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钢琴即兴伴奏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当前新课改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因此音乐课程的重要性更加明显。搞好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是有帮助的。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钢琴即兴伴奏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然后考察了其主要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钢琴即兴伴奏;中小学音乐教育;应用分析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类型的音乐课都在不断创新。钢琴被认为是音乐课上常用的教学工具。钢琴即兴演奏广泛应用于歌唱教学、欣赏教学和创作教学中,有效地促进了音乐课的发展。由于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差异,钢琴即兴伴奏在不同地区的音乐课堂上的运用也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以中小学音乐课为研究对象,以音乐教学的发展和钢琴在音乐课中的应用为背景,探讨钢琴即兴演奏的现状。为中小学音乐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进一步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一、钢琴即兴伴奏的概述

(一)钢琴即兴伴奏的内涵

即兴钢琴伴奏是一种即兴演奏,它既能为单旋律安排和声,又能发挥键盘音乐的质感。它属于钢琴即兴创作的艺术范畴。

《音乐教育》一书指出,“钢琴上的即兴演奏是根据这首歌的旋律改编的。这是一种快速而精确的即兴伴奏,包括和声和质感。同时,钢琴即兴伴奏应该与歌曲的旋律、歌词或氛围紧密相连或加深情感,揭示内容,进而塑造作品的艺术形象。”

《钢琴即兴伴奏技法》一书中说:“钢琴即兴伴奏是一种特殊的音乐形式,它是不曾被写出来,仅根据一首歌曲的即兴旋律演奏的,具有一定的和声和质感。”

简而言之,钢琴的即兴伴奏包括即兴创作和即兴创作的旋律和音乐,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一定的创造力。

(二)钢琴即兴伴奏的实施依据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材版本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出版,虽然小学和中学的音乐教材有许多不同的版本,曲目略有不同,但它是按照教育部的统一标准设计和发展的。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建议以同样的目的和以多元文化音乐主导的新课程标准为基础写书。所有版本的手册都有共同的原则和标准,即全面性和开放性。因此,无论哪种版本的音乐教材,对钢琴即兴演奏教材内容的要求都是一样的。

我们可以看到,中小学音乐教科书中的歌曲都是以单声道乐谱的形式写成的。有些单曲是由音乐教师的教学大纲附件伴奏的,但由教学人员以固定的、无旋律的方式伴奏。音乐教师必须在课前练习这些固定的伴奏,这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对于正在建立音乐感和语调的中小学生来说,如果没有歌曲的主旋律,按照钢琴即兴伴奏来演唱歌曲是非常困难的。音乐教师希望学生能迅速适应教学计划中的非旋律伴奏,用这些歌曲演奏起来会比较困难,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些困难会使中小学生对音乐课失去兴趣,失去音乐演唱的自信心,也不能再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音乐教案附录中,部分歌曲、合唱歌曲、欣赏的歌曲没有相应的钢琴音符,单声道歌曲在附件中没有完整的伴奏,仍要求音乐教师为无伴奏歌曲安排钢琴即兴伴奏。钢琴即兴伴奏可分为旋律钢琴即兴伴奏和非旋律钢琴伴奏,两者都适用于单声道歌曲的伴奏,也适用于声乐部分歌曲、合唱歌曲和欣赏音乐。

即兴钢琴伴奏可以由音乐手册的内容来协调和补充。音乐教师可以使用即兴钢琴伴奏作为歌曲内容的前奏,间奏和结尾安排,烘托音乐氛围,抒发歌曲情感,调节学生歌曲的状态。音乐老师会为歌曲的主题安排一个即兴的钢琴旋律伴奏,让学生理解歌曲的节奏、速度和力度,并将他们带入歌曲的氛围中。当教材中的音乐音色高低不适合学生的音域时,音乐教师可以通过钢琴即兴演奏教学及时发现和改进这些问题。他们可以根据中小学生的声音状况找到合适的伴奏音乐模式,一方面保护中小学生的声音,此外,音乐课程的内容和组织也得到了保证。音乐教材的内容,加上钢琴的即兴创作,极大的丰富了歌曲的旋律,符合中小学学生的音乐审美。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

(三)钢琴即兴伴奏理论与技法的运用

钢琴即兴伴奏更像是钢琴演奏、视唱练耳、和声和作品分析在实际应用中的综合运用。有很多关于钢琴即兴伴奏的课程。以下是根据个人的实际应用经验、知识和一些资料进行的简要总结。

1.分析作品

作品分析是钢琴即兴创作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钢琴即兴伴奏常用于记谱,演奏者对记谱的认识和第一声调的熟练运用需要有较高的水平。分析作品有三个步骤:

首先是确定作品的名称、作者、国籍、国家或体裁。作品的标题可以引导表演者理解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作品的乡村或音乐类型影响着伴奏时和弦和音乐形式的运用。第二,要确定语气、时间、速度和情绪。按键决定播放时的按键(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拍子、速度和情感决定伴奏声音类型的选择和使用。第三,快速浏览整个乐谱,大致划分作品中的句子和段落。了解作品旋律的走向,平时注意是否有前奏、间奏、结尾、重复标记等,作者将用符号或文字来表达自己处理作品表现的方式。我们必须特别注意这些细节,它们在表达音乐的意象和情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选择和弦

在我们对乐谱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和弦。通过对作品的风格特征和调性符号的理解,可以确定作品的调性,即主调性和次调性、民族调性等。然后你可以决定和弦的使用。它要求演奏者有基本的和声理论基础和演奏技巧。

3.选择伴奏音型

确定调性和弦后,根据作品的速度、情感和风格特征,选择合适的声音类型和伴奏纹理。常用的伴奏类型有柱和弦、分解和弦和综合和弦。伴奏结构分为完整性和不完整性。伴奏风格主要是根据个人对作品的理解来选择的。柱式和弦通常以琶音的形式演奏,而和弦分解则更为通用。在选择伴奏类型时,尽量避免在整个音乐中使用单一伴奏类型的情况,这样会显得单调、枯燥、乏味。

4.前奏、间奏和尾声的弹奏

在一些歌曲的音乐创作中,如果没有前奏曲、插曲和结尾,伴奏者应该即兴创作。歌曲的前奏曲、插曲和结尾部分实际上是钢琴部分的“独奏”部分。

间奏曲的功能是“承前启后”,具有深化音乐意境、理清段落结构的功能。一首歌的插曲通常出现在整首或多首歌词的重复段之间。此时,前奏曲可以作为一个插曲,进行适当的改动。短句和短句段之间的间隔可以通过柱式和弦、重复上一节、装饰音、上下短音阶等来处理。

结语的功能是加强和补充歌曲的结尾,而篇幅较小的歌曲不宜加入结语。处理结局有两种方法:强弱。你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使用任何伴奏风格,也可以再现歌曲第一句的旋律,形成音乐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回音。

二、钢琴即兴伴奏在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应用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兴趣

中小学传统音乐课以灌输教育为主。学生虽然对音乐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从长远来看,容易产生固定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钢琴即兴伴奏是一种融和声演奏、钢琴演奏和情感演奏于一体的音乐艺术形式。这种音乐艺术形式打破了以往的教育模式,给中小学生视觉、听觉等感官的冲击。新形式的音乐教学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他们的音乐知识,丰富了他们的经验,激发了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此外,钢琴即兴伴奏也是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考验。无论是学习兴趣还是创新思维,都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使命,因此钢琴即兴伴奏在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构建课堂的合作模式

合作模式是音乐教育的纵向问题。合作是教育目标、学科和目标之间有效、合理的互动方式。音乐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音乐教学需要学生的充分参与。只是灌输理论,无法达到教学目的。钢琴即兴伴奏的即兴创作为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提供了前提。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钢琴即兴伴奏有助于音乐魅力和思想的表达。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气氛调整音乐节奏,钢琴音色明亮,音域宽广,声部清晰。结合钢琴伴奏者对特定教学环境氛围的把握,调整课堂气氛,激发学习者的想象力和兴趣,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立体的音乐形象,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如果课堂上没有钢琴即兴伴奏,那么学生将完全处于固化模式音乐的环境中,整个课堂将处于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气氛也就很少活跃。钢琴即兴伴奏的自由运用,可以使学生自然地遵循情感的节奏,在课堂上连接碎片的音乐元素,引导学生通过即兴伴奏或夸张、陪衬等方式进入作品的序曲和主体,然后通过插曲将整部作品连接起来,从而突出音乐的高潮和转折部分,在音乐的最后表现出作品的完整意境,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和实践能力。

课堂合作模式的构建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而且促进了钢琴即兴伴奏课程自身的发展。例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钢琴伴奏教师需要在课前充分掌握声乐作品的音乐结构和风格,使其在具体的实践中能够自由运用,使其对作品的诠释更加深刻。这种合作模式不仅可以锻炼师生之间的合作模式,作品的内容也可以更好地融入课堂,注入新的音乐元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理解作品的情感元素,音乐元素和思维元素。钢琴即兴伴奏的运用能吸引学生的参与。当学生参与协作时,他们的实际合作能力将不断提高。因为只有学生参与钢琴伴奏,才能充分融入到作品中。通过调整学生的语调、节奏和呼吸,实现师生共同的合作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不仅需要钢琴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伴奏水平,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音乐听力效果。特别是中学音乐作品大多涉及器乐作品。器乐作品的音乐范围比较困难。此时,即兴伴奏的优势可以凸显出来。同时,在节奏教学中,钢琴可以用来表现音乐形象和音乐动机。也可以用来模仿舞蹈的肢体语言和节奏。

由此可见,钢琴即兴伴奏是沟通师生、教学内容与教学主体、教学对象与教学目标之间合理互动的最佳载体。它不仅培养了学生和教师的合作能力,而且体现了只有在师生合作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完整有效的课堂。

(三)增强学生创造力与表现力

中学课程的新标准旨在丰富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生活品味和乐观精神,增强他们的团队精神,发展他们的合作和协调能力。即兴演奏是钢琴即兴演奏教学的重要内容,它是音乐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适应和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时,如果采用钢琴即兴伴奏,可以充分利用钢琴的广泛性,通过不同的音色变化来表达不同的情感,从而促进学生的参与,让学生根据钢琴即兴伴奏所表现的情感来进行相应的想象伴奏,通过钢琴即兴伴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音乐进行表演,提高学生的表演水平。

三、钢琴即兴伴奏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一)钢琴即兴伴奏曲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

在歌唱教学中,教学内容主要是适合每个学龄阶段的不同风格的优秀曲目。使用钢琴即兴伴奏时,应以歌曲的风格特征为核心,充分熟悉歌曲的音乐风格和情感风格,体现对歌曲音乐形象和情感特征的把握。在钢琴即兴伴奏歌曲的设计中,要把握结构、旋律、节奏等音乐元素。以人声版四年级教材第一册的歌唱曲目《小螺号》为例,通过海边孩子的形象,表现了对大海的热爱和对家人的呼唤。这首歌分为三个部分:前奏曲,a和B,其中前奏曲和a部分是建立在充满节奏的2/4拍子上的。在这两部分的即兴伴奏设计中,需要注意节奏特点和和弦结构。在节奏和音型的选择上,可以根据旋律选择相应的节奏模式。比如前奏部分的伴奏,右手部分是原旋律,比较复杂。在左手配置中,剩余的八度音阶可以用来突出重音和强调节奏。

在a部分的伴奏设计中,为了展现孩子们活泼的形象和快乐的心情,根据旋律五声调式的特点,从旋律的角度看,它的调式是以羽毛调式为基础的,羽毛调式的主从音色构成了核心音序,采用逐步展开的方法。在伴奏设计上,采用主弦根音与柱弦相结合的形式,强调主弦的主导作用,既符合课堂歌曲的音乐节奏特点,又突出情感。

B部分是这首歌的抒情部分。最明显的特点是a部分的节奏旋律转化为抒情的线性旋律。在钢琴伴奏面料的设计中,采用了柱和弦和琶音的形式,可以补充旋律。为了反映情感的变化,在B节的第一句话中,右手使用主和弦,左手是下一个和弦分解的琶音。在第二个短语的设计中,在语音的左手部分增加了降E,这是从声调向主声调的发展,体现了层次性的特点。

从《小螺号》钢琴即兴伴奏的设计可以看出,在设计中有三个方面需要把握。一是歌曲的形象,这主要取决于歌曲的标题和旋律节奏特点来选择合适的音型;二是要注意歌曲的结构。钢琴即兴伴奏应特别注意肌理的设计。在音乐教材中,歌曲基本上是由主旋律和主旋律组成的合唱部分,这两部分在音乐的情感特征上也会形成连续或比较的变化,所以伴奏肌理的选择还需要从结构上加以考虑。三是突出伴奏风格。音乐课堂上使用的歌曲都是基于一定的调性范畴,所以和弦的排列应该根据调性的特点和变化来设计。

(二)钢琴即兴伴奏在音乐欣赏中的应用

赏识教学主要通过听、承认教材中的曲目具有审美作用。它的内容主要由声乐和器乐组成。就器乐而言,在相应的教学环节中,主要是通过对音乐主题的理解和记忆,使学生达到理解作品的目的。作为教学任务的一部分,学生不仅要听,还要掌握反复的视唱练耳。因此,利用钢琴即兴创作的主题来引导学生进行视唱练耳是器乐欣赏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捷克民族音乐作曲家斯梅塔纳的交响曲《我的祖国》。在这项工作中,不同的主题是,其中主题为沃尔塔河和农村婚礼的部分是最受欢迎的主题。也要求学生熟悉和掌握主题旋律。在教学中,设计这两个主题的即兴伴奏非常重要。在沃尔塔瓦河主题的设计中,针对民歌题材丰富的特点和E小调的调性风格,在右手声音中采用了E小调和弦的功能,突出了和弦的主功能、从功能和从功能,而左声道则采用了基于调性和弦主题的递进音阶,也显示出沃尔塔瓦雄伟的形象,那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沃尔塔瓦河。

在乡村舞蹈的主题设计中,右手负责主旋律。单音和弦与支撑旋律的列和弦之间的连接,强调节奏。在左手部分的设计中,采用了和弦的半分解形式,包括单音和弦的分解和单音与复音的结合。这样的设计可以使旋律部分更加突出,线条更加明显,而左手声音采用四分之一模式分解也可以突出节奏效果,符合舞蹈主题的风格特点,整体即兴伴奏的质感更加明显,有利于学生掌握主题的特点。

通过沃尔塔瓦河主题钢琴即兴伴奏的设计可以看出,在欣赏教学中,主题旋律的伴奏设计要以主题为基础,根据主题的整体音乐风格特点进行肌理的整体思考,钢琴即兴伴奏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有清晰的旋律声,而且要起到辅助学生歌唱的辅助作用。

(三)钢琴即兴伴奏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

钢琴伴奏是舞蹈教学的补充,在中小学舞蹈教学中起着支持和指导的作用,与舞蹈教学紧密结合。钢琴伴奏是舞蹈教学的辅助手段,但钢琴伴奏与舞蹈教学的兼容性直接影响舞蹈教学的效果,钢琴伴奏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中小学舞蹈教学以节奏教学为主。钢琴伴奏对学生的身体节奏非常明显。有两种主要的表达方式:课堂教学中的有节奏的训练和简单的伴舞。在节奏训练中,例如2/4和4/4的节奏,钢琴伴奏可以直接根据节奏的强弱规律进行。学生们可以随着身体的节奏加入一系列的拍手和踢腿,这增加了他们的动力。教师也可以使用钢琴伴奏来引导学生敲击相应的节奏,并在不同的音阶上演奏相同的节奏,这增加了对节奏训练的兴趣,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当教师将歌曲教学到巩固阶段时,可以以舞蹈的形式进行教学。在这里加入钢琴伴奏可以起到强化歌曲的作用。老师必须准确结合伴奏钢琴和唱歌,并根据其能力水平,选择质地,外形伴奏的声音和节奏,由伴奏感染学生,激发对舞蹈的热情,并确保在动作和音乐之间的良好协调。

例如,有华尔兹感觉的歌曲表现得活泼优雅,所以钢琴伴奏通常是3/4的节奏,每个部分都是一个和弦,第一部分是强拍,低音和弦。第二和第三阶段是弱拍。其他的和弦在更高的音阶上演奏。它们是灵活的。进步风格的歌曲旋律刚健有力,节奏刚健有力。舞蹈节奏部分,一般采用2/4和4/4拍子节奏,左手使用带有附着点和四分音符的列节奏来创建一个坚实的歌曲效果。舞蹈的感觉是柔和而抒情的。节奏通常是4/4。旋律柔和流畅,线条强烈。跳舞的感觉是无拘无束的。根据音乐的要求,给句子一个强烈的节奏,可以带动学生跳舞,让学生感到兴奋。改变同样的音乐可以改善课堂气氛,丰富音乐,激发学生的热情。

虽然小学和中学的舞蹈教学主要以节奏为导向,但动作很简单。有时,学生只是根据歌曲的音乐感受即兴创作一些动作。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使学生创造的动作更具质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具有特定节奏和节奏风格的舞蹈动作,这是非常必要的。比如探戈,是一种非常特别的舞蹈,是一种具有顿挫感的表演,有很强的断奏式感。因此,在实际的钢琴伴奏中,教师应将每个四分音符改为两个八度音阶,使每个小节有四个八度音阶。比如维吾尔族舞蹈有很多附着点,切分音的节奏非常动感。教师伴奏时,可以选择带有民族节奏的伴奏材料,使学生能够立即理解维吾尔族舞蹈的节奏特征,并根据教师建议的节奏创造舞蹈动作。

(四)钢琴即兴伴奏在情景剧表演中的应用

教师组织的音乐场景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可以测试这种学习的效果。而且可以使学生灵活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快速思考和快速思考的能力,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立体感和直观性。在音乐情景剧中,钢琴伴奏也可以表现出一种特殊的风格。重点放在听觉和视觉的对比上,充分体现了音乐作品的生命力。此外,情景剧的表现也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如相声、双簧管等形式进行。在这里添加钢琴伴奏是一个点睛之笔。在表演过程中,现场音乐是必不可少的。钢琴伴奏的灵活性一直是音乐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歌曲《银色马车从天而降》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即兴创作情景剧《冬天来了》,但光是唱歌和表演是不够的。这时,老师可以把钢琴伴奏与愉快的气氛融为一体。右手用歌曲旋律的部分, 左手使用带有低音的半分解和弦,这使得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呼吸的舞台,舞台瞬间揭示人物之间的关系,加深对音乐作品的内涵和实际感受音乐的魅力。为了讲好故事,可以在舞台上加入一些柔和的音乐。当戏剧发生大的冲突时,不和谐和弦的前附着节奏和连续向下的和弦可以突出矛盾的激化。双簧管的幽默部分也可以通过钢琴不断向上的依赖来表达。一方面,它使学生更真实地感受到场景的存在,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舞台的存在,人物与舞台之间的关系瞬间清晰活泼,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愿望,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情景剧的创作拓宽了活动的兴趣,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求,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

四、总结

即兴钢琴伴奏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基本职业技能之一,也是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更新教学观念,建立中小学音乐教育新标准,在教育产业化的格局中,我们必须把向更高水平和作用进行重新审议的钢琴即兴音乐教育在小学和中学。分析钢琴即兴演奏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对中小学从事音乐教学的教师或今后从事这一职业的同事有所促进,为了更清楚地认识到钢琴即兴伴奏技能的重要性,加强中小学音乐教学,教师应注重钢琴即兴伴奏的基本技能,为中小学音乐教学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文廉.钢琴即兴伴奏在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探讨[J/OL].黄河之声,2019(20):123[2019-12-01].https://doi.org/10.19340/j.cnki.hhzs.2019.20.091.

[2]李立梅.钢琴即兴伴奏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研究[J].黄河之声,2018(23):110.

[3]唐亦文.论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40(02):142-144.

[4]方芳.谈钢琴即兴伴奏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J].音乐生活,2018(10):74-75.

[5]李旻波.中小学音乐声乐作品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研究[J].北方音乐,2018,38(01):184.

[6]张飞.钢琴即兴伴奏在中小学课堂的应用[J].传播力研究,2017,1(12):154.

[7]孙艺辉.论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歌曲钢琴即兴伴奏[J].教育现代化,2017,4(35):307-308+320.

[8]韩淑静.高师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对中小学音乐课堂内容的多样化分析[J].大众文艺,2017(01):243.

[9]仝高芳.中小学音乐课声乐作品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研究[J].大众文艺,2017(01):254.

[10]汪彬彬.新课程背景下钢琴伴奏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分析[J].北方音乐,2016,36(17):98+100.

[11]殷英,朱咏北.高校音乐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探究——评《钢琴即兴伴奏入门教程》[J].教育发展研究,2016,36(07):85.

[12]何炜玮.即兴伴奏技术深入高师钢琴基础课程之实践性教学研究[J].音乐时空,2015(24):129-130.

[13]梁虹.高校音教专业毕业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反思——由中小学音乐教师招考引发的思考[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6(05):79-83.

[14]张玉琴.刍议钢琴即兴伴奏在中小学音乐课中的作用——以固原市西吉县高中为例[J].黑河学刊,2015(03):109-111.

[15]张璟.中小学音乐教材在高师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中的运用分析[J].北方音乐,2014(11):156-157.

[16]吕晓燕.钢琴伴奏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3(05):219-220.

[17]路明遥.高师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2,24(07):157-158.

[18]周凤林.中小学教师钢琴即兴伴奏的问题与研究[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2(02):21-22.

[19]肖甲英.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培养刍议[J].音乐时空,2011(11):86.

[20]盛雪,聂娜.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钢琴即兴伴奏配弹[J].大众文艺,2010(23):254.

谢 辞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们即将大学毕业,在这毕业前夕,我们所做过的最用心的一次作业大概就是写作论文了。它对于我而言不单单是一项必须完成的学业任务,同时在写作期间也倾注了自己的心血与精力,还有最珍贵的大学回忆。而论文的完成则少不了老师和室友同学们的帮助。

首先我要感谢的便是我的导师XXX老师,在写作中遇到困难时,她总是能像知心朋友一样鼓励我。从论文的选题、修改、措辞、定稿等方面,老师始终认真负责地对进行精心细致的指导,帮助我开拓写作思路,对任何提出的问题都给予耐心的解答。

最后感谢母校的栽培,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应有的学习环境与各种学习生活设施。最重要的是大学两年中给我们传授知识的教师们,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心血,指导着我们不断学习新的技能与知识,教会我们成长。相信多年后我还会记忆犹新,对这里的人和物,都心怀感恩。

浅谈钢琴即兴伴奏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浅谈钢琴即兴伴奏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价格 ¥5.50 发布时间 2022年12月15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85969.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2年12月14日
Next 2022年12月15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