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20世纪以来,我国海外并购开始迅速发展,时至今日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已占据世界海外并购总额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内外学家对于我国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行为是否能得到企业效益的提高进行了各式各样的研究,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针对中国忠旺集团并购德国乌钠铝业公司这一行为对该公司进行绩效研究,我使用财务指标分析法,选择2015、2016作为并购前期,2017、2018作为并购后期这四年,根据企业向外公布的年度报告,运用财务指标分析法对该企业进行绩效研究,而财务指标分析法包括两大类: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通过构建数据图表,直观的对比并购前后的企业绩效变化,从而得出结果,为了保证研究结果更加的可信,将在财务指标分析法的同时对企业的规模、构造、管理、经营等方面进行抗风险能力研究。根据该企业的数据分析得出结果表明,并购后企业的盈利能力与并购事项发生前相比有所提高,而偿债能力则表现为微幅下降后回升的现象,但由于偿债能力一直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因此此次海外并购虽然对偿债能力有所影响,但影响甚微且可控。而由于忠旺集团是我国乃至全亚洲第一的铝制品制造公司,该公司有着稳定的经营层、客户来源和先进的创新研发能力,并购后由于航空铝制品制造技术的提高使之有着不可限量的潜在发展能力,因此得出结果表明,通过此次海外并购对忠旺集团的绩效产生了正面影响,最后总结归纳此次并购忠旺能获得成功的原因,得出大型企业并购成功率较高以及要选择合适的国家进行海外并购等启示,以及对往后我国的企业进行海外并购行为时提出建议:要有清晰地并购战略和要树立合作共赢理念等两点建议。
关键词:海外并购、绩效、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
一、引言
(一)意义和目的
中国制造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能力,但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产品质量的更高要求,中国制造对“质”的要求也更高了,但由于我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高新技术水平能力有限,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技术上的短板,例如在科技创新、结构优化,能源利用、细节制造和智能信息化程度等方面差距明显。而且随着世界经济贸易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家之间的信息技术交流日渐增强,国与国的合作协同发展也在不断的进行中,因此国内制造企业顺应世界的发展,同时为了提升产品质量,通过海外并购高新技术企业,或许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援助并学习创新,来弥补技术上的短板,实现产品高质量发展也使得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强度更大。然而,海外并购虽然能使企业获得被并购企业的核心技术,提升产品质量,扩大企业市场发展,但任何一项事情都是利弊同行的,并购后企业也需要面临着许多未知的问题,例如:并购实施前的企业决策风险、并购后企业整合风险以及不同国家的政策和文化差异风险等,由于并购后的机遇与风险同时存在,只有当并购企业能够有效地应对风险,才能够得到机遇,实现绩效的提升,反之则容易让企业陷入危机当中,因此并不是所有并购后公司绩效都能得到提升,那如何才能使并购后的企业绩效得到提升呢?本文以忠旺集团的并购案例进行绩效评价,讨论并购动因,分析并购前后绩效,研究该企业并购行为是否使得公司绩效得到提升,最后总结这一案例的相关经验,为我国往后的制造业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提供建议和启示。
(二)研究现状
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制造海外并购的行为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出,不管事交易数量还是交易金额都让世界人民惊叹,这也吸引了许多国内外研究人士的目光。于是关于中国海外并购绩效的研究也在不断的进行当中,譬如池昭梅、乔桐(2019)以旗滨集团并购马来西亚旗滨公司为例,根据上市公司股票数据和财务报表,采用事件研究法和基于因子分析的会计指标法,对并购行为的长短期绩效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短期来看,并购为企业带来微弱的正效应,但持续时间短暂;从长期来看,企业的并购绩效出现了规律性的下降;谢馨(2018)同样从长期和短期两方面对均胜电子的跨国并购进行绩效分析,得出结果表明: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两方面,该并购行为给均胜电子带来了新的利润增加点,绩效表现良好;朱一凡(2018)使用财务指标法和经济增加值法对中车时代电气并购前后的财务状况进行重点分析,研究数据表明:在并购后第一年到第三年中车时代电气的EVA值在不断上升,这是由于并购行为带来的经济绩效提升;周尚德(2018)利用事件研究、财务指标分析等方法从股东财富、经营绩效、商业逻辑及整合情况这三大维度对潍柴动力海外并购的绩效进行评估,案例分析研究表明,潍柴动力的海外并购取得巨大成功,实现了结构优化、千亿营收的目标等;张琴(2017)以美的集团并购东芝为例,运用EVA评价方法对并购后的美的集团进行绩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并购后美的的整体经营水平和自身价值皆得到了提升,,在国内外市场上也越来越具有竞争力;陈志超和谭旭(2015)使用会计研究法,通过构建绩效衡量指标体系,采取配对样本t检验的统计方法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海外并购绩效进行实证考察,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海外并购绩效显著为负值,海外并购并未带来绩效提升效果;李民东(2019)通过对柳工集团并购波兰HSW的案例研究,分析其并购环境、并购动因和并购过程等,重中之重分析主并公司柳工集团,并购前后的绩效变化情况,对并购绩效的评估综合了财务分析法以及EVA分析法出结论中国企业股东整体上从海外并购中获得了显著为负的连续持有超常收益(BHAR)。
综上所述,在前人的绩效研究中,采取了多样的不同的方法去评价绩效,得出来的结论有海外并购能够给企业效益带来积极效应的,也有海外并购绩效为负值的。在此基础上,我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我采取文献综述和案例研究法对忠旺集团2015-2018四年的年度报告进行绩效分析,探讨海外并购乌钠铝业这一行为是否给企业带来了正面影响并对往后进行海外并购的企业提供建议和启示。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本文针对忠旺集团并购德国乌钠铝业这一案例,首先简要介绍并购双方企业的简介,分析并购动因,然后根据忠旺集团2015-2018的对外公布的年度报表从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两方面进行绩效研究,总结该并购对忠旺集团是否带来了正面性的绩效影响,最后提供建议和启示。
1.文献综述法
文献研究法是指以一定的途径对研究需要的文献进行调查并获取相关资料,进而全方位并准确的了解和掌握有待研究的问题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常见于各学科的学术研究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用处:①能够了解要研究对象的历史背景和研究现状,方便界定研究范围。②能够得到更多研究需要的资料③能够对研究对象形成初步认识④有助于了解认识研究对象的整体。本文中通过找寻企业进行并购的动因,以及并购后的结果,以及对忠旺集团的抗风险能力进行分析,总结归纳,给日后我国的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提供建议。
2.案例研究法
案例研究法是指研究者选择某一案例,针对性的搜索有关资料和数据对这一案例进行研究,案例研究法在材料寻找和材料剖析上具备特征,该方法着重事先事情的检视,不染指事情的操控,能够保存日常事件的整体性并且能够对事情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描述,方便研究者更好的理解研究内容同时能够得到一个相对全面和整体的观点。
二、相关理论基础
(一)并购的概念
海外并购是指一个国家的企业对另一个国家的企业进行直接投资,或向目标国所在企业的子公司进行股权收购和发行债券的方式占据该企业的某项股份或者整个股权的行为。我国的直接对外投资起始时间较晚,自1990年以来,中国的对外投资才得以像雨后春笋般发展,而海外并购也从那时候开始慢慢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方式,同时海外并购行为也许多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二)海外并购风险特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海外并购的行为层出不穷,许多企业通过并购国外企业得到了更好的发展,然而机遇与风险同行,海外并购所面临的风险同样需要得到所有准备并购方企业的重视。
1.不同国家政策和文化的风险
由于海外并购发生在两个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易,在并购行为发生时,必定会涉及到国外的政策和文化,近年来由于中国的国际形势严峻,有不少国家将中国列为贸易黑名单,在本国涉及到中国的企业交易时,某些XX会以不同的政策为由为难中国企业,使企业面临到不可预料的风险,同时由于文化的不同,并购后对待不同国家员工的管理方面同样面临着不尊重本土文化抑或文化歧视,文化难以融合等风险,这对于并购是否能成功也造成了很大影响。
2.并购后整合风险
企业成功并购后面临着财务整合、资源整合、企业文化整合等过程,因为海外并购一般设计到两个或两个不同制度与文化的国家,因此由于国家的制度不同,并购后企业的整合过程中通常会面临风险,而如何对并购后的企业进行成功有效的整合,十分考验企业的能力同时也将对企业是否能够成功进行海外并购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风险控制意识弱,战略目标不清晰
获取高新技术、开拓海外市场、提升产品能力是我国许多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主要原因,但是如果企业没有能够对该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进行科学的判断并制定长远的战略规划,那么在并购发生时就很难对可能会发生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由于海外并购事项的发生是企业内部一项非常重大的事情,涉及到整个公司财产和员工的变动,一旦并购失败则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并购企业会陷入十分危险甚至是破产的危机当中。
(三)并购绩效评价方法
本文采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分析法对忠旺集团并购乌钠铝业的案例进行绩效研究。
1.财务指标分析
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是进行财务指标分析的四个方面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赚取利润的才能,一般体现为在固定期限内企业收入总额的多少和收入水平的高下;企业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它所负债债务的能力,是企业的财务现状和运营能力的标识,是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营运能力指企业的经营运行能力,是企业能否健康长期发展的体现;成长能力是指企业的成长性,指企业通过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断扩大积累而形成的发展潜能。
2.非财务指标分析
指在进行绩效研究时,除了要根据企业年度报表进行财务指标分析的同时也要进行非财务指标分析,分析企业近几年的发展现状,已经并购后企业发展的健康程度和潜在发展能力,研发技术是否得到提升等。
三、中国海外并购发展现状
(一)海外并购数量和规模巨大
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以来,我国海外并购案例不停出现稳定上升的发展趋势,根据表3-1-1和3-1-2可看出,2014年,海外并购的数量和金额开始暴涨,而2016年全年无论是交易金额还是数量都达到了顶峰,交易金额达到了7589亿美元,是至今为止海外并购交易金额的最高峰,2016年过后,由于世界局势的变化,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再加上2017年我国海外并购进程逐渐放缓,于是交易数量而金额开始有所下降,但总体而言我国的海外并购依旧在全球企业并购当中占据活跃地位,已成为推进世界企业海外并购市场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图3-12014-2018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数量
数据来源:贝恩分析2014-2018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数量
图3-2 2014-2018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总金额
数据来源:贝恩分析2014-2018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总金额
(二)并购瞄准高端技术企业
随着近年来人们对产品质量的更高要求以及产业升级的持续深化,我国企业不断在寰球价值链条的高端领域发力,由图表可知,2017-2018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对象主要是含有高新技术的新兴产业和生物技术和医疗健康等高端技术产业,就制造业而言,中国制造遍及世界各个角落,但我们依旧多而不精,在科技创新能力、结构优化,能源利用、细节制造和智能信息化程度等多个方面差距显著。因此国内制造企业为了提升产品质量和增强企业竞争能力,通过海外并购高新技术企业,来弥补技术上的短板,实现产品高质量发展。
图3-3 2017-2018中国资本海外投资流向领域
数据来源:戴德梁行中国资本海外流向分析报告
(三)海外并购成功率不高
根据金融信息公司ThomsonReuters的数据称,中国企业在1991年到2018年间海外并购的成功率约为40%左右[1]。虽然全球跨国并购的收购成功率平均为25%,但是欧美发达国家的数据为60%,因此,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之间仍有着将近一半的差距,海外并购成功率的提升空间很大。而根据资料显示并购成功率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并购主体中国有企业占比过高,二是并购总额中大额交易撑起主要比重[2]。当前我国的资本市场仍旧十分青涩,缺乏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加之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导致并购发生的主体大部分为国有企业,这并不符合全球化中以私有企业为导向的趋势,因此会对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扩张的行为造成消极影响。
四、忠旺集团海外并购乌纳铝业背景分析
中国忠旺集团是以制造铝制品闻名世界并成功于香港上市的企业,经过逾20年的发展,现如今已成为了全中国乃至亚洲排名第一的铝制品行业公司。在该公司的发展进程中,企业的收益一直趋于稳定盈利状况,然而在如今世界工艺多元化,对产品要求的不断提高,竞争者的涌出,各行各业的竞争力不断加大,忠旺集团依然能够屹立于铝制品行业的领头羊,想必在企业经营管理方便别具一格,我经过调查研究发现,中国忠旺在2017年初并购的德国百年铝制品企业—乌钠铝业,对于忠旺集团该行为我甚是好奇,恰逢我要开始准备企业并购对绩效影响的研究,于是我开始了对这所亚洲第一的铝制品企业的并购行为进行绩效研究。
(一)并购双方企业介绍
1.中国忠旺集团
忠旺集团于19世纪90年代在中国辽宁省成立,2009年在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工业铝型材研发制造商。该公司主要产业是交通运输、机械设备和电力工程等范畴的轻量化发展,是当前世界第二大、整个亚洲最大的工业铝型材研发制造商。位于辽宁省的集团总部拥有着全世界一流的铝合金倾动熔铸设备和亚洲规模最大的特种工业铝型材模型设计制作中心,有着铁路、船舶等行业的多项世界认证资格证书。
2.德国乌钠铝业
乌纳铝业成立于1914年,主要生产供世界顶端飞机使用的无缝管、分流挤压管和其他高附加值铝合金挤压产品等,可普遍使用在航空、汽车、等终端行业领域。在过去一百多年的成长过程中,乌纳铝业积累了一流的产品研究开发能力,并拥有了一体化的综合生产线,包含了由铝合金棒的重熔、合金配方、铸造、挤压和拉拔工艺以及对半成品实行热处理、切割等各个环节,在欧洲甚至全球占有铝制品行业的抢先地位。
(二)并购动因分析
1.忠旺集团并购动因
忠旺集团一直是亚洲及全中国铝行业的巨头,但由于这些年来中国的铝制品加工行业的下游运用,正在发生转型升级,高端的铝制商品需求增长势不可挡,忠旺集团开始着手调节自身产业结构,而经过并购具备顶级创新研发实力的乌纳铝业,可得到乌钠铝业的技术支持,使忠旺集团的相关产品得到更加优良的发展,在亚洲同行业中保持产品的优良化,同时也可借助乌纳铝业的产品资质认证和客户开发经历,加速中国忠旺在欧洲地区的业务发展,有利于忠旺集团成为世界第一铝制品产业的目标得以实现。
2.乌钠铝业并购动因
乌纳铝业虽然是在德国发展了一百多年企业,但其产品结构比较单一,随着世界产业结构化调整,乌钠铝业也面临资金不足,无法自身拓展产业结构等问题,而中国忠旺集团的并购为其带来大笔的现金流和财务资助,使其在企业营运方面更加自如,从而使公司得到更好的发展,提高他们的国际声誉并巩固作为全球的供应商的地位。并购后也将给员工们提供更广阔的事业开展空间,造就更多工作机遇。
五、忠旺集团海外并购绩效评估分析
(一)财务绩效分析
财务绩效分析是指经过剖析某企业策略及其施行和执行能否为最终的运营业绩作出的奉献,财务绩效可以很全方位的表明企业在成本和费用管制方面的成果、资产使用和处置的效果、资金合理分配的效果以及股东报酬率的构成。财务绩效分析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分析。
1.盈利能力分析
选取忠旺集团2015、2016、2017、2018四年的财务报表,分别对其营业收入、净利润、毛利率、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等进行分析。
相关公式如下:
表5-1忠旺集团2015-2018盈利能力指标 单位:亿元
年份
项目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营业收入 | 161.71 | 166.96 | 194.59 | 256.00 |
净利润 | 28.05 | 28.71 | 35.33 | 41.95 |
毛利率(%) | 32.9 | 37.7 | 31.7 | 32.8 |
每股收益(元) | 0.40 | 0.41 | 0.50 | 0.59 |
净资产收益率% | 10.27 | 10.25 | 11.59 | 12.65 |
数据来源:忠旺集团2015-2018年度财务报告
根据表格可知道,自2017年并购以来,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相较于并购前两年都有着明显的上升,2018年总收益更是达到了256亿美元,净利润是企业是否盈利的重要指标,由表可看出,忠旺集团在并购前两年净利润均在30亿元以内,而自从2017年并购后,净利润开始突破30亿元大关,2018年更是达到了42.95亿元,可见并购后企业的盈利能力得到提升;而且每股收益相较于并购前每股上涨将近1元,毛利率虽然相比并购前下降了5%~6%,但主要原因是因为毛利率较低的贸易收入增幅较大所致,而每股收益是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一个指标,能相对恰当的阐明收入的增加或者节减,每股收益的上表明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净资产收益率在并购后也发生了增长,说明该公司并购后盈利能力变强,主要原因在于并购给企业带来了收益使得所有者权益获利能力高。综上可知,在并购后忠旺集团的盈利能力是有所上升的。
2.偿债能力分析
本文选择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对忠旺集团并购前和并购后进行偿债能力分析。
相关公式如下:
表5-2:2015-2018忠旺集团偿债能力指标
年份
项目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流动比率 | 1.08 | 1.26 | 1.05 | 1.14 |
速动比率 | 0.93 | 1.07 | 0.83 | 0.91 |
资产负债率 | 0.64 | 0.57 | 0.64 | 0.69 |
数据来源:忠旺集团2015-2018年度财务报告
图5-1忠旺集团2015-2018偿债能力分析折线图
由图表可知2017并购后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相较于并购前都有着微小的下降,原因是因为企业并购后资金的大量流出导致企业偿债能力下降,但有折线图我们也可以看出2018年开始无论是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还是资产负债率都开始举步上升,说明企业偿债能力开始慢慢增强,表明企业在并购后运营能力充足,这是一个良好的现象和趋势,说明并购后企业并未遭到较大的偿债风险危机。
3.营运能力分析
本文从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三个方面对营运能力进行分析。
相关公式如下:
表5-3:2015-2018忠旺集团营运能力指标分析
年份
项目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总资产周转率/% | 0.35 | 0.24 | 0.23 | 0.21 |
存货周转率/% | 3.28 | 2.91 | 2.36 | 2.21 |
应收账款周转率/% | 14.40 | 10.00 | 3.87 | 2.40 |
数据来源:忠旺集团2015-2018年度财务报告
根据上表可知2015年到2017年总资产周转率一直保持在较稳定状态略微浮动,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一直处于略微下降状态,但仍保持在合理水平,说明企业虽然经历了海外并购这一重大事件,但营运状况仍旧良好,因此可知道该企业有着较强的营运能力。
4.成长能力分析
对忠旺集团的成长能力分析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
相关公式如下:
表5-4:2015-2018忠旺集团成长能力指标
年份
项目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营业收入增长率(%) | 1.25 | 3.24 | 16.55 | 31.56 |
净利润增长率(%) | 14 | 3 | 23 | 19 |
总资产增长率 | 33 | 11 | 29 | 18 |
数据来源:忠旺集团2015-2018年度财务报告
由上表可知,忠旺集团2015和2016两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都在5%以下,而在2017年并购乌钠铝业后,营业收入增长率取得了较大的增长,2018年增长率更是在31.56%,可知并购后对企业营业收入有着非常大的提升;利润是反映企业成长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并购前两年忠旺集团的净利润增长率都在15%以下,2016年净利润增长更是只有3%,而2017年开始并购后,净利润增长率上升到了23%,可见并购后企业的成长能力得到了提升并且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总资产增长率在并购前后并无特别的变化,趋于稳定范围内增长,上述数据皆表明,并购后企业的成长能力趋于稳定的同时在不断上升发展。
(二)非财务指标分析
当代企业绩效评估理论表明:对文化经济期间的公司展开绩效评价时一定要引入周密的业绩评价方程,在传统财务指标的基础上加入各类非财务指标[3]。非财务指标分析具体有:顾客满意度、企业策略目的的落地、产品的服务和品质、潜在发展能力、核心技术提升能力、研发技术能力和市场份额七方面,本文选取潜在发展能力、核心技术提升和技术研发能力提升三方面进行分析。
1.潜在发展能力
德国乌纳铝业是主要生产产品是供航空和汽车工业行业使用的高端无缝管、分流挤压管等高质量铝合金挤压产品等,忠旺集团并购德国乌钠铝业后,其在航空领域的制作将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为了响应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力度研究绿色能源汽车,为奇瑞新能源纯电动汽车「eQ1」提供的全铝白车身,使其获得了奇瑞汽车二零一八年年度「优秀供应商」荣誉奖项,在中国,忠旺集团以市场和客户为导向,顺应终端客户网络的延伸,已策略性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高端产品生产和研发的配套布局,以求更高效地服务于交通运输、绿色建造等领域的终端客户。在海外,通过审慎的海外并购整合资源,逐步拓展高端市场,完善全产业链体系。由此可知自并购高新技术产业后,忠旺集团的发展业务更加广阔,潜在发展潜力得到提升。
2.核心技术提升
忠旺集团作为世界第二大铝制品产业集团,20年间在不断地进行核心技术的提升,随着中国绿色经济的发展,忠旺集团开发了无污染、可回收、可多次重复利用的绿色建造新材料-铝合金模板,并且不断对其进行工艺改造,优化其环保性能,以推动中国绿色建造的发展;他们联合交通运输各细分板块的客户,共同探索低碳环保的铝合金产品在新能源汽车、客车、航空等领域的应用。通过不断提升铝的回收再利用技术,缩小生产消费能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3.技术研发能力
2017年,中国忠旺首次获国家知识产权局评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同时忠旺作为我国铝制品产业龙头,加入了国家轻量化材料及成形技术与配备创新中心,进一步提高忠旺集团在轻量化新材料、装备技术及新产品应用等范畴的实力,使其逐渐成为有着国际制造水平的铝加工企业。
(三)抗风险能力分析
抗风险能力指的是企业、组织面临危机时的应付能力,可以衡量一个组织、企业的健康程度和资本状况、行业状况等等,而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主要取决于:企业规模,企业的实力、企业的现金流、企业产品的领先性和改进能力、企业稳定的经营层和企业的研发能力等因素[4]。本文将根据企业规模和实力、企业产品的领先性和改进能力、企业稳定的经营层和企业的研发能力对忠旺集团的抗风险能力进行分析。
1.企业规模和实力
忠旺集团于19世纪90年代在中国辽宁省成立,2009年在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集资金额近百亿港币,成为了当时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集资规模最大的IPO,发展至今,已成为拥有6000多员工、一千多种类型的客户和93条世界先进的铝型材挤压生产线,年产能高达100万吨,是现在世界第二大、全亚洲及全国最大的工业型铝制材料研发制造商,同时成为了世界首屈一指数一数二的综合性高质量铝产品研发制造商。
2.企业稳定的经营层
稳定的经营层对于企业的风险把控和风险出来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忠旺集团有着稳定的经营层,自2016年路长青成为中国忠旺执行总裁以来,他带领他的领导班子对企业进行深入的研究管理,对内不断地进行产品研发及发掘人才,控制规避企业发展风险,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实现中国制造业质的发展,对外通过不断地吸收合并,譬如促就忠旺并购德国乌钠铝业以获取高新发展技术以及拓宽海外市场,使得并购后企业年度收益不断上涨,经营层不满足于忠旺作为世界第二大铝制品产业的地位,誓要将忠旺发展成世界第一大铝制品企业。
3.企业产品的领先性和改进能力
忠旺集团致力于铝制品行业的发展已二十多年,通过这二十多年的发展,使获得入各类交通运输行业的多项国际资格认证,如:汽车行业品质管理体系认证、航空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CE认证等多个国家权威团体的认证。而且忠旺集团还是我国中车旗下企业的车体铝合金型材料供合作商,为其供应高铁、城轨的车体铝挤压产品;与此同时,忠旺也是多家新能源汽车及客车制造商的深度协作搭档,与他们共同合作开展新能源全铝电动车及客车的研究制造,在行业中有着领先的产品改良能力,是时至今日我国最大的工业铝型材研发制造商。
(四)结论
忠旺集团作为世界第二大铝制品产业公司,一直以来在铝制品制造和销售方面都有着不错的成绩,2017年为了进一步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拓宽产业道路,并购德国百年铝制品公司乌钠铝业,根据我从财务分析和非财务分析两方面的研究可得出该并购行为的确给忠旺集团带来了绩效的提升。
六、忠旺集团并购乌钠铝业公司的启示和建议
综上对忠旺集团并购绩效分析研究以及得出的结论,我总结归纳出以下几点启发和建议以供其它国内制造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行为时参考。
(一)大型企业并购成功率更高
由于大型企业拥有者稳定的管理层已经充足的现金流,和面对风险时有着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在海外并购这一行为中,无论是并购后的资源重整,抑或是资金回笼能力都更高,因此大型企业在并购后企业绩效有更大且更快的机会得到提升。
(二)选择恰当的海外国家进行并购
这几年,由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以X为首的部分国家对我国产生了敌对心里,这些国家以“中国威胁论”为由,限制我国的海外发展,因此当有中国企业进入该国做交易时,总是会受到相关XX的阻扰,以有关政策或手段使交易流产,导致并购失败。因此为了提高海外并购的成功率,避免受到国外XX有意的为难,在并购国家的选择上也要十分慎重,选择相对中立的国家以及与我国在国家上无争端或较少争端的国家,譬如忠旺集团选择德国乌钠铝业,除了德国在制作方面享誉世界的以外,同时德国在国际上也是一个较为中立的国家,不参与中美之间的“战争”,是个能只从商业发展利弊方面考虑的合作的国家。
(三)并购要有清晰的策略并尽快进行本地化
企业并购策略是指该并购的目标以及为了实现该目标所需要的方法和路径,主要内容包含明确并购目的、挑选并购对象以及规划并购实施过程等。并购目的影响着企业进行不同文化整合融合时方式的选择,并购战略类型则会对文化整合方式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忠旺集团在选择战略目标时,选择的德国百年企业,这不仅能给企业带来核心技术,也通过对乌钠铝业带来现金流,使得该百年企业能够持续更好的发展下去同时提升忠旺集团的海外风评,也拓展了海外市场。在并购后,忠旺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联合乌钠铝业在广东省成立工厂,推动铝合金游艇、商用船的发展。大大提升了自身的发展潜力。
(四)树立合作共赢理念
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性很高,根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成功率不到10%,因此为了降低并购风险性,双方企业必须要树立合作共赢理念。随着全球多极化、经济寰球化的深刻发展和世界文化多样性、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推动,协作共赢成为时代新潮流,在企业进行海外并购行为中更要注重这一点,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时并购方为了学习海外高新技术,以此推动自身产品更好的发展,在市场中更加具体竞争力。而被并购方是为了获得外部更多的资金支持,使自身企业发展得更长更远,这本就是一件应该合作共赢的事情,忠旺集团在并购乌钠铝业后,给企业自身带来了有关于铝合金游艇、商用船的发展,从此迈入航海领域的终端制造,而乌钠铝业则得到忠旺的资金支持使得这家德国百年企业得到了更好更长远的发展。由于双方都是捧着共赢心态进行合作,因而本次海外并购才能够取得成功。
注释
[注1]在事件研究法中,超常收益(abnormal return)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用来度量股价对事件发生或信息披露异常反应的程度
[注2]由加拿大汤姆森公司(The Thomson Corporation)与英国路透集团(Reuters Group PLC)合并组成的商务和专业智能信息提供商,主要为专业企业、金融机构和消费者提供财经信息服务。
[注3]是继木模板、钢模板之后出现的新一代模板系统,铝模板系统在建筑行业的应用,提高了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包括在建筑材料,人工安排上都大大的节省很多。
[注4]轻量化材料目前在汽车行业的材料轻量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不影响车身强度的情况下,使用更多的铝合金、镁合金、工程塑料等有助于降低车身自重,从而带来更好的燃油经济性。
参考文献
[1]池昭梅,乔桐.中国制造业海外并购绩效研究——以旗滨集团并购马来西亚旗滨公司为例[J].会计之友,2019(20):67-72
[2]周德尚. 中国制造业海外并购的绩效研究[D].广西大学,2018.
[3]陈志超,谭旭.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研究[J].现代商业,2015(11):188-190.
[4]龙雪. 家电制造业战略性海外并购动因及绩效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8.
[5]谢馨. 我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
[6]朱一凡. 中车时代电气海外并购财务绩效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8.
[7]张琴. 家族上市公司海外并购绩效评价研究[D].江苏大学,2017..
[8]李明月.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以房地产上市公司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检验为例[J/OL].中国商论,2019
[9]冯俏然. 如意集团海外并购绩效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10]Song Woo-Seop,Jung Yongju,Kim Seok. Electrochemical Study of Bimetal Organic Frameworks with Graphene Oxide forLithium-Sulfur Cells as Nanoarchitectonics.[J]. 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2020,20(5).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36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