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冠疫情对我国居民的生产生活、企业的生存发展、国际间的贸易往来等各个方面都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也对我国区域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篇文章选择了三个长江中游的省会城市,分别是长沙、南昌以及武汉,接着对于以上城市的经济进展进行主成分分析,确定了两个最能说明区域经济的数据,构建了长江中游地区经济发展指数。选择这三个城市2019年、2020年第一季度以及2020年这三个阶段展开了比较,比较探讨了新冠肺炎对于长江中游地方的经济发展之间的作用。分析数据显示,在疫情刚刚爆发时,长江中游地区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国家为了控制新冠肺炎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其逐渐完善,让疫情可以快速被遏制发展,并且让工作以及生产等慢慢复苏,正常营业,与此同时城市的经济发展指数也以肉眼可见的增长速度增长。最终,关于长江中游地方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经济发展方面的问题,作出了与其对应的策略以及意见。
【关键词】新冠疫情;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区域经济发展
1.绪论
1.1研究背景
人类历史上爆发过多起大型传染病,它们凭借着强大的传染性和杀伤力,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传染病的肆虐,对发生地经济和社会都造成很大破坏,带来严重损失。本世纪初在我国发生的SARS病毒,也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在近一个世纪以来,人类面临了相对而言最为严重的流行病—新冠肺炎。它具有影响大、范围广、全球性三个主要特点,对全世界来说,不但是一次沉重的打击,而且是一个严酷的测验。人类的生命安全以及健康也因此收到了严重的影响。
对于新冠疫情,中国xxx以及XX对其都十分重视,快速决策,我们的XXX总XX亲自进行指导和安排,总揽整局,迅速判断并作出决定,为中国人民携手共抗疫情稳固了自信心、汇集了四面八方的力量、作出了方向指引。以中国xxx为领导核心,中国从上到下坚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积极打响反抗疫情的三部曲,包括人民战争、总体战以及狙击战。经历了含辛茹苦的奋斗,中国凭借十分大的代价以及牺牲,终于让疫情局势得到有效改善,历经一个月,疫情的蔓延狮头得到了初步控制,历经两个月,把本土每天新增病例降低到个位数以内并保持该数目,历经三个月,在武汉与湖北的保卫方面获得了实质性进展,疫情防控狙击战打得十分漂亮,得到重要的成果,这不仅保证了当地人民的安全,而且对于地区以及世界公共卫生安全也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经济环境下,经济已经发展到了新阶段,国内外要求疲倦、交易冲突等国际环境下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经济将处于各指标不断降低的境况。在这个时候发生的新冠疫情,是对我国经济的又一次挑战,因此,中国XX在经济压力下的防控举措就更应当慎重,所以针对现阶段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发展情况,研究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程度以及影响途径,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有意义。国家将长江中游城市群看作关键区域,为了能够推进中部地区振兴策略、全方面深化改革开放以及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武汉又是本次疫情的中心,研究新冠疫情对于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的影响,对下一步国民经济复苏、城市恢复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是很有必要的。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
2020年1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在国内外迅速蔓延。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防控措施,许多城市马上重视起来,处于高度集中状态。控制疫情的有效途径之一为社会隔离,他在很大程度上对区域经济进展有着巨大的作用。本文选取武汉、长沙、南昌三个省会城市,它们的经济发展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国家整体发展状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武汉作为疫情爆发的中心,也可以与相邻的两个省会城市进行比较。因此,本文选取武汉、长沙、南昌为研究对象,对于新冠肺炎前后的经济发展作出合理解析,探索新冠肺炎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在经济发展方面造成的后果,并且对接下来国民经济如何回升以及城市经济发展回到正轨作出了与其对应的策略意见。
1.2.2研究意义
新型冠状病毒是继 sars 之后又一高传染性致命疾病,由于其高传染性,使得该病毒随着此次疫情的快速蔓延,影响深度迅速波及到了全国。新冠疫情将对经济增长造成一个全方面的影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减6.8%,是季度数据公布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除了电子信息网络传输、软件和应用信息电子技术综合服务业同比上年实现大幅快速增长外,其他三个行业均同比上年出现负高速增长,其中酒店住宿和餐饮业同比大幅增速下降35.3%。疫情的重灾区湖北省,2020年第一季度 gdp 同比大幅下降39.2%。
因此,针对现阶段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发展情况,本文研究新冠疫情对于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就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
2.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2.1.1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从古到今,人类也历经了很多次的瘟疫或者其他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经济学家们其实也在很早之前就认识到这些事件对于我们经济活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总体来看,主要研究有在2019年Alfani等人探讨了1629年到1630年间所出现在意大利的鼠疫(Plague)对意大利城市发展的长期影响,运用经济地理模型(eco-nomic geography model)分析发现,受鼠疫影响严重的城市表现出了较低的经济增长水平,而且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城市居民数目以及城镇化率有一定的消极作用。在2020年Barro等人钻研了1918到1920年之间出现在西班牙的流感大流行所带来的后果,数据显示此次流感世界上有2.1%的人去世,所以GDP减少了6%,与此同时数据显示高流感的致死率减少了股票和短期XX债券的收益率。Pamuk(2007)经研究表明,在1900年的现代欧洲主要构架以及规章的制作能够追究到在1346年所爆发在欧洲的黑死病;它是一个外力,导致许多规章性改革从而有着什么重要的作用,所以高工资环境在欧洲经济发展的长时间内的增加占有重要地位。在2011年Boerner.指出了“流行病贸易”(epidemic trade) 的含义,根据1346-1351这五年内欧洲黑死病在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传播速度去查看城市之间的交易程度,数据显示交易程度和交通形式、宗教规章以及政治界线等全部都有着一定程度的联系。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从小的角度来看,它的作用也渗透在各个方面,例如在2017年LI等人专研了1910-1011一年之间爆发在中国南洲地区的鼠疫给移民长时间金钱积攒的经济作用,数据显示,疫情刚刚结束,便出现了这一情况,相比较来看移居到疫区的家庭比般离的或者疫情左右长时间移居到这个地方的家庭所得到的金钱最少情况下多了112%,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新移民在疫情时期可以较为便宜的得到土地,并且他们还可以获得较为多得开始工钱。在2016年Beach等人通过使用X二十世纪初到四十年代人口普查数据,调查显示,早期生活时不遭受伤寒病可以让以后生活当中的工资提升1%,接受教育的时长也会增多一个月,并且因为解除伤寒从而增加的收入可以全面地将解除伤寒所支付的本钱抵消了,在2007年Bleakley凭借创造了一个双重差分模型具体探讨了1910年爆发在X南部地区的钩虫病的消除对于人力资本来说的作用,钻研了一小段时间后,分析得到消灭钩虫病增加了当地适龄儿童的入学率,长期来看,提高了这一人群的收入水平。本次新冠肺炎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指定是“全球大流行”(pandemic),它对于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经济发展都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将其称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的危机”。2020年Barrero等人觉得新冠疫情是一个资源再次整合的打击,他们根据X商业非确定性的研究报告预估了接下来一年在公司层面如何展现,得到了以下结论,百分之四十二的非长期工会面临长时间内没有工作的情况,凭借使用失业救济金,XX补贴等措施能够阻止这种资源重配效应。
2.1.2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中国的学者就此问题展开了相对来说更进一步的钻研,尤其是自“非典”出现过以后,国内经济学者对其带来的经济损失仔细探讨。在2005年云鹤等人凭借导入了转变系数的含义,使用数学拟合或其他工具,得出了以下结论,“非典”对于经济的打击大致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民开销的降低,二是消费未来期限的改变,XX凭借使用救市举措让经济的增加相比预期增加了1个百分点。在2003年樊纲觉得“非典”属于“需求抑制型危机”,降低经济活动的次数并且不能有“重建需求”的现象,对于GDP的增长率有着十分巨大的作用,XX需要应用开拓要求的策略,避免出现经济衰败的现象。在2003年李正全解析了“非典”新冠疫情发生后,研究新冠疫情对中国区域经济影响的相关文献大量增加,对中国国民经济的短期与长期影响,认为短期对国民经济冲击巨大,带来十分巨大的经济亏损,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非典”促进了医疗、社会保证乃至政治规章改革的进度,凭借加快速度革新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2003年张广瑞还解析了“非典”对于旅游、金融方面的作用。关于新冠疫情,在2020年刘世锦等人以投入和出产构架为基础,利用网络解析方式更进一步地探讨了新冠疫情爆发以后的经济冲击手段,研究表明江苏等其他和湖北有关经济依存程度较高的国家和省份,面临着较大的直接经济冲击。在2020年何诚颖等人测量了新冠疫情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强度,显示出疫情对于中国的很多方面都有着巨大作用,例如产出、消费、外贸、金融市场等,预估一年的GDP的增长速度达不到5%。
另外,杨京钟(2009)认为在面对重大灾害尤其自然灾害时,受灾地区的援救、恢复等费用是各类商业保险机构或社会组织无力承担或者有效调配的, 客观地看这些责任就需国家和XX来负担。中国XX在这方面就有很大担当。
2.1.3文献综述评述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速度、地理位置之间的距离或者其他方面的影响,不一样的地区疫情对于经济社会的作用表现出的时间延迟性以及空间不同性,前者与后者相互重叠致使每个地区的疫情所带来的结果截然不同。与此同时因为疫情所采取的暂时性的“封城”或者其他的举措有着较为突出的行政界限,所以疫情对于每个地区的经济作用的不同也愈加突出。还有人从区域经济方面解析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作用。西部地区经济对外交流少,增长恢复会比较明显,而东部地区对外依赖大,在全球疫情得不到遏制的情况下,经济会持续受到影响;可以看出,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区域经济将产生较大影响。
从现有文献来看,国内外学者综合分析了包括非典在内的人类历史上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并对新冠肺炎疫情给予了高度关注。学者们也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当然也有一些数学家从区域经济方面解析了疫情的作用。我国地域跨度较广,区域经济进展程度也不尽相同。疫情在不一样的地区的影响的强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审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本文基于长江中游城市群中三个省会城市武汉、长沙和南昌的宏观经济数据,对比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前后区域差异的变化。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疫情后新常态下长江中游城市群调整区域经济政策的具体建议。
3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3.1研究方法介绍
如果要借助统计分析方法去探讨多个变量的选题的时候,变量的数目很多将会导致课题的繁琐程度升高。人们当然期待相对来说变量数目少然而获得的有用信息多这种情况。在许多情况下,变量与变量相互间是相关联的。如果两个变量相互联系,那么则能够说明成它们展现出该课题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重叠性。主成成分解析指的是关于之前指出的全部变量,把相同的变量(联系紧凑的变量)去掉,构建一定程度下较少的新的变量,从而达到新变量之间互不相关的目的,并且该新变量在展现出课题的信息前提下保留本来的信息。
这篇文章想要运用多元统计知识中的主成分分析法。
3.2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想
对于较多变量(设为)的很多因素的统计题目,因为它们之间有着多重共线的特点,所以让测量数据在某种程度上来看有着信息重叠性。期待利用相对来说较少的几个(规定为
个)整体变量在(关键成分)来替代之前数目较多的变量,这样这些整体变量之间没有相关联性,并且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体现出本来变量的信息。
个变量的次观测可以简化为
个主成分的
次观测,就是主成分得分。主成分解析可以总结为下列几个步骤:
(1)设原始变量为,主成分分析后得到的综合变量为
,为了排除数量级和量纲不同带来的影响,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其中
为
第个指标第
个分区的原始数据;
和
分别为样本均值与标准差.
(2)由标准化数据表,计算相关系数矩阵,其中
。
(3)计算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将特征值从大到小排列
,同时可得对应的单位特征向量
。
(4)计算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
。
(5)计算主成分。
(6)综合分析.一般取的最小
,得
个主成分,对
个主成分进行综合分析.
3.3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与各城市统计局官方数据。(其中固定资产投资额自2017年之后就不再公布而只公布增长率,所以本文三个城市2019年及2020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就由2017年计算得来)
4实证分析与研究
4.1指标选择
为客观评价2019年疫情发生前三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根据下面准则来看,评估的专业性、可实施性、整体性以及可比性准则,选择有关的指标。选择了能够体现每个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7个指标,相对来说比较完整地体现出每个地区进展的事实样貌。其中:
GDP增长率:GDP是指一定时间段中,在一个国家中的国内所新生产的产品和劳动的总价值,即在一个国家的领土地带中,本国人民和外国人民在一定时间段内所生产的、以市场价值表现的物品和劳务的总值。在宏观经济分析里面,GDP指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着十分宽广的作用。GDP的连续、健康增长是XX坚持追求的梦想。经济增长率也叫做经济增长速度,它能够表现一段时期经济成长水准改变情况的动态指标,同时展示了一地域经济是否拥有增长动力的基础指标
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包括税收,国有资产,国债及收费收入方面及其他方面。其中,地方财政的收入有关键的作用,他是财力的度量器,它的收入情况直接影响着社会公共物品和服务方面的范围及数目,也是城市经济情况的参考的指标。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是通过货币来反映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可以看出其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它可以增加GDP,还会提升自身生产和服务能力,这样,不仅能够减少在技术方面的落后造成的淘汰现象,还能维持再生产,是反应地区经济活力的重要指标。
人均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能够表明消费水平的状况,它从销售交易端着手,通过社会团体销售商品的收入金额;反映济景气程度。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可支配收入可实现居民自由支配,在生活中人们的消费需求越多,就会导致欲望越强,消费动力就会更大。
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人民可使用在最终消费支出和存储的总值,是指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在经济生活里,人均金钱收入程度越高,可支配的收入越多,人民的消费需要越急切、消费能力与消费想法越膨胀,消费动力越强。人均可支配收入反映了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经济状况,是衡量国家和各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基本指标。
进出口总值: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进出口贸易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事实上,进出口总额已经成为判断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依据。
他们分别记为:
表1:评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7项指标
从三个城市统计局公开数据整理得:
表2:2019年三个城市的7项指标
地区/指标 | (%) | (亿元) | (亿元) | (元) | (亿元) | (元) | (亿元) |
南昌 | 0.08 | 902.98 | 6251.35 | 100415 | 2369.33 | 44136 | 1061.77 |
武汉 | 0.074 | 1564.12 | 9559.25 | 145545 | 7449.64 | 46010 | 2440.20 |
长沙 | 0.081 | 950.23 | 9290.31 | 137879 | 5247.03 | 55211 | 2002.03 |
4.2应用主成分分析
首先使用r软件对2019年三个城市的7项指标进行归一化,得表3。
表3:经过r软件归一化处理的数据
地区/指标 | |||||||
南昌 | 0.44 | -0.64 | -1.15 | -1.14 | -1.04 | -0.73 | -1.10 |
武汉 | -1.14 | 1.15 | 0.65 | 0.73 | 0.95 | -0.41 | 0.86 |
长沙 | 0.70 | -0.51 | 0.50 | 0.41 | 0.09 | 1.14 | 0.24 |
利用r语言求相关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并计算出贡献率
和累积贡献率
,结果见表4.
表4:主成分的特征值和贡献率
主成分 | 特征值 | 贡献率(%) | 累计贡献率(%) |
z1 | 5.115684 | 0.730812 | 0.730812 |
z2 | 1.884316 | 0.269188 | 1.000000 |
z3 | 9.307024e-16 | 1.329575E-16 | 1.000000 |
z4 | 4.458522E-17 | 6.369317e-18 | 1.000000 |
z5 | -5.081695E-17 | -7.259564e-18 | 1.000000 |
z6 | 1.405088e-16 | -2.007269e-17 | 1.000000 |
z7 | -2.816637e-16 | -4.023767e-17 | 1.000000 |
由表4看到,第一,第二主成分对方差的累积贡献率达到,并以该精度将变量由7维降到2维,可依2个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可写为:
即
根据这2个主成分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计算综合得分值,我们可以得到它们在2019年的城市经济发展指数,反映了疫情前三个城市的经济情况,见表4。可以看到,武汉的经济发展指数为负,实际上,从原始数据可以看出武汉有多项经济指标是领先的,但它的经济发展指数却是最小的,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武汉较低的GDP增长率,它说明武汉相较于长沙和南昌的经济发展更加缓慢。
表5:三个城市2019年的经济发展指数
城市 | 南昌 | 武汉 | 长沙 |
经济发展指数 | 0.1484 | -0.5217 | 0.3733 |
可以看出南昌和长沙受疫情影响,各项数据增速都有所放缓。克服疫情严重冲击,经济增长稳定恢复,整体上比较稳定,在对疫情的抗击及对经济的恢复上,呈现上升的趋势。
依据目前的状况,外界的环境因素,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多,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仍面临较多困难和挑战。
同样根据2019年数据得出的权重计算这三个城市2020年的城市经济发展指数,见表8。
表8:三个城市2020年的经济发展指数
城市 | 南昌 | 武汉 | 长沙 |
经济发展指数 | 0.1107 | -0.5884 | 0.485 |
结合2019年的指数可以看出,长沙近两年的经济发展情况最好,受疫情影响也最小。
5总结和分析
自成立中华民族共和国以来,我们从未被打趴下,历经苦难,从未后退。新冠病毒来势汹汹,威胁我们的健康,但是,我们有XXX正确领导,我们也在XXX领导下,众志成城地抗击病毒。在此期间,在人民的眼中,中国xxx是我们的靠山,为我们遮风挡雨,指挥得当,尽最大努力,保护中华儿女的生命,为我们的安全提供保障。利益和生命,党毅然选择后者,没有人民的支持,国就不是国,只有设身处地的为人民着想,才会有如今的全国上下凝聚一心,所以,尽管面对经济上的下滑,也要选择生命至上,湖北绝对不会被抛弃,毅然选择进行严格管理,控制全国的人量流动,延长学生放寒假的时间,不再进行春节聚会活动,这些举措有效地控制了疫情,减少了每天的感染人数。《柳叶刀》中指出,“中华民族的繁盛也经历着无比沉重的社会和经济代价,XXX选择是国家健康和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在疫情期间,党紧跟疫情变化的形势,在疫情和经济上做出关键一步,使经济不断恢复,保障复工复产,给人民的生活带来最大福利。在疫情转折的关键点,中国采取“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措施,竭尽全力控制疫情,避免再次陷入恐慌。
疫情对长江中游城市群无疑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在国内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的现在,本文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5.1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合作,积极创新
共饮一江水,合作一体化, 协同合作可以解决许多单一城市依靠自身不能解决的难点和问题。面对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压力,三个省会采取六步:1基础设施互联互通,2市场一体化,3产业协同发展,4生态文明共建,5公共服务共建共享,6深化开放合作.这六步走的举措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使市场一体化,避免区域行政隔阻。加强对市场在放管,建设上的管理。已经在资源,信用体系,工商监管,食品与金融危机防范上取得大力发展。
武汉的三大战略,即智能制造,生命健康和信息技术。这是为带动武汉东湖高新区以创建服务特色来造福武汉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
长沙大力发展产业园,目前,已有五个国家级和九个升级园区。高举自主创新旗帜的长沙高新区,在科学方面对工程实现聚集,提升,建设和科技服务。
以电子,航空制造,生物医药为主,南昌以取得显著成果。
5.2多方协作,保障中小微企业的生存性经营
在疫情期间,中国XX,金融,国有企业等戮力同心,采取措施,减少中小企业的竞争,落实复工举措。
首先,地方XX要因地制宜,降低交税的力度,切实降低中小微企业的生存成本。当前,已经有二十条关于拥护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的举措,因此,地方XX要根据眼前形式需要,对中小企业伸出援手,给予补贴,,减少两到三个月的社会保障开支;对企业在首季度的上缴税按照比例进行返税;而对大型国企的中小企业的房租也要在两到三个月期间减半,对于民营和私营的小企业,准许减少房租费用的申请。
第二,金融体系也要有相关支持举措,为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应当允许这些企业的贷款延期六到十二个月;资产证券化也要发挥它该有的优势,多方面的帮助这些企业的资金问题。
第三,国有企业要起带头作用,给水,电煤气,电信等事业让步,尽量给中小企业减少费用的支出。
5.3保持信息公开,做好预期管理,提振公众与市场信心
第一,要脚踏实地,不虚报,保证信息的准确,面向大众。实时和网络情势相通,可以让专业人员或者是国家权威组织来避免消极信息的影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第二,加强沟通。面对病毒,全国应当上下一心,多多互鉴和交流。我国的金融市场也已经是全球的一部分,我国要做好交流,为企业的复产及复工创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
第三,可以对统计局提出有效地建议,既要发布首季度经济的恢复状况,也要实时公开除去疫情作用的GDP增速。这是市场能够更加清晰目前的经济情况的重要参考,坚定民众和市场的胜利的信念。
5.4坚持市场化改革,释放明确的改革信号
除了那些短期的政策,应当加强市场改革力度。第一点可以在供给侧结构性和体制机制上进行有效改革。可以适当弥补不足,发挥其优势,目前,要更加深化持续改革的坚定信念。第二点,给民营企业灌输信心。坚信市场的改革能够消除行业的垄断,避免民营企业的因信心不足不敢投的现象。
5.5完善治理体系,提高应对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
首先,公开预期,XX要有实时公开,和民众心相通,戮力同心;第二,宣扬勇于担责的社会正气,各个部门要有一套奖罚分明的体制;第三,在医疗方面,要重视对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建设,优化预防机制;第四,合理建设应急措施,加强对重大疾病或灾难的重视;第五,发挥群众的力量,正确领导和组织群众,集思广益,与XX通畅沟通、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疫情及其他重大公共安全事件。
参考文献
[1]云鹤, 舒元. 财政分权、转换系数与经济增长. 经济研究, 2005, (6): 40-50.
[2]樊纲. 危机应对的经济学原理. 北京社会科学, 2003, (3): 3-6.
[3]李正全. SARS 影响国民经济的短期与长期分析. 经济科学, 2003, (3): 25-31.
[4]张广瑞. SARS 后关于中国旅游发展的冷静思考. 财贸经济, 2003, (11): 65-69.
[5]刘世锦, 韩阳, 王大伟. 基于投入产出架构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路径分析与应对政策. 管理世界, 2020, 36(5): 1-12.
[6]何诚颖, 闻岳春, 常雅丽, 等.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的测度分析.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0, 37(5):3-22.
[7叶振宇.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影响与应对[J].中国发展观察,2020,(Z3):134-140.
[8孙久文.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初探[J].区域经济评论,2020,(2):8-11.
[9白永秀.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应对措施[J].区域经济评论,2020,(2):14-17.
[10]黄剑辉 ,王静文 ,应习文 ,徐继峰 ,董运佳 ,张丽云.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金融的影响分析及政策建议[J].华北金融,2020,(2):1-9.
[11]智艳,罗长远.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思考[J/OL].学习与探索:1-7[2020-05-06].
[12]李迅雷.全球疫情蔓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应对之策[J].新金融,2020(04):4-6.
[13]廖茂林,张明源.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4):25-33.
[14]赵放,刘一腾.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效应差异研究: 基于中国四大经济区域的面板数据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41-50.
[15]覃东海.金融发展、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不同资金来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分析[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0-35.
[16]刘丽波.基于区域差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进程监测[J].统计与决策,2020(8):110-114..
[17]赵可金.疫情冲击下的全球治理困境极其根源[J].东北亚论坛,2020(4):27-42.
[18]宋巨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化[J].当代财经,2003(2):111-113.
[19]朱厚伦.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化,2004:18-19.
[20]魏后凯,成艾华.携手共同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一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口].江汉论坛,2012(04):5-15
[21]马琬清 .新冠疫情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7(09):34-37
[22]韩永文 .扩大有效投资对冲疫情影响[N].经济日报,2020-03-26(012).
[23]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课题组,石英华,苏京春,王志刚,等 .疫情冲击叠加,启动危机应对模式是当务之急—2020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J].财政科学,2020(06):5-45.
[24]黄益平.新冠肺炎的经济影响与政策应对[J].企业观察家,2020(1):76-77.
[25]Brennan. Pandemic Influence: Public Health Preparedness for the Next Global Health Emergency[J]. The Journal of Law, Medicine & Ethics, 2005, 32(4):565-573.
[26]Key C. Smallpox as a Biological Weapon: Medical and Public Health Management[J]. Jama, 2009, 281(22):2127-2137.
[27] Mitchell. The Public Health Burden of Emergency General Surgery in the United States: a 10-year Analysis of the Nationwide Inpatient Sample—2001 to 2010[J]. Journal of Trrauma and Acute Care Surgery, 2013,77(2):202-208.
[28] Alfani G, Percoco M. Plague and long-term development: the lasting effects of the 1629-30 epidemic on the Italian cities.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2019,72(4):1175-1201.DOI:10.1111/ehr.12652.
[29] Barro R J, Ursúa J F, Weng J. The coronavirus and the great influenza pandemic: Lessons from the“Spanish Flu”for thecoronavirus’s potential effects on mortality and economic activity.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 Series, 2020, No. 26866.
[30] Pamuk Ş. The Black Death and the origins of the‘Great Divergence’across Europe, 1300-1600. European Review ofEconomic History, 2007, 11(3): 289-317. DOI: 10.1017/S1361491607002031.
[31] Boerner L, Severgnini B. Epidemic trade. Available at SSRN 1896603, 2011.
[32] Li D, Li N. Moving to the right place at the right time: Economic effects on migrants of the Manchuria Plague of 1910-11. 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 2017, 63: 91-106. DOI: 10.1016/j.eeh.2016.11.001.
[33] Beach B, Ferrie J, Saavedra M, et al. Typhoid fever, water quality, and human capital formation.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2016, 76(1): 41-75. DOI: 10.1017/S0022050716000413.
[34] Bleakley H. Disease and development: Evidence from hookworm eradication in the American South.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7, 122(1): 73-117. DOI: 10.1162/qjec.121.1.73.
[35]Barrero J M, Bloom N, Davis S J. COVID-19 is also a reallocation shock.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 Series, 2020, No. 27137.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0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