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当代先锋艺术对城市拆迁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探索,在这些艺术再现中,"拆"不仅意义为物质或建筑的消解,同时也隐喻了人们亲情关系的淡化,就此也映照出老人对拆旧房子的眷恋。在进行城市化的当下,老房子的拆除,人们面对新生活的措手不及,伴随着精神的失落和价值的重构,揭示了拆迁中底层民众的生活问题,包括对于民工居住场所的转变,被迁居民与XX的对话、普通职工与开发商的任务沟通,退休老人记忆的保存等。正是在全中国拆迁工地的断瓦残垣上,通过这种形式,呼吁拆迁的墙内外人得以对话,与而与此相似,编剧也通过自己的作品,代替老年人同主流体制进行对话。我们小组讨论时,组内成员表达了自己的创作理念以及对于此类题材的拍摄热情。之后的剧本创作过程中,编剧更加深入了解年轻一代关于人间温情的思考,以便能够比较完整的勾勒出理想的人物形象、叙述出精彩的故事情节以及较好的去把握影片风格。
在此次微电影拍摄中,本人选择担任编剧一职,编剧作为剧本作者,以文学创作为基本工作内容,通常需要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较强的思考力和良好的表达力。作为编剧,本人的职责是提供故事,安排剧情结构,从思想主旨、人物塑造、故事结构到故事展现的主题思想,全面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之后协助导演理解剧情去创作分镜头脚本,将思想文字化,文字影像化,在拍摄剧本的二次创作中再次提供具体的拍摄细节。在前期创作阶段写出可行性高,内容结构完整,富有创意的剧本。最终和小组成员共同创作出学校和社会能够认可的好作品。
1相关理论与创作方法
1.1人物的弧光
电影的情节呈现出特殊的运动轨迹,例如上升或下降,或者波浪形前进。同时,人物的性格,命运,价值观在影片中也呈现出一定的运动轨迹。[6]好莱坞的编剧教练麦基将人物的这种运动轨迹称之为“人物的弧光”。[4]所谓“人物的弧光”就是人物本性的发展轨迹或者变化,无论是变好变坏,主要通过“人物的弧光”满足观众看到的变化,冲突在人物身上所打下的烙印,进而以一种更为生动直观的方式见证一段情节的发展。许多优秀电影都会通过非常细腻、合情合理的铺垫以呈现人物的变化。如《辛德勒的名单》中的辛德勒,从一个唯利是图的资本家,到一个倾家荡产拯救犹太人的义人,中间的“弧光”不可谓不强烈,但影片能够做到让一切都看起来理所当然,丝丝人扣,观众也毫不觉得生硬突兀。微电影《老屋》中着重通过蔡凝内心前后变化的对比以及在平淡生活中的交流反衬出内心的善良,是逐步思考自己人生价值观的变化。从影片的开始交代蔡凝是一个为升职加薪担忧的普通职员,到给蔡凝交代了工作上的任务,让蔡凝带着工作上的压力去和老太太相处,后来将蔡凝置于一种充满爱的气氛下,被老太太的真心与真诚所触动,随着情节的推进,使得蔡凝在无形的压力下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决定遵循自己的内心,做真实的自己。影片蔡凝从刚开始认为升职加薪是生活上的成就到后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爱,也完成了一系列情感的转变,中间的“弧光”通过人与人的相处展现出来使得影片的情感张力张弛有度,直观见证情节发展,增加影片的可看性。
1.2语言符号与动态画面
影视艺术关注活动影像和语言问题,于是对于编剧“陈述”和“语言”变得尤为重要。采用动态画面与声音的整合使物质现实复原来反映生活,其艺术语言符号可直接诉诸观众的视听感官。[2]如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的是语言,世界上没有一件东西是没有名称的,语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
影视作品中的人物语言一般就是指对话性语言,能最大程度的展现作品主题,真实可信,朴实自然。如阿诺德·施瓦辛格在《未来战士》中知名对白:“I will be back!”(我会回来)等台词,被世界上无数影迷奉为经典。然而《老屋》最后一句对白:站成了路标,站成了永恒也便是影片的主题深化。影片中通过老太太和蔡凝的交流,生活化的语言中复原了两人生活的情景,其动态的画面透露出老太太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关心的这一心理状态,与故事主题环环相扣,呼吁当代青年多关注自己的父母,而蔡凝在照顾老太太时说的话,虽然朴实自然却把她的善良与细心很好的映照在动态荧幕上,刚好与表面追求名利的蔡凝自相矛盾,带来不同的视听感受,推动着情节的进一步发展。

2编剧阐释
2.1影片类型
本片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微电影,微电影《老屋》采用了写实性的创作手法,基于现实生活中升职困难,追逐名利的现象,以公司职员和拆迁户老太太之间的相处过程为切入点,表现出一些人性的亮色,讲述了蔡凝作为公司职员在事业和人性面前难以作出抉择时的挣扎,到最终表现蔡凝敢于追寻自己的内心,继而突破内心挣扎的过程。微电影在结构上运用常规性叙事和回忆性叙事相结合交代出人性价值这一主题,叙事过程中通过画外音的方式来为故事作背景铺垫,以及配合后期更多的艺术手段去表现当代生活最真实的社会状态,从小人物小视点入手探讨人间温情这一深刻主题。
2.2主题思想及社会背景
主题思想:影片旨在发现社会职员在追求名利的路上往往淡化了人间温情的可贵,关注和反映他们的内心变化,通过简单的故事和深刻的主题去传达人世间的真善美,引起更多的年轻人的思索,多陪伴自己的父母坚守自己的初衷。
社会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商业开发以改变城市风貌,拆迁成了各级XX关心的工作。在拆迁执行的过程中,导致开发商和拆迁户之间的社会矛盾愈加突出,在开发商追求经济效益时不惜代价,忽视了人们之间的情意。
2.3内容梗概
逸尔公司的蔡凝到办公室时,正好听到林董在打电话,他正为拆迁的事情烦恼:一个拆迁户老太太始终不肯搬走。这时林董突然想到蔡凝没见过老太太,她可以去做这件事。而蔡凝也一直想要升职加薪,便一口答应了。
蔡凝去找老太太,老太太一开始也不信任她,以为她也是来劝她拆迁的。但是蔡凝为了取得老太太的信任,并没有说拆迁的事情。在此后的7天时间内,蔡凝一直和老太太生活在一起,给老太太做饭、洗衣、唱歌、陪老太太聊天,尽心尽力地照顾老太太。可是她内心一直想得是得到老太太的财产,然而老太太却把她当做自己的女儿,于是蔡凝将计就计扮演老太太的女儿。渐渐地蔡凝取得了老太太的信任。
最后,不幸还是发生了。老太太弥留之际,蔡凝跪在床边,握着老太太的手,眼泪止不住地流。最后老太太不幸离世,她把一切财产都留给了蔡凝,包括老太太一直在写笔记本。蔡凝也顺理成章地完成了林董布置给他的工作任务。
回到公司后,林董对蔡凝一片赞赏,表示公司产业可以继续运作了。但蔡凝心情十分低落,也拒绝的了林董的要求,而将老太太的遗产全部捐给慈善机构。因为她是老太太的女儿…..
2.4创作方法与过程
在剧作的创作上,运用电影写实的手法,真实再现拆迁这一社会大背景下表现出的问题,采用细节与对比的表现手法将老太太和蔡凝的细微部分进行传达,在叙事过程中通过画外音的方式为故事作背景铺垫,结束时用回忆性叙事展现蔡凝被老太太感动的场景,使主题进一步升华。同时通过主观镜头与闪回的技巧,来表达人物的情绪情感变化,整个影片的色彩面貌用质朴真实的生活化色调进行处理,显示出银幕色彩与主题表达变化中的统一。
在创作过程中首先衡量了对于当代年轻人在事业上存在的种种现象,联系当下社会发展的现状和主创人员之间的切实感受确定了自己是否有相关题材的创作热情,在确定了这些前提条件后,由我梳理剧本大纲,经指导老师指导完善细节,调整故事结构等方面的问题,最终完成剧本的终稿,此过程虽作出修改但仍保留最初的创作诉求。
2.5主要人物分析
蔡凝是一个公司普通的员工,刚开始一直想要靠升职加薪来追求自己事业上的成功,于是答应了林董的要求去说服老太太拆掉老屋。后来当她与老太太相处的过程中被老太太的真情所打动,一次次内心的挣扎,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始终是老太太带给她的欢声笑语,随着剧情的一步步推进,最终打消了收获“名利”的念头。通过蔡凝前后行为的转变也是揭示了人间温情这一主题,说明蔡凝有理想,有目标,心中保留着那份温暖与真诚,决定播撒“爱”的坚定信仰。
2.6影片风格:现实性与回忆性相结合
本片的选材及拍摄手法决定了此片的特色和审美追求,即现实性与回忆性相结合。影片风格,是主打生活中的纪实,以生活原型为背景展示人间真情的流淌,也追求了它所具有的电影艺术性。主题思想立意明确,情节追求纪实性和风格化。叙事过程中通过画外音的方式来为故事作背景铺垫,用独特的镜头语言塑造拆迁的混乱等艺术手段赋予了影片更加饱满的生命力。
2.7矛盾冲突把握
矛盾冲突是情节发展的动力和基础,是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6]而矛盾冲突在作品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有不同人物之间的冲突,亦称为外部冲突;人物与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人物与自身的冲突,亦称为内部冲突。对于《老屋》在冲突的把握上,主要是在人物与自身的冲突上进行塑造的,在人物与人物交流之间引起的一种心理反应。影片中第一次冲突是主人公与老太太相处的过程中引起的蔡凝关于在追求事业名利与保持人性善良的抉择时内心的挣扎。第二次冲突点是关于老太太把蔡凝当作自己女儿与想念自己亲生女儿之间的冲突。
2.8节奏处理和风格把握
题材的独特性对生活经验的渗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拟将人间的温情内化于职员与老人的相处,绵绵密密地展开。再者,由于人性的温暖与拆迁合起来这个题材是一个比较虚无的话题,因此我们不想在影片开头就营造一种大而空旷的氛围,所以我们采用了办公室经理谈话,这一较为具体的表现方式,直接交代故事主线,节奏缓缓推进。结局的部分又将节奏放慢,使得在一个篇幅十几分钟的微电影足以让温情这一主题表达的更加深刻。所以,剧本风格定位上我们更加注重人物内心的细腻,情感的真实,使得影片更加迎合观众的需求。
2.9拍摄问题以及处理方法
微电影的整个拍摄中过程中会一直出现不可控因素,即便整个团队事前确定了剧本和场景,有时不得不随着现实条件的变化而作出让步和修改。我们在微电影《老屋》拍摄中遇到的问题:
天气影响,开始剧本中所构思的是在一个露天院子中跳舞,老太太在树下的躺椅上坐着。但是因为天气寒冷不符合具体的情景,演员很难做到细节上的把空,我们最终是选择了在室内唱歌,老太太在窗边等待。
在演员方面,我们的演员并非专业的演员,在多次实践后发现很多限定的语言难以表达出想要的效果,之后我们在与演员沟通剧本时了解到演员的说话风格,于是我们相应的也修改了演员的台词,换成了更加日常化的交流语言。
到目前为止,影片的基本结构已经形成,对于一些细节上的表现还要更加细腻一些,尽可能的丰富人物的性格,使得主题的表达更有感召力,逐步实现我们的创作初衷。
总结
从确定选题、剧本攥写、实施拍摄、后期剪辑历经两个月的时间,经过和团队的默契配合《老屋》这部影片最终完成。作为编剧,本人的职责就是提供故事,安排剧情结构,从思想主旨、人物塑造、情节发展等表达出自己想要的风格,全面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通过常规性叙事与回忆性叙事的表现手法,准确的向观众传达人间温情这一深沉的主题,虽然作品准确表达出了主题,但经过这次实践,更加认识到本人作为编剧方面的不足,在情节的感染力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沈辰,李伟才编.影视制作[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5.
[2]盘剑.影视艺术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
[3](美)欧文.影视短片制作与编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13.1
[4]罗伯特·麦基.故事[M].天津人民出版,2014.9
[5]夏衍.影评与剧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9
[6]陈吉德影视编剧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01
[7]钟欣–提高创作质量讲好中国故事[J].当代电影,2017(06).
[8]许栩电影叙事视角探析.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1,5:1–3
[9]李智伟.命运光影—电影中的人生百态[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11.8
[10]Sabine Schlickers Perturbatory narration in literature und film.Frontiers of Narrative Studies 2017-2 De Gruyter期刊10.1515/fns-2017-0014
谢辞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从选题,拍摄,制作到完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我的学校,导师以及朋友们的鼎力相助。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老师,从大二第一次上老师的课,她的广泛涉猎、严谨学风、创作热情都令我受益匪浅。还有这部作品离不开老师的耐心指导,多次给我们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
其次,我也要感谢我的小组成员,拍摄过程中我们一起解决各种问题,因为大家的努力和陪伴,我们得以共同的进步。
最后我也要感谢我的家人的陪伴,你们永远是我成长路上最坚实的后盾。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