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一些学校研究小组要求每位硕士生在毕业前发表一篇文章。博士生毕业后有三篇文章要求。因此,我想分享一些我写小论文时的经验,希望能对研究小组的所有学生有所帮助。
我把完成一篇小论文的过程分为五个部分:一是了解小论文的结构;二是建立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三,查阅和消化相关文献;第四,写论文;第五,提交。
1 小论文结构
在我看来,写小论文的第一步应该是了解小论文的结构和常规,以便有针对性,使我们能够更快地建立小论文的结构,有利于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质量。
我认为一般的小论文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模型,第二部分是模拟,第三部分是实验。对这三个部分有了深刻的理解,我们的研究并不缺乏这三个部分,然后这篇小论文就要出来了。
首先,模型,模型是整篇论文的理论支持,是全文的创新,必须写你提到的模型或理论,或方法,什么原则,如何操作,涉及具体参数等,无论如何,这里要做的是,其他人可以理解你写什么,什么可取和不可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涉及到模型的优化,一般可以算是模型部分的一小部分,也可以单独组织。
第二个是模拟。事实上,模拟并不局限于模拟或模拟。事实上,这里的意义在于证明该方法在理论上是可行的或有效的。模拟可以花更多的空间,但我们需要明白,模拟只服务于理论,模型部分是全文的首要任务。
最后是实验部分。这里的实验可以是理论实验、实验室实验或工业现场实验。无论如何,这是为了拿出真实的数据,并在实践中证明方法是可行的。
最后补充一下,以上三个部分只是我认为小论文中比较核心的骨干部分,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小论文的完整结构应包括以下12个部分:摘要、关键词、文献综述、模型部分、模型参数优化(省略);六是模拟或模拟计算;七是实验结果;八是结论;九是参考文献;十是全文公式;十一是全文图片;十二是全文表格。
分别列出参考文献、公式、图片、表格等四部分的原因是文章格式是否符合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四部分(因为文本几乎相同),必须引起足够的关注。
2 建立论文的研究思路
论文研究思路的确立包括两层含义。首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选择一些创新内容作为小论文的内容(创新内容);第二,根据选定的部分,考虑如何写作,如何将单独列出的部分表达成一个完整的部分(写作思路)。
我认为小论文能否主要取决于两点:一是它是否具有实际的应用意义,二是它是否具有别人没有想到的创新。如果我们的论文能满足以上两点,问题应该不大。
最好的研究思路是提出新的方法或改进旧的方法,阐述方法的原理和优化过程,然后模拟验证是可行的,然后实验结果更好,总结结论。
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大致了解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如何提出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创新模型在哪里,如何优化,如何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33.查阅和消化相关文献
在我们确定了小论文全文的写作思路后,我们应该围绕我们的研究思路寻找和消化相应的文献。
3.1 查阅文献
查阅的文献可以包括三类:一类是概述性文献,另一类是针对具体问题的文献,第三类是外语文献。以下是一些查阅文献的方法(知网、万方等)。
首先,我们向您推荐Noteexpress。我们可以使用此软件。只需输入关键字即可找到大量相关文献。然后在文件中建立一个小组,以便于存储这些文献。然后我们可以大致浏览摘要。如果我们认为合适,我们可以直接点击下载原文。如果不合适或删除或保留,没关系。本文件图书馆的下载链接如下。
>lib.ustb.edu.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185
软件界面如下,具体使用教程请咨询六维。
二是SCI-HUB, >sci-hub.cc/。这是一个傻瓜搜索。当你遇到找不到的SCI论文或图书馆没有下载权限的论文时,你可以直接到这个网站输入文章的全名,然后搜索并下载。优点简单完整;缺点是有时不能使用。
第三个是百度学术。毕业后可以直接搜索百度学术。里面有文献互助,每天可以免费求助两篇文章。一般有人求助后会很快回应,就是利用这个平台借用大学生的资源。
3.2 消化文献
所谓消化文献,就是看文献,理解文献,让它们为我所用。一般来说,检查文献很容易,检查后也不难,但很难消化。以下是我认为消化文献的好方法。
首先,给论文中的一些段落、句子或单词写评论。这个评论是给自己写的,就是让自己对论文建立一些看法。当然,这种观点可以是对的,也可以是错的,可以是点睛之笔,也可以是作者的笑话,可以是问题,也可以是理解。关键是让自己写。只有写了,才能真正和这篇文章交流,才能更好的理解这篇文献。
第二,你越看不懂,就越值得思考。因为我认为我们不能理解的地方是一个弯曲的地方,为了理解这些地方,我们不可避免地回去理解上面,寻找线索,所以每次我们不能理解的地方,我们都会测试我们的理解。此外,我认为大多数具有科学和工程性质的文章都有很强的逻辑性。如果有一个难点无法消化,它将不可避免地给以后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当然,这种见仁见智,不求解,刨根问底,个人决定。到了真正看不懂的地方,也可以跳过去,不用太死心眼。
第三,换位思考。当我遇到困难,无法理解作者的思维时,我经常把文章扔到一边。如果我自己面对这个问题,我该如何解决?这种换位思维可以让我们在无法理解作者思维的情况下规划一个大方向,然后两者更接近,这可能有助于我们建立对文章的理解。
第四,与你周围的兄弟和导师进行更多的交流。相信你周围一定有比你更了解的人,或者英语比你好,或者人们比你更理解,三个人,必须有我的老师。即使你的主题导师没有太多的研究,你也应该相信导师的经验和经验足以给你令人钦佩的指导。当然,前提是你愿意交流。
到目前为止,写论文的准备工作基本准备就绪。
4 撰写论文
写论文的整个过程看起来很复杂,但细化后很简单。可以用五个步骤来概括,一个是写文献综述,另一个是文本,第三个是摘要和关键词,第四个是参考文献,第五个是公式和图表。
4.1 文献综述(其实外语是introduction)
Introduction(文献综述)包括四个内容,一是文献综述,二是研究内容,三是学术意义,四是现实意义。
文献综述是外语文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最基本的一部分。只有你的文献综述写得好,人们才能看到你已经准备好了,这是一篇好文章。文献综述一般在1000个单词左右,其实多少都无所谓,开心就好。文献综述主要是阐述现有理论或方法的不足,然后提出自己方法的优点。这里要特别注意批评别人的方法,但是如果审稿人是你批评的人呢??因此,即使你在文献综述部分说别人的方法不好,也不要用强烈的语气词,要么谦虚,要么傲慢,要么合理,要么中肯,要么客观真实地评价别人。即使你批评审稿专家的方法不好,他也不会说什么。
明确前人的不足,明确自己科学研究的学术和现实意义。
文献综述最重要的是全面细致,语言中肯,谦虚谨慎,不卑不亢。
此外,审稿人必须是相关领域的专家,但他们不一定是你研究小方向的专家。你应该制定最坏的计划,也就是说,他根本不懂你的东西,但你仍然需要在这里介绍他,为他建立一个基本的概念,让他理解你的想法。
4.2 正文
文本部分主要是阐述自己的理论模型、模拟和实验,注意严谨的逻辑思维和适当的措辞。
论文写完后,要反复校对,避免语法错误。我的英语水平比较差,所以我去的策略是先写中文,谷歌翻译成英文,自己修改,然后谷歌翻译成中文,再修改,在百度翻译成英文。反正我知道自己基础薄弱,就多用软件,反复琢磨翻译。直到你觉得合适,你才能翻译。
4.3 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是整篇文章的整体缩写。它必须写得特别简洁、全面和精彩。每一句话和每一个单词都必须仔细思考。特别要注意。
摘要基本上是按照的 写“目的、方法、结论”三段手法就行了。先说目的,目的其实包括三点,一是研究范围,二是现有方法的缺点,三是我们该怎么办才能解决这个缺点。目的可以通过这三个步骤来实现。方法部分是你的研究内容,你的实验方法,你的原则,你的实验,可以写一点。结论不是你的模拟结论或实验结论,而是你的研究结论。你可以说实验结果显示了什么结论,但你不能直接把实验结果作为结论。
不同期刊的论文格式可以不同,但摘要部分一般变化不大。摘要部分一般要求在200字以内或250字以内。建议您在200字以内完成,以免在更改期刊时调整摘要部分。
虽然关键词被称为关键词,但他并不意味着你应该选择在全文中扮演几个更重要的部分。必须清楚的是,关键词是用来搜索别人的。这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你的关键词是为别人写的。如果你真的在文章中写了几个发挥关键作用的词,读者在阅读你的文章之前是不可能知道的。他怎么能搜索你的文章?这样,即使你的文章写得很好,也不利于引用。因此,正确的关键词写作方法实际上是找到几个主要类别的单词,在几个领域找到更重要的关键词(但必须是与你的方向相关的领域),这是正确的。
4.4 参考文献
我相信参考文献是最烦人的部分,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每次引用文章调整,你必须重写所有的参考文献标签,非常麻烦;第二,每个期刊对参考文献的具体要求不同,你需要根据每个期刊的不同要求重新修改格式。以ISIJ为例,解释这个参考文献的格式有多麻烦。
[7] J. G. Cao, S. J. Liu, J. Zhang, P. Song, T. L. Yan and Y. Z. Zhou, J. Jour. Mater. Process. Tech, 211(2011), 1768.
第一,名字的第一个字母在前面;第二,姓氏全拼在后面,首字母大写;第三,所有作者都不能省略;第四,最后一个作者的名字可以加and 也可以不加;第五,期刊名称要按照简写标准简写。
还有原文中出现的参考文献,有的是半个小括号,有的是小括号。这个不同的期刊有不同的要求,只能提醒大家注意和查看期刊的要求。
不同的期刊有不同的要求。我们应该注意期刊之间的差异。参考文献是最容易出现格式错误的地方,必须特别注意。
4.5 图表部分
图表在理工科论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是图表,按照规范进行。
首先,尽量使用origin绘制图片,具体导出图片的要求参考以下链接。 >360doc.com/content/15/1008/17/_.shtml
宽度设置的单位一般为cm而不是inch,一般为8.5/8.4cm。注意设置不同的标志点样式,如两条曲线,一条可以用三角形标记数据点,另一条可以用正方形或菱形标记。两条曲线的线型也可以有点不同,虚实,点划线,都可以,自己看设置,但尽量不要设置相同。文章中还有一个Fig.这种一般要加粗,如果图表在段首,一般要写全名Figure。.2。表格基本相同。
在ISIJ中,Figure也被要求 captions和Table captions。除了文章中所有的图表都单独列在后面,还要单独列出一页图表的名称。
5 投稿
投稿也要做好准备,一是查询合适的期刊,二是查看期刊的具体格式要求,三是期刊官网注册信息,四是写推荐信,五是投稿。
首先,查询合适的期刊。LetPub是查询期刊的好网站。在这里,您可以找到行业内的相关期刊。链接如下。我不再解释了。读完后,我能理解。 >letpub.com.cn/index.php?page=journalapp&fieldtag=18&firstletter=。
二是查询期刊的具体格式要求。这本不同的杂志有不同的风格。你只能一个接一个地找到它。你在这里能说的是耐心、耐心和良好的阅读格式要求。事实上,我的英语不好,但很多期刊网站都是英文的,对论文格式的要求往往超过15页,但没有办法。骂人归咎于骂人。骂完后,你必须看看要求。
第三,期刊网站的账号注册其实比较麻烦,只是能走一步看一步,按照上面的步骤如实的填写信息,填补了的就空着。在此可以给大家推荐一下ISIJ。
四是自荐信。自荐信是写给编辑的,用来表达自己文章的创新的,推销自己文章的信。大家注意要在自荐信中说明自己的文章中解决了哪些问题,有哪些创新之处。有自荐信模板,在压缩文件中可以自己查找。
五是投稿,投稿也是走流程,别怕点错,一步步向前走就行了,注意投稿成功之后一般都会收到编辑发给你的邮件,当场发送,所以一定要确认自己收到了投稿成功的邮件了,才相信自己投中了。ISIJ投稿之前还有一个要求,就是需要文章的左右作者签一份联合声明,声明本文未在别处发表过,同意在ISIJ发表,不知道别的杂志什么情况,有的话放心大胆的打印出来,过去签字就好。
至此,一篇小论文总算是投出去了。
6 其他
总结一下整篇小论文的撰写步骤,一是从自己的研究中找创新点,找可以写论文的部分;二是构思这边文章该怎么写;三是为文章准备参考文献;四是开始写文献综述,正文部分;五是写摘要和关键词部分;六是查阅合适你投的期刊;七是看这个期刊的论文格式要求;八是按照论文格式要求修改你的论文,并按照格式整理参考文献部分;九是调整图表的格式,要求,有需要的,重新作图;十是注册账户并投递论文;十一是坐等小修并自行修改。
小论文投出去不代表就完事了,你还要自己再准备,准备好意见回来之后如何修改。我曾经就是在ISIJ 两次推荐发表,最后有一个小问题没有解决,被拒稿。在此分享一点经验给大家,审稿人给出意见之后,要注意好好理解审稿人什么意思,想清楚人家问的啥,然后再作回复,其次是想想本文是否还有别的漏洞,趁机自己改过来。
试过之后我才知道SCI也不算难中,难得是第一次去尝试,只要勇于跨出第一步,接下来就很好办了。即使被拒,你也会信心大增,相信自己,去尝试一下吧。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3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