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我国外贸结构的分析及建议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极为重要的因素。然而,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之不相匹配的则是外贸结构的不合理化。这一问题不仅阻碍了我国XXX全球化外贸进程,而且严重危害到我国对外贸易的长远发展。外贸结构的不合理化,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主要以2011-2018年中国外贸数据为基础,系统分析我国近年来外贸结构现状,并对其进行研究,主要分析我国外贸结构的现存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及建议,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提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外贸结构;结构优化;建议

1、导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选题背景

2008年由X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2009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再一次让全球经济走入低谷。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的不断强盛,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果按照GDP增速6%增长的话,中国有望超过X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正是由于看到了这些原因,X一直打压中国,试图遏制中国的复兴。2018年7月X不顾多方面反对,对中国340亿美元输美产品加征25%的关税;8月23日,X对另外16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自此中美贸易战打响。X单方面挑起贸易战,不仅严重威胁中美双边贸易关系,而且对世界经济也有负效应。

随着各国贸易摩擦、贸易壁垒的不断涌现,外贸出口也变得越来越难,加之各国政治活动频繁,无疑对全球对外贸易雪上加霜。因此,我们必须给予外贸结构优化处理问题高度重视,使之与时代发展背景相匹配。

1.1.2研究意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我国现已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然而与经济发展不相匹配的,则是不合理的外贸结构,其对我国开展对外贸易有着越来越突出的影响。外贸结构的不合理化,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外贸易一直被中国视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从现实意义来看,外贸出口的经济效应表现在:出口增长将直接带动GDP的增长,就业、消费、投资、XX支出、进口也将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外贸出口间接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外汇储备、促进技术的更新进步、促进规模经济的实现。因此,通过研究近年来中国的外贸结构,发现中国外贸结构存在的问题,探究中国外贸结构的优化方法具有十分迫切的现实及长远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文献研究

柳军锋,李婷,吴奇(2019)从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分析当今中国外贸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我国外贸出口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孙慧宁(2019)通过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2009-2015年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机电产品三种类型的产品出口数据进行测算分析,得出工业制成品、机电产品具有竞争优势,同时指出我国外贸出口方面面临的问题与不足之处,提出方法与对策;刘方(2015)通过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计算分析,指出我国出口产品层次低、附加值高等问题,从而指出我国应该加大技术性产品出口,促进我国向贸易强国转变。

1.2.2已有文献的不足之处

已有的研究或是停留在仅基于理论和政策层面进行规范的研究,缺乏必要的实证支持;或是仅从我国产品出口的产业结构、TC指数加以分析,不仅没有全面反映出当前在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背景下我国出口商品的问题,而且指标及数据的时效性也值得深思。本文通过收集整理2011-2018年对外贸易数据,结合2019年贸易出口涨幅进行汇总分析,使读者对我国商品出口现状进行初步的了解,同时进一步认识到目前我国商品出口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优化商品结构优化出口方面政策措施,为我国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作出推动作用。

1.3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研究内容

本文在己有的研究基础上,从基本的经济理论出发,通过对近些年来中国对不同地区不同商品的对外贸易进行分析,揭示现阶段中国外贸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及在国际市场上的不足之处,指明哪些商品具有密切的外需且商品的出口市场存在着出口的潜力,哪些商品需求及出口市场已达到饱和状态,为我国对外贸易提供战略实践指导。同时,通过对商品按照BEC7分类研究分析,指明哪些因素的改善可以提高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贸易优势,从而为XX和企业提出政策建议。

1.3.2研究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主要用到的研究方法:

(1)统计描述法。 通过对不同时段不同类别商品的进出口、贸易额、进出口市场进行比较,可以了解近年来中国各类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贸易演化状况。

(2)归纳法。 运用归纳法形象客观的反映出近年来中国商品对外贸易的发展变化情况,在总体上得到一些更加具有说服力的东西,避免人云亦云。

(3)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对同一时间不同类别商品的外贸额、以及市场结构等进行比较,了解中国不同种类商品之间的差异。同时在时间顺序上又进行纵向比较,能够清晰的了解近年来中国商品外贸状况的变化过程。

1.3.3研究框架图示

351f148d577a8cbf5bb12bc2f1021833  2、中国对外贸易相关理论

2.1概念界定

2.1.1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简称“外贸”,又可以称谓“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另一国或地区进行的商品、服务、劳动力等互换的国际经济交易活动。根据商品、服务输入输出地域的不同可以划分为进口贸易或者出口贸易。其中,进口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从事的商品/劳务的输入活动,即外部国家或地区的资源转移至本国的一种经济活动;而出口贸易则恰与之相反。

2.1.2外贸结构

外贸结构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一方面(从狭义来看)对外贸易结构是指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某一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从事的对外商品贸易活动中所有种类的商品贸易额占据整个外贸活动贸易额的一个份额;另一方面(从广义来看)对外贸易结构包括三个内容,分别是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方式结构和外贸区域结构,本文指的是广义的概念。

2.1.3贸易顺差与贸易逆差

贸易顺差(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or trade surplus)亦称“贸易出超”,是指一国或地区从事的对外贸易活动中贸易出口额度大于外贸进口额度的一种对外贸易现象。

贸易逆差(UnfavorableBalanceofTrade,ortrade deficit)亦称“贸易入超”, 一国或地区从事的对外贸易活动中贸易出口额度小于贸易进口额度的一种对外贸易现象

“贸易顺差和逆差反映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商品贸易状况,也是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

一般以为,一国若从事的外贸活动越是顺差则对一国则越有利;越是贸易逆差,则对一国越不利。

2.2相关理论

2.2.1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中提出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指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为基础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并通过自由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该理论的基本内容是:在两国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其中一国在两种产品中都占有绝对优势,另一国在两种产品中都占有绝对劣势,此时,优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其占优势较大的产品,劣势国专门生产其占劣势较小的产品,然后两国进行互换,双方均能获利。可以概括为:“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2.2.2生产要素禀赋论

生产要素禀赋论又称“要素比例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O定理),它是从要素禀赋角度对国际贸易中生产成本和价格的差异作出解释的国际贸易理论。要素禀赋论的主要内容是:由于各国之间的商品价格差异而产生国际贸易,而各国之间商品价格差异是由于各国生产成本的不同,生产成本不同又是因为各国生产要素价格不同,生产要素越充裕,其商品价格就越低;生产要素越稀缺,商品价格就越高。因此,生产要素充裕度的差异是产生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因此,各国应该出口密集使用其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2.2.3贸易保护主义

贸易保护主义(tradeprotectionism)与自由贸易相对,是指在对外贸易中实行各种进口限制措施以保护本国商品,使其在国内市场上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和主张。在限制进口方面,主要采取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两种措施。其中前者主要通过征收高额关税以遏制外国商品的大量进口;后者则通过采取进口许可证制、进口配额制等一系列非关税措施来限制外国商品自由进口。

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又有了新的变化,从最开始的货物抵制,发展到现在的服务业、服装制造业、旅游业等方面的多方面打压, 抵制的形式越来越多,抵制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不仅如此, 现在还有专门抵制某公司产品而采取的行为,像现在X在其国内抵制华为手机的进口销售, 却在中国大力推广苹果手机的行为;另外以X为首的国家大力压制中国的经济发展, 采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方法进行压制的行为等。

3、描述性统计分析

3.1近年来中国外贸基本情况统计

3.1.1中国商品对外贸易额

据图 31和 表 31所示2011年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呈现震荡上行走势,在经历了2015-2016连续两年下滑之后,进出口贸易总值重回上升通道,2018年,全国进出口贸易总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据海关总署介绍,2018年,我国外贸发展呈现了总体平稳、稳中提质的态势。全年进出口贸易总值为4.6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6.7%。

4b797eca4f48c81288124513cde34ec0  图 312011-2018我国贸易总额及增长速度(单位:万亿美元)

表 312011-2018年中国商品对外贸易额(单位:万亿美元)

年份 贸易额 进口额 出口额 差额
2011年 3.43 1.39 2.04 0.65
2012年 3.54 1.42 2.12 0.7
2013年 3.81 1.56 2.25 0.69
2014年 3.90 1.53 2.37 0.84
2015年 3.64 1.27 2.37 1.1
2016年 3.50 1.23 2.27 1.04
2017年 3.95 1.54 2.41 0.87
2018年 4.62 2.14 2.48 0.34

注:数据来源:根据联合国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有关数据整理计算。

3.1.2中国进出口额及差额情况

根据图 32显示,2011年-2018年我国对外贸易平稳发展,2017年世界经济温和复苏,国内经济稳中向好,我国外贸稳中向好的基础不断巩固,发展潜力也在逐年释放。与早年相比,我国进出口贸易迅速增长,而今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格局下,进出口贸易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国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刺激进出口贸易,同时加强国内经济的监督管理,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事业健康、长远发展。

449353b45f30b5e4d71354f874002e6b  图 32中国进出口额及差额情况(单位:万亿美元)

 3.1.3中国外贸进口商品基本情况

表 32中国外贸进口商品基本情况(单位:百万美元)

Mach and Elec Textiles &Clothing Miscellaneous Metals Chemicals Transportation Plastic or Rubber Stone and Glass Minerals Fuels Wood Hides and Sins Food Products Vegetable Animal 产品 年份
587912.0 31737.9 145322.8 104454.4 153209.3 113942.6 89869.8 71618.9 145322.8 347765.8 58197.9 8688.2 27158.4 72185.5 28041.9 2018年
511161.5 28581.6 118238.4 92904.6 130319.0 106691.5 85805.1 73726.4 132842.7 249619.9 52550.8 9079.9 52550.8 70825.3 22641.2 2017年
552922.9 28372.8 122958.7 78957.0 108583.0 97333.6 74900.9 88511.6 99153.4 176535.9 43812.9 9188.6 19609.5 62110.8 21613.6 2016年
462675.6 29187.3 108645.9 84856.9 111287.2 97751.5 77352.9 103727.0 99188.7 198598.6 43464.8 10699.3 19962.7 68608.3 17411.7 2015年
480840.1 32487.6 189636.1 99032.0 123905.4 120131.3 90052.4 50948.0 140902.5 316785.4 46881. 11190.3 16879.5 72135.5 20182.8 2014年
478452.5 36525.9 209637.6 100867.0 123387.1 99932.1 89674.2 26861.9 154755.3 315228.6 42518.7 10737.9 15829.8 67901.0 18077.7 2013年
444573.3 37271.4 173111.4 108573.3 115995.8 91051.3 87394.0 21191.5 140067.7 313065.4 38315.9 9520.9 14302.5 65201.4 13765.7 2012年
452879.9 34056.5 144534.6 116079.7 115835.5 82833.3 90569.2 22371.7 156443.3 275763.5 40918.3 8882.8 12765.0 52790.2 12443.8 2011年

数据来源:根据联合国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有关数据整理计算

3.1.4中国外贸出口商品基本情况

表 33中国外贸出口商品基本情况(单位:百万美元)

Mach and Elec Textiles &Clothing Miscellaneous Metals Chemicals Transportation Plastic or Rubber Stone and Glass Footwear Fuels Wood Hides and Skins Food Products Vegetable Animal 产品 年份
1093749.2 266518.5 251503.3 186291.4 136593.0 117986.4 102824.6 71564.6 61552.7 46630.5 41795.0 34649.9 34034.6 26571.8 16989.4 2018年
981023.8 257399.1 240074.4 165096.9 114299.8 104808.9 91050.5 63822.3 61105.7 35390.8 38516.0 33138.8 30866.2 25908.6 16873.9 2017年
895639.7 253292.3 224809.5 154383.5 99163.2 92882.0 81401.3 66009.6 59435.4 26873.5 37909.0 31396.6 28543.5 25031.3 17616.7 2016年
895639.7 253292.3 224809.5 154383.5 99163.2 92882.0 81401.3 66009.6 59435.4 27903.7 40190.6 35038.7 27911.2 22950.3 17356.9 2015年
957412.8 273464.7 237458.6 176567.3 106064.3 107214.6 86355.1 85553.7 68210.4 27903.7 40190.6 35038.7 27911.2 22950.3 17356.9 2014年
957412.8 273464.7 237458.6 176567.3 106064.3 107214.6 86355.1 85553.7 68210.4 27903.7 40190.6 35038.7 27911.2 22950.3 17356.9 2013年
957412.8 273464.7 237458.6 176567.3 106064.3 107214.6 86355.1 85553.7 68210.4 27903.7 40190.6 35038.7 27911.2 22950.3 17356.9 2012年
957412.8 273464.7 237458.6 176567.3 106064.3 107214.6 86355.1 85553.7 68210.4 27903.7 40190.6 35038.7 27911.2 22950.3 17356.9 2011年

数据来源:根据联合国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有关数据整理计算

3.1.52018年商品对外贸易额及所占比例

2018年中国外贸进出口商品大类中,电气与电子产品、燃料、化工产品和其它类商品四类商品在进口中比重超过相应商品在出口中比重,同期在机电产品、纺织品与服装、金属制品与其他类商品的出口比重则高于相应进口商品比重。这反映出并且印证了中国在先进电子产品、燃料燃油、高级电气、化工产品器材方面国内供给能力不足的实情,同时反映出国内在一般机电产品、机械设备、金属制品的制造方面在国际上具有比较优势。

8d0a1e3f7188c4dbc05e0ce602b95e45

表 34商品中英文名称对照

商品英文名 商品名称 商品英文名 商品名称
Mach and Elec 机电产品 Stone and Glass 石头与玻璃
Textiles&Clothing 服装与纺织品 Footwear 鞋袜
Miscellaneous 多样的杂货 Fuels 燃料
Metals 金属产品 Wood 木材
Chemicals 化工产品 Hides and Skins 兽皮
Transportation 运输设备 Food Products 食品
Plastic or Rubber 塑料/橡胶 Vegetable 蔬菜

3.1.62018年-2020年2月中国外贸进出口涨幅

从进出口总量来看, 2018年进出口总量达30.51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7%,出口量16.42万亿元,同比增长7.1%,进口量14.09万亿元,同比增长2.9%,顺差2.33万亿元。

9cf2a6601476740ea14f87df870f058d  图 352018年-2020年2月中国进口涨幅

据海关统计,2019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1.54万亿元人民币,比2018年增长3.4%。其中,出口17.23万亿元,增长5%;进口14.31万亿元,增长1.6%;贸易顺差2.92万亿元,扩大25.4%。本年12月进出口额为3.01万亿元,同比增速达到两位数,为12.7%。其中,出口1.67万亿元,增长了9%;进口1.34万亿元,增长了17.7%。当月外贸进出口、进口及出口规模均创下月度历史峰值。

4bc945e6d696b0e4849ddad1324bd658  图 362018年-2020年2月中国出口涨幅

3.2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现状

3.2.1中国外贸商品结构现状

在出口方面,以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的出口商品结构占主导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迅猛发展,工业制成品的在我国出口商品中所占比例比例显著上升。中国以机电与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其中机电产品占我国对外贸易出口比重接近六成。另外,机械设备、电器及子产品、纺织服装等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较多。

在进口方面,化工、铁矿砂、天然气、燃料、金属冶炼等产业在我国外贸中占据重要地位,这反应了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中国技术性产品进口不断增加,高新科技的工业制成品进口跃居我国贸易进口商品的首位,资源型制成品、初级制成品也是我国的主进口要商品。

中国重要制成品方面的进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国内产业的发展状况,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方面说明中国产业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变,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产业的缺乏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3.2.2中国外贸方式结构现状

据WTO最新公布数据,2019年1-7月,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速快速增长,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占全球的份额比去年同期提升0.1个百分点。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是国内最主要的两种对外贸易方式。

前三季度,我国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增长4.8%,高出外贸整体增速2个百分点,占我国外贸总值的59.5%,比重提升1.1个百分点。一般贸易主导作用更加显著,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国内产业链较长,更能体现我国外贸的自主性。

一直以来,我国加工贸易也呈现稳步发展的态势,不仅吸收国外加工贸易的先进经验,还在结合国内自身的实际情况下追求创新发展,从引进外资、扩大出口、调整产业结构及促进就业等方面发展加工贸易。为加强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制造业在不断完善基础建设的基础上,还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技术,将成熟的制造工序和加工技术转移到我国,推动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结构朝着上游发展,促进我国技术产业升级转型。加工贸易也成为我国较大的贸易形式,形成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3.2.3中国外贸区域结构现状

在进入21世纪后,随着“开放”的地区不断地向内陆地区延伸,我国外贸的区域结构分布呈现更加复杂化,外贸经济的区域发展也更加集中化。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在东部地区占据着的重大的比重,余下的比重则分布在其他各个省市。另外,中部和西部地区也开展着相当规模的外贸活动,但是无论是在外贸总值还是外贸开展规模上,其在我国总体外贸中所占比例很小。整体来看,我国外贸活动的开展在整体上呈现出不同地区开展情况不同的特点。东部地区相对来说外贸比较发达,外贸行业主要分布在泛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除了外贸区域集中化发展的趋势之外,外贸的发展在空间上也表现出了由东部地区向中部和西部地区扩散的趋势。集中化的趋势是外贸区域发展的主流趋势。

4、我国外贸结构存在的问题

4.1外贸商品结构问题

4.1.1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较多

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数量明显增加。然而从出口商品的比例中来看,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整个外贸出口比重仍然较大。由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水平较低,劳动力密集,因此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更倾向于生产此类产品。在全球众多发展中国家之中,中国的低成本劳动力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其间的中国低劳动力成本优势越来越不明显,进而导致我国面临着更加剧烈的国际竞争。另外,其他的各发展中国家也在不断加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上产销售比例,加之这种产品低的产品附加值使得中国生产此类产品实在不占优势。

4.1.2科技产品出口比重较低

由于我国是劳动力优势大国,我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近年来,虽然我国已加大技术类、高新科技产品的出口,但整体来看,我国科技类产品出口占我国外贸出口的比例尚小,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占我国外贸出口的绝大比重。而在当今国际市场上,技术密集型产品往往产品收益要远大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其投入产出比较大,劳动密集型产品与之则相反,而我国则仍然集中出口在发展前景出于劣势的种类产品,这无疑不利于我国外贸。另外,虽然我国机电类产品出口不断增加,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之下,我国机电类出口仍与其有较大差距;且机电类产品多属于中低档产品,进而整体而言我国科技产品出口比重较低。

4.2外贸方式结构问题

4.2.1服务贸易发展滞后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对外贸易水平呈现出极大地发展态势,服务贸易也得到了发展。与我国的商品贸易不同,我国的服务贸易虽然自改革开放也得到了发展,但是其发展速度却比较缓慢,未能与商品贸易得到齐步发展,以至于我国服务落后于商品贸易一大截;与国际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则更是有着较大的距离。此外,我国服务贸易仍然局限在传统服务业,且多集中在消费行业,如旅游等。现阶段在大科技、知识化的背景下,我国新型服务业仍然存在着资本投入较少,人才缺乏,规模甚小的问题。比如金融、国际贸易人才的匮乏等等。

4.3外贸区域结构问题

4.3.1与重要贸易伙伴间贸易失衡

我国对外贸易在“对外贸易总量实现平衡的条件下,与重要贸易伙伴之间的不平衡却日益加剧,这将使中国努力追求的贸易平衡效果大打折扣”。随着中国的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中国与国际各国的对外贸易往来愈加密切,然而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的影响下,中国与各重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差额也在逐步加大。X、欧盟等作为中国重要的贸易出口伙伴国,我们与之的贸易顺差不断加大,日韩等作为我国的贸易进口大国,我们与其的贸易逆差不断加大。无论是出口较多造成的贸易顺差还是进口大于出口导致的逆差都不利于中国外贸的发展。比如中美之间贸易顺差的加大则会导致X对中国实施贸易保护等打压政策,中日之间的贸易逆差则会导致日本因担心过度依赖中国而对我国产生防范心理。

5、外贸结构优化对策

5.1全球化转型

当前,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愈加被认可,中国产品也越来越受欢迎。“产品质量是在全球外贸领域保持竞争力的关键。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准备,我们需要在人才、技术、物质基础等方面都为外贸向更高一个台阶发展、向更新的阶段转型提供了支持”。由于全球经济放缓,贸易环境受到了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但这恰恰是我国外贸发展的历史性机遇,要强调利用科技、新知识来大力推动外贸产品的转型升级,用环境、资源、友好型的商品来推动外贸发展。

5.2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为使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速外贸发展。我国外贸产业应紧跟世界高新科技浪潮,紧密进行传统行业向高新科技等科技密集型产业转型,逐步加大AI等人工智能、5G方面建设,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会,发展建设大型外贸企业。外贸大型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依然将是中国外贸最主要的世界交易舞台,同时企业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发展,除了积极推动寻找新市场、寻找新客户之外,要及时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大力推广数字贸易。另外,我国也要建立“知识讲堂”,为企业培养中国外向型、科技创新型贸易人才,推动数字贸易方式的不断更新。

5.3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由于我国一直以来对服务贸易不够重视,使得我国服务贸易行业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仍然集中于传统服务业。目前我国服务行业需要完成由传统的以消费为主的服务业转变为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从传统服务业逐步向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迈进,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发展速度。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注重知识型人才培养,提高我国服务业质量。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发展服务业,加大其在我国整体所占比重,把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我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摆在我国外贸发展的首要位置。

5.4优化完善中国经济结构

XX需要出台系列鼓励企业创新的优惠政策和建立健全奖励机制,让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释放新动能,在国际贸易中抢占新蓝海;同时,在固定资产投资上下硬功夫,建立与世界接轨的国际化立体交通网络,为国内外领先的资源要素铺路架桥。以质取胜,用务实的态度走好国际经贸的“中国道路。在机遇和优势下,中国外贸同时面临着较大的挑战。首先,面对当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大格局,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企业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地缘优势;另外,企业应加强国际合作能力,打响国际知名度,增加世界对中国的认知。

5.5创名牌扩大市场占有率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品牌的力量是十分巨大的,利用品牌优势来扩大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技术水平的提高在产品的品牌创造过程中是最为基本的一种手段,因为在一定程度上产品的技术水平决定着消费者的体验,另外产品的技术水平决定着规模经济,与产品价格也密切相关。我们要加大产品的技术创新,对产品的质量和技术进行优化,开发出更为优化的产品,研制出具有独特优势的差异化产品,以此来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培育出具有特定优势的产品;通过培育出自己独特的具有产品竞争力与竞争优势的产品,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便于开发海外市场,提升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程云洁,董程慧.“一带一路”倡议下新疆与周边国家出口贸易效率及潜力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8(01):1-10.

[2]涂钰英.江苏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及策略分析[J].北方经贸,2019(10):26-27+59.

[3]张景全.贸易保护主义新态势与中国的策略选择[J].人民论坛,2019(35):22-25.

[4]李贤森.中美贸易争端中单边主义措施的多边主义应对[J].现代管理科学,2018(10):15-17.

[5]柳军锋,李婷,吴奇.中美贸易战背景下我国出口现存问题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9(09):16-19.

[6]张会会. 中国近代丝绸商品出口竞争力与影响因素分析[D].河南大学,2019.

[7]孙慧宁.浅谈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及优化——以浙江省为例[J].经济师,2019(11):155-157.

[8]王莉,吴镓彤.广东省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22):72-75.

[9]姚萌萌.我国真丝绸商品出口现状、制约因素及优化策略[J].对外经贸实务,2017(03):49-51.

[10]刘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及优化对策分析[J].现代商业,2015(22):54-55.

[11]程亚迷.安徽省出口商品结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14):97-99.

[12]杜慧超,王乐,赵荣.关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3(06):49-51.

[13]朱钟棣.上海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国际商务研究,1998(05):13-21.

关于优化我国外贸结构的分析及建议

关于优化我国外贸结构的分析及建议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5月13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38811.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5月13日
Next 2023年5月13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