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吴祖光话剧《风雪夜归人》的悲剧艺术

《风雪夜归人》是由吴祖光先生创作的一部经典话剧,这些年分别由广州芭蕾舞团在各个地方由舞蹈的形式演绎出来。整个舞蹈剧目演绎了一个让经典立起足尖的传奇,整个话剧用倒叙的手法,通过抒情的一面体现出人物内心的挣扎反抗。它是一部悲情爱情。以此来体现这

  引言

  这是一部曾在第九届艺术节上引起轰动的优秀剧目。《风雪夜归人》这个舞剧主要上演了一个京剧名伶魏连生和达官贵人的宠妾玉春追求人生自由和纯美爱情被歼灭的悲情。戏的动人之处刚好在于它的缺憾、不圆满,这也是这部剧令观众为之动容的原因所在。《风雪夜归人》它是一部有着浪漫主义色彩和有着深刻哲理的悲剧故事,通过芭蕾舞的侄释上演了一场悲切凝重的感人故事。同时此剧在舞蹈上吸收中国传统的民族舞蹈、戏曲等艺术形式,并且用深刻的主题、鲜明的人物、柔美的芭蕾舞夹杂了民族的特色和优美的传统音乐,更加突显了其主题,增加了悲剧的表达效果,对中国民族芭蕾的创作也做了有益的尝试,改变了以往多以革命为题材的芭蕾剧作。这是一部创举,其中的悲剧美引入深思。
论吴祖光话剧《风雪夜归人》的悲剧艺术

  一、《风雪夜归人》美学层面的悲剧艺术

  (一)《风雪夜归人》悲剧内涵

  1、命运悲剧
  剧中主人公玉春和魏莲生的生活都是以悲剧结尾。玉春是个光彩照人的悲剧形象—“人比茶花艳,命比茶花贱”。同时也是当时社会被侮辱与被损害妇女的典型。一方面,她美丽善良,不慕富贵,另一方面却又是出身低贱,命运多并的姨太太。嫁给苏鸿基后,她不满足法院院长赐予她的那种安逸、富贵而又无聊的“金丝鸟”式的生活,她清楚地明白自己终究不过是他人手中的玩物。她也不屑少壮军官徐辅成的武力胁迫或礼物引诱,有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节操。特别是当她遇到了魏连生之后,她内心深处对纯真爱情与自由个性的追求之火便更加炽烈、坚定地燃烧起来,终于作出了与连生一起出走的大胆决定。尽管由于兰儿的告密而来能遂愿,又被当作“礼物”再次蒙羞出卖,然而她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勇气和对纯真爱情的执着和坚贞,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
  魏莲生也是一个奋力与社会抗争,让人敬佩和同情的悲剧的形象。他在众人的拥戴中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但秉性善良,也确实能为人做很多好事,排难解纷,扶危济困。当他明白他身上那些光彩的东西并不是自己的价值所在,而是别人的捧场。弄明白了这点后,他就宁可舍弃他的一切虚假的荣华,去做一个真正的人。他果断决定与爱人出逃,做一个独立自主的真正的人,但却未能成功,反而付出了他最好的嗓子被赶出了他在的城市,流落街头的惨重代价。
  二十年后,渴望与恋人再见一面的小小愿望还没能实现便撒手人寰,结束了这一生。但他用那不屈的眼光表明了对自己抗争的无怨无悔,体现了男子汉的倔强与尊严,当他昏倒在雪地中也奠定了本剧悲情的基调。他用他的行动证明了人性之美的创造是要经过斗争、付出代价的,而只有经历过斗争、磨难的人性之美才更值得尊崇,更值得宝贵。
  我看了根据吴祖光同名的话剧改编的芭蕾舞剧《风雪夜归人》后,首先是觉得这部悲剧舞剧像诗一样的美好,并且沉寂在它的悲痛之中,凄凉的悲剧美使观众难以释怀;另一方面对于人性的善恶美丑又有了清晰的体会。《风雪夜归人》讲述了一部人生的悲剧,它不仅通过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和朴树迷离的故事情节,将善恶美丑演绎的淋漓尽致,跌宕起伏,给人余味无穷的美感享受。而且通过各个个性鲜明人物的悲剧命运,折射出现实的百态。一部优秀的芭蕾舞剧是具有永恒意义的,能够反映出普遍性的问题。所以,在这部舞剧的五幕之中并没有明确地交待时间、地点,只提了那是高贵但却蒙受着耻辱的社会,黄金埋没在泥沙里的时代”,“在那样的时间,到处都有那样黑暗困惑的地方”。这样特别地将时间、地点淡化掉,反而用了五幕的倒叙手法来展现舞剧是希望观众不要将故事局限在某个时代,某个地方,它表达了一种现象,社会的不公和黑暗。表达了一种普遍性,在剧中人物生活中找到熟悉的画面,因为这才是永恒的东西,才是值得人们思考的东西。通过表演我们可以看出,作家不仅在剧中审思自己,还用一双发现社会的不公不平,维系生命尊严的眼睛看待社会上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他在每个演员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用肢体的语言讲述了人物的发展感染观众,能够穿越时空反应社会的普遍特性,正巧,这也是值得我们去认识、思考的社会观,价值观。从人生的悲剧里我们可以感悟人生的辛酸不易。
  2、社会悲剧
  除了命运悲剧,这更是一部社会悲剧,玉春、魏莲生个人悲剧从根本上来说都是由当时的那个时代和社会造成的,此舞剧表面是指封建制度,从它已经影响了人们追求自由、独立、尊严的意识。魏莲生如不是因为玉春的点醒,依旧意识不到自己真正的处境,就这样浑浑噩噩一辈子,这是封建制度摧残的结果。在这个战火纷乱的社会,人们已经越来越麻木冷漠、自私自利,兰儿可以为自己的私心而告密,破坏玉春和莲生的约定。苏鸿基也可以为了名利不择手段的往上爬,本质是专横、自私的,玉春的悲剧更加体现了那个封建专制社会的黑暗、虚伪与冷酷。
  3、人文思想悲剧
  这部戏其实有一个铺盖,表面上演的是爱情悲剧,实际上它宣扬的是一种人文思想。剧中的感情戏,跳深情动人,丝丝入扣,扣人心弦,有着浓浓的诗意。虽然表达的悲剧,用足尖的芭蕾演绎却像诗一样的委婉动人。开始名伶魏莲生对自己的生活无所反省,同时一样生活在锦衣玉食中的宠妾玉春却痛苦地意识到自己不过是别人的玩物,有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她寻求自己的幸福,追求什么的尊严。想问感情的解放,爱上了天性善良却“苦不自知”的魏莲生。玉春的出现,也使魏莲生从浑浑噩噩中惊醒过来,决心要做“一个男子汉”。他们追求自己真实情感,向往自由平等的生活。憧憬明天的社会,维护自身的尊严。但社会是残酷的,第二序幕为了摆脱戏子被人玩乐的处境,两个人相约出走,但未能如愿。魏莲生最后死在一个雪地中,玉春也不知所终,但他们毕竟进行过不屈的抗争,得到过“人的快活”与“人的生活”。正是这种对“人”价值与尊严的追求,使本剧焕发出夺目的光彩。序幕和尾声对风雪夜的大段描写也是亦有描写亦有评论,烘托出一种强烈的悲剧气氛。

  (二)《风雪夜归人》悲剧风格

  《风雪夜归人》这部舞剧,在艺术角度上,拥有其独特的魅力之处。尤其是将诗情画意的风格贯穿全戏。在情节上的构造上,人物的语言上,舞台的说明上都是满腹诗意。将其归类为一部具有启蒙色彩的舞剧也是许多学者达成的共识。不仅仅是为烘托抗日题材,他的创作更不是服务于革命战争,而是描写普通人。深入来探讨关于人、生活、生命的问题。
  1、人物关系
  舞剧中清晰的人物关系,尤其是对于展现和烘托悲剧氛围的效果很好。将话剧中原有的魏莲生的跟包儿李蓉生、苏鸿基的管家王新贵与苏家的小丫环兰儿被合并为一人—兰儿;次要人物马大婶、二傻、小丑等则被完全舍去了。根据著名剧作家吴祖光的同名话剧改编四幕芭蕾舞剧《风雪夜归人》,打动了很多观众。省去的人物为充分运用舞蹈的肢体语言语言着力于主要的人物关系和发展的人物的刻画以抒情的场面的铺排和渲染,腾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空间,为舞剧的艺术再创像诗一般的单纯。精炼,舒展提供了成功的先天条件。
  2、叙事手法
  其次,这种特色还表现在千净、利落、简洁、洗炼的叙事手法上。如序幕拉开,以贫病交加的魏莲生故地重返,昏倒在风雪之中,迅速地奠定了全剧的悲剧忧伤之情。第二幕中,苏鸿基和玉春牵手,并为她披上披风,简洁明了地说明玉春的身世已经改变,成为官家的姨太太了;魏莲生和玉春的一个顾盼、一次凝视,一次相拥,就清楚表明二人的情感在快速发展着。编导的这
  寥寥几笔浓墨,就将规定情景和情节发展的指向交待得清清楚楚;几笔淡彩,则立刻将人物关系和人物的走向表述得明明白白。这种洗炼、大气的叙事手法,实在令人称道。该舞剧用了大量的段落,以细腻的抒情手法描述了男女主角情感的发展,从惊鸿一瞥到深深相爱,从战战兢兢到心随所欲,从犹豫迟疑到决然私奔,无不表达的丝丝入扣,细致入微。最后在舞美、灯光方面,都完全有别于传统的喧闹、绚烂夺目,而是千净、清新、简练。与剧中人物的悲剧命运和男女主角的爱恨交织的恋情相呼应。

  二、《风雪夜归人》剧情层面的悲剧艺术

  《风雪夜归人》这部芭蕾舞剧,由广州芭蕾舞团精心创作排练,不仅尊重了原著,而且进行了大胆的创作。我认为《风雪夜归人》比过往我曾经欣赏的任何外国剧本都更容易理解,也能让人进入深深的思考和沁心的感动。最为让人记忆犹新的是其中的一段“玩偶舞”,这段舞蹈表现了一种生命状态,即女主角玉春在男人间一再易手,让舞者在紧身衣的装扮下与挂满着美丽的华服的衣架,时而靠近时而分离。表达了一种虽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却感觉行尸走肉般深深的无奈与无尽的痛苦。“雪花舞”则表现的是男女主角经历了死别的痛苦之后,把内心的那份渴望通过外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展现出了一个凄婉、美丽、浪漫的圆满结局。这场舞剧玉春的扮演者即女主角傅妹表示说,这部舞剧其中加入了很多其他艺术形式和常规没有的芭蕾动作,而不是像以前的那样的程式化的古典芭蕾。在表演过程中,一些难度系数较高的动作,如空中翻滚、抛举动作可以给观众带来很强的视觉冲击效果。
  在《风雪夜归人》的结尾部分,悠扬深情的乐章响起,男女主角莲生和玉春被饰演雪花的舞蹈演员们所隔开,在这些“雪花”的纷纷烘托下,营造出了一种唯美的风格,玉春化作蝴蝶翩翩飞舞,莲生也随之翩翩起舞,在他们的身后,终于如神仙眷侣般被人羡慕。这舞剧《风雪夜归人》通过其浪漫、唯美、清晰的舞台表现力,让一部经典的话剧成功站上了塔尖。

  三、《风雪夜归人》编排层面的悲剧艺术

  最开始是西方的芭蕾舞剧起源较早,但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的芭蕾舞剧都不乏感人至深的经典悲剧作品,芭蕾舞有着复杂的结构形式和特定的技巧要求,《风雪夜归人》男女主角的配合控制动作尤为多,以烘托主要人物,渲染情节气氛等。第二幕中,魏莲生和玉春的一个顾盼、一次凝视,一次相拥,就清楚表明二人的情感在快速发展着。编导的这寥寥几笔浓墨,就将规定情景和情节发展的指向交待得清清楚楚;几笔淡彩,则立刻将人物关系和人物的走向表述得明明白白。与后面的男女主角的爱恨交织的恋情相呼应。这种洗炼、大气的叙事手法,实在令人称道。该舞剧用了大量的段落,以细腻的抒情手法描述了男女主角情感的发展,从惊鸿一瞥到深深相爱,从战战兢兢到心随所欲,从犹豫迟疑到决然私奔,无不表达的丝丝入扣,细致入微。最后与剧中人物的悲剧命运和男女主角的爱恨交织的恋情相呼应。而在舞蹈方面,该剧充分发挥了芭蕾艺术所具有的独特表现形式的优势,以当代人的视角来阐述,将一个感人、凄美、婉转的悲情故事慢慢到来。该剧在抒情与叙事的过程中,又融合了抽象化的处理,将肢体语言的细腻、传情的艺术特长得以发挥。在舞蹈的处理上,不仅具有原有的芭蕾舞的风格,还结合了传统的民族舞蹈、传统的戏曲等各类元素。该剧在富有诗意的思想内容上、在特征鲜明的人物形象上、在情感浓郁的民族风格上和柔和优美的传统音乐上,都对芭蕾舞剧所原有的特征进行了一个富有意义的尝试。
  《风雪夜归人》是吴祖光先生的代表作。多年来,评论界一直把这部优秀的作品视为革命题材的剧作。然而,这部作品的真正价值在于它对人、生活、生存价值这些普遍而永恒的问题的探讨。吴祖光先生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在剧中表现了个人生存的艰难,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独立人格的追求。
  由话剧或者其他剧种改编而成的芭蕾舞剧并不少见,但以这样一个“清淡”题材的《风雪夜归人》做芭蕾舞剧却比较特别。国家年夜剧院张贴的那幅《风雪夜归人》的招贴更是画面清淡,禁不住让人对舞剧的创意心生神驰,这个舞剧的总导演,她多次对记者强调她的舞台理念要“清洁、清爽、高级”,“我不要震撼,不要气焰磅礴,不要人海战术。要的只是一杯清茶”。

  结语

  总而言之,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无论是在题材形式还是在主题思想和创作艺术上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它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印记,同时,它又是一部可以超越时代的经典之作。作为旧时代的爱情悲剧,哀婉而又充满诗意的抒情风格,使得该剧作具有凄婉动人的审美效果,但是,它又不是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它通过爱情悲剧来表现出人的思想的觉醒,进而探究人生的真谛。从某种意义上说,《风雪夜归人》是一部饱含深刻人生哲学思考的哲理剧,它所表现的是一种思想的解放和人性的解放,是对人的生存价值和人生观的深刻思索。我想,这是《风雪夜归人》作为经典的真正价值和魅力。

  参考文献

  [1]苏鹏.浅谈《风雪夜归人》的艺术魅力[N].文艺报,2017-05-31(006).
  [2]王国杰.《风雪夜归人》:阶级社会中觉醒者的悲剧[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0(03):46-49.
  [3]高佳.浅谈芭蕾舞剧《风雪夜归人》的悲剧美[J].大众文艺,2014(19):155-156.
  [4]费守疆.风雪夜归人——根据吴祖光先生同名话剧改编[J].戏剧文学,2013(08):28-42.
  [5]姚思彧.自知的迷思——重读吴祖光《风雪夜归人》[J].戏剧文学,2010(11):55-59.
  [6]罗丽.风雪夜,人归何处?——《风雪夜归人》随想[J].南国红豆,2010(01):15-17+19.
  [7]王雪.在戏曲的深层背景下——吴祖光《风雪夜归人》再探[J].戏剧文学,2009(05):22-27.
  [8]杨清健.《风雪夜归人》主题新探[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01):121-122.
  [9]曹蕾.中西戏剧“写实”与“写意”的融合——论《风雪夜归人》兼看话剧的民族化进程[J].艺术百家,2005(06):47-50.
  [10]胡星亮.《风雪夜归人》的抒情风格[J].艺术百家,1987(03):114-125.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6566.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3月6日
Next 2022年3月7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