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声乐演唱中“声与情”的关系

摘要 :目前而言,音乐占据了生活之中很重要地位,其不仅体现出感情,更突出了艺术的抒发性。歌唱艺术作为表达内心认知情感的艺术手段,同样也是人们更为易于接受的表现形式。通常情况之下,对于音乐的评价标准,一方面表现在表演者的技艺能力,另一方面表现

  摘要:目前而言,音乐占据了生活之中很重要地位,其不仅体现出感情,更突出了艺术的抒发性。歌唱艺术作为表达内心认知情感的艺术手段,同样也是人们更为易于接受的表现形式。通常情况之下,对于音乐的评价标准,一方面表现在表演者的技艺能力,另一方面表现在其融入的情感色彩。在民族声乐的演唱表演之中,声音的空灵是基础,情感的宣泄是核心。
  关键词:声乐;声;情;关系
浅谈声乐演唱中“声与情”的关系

  一、“声”演唱的技巧

  (一)歌唱的发声

  怎样才能够在歌唱之中将声音更好的传递出来。众所周知大部分表演者通常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够获得表演的效果,这仅仅是单个角度,首先发声必须要能够基于合理的方法之上,其次能够同表演者生理结构契合,最后则是表演者需要丹田气足。因为声带虽然作为发声器官,可是其不产生声音,是通过气流通过后产生振动形成声音。大家只要拿一面镜子,就能看到在喉咙部的声带,其发生振动之后即会产生声音。而说到这里,对于演唱者来说,有时是真声,而有时却是假声,其实这是人的嗓子特有的另一种功能。但无论是哪一种唱法,都该是真假声音都有的。大多数情况来说,利用低音区部位发出的真声多些,而要想真假都有在中音区的情况多些,往往那些民族女高音,利用的都是高声区的假声唱法。怎样才能更好地掌握真假变换唱法,这是需要演唱者经过科学长期的训练才能达到的。世界上的演唱作品之多,每一首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以及不同的情感表达,因此,演唱者要想使自己的演唱更加的打动人心,训练时科学的发声练习是关键。

  (二)歌唱的呼吸

  就表演者的呼吸而言,其既是演绎出完美曲目的核心,同样也是最基础的部分。谈到呼吸的作用,部分人会认为较为简单,我们人类生活每时每刻都在呼吸,不过在我们生存的呼吸之中,可以时而停顿,时而快速。可是从演唱的角度来看,尽管其中存在长短嗯别,可是其依据的是音乐的长短展开划分,同时随着旋律的变化,呼吸也要动态调整。呼吸,即包含了呼气状态,又包含了吸气状态,而对于表演者来说,需要能够合理控制呼吸过程,使得两者形成和谐统一,才是演唱水准最重要的保障。

  (三)歌唱的共鸣

  假如我们将呼吸视为歌唱的基础,则产生共鸣为关键内容,在训练过程之中,共鸣通常是最重要的内容,其能修饰声音,形成了银色的变化。通常情况之下,我们会说,在评析某一首歌曲的时候,关键在于能够让表演者和观众形成共鸣。而在实际的演出中,三腔共鸣形成了真正的人体共鸣,将其运用得当能够形成更好的作品。大多数情况下,在遇到低音时,主要以胸腔共鸣,这时候的共鸣声音醇厚有力;而在中音时,则以口腔共鸣为主,听起来的声音更加的自然流畅;最后的高音演唱,则以头腔共鸣为主,声音尖锐但不刺耳。在不同的演唱作品、不同的演唱唱法来说,我们听到的音色不同,说明演唱者运用的共鸣体不同。对于人体中的共鸣器官来说,它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其中的一小部分缺少都会影响整体效果,只有各个部分协调有序,才能使歌唱产生共鸣,才能使演唱者更好的发声。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共鸣是发声的基础,只有共鸣才能使声音变得更加柔美、顺畅、演唱作品才更具有感染力。

  (四)歌唱的语言

  歌唱过程之中的语言,同在交流之中的相似,同样需要字正腔圆。对于音乐而言,需要在表演之中融合曲调和语言,形成感情的抒发。在进行声乐评价之中,吐字清晰同样是重要的尺度。如果试图将作品深入人心,表演之中清晰的发音同样也非常关键。对于演唱者的演唱技巧来说,一切都是以语言展开的活动。比如在演唱激动兴奋的歌曲时,就要求演唱者吐字非常的有力;当演唱歌曲轻快舒服时,就需要吐字敏捷不拖泥带水;而当在演唱抒发感情的歌曲时,就需要咬字柔和不间断;最后当遇到具有地域色彩的歌曲时,除了吐字清晰之外,还必须要求地道的咬字。而对于我国民族声乐演唱来说,“字正腔圆”的发音是民族声乐演唱的基础,要想使作品更富有感情,演唱过程中就必须掌握清晰的吐字,运用好语气、语势更好的配合演唱。

  二、“情”民族声乐演唱的表演艺术

  一首歌唱作品,编写者在编写时是情感的首次抒发,那么演唱者进行演唱时就是感情的再次抒发。一首民族声乐作品是否具有感染力,其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演唱者演唱过程中的感情是否到位。而要想使自己的演唱作品更富有感情,除了要求演唱者具备深厚的功底以外,还需要演唱者对作品的背景、内容等正确的理解,只有真正的理解演唱的作品,才是进行演唱的基础。一首民族声乐作品,是词曲家的智慧结晶,其中包含了他们的感情、精神寄托。而声乐又不像绘画、写作等,能够直观明了的呈现在观众面前,声乐作品仅仅靠的就是演唱者的再次情感表达,把谱写在纸上的音符赋予生命力,让听众真正感受到作品中表达的情感。
  一首歌曲情感的抒发,创作者是其一,演唱者是其二。因为每首演唱作品的创作人具有不同的背景、文化水平,就决定了他们的思维,创作手法也会有不同,而演唱者要想对具有不同风格作品准确把握,就要做到对作品的精准分析理解上。无论演唱什么类型的作品,演唱者都要把自己真正的融入到歌曲当中,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切实的表达情感,才能让自己的演唱更具有活力,听众通过作品才能感受其中的情感。对于声乐作品来说,其中还包括抒情、舞曲、流行等风格,对于不同作品的风格,都需要演唱者能够正确理解歌曲的本意,配合好完美的演唱技巧,才能呈现给观众完美的演唱作品。
  对于评价一个演唱者的条件来说主要包括智慧、感情和自身条件三部分。对于智慧和感情来说,都与文化底蕴相关,只有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更好地运用智慧,表达感情。歌曲不仅是一门演唱艺术,更是一种文化表达,而对于演唱者来说,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接受新的文化知识,提高自身修养,才能演绎出更好的音乐作品。而演唱者应该在演唱事业过程中,不断摸索,从而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而目前对于很多刚兴起的演唱者来说,他们会去刻意的模仿某位演唱家的风格,虽然在短时间内会提高演唱技巧,但是要想自己的音乐道路越走越远的话,还是应该具备自己的演唱风格,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自己音色的特点,才能音乐道路上取得发展。这些都是演唱者文化底蕴的体现。

  三、声乐演唱中“声"与情”的关系

  声与情是歌唱中的生命和灵魂,它伴随着时间在动态美的声音中显现二者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承、不可分割的。声与情在声乐演唱中是一致的、统一的。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声“与情"只有达到完美的艺术结合,才能达到完美艺术表现的目的。

  (一)以情带声

  “情为声之本,声为情之形”是我国传统唱法中重要的美学思想,而进行情感的现实,通常会出现在两个角度上,一个角度是基本情绪,另一个角度则是精神特质,基本情绪更多表现为外在的特点,精神特质则更为深刻,表示内涵。实际演唱过程之中,表演者是艺术的创造者,需要他们需要讲真实的情感辅助作品之中,对于节奏的拿捏也要格外准确。而这时体现出的情感表现,通常来自于表演者自身对于作品的认知和展开的想象。表演者基于想象,形成生活的感受,从而将这部分内涵予以激发,介入到了声音的表达中,这也是歌唱之中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从作曲家的作品中追索情感基调表现内在情感。而在表演之中,则通过真情实感的表达,同观众形成内心的和弦和共鸣。

  (二)以声传情

  歌唱艺术来自于人类内心深处对于自然的认知和反馈,通过歌唱的形式,用以唤醒精神生命的升华,歌唱艺术能够通过人声塑造,形成具有音乐形象的艺术形式,其基于优美的声音以及旋律,同清楚伶俐的吐词形成的真切体验。歌唱是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艺术。沁人心脾的旋律需要同确切,清楚的发音融合,形成较为理想的音乐艺术形象。而且,在表达过程之中,清晰的语言同样会对于感情的传递起到非常关键的影响。

  (三)声情并茂

  声情并茂是我国声乐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如果想达到这种状态,则需要基于艺术表现的维度切入。表演者试图将演唱彰显出更加富有感染力的内涵,那么其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同样需要更为的丰满,而在进行再创造的环境之中,表演者的思想高度,其艺术的素质同样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作为表演者,一方面需要掌握良好的演唱技巧,另一方面同样需要具有艺术文化修养,从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之中获得养料,丰富演唱之中的艺术表达。

  四、结论

  整体上而言,在歌唱之中,声情自为一体。以声表情,寓情于声演唱。两者不能够偏废,不能仅仅关注声音技巧,不注重情感表达,同样也不能仅关注情感,却不重视发声技巧,需要让声乐演唱声音与情感表达同时进行,声情并茂,让表演者能够将两者舒服的融合并表达。声音与情感是歌唱要素,对相关的内容科学的认知,能够有效的改善表演者的演唱水平。

  参考文献

  [1]简艳维.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问题[J].大众文艺,2018(02):139.
  [2]李翊靖.论在声乐演唱中情感的表达与必备条件[J].黄河之声,2017(24):130-131.
  [3]王红星.浅谈歌曲演唱中的声与情[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49-50.
  [4]马金龙.浅谈声乐演唱中的“声”与“情”[J].大众文艺,2013(13):152-153.
  [5]马煜皎.浅谈演唱中声与情的结合[J].大舞台,2011(04):82.
  [6]胡晓杰.浅谈声乐演唱中的“声”与“情”[J].黄河之声,2010(11):58-59.
  [7]张海宁.浅谈歌唱艺术中声与情的关系[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03):184-185.
  [8]赵巍.浅谈学习演唱中声与情的运用[J].音乐生活,2007(06):79-80.
  [9]逯璐.浅谈声乐演唱中“声”与“情”[J].音乐天地,2006(09):34-35.
  [10]杨子华.浅谈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几个问题[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0(04):86-88.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019.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19年10月2日
Next 2019年10月2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