | 30038 | 50465 | 84781 |
新能源汽车每天充电需求 | 2419 | 4064 | 6827 | 11469 | 19268 |
由表3-9所知,预计连云港2023年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保有量达到84781辆,充电需求达到6827次,现有的充电桩数量为167只,远远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的正常充电需求。更难以满足未来5年乃至10年之后电动车普及之后的充电需求。连云港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逐渐成熟且市场需求的逐步释放,消费者对新能源乘用车的接受程度也不断提高,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维持高速增长,同时,以连云港城市公交为主导的新能源客车专用车也继续放量,但目前连云港市充电桩基础设施供给不足、整体规模滞后的问题却日益凸显,充电桩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是燃眉之急。
4连云港HT公司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建设项目建设方案
4.1 项目总体规划方案
(1)项目选址原则
1)市场原则
充电需求对充电站建设数量以及建设速度具有重要影响。充电需求量越大,越容易满足充电站的服务下限,有利于维持充电站的正常运营。随着充电需求的增加,充电站的数量也随之增大。
行政原则充电站的选址要考虑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电网规划,首先不能与XX规划相冲突,其次要靠近供电设施,保证充足的供电能力。所以必须就选址问题与XX沟通好。
经济性原则充电站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应当合理规划,避免过高的征地费用,选择征地费用低且方便的地区,减少成本。
便利性原则电动汽车充电站应考虑车道情况,车道类型、数量直接关系到电动汽车进站的方便性,影响充电站收益。车道多,主次干路通畅,交通便利,充电站才能便于车主使用。
安全性原则选址不宜建在人口密集的公共设施附近,远离潜在的火灾或爆炸危险地方,避免安全隐患,保周围环境的安全性,符合消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范要求。
(2)场址选择方法
1)分析城市规划
分析连云港城市规划和区域道路交通规划,确保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站址的选择和分布符合城市交通规划,符合安全防火环境保护方便使用的要求。
2)确定交通大道和次要干道
连云港城市区域内所见到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应该靠近连云港的交通大道或车辆出入方便的次要干道上。统计和分析连云港城市区域的车流量数据,确定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所分布的道路。
3)确定充电桩具体定位
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所在位置,要求地形规则、地势平坦优良、地基承载能力强,基础设施齐全,具备优越的地理条件,并且在人力资源运输,等各方面都有利于项目的建设实施,根据要求确定充电桩的具体定位。
(3)厂址选择结果
本项目的建设地址为连云港市市域范围内,包括灌云县、东海县、灌南县。本项目共建设 68 个场站,均靠近道路建设,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符合XX规划,适合该项目建设,连云港区域图如图4-1所示,新能源充电站的具体厂址分布如表4-1所示,。
表4-1 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分布的道路
区域 | 充电站分布的道路 |
新浦区 | 人民路(7)、凌洲路(6)、朝阳路(5)、通灌路(3) |
海州区 | 苍梧路(6)、海宁路(5)、新海路(4)、郁洲路(2) |
连云区 | 解放路(5)、海连路(3)、盐河路(3) |
赣榆县 | 西关路(4)、黄海路(3) |
灌云县 | 幸福大道(6) |
灌南县 | 人民路(6) |
备注:(*)表示该道路所建设的充电站数量,依据为该道路的城市车流量。
图4-1 连云港区域图
4.2项目建筑方案
(1)项目布局
项目共 68 个场站,共建设 259 个充电柱,具体各道路建设的充电站数量如表4-1所示。项目总建筑面积 45865.39 ㎡,其中综合办公楼建筑面积 41105.39 ㎡,配电房建筑面积为 3400.00 ㎡,传达室建筑面积 1360.00 ㎡;每个场站充电工作区包括8个大型车辆停车位,4个中型车辆停车位,16个小型车辆停车位。此外还有建筑配套服务的水、电及消防等公用工程设施,项目范围内的室外工程包括道路、绿化等。
表4-2 各充电站的面积、设施及配套情况
面积利用 | 充电设施 | 配套设施 | |
A充电站 | 占地面积10亩,办公楼200m2,配电房150m2,罩棚550m2 | 充电桩6台,谐波器1组,监控系统1套 | 场地硬化1000m2,标志标牌、电缆、岗亭、绿化等 |
C充电站 | 占地面积12亩,办公楼157.27m2,配电房100m2 | 充电桩8台,箱式变压器4台、谐波器2组、低压柜2组、监控系统2套 | 充电桩基础、电缆、场地硬化、标志标牌、绿化等 |
E充电站 | 占地面积15亩,办公楼100m2,配电房80m2,罩棚300m2 | 充电桩8台,630KVA变压器1台,低压柜1组,谐波器1组,监控系统1套 | 场地硬化3000m2,公厕150平方米,标志标牌、电缆、岗亭、绿化等 |
H充电站 | 占地面积15亩,建设站房办公楼100m2,配电房80m2,罩棚300m2 | 充电桩8台,变压器1台,低压柜1组,谐波器1组,监控系统1套 | 场地硬化3000平方米,标志标牌、电缆、岗亭、绿化等 |
前期计划首先建设4个充电站试运营。A充电站位于HZ区,占地面积30亩;C充电站位于GY县公交总站内,占地面积20亩;E充电站位于GN县G镇,占地面积15亩;H充电站位于XP区,占地面积15亩。每个充电站的面积、设施及配套情况如表4-2所示。每个充电站的布局相同,平面布置图如4-2所示,充电站严格按照该平面布置图进行建设。
图4-2充电站布局
(2)充电站建筑设计
1)设计原则
每个场站配备综合办公楼,采用花园式办公,强调景观的渗透性。整个用地中的景观与建筑相融合形成互动,办公区屋顶设置绿化,主要的绿化布置采用景观园林的布置方式,利用建筑的围合空间设置内部花园,着重提现人性化服务办公理念。充电站建筑设计的具体原则如表4-3所示。
表4-3 充电站建筑设计的具体原则
建筑分部 | 具体原则 |
基地的利用 | 尊重既有的规划布局和路网形式,很好的延续城市结构 |
建筑体量构思 | 保持地块整体界面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
建筑细部层级 | 通过尺度、色彩和材料等方面的处理,与周边建筑协调。 |
考虑建设场地的高程关系,充分利用地形,使之满足各建、构筑之间的生产运输要求,并合理地组织场地排水。在平整场地时,应注意厂内外标高的衔接,并力求减少土石方工程量,缩短工期。场地雨水的设计坡向与该地区的总体规划排水方向一致,场地及道路雨水通过路边排入明沟。设备检修和地面冲洗水采用明沟排水,全部收集到污水池中与生活污水一并排入污水管网。
2)充电站组成部分
①停车场及电源插头
为满足使用自带电池和不急于更换电池的顾客充电需要,应开辟车辆充电停放地圾相应电源插头。同样,在其它各地停车场也应设置带电表计费的充电接头,使用后交付停车费及电费,这种电费要比换电池电费略便宜些.
②电池更换及周转接待处
蓄电池沉重,更换须用半自动小型吊车或吊架装置,可由现有汽车修配厂等处常用的类似设备改装或专门设计批量生产.电池须用专门的(多层)周转车或传送带进出充电库房,在专门台架上或周转车上接上电源充电。
③电池充电及存放的库房
充电站内可采用电脑控制的大型充电设备,可同时为几十至几百个不同型号电池按各自最佳的标准化电流程序同时充电,手动或自动识别电池种类,按电荷量计费。小型充电站可采用较简单的充电设备,但必须保证能对各类型电池充足电.
④工作人员休息和操作监控室及车辆检修站
由于电池的易取放也使充电与修车能很方便地分开同时进行。
⑤维护车间
维护车间包括筛选和维护、充电间以及备用电池库。电池进入维护车间后,首先进行电池的筛选.确定电池的好坏。不能使用的电池进行恰当处理,避免污染环境:可以继续使用的电池进行维护和活化。维护完的电池送充电间充满电后,进行装箱,为编组准备电池。
充电站主体结构
充电站的主体是一封闭式充电间,包括配电站、监控室、充电机、充电平台四大结构,具体组成部分及功能如表4-4所示:
表4-4 充电站主体结构的组成部分及功能
组成部分 | 功能 | |
配电站 | 包括高压配电和照明及其它用电配电两部分 | 前者将供电电网通过变压器等设备供给充电机充电;后者用于满足照明、控制设备的供电。 |
监控室 | 包括摄像机及云台、显示器、监视器、报警装置、温湿度传感器、打印机 | 用于监控充电机的运行情况、数据库管理、报表打印等。 |
充电机 | 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机 | 完成电池能量的补给。既可以满足应急性整车充电要求,也支持日常地面补充充电。 |
充电平台 | 内有充电插座、电池管理系统网络、与充电机之间的通讯接口 | 用于摆放卸载下来的电池。 |
(3)抗震分析
本区场地土类型为软弱土,所在位置为对抗震不利地段。因此需要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项目的抗震性能进行进一步的核实,确保项目的安全的性能。
本区抗震设防烈度(采用连云港市区划)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0g,根据国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范划分标准,其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场地所在位置为对抗震不利地段。但根据地震历史资料,本区未曾发生过五级以上地震,1668年7月25日郯城 8.5 级强震曾波及连云港市。
根据场地土土性及特征确定场地土类型为软弱土,建筑场地类别为III 类。根据场地地层岩(土)性划分,场地土地震时不存在可液化土层。地表覆盖着约 30 米厚的海陆交互相全新世松散沉积层,基底岩性为深变质的片岩,片麻岩。
(4)设备选择
1)监控管理设备选择
为适应本项目生产和检验的需要,确保产品质量,增强生产工艺的可操作手段,必须完整配置各种技术装备,主要的管理设备如表4-5所示。本项目主要设备的配置应与产品的生产技术工艺及生产规模相适应,能够达到节能和清洁生产的要求,达到目前国内外先进水平,经生产厂家使用证明运转稳定可靠,能够满足生产高质量产品的要求。
工艺装备以专用设备为主,必须达到技术先进、性能可靠、性能价格比合理,使HT公司能够以合理的投资获得生产高质量电动车充电站充电桩的生产设备;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经济合理;充分考虑设备的正常运转费用,以保证在生产电动车充电站充电桩行业相同产品时,能够保持最低的生产成本。
表4-5 主要的管理设备
名称 | 选择要求 |
数据服务器 | 1.支持部署计算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网络,功能虚拟化软件;
2.采用分布式管理架构去中心化管理平台,不依赖于某一个虚拟机或物理机部署,采用分布式架构,保障平台更可靠; 3.虚拟化管理平台具备监控功能,对资源池中CPU网络磁盘使用率等指标进行实时的数据统计,支持对平台虚拟机的精细化权限管理。可根据单个虚拟机开关机,打开控制台删除等操作设定不同的权限,管理员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合理分配权限。 |
上网管理器 | 1.针对内网用户的访问质量进行检测,对整体网络提供清晰的整体网络质量评级;
2.支持以列表形式展示访问质量差的用户名单; 3.支持对单用户进行定向,访问质量检测设备能够发现私接路由共享网络的行为; 4.支持自定义配置终端数量和冻结时间和添加新人列表。支持例外排除功能,如指定例外条件某台PC某个终端进行网络共享。 |
控制器 | 1.要求支持对接移动办公平台进行用户认证,包括支付宝、微信等主流平台认证;
2.支持同步组织架构,实现不同人员分配不同的上网权限,用户端可以直接通过APP或应用程序进行自助管理账号密码; 3.要求提供应用识别库升级服务,并开通上网行为管理功能,支持通过手机号码来自助设置账号密码,支持通过手机号码找回密码,支持账号绑定邮箱,忘记密码可以通过手机或邮箱找回; 4要求支持物联网设备管理和统一管理多种终端传感器、物联网。 |
交换机 | 1支持以太网运行维护和管理标准;
2考虑设备统一运维管理,交换机要求与控制器同一品牌; 3交换机应满足全线存储转发,支持web界面管理。 |
2)充电机的选择
关于充电机的选择,本项目共采用两种充电机系统设计,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机。
交流充电桩用于对具有车载充电机的电动乘用车辆的提供交流充电电源,一般系统简单,占地面积小,安装方便,操作使用简便,是重要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交流充电桩具备短路、过流、漏电、过压、欠压的保护功能。交流充电桩上设置指示灯或触摸屏,显能够示运行状态,设置急停开关、操作按键等必须的操作接口,配置多功能交流电度表。
直流充电机采用整流设备为电动乘用车辆的蓄电池充电,包含功率单元、控制单元、电气接口和通讯接口,一般由整流柜、直流充电桩、连接电缆和充电连接器等组成。直流充电机功率较大,输出电流、直流充电机可分为大中小三种基本类型:大型充电机单台最大功率200kW,输出电压范围DC300~500V,最大输出电流400A,占用两个800×800×2260mm的标准机柜空间;中型充电机单台最大功率100kW,输出电压范围DC300~500V,最大输出电流200A,占用一个800×800×2260mm的标准机柜空间;
小型充电机由高频开关电源模块并机组成,单台电源模块最大输出功率8.75kW,输出电压范围DC150~350V,最大输出电流25A,两台占用一个800×800×2260mm的标准机柜空间。设计选用时,根据充电机的输出参数要求,同型号充电机可以多个并联工作,提高输出功率电压变化范围较宽,可满足不同类型电动乘用车辆蓄电池的充电需求。
4.3项目节能方案
(1)节电措施
本项目为新能源电动车充电设施建设项目,对电的需求远大于对水的需求。因此节电措施是实现该项目是否节能的关键,具体的节电措施如表4-6所示。
表4-6 充电站的具体节电措施
节能类型 | 具体措施 |
降低线路损耗 | 变压器设置在靠近负荷中心,进出线方便的地方,缩短低压电缆的长度; |
降低空载损耗 | 选用容量适合的干式电力变压器,低压侧进行无功补偿,降低空载损耗; |
节约光源 | 个区域(每跨之间)单设照明控制开关,集中就近设于进门处设置; |
运行节能 | 进行运行节能控制专项设计;采用变频空调,具体由建设单位定制。 |
(2)节水方案
1)采用合理的用水量指标;
2)给水系统采用合理的竖向分区,充分利用市政供水压力;
3)选用优质可靠管材及阀件,尽可能减少自来水跑、漏现象;水泵、热水机组等采用高效率环保型产品;
4)男女卫生间的给水控制阀门设置在管道井中,以便控制。男女卫生间分别设计拖布池,合理布置地漏位置。空调冷凝水立管埋墙暗设。
5)卫生间要求宽畅,自然采光通风,实现有效遮挡。采用感应式自动冲洗墙排式小便器,300 高带防水帽型蹲便器;
6)室外绿化灌溉采用微灌、渗灌、滴灌、低压管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
7)屋面雨水排放设计为重力排水,管材为柔性铸铁管。
(3)建筑节能方案
1)外门窗:在满足使用功能、采光及立面造型的同时,窗墙比控制符合节能规范要求。外窗可开启并使外窗的传热系数小于不同窗墙比条件下的标准值,提高遮阳率,使得外窗传热系数达到 1.5W/(㎡·K)。
2)屋面设置保温屋,提高隔热保温性能,使得屋面传热系数达到0.3W/(㎡·K)。
3)采用外墙外保温系统,“饰面层,抹面砂浆,膨胀聚苯板,钢筋混凝土外墙,水泥砂浆内粉刷;架空楼板采用钢筋混凝土楼板, 膨胀聚苯板;热桥部位处理采用外墙外保温,保温层贴至女儿墙顶,使得外墙平均传热系数为 0.4W/(㎡·K)。
4)建筑的朝向为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本项目建筑朝向为南北向。
4.4项目环保方案
环境和生态影响就是项目的环境效益或环境代价,即项目实施导致产品或服务在环境或生态质量和数量方面的变化。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环境影响评价”是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一项主要内容。
(1)环境影响分析
1)项目施工期间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项目建设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集中在项目工程施工期。项目工程在建设期间,有土石方开挖,有砼搅拌,水泥、砂、碎石堆放,有施工人员,因此必然会产生不良影响,如表4-7所示。
表4-7项目施工期间的不利影响及解决措施
不利影响 | 具体内容 |
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 施工人员日常生活排出废水、垃圾和施工产生的废水;
施工机械的冲洗水及施工时产生的泥浆、COD、石油类芳烃和SS等 |
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 施工期机动车辆的往来,产生的扬尘、废气;
施工中砼、砂浆拌和时的扬尘,对大气环境有不良影响 |
对施工人员的影响 | 施工时人员集中卫生条件较差;
施工中产生的废气、扬尘、噪声等影响施工人员健康 |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各项施工活动、运输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废气、粉尘、废水、噪声、固体废弃物等 |
2)项目运营后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本项目产生的主要废水污染物为:生活污水和生活废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同生活废水汇合一同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工作人员的生活垃圾。
(2) 环境保护方案
1)施工期间环境不利影响的对策及处理措施
针对本项目废气的特点,采取以下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洒水抑尘;交通粉尘控制与削减;施工期间对燃柴油的大型运输车辆、推土机需安装尾气净化器,运输车辆禁止超载,不得使用劣质燃料,对车辆的尾气排放进行监督管理;应首选使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搅拌应设置在棚内,搅拌时要有喷雾降尘措施。当出现风速过大或不利天气状况时应停止施工作业,并对堆存的砂粉建筑材料进行遮盖;合理安排施工现场,所有的砂石料应统一堆放、保存,应尽可能减少堆场数量,并加棚布等覆盖;水泥等粉状材料运输应袋装或罐装,禁止散装,应设专门的库房堆放,并具备可靠的防扬尘措施,尽量减少搬运环节;开挖的土方及建筑垃圾作为绿化场地的抬高土要及时进行利用。
2)施工期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及建议
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护管理,定期检修,避免油料泄漏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优化施工方案,抓紧施工进度,尽量缩短施工时间;施工废水,分类别进行处理;车辆及其他机械设备冲洗废水、跑、冒、滴、漏以及雨水冲刷的含油废水单独收集,建小型隔油池处理后排放;沉淀池可以结合设计、景观设置,以后可以作为景观水池;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收集后全部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3)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与建议
加强对施工期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施工单位要选用低噪声、低振动的施工机械设备,购买商品混凝土,避免在施工现场使用混凝土搅拌机;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严格按照施工噪声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合理安排施工机械安放位置,施工机械应尽可能放置于场地中间或对场界外造成影响最小的地点;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对高噪声设备采取隔声、隔震或消声措施;尽量压缩施工区汽车数量和行车密度,控制汽车鸣笛;日常应注意对施工设备的维修、保养,使各种施工机械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在施工场地周围设置简易隔声屏障,减轻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设水泥搅拌站,代之以使用商品混凝土浆,可有效减轻建筑施工噪声的环境影响。
4)施工期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及建议
项目施工期地基开挖产生大量的废土石全部用于场地回填;生活垃圾要集中定点收集,纳入生活垃圾清运系统,不得任意堆放和丢弃;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首先对其中可回收利用部分进行回收,其次对建筑垃圾要定点堆放,到一定量后,可进行填方处理,自行消化。
5)项目建成后的环境控制
项目建成后纳入城市统一管理范畴,在科学管理的前提下,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为营造生态景观,提出以下建议:
①施工泥浆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最大,建议施工时将泥浆外运或临时沉淀后废水排放。施工结束后,首先对区内施工临时设施进行清理,包括拆除临时建筑物,清除砼地面等。
②项目工程完成后,应加强对各场站环境的管理,杜绝废水排入,杜绝随意丢弃杂物,保持良好的生态景观。
③在项目区合理布置废物箱,以收集生活垃圾。并安排保洁人员进行定时清理、打扫,以保持中心区的清洁、卫生。有关部门负责将生产、生活垃圾集中后运至城市垃圾场处理。
4.5项目运营方案
(1)充电站的运营系统
充电桩在产品设计上的优势是与华为合作,后期运营和推广借助华为的芯片技术能力和数量庞大的手机载体,在产品设计上更贴近互联网思维产品的设计,实现运营模式的方便快捷,HT新能源充电桩的运营功能如表4-8所示。
表4-8 HT新能源充电桩的运营功能
功能 | 具体内容 |
人机交互 | 语音介绍及引导功能,帮助用户完成充电任务。 |
数据传输功能 | 进行智能远程监控,实现数据上传,支持大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
计量计费功能 | 方便快捷的支付接口,利用现金、支付宝、微信、银行卡等支付方式付费 |
安全防护功能 | 进行安全自检和基本修复;能够实现充电桩与汽车电池的交互,从而选择最快速和最有效的充电模式。 |
1)充电桩
充电桩采用自动检测、无人值守运行模式,利用手机APP进行充电授权过程控制及监视,包括充电就绪、充电中故障、失去连接、充电完成、充电取消、充电停止等充电数据,同时显示充电电量,充电金额,充电前电量,充电后电量等,充电桩与充电场监控系统网络连接。
2)充电站监控系统
充电站监控系统监视和控制充电桩状态和运行过程,接受运营中心充电指令并反馈过程状态和数据,发送充电指令或取消充电指令给指定的充电桩指令,包括金额,充电方式,充电电量等数据,充电桩充完电或充电中间出现异常可实时,将状态或数据发送回运营中心。
3)运营中心
与充电站建立通信运营中心,通过互联网接收用户APP发送的信息,向用户发送确认信息,或者用户所在充电桩状态信息,同时向充电支付平台申请核对手机号码,进行扣费,支付平台扣费成功后,向远程充电桩发出充电指令,同时把充电信息发送到手机。用户充电完成后进行结算,并向用户发送完成信息中心软件系统,营运中心系统生成自动数据报表和营业情况报表。
(2)充电站的运营模式
项目建成后的运营模式,HT新能源公司选择联合电力企业、汽车制造商、设备制造商、汽车服务商等多主体的合作运营模式,运营方案主要包括三方面的措施。
1)建立智能化综合充电站管理平台
通过“充电设施+充电APP+云管理平台”模式,利用APP方便新能源电动汽车用户查询充电设施情况,进行线上进行充电预约。
智能化综合充电站管理平台不仅节约充电时间,线上支付的方式也为用户提供便利等等。这些更加便利和人性化的服务功能,能够进一步优化用户使用体验感,从而提高充电设施的使用率,全面推广电动汽车的使用。
2)多主体合作满足电动汽车用户需求
HT公司通过与电力企业、汽车制造商、设备制造商、汽车服务商等多主体的合作,整合利用各方优势。通过充电设备制造商为HT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提供解决技术问题的整体方案;通过汽车制造商为HT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提供汽车大数据,合理规划充电设施建设规模和布局。
HT公司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通过多主体的合作模式为用户提供智能多样化的服务,人性化的服务满足电动汽车用户的需求,不仅能够解决用户充电问题,更能创造广阔的价值空间。
3)利用多主体合作进行推广宣传
与连云港公交公司合作,进行城市交通系统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的推广,实现绿色公交的同时实现电动充电桩的接入。
与连云港的社会公共停车场合作,设立充电桩适中道路停车充电业务,在允许路段开设停车充电桩独立投资集群管理,兼顾临时停车和充电需求,以20个装为一个管理单位,与XX合作进行集群管理平台收费管理和费用划拨。
(3)运营收益
1)充电桩收益
单个充电桩的运营收益如表4-9所示。
表4-9 单个充电桩的运营收益
项目 | 数量 |
充电功率 | 2KW |
充电单价 | 3.0元 |
差价 | 1.9元 |
工作时间 | 6小时 |
单车充电费用(均值) | 42元 |
单车充电利润(均值) | 25元 |
日充电车数(均值) | 4 |
日收入 | 168元 |
日利润 | 100元 |
2)增值服务
连云港HT公司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通过多主体合作模式为用户提供便捷快速的充电服务,提供新能源电动车的增值服务,提高运营效率,进而提高运营收益。如通过APP平台分析和研究电动汽车的大数据,提供精准的汽车维修、汽车装潢、汽车保养等4S服务;根据电动汽车用户的使用习惯特性,与商场、超市等场所之间形成合作;利用充电站充电设施与广告商合作形成广告收益等。
5 连云港HT公司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建设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
5.1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总投资估算
项目投资由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组成。总投资估算为66996.27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 62341.27 万元,建设期利息4655.00万元,不计流动资金。具体计算详见表 5.1。
表 5.1项目总投资估算表
序号 | 工程费用名称 | 估算金额(万元) | 占投资额 比例% | |||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 | 设备购置安装 | 其他费用 | 合计 | |||
1.1. | 工程费用 | 39320.78 | 0.00 | 0.00 | 39320.78 | 58.69 |
1.2 |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 20051.86 | 20051.86 | 29.93 | ||
1.3 | 预备费 | 1385.04 | 581.00 | 1002.59 | 2968.63 | 4.43 |
合计 | 40705.82 | 581.00 | 21054.45 | 62341.27 | 93.05 | |
2 | 建设期利息 | 4655.00 | 4655.00 | 6.95 | ||
3 | 流动资金投资 | 0.00 | 0.00 | |||
4 | 项目总投资 | 40705.82 | 581.00 | 25709.45 | 66996.27 | 100% |
5 | 占投资总额比例% | 60.76 | 0.87 | 38.37 | 100% |
(2)项目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 66996.27 万元,其中项目单位自筹资本金 16996.27 万元,向银行申请贷款 50000.00 万元。
项目投资各年筹集与使用情况见下表 5. 2。
表5.2 项目资金使用与筹措计划表
序号 | 资金项目 | 建设期 | 合计 | ||
1 | 2 | 3 | |||
1 | 工程费用 | 15728.31 | 15728.31 | 7864.16 | 39320.78 |
2 |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 20051.86 | 0.00 | 20051.86 | |
3 | 预备费 | 1789.01 | 786.42 | 393.21 | 2968.63 |
4 | 建设期利息 | 735.00 | 1715.00 | 2205.00 | 4655.00 |
5 | 流动资金 | 0.00 | 0.00 | ||
合计 | 资金使用 | 38304.18 | 18229.73 | 10462.36 | 66996.27 |
6 | 建设单位自筹 | 8304.18 | 8229.73 | 462.36 | 16996.27 |
7 | 建设单位自筹 | 30000.00 | 10000.00 | 10000.00 | 50000.00 |
合计 | 资金筹措 | 38304.18 | 18229.73 | 10462.36 | 66996.27 |
5.2项目成本及利润估算
生产经营总成本是指项目建成后在一定时期内(财务、经济评价中按年计算)为生产和销售所有产品而花费的全部费用。
本项目成本由经营成本+期间费用构成。
(1)成本估算
1)经营成本估算
本项目经营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直接材料及动力费、直接工资和经营费用等,分别估算如下。
① 直接材料费包含外购原材料及辅助材料
本项目需要通过供电局引入电力来为私家车及公交车充电,本项目电力成本估算为 0.5 元/度。
②直接材料费动力费
本项目运营期间需要水、电都由市政管网接入,项目运营期第一年直接材料动力费用估算为102.00 万,以后每年5%递增。
③工资及福利基金
项目运营期专门服务于本项目人员为 63 人,分人员类别估算年工资总额,并计算职工年平均工资,基准年工资费用估算为 255.30 万元。
④经营费用
经营费用由折旧费、修理费、其他费用构成。各年经营费用估算详见附表5.3。
折旧费:本项目固定资产含建筑物、构筑物和设备,建筑物、构筑物等固定资产按 9 折旧,机器设备按 8 年折旧,固定资产残值按固定资产投资额的 5%计算,采用直线折旧法折旧。各年折旧费估算详见附表 5.3。
修理费:项目经营期年修理费按固定资产折旧额的2%计算。
其他费用:其他经营费用按修理费的3%计算。
2)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含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分别估算如下。
①管理费用。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按其他资产投资进行摊销计算,摊销期限为 9 年。其他管理费用按营业收入的 2%计算,各年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详见附表 5.3。
②财务费用包含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与流动资金利息,按贷款额和贷款利率计算。本项目不计流动资金,仅计算项目投资贷款年利息。
③营业费用含充电收入费用和其他费用,充电收入费用按经营收入的3%计算。其他费用按各年充电收入费用的 35%计算。
总成本费用=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
建设期和运营期的总成本为 200680.26 万元。具体计算详见附表5.4。
(2)项目开发利润估算
1)项目开发利润=营业总收入-营业税及附加-总成本;
2)所得税=项目开发利润×税率;
3)税后利润=项目开发利润-所得税。
表5.5 项目利润统计
序号 | 项目 | 合计 | 建设期 | 运营期 |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1 | 营业收入 | 273452.34 | 20137.18 | 22150.90 | 24365.99 | 26802.58 | 29482.84 | 32431.13 | 35674.24 | 39241.66 | 43165.83 | |
2 | 营业税金及附加 | 15039.88 | 1107.54 | 1218.30 | 1340.13 | 1474.14 | 1621.56 | 1783.71 | 1962.08 | 2158.29 | 2374.12 | |
3 | 总成本费用 | 200680.26 | 4475 | 17760.42 | 18524.58 | 19391.69 | 20372.01 | 21476.84 | 22718.62 | 24111.02 | 25669.07 | 26001.00 |
4 | 利润总额 | 57732.20 | -4475 | 1269.21 | 2408.01 | 3634.17 | 4956.43 | 6384.44 | 7928.79 | 9601.14 | 11414.31 | 14790.71 |
5 | 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 -980 | -4655.00 | -3385.79 | -977.78 | |||||||
6 | 应纳税所得额 | 57732.20 | 0.00 | 0.00 | 2656.39 | 4956.43 | 6384.44 | 7928.79 | 9601.14 | 11414.31 | 14790.71 | |
7 | 所得税 | 14433.05 | 0.00 | 0.00 | 664.10 | 1239.11 | 1596.11 | 1982.20 | 2400.28 | 2853.58 | 3697.68 | |
8 | 净利润 | 43299.15 | -4475 | 1269.21 | 2408.01 | 2970.07 | 3717.32 | 4788.33 | 5946.59 | 7200.85 | 8560.73 | 11093.03 |
项目利润统计如表5.5所示,项目运营共9期,总利润57732.20万元。
5.3项目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主要的部分: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分析、项目的债务清偿能力分析和项目的风险能力分析。
(1)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1)项目内部收益率
依据线性内插法,有:
FIRR =i1+(i1-i2)* NPV1/(NPV1+NPV2)=7.50%>iC=6%
内部收益率大于行业基准收益率,所以盈利能力满足要求,项目可行。同理,编制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项目资本金内部收益率为7.5%,项目可行。
2)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
假定行业基准折现率取6%,项目计算期取3年,于是,按照净现值的求取方法,有:
NPV=-66996.27-1269.21/(1+6%)+2408.01/(1+6%)2+3634.17/(1+6%)3+…+14790.71/(1+6%)8=5810.39(万元)>0
净现值大于零,说明项目可行。并根据《规范》编制项目投资财务评价现金流量表。
3)项目投资回收期
Pt=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的年份数-1+上年累计现金流量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9.20年;
同理,编制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静态投资回收期为9.20年。
表5.6盈利能力分析指标
序号 | 指标名称 | 单位 | 指标 | 备注 |
1 | 内部收益率 | % | 7.50 | 税前 |
2 | 投资财务净现值 | 万元 | 5810.39 | ic=6% |
3 | 投资回收期 | 年 | 9.20 | 静态 |
(2)项目偿债能力分析
通常情况下,利息备付率不宜低于2,偿债备付率不宜低于1.3。
1)利息备付率(ICR)
ICR = = EBIT / PI
式中: EBIT —息税前利润;
PI — 计入总成本费用的应付利息。
取运营期第 2 年数据计算,如下:
ROI = 2.11>2。
2)偿债备付率( DSCR )
DSCR = = (EBITAD-TAX )/ PD ×100%
式中:EBITAD —息税前利润加折旧和摊销;
TAX—企业所得税; FD—应还本利息额。
取运营期第 2 年数据计算如下:
DSCR = =2.86>1.3。
运营期第 2 年,利息备付率为 2.11,偿债备付率为 2.86。
通过上述计算可以得出,改项目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
5.4项目不确定性分析
连云港HT公司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投资项目在建设和经营过程中,可能影响企业效益的主要不确定因素有:(1)投资额波动;(2)成本估算不准;(3)价格变化。由于这些不确定因素的作用, 使得投资项目存在一定风险。
为了对投资项目进行准确的评价,计算出项目的经济指标后, 还必须考虑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给项目实际运营结果产生的差异及其可能性有多大, 以预测项目可能承担的风险, 确定项目在经济上的可行性。
目前在投资项目不确定性分析中,常用的方法有盈亏平衡分析法和敏感性分析法。
(1)项目盈亏平衡分析
本项目建成后的建设能力盈亏平衡,用产销率来计算,计算如下:
BEP = 固定成本/(经营收入-税金及附加-可变成本)
=161152.95/(273452.34-15039.88-39527.31)
=73.62%
盈亏平衡点:273452.34*73.62%=201315.61
图 5.1 盈亏平衡图 单位:万元
计算结果表明,该项目只要达到经营能力的 73.62%时,即可保本。
对应于正常经营年的项目营业收入,其盈亏平衡点为201315.61 万元。
由此可见,该项目风险一般。盈亏平衡图见图5.1。
(2)项目敏感性分析
通过敏感性分析衡量项目经济指标的变化情况,提供决策参考。选取可能对项目利润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分别是项目投资、项目收入、项目费用三个因素。 项目投资分别增减 10%,项目费用分别增减 10%,项目收入分别增减 10%,敏感度分析计算结果详见表5.8。
1)项目投资
从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表中可以看出,项目投资每增减5%,其净利润增减2922.69万元,净利润提高或降低6.75%。
2)项目费用
从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表中可以看出,项目费用每增减5%,其净利润减增385.36万元,净利润率降低或提高0.89%。
3)项目收入
从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表中可以看出,项目收入每增减5%,其净利润增减4970.74万元,净利润率提高或降低11.48%。
表 5.8 经济评价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表
序号 | 变化率 | 净利润(万元) | 净利润变化幅度 | 备注 |
项目投资 | -10% | 37453.77 | 13.50% | |
-5% | 40376.45 | 6.75% | ||
0 | 43299.15 | 0 | 项目投资为66996.27万元 | |
5% | 46221.84 | 6.75% | ||
10% | 49144.53 | 13.50% | ||
项目费用 | -10% | 44065.55 | 1.77% | |
-5% | 43684.51 | 0.89% | ||
0 | 43299.15 | 0 | 项目费用为200680.26万元 | |
5% | 42913.79 | 0.89% | ||
10% | 42532.76 | 1.77% | ||
项目收入 | -10% | 33374.98 | 22.92% | |
-5% | 38328.41 | 11.48% | ||
0 | 43299.15 | 0 | 项目收入为273452.34万元 | |
5% | 48269.89 | 11.48% | ||
10% | 53223.32 | 22.92% |
通过敏感性分析表明,在项目投资、项目费用以及项目收入各变化±10%的情况下,净利润对项目收入最敏感,其次是项目投资,最后是项目费用。因此,在项目运营的过程中,应加大对项目收入方面的控制,采取各种措施提高项目收入。
6连云港HT 公司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建设项目风险分析与社会评价
6.1项目风险分析
新能源汽车充电站项目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无论是选址、建设条件,还是在建设过程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还有后期运营中可能出现的多种状况,包括政策、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客户需求改变等。
项目的顺利完成和成功运营时刻会被各种各样不确定因素左右。作为主要投资该项目的HT公司,在进行充电站建设的投资时,更要考虑到各种在项目进行的前、中、后期出现的不确定因素,以减少未知后果对项目甚至对公司自身可能形成的负面冲击。因此需对各类风险有足够的估计,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
结合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动态及项目自身情况对风险进行分析,包括环境风险、成本控制风险、建设周期适宜性风险、质量控制风险及市场风险。
(1)风险识别
1)环境风险
HT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主要表现为政策风险,由于国家目前有关新能源充电站的管理机制不尽完善,且各地区存在差异,目前连云港市也尚无有关充电桩运行的完善法律。目前出台的各项政策都是鼓励发展新能源电动车,然而电动车的保有量和充电站的需求量是相互作用的两个事项,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过程中,市场发展瞬息万变,政策的变动会给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项目带来正面或者负面影响。因此,由政策的变化造成的风险,一定要有足够重视。
2)成本控制风险
项目建设受原材料价格变化、劳动力成本增加、工期迟延、通货膨胀、汇率波动、利率变化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增加投资风险,尤其是充电设施的原材料价格、技术工人的劳动力价格持续攀升。XX对本项目规划是粗线条的,项目投资者HT公司几乎承担了项目建设中的所有成本风险,从而导致项目成本控制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3)建设周期适宜性风险
工程能否在规定的工期内按时或提前完工,关系到项目是否能早日发挥社会和经济效益。由于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建设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技术力量、设施设备保障、施工科学性等的制约,以及XX在新能源充电桩领域行政环境的宽松度等影响,存在项目建设工期适宜性风险,存在工程延期的风险。
4)质量控制风险
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质量控制风险主要包括施工质量风险和技术风险。施工质量风险主要指施工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质量隐患。充电桩建设过程中要受到施工必需的供排水、供电供气、通讯、交通等多方面的影响,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对项目的安全、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充电桩的技术风险关键点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的先进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充电技术存在缺陷可能会严重影响充电速度、对象蓄电池造成损坏,给新能源汽车充电用户的使用造成不便。
5)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指在充电站市场中因售价、充电桩数量等的变动而导致市场状况不如预期的风险。充电站的租售价格是由建设成本及需求量决定的,若充电站市场的供应出现供过于求或需大于供的情况,市场又不能在短期内进行调整,会导致充电站市场价格的大起大落,不利于市场稳定发展。
(2)风险估计
1) 风险水平接受准则
本项目风险发水平接受准则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Ⅰ级为极低风险,风险可以接受,不经评审即可接受;Ⅱ级为中风险,风险有条件接受,实施预防措施将提升安全性;Ⅲ级为高风险,风险有条件接受,应尽快实施削减风险的预防措施;Ⅳ级为极高风险,不可接受,放弃项目执行,如表6.2所示。
表 6.2风险水平接受准则
等级 | 定义 | 风险描述 |
Ⅰ | 极低风险,风险可以接受,不经评审即可接受 | 损失很小、可认为没有损失后果 |
Ⅱ | 中风险,风险有条件接受,实施预防措施将提升安全性 | 发生可接受的工期拖延、以就能达到目标,需要部分意外用、项目收入可维持项目自身运营活动 |
Ⅲ | 高风险,风险有条件接受,应尽快实施削减风险的预防措施 | 项目周期被大幅拖延、产生大量额外费用需要使用备用资金、项目勉强运营,无法盈利 |
Ⅳ | 极高风险,不可接受,放弃项目执行 | 项目失败、无法维持正常运转、公司 |
2)风险评估
根据风险识别可知,本项目风险因素共分为五种。分别是环境风险、成本控制风险、建设周期适宜性风险、质量控制风险和市场风险。
环境风险主要是新能源电动车充电桩有关的政策变化;成本控制风险主要原因包括由于充电设施原材料及技术工人价格攀升带来的成本增加、工期迟延等因素;建设周期适宜性风险主要包括建设单位水平低、施工科学性不达标等因素;质量控制风险主要包括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质量控制风险主要包括施工质量风险和技术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指因售价、充电桩数量等因素导致市场状况不如预期的风险。
按照风险因素以及风险发生的概率对风险水平的可接受程度进行分析,如表6.3所示。初步分析,上述风险中除市场风险为高风险外,其余均为较低风险。
表6.3 风险水平的可接受程度
风险类别 | 具体内容 | 风险等级(程度) |
环境风险 | 1,连云港地市的法规与项目建设存在冲突;
2.政策变化导致项目不符合连云港当地法规 。 | Ⅱ(中风险) |
成本控制风险 | 1.资本构成不合理;
2.充电设施原材料和人工价格攀升导致成本增加,资金短缺。 | Ⅱ(中风险) |
建设周期适宜性风险 | 1.建设单位水平低、施工科学性不达标等;
2.遭到投诉,被XX停止建设。 | Ⅱ(中风险) |
质量控制风险 | 1.出现事故,项目停止建设;
2.充电桩使用时出现安全事故; 3.充电设施适用寿命短。 | Ⅱ(中风险) |
市场风险 | 1.充电速度慢、充电程序复杂等因素导致顾客满意度低;
2.供需不平衡,充电站无法满足需求或者投资过剩; 3.充电站经营模式单一,竞争力低。 | Ⅲ(高风险) |
3)风险应对策略
环境风险管理方面,主要是规避政策风险,在项目规划阶段详细研究政策法规,时刻关注政策变化,及时掌握政策形势,根据实际环境及时调整项目内容,预留好充足的后备资金。
成本控制风险方面,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工程管理和财务管理,严格控制建设投资。编制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既保证工程进度支付,又降低财务费用。加强工程设计、概预算控制和决算审计等管理工作,降低工程投资。加强自然灾害的预防预测工作,有效控制成本风险。
建设周期适宜性风险方面,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各阶段的工作,组织详尽的地质勘探工作,减少不明地质状况造成的损失和影响进度,并与有关部门签订好交通、临时供电、供水的协议。项目实施时,避开多雨的汛期,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保证项目如期竣工。
质量控制风险方面,设置监理监督施工过程,增大抽检的力度和范围 ;设定设备详细的参数指标,专家评审,公开招标采购充电设备;增设现场专职管理人员;责任到人,除每周例行检查施工质量外,不定时抽检。
市场风险方面,优化市场调查,提高预测精准度;在周边停车场发放充电服务信息引导广告;预售充值卡,购买量越大优惠越多;充值积分换取电量;利用充电顾客的大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精准营销顾客。
通过以上分析论述,可得出如下结论,如表 6.5 所示。
表 6.5风险与对策汇总表
类别 | 风险描述 | 应对策略 |
环境风险 | 1,连云港地市的法规与项目建设存在冲突;
2.政策变化导致项目不符合连云港当地法规 。 | 1.项目规划阶段详细研究连云港地市法规,及时掌握电动车充电站方面的政策形势;
2.根据实际环境及时改变方向,预留好充足的后备资金 |
成本控制风险 | 1.资本构成不合理;
2.充电设施原材料和人工价格攀升导致成本增加,资金短缺。 | 1.做好预算,做好资金使用计划;
2.做好市场调研,准确计算投资回收期;做好资金使用计划,按进度提前核实资金到位情况; 3.专人负责跟进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预测成本变化 |
建设周期适宜性风险 | 1.建设单位水平低、施工科学性不达标等;
2.遭到投诉,被XX停止建设。 | 1.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各阶段的工作,组织详尽的地质勘探工作,减少不明地质状况造成的损失和影响进度;
2.与有关部门签订好交通、临时供电、供水的协议。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保证项目如期竣工 |
质量控制风险 | 1.出现事故,项目停止建设;
2.充电桩使用时出现安全事故; 3.充电设施适用寿命短。 | 1.设置监理监督施工过程,增大抽检的力度和范围 ;
2.设定设备详细的参数指标,专家评审,公开招标采购充电设备; 3.增设现场专职管理人员;责任到人,除每周例行检查施工质量外,不定时抽检 |
市场风险 | 1.充电速度慢、充电程序复杂等因素导致顾客少;
2.供需不平衡,充电站无法满足需求或投资过剩; 3.充电站经营模式单一,竞争力低。 | 1.优化市场调查,提高预测精准度;
2.在周边停车场发放充电服务信息引导广告;预售充值卡,购买量越大优惠越多; 3.充值积分换取电量; 4.利用充电顾客的大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精准营销顾客 |
6.2项目社会评价
(1)社会效果
1)连云港HT推广应用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项目的建设,是保证港城城市公共交通低碳环保的需要,是提升港城城市形象需要,也是港城人民群众的需要。
2)项目的建设促进港城新能源电动车的发展,改善港城人民出行条件,是一项惠民工程,当地群众都大力支持项目的建设。
(2)社会适应性分析
1)不同利益群体对项目的态度及参与程度
项目是改善港城生态环境的具体举措,也促进港城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促进了项目所在地的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符合连云港市总体规划,因此得到了各方对项目的支持。
2)各级组织对项目的态度及支持程度
项目建成后港城公共交通低碳环保,纯电动公交车运行舒适且无污染,改善港城人民的出行条件。项目是提升港城城市形象的一项民心工程,连云港市XX和人民对这一项目的建设非常关注和支持,项目建设符合不同利益群体的意愿和需求。因此项目的建设,完全能够得到市、县各级领导的支持。
3)地方文化状况对项目的适应程度
连云港市XX及当地居民对此次新建工程非常重视,为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条件。
(3) 社会评价结论
通过对项目社会影响的分析、所在地互适性分析、社会风险分析,其社会评价结论如下:
1)连云港HT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实现港城城市交通低碳环保。项目的实施可以提高连云港市旅游城市整体形象,保证城市公交基础服务可持续发展。
2)项目的建设,是积极贯彻国家省市加快发展新能源电动车的推广应用相关文件精神。是《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 年)》、《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文件中要求的具体落实。
3)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使项目所在地社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完善,包括道路、供电、供水(包括排水及污水处理)、供气及商业、饮食社会服务设施。
4)增加项目所在地区居民的就业机会。项目总投资 66996.27 万元,项目建设周期为 36 个月。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对当地居民的就业结构和就业机会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能起到缓解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
7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新能源电动汽车是一种发展前景广阔的绿色交通工具,是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电动汽车充电站为电动汽车运行提供能量补给,是发展电动汽车所必须的重要配套基础设施大力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是我国发展的必选之路。本文过对 HT公司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项目建设条件进行研究分析,采用项目可行性分析理论和项目论证评价分析理论对连云港HT公司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深入论证与评价。总体而言,连云港HT公司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项目是可行的,本文的研究结论包括以下内容:
(1)在项目市场分析方面,针对具体的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从项目的市场需求角度研究了电动车市场、充电站建设需求等,为项目的市场需求可行性分析及其今后开展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连云港城市区域作为商务核心区,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快速增长,随之带来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的大量增加,HT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建设项目具有强烈的市场需求和庞大的车主群体。
(2)项目的建筑方案方案包括 68 个场站, 259 个充电柱;项目节能方案中采取多种节电措施;项目环保方案实施科学管理,减少甚至避免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项目的运营方案选择联合电力企业、汽车制造商、设备制造商、汽车服务商等多主体的合作运营模式;在项目的技术论证方面,建设的68个场站均靠近道路建设,采用的两种充电机设计完全满足电动车充电使用需求。
(3)在项目的经济分析方面,项目总投资估算为66996.27 万元,建设投资为 62341.27 万元,建设期利息4655.00万元;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大于行业基准收益率,盈利能力满足要求;项目运营期第 2 年,利息备付率为 2.11,偿债备付率为 2.86,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项目盈亏平衡点为 201239.37 万元,风险一般;敏感性分析表明,项目运营的过程中应加大对项目营业方面的控制。本工程各项经济效益指标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经济效益较好,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4)项目的社会影响方面,项目的建设促进港城新能源电动车的发展,改善港城人民出行条件,是当地群众都大力支持项目的建设。项目风险分析方面,项目风险因素包括成本控制风险、建设周期适宜性风险、质量控制风险和不可抗力。除不可抗力风险在频繁发生的情况下为高风险外,其余均为较低风险。可以通过预留充足的后备资金、加强建设地址勘测、确保设计符合法律法规等措施应对项目风险。
7.2 展望
由于笔者自身水平有限,在本文研究中,仍然有很多方面不够深入,需要在后期进行加强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1)本文对连云港HT公司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项目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由于项目数据资料有限,经济性分析的部分数据需要进一步扩充完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
(2)在知识的系统运用方面,虽然笔者试图从可行性研究全方位角度展开,但对
可行性研究理论知识系统尚不够熟练掌握,加上不能融会贯通,所以论文整体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致 谢
时光如梭,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活就要由这篇论文撰写的完成而划上句号。回首三年的时光,倍感美好与珍贵。三年以来的学习让我收获颇多,除了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入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思考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
首先我要感谢导师 教授,感谢导师三年以来的谆谆教诲,本文从选题到收集资料,从形成提纲到完成初稿及后续的修改直到最终成稿,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老师严格的要求和悉心的指导,当我在写论文期间遇到困难时,老师总能够不断的指导和激励我,我要对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
其次,我还要感谢学院各位老师的培养和教育,在我研究生学习过程中,你们倾尽所有地传授给我知识,在我需要时给予我帮助和关怀,这些都帮助着我不断成长。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是我前进道路上最强的后盾。成长之路上,你们的付出是我最大的动力,我永远爱你们!
参考文献
[1]Navid Shafiei, Martin Ordonez. PV Battery Charger Using an $L3C$ Resonant Converter for Electric Vehicle Applications[J]. IEEE Transactions on Transportation Electrification, 2018, 4(1):108-121.
[2]Cecere. Price or performance? A probabilistic choice analysis of the intention to buy electric vehicles in European countries[J]. Energy Policy, 2018, 118:19-32.
[3]Houhua Jing, Fengjiao Jia.Objective Optimal Control Allocation for an Over-Actuated Electric Vehicle[J]. IEEE Access, 2018, PP(99):1.
[4]Wu, B. Xie, R. Chi. Active modulation of torque distribution for dual-motor front- and rear-axle drive type electric vehicle based on slip ratio[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18, 34(15):66-76.
[5]Ziyou Song, Jianqiu Li, Jun Hou. The Battery-Supercapacitor 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 in Electric Vehicle Applications: A Case Study[J]. Energy, 2018, 154.
[6]Wanzhong Zhao, Yunqi Wang, Chunyan Wang. Multidisciplinary optimization of electric-wheel vehicle integrated chassis system based on steady endurance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8, 186.
[7]InChun Chung, Hyehyun Kang. Fuel Economy Improvement Analysis of Hybrid Electric Vehicl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 2019, 20(3):531-537.
[8]Wanzhong Zhao, Han Zhang. Coupling Control Strategy of Force and Displacement for Electric Differential Power Steering System of Electric Vehicle With Motorized Wheels[J].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2018, 67(9):1.
[9]Ching-Ming Lai, Yu-Huei Cheng. Development of a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With Dual-Battery Energy Storage for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System[J].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2018, 67(2):1036-1052.
[10]Moghaddam. Network-constrained optimal bidding strategy of a plug-in electric vehicle aggregator: A stochastic/robust game theoretic approach[J]. Energy, 2018, 151.
[11]王嘉,帅鹏.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探讨[J].工程项管理.2016(1):171-173
[12]吕刚.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涵以及阶段探索的分析[J].管理创新,2016(27):274.
[13]李宏.投资项目评估中的财务分析问题研究.中国外资.2014(02):25-26
[14] 陈瑞青,白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汽车工业研究[J].2015(1):10-13
[15]王宁,龚在研,马钧.基于经济与排放效益的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公交车发展前景分析.中国软科学. 2011(12) 33-36.
[16]杨一楠,李晓光.浅析新能源汽车实训项目的开发[J].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17(S1):58+60.
[17]向柔情,王照照,李怡芳.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产业的环境分析与发展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7(34):54-55.
[18]丁立.含电动车充电桩的微网协调控制策略仿真[J].现代信息科技,2017,1(04):50-51.
[19]刘念.住宅小区配建电动车充电设施电气设计[J].福建建材,2017(06):44-45.
[20]王发群,王文争,刘芹.新能源电动车充电检测模块的设计[J].山东工业技术,2017(05):298-299.
[21]陈小长.新能源光伏汽车充电站发展与相关技术研究[J].时代汽车,2017(04):41+43.
[22]张静,阮玉洁,李怡芳.消费者对于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偏好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6,37(30):65-66.
[23]张宝中.新能源光伏汽车充电站发展现状与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6(16):36.
[24]周岩.住宅小区配建电动车充电设施的措施解析[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16,10(03):23-25+30.
[25]刘重才.新能源车充电桩建设提速 相关订单将步入落地期[J].能源研究与利用,2016(02):15.
[26]党相宝.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构建的可行性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5(03):255-256.
[27]李红,刘旭升,张宜生.新能源电动汽车异种材料连接技术的挑战、趋势和进展[J].材料导报,2019,33(23):3853-3861
[28]刁力鹏,张亮,曾雁鸿.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技术与应用浅析[J].电器工业,2019(10):70-73.
[29]崔华芳.电动车经济性影响因素分析及能量管理测试研究[J].汽车零部件,2019(08):56-61.
[30]王盛强,李婷婷.新能源光伏汽车充电站发展现状与分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2):106
[31]张梦园.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思考[J].硅谷.2014(05):14-15
[32]郑春,杨超,肖园,罗路平,王伟. 基于数据融合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需求预测分析[J].江西电力.2016(2):9-12
[33]范翠华.电动汽车充电桩设计分析及控制方法.城市建筑.2016(11):353
[34]陈 尚.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方向.电气时代.2012(11):24-25
[35]韩刚团,沈嘉聪.国内外电动汽车推行政策模式分析.城乡建设.2018(08):11-16
[36]李钟波.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问题分析.企业科技与发展.2016(02): 78-80.
[37]李录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及快速充电系统研究.时代汽车.2017(9):52-53.
[38]尹华军,王珂.如果充电站取代了加油站.当代汽车.2010(08):68
[39]荣幸.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址问题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40]白国鹏,张国梁.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址影响因素分析.工程技术技术论坛.2017(02):99
[41]丁金学.我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及其减排潜力分析.综合运输.2012(12): 20-26.
[42]严筱.低碳交通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扩散研究.中国地质大学.2016(05)
[43]张艳素,侯东.成丽丽.李国红.徐倩.浅谈项目申请报告中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的作用和问题.中国工程咨询.2013(03).62-64
[44]张一驰,冯良华,张怡典.环境影响评价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经济影响分析.林业建设.2007(04).43-46
[45]丁萌.谈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J].新财经(理论版),2013.05 : 23-25
[46]白斌丽,张孝法.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投放物流领域的可行性评价[J].皖西学院学报,2019,35(04):65-68.
[47]贾鹏翔.我国住宅区内电动车充电设施建设及思考[J].中国住宅设施,2019(05):64-65.
[48]曾国怀.新建住宅小区电动汽车充电桩配电设计探讨[J].福建建材,2019(02):29-30.
[49]张烜赫.新能源电动汽车研究[J].时代汽车,2019(02):101-102.
[50]张学焕,肖全松,成建林.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站建设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9(04):216.
[51]郝俊.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电缆的研制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9,38(02):98-100.
[52]田延俊.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先进技术以及发展前景研究[J].科技风,2019(03):149.
[53]袁园.新能源电动汽车通用充电桩的开发与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9(01):171.
[54]田延俊.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与运营模式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8(23):338.
[55]杨万玉,王旭东.基于可行性经济分析的光伏电站项目研究[J].科技风,2018(34):212.
[56]李金,丛琳洁,闫馨,原野.路灯式充电桩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金融经济,2018(18):54-55.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35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