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少儿歌唱的兴趣

 论文摘要

歌唱兴趣在少儿歌唱培养中至关重要,兴趣是一件事情的敲门砖,对事物产生兴趣会有事倍功半的效果,少儿属于对这个世界懵懂无知的年级,兴趣可以是一粒种子植入少儿的心中,对于歌唱培养来说更是,正确引导少儿对歌唱产生兴趣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少儿歌唱现状的研究从而提出如何培养少儿歌唱兴趣

 关键词:少儿;歌唱;兴趣;教学

绪 论

近年来,随着歌唱逐渐推广,受到家长和少年儿童的喜爱,越来越多的少儿投入到歌唱的学习中。而兴趣教学法也开始走入大家的视线。兴趣是我们最可靠的导师,少儿处于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级,从而他们比较好动,注意力集中力低,兴趣教学法通过引导少儿建立对歌唱的兴趣,让他们能够热爱歌唱、坚持歌唱,从而实现歌唱培养。

近年来少儿学习歌唱蔚然成风,但是歌唱学习需要长期坚持,少儿活泼好动,需要引导他们建立歌唱学习兴趣,鼓励他们长期坚持学习。歌唱是培养少儿审美情趣,提高身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抓手,加强少儿歌唱教育,对培养全面发展的青少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研究目的就是利用兴趣使少儿歌唱教学中的应用,更好地培养相关人才。

少儿歌唱兴趣培养需要找到培养少儿歌唱学习兴趣的“切入口”,要辩证地认识“兴”和“趣”的关系,特别是要能够结合少儿的身心发育实际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法,在歌唱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一、 兴趣的重要性

  (一) 兴趣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不仅可以提高人在工作学习上的专注度,也能够有效地避免人产生厌烦心理。良好兴趣的发展可以提高人的适应能力,开拓人的眼界。

也有人曾经说过“兴趣是一块敲门砖”兴趣可以使人一眼就明白自己想要的,从而才愿意认真努力去坚持下去,我曾经就是从听到一首钢琴曲《梦中的婚礼》,从而爱上音乐,并且一直坚持到现在…..中途也想过放弃,但是只要想想这首曲子的魅力,多听听这首曲子,又重新燃气斗志。所以人一定要对某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坚持下去。由此可见,兴趣对我们每个人地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 少儿习练歌唱的益处

(1)提高文化、艺术素养,扩大孩子的视野、扩宽知识面。歌曲是文化的承载体,内容优秀的载体可以让孩子从歌曲中领略到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思乡之情、见识异域文化的魅力、培养恭谦礼让,感恩父母的人格 等,这些元素的积累将来都能让孩子的知识面更为广阔,使其比常人总有更高的眼界,拥有独立的见解。

(2)增强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健康和发育。唱歌可以让孩子锻炼肺部功能,促进呼吸循环。唱歌是发声和用气结合的艺术,唱歌的呼吸方式与日常说话的呼吸方式不一样,采用的是腹式呼吸,是主要用小腹与横隔膜的力量控制与推动来完成气息进出工作,腹式呼吸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对健康有利的呼吸方式,尤其是在体育运动方面受到国际公认的推崇。

(3)对少儿本身而言,可以更好地增强记忆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简易的歌唱学习和基础的练耳学习都是很有必要的。老师经过课前备课、课时上课,课后反思,很多经验总结梳理出简单而有趣的视唱练耳学习,增强了学生感受音乐节奏和音准的能力,精确理解音乐思想的品质,这些技能对少儿学习所有不同的音乐形式都有很好的帮助,也对少儿以后音乐的发展铺垫了很好的基础,是能够让少儿受用终身的一项技能。

 三、 少儿歌唱兴趣的培养

想培养少儿的歌唱兴趣,首先要搞清楚少儿缺乏歌唱兴趣的原因:

1学习动机不明确,缺乏积极性

动机就是指由某一需求造成的,满足各类需求的特定心态和意向。少儿的学习动向是会直接影响少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由此可见,学习动机的重要性。

 2教学模式单一落后

在现在大多数音乐培训机构中,都是采用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老师弹,学生唱”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了固定的模式,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学生,面对很多学生所发生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每个学生有每个学生的个性,从而对于每个学生要进行“因材施教”,而传统教学采用的这种“老师弹,学生唱”的教学模式是非常呆板的,可以说是一种“满堂灌”的表现。也不能说全部否定,我们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泊”。传统的教学在有时也能够使教师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个性教学,我们要改变其这种教学模式,让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存在的合理性,但是不能够完全地只按照这一种教学模进行教学,这就使少儿歌唱教学模式非常单一。

3给予儿童选择权

现在的音乐培训机构,教师在少儿歌唱教学中过于注重自己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在选择取曲方面,教师总是为少儿选择老师认为适合的歌曲,但是少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权利选择学习自己喜欢的歌曲.如果,在少儿自主选择取曲时选择了超过少儿自身驾驭范围的歌曲,教师应该加以正确的引导,而不是完全地代替少儿选择。

那如何培养少儿的歌唱兴趣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来给大家介绍:

(一) 通过上歌唱兴趣班对歌唱兴趣的培养

在进行歌唱教育中,歌唱课是向少儿传达歌唱知识最直接的方法。兴趣班的教师在拥有基础、专业的歌唱知识的同时,还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少儿还处于启蒙时期,正处于兴趣培养的关键时期,歌唱课上教师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来慢慢引导孩子对音乐感兴趣。兴趣班在教材选择方面,考虑到两点:一是图文内容要浅显易懂、生动形象,为了对少儿学习音乐的兴趣产生影响;二是符合少儿这个年龄段的认知能力,不能够过早的灌输一些不符合年龄段比较超前的东西,这样少儿会不适应这种学习模式,从而产生一定的厌烦心理。在对幼儿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少儿的心理特点,根据他们的心理活动选择其他们所能接受的教学活动,来激发他们对学习唱歌的兴趣,孩子们只有感兴趣才愿意学习。可以用不叫舒缓欢快的音乐和配合歌曲的相应的的肢体语言唤醒孩子们放松学习的兴趣。音乐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最好要用直接、系统的教学方式传达给学生知识,还可以在课堂上加入自己的情感来带动少儿的情感投入利用音乐本身想要表达的情感再融入自己的理解。为了孩子们的进步,歌唱教师应该实时关注少儿的情绪,察觉其感兴趣的点,并且用这个点作为切入点,对少儿进行因材施教,从根本上让少儿感觉到学习歌唱的乐趣,从而产生兴趣。

 (二) 通过幼儿园、中小学课堂上对歌唱兴趣的培养

越来越多的歌唱课被引入幼儿园,甚至中小学。除了课堂教学外,首先应该提高学校对歌唱课程的重视度,在学校开设一系列的歌唱歌城,以此来增强学生对歌唱的认识,将歌唱定义为一件快乐的事情,还需要学校定期在校园举办歌唱比赛。此外,歌唱教师必须在本身音乐课堂的基础上,更多的应用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此来丰富教育形式。更加轻松愉快地组织歌唱课程。

声乐教师可以利用歌唱课讲述鼓舞人心的故事,使学生能够感受歌唱后面情感的力量,最终能够以属于自己的歌曲的形式呈现给其他人。语言表达对于解释声乐教师的行为也很重要,让少儿在话语中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并且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的歌唱课上,声乐教师可以与其他学生一起参加相关课程,并根据书中的内容修改和作曲。

(三)通过课余时间在无形中培养少儿对歌唱的兴趣

孩子在下课期间或者课余时间学习的压力都得到了缓解,处于一个轻松、舒适状态。下课期间,学校可以播放适合孩子放松、悦耳的音乐,让孩子保持身心愉悦的状态,还可以在无形中促进孩子对音乐的喜爱。放学回家后,家长可以利用网络媒体有计划性的播放孩子喜爱的歌曲,让孩子在无形中对音乐产生喜爱,激发少儿学习歌唱的兴趣。因此,在轻松的氛围中,可以配合音乐跳跃,感受到歌曲的魅力。根据孩子们的喜好,唱歌的老师为小动物和角色做了头饰、服装、饰品,在轻松的环境中感受到了唱歌的乐趣。业余时间,孩子们对艺术语言歌曲的兴趣可以通过歌曲的动作来激发,尤其是对孩子们来说有趣的歌曲内容。

 (四)用玩游戏的方法,培养少儿的歌唱兴趣

少儿的教育是为其今后的综合发展做铺垫,所以教师在歌唱教学中应该注重少儿的素质教育与人格的塑造,教师不应该为幼儿的歌唱学习设置较多的限制,这样不仅会增加少儿的压力,事其个会起到反作用,不利于少儿歌唱兴趣的培养。教师在实施歌唱教学时,应该针对歌唱内容设计出合理的游戏,将游戏与歌唱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可以帮助幼儿开展更高效的歌唱活动,这种形式的歌唱教学对少儿的兴趣培养是非常有效的,同时还能吸引每一名少儿都参与到歌唱学习之中,是少儿音乐教师应该掌握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在进行《布谷鸟》欢唱教学时,教师可以用“奥尔夫音乐律动”扮演布谷鸟的游戏方法进行手指律动,首先教师要为少儿分配角色,然后针对歌业内容让少儿进行对话,最后引导少儿进行歌唱。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少儿渐渐的掌握歌词。并体会歌曲中的含义,增加少儿对欢曲的理解,进而使少儿快速掌握歌曲。

四、 现代社会对于歌唱发展的态度

  (一) 相关政策

现在,国家更加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已经不是之前只有“读书高”的时代了。在2011年,国家教育部针对于高考也提出了新的教育课程标准,强调到高考成绩中要在保证文化课成绩质量的同时,也应加强对艺术类考试成绩的重视。我国文化部在同年也下发了《关于加强娱乐市场相关问题管理的通知》这一文件,强调对娱乐领域的制度要更加系统、严格的对待,而且在我国往届的春节联欢晚会中声乐节目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

(二) 学校及家长的态度

过去的时代,国家只注重单一的课堂书本教育,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培养,应试教育的普及让学生身心俱疲,随着时代的变换,德智体美的发展更加注重均衡全面,在音乐、舞蹈以及美术等的才艺学习是我国当代少儿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少儿家长摒弃了以往“学才艺耽误学习”的陈旧的思想观念,转为“技多不压身”的新潮思想,开始鼓动孩子学习多门才艺,在学习的同时能够放松身心,寓教于乐。

结 论

培养儿童歌唱兴趣,注重兴趣的连续性,积极探索自身的实践,发挥自身的潜能,提高自身素质,培养个性。这种教育的重点是儿童的未来发展。在音乐教育的整个过程中,你可能会觉得自己起步缓慢,但唱歌本身就需要累积的练习来成长。更重要的是,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探索获得了各种知识。歌唱教师应引导儿童通过观察、想象和创作表达情感,然后通过教学完成完整而成熟的歌曲。有些行动可能还不够成熟,但更符合逻辑的是,这种教学方式强调的是儿童的”教学”,而不是教师的”教学”。学习过程是儿童对知识、技能和认知活动的掌握过程,也是儿童在知识、情感上的心理活动过程。歌唱老师帮助每个孩子了解、创造和思考,这也促进了儿童道德、智力、气质以及审美的全面发展。当今社会,需要孩子全能发展,才艺学习已经是社会公认的科学性培养方案,从小培养孩子的兴趣对孩子有很重要的意义。让孩子学习音乐,不仅能促使儿童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培养儿童的快乐品格,还可以锻炼孩子的性格和身体素质。总之,帮助孩子培养歌唱兴趣,对孩子的智力和思维能力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从小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会让孩子全面发展。

 参 考 文 献

  一、中外文献

(一)期刊

1.高菲.少儿歌唱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浅论[J].亚太教育,2019(10):176.

2.郭鹤霞.浅谈少儿歌唱对注意力的培养[J].职业技术,2015(01):125-126.

3.郝艳花.少儿歌唱教学中“童心童趣”的激发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7(27):1-2.

4.霍奕.浅谈少儿歌唱培训的意义与对策[J].大众文艺,2015(07):210.

5.蒋代力,覃源云.浅谈少儿歌唱节奏感的培养[J].黄河之声,2015(11):107.

6.康颖.儿童歌唱练习常见的问题和培养策略分析[J].品牌,2014(08):201.

7.李跃亚,王晓杰.如何在歌唱教学中培养少儿的节奏感[J].戏剧之家,2015(06):196-197.

8.林芬芳.关于少儿歌唱节奏感培养的几点探讨[J].才智,2016(01):69.

9.刘壬.关于儿童歌唱教学中节奏感的培养研究[J].福建茶叶,2020,42(01):136.

10.刘仲春.试论中国少儿歌唱未来的若干构想[J].戏剧之家,2019(12):174.

11.王晓杰,刘梦竹.我国少儿歌唱教学节奏感培养[J].音乐时空,2016(02):175-176.

12.王颖.基于节奏感培养的幼儿歌唱教学革新思路[J].艺术教育,2018(03):106-107.

13.文华,赵聪慧.少儿歌唱的发展现状[J].北极光,2020(01):15-16.

14.周明娟.少儿歌唱加强节奏感的方法讨论[J].才智,2015(26):16.

(二)论文

1.张爽.论少儿歌唱教学中节奏感的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11.

浅谈如何培养少儿歌唱的兴趣

浅谈如何培养少儿歌唱的兴趣

价格 ¥5.50 发布时间 2023年8月15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60920.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6月6日
Next 2023年8月24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