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分析

 摘要:淮安方言是江淮方言的一部分,前人对淮安方言的语音虽有过较多研究,但并未对淮安区(原楚州区)方言与普通话的共同点与差异作详细的、具体的探讨。本文将在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对淮安区淮城镇方言与普通话进行比较,着重发现二者差异,探索淮安人学习普通话时的重点和难点,有助于普及和推广普通话。

本文以淮安市淮安区淮城镇方言为研究对象,从语音角度,通过与普通话语音的对比,归纳总结淮安方言的语音特点。其中主要包括淮安方言声母系统、韵母系统、声调系统以及音变特点。对比主要通过表格这一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

 关键词:淮安方言;普通话;语音;对比

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地域变体。由于社会的发展,居民逐渐向四周扩散,有的集体向远方迁移,有的和异族人接触,与当地土语混杂交融,汉语逐渐分化,产生了分布在不同地域上的方言。地域方言既是受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等因素影响的结果,也是展现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国人自古就有“南北差异”这一概念(比如“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南蛮”、“北侉”……),而江淮之间正是我国划分南北的重要标志。经众多地理学者研究检验,最终发现“秦岭——淮河”不仅是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还是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淮安成为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的地标之一。

一、淮安方言与普通话声母系统比较

淮安话有18个声母(零声母+17个辅音声母),普通话有22个声母(零声母+21个辅音声母),二者既有相同,也有不同。这些相同与差异,依旧通过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

(备注:中间为例字,两边分别为它们的普通话发音和淮安方言发音。为更加清楚、直观地展现异同,读音相同或相近的例字声母,将用√显示;差异较大的,则直接用国际音标标出实际读音。)

普通话声母读音 例字 淮安方言声母读音
b[p] 八、兵、病
p[pÁ] 派、片、爬
m[m] 麦、明
f[f] 飞、风、肥、饭、副、峰
d[t] 多、东、毒
t[tÁ] 讨、天、甜
n[n] 脑、南、年、泥 l[l]
l[l] 老、蓝、连、路
g[k] 高、共、歌
k[kÁ] 开、裤、看
h[x] 好、灰、活
x[þ]
j[tþ] 酒、九、讲
解、街、家、碱 g[k]
q[tþÁ] 清、全、轻、权、钱
敲、铅 k[kÁ]
x[þ] 想、谢、响、县、虾
吓、鞋、蟹 h[x]
z[ts] 字、贼、坐
c[tsÁ] 刺、草、寸、祠
s[s] 丝、三、酸
zh[t§] 张、竹、柱、争、装、纸、主 z[ts]
沾、债 j[tþ]
ch[t§Á] 抽、拆、茶、抄、初、床、车、春、船 c[tsÁ]
sh[§] 事、山、双、顺、书、手 s[s]
十、扇、设 x[h]
r[½] 软、肉
热、染 O
肉、如 l[l]
O 味、问、熬、月、安、温、王、要 O

从上表的对比可以大致看出看出淮安方言既有与普通话的相同点,也有一些自己的特点,分析总结如下:

相同点:

1.淮安方言与普通话共同拥有18个声母(零声母+17个辅音声母),分别为b[p]、p[pÁ]、m[m]、f[f]、d[t]、t[tÁ]、l[l]、g[k]、k[kÁ]、h[x]、j[tþ]、q[tþÁ]、x[þ]、z[ts]、c[tsÁ]、s[s]、r[½]、O。

2.有唇齿擦音f[f],f[f]与h[x]不相混。

3.浊音声母数量少,只有鼻音m[m]、边音l[l]以及卷舌通音r[½]。“古全浊声母在淮安方言里全部清化,逢塞音、塞擦音、平声读送气音,仄声读不送气音,与普通话一致。”

不同点:

1.只有两套整齐配套的擦音和塞擦音,即z[ts]、c[tsÁ]、s[s]—j[tþ]、q[tþÁ]、x[þ](普通话三套,为z[ts]、c[tsÁ]、s[s]——j[tþ]、q[tþÁ]、x[þ]——zh[t§]、ch[t§Á]、sh[§]),没有卷舌音zh[t§]、ch[t§Á]、sh[§],普通话里读zh[t§]、ch[t§Á]、sh[§]的,在淮安方言里大多读成z[ts]、c[tsÁ]、s[s](极少例外,读作j[tþ]、q[tþÁ]、x[þ]),例如“三”和“山”同音,“子”和“纸”同音,“脏”与“张”同音。

2.有卷舌通音r[½],大部分声母读音与普通话相同,如:“肉”、“让”、“软”等,但少数卷舌通音在淮安方言中读作零声母或“l[l]”,特殊例字如下:

读作零声母:“热”、“染”、“然”,“热”的读音与“一”相近,“染”读音与“演”相近,“然”的读音与“盐”相近。

读作l[l]:“肉”、“如”,“肉”字两种读音都有,声母读作l[l]时读音与“漏”相近,“如”字读音与“炉”相近。

但是近年来受文读的影响,这些特殊例字读作卷舌通音的概率有所提高。

3.不能分辨鼻音n[n]和边音l[l]。在淮安方言中,二者均读为边音l[l],例如“蓝”和“南”、“老”和“脑”、“赖”和“耐”声母读音相同。

4.普通话中部分声母为j[tþ]、q[tþÁ]、x[þ]的字,在淮安方言中读作g[k]、k[kÁ]、h[x],例如“解”、“街”、“家”、“碱”的普通话声母读音为j[tþ],淮安方言声母为g[k];“敲”、“铅”普通话声母读音为q[tþÁ],淮安方言声母为k[kÁ];“下”、“鞋”、“蟹”普通话声母为x[þ],淮安方言声母为h[x];“孩”普通话声母为h[x],淮安方言读作x[þ]。“有些字,声母保留了古音的敌法,古见系的开口二等字,多有声母不颚化、颚化两种读法。”4

5.少数在普通话中声母读作zh[t§]、ch[t§Á]、sh[§]和z[ts]、c[tsÁ]、s[s]的字,在淮安方言中与j[tþ]、q[tþÁ]、x[þ]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例如:“沾”、“债”、“在”、“栽”在淮安方言中声母读作j[tþ];

“彻”、“吃”、“才”、“猜”在淮安方言中声母读作q[tþÁ];

“扇”、“筛”、“塞”、“赛”在淮安方言中声母读作x[þ]。

二、淮安方言与普通话韵母系统比较

据《淮安市志》记载,淮安方言韵母系统共有45个韵母(详见本文第二章第一节2.1淮安方言韵母系统表),与普通话韵母系统差异较大,且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入声韵[-/]。

通过与普通话39个韵母的比较,发现仅有16个相同韵母,分别是-i[]、i[i]、u[u]、u_[y]、er[Ô]、e^[E]、ie[iE]、en[«n]、in[in]、uen[u«n]、u_n[yn]、Ang[AN]、iAng[iAN]、uAng[uAN]、ong[uN]、iong[yN]。但另一方面,尽管二者韵母系统都具有这16个韵母,但在实际阅读中,依旧存在差异。由于韵母数量较多且韵母系统较为复杂,所以本文将依旧采用列表格这一直观的方式,以淮安方言韵母为基础,比较例字韵母发音。(备注:发音相同或相近的,同样用“√”表示。)

表格如下:

淮安方言 例字 普通话
[]
狮、指 []
[y] 举、许、鱼
[yE]
[ia] 牙、假 [i¢]
[iE]
[A]
[E] 败、排、来 [ai]
蟹、也、解 [iE]
[e]
[Ei] 背、赔、梅 [ei]
对、退、最 [uei]
里、李、梨 [i]
车、舍、社 [F]
[i] 料、表、秒 [iau]
[Q)] 办、盼、蛋 [an]
铅、眼、间 [iEn]
[iI)] 边、点、天 [ian]
沾、然、扇 [an]
[in] 冰、钉 [iN]
亩、母(“雌性”义) [u]
[AN] 帮、放、浪
[iAN]
[uN] 东、工、孔
朋、风、横 [«N]
翁、瓮 [u«N]
[yI/] 血、月、噘 [yE]
屈、恤 [y]
[uQ/] 刮、袜、刷 [u¢]
[uo]
[i/] 橘、曲、育 [y]
[uÃ/] 郭、扩、桌 [uo]
[i] 衣、题、鸡
谢、切、些 [iE]
[Ô] 二、而、耳
[ua] 瓜、花、夸 [u¢]
[iE] 解、街、械
在、菜、赛 [ai]
[uEi] 水、回、追 [uei]
[ĵ] 豆、够、口 [ou]
[u]
[uQ)] 关、环、玩 [uan]
[yI)] 娟、轩、元 [yAn]
[u«n] 准、顺、文
[iAN] 江、亮、抢
艰、简、限 [iEn]
[yN] 用、熊、穷
容、融 [uN]
[Q/] 八、达、塔 [¢]
夹、掐、瞎 [i¢]
[o/] 泼、末、拨 [o]
脱、说、活 [uo]
鸽、渴、盒 [F]
[Ã/] 博、薄、莫 [o]
乐、各、壳 [F]
剥、勺、烙 [Au]
托、落、索 [uo]
[u]
[iAu]
[«/] 直、吃、十 -i[]
不、佛、突 [u]
得、色、格 [F]
拆、摘 [ai]
黑、勒 [ei]
[u] 五、肚、苦
[a] 爸、妈、打 [¢]
家、下 [i¢]
[V] 波、破、磨 [o]
母(“母亲”义)、初 [u]
[ou]
多、拖、过 [uo]
科、可、饿 [F]
[uE] 块、帅、坏 [uai]
[] 包、刀、毛 [Au]
觉、咬、敲 [iAu]
[iĵ] 刘、秋、又 [iou]
[V)] 半、潘、团 [an]
端、团、暖 [uan]
[«n] 笨、门、真 [«n]
灯、能、冷 [«N]
吞、蹲、论 [u«n]
[yn] 君、训、运 [yn]
[uAN] 王、庄、逛 [uAN]
[iI/] 笔、急、栗 [i]
灭、叶、裂 [iE]
设、彻、热 [F]
[y]
[iQ/] 甲、恰、狭 [i¢]
[/] 白、百、麦 [ai]
[ei]
谷、秃、木 [u]
绿 [y]
国、或 [uo]
迫、默 [o]
[ou]
[iou]
[iÃ/] 略、觉、学 [yE]
[u«/] 出、骨、忽 [u]

从上表大致可以看出,大多数淮安方言与普通话韵母少数存在一对一的关系,多数为一对多的关系, 最多的是一个淮安方言韵母对应8个普通话韵母(韵母[/])。

结合上表和普通话韵母特点,可以总结出以下一些异同点。

除上文提到的16个相同韵母外,二者还有以下相同点:

1.有卷舌韵母er[Ô]。普通话里只有十来个字读[Ô],淮安方言中读[Ô]的韵母同样不多,常用例字有“二”、“儿”、“耳”等。

2. 四呼俱全,都有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分别有例字“妈”、“气”、“土”、“驴”等。

3. 复韵母多。普通话的复韵母比较丰富,一共13个,占全部韵母的三分之一。从《淮安府志》列出的45个韵母来看,其中仅有13个单韵母,剩余22个为复韵母,超过淮安方言韵母总量的2/3。

除了这些共同点,淮安方言韵母与普通话韵母存在较大差异,系统内部差异也较为复杂,下面将介绍、分析这些差异。

1. 淮安方言韵母与普通话韵母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有塞音韵尾[-/],发音短促,传统称为“入声韵”,共13个,分别是[iI/]、[yI/]、[Q/]、[iQ/]、[uQ/]、[o/]、[/]、[i/]、[Ã/]、[iÃ/]、[uÃ/]、[«/]和[u«/],它们各自对应的普通话韵母虽有不同,但也有重合。例如普通话韵母[y]便有“律”[iI/]、“屈”[yI/]、“绿”[/]、“橘”[i/]四个方言韵母与之对应,尽管在普通话中韵母一致,但对应不同例字,它们在方言中的读音并不一样。

2. 普通话有舌尖韵母[]和[],而由于淮安方言中zh[t§]、ch[t§Á]、sh[§]几乎全部读作z[ts]、c[tsÁ]、s[s](少数读作z[ts]、c[tsÁ]、s[s]),所以淮安方言只有舌尖韵母[],没有舌尖韵母[],例如“四”[s]和“是”[s]读音相同。

3. 淮安方言虽然与普通话一样四呼俱全,但普通话韵母合口呼韵母较多,淮安方言韵母开口呼韵母较多,剩下的按数量排序依次是齐齿呼韵母、合口呼韵母和撮口呼韵母。

4. 普通话辅音韵尾只有[-n]和[-N],淮安方言除[-n]和[-N]外,还有辅音韵尾[µ]和[V)],例如“豆”[tĵ]、“刘”[liĵ]、“半”[pV)]。

三、淮安方言与普通话声调系统比较

在本文第二章2.1淮安方言音系概况中已经提及,淮安话声调系统共分为5个声调,分别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入声,比普通话多出入声这一声调。但经过研究发现,淮安方言与普通话声调系统分类虽大致一样,但实际调值存在差异。(调值标记采用赵元任的“五度标记法”)

具体对比如下表:

调类 淮安方言调值 例字 普通话调值
阴平 42/53 爸、妈、梯、包 55
阳平 24 来、麻、泥、鞋 35
上声 21/11 手、纸、懒、你 214
去声 44/55 瘦、字、烂、睡 51
入声 4/5 栗、郭、扩、六

由于缺乏准确测量调值的仪器,仅通过人耳感知存在较大误差,所以本文采用将人耳感知、《淮安市志》、《淮阴县志》等参考文献相结合的办法,总结得出以上调值分类。具体调值的确立仍需要通过仪器测量,但它们的相对差别更易察觉,具体调型(即声调高低、升降的变化模式)基本可以确定,所以上表的淮安方言调值也只是相对调值。

从上表可以看出,淮安方言和普通话声调系统相同点是都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但具体调值存在差异。

1. 普通话阴平调值为55(高平调),淮安方言为42/53(中降调),例如“妈”、“包”等字。

2. 普通话阳平调值为35(高升调),淮安方言为24(中升调),例如“麻”、“来”,二者声调十分接近,但淮安方言比普通话稍低一点。

3.普通话上声调值为214(先降后升曲折调),而淮安方言为21/11(低降调/低平调),没有像普通话那样的曲折变化,较为平稳,音调同样较低,例如“手”、“懒”二字。

4. 普通话去声调值为51(高降调),而淮安方言为44/55(中平调/高平调),调值较高,例如“烂”、“睡”二字,“在淮安方言中很多去声字归入了阴平”。

5. 普通话没有入声,淮安方言入声短促,调值较高,为4/5,例如“栗”和“六”。

 结论

本文运用国际音标,对淮安方言和普通话的声母、韵母进行记录,运用传统的“平、上、去、入”四声以及赵元任的五度标记法对二者的声调系统进行描写和记录,选用例字来自《淮安市志》和《方言调查字表》,尽量选用生活常用字,较少使用生僻字。

淮安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分析

淮安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分析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5月25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3221.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5月25日
Next 2023年5月25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