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电影制作过程中的创造性剪辑——以毕业作品《即时删除》为

摘要: 微电影作为当今新媒体传播的一个重要形式,以短小精悍的篇幅和创造性的剪辑手法来表达其主题和主旨。通过对比国内外优秀微电影在剪辑上的经验和技巧并结合自身毕业设计进行借鉴和学习,总结出后期剪辑的经验和技巧。 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章论述本

  摘要:微电影作为当今新媒体传播的一个重要形式,以短小精悍的篇幅和创造性的剪辑手法来表达其主题和主旨。通过对比国内外优秀微电影在剪辑上的经验和技巧并结合自身毕业设计进行借鉴和学习,总结出后期剪辑的经验和技巧。
  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章论述本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总结出微电影的基本艺术特征及常规剪辑手法;第二章结合已有文献,探究创造性剪辑的应用现状,过对创造性剪辑的分类和应用原则进行梳理。第三章论述毕业设计的创作理念和剪辑初步构思;第四章论述最终毕业设计的创造性剪辑实践分析。第五章,得出研究最终结论并总结在研究微电影制作过程中创造性剪辑中发现的问题,展望未来微电影在剪辑技巧上的发展前景。
  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和分析,从创造性剪辑的角度出发,对已有文献和进行整理和分析和使用过创造性剪辑的微电影进行对比总结,不断为后期剪辑总结经验。
  关键词:微电影;剪辑;创造性

  一、引论

  (一)选题的目的

  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它时长短,通过一个微小的故事来表达和主题和反映社会现实。区别于影院电影,微电影由于投入的局限,它的叙事表达没有影院电影那么丰富,因此后期剪辑对于微电影来说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剪辑的手法和创造性的剪辑让观众在短时间内明白本片的主题和故事的脉络,表现出自身独特的艺术特征,是一部优秀微电影成功的关键。
  本文目的是探究微电影在制作过程中,通过创造性的剪辑方法来建立属于自己影片的独特风格,并结合毕业设计《即时删除》控制把握好剪辑的节奏,使得每一组镜头在完整的组接后能够保持整体的流畅度,总结出后期剪辑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分析优秀微电影的剪辑特点,并从中吸取经验和不足。

  (二)选题的意义

  本选题研究的意义在于进一步探究微电影制作过程中创造性剪辑的应用,总结剪辑和其它后期制作的关系,从而提高对剪辑方法与规律的认识,提升微电影作品的艺术表现和主题表达。分析出国目前国内外优秀微电影的剪辑技巧和方法,结合本小组的毕业设计进行总结对比,为以后的拍摄积累经验,不断完善理论和加强实践,以此来提高影片的质量。

  (三)微电影的艺术特性

  微电影属于电影艺术的一个种类,和影院电影一样具有普遍的电影艺术特性,而微电影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也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特性。
  1.微电影的艺术特性
  微电影是新媒体时代下的产物,随着电影技术设备和新媒体传播方式的不断升级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能够用简单的设备和低廉的成本开始进行微电影的创作,大大降低了拍电影的门槛。微电影在其艺术特征上与普通电影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1)微小完整性
  微电影与普通电影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微小性。微电影的“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微时长’、‘微投资’、‘微周期’。”正如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王一川所说:“微电影的微,不是微不足道,相反却是微而足道,也就是规模微小但又容量丰盛,在微小规模上集中惊人的意韵丰盛。”通过小故事来讲述大道理,从而向社会传播正能量。
  (2)简单易懂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民众接受信息处理的速度也很快,而微电影则满足了民众在碎片化的时间段内快速接受影像的要求。微电影一般采用较为简单的剧本和镜头语言,引入时下流行元素,通过浅度刻画人物来深度表现影片主题,这既切合了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为微电影的不断传播提供了群众基础。
  (3)表现手法的创新性
  由于微电影受到时长和容量的限制,相较于影院电影,它并不能完整的叙述每一件事情,刻画每一个人物,这就需要在表现手法上的创新性。“通过综合镜头语言以及人物的性格台词,如何安排事情的先后顺序,把握影片节奏,打破惯用的表现手法来,运用白描、象征的表现手法来进行创新,使得情节环环相扣或是结局出人意料,都是在短时间内衡量一部微电影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创造性剪辑的应用现状

  (一)创造性剪辑的分类

  在传统性剪辑中将影片中所有镜头按照剧情的发展进行组接,通过叠化、黑白等简单的过度方式让观众认为这个故事是一气呵成的,目的是在于保持镜头的连贯性和转换时的流畅度。下牧建春在《微电影剪辑诀窍(上)》一文中说:“叠化是原始电影的章法,镜头由暗到亮表示故事‘开演了’,由亮到暗表示故事‘结束了’。”傅正义在《电影电视剪辑学》一书中说:“一部影片的各个镜头和这些镜头中的各种事物,在剪辑过程中提供了一系列创造外延的机会。”这就表示影片中的每一个镜头和其它镜头画面相互联系,形成一种外延,在后期剪辑时进行加工后对整部影片的风格节奏有重要影响。与传统剪辑不同的是,创造性剪辑打破了这些原有的规则,再剪辑的技巧上进行大胆的创造。因而,传统性剪辑相较于创造性剪辑少了些大胆的跳跃和创新。电影界通常把能提高影片艺术效果的剪辑方法称为创造性剪辑,一般分为戏剧性效果剪辑、表现性效果剪辑、节奏性效果剪辑。
  1.戏剧性效果剪辑
  戏剧性效果剪辑指的是通过对影片所有镜头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调整,在适当的时机加上适当的镜头,选择最佳的剪辑接入点,在保持故事完整性的同时加强影片的戏剧表现力,也把角色内心的情感通过外部动作、表情更加直观的表现出来。
  2.表现性效果剪辑
  “表现性效果剪辑指的是在保证叙事连贯流畅的同时,大胆简化或跳跃,有选择地集中类比镜头,突出某种情绪或意念。”通过这些镜头表现出影片中具体人物的情感和心里活动,让观众不会有短时间内影片人物形象不够丰富感觉。
  3.节奏性效果剪辑
  按照影片中故事发展的节奏进行剪辑称为节奏性效果剪辑。通常来说,一个时间短,移动快的运动类镜头会引起观众的紧张;一个时间长,移动缓慢,交代事物简单的镜头往往会引起观众内心的压抑感,在剪辑中,通过适当的长短镜头的相互交替可以给观众带来内心情绪的波动起伏,根据节奏性来掌握好故事发展的进程,使得影片总体节奏张弛有度,强劲有力。

  (二)创造性剪辑的应用原则

  1.发掘素材的外延性
  影片中的素材是后期剪辑的来源,看似多余的镜头画面在进行重新排列和整理后会与原有镜头产生联系。在后期剪辑中,要充分挖掘出素材的潜力,有些画面不够强烈,从单一角度镜头不足以展现人物的内心和情感,而编余的素材里正好有不同角度的镜头和人物特写,将其进行创意性的编排就能更好的表现这段情节所需要的效果。
  2.深入角色的内心
  角色是影片中表现主题的重要体现,每一个角色在影片中所占时长、比例都是通过剪辑的创造来体现的。剪辑时需要把握住角色的情感才能更好的来处理表现该角色镜头的快慢。一旦剪辑离开了角色人物,随心所欲,会对影片的主题性和完整性有严重影响。因此,优秀的剪辑必定是深入角色内心的剪辑,通过成功表现角色性格来反映主题。
  3.越轴剪辑
  在传统性剪辑过程中,通过遵循轴线原则进行剪辑。在创造性剪辑里,钱德勒在《剪辑圣经》一书中提出了“越轴剪辑”这一概念。“在剪辑过程中通过一两组越轴镜头组接来进行剪辑,增强影像的动感与节奏和描述角度。”在剪辑中,对越轴镜头的剪接不仅可以打破传统剪辑上对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不会给观众带来视觉上错乱和思维上的混乱。在传统好莱坞电影中,越轴剪辑也成为一种更好表现故事情感的剪辑方法。

  三、毕业设计《即时删除》的创作理念与剪辑初步构思

  (一)创作理念

  小组成员人数:3人。设备:三台单反、两台三脚架、录音设备一套。拍摄内容:大学即将毕业,三五好友在毕业聚会上吃饭聊天,突然有人提议所有人一起玩一个与他人分享手机和邮件里所发信息的游戏,随着游戏的不断进行,很多相互之间不为人知的秘密逐渐被暴露出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紧张起来。
  本片在拍摄时以三个机位以进行拍摄,即前侧位、后侧位和顶角位。围绕“手机”这一线索,以每个人游戏开始前和开始后人物表现表情的变化进行面部特写和动作特写。灯光配乐方面,在游戏开始前以高调暖光为主,选取节奏轻快的音乐来表现大家平日的和谐温馨,游戏开始后,以低调冷光为主,音乐以节奏多变,低沉为辅,以表现秘密被曝光后气氛的紧张和人物的心里活动。

  (二)剪辑初步构思

  第一,将影片分为若干小节,前几个小节交待故事发生的背景和时间;中间小节侧重表现人物对于游戏既期待又不安的纠结心情,为后面高潮的爆发做出铺垫;在矛盾爆发阶段,通过运用蒙太奇手法来分别展示此刻人物的内心活动,加强戏剧效果。
  第二,将后面小节以节奏性效果剪辑为主,根据配乐节奏的变化来剪辑,曝光每个人心中隐藏的秘密,展现每个人情绪起伏变化。在高潮到结尾的过度段落,以其中一个人物的主观视角进行总结陈述事实,加强对主题思想的强化和表达出当今社会手机让人与人关系变得更加冷漠的观点。
  第三,结尾部分以戏剧性剪辑效果收尾,向观众展示了事情的另一种可能性:游戏在提出来就被大家拒绝了,前面的一切都没有发生,大家只是普通聚会,而每个人又各自带着深埋在心里的秘密继续伪装下去。
  第四,在配乐和剪辑节奏的把握上总体以轻松愉悦为主。游戏开始前以轻松愉快的配乐为主,展现大学毕业,同学即将分别的不舍和对于未来充满热情。游戏开始后,以节奏多变,低沉的配乐为主,展现秘密被曝光后,人物的不安与无奈。争取全片配乐打到统一和谐的效果,与影片人物情绪变化相互配合,与画面同步。旁白保持与内容吻合,帮助观众理解影片内容。

  四、毕业设计《即时删除》的创造性剪辑实践分析

  (一) 创造性剪辑方法实践应用说明

  在微电影后期制作环节中,剪辑是决定影片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剪辑与拍摄两者关系紧密。在后期剪辑过程中,本小组学习借鉴了国内外优秀微电影创造性剪辑的理念,并结合毕设影片主题在剪辑过程中运用了以下原则:
 
  1.戏剧性效果剪辑的应用
  根据人物情绪的变化,在适当地方剪辑人物的面部特写。在影片中一对情侣相互抱怨不能看对方手机这一情节中,分别采用对两人面部的大特写来表现人物表面的镇静,而通过对人物手脚上小动作的细节特写来暗示人物此时内心的慌张不安,在剪辑中,将这两组镜头来回交替出现来表出人物内心世界的起伏。而在结尾部分,通过剪辑使得前面发生的事情倒放,画面变为黑白。大家又回到开始,而并没有玩这个游戏,而后发生的一切只是一种猜想,这一戏剧性结果更能表现影片的主题。如图1所示,通过人物捂面的细小动作来展示内心的的慌张和情绪的波动,达到戏剧化的效果。
浅析微电影制作过程中的创造性剪辑——以毕业作品《即时删除》为
  2.表现性效果剪辑的应用
  剪辑时长短镜头来回交替,画面快慢跟着观众情绪而变化。在游戏过程中,大家的深埋心底的秘密相继被暴露,在处理这一段内容时,我们将主要人物的镜头拉长,次要人物的镜头剪短,这两组镜头来回交替,节奏变化紧促,增强了观众对于情节的欲望,也使得影片在节奏上更好的为矛盾爆发做铺垫。因而,表现性效果剪辑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高潮的爆发,使观众情绪点在一瞬间被点燃。如图2图3所示,通过对人物长短镜头来回应用剪辑来表达秘密被发现时人物内心不安的情绪,极力通过解释和掩饰来挽回颜面余地。
浅析微电影制作过程中的创造性剪辑——以毕业作品《即时删除》为
  3.节奏性效果剪辑的应用
  不必要详细讲述的画面一镜而过,既不仓促又加快了冲突的爆发。在精剪时我们删除许多多余的镜头,如在影片一开始就是一个顶角的镜头将角色全部交代,而没有过多的去讲述每个角色的性格,同时又充分挖掘素材的潜力,从编余的素材里找到了不同机位表现该角色性格形象的镜头,通过剪辑使得编余的镜头重新利用,增强了影片的表现效果。
浅析微电影制作过程中的创造性剪辑——以毕业作品《即时删除》为

  (二)其它后期程序应用说明

  在剪辑完成后,通过对影片总体色调的修改使得剪辑更为流畅,更好的烘托影片的气氛。本片总体为冷色调,突出手机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冷淡这一中心主题。在影片前半部分以暖色调为主,用于表现同学聚会时的温馨温暖,而后用偏冷色调过度,用于揭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熟悉变为陌生。结局回到中等色调,暗示每个人的秘密继续深藏在心中,只是在维持便面的和谐而已。在配乐方面,前面以舒缓轻松为主,后期渐渐节奏变化为多变,沉闷以配合镜头画面,最后以舒缓轻松收尾与开头相呼应。

  五、结语

  (一)结论

  通过本次研究微电影制作过程中创造性剪辑,最后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在毕业设计制作过程中要做好前期的策划和剧本的编写工作,做好剧本和分镜头设计,对拍摄地点和场景做好充足的准备。其次,展开有效地资料收集和查询,吸取国内外优秀微电影拍摄剪辑的技巧和方法,再结合自身毕业设计总结出适合的方法并制定出详细拍摄计划。剪辑是后期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安德烈•巴赞认为:“剪辑技巧应该表现一切,而不分割世界;能够揭示人与物的隐蔽含义,而不破坏自然的统一。”剪辑是让观众更好的理解剧情的发展和人物情绪的变化,在本次剪辑中我们尽量做到在保证剧情完整性的前提下,通过戏剧性效果剪辑、表现性效果剪辑和节奏性效果剪辑让本片在剪辑上更具有创意性。

  (二)研究存在的问题

  在本课题研究中,研究重点放在剪辑的创意性上,有些地方太过于照搬国外优秀微电影创意性剪辑的手法导致剧情上下衔接上出现了不合理的地方。在控制影片时长方面不是太好,有些镜头显得多余和拖沓,节奏处理上稍有不足。此外本次毕业设计由三台相机自身的差异导致影片在后期调色中出现了问题,使得影片整体色调过于偏黄。

  (三)展望与发展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微电影作为信息时代下新媒体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也越来越受到民众的关注,好的微电影能向社会传递正能量,能在竞争残酷的资本市场通过创造性剪辑带来的独特影片风格来杀出一条“血路”。通过创造性剪辑来弥补微电影在其它方面的不足,缩小与影院电影的差距,运用剪辑技术来剪掉影片中虚假的部分,剪出自身风格,更加还原和贴近现实生活,折射社会问题,诉求百姓心声。好的市场需要好人才好作品的出现,期待在未来有更多优秀的微电影作品面世,为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安晓飞.浅谈微电影的剪辑与制作技巧.戏剧之家.2016年:12-23
  [2]巴赞著,崔君衍译.电影是什么.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1-11
  [3]傅正义.电影电视剪辑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
  [4]巩新龙.无缝剪辑技术应用于电影剪辑的几种方式.电影评介.2009年:09-08
  [5]刘淼淼.感受电影剪辑.电影艺术.2008年:01-05
  [6]李娜.电影剪辑与电影中的时空关系.电影评介.2007年:08-23
  [7]钱德勒著,黄德宗译,剪辑圣经:剪辑你的电影和视频(第2版).35-40
  [8]王一川.名人微电影美学特征及微电影发展之路.当代电影,2012(6)
  [9]王志荣.解析中国微电影的艺术特征.电影文学.2014年:02-05
  [10]下牧建春.微电影剪辑诀窍(上).数码影像时代.2014年:06-15
  [11]张弛名.电影剪辑如何实现与故事情节的配套.大众文艺.2015年:01-15
  [12]张高伟.论微电影的叙事艺术[J].美与时代(下).2011(07)
  [13]中国产业调研网.2016-2023中国微电影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14]朱少华.浅谈电影的艺术特征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2016年1月10日
  [15]赵宵玢.商业微电影的艺术特性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01-05
  [16]PatrickZabalbeascoa.Humorandtranslation-aninterdiscipline.Humor.2005(2)
  [17]Wyatt.Hilary,Amyes.Tim,AudioPostProductionforTelevisionandFilm, Butterworth-Heinemann,London,2004.10.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531.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19年12月7日
Next 2019年12月7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