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卡契尼艺术歌曲的演唱技巧及作品 ——以《阿玛丽莉》为例

摘 要:人声和音乐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音乐体裁——艺术歌曲,它的名称是浪漫主义音乐时期舒伯特所做确立的,然后便成为了一种独立的歌曲类型。声乐表演者的声音技巧并不能用来表现声乐艺术的美,更多的是要通过演唱者声音当中所传达出的感情和对于声乐作品的深入的理解。本文从卡契尼的人物背景及其作品分析入手,探索怎样使用美声唱法的演唱技巧,丰富并且提高我们对于演唱外国声乐作品时候的艺术表现力,传达出作品所想要表现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艺术歌曲;声乐;作品分析;演唱技巧

引言(前言)

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我们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在学习外国的声乐作品时会发现对作品中的这些文字很陌生,导致我们不知道应该如何下手去进行学习。大部分的人即便是学会了这首声乐作品,却也不能理解作品所想要表达的意思和其中的感情。正因为这些问题而导致我们无法将外国的作品诠释的非常完美。在这里笔者将通过从歌词、曲式分析以及表情记号等方面入手,对如何演唱巴洛克时期著名作曲家卡契尼的作品《阿玛丽莉》以及如何学习好外国声乐作品来进行讨论。

1 概述

什么叫艺术歌曲呢?首先,艺术歌曲是通过将诗词、音乐和钢琴伴奏这三种元素相结合形成的体裁。简单来说,具备这三点的体裁便可以称之为艺术歌曲,但绝对不仅限于这三个元素。它在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家舒伯特手中发扬光大,之后这种艺术题材便成为一种独立歌曲类型。它所具有的两个特点分别为极强的表现力和欣赏性,同时也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时期艺术歌曲中非常独特和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选择需求的歌词是艺术歌曲形成的首要条件,而作曲家歌词通常会选择一些较为著名的诗篇或者是作曲家自己对歌词进行创作这两种途径来完成的。在旋律的写作上,作曲家始终要以如何体现歌词的内容为主。

其次,艺术歌曲的歌词是文学语言最直接的形象,而歌词可以传递出一些信息和表达词作者的个人情怀。曲谱则是艺术歌曲间接抽象的音乐语言,如果作曲家不在曲谱上进行文字或者一些符号的描述和注释,就演唱者而言,将很难直接的从优美旋律中把作曲家想要的内在情绪表现出来。因此,对于作曲家来说,他们自身除了需要具备良好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必须要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作曲家们在谱写旋律之前,还必须很好地去研究词作者的想法和理解词作者在歌词中所想要表达的意思,甚至可以去亲自体会一下歌词所描写的生活场景和意境。有了这些深刻的认识,作曲家们自然就会写出好的音乐作品来。

最后则是艺术歌曲的伴奏,一般情况下艺术歌曲的伴奏包括创作伴奏和演绎伴奏两个部分,在作曲家进行伴奏写作的时候,需要他们牢牢结合歌词的含义以及词作者的心理活动,紧扣主题。而在对伴奏进行演绎的时候,作曲家可以选择亲自进行伴奏的弹奏或者将写好的伴奏交由钢琴演奏家们来进行演绎。艺术歌曲的伴奏在烘托气氛的同时能将听众的情绪也推动起来,在演唱者没有唱词的段落时,起到衔接歌曲前后流动性的作用。而我们作为演唱者、表演者来说,也需要对伴奏有自己独到的了解,要认识到伴奏对于声乐作品中的作用。这样做不仅仅能在演唱中实现与伴奏的完美互动,也达到了与伴奏的完美配合,从而提高整首声乐作品的表现水平。

一般选择钢琴做为艺术歌曲的伴奏乐器。如果是演出需要的话,有时也会选则使用管弦乐乐队来为歌曲进行伴奏,不过这种情况并不是很多见。在进行伴奏时,对于演奏音量的大小也要有所控制,通常调整在所有乐器的音响效果都能出来和适合听众听觉的范围内即可。因此,一般情况下演唱者都会选择在室内或是专用的音乐厅来作为艺术歌曲的演唱场地。当演唱者在舞台上进行歌曲演绎的时候,不需要用话筒进行扩音,也就避免了人声盖过伴奏的情况。

声乐作品的这种表现形式和室内乐非常的相似,都属于高贵典雅的“贵族音乐”,以前是只有贵族才能去进行聆听的音乐形式。总之,用丰富多彩来形容艺术歌曲的表现力是远远不够的,艺术歌曲是词曲的结合,也是人声与音乐的结合,它能给人一种升华式的艺术享受。而艺术歌曲的表现形式,也在声乐艺术中占据了重要的组成部分。听众可以通过各式各样的表现形式,来感受作曲家和词作者通过音乐碰撞出的火花。

声乐艺术中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是美声唱法,和它并列的是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而美声唱法具有特别悠久的历史。美声唱法最早在欧洲的意大利起源,传进中国的时间是在20世纪10年代的“五四”运动后,然后才慢慢的在我国进行生根和发芽。而在近百年的时间里,美声唱法作为一种从国外传进国内的外来文化,它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杂糅中得到广泛的传播与大众化的发展,也使得它变成了当今国内较为流传的一种艺术形式。

意大利的艺术歌曲从不被接受到广为传唱也经历了长达几百年时间的沉淀,并在世界著名声乐作品中占据了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今,世界知名的各大音乐院校,以及大小型的音乐会等,在进行演唱曲目的选择时,也经常会选择艺术歌曲。中国著名的声乐教育家赵梅伯曾评论:“意大利古典歌曲在美声唱法的学习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经典作品,它具有极高的技术训练价值。”

想要真正演绎好一首外国声乐作品,就需要演唱者唱出作品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感请色彩,唱出作品所具有的独特艺术性。首先,我们需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音高音色,演唱能力的区别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作品。其次,既然想让听众听到作品的内涵,我们就作品进行全方位分析,然后我们再将自己的感情带入,这样就能演绎出一首完美的作品了。

2卡契尼介绍

十六世纪四十年代出生在罗马的意大利作曲家、歌唱家和诗琴家卡契尼,也是佛罗伦萨“同志会”的主要成员之一。同时他是美声学派的开创者,也是歌剧的创始人之一。在歌剧的诞生和早期的发展中,他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卡契尼这位作曲家具有非常厉害的创新精神,为了去追求如何完美表达诗歌和歌词的美感,也为了让音乐能够更加的富有艺术感染力,开创了主调音乐的独唱歌曲,又用独唱的旋律来对演唱时的语言进行抑扬顿挫的强化。

1601年开始卡契尼用了十三年的时间专门为美声唱法撰写了两套牧歌作品集,并且用《新音乐》(Nuove Musiche)作为这两套牧歌作品集的名称。他作为第一个标记出音乐符号的作曲家,要求演唱者必须尊重谱子,这才有了禁止歌手的即兴发挥这一条规定。他为每一首声乐作品都已经写好了每一个装饰音的唱法,就是为了完全的表达出所希望展现出的情感。这部声乐曲集在1602年问世,一经问世便使当时的复调艺术产生了质疑。他觉得复调艺术破坏了歌词要表达的意义,并主张采用单声部旋律进行艺术歌曲的创作。

《新音乐》是意大利最早的古典艺术歌曲集,这部划时代的歌曲集中收录了他用单声部旋律这种新风格写出的艺术歌曲伴奏,而我们所要举例的歌曲《阿玛丽莉》就编在了这部声乐曲集当中,也成为了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同时他在声乐方面也拥有着非常高的造诣。他是美声唱法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声乐教育家。目前国内只能找到《阿玛丽莉》这一首艺术歌曲,这是让我们非常遗憾的一件事情。所以国内对于卡契尼的这部作品集还需要更加努力的去进行研究。

3 《阿玛丽莉》的创作背景

《阿玛丽莉》是卡契尼在巴洛克时期中创作而出的声乐歌曲,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成就就是歌剧的诞生,同时这个时期也是国外各种优秀声乐作品汇集的巅峰时代。许多的艺术歌曲从歌剧中流传到今天并且演变成世界级声乐领域中的经典声乐曲目。巴洛克时期的声乐作品距离今天虽然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但是它们却具备了优雅的歌词和丰富优美的旋律,这些艺术歌曲背后的艺术价值是非常大的,也是当代的音乐专业院校中音乐学者们的研究和演唱的典范。

这首艺术歌曲的创作背景是出自瓜里尼所创作于中世纪的一篇优秀的抒情诗《忠实的牧羊人》中一首。其中描述了牧人米尔蒂洛和山林水泽女神阿玛丽莉冲破神明的预言,历经了千辛万苦,最终战胜了狡猾女人的阻挠,结成美满姻缘的故事。他在剧本中描述故事的时候,戏剧冲突鲜明,音韵旋律多种多样,是一首典型的悲喜剧相杂糅的作品。

4 《阿玛丽莉》的音乐本体分析

4.1 歌词分析

声乐语言即声乐作品的歌词,也是分析国外声乐作品的重点之一。我们在学习国外的艺术歌曲时,首当其冲的便是要认真的去看歌词直译的意思,其次我们要了解声乐作品的内涵。因为有歌词的存在,才使声乐艺术的音乐形象更加的鲜明、集中。这首歌曲中我们强调的语气词有“mia bella”我美丽的姑娘、“credi”相信、“mio cor”我的心、“dolce”

甜蜜的等(详见谱例1、谱例2)。当然,这只是笔者觉得需要注意强调的词汇。就好比汉语中的“我爱你”,人们通常都会强调出“爱”这个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有人也觉得“我”和“你”会较为重要。所以每个人强调的歌词也是不尽相同的,正是因为如此,外国声乐作品的歌词才会被翻译家们直接进行翻译,一方面为了让演唱者更直接的看出歌词中自己所要强调的部分,另一方面也唱出自己想要流露的情感。

31a005d3b41420739217b41168c32c02

  谱例1

3cd48147f6c6cbd43a9bba11b63f9e66  谱例2

  4.2 曲式分析

整首歌曲一共有49个小节,采用的是复二部曲式的结构。歌曲又奉承了三个非常清晰的部分“A(1-10小节)+B(11-27小节)+B’(29-49小节)”。

整首歌曲节奏为四四拍,速度为Moderato中板,表情记号是Affettuoso深情地(详见谱例3)。

b650c452a715db16b26d856c5d4d01db

  谱例3

  歌曲的主调式调性为‘g和声小调’,随后作曲家卡契尼利用关系大调在第四小节出现‘bB大调’(详见谱例4),在这一小段的转调后又转回到‘g和声小调’。而在歌曲的小结尾处,调式调性又从‘g和声小调’转入到了‘G自然大调’并在‘G自然大调’上结束全曲。

e5c9e79ae108148bae78a609ee5b9931

  谱例4

  这三个乐段在对比和衬托中,显得相辅相成、旋律优美、泾渭分明。在音乐材料的对比下,既增强了歌曲对艺术的表现力,又丰富了这首艺术歌曲的主题上的内容。通过和声和曲式的分析,作曲家想要表达出一种纯洁、真诚、亲切的情感。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应该注意音与音之间的连贯性和均匀干净,并且在咬字上需要做到口齿清晰,让听众能清楚的听清歌词。

5 《阿玛丽莉》的演唱技巧分析及学习外国作品的问题与正确步骤

5.1 《阿玛丽莉》的演唱技巧分析

在分析完《阿玛丽莉》的歌词和曲式后,我们应该根据作品要求的速度以及自己对整首作品的理解和分析,在钢琴上进行弹奏以便更好的熟悉旋律。而采用这种方法,是为了避免在已经熟悉旋律的时候会过度用嗓,并且还能节约声音能量。等到旋律完全熟悉以后再将歌词加入旋律中进行演唱,因为之前我们已经熟悉了歌词和旋律,所以这个时候再来进行这项工作我们就会轻松很多。

演绎国外声乐作品的时候,歌唱者通常都会忽略表情与力度这两个重要的元素,这也是作曲家最想要表达的内容之一。我们通过谱子与作曲家沟通的时候,当然不能忽略有关表情记号跟力度记号这两个最为关键的语言。

演绎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作品时,音乐术语“dolce”的意思是甜美柔和的,“amoroso”的意思是爱情的。这两种音乐术语是我们在演唱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到的地方。因为这些音乐术语是巴洛克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一些东西,而这些因素也往往与我们演唱时候的发声部位以及音量大小相关联。所以我们在演唱巴洛克时期的作品时,应该控制好力量,唱出抒情、婉转的美感。

在《阿玛丽莉》的歌曲表演中,一开始就需要演唱者真情流露。要求以P的力度,“Moderato”中板的速度,情感上要求“affettuoso”深情地,来进行开头的演绎。与此同时也需要“dolcissimo”非常温柔、甜美的和“legato sempre”来保持连贯,让演唱的音符之间富有律动性。因此,在演唱《阿玛丽莉》这首歌的起音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需要做足前面充分的准备,才能开口演唱。而在第一小节开始的那一句,也应该遵循“legato”的原则,同时又要在P(弱)的基础上渐渐发声到中强后渐弱的过程。所以其实对于歌曲的表达,作曲家是想通过这些表情记号来诠释他的心情,以及传达给演唱者所要要表达的情感。

熟悉了整首作品后,还可以尝试对作品进行再创作。对于这首声乐作品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可以加入自己所理解的情感特点,也可以通过聆听其他歌唱家的版本来寻求灵感。

《阿玛丽莉》这首作品被许多中外的歌唱家演唱过,从国内的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男低音歌唱家峦峰,到意大利女中音歌唱家塞西莉亚·芭托莉,还有X女中音歌唱家乔伊斯·迪多纳托。这些著名的歌唱家都对这首歌非常青睐并且也有着十分精彩的演绎,很值得演唱者去学习借鉴。还可以通过聆听各种歌唱家的版本,取其精华,寻找自己喜欢,并且适合自己的方式加入到演唱当中,为自己的演唱增添色彩。

5.2 学习外国作品的问题与正确步骤

作为学习声乐的学生,在拿到一首新的外国作品的时候,常常会使用以下这几种方法和步骤进行学习:

在拿到谱子后直接视唱,然后在旋律非常熟悉了之后又去跟着音乐哼唱并进行模。通过网络上搜索,直接聆听音频文件并进行旋律、节奏和歌词的模仿。和演唱过这首歌曲的同学们进行交流学习。以上这些学习作品的方法是比较常见的,通过这种方法并不能完整解读出作品,只能学会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这样的学习方式其实和普通的练声曲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区别。

在演唱者学习一首作品时,如果不仔细的对各种要素进行解决,那么我们就完全无法理解歌曲中所要传达给我们的意境,也就没有办法将自己的体会完全融入到歌曲当中,更无法将作品优美的意境传达给听众们。

反过来说,当我们了解了整首作品之后,才可以通过作品为媒介和作曲家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和对话,然后进一步的在作品中加入自己的情感,使作品进行升华,最终再通过自己的演绎传达给听众最真实的音乐感受。

音乐无国界,只要将情感融入到声音和表演中去,观众一定能够感受得到歌曲中的表达。下面笔者将演唱者在学习外国声乐作品中所需要用到的步骤整理如下:

通过了解作曲家分析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和风格。根据歌词的中文意思有感情的朗读读熟歌词。分析艺术歌曲的调式、调性及其结构等要素。注意表情符号和速度符号的应用。通过一定的速度弹奏旋律单音,直到完全熟悉旋律,并最终开始演唱歌词旋律。通过从网络上搜索音频或者视频参考多个歌唱家所演绎的版本来进行学习。寻找钢琴伴奏进行磨合并向弹奏钢琴伴奏的老师询问建议并进行修改。通过上述的步骤进行练习,便可以很好的解决声乐学习者在学习外国作品上的问题。

6 总结

学习国外的声乐作品对于声乐学习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目前中国各个音乐院校的声乐教学也在大量选用意大利语的声乐作品。因为意大利声乐作品的元音十分纯正,也非常的适合声乐学习者练习和演唱,所以学习意大利语歌曲也是我国声乐学习者的必经成长之路。

笔者认为,声乐艺术的美不仅仅是通过声音技术来体现,还包括声乐作品中的内涵跟情感的美。只有按照正确的学习步骤进行练习,才能完全的将国外的声乐作品唱出自己的情感以及丰富的层次。

可能有些声乐学习者会认为这样的学习步骤过于繁琐,但是只有在提高对自身要求的时候才能满足听众挑剔的耳朵,才能将声乐学习者自己的声音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的艺术。

参考文献:

[1]姜宝龙:《浅析卡契尼艺术歌曲《我美丽的阿玛丽莉》中的演唱处理》,大众文化,2018(08),146

[2]王跃辉:《声乐基础教程》,湖南文艺出版社,2015

[3]杨九华:《历史演进中的西方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2013

[4]李应华:《西方音乐史略》,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

[5]沈旋:《西方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6]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7]雅各布·布克哈特(瑞士):《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商务印书馆,1979

[8]尚家骥:《意大利歌曲集》,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9]秦北涛:《刍谈声乐作品学习的几个步骤——以《我爱你中国》为例》,音乐时空,2013

[10]李玉娟:《歌曲《阿玛丽莉》的演唱分析》,大舞台,2010

[11]佚名:《动听的音乐 动人的诗歌——《阿玛丽莉》声乐作品分析》,音乐大观,2013

[12]段强:《浅谈外国声乐作品的学习技巧》,大舞台,2010

致谢:

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在此我将感谢所有老师们,感谢他们对我的栽培,谢谢他们四年来对我的耐心教学和指导,我们即将离校,有太多的不舍,但还是要挥手说声再见,这四年,我也改变了许多,成长了许多,愿毕业后的我们都可以一切顺利,前程似锦!

浅析卡契尼艺术歌曲的演唱技巧及作品 ——以《阿玛丽莉》为例

浅析卡契尼艺术歌曲的演唱技巧及作品 ——以《阿玛丽莉》为例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5月24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3121.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3年5月20日
Next 2023年5月25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