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亨德尔合唱作品《For Unto Us A Child Is Born》的演唱技巧

摘要: 亨德尔的清唱剧作品《弥赛亚》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ForUntoUsAChildIsBorn》是《弥赛亚》中著名的合唱选段。本文从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入手进行阐述,从艺术特色和演唱技巧方面进行分析,探究该作品的艺术价值。期望通过对亨德尔合唱作品《ForUntoUsAC

  摘要:亨德尔的清唱剧作品《弥赛亚》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ForUntoUsAChildIsBorn》是《弥赛亚》中著名的合唱选段。本文从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入手进行阐述,从艺术特色和演唱技巧方面进行分析,探究该作品的艺术价值。期望通过对亨德尔合唱作品《ForUntoUsAChildIsBorn》详细的分析理解,对今后诠释与演绎亨德尔此类合唱作品,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亨德尔;弥赛亚;清唱剧;《ForUntoUsAChildIsBorn》

  一、 作品概述

  (一)亨德尔生平

  乔治•亨德尔,于1685年出生在德国,是英国籍著名的作曲家,一生创作了大量歌剧和清唱剧作品,为英国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歌剧代表作品有《奥兰多》、《阿尔西纳》等,他的清唱剧作品中,最著名的就是《弥赛亚》,一部史诗级的宗教清唱剧,流传至今而不减魅力。
  亨德尔与音乐结缘,他的音乐才华得以展现,在1705年就创作出歌剧《阿尔米拉》,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好评,从此亨德尔大展锋芒,去往意大利留学,学习正统的意大利歌剧艺术,学成归来后开始了他的歌剧创作,一生约创作了40多部歌剧。随着时代的发展,意大利正统歌剧逐渐走向衰落,亨德尔也从人生巅峰跌落,但他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又开始了清唱剧的创作,创作了30多部清唱剧,其中《弥赛亚》艺术水准最高、流传度最广,使他再一次走向了创作的巅峰。
  亨德尔在音乐艺术领域的成就,造就了这位音乐天才传奇的人生,他与巴赫齐名,是巴洛克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巨匠,对英国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清唱剧《弥赛亚》概述

  清唱剧是一种以人声歌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一门艺术,题材多取自宗教或神话故事,不依赖于舞台背景、弦乐伴奏等,而是靠纯净的人声表现内容与情感。《弥赛亚》是亨德尔创作的一部宗教题材的清唱剧,内容来源于圣经中耶稣降生、传福音、受难的故事,“弥赛亚”正式基督教对耶稣的敬称。《弥赛亚》创作于作者亨德尔人生较为落魄的时期,但正是因为当时的落魄,才使得他能沉淀下来读书思考,结合当时宗教盛行的背景,赋予了这部作品圣洁的宗教色彩和超越宗教教义的思想内涵。《弥赛亚》这部作品具备优美的旋律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超越了宗教的范畴,上升到对全人类的爱与希望的主题,充满了艺术感染力和荡涤人心的力量,在世界范围内都有深远的影响。《弥赛亚》自诞生以来,直到现在其艺术价值都经久不衰,每年在世界各地都有很多演出,已经成为了清唱剧领域无法超越的存在。
  《弥赛亚》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讲述耶稣诞生,第二部分讲述耶稣在人间传福音和受难死的故事,第三部分讲述耶稣复活。全曲共有57首分曲,囊括了独唱、重唱、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内容连贯而丰富,气势恢宏,具有史诗般的壮美感。本文主要研究的《ForUntoUsAChildIsBorn》即为《弥赛亚》中的合唱选段。

  (三)《ForUntoUsAChildIsBorn》选段简介

  《ForUntoUsAChildIsBorn》,是清唱剧《弥赛亚》中著名的合唱选段,是《弥赛亚》第一部分耶稣诞生段落中的第12首分曲,内容讲述了预言有一个圣婴将降临在人间,将拯救人们的苦难,带给人们福音。整个选段以喜悦期盼的心情展现,节奏较为欢快,旋律活泼而热烈,四个声部以对比的形式相互协作,表达出世间各个族群的人们对圣婴即将诞生的热烈期盼之情。此选段演唱声势逐渐升高,由弱至强,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人汇聚起来唱起欢乐的颂歌,准备迎接“救世主”耶稣的到来。选段的歌词简单,旋律线简洁,但通过多种装饰音的加入和技巧性的花腔演唱,以及演唱力度的不断变化,为这段合唱增添了情绪上的丰富感和表达上的深入感。作为第一部分的结尾,乐曲的情绪经历了渴望、迷茫、平静,最终到达喜悦的顶点,将乐曲的情绪推入一个高潮,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清唱剧第一幕的“预言”部分,同时为接下来的情节做好了铺垫。《ForUntoUsAChildIsBorn》合唱选段也具有较高的传唱度,是世界范围内各大合唱团演出的保留曲目,是较高合唱艺术水平的象征。

  二、艺术特点

  (一)歌词分析

  本合唱选段的英文原版歌词和汉语翻译如下:
  Foruntousachildisborn/有一婴孩为我们降生
  untousasonisgiven/为我们降生一个圣子
  andthegovernmentshallbeuponhisshall/他肩上安放xxx与责任
  andhisnameshallbecalled/他的名字将被称颂
  WonderfulCounsellor/多么奇妙
  ThemightyGod/全能的神
  Theeverlastingfather/永恒的圣父
  TheprinceofPeace/和平之君
  可以看到,歌词十分简单,只有寥寥数句,内容描述了人们对即将降生的婴孩的期盼与称颂,人们用美好的词汇去赞扬他,表达了人们对神的殷切期望。歌词呈现出明显的颂歌特点,即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仅指出了弥赛亚将要诞生,简要点出了这个即将诞生的婴儿将要承载的是使命,通过不断的重复和加深情感,来表现人们的语气和心情,词汇简单但是气势恢宏,非常符合此合唱选段热烈欢乐的情绪氛围。

  (二)旋律分析

  本合唱选段共分为四个主题乐句。
  谱例1里,呈现的是本唱段的第一个主题旋律,第一句歌词搭配整体较为平稳的旋律线,一度行进,呈现出一种宣告式的感觉,类似于唱念,是较为平静感情的开头。
 浅析亨德尔合唱作品《For Unto Us A Child Is Born》的演唱技巧
  谱例2里,呈现的是本唱段的第二个主题旋律,搭配第二句歌词,并进行了一次重复。在这段旋律中,音符呈模进的态势出现,表现出了情绪上的递进和强调。
浅析亨德尔合唱作品《For Unto Us A Child Is Born》的演唱技巧
  谱例3里,呈现的是本唱段的第三个主题旋律,搭配第三句唱词,旋律线呈向上行走的态势,音高不断被推进,表达出人们对圣婴降生即将承担起神圣职责的期盼,将热烈的情绪表达的十分充分。在此段旋律中,第一次出现了符点的节奏,是旋律富于变化,充满了弹性和张力,有利于表达充沛的情感。
浅析亨德尔合唱作品《For Unto Us A Child Is Born》的演唱技巧
  谱例4里,呈现的是本唱段的第四个主题旋律,搭配的是唱段其余的歌词。此句的旋律线回归平稳,仅在第三小节和第四小节有小幅度的波动,阐述了圣婴的职责和称谓,用平稳庄重的曲调呈现,表现出人们对弥赛亚的尊崇与敬畏。此段旋律中出现了休止符和弱起,使乐句的呼吸感更加明显。
浅析亨德尔合唱作品《For Unto Us A Child Is Born》的演唱技巧
  总体来说,本唱段的旋律洗练简单,旋律行进平稳而庄重,符合宗教音乐颂歌的基本气质,及圣洁大气,神圣稳健。整个长短的篇幅较长,但总体是由上述四个乐句旋律重复组成的,旋律相同但演唱情绪不同,仍然赋予了乐曲丰富的内涵和音乐表现力,体现出创作者善于从简单中发现复杂之美的深厚功力。

  (三)速度与力度分析

  本唱段的节拍是4/4拍,具有厚重沉稳的风格特点,但速度是稍快的行板,兼具快板和行板的特点,既有欢乐活泼的色彩,也有优雅抒情的情绪。作品在力度上保持在中强的水平,情绪高昂处出现强的力度,给人以厚重有力的感觉,让人感受到由于圣婴即将降临而给人间带来的力量与希望。
浅析亨德尔合唱作品《For Unto Us A Child Is Born》的演唱技巧

  (四)曲式分析

  本曲包括前奏和尾奏在内,共分为六个部分,其中1-6小节是前奏部分,呈G大调,7-37小节是第一乐句部分,G大调转D大调。38-53小节是第二乐句部分,D大调转G大调。54小节到72小节是第三乐句部分,G大调转C大调,73小节到91小节是乐曲的第四乐句部分,呈G大调,92小节到99小节是乐曲的尾奏部分,呈G大调。前奏部分呈示出救世主将降临的主题,尾奏部分是对这一主题的再现和重复。中间四个乐句部分各自顺承展开,推动乐曲的情绪表达层层递进。

  (五)和弦及和声织体分析

  本唱段的和弦运用比较丰富和巧妙,整体运用十分简洁,但是在连接上变化灵活,给人较为丰富的感官享受。本段在和弦运用上,向下属的离调和弦应用较为丰富,和弦的功能得到充分强调。
  此外,本段的和弦使用与旋律中表现的音乐形象达成完美的融合,进行陈述和宣告式的演唱时,和弦更为简洁,仅使用主和弦作为伴奏,保证了音乐形象的统一性和纯净性。
  在和声方面,本唱段各声部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复调织体形成了结构上的严谨和理性化,但呈现出来的情绪色彩却是由高度的感性带动的。各声部的和谐组合,造就了这首乐曲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统一美感,给予了听众全方位多层次的听觉享受。女声部首先轻缓宁静地唱出主题旋律,之后男声部用较为厚重的声线进行主题重复,尽管旋律是相同的,但却给人不同的感受,是人们获得更为丰富的听觉体验。两个声部间的交错和对比,让简单的主题旋律有了不同层次的情绪,最后四个声部共同出现,将情感的表达呈现到最大化,和声织体的行进得到进一步强调,情绪也从开始的亲切宁静推进到了恢弘和崇高。

  (六)情绪分析

  本唱段的主要情绪是沉稳而欢乐的,既有宗教音乐特有的圣洁感,也有人们将要迎接圣婴的喜悦感。全曲选用的主调均为大调式,给人一种明亮而温柔的感觉,像是在疾苦的世间看到了生命的希望和福音的迹象,又充满了对幸福的向往。第一乐句中的G大调适合低音声部的演唱,使用中强的力度很好地将这种诉说感和宣示感表现了出来。第二乐句中以模进的态势行进旋律,情绪上也应该跟随旋律层层推进,表现出对弥赛亚的崇敬和对神拯救时间苦难的坚定信念。第三乐句中,符点音符的应用加大了音乐的情绪张力,起到了强调的作用,拍内附点的连续上升,使得情绪变得更加热烈,欢乐和期盼的情绪逐渐达到顶点。符点呈现出的重拍,表现了人们对弥赛亚到来的笃定与坚信,弱拍起的形式也使得整体情绪有一种渐进的特点。之后最后一个乐句,男声部和女声部混声合唱,清亮的女声与厚重的男声相互配合,交相辉映,形成一种此起彼伏的波浪美感,音乐的流动性被很好地展现。音乐情绪被推向了此唱段的最高点,描绘了一幅人们翘首以盼神明降临的盛大场面,欢乐和热烈的气氛在声势浩大的合唱中催生出奇妙的反应,让听众跟随音乐一起感受澎湃的心潮。最后的尾声部分是对前奏的变奏和重复,有一定的再现色彩,首尾相呼应,将音乐的主题思想升华,再一次向人们宣告救世主即将诞生的讯息,让人感到祥和与安宁的情绪。

  (七)配乐分析

  本唱段在配乐上主要应用的是管弦乐器,管弦乐团营造出恢弘大气的音乐氛围,隐在澄澈的人声之后,作为扎实的音乐基底,是整体听起来坚定有力。第三乐句主题段落,小提琴的旋律轻盈地响起,与演唱的主旋律共同行进,像是身披霞光的天使在带领人们朝着圣洁的弥赛亚飞去。小提琴明亮的旋律与合唱表演者醇厚通透的声音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一个追寻神明、期盼救世主的场面,表达了人们即将迎来黎明的喜悦之情。

  三、演唱技巧

  (一)声部配合

  本唱段共涉及到四个声部,分别是女高声部,女中声部,男高声部和男低声部。经前六个小节的前奏之后,女高声部首先唱出主旋律,一直唱到12小节,此时男高声部在后两排进入旋律,重复女高声部的旋律,是完全对称的旋律重现,形成了一种对话式的亲切之感。从13小节开始,女高声部继续从后两拍进入,同男高声部相互配合共同行进,采用花腔的演唱技巧,运用丰富的装饰音,使乐曲虽然旋律简单但仍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从18小节开始,女中声部弱起进入旋律,,从19小节开始,男低声部弱起进入旋律,两个声部的旋律交织进行,直到25小节结束。在这个过程中男低声部始终保持清晰快速的花腔演唱方式。从26小节开始,男高声部先进入旋律,女高声部随后进入旋律,依然进行旋律重复与同度模仿,到29小节结束。从30小节开始,女中声部和男低声部进入旋律,按照并列平行的三度关系,又一次重复主旋律,形成一种层层堆叠、重峦叠嶂的艺术美感。37小节开始,四个声部依次进入旋律,从此小节的后两拍女中音进入,一小节之后男高声部进入,并采用花腔的演唱技巧。从41小节开始,女高音和男低音进入旋律,呈模进形式推进,作为和声衬托。直到第47小节,四个声部结合到一起,错落有致的进行声部叠置,将乐曲的情绪推向高潮。接下来的演唱部分都是对上述演唱的重复与推进,直到最后尾声,在一次升华主题,强调圣婴即将诞生的喜悦之情。

  (二)力度把控

  本唱段在力度把控上,较为平稳,全曲始终保持在中强与强两种力度之间,着重表现弥赛亚的圣洁和带给人们安定的状态。在乐曲开篇,一般选用中强的力度,将圣婴即将降临的消息向世人娓娓道来,用亲切和宁静的语气,如同向朋友诉说一般,虽然轻柔但不飘渺,仍有一定的底气在支撑。接下来随着各声部的依次进入和旋律的不断递进,力度也随之加大,体现出一种恢弘大气的气势,给了整首乐曲史诗般的格局。由于清唱剧的风格决定了本长短整体的情绪趋于稳定的状态,强弱对比不是出现在乐句里,而是出现在乐段之间,这要求各声部在配合时需要建立默契,以形成良好的对比效果。清唱剧的合唱追求的是一种安宁自然的状态,切忌大起大落的强烈感,因此在力度控制上表演者要注意流畅自然,消除衔接点,用圆润的线条感来展现力度的变化与对比。

  (三)呼吸控制

  通过上文中对旋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本唱段很少有短句,一般都是以中长句为主,有利于表达平静安详的情绪。花腔和装饰音在本唱段中被大量使用,这本就是难以控制的技巧,再加上乐句的长度,使得呼吸控制的更加重要。保持平稳和深入的呼吸,用绵延不断的气息赋予声音平稳度,给予声音保持数小节而不疲惫依旧有质感的力量。宗教音乐在演唱时,每个乐句的情绪都不能有明显的波动,才能体现出圣洁感和庄严感,这就需要演唱者有技巧的控制自己的呼吸,做到收放自如,始终保持一种平和的状态。

  (四)音色控制

  在音色控制方面,演唱者要用最澄澈和透明的声音去表现整个乐曲。因为这部清唱剧作品是一部宗教题材的作品,尤其是本唱段,表现的是人们对圣婴即将降临的期盼和喜悦之情,是对神灵的憧憬与歌颂,最好的表现声音就是人最自然最本质的歌声。因此演唱者在演唱时,要有意识地抛却流于表面的歌唱技巧,尽量展现出自己本真的音色,来表现宗教的圣洁感。这要求演唱者在演唱时注意声音的质量,让声音的通透感尽可能被呈现出来,让听众感受到“天籁之声”的魅力。在这种作品的演唱中,洗尽铅华的声音才最能拥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演唱者要找准共鸣位置,充分利用声带振动和人体整体谐振,发出纯净的声音,让声音的情绪与本作品的气质相互融合。

  (五)吐字技巧

  本唱段在演唱时,需要注意的吐字技巧有两个方面(由于本作品是英语作品,本文在阐述时默认分析英语原版,不考虑其他翻译语言版本)。一是吐字发音的圆润感与饱满型。本唱段歌词较少,但乐句较长,造成了单词分散的状况,在演唱时表演者必须将词中的每个音节都发的饱满和清晰。且由于宗教音乐特有的神圣感与严肃感,吐字发音时不能吞音,要让观众听清楚每个音,要让每个音背后都有足够的气息支撑,展现出歌唱的力量感和充满希望的感觉。另一方面是要注意古英语与现代汉语之间的发音差异,毕竟《弥赛亚》是几百年前的清唱剧作品,在长时间的历史演变中,英语发音也逐渐出现了细微变化,为了表现出最纯正的音乐作品,演唱者要注意区分二者之间的差异,确保演唱时发音的正确性。

  (六)情感融入

  音乐作品最能打动人的就是情感。表演者不能将歌剧表演和清唱剧表演混为一谈,因为相较于歌剧而言,清唱剧形式更简单,情感表达更纯粹,没有复杂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也没有炫丽的舞美布置和场景设置,表演者唯一可以用来传递情绪表达情感的就是自己的声音。因此,演唱者必须要将自己带入到故事当中,用一颗虔诚的心去体会作品的思想内核,用真挚的赞颂之心将情感融入到声音当中,向观众传递。
  综上所述,《ForUntoUsAChildIsBorn》确实是一部伟大的合唱作品,它是巴洛克时期流传下来的艺术瑰宝,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ForUntoUsAChildIsBorn》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尽管歌词简单旋律简洁,却用丰富的和声织体和天然去雕饰的演唱技巧,表现出多层次的情感内核,甚至超越了宗教题材的限制,扩展到全人类的爱与希望之上。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分析,我们研究了它的艺术内涵和演唱技巧,对今后我们在音乐作品的表演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笔者自身也通过此番研究,加深了对清唱剧这一艺术形式的理解和感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身的艺术欣赏水平和表演艺术水准。

  参考文献

  [1]陈展宙.亨德尔《弥赛亚》中咏叹调的音乐分析与演唱研究[J].艺海,2016,(12):36-38.
  [2]邹丽霞.巴洛克时期合唱艺术的美学思想分析——以亨德尔的清唱剧《弥赛亚》为例[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4,(03):87-93.
  [3]林诗媛.宽容和自由与神性和人权—亨德尔清唱剧《弥赛亚》中的宗教文化研究[D].厦门大学,2014.
  [4]郭海燕.巴洛克时期宗教声乐作品的演唱技术与风格特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5]姚杰.对亨德尔清唱剧《弥赛亚》三首歌曲的音乐研究[J].艺术教育,2013,(03):91.
  [6]吴约珥.亨德尔清唱剧《弥赛亚》的选段《一切山谷都要填满》演唱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2.
  [7]王梅.浅谈亨德尔清唱剧《弥赛亚》的创作及影响[J].美与时代(下),2012,(04):65-66.
  [8]马斌.宗教文化的意境——浅析合唱曲《哈利路亚》的艺术魅力[J].名作欣赏,2011,(36):172-173.
  [9]雷贞.基督教音乐文化中的弥赛亚[D].西安音乐学院,2010.
  [10]张静茹.论亨德尔清唱剧《弥赛亚》的社会性[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02):36-37+65.
  [11]侯富春.永恒的旋律,不朽的乐章——聆听亨德尔《弥赛亚》[J].黄河之声,2007,(16):95.
  [12]熊培.聆听亨德尔的《弥赛亚》[J].艺海,2007,(02):50-51.
  [13]步云.“清唱剧之父”──亨德尔和他的不朽名作《弥赛亚》[J].音响技术,1996,(04):220-221+209.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522.html,

Like (2)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19年12月7日
Next 2019年12月14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