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舞蹈,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是最充足的表现,它是一切艺术中最具综合的艺术!舞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了一种审美的造性活动。而一切事物都有其它们本质与内在的联系,如果我们把舞蹈比做一颗大树,那么它的本质就是树的根基,深深地扎进土里,通过内在的吸收与吐纳,再加上其他的枝杆,不断发展、成长、花红叶茂,结出丰盛的果实,最后成为供人享用的舞蹈作品。
本文通过对扇子舞舞蹈作品《临水》的阐述,她从舞蹈的本体出发,描述了一幅江南水乡的优美画卷,临水而居的女子通过自己肢体舞蹈的动作表达,展现了江南女子的细腻感情,其作品具有深邃悠远的形式美感和深刻的审美意韵。通过作品,传递给观众一种人性的真、善、美,有着鲜活生命和饱满情感的花一样的女子。整个作品,编导用简洁的手法,描绘了一幅以流动构图与调度画面为主的,一种传情达意的形式美,舞蹈语言简化,表现出一种生命的幻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关键字:舞蹈;临水;音乐
一、扇子舞的起源与发展
相传扇子舞起源于传统巫俗,后来发展成为表演性的一种舞蹈形式。古朝鲜族人,在祭祀神灵檀君、祈求上天保佑的仪式上时,必用老成女子,也称“巫人”。巫人行巫的目地是与神灵沟通,上祈民愿,下传神的旨意。在行巫时,最初是手持矛而舞,后改用扇子,通常是右手持扇,左手持铃,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这大概是扇子舞的雏形。
扇子舞大约在朝鲜王朝初期发展成为一种宗教仪式舞蹈“巫舞”,这时舞者是左手持扇,右手持铃,并发展成了集体舞的形式。同巫人的扇子舞不同的是,巫舞庄重、整齐。
扇子舞后来又融入了朝鲜人其它的舞蹈中,形成了祠堂牌扇子舞。在这个舞蹈中,舞者用扇子把脸遮住,横线碎步跑出,来到表演场地中央后原地转几圈,然后将扇子一甩合在一起,向观众行礼。此后舞蹈动作由慢转快,在快步阶段舞蹈动作变化多,热烈,时常跑大圈。最后舞者向观众行礼、退场。这种扇子舞属于民间艺人舞蹈,与巫人的扇子舞表演的场所、目地并不相同。但祠堂牌扇子舞是从巫人的扇子舞演化而来的,后来还出现了双扇舞的形式。
传统上,扇子舞由女子表演,通过舞动扇子抒发内心的喜悦之情。动作舒展大方,舞动扇子与执扇造型有机地融为一体,在舒缓的节奏中给人以优美典雅的感受,在轻快的节奏中则显得欢快活泼。
如今,扇子舞已成为中老年喜闻乐见的锻炼方式。在成都各大公园和社区活动广场,无论寒暑,每天早晨都有很多老人手拿扇子舞起来。可以增强身体素质,对于患有腰间盘突出的中老年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腰腹部的肌肉力量。因为速度很慢,还可以大幅度提高腿部肌肉的控制力量。对颈椎也有一定的锻炼作用中老年人骨质一般都很疏松,通过太极扇子舞可减低患骨质疏松的几率。可以修身养性:练拳者必须全神贯注、从容不迫、以柔克刚,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体验。太极扇子舞锻炼对失眠、忧郁、烦躁等也有一定疗效。
最具代表性的扇子舞作品有当属王亚彬的《扇舞丹青》,常见的扇子舞作品还有舞蹈《甜》、《读梁祝》、《一片绿叶》、《千红》、《生与死以前》、《扇妞》、《大兰花小兰花》、《翠狐》、《雪中梅》、《美丽时光》、《咏荷》、《映山红》、《说兰花》、《临水》。
本文针对作品《临水》展开描述阐述,希望能给人以美的体验与享受。
二、舞蹈作品《临水》的阐述
《临水》这个作品讲的是江南水乡女子临水而居的细腻感情和生活流动,展示女子妩媚的表情与神态。舞蹈借用一把延长手臂变现力的折扇,演绎了中华民族艺术的神韵之美,动态的展现了“纸上的舞蹈”,可谓文治“舞”功。似飞腾狂草、想描画丹青般的一招一式的精彩表演,在舞台空间,塑造出一种古雅、端庄,充满中国传统舞蹈文化体态形象,将古典舞与中国书法、扇文化融为一体,把舞、乐、画熔于一炉,在情景交融、人与自然浑然一体中达到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营造了一个恬静、雅致、高远的意境。
临水不是一个纯粹的胶州秧歌,它还包含的有古典舞的元素在里面,我所理解的就是,无论是音乐、道具还是服饰都表达了一种行云流水的感觉,看后心情就像水一样没变的很平静。临水以中国民族民间舞和中国古典舞为主,舞蹈讲求表现力,舞蹈性强,具有载歌载舞的特色。风格迥异,舞蹈丰富多彩,使人们在音乐舞蹈的熏陶中受到美的教育。
在保持了舞蹈曼妙的同时,该作品也选取了一段优美的音乐——《和平之月》系列。这部专辑融合民族和世界、东方乐器和西方配乐的典型效果创造属于Pacific Moon风格的作品。和平之月系列是以东方乐器如琵琶、古筝、二胡、扬琴等为主奏,或加上钢琴等西洋乐器,辅以电子合成乐的编曲,有的则以人声吟唱或以东洋、南洋的打击乐器来表现旋律,创造出清新自然的New Age风格 。选自和平之月《兰》的一首精美抒情小曲,含情脉脉,百转柔肠,声色悠悠,含情默默,温柔而充满遐想,像春天的阳光,像拂面的柳絮,像温柔的眼神。
倾听启音的钢琴声,仿佛晨曦初露,琵琶轻开如波。红云渐渐鲜艳了一个玫瑰色的清晨。是一个温馨静谧的江南早晨,如画,想像跟着进入了情境。随着舞者扇子的开合,故事也拉开了序幕。正如歌曲名字一样《True Love》一样,整个舞蹈中,无论是背景音乐,还是肢体语言表达,我们都能从中感受到一种淡淡的缱绻,对爱人的爱与思念,对生命的爱恋,对自然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在整个舞蹈中,没有很大的起伏,有的只是行云流水般的舞蹈动作,有的只是音乐中流露出的无限的缱绻爱恋,将女子那种细腻的可遇而不可说的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三、对舞蹈作品《临水》的阐述论证其舞蹈本质
舞蹈本质的具体体现,既——“生命、情感、美,”的最高境界。
首先:舞蹈本来就是一种视觉形式的艺术,编导、演员所创造的一切,观众所看到的一切,只是一种美的形式。进而通过对美的形式的感受、体味、认知和发现,其结果却不仅仅是形式了。(作品呈现出的一种形式的美感,体现在,我们所学的,所谓人一样的物,物一样的人,人、物化上,相互转换)而编导在对舞蹈虚幻美的动作形式创造中必然渗透和散发出自己对美的某种精深真切的艺术追求,即给予作品形式以生命。
然后:生命、情感、美,即舞蹈艺术三大永恒主题,这是源于舞蹈艺术是以特殊的人体外部动作形式和不可分离的人体内部精神情感作为创作材料和手段,是舞蹈追求完美的艺术天性所致。也是我们舞蹈艺术独有的艺术特征与法则。即人体外部的舞蹈动作创造,来源于人体内部精神情感的需要,又自然地、不可避免地、表现着这种精神情感。可谓房进激老师常说的——“舞蹈是灵于肉的美妙结合”。
最后:美是情感的主题,而舞蹈艺术本身就是人体行为的美化,它是人与生俱来对美追求的本性,也是一种需要,同时还有着净化人心灵的作用,所以舞蹈作品是有审美价值的艺术,舞蹈本体就是一种生命的幻象,它形式美的特征必然由自身的生命精神使观赏者得到生命精神的活耀,进而得到充满生命精神美的审美享受,得到美的精神陶冶与启示。归根结底,舞蹈本质的“生命、情感、美”就是舞蹈的本体,它是舞蹈作品的灵魂所在。
四、总结
不管舞蹈作品表现的是什么,呈现给观众的都必然是经过编导的编创,以及演员的二度创造所合成,而更多的是通过舞蹈作品,通过舞蹈演员至情至深的演绎和情感的传递,给观众一种精神层面上的感知。它是编导及演员,人性最直接、真实的舞蹈语言,演员通过那种情感张力的激情和自己人性真情实感的流露去感染和打动观众,随之让观众进入剧情,并由作品带来的反应而产生共鸣。虽然舞蹈作品表现的内容各异,那只是说在题材、体裁和表现形式等方法上的不同,但他们最终都为表情达意,成为供人享用的舞蹈作品为目的。从而让观众感受到饱满生命情感的审美享受,仅此而已。
舞蹈艺术是源于生活的提炼,是现实生活影子的影子。就像原来人类跳跃是为了追逐猎物,而现代人不需要追逐猎物了,这种跳跃也就没有了。这充分表明了,舞蹈艺术的时代性特征,它随着人类发展的改变而改变,但好的东西要保持下来,否则就会产生停滞。生活永远都在变,聚集他们是如此的艰难,而当生命与自然联结在一起的时候,那股强大的生命力才是我们情感最极致的表现。
参考文献
[1]朱小曼.情感教育论纲[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4.
[2]平心.舞蹈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
[4]《舞蹈杂志》.2007.7
[5]对舞蹈作品《莲颂》的阐述论证其舞蹈本质
[6]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56.html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