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园故事教学的现状、问题与策略

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会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思考问题, 能启发幼儿对美好世界的幻想,有趣的故事会增加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可以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现实生活。幼儿园故事教学是围绕文学作品展开的活动,故事教学由于其趣味性,能够很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引言

  幼儿园以故事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故事教学可以很好的帮助幼儿掌握知识及技能,学会生活中的道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首先,实施故事教学能够促进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使教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了幼儿园教学的丰富多样性,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以此会增加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调节与应变能力,有助于教师站在幼儿的学习角度,思考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和需要的更适宜的学习方法。幼儿园进行故事教学,可以使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简单化,使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故事氛围中开心的学会很多知识,从而使幼儿在故事教学中尽情的联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幼儿园故事教学现在不太理想,由于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及自身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能力不足,使幼儿园故事教学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故事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环境创设不足及教师对故事教学准备工作不充分等,使故事教学实施过程不理想。本文主要通过查阅文献和对幼儿园园长、主班教师进行交流访谈两种方法,分析收集有关故事教学的教学方面的现状及问题,对其进行归类整理,得出故事教学的相关策略,使幼儿园故事教学得以顺利有效地进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幼儿园故事教学概述

  (一)幼儿园故事教学的概念

  幼儿园故事教学是指教师从文学作品即童话、生活故事等入手,围绕作品教学展开活动。[[1]]教师通过对幼儿运用故事进行教学,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故事教学情境中,学会大量的知识和道理,促进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发展。

  (二)幼儿园故事教学的特点

  1.故事内容具有趣味性
  幼儿园故事内容具有趣味性,即由于每一位幼儿天生都很喜欢听故事,故事内容的丰富生动及其趣味性,能带给幼儿愉悦的身心体验,使幼儿在故事情境中,与小朋友一起开心快乐的玩耍,教师在幼儿园故事教学时,可以借助故事教学这种有趣的教学形式,将平时幼儿难懂的知识及道理通过有趣的故事使幼儿能够轻松的听懂,幼儿通过聆听教师讲故事,在不知不觉间促进幼儿的身心各方面发展。
  2.教学模式丰富多样性
  幼儿园故事教学模式具有丰富多样性,即教师在进行故事教学时,可以选择各种各样的教学,比如:可以进行室外的教师与幼儿共同讲故事,教师说一个故事主题,幼儿开始进行故事的自由想象,发展幼儿的自主想象能力;或者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以故事表演的方式,使幼儿从故事表演中,进行故事中人物的扮演,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或者是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故事教学,多媒体教学使故事教学模式丰富多彩,将幼儿带到真正的故事情境中,便于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与接受。幼儿园故事教学的模式有很多,教师可以根据故事内容及幼儿实际的理解接受程度,灵活多变的选择适合故事内容及适合幼儿理解的故事教学模式。
  3.教学对象针对性
  教学对象针对性,即教师在进行故事教学时,要注意对小班、中班及大班的幼儿进行针对性教学。如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认知发展能力较低,大多喜欢篇幅短小的动物世界类的童话故事,如《森林舞会》,其故事主题生动鲜明,内容形象丰富,容易被小班幼儿理解和接受;而中班幼儿则喜欢故事情节曲折,新奇带有夸张想象力的故事,如《狐假虎威》,幼儿可以自由大胆想象故事中的情节内容,并尝试和同伴进行模仿故事情节,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大班幼儿大多喜欢故事具有一定知识经验,情节起伏较大等特点,且具有较高的、连贯的言语的故事内容,如看图讲述类故事,图片要色彩鲜明,使幼儿能够清楚准确的观察到图画中的故事内容,便于幼儿观察,对幼儿有较大的吸引力,加之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幼儿可以根据故事内容结合图片思考故事所要表达的故事情感。因此,教师在进行故事教学时,要注意教学对象的针对性,对小班、中班、大班的幼儿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合他们年龄阶段的故事内容,更加有效地进行故事教学。

  (三)幼儿园故事教学的价值

  1.促使幼儿多方面能力发展
  故事对幼儿的成长具有很重要的价值,故事形象生动的情节变化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在幼儿园中,教师合理的采用故事教学进行教学,由于故事生动有趣,幼儿能够对故事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自主的探索和学习知识。因此,故事教学易于被幼儿所理解和接受。故事教学为教师提供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讲故事,幼儿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很多知识,促使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如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教师刚开始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将幼儿带入故事情节,中途可以带领幼儿参与到故事内容中,教师通过故事中蝌蚪是如何变成青蛙的过程,以及在故事中和幼儿进行情节互动,使幼儿不仅懂得了生物知识,并且在故事教学互动中谈论故事内容,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幼儿在教师讲述故事情节时,大胆想象故事内容的情节发展,因此,故事教学不仅能提高幼儿与同伴的交往能力,而且对幼儿的智力发展,审美能力发展以及道德思想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2.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
  首先,由于故事的有趣多变,对幼儿是很受欢迎的,因此,教师如果在教学活动中利用故事进行教学,则会大大增强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幼儿更加喜欢课堂,喜欢学习,幼儿常常会痴迷于故事情境的氛围中;其次,在故事教学过程中,幼儿会和老师积极互动,积极提问故事中不懂的问题,使课堂气氛活跃,从而更加促进幼儿主动去思考故事内容,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最后,故事教学较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讲,由于其适合幼儿发展的特性,可以改变以往课堂冷清沉闷的教学氛围,幼儿在故事教学课堂活跃的教学氛围中,积极地与教师、周围的小朋友进行交流,能够使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逐渐增强。
  3.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故事教学由于其生动丰富的故事情节,为幼儿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幼儿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中,可以自由大胆的想象故事内容情节的发展,尽情的联想与故事情节相关的故事人物表情,动作及语言表达方式,激发幼儿产生各种千奇百怪的想法,幼儿有了这些想法的萌发,再对故事情节进行实际的表演,在实际的故事表演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自己的想象加工,创造出故事的另一种情节发展方式,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通过故事教学,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浅析幼儿园故事教学的现状、问题与策略

  二、幼儿园故事教学的现状分析

  由于各种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幼儿园故事教学现状还有很多不足,下面就我国由于幼儿园师资力量不足致使幼儿教师故事教学能力有待提高;幼儿园故事教学与其他教育活动整合发展不完全;我国幼儿教师培训重视技能,忽视故事教学能力的培养等现状进行分析:

  (一)幼儿园教师故事教学的能力现状

  幼儿园故事教学的能力现状如:教师进行故事教学内容的教学主题不贴切,容易脱离教学主题,教师没有将教学主题和将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安排,在实际的故事教学中没有达到理想的故事教学目标;其次,教师对故事教学的认识不足,在选择故事教学内容时,没有注意到幼儿具体的实际接受能力,使故事教学效果不明显,还有教师在进行故事教学时,选择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教师由于长期运用同一种教学方法,不能很好的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变得冷清;最后个别幼儿教师由于对故事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考虑不完善,在进行实际的故事教学时,故事内容的每个环节衔接不够紧密,故事情节容易脱离,使故事教学的实际操作过程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不能很好地进行故事教学。因此,幼儿园教师故事学的能力现状还存在很多急需完善的地方,教师的故事教学能力应该受到我们的重视,使故事教学很好的在实际教学中完整的进行。

  (二)幼儿园故事教学的实际运用状况

  幼儿园故事教学的实际运用状况比较局限,没有考虑到幼儿身心各方面全面发展,教师由于对故事教学的理解程度不够,在实际应用故事教学时,容易偏离某一领域的发展,使幼儿发展不全面,教师在进行故事教学时应考虑到幼儿的各个领域之间有效协调,促使幼儿全面发展。比如说,在组织幼儿故事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以适当与美工区、音乐区、语言区等各区域间相联系,并在其渗透时注重全面整合发展,不但促进了幼儿的语言与认知能力发展,而且增加了对生活经验的理解,培养幼儿的多元智能的发展。幼儿园故事教学与其他教育活动合理的互相渗透,整合发展,使幼儿全方面发展,使得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并学会大量的知识,全面提高幼儿身心发展。

  (三)幼儿园教师故事教学的培训现状

  近几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幼儿教师培训重视技能,忽视故事教学的培养,大多数幼儿对幼儿园教师吹、拉、弹、唱等技能方面的要求大大提高。比如说,幼儿园对教师进行组织培训时,总是会对幼儿教师进行钢琴的弹唱、即兴伴奏或者幼儿舞蹈的培训,却对幼儿教师的故事教学能力要求不高,由于对
  对故事教学的认识不足,大家普遍认为故事教学很简单,只是教师讲故事,幼儿听故事,因此,对故事教学的重视度不高,幼儿园也对幼儿教师故事教学能力的培训度不够,幼儿教师在具体的进行故事教学时,专业化明显欠缺,不能进行很好的故事教学。而现在的好多幼儿园对在职的幼儿教师也是注重于培训钢琴、舞蹈技能方面,忽视了幼儿教师故事教学方面的培养。

  三、幼儿园故事教学常见的问题

  由于受我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当今幼儿园故事教学存在很多常见的问题,比如幼儿园故事教学模式单一化;幼儿园故事教学环境创设不足;教师对幼儿园故事教学准备工作不充分;故事教学实施过程不理想等诸如此类不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故事教学问题,不利于幼儿故事教学的正常发展。

  (一)幼儿园故事教学模式单一化

  在一般的幼儿园故事教学中,经常都是教师站在讲台上听讲故事,幼儿端端正正的坐在下面听,但几分钟后,有的幼儿便思想偏离主题,由于教师讲的内容不被幼儿所吸引,因此,幼儿不能够专心听完故事内容。比如:教师拿着一本故事书朗读,幼儿坐在下面认真的听,讲完后,教师一般都会提问:“故事有趣吗?故事好听吗?故事是在哪里发生的?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最后总结,告诉我们了什么道理。教师进行这种常规的教学提问,会限制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设计的故事教学活动形式固定,不够新颖,使幼儿不能很好的进入故事情节中,缺乏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感受,使幼儿不能在故事中很好的学习,全面的发展。
  由于幼儿园组织的故事教学活动形式过于单一,教师没有全面的考虑到幼儿的主动参与性,对故事内容的设计缺乏创新的概念,不能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故事教学活动中,使整个故事教学活动过于死板,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不能使幼儿故事教学更好的进行。

  (二)幼儿园故事教学环境创设不足

  良好的环境创设可以为幼儿建立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使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充分感受故事情节,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发挥故事教学的积极作用。教师在故事教学过程中,大多数都被常规思想所束缚,在进行故事教学时,忽视故事教学的环境创设,没有以幼儿发展的需要为目的,脱离故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没有创设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教学环境,然而,在实际故事教学过程中,由于经济条件或其他各方面原因,教师进行故事教学时,选择的创设条件不足,不能很好地创设故事教学环境,使幼儿不能在故事情节中学习故事内容,感受故事教学所带来的乐趣,没有发挥到故事教学的积极作用。

  (三)教师对幼儿园故事教学准备工作不充分

  1.故事教学目标制定片面性
  有的幼儿教师在制定故事教学目标时,只是侧重于对幼儿发展其中一个方面的目标制定,片面的进行故事教学,一味地将故事情节简单重复,造成幼儿的机械记忆,使幼儿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对故事教学的制定缺乏整体性考虑,造成幼儿的活动过程形式过于单调化,大多数老师都被所谓的教学目标所固化,不能灵活的处理实际课堂教学。比如故事《月亮和我》中,本来的教学目标是让幼儿通过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我和月亮的关系,学习关于影子的知识,然而教师在实际对故事教学目标制定过程中,只是片面的让幼儿学习故事内容,没有深层次的理解故事内容中所蕴含的知识和道理。
  2.故事教学内容选取单一性
  在幼儿园故事内容选取方面,幼儿教师在进行故事教学时,选择故事内容的选取过于单一,在长时间的故事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为了简单方便,不善于对故事内容的形式进行多样扩充,只是将原有的故事内容照搬到课堂上来,脱离了实际的教学方式;或者,教师对故事内容的中心思想把握有偏差,教师只是以成人的思想理解故事内容,很少考虑到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只是注重故事内容的教育性,从而对故事内容的解读肤浅,忽略了故事的实质,幼儿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文学观念的束缚,忽视了对故事审美的认知,偏向于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培养;其次,幼儿园教学内容安排最明显的问题之一是内容安排缺乏科学化。教师对故事教学的安排缺乏科学化,以自身的看法来安排故事教学内容,长期以来,幼儿由于没有受到科学系统的故事教学,不能很好地发挥故事教学的积极作用。

  (四)故事教学实施过程不理想

  教师在进行故事教学实施过程中,由于对故事教学的认识不足,没有很好地发挥故事教学的作用,而幼儿就像一张白纸,教师怎么教,幼儿就怎么学,因此,教师进行合理规范的指导是很重要的。然而,在实际的故事教学实施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原因,没有很好的发挥故事教学积极的作用,一方面,教师为了营造良好的故事教学情境,但实际的教学效果却是喧宾夺主,幼儿过多的处于主体地位,使正常的课堂气氛变得异常活跃,使故事教学不能得以顺利的进行,另一方面,教师在实际对故事教学情境中,偏向于正常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幼儿求异思维的发展,致使故事教学实施过程不理想。

  四、幼儿园故事教学的策略

  针对幼儿园故事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教师首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开展故事教学;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主意丰富故事教学资源,增强故事教学环境创设性,教师提前做好故事教学准备;最后合理采取一些能够改善故事教学方式的具体策略,从何促进故事教学的有效性进行。

  (一)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开展故事教学

  1.运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故事教学
  教师是在进行故事教学时,要善于从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考虑幼儿实际对生活经验的理解程度进行故事教学,利于幼儿对故事教学的理解与接受。因此,故事教学活动的进行也应运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如故事《下雪啦》,教师在进行故事教学时,可以带领幼儿回想冬天下雪的场景,使幼儿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故事内容进行对照,便于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也能使教师很好的进行故事教学。因此,在实际的故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设贴近幼儿生活的语言,能有效使幼儿了解并运用词汇,从而达到促进幼儿与发展的目标,教师要注意在故事教学时,如果发现故事内容中的用词对幼儿来说较难理解,那教师就应该对故事中的难懂的词语进行口语化讲述,使幼儿运用已有的口语生活经验能够轻松的理解故事内容。因此,教师应该在故事教学时根据故事内容及幼儿的理解程度,运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合理恰当的进行故事教学。
  2.多种游戏式教学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方式,教师在进行故事教学时,适度的在故事教学过程中添加游戏环节会增强故事教学的有效性,使幼儿对故事教学更感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在故事教学活动中根据故事情节发展添加各种各样的幼儿喜欢的游戏进行故事教学,使幼儿在游戏化的故事教学中主动参与故事教学,增强故事教学的有效性,使幼儿在游戏的故事情境中学习,在游戏与故事的合作教学中更加喜欢学习。如教师可设置竞技类闯关游戏,但要注意竞技类闯关游戏中的游戏方式,必须适合幼儿心理发展规律,游戏环节逐次提高。在游戏进行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进行竞技闯关,鼓励幼儿勇敢主动地参与故事游戏活动,使游戏与故事内容相融合,使幼儿很好的理解故事内容,也便于教师对故事目标的制定。
  3.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注意音画同构
  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使故事内容化静为动,为幼儿营造全方位的故事情境,刺激幼儿的感官知觉。何克抗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角认为多媒体技术“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提供图文声并茂的多重感官综合刺激,还能按超文本方式组织与管理各种教学信息和学科知识。”[[2]]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故事教学时,应该注意音画同构,即创设故事情节特定的音乐与特定的故事画面进行故事教学,再由教师引导幼儿进入这种音画同构形成的故事情境中,比如故事《小蜻蜓》,篇幅不长,但却蕴含着四季的典型特征和季节轮回的顺序,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春夏秋冬四幅动图,并配以美妙的音乐,当幼儿看到美丽的四季景色一动画的形式一一展现,景色优美的柳树边,一只小蜻蜓慢慢的飞啊飞,教师再加以有感情的讲述故事,使幼儿结合画面、音乐,充分理解故事内容,此时,教师根据故事内容结合多媒体技术带领幼儿展开想象,理解画面,为幼儿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促进幼儿身心全方面的发展。

  (二)丰富故事教学资源,增强故事教学环境创设性

  1.合理运用家庭资源进行故事教学
  幼儿园要进行有效对故事教学,应该合理运用家庭资源,家庭应该支持幼儿园的故事教学活动。幼儿在家时,家长应该多给幼儿将故事听,培养幼儿认真听故事的好习惯并配合幼儿园教学活动。比如我们在幼儿园举行家园故事教学活动“听妈妈说童话”,妈妈们为了讲出精彩的童话故事,查阅各种资料,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了有趣的绘本故事——《爱我你就抱抱我》,运用PPT的形式以夸张的语言和表情通过游戏的方式讲故事,妈妈们讲得很认真,孩子们听得很专注,积极踊跃的配合妈妈讲故事。通过家庭讲故事来增强幼儿园与家庭的联系也培养了幼儿的发展能力。类似于这样的家园互动小故事,使孩子们快乐的学习生活。家庭方面应加强与幼儿园的配合,在家庭中,多给幼儿进行讲故事、说故事、表演故事等,使幼儿置身于丰富的教学环境中,更加完善故事教学。
  2.教师充分准备教具,创设有效的故事教学情境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故事内容的背景,准备有关故事人物丰富多彩的教具等,给幼儿创造适宜的故事学习环境。“有情景的学习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理解与记忆词汇。”[[3]]比如,教师在讲故事《小熊的生日》时,教师首先可以做许多小动物的头饰,再简单的做一个生日蛋糕,在进行故事教学时,可以给幼儿带上不同小动物的头饰,给幼儿放生日歌曲,并带领幼儿一起唱生日歌,增强故事教学的情境性,使幼儿将故事的情节内容与自己的平时过生日时的场景结合起来,使幼儿置身于故事情境中,切身体验故事情节,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教师在讲故事时再加上有一定的表演性,比如说模仿不同的眼神、语气、动作等表情,使人物特征突出,增强故事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为幼儿提供一个适宜的故事教学情境,便于幼儿的理解和学习。

  (三)教师提前做好故事教学准备

  1.科学制定故事教学目标
  教师在制定故事教学目标时,首先要根据幼儿具体的接受理解能力,结合具体的故事教学内容,要以儿童的真实反应和实际接受情况作为教学依据,不能以自己的看法及想法,随意制定故事教学目标,也不能偏向某以具体领域的发展,故事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以幼儿为主体,有计划地、多方面地考虑幼儿的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所以教师要时刻观察幼儿,从幼儿的实际发展出发,理解幼儿对故事的想法,科学制定适合幼儿发展的故事教学目标。
  2.合理选取并安排故事教学内容
  选择故事教学内容时,不仅要合理选取并要考虑到故事内容的趣味性与愉悦性还要合理选取故事内容,在讲故事之前要做好准备,教学内容可以选择合适的节日、教学日,有时也可以利用当天发生的故事,首先自己要熟悉故事内容,同时确定讲述故事的方式,根据故事内容配以合适的教具、道具,要在熟悉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有的故事内容加以适当的处理,将故事内容用口语化的方式讲述,易于幼儿理解故事的整体内容。
  教师在安排故事教学内容时,可根据当时的风土人情来设计故事教学。如故事《快乐的儿童节》可以安排在六一儿童节时,让幼儿在节日的气氛中深刻理解和感受故事情节;比如我们要对儿童进行礼仪教育,则可以选择《迷宫故事》,故事中讲的是有几位礼貌用语小朋友,名叫“您好、请、谢谢”,他们在进行迷宫游戏,故事讲述完后,幼儿就会理解礼仪在我们身边的重要性。
  合理的选取教学内容并进行有目的的教学安排,可以使教学目标达到有效的效果,进行故事教学安排时,必须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合理选取并安排故事教学内容,进行故事教学。

  (四)提高故事教学实施过程的有效性策略

  1.设置开放式的提问
  在故事教学中,教师对幼儿提问时,应将比较简单的问题如—“故事里有几个人物?这篇故事主要讲了几件事?他们在干什么啊?你们在哪里呢?等等诸如这类问题向年龄较小的幼儿提问,他们的思维能力较低,经过简单的思考就能回答出来,容易建立自信心,然后,教师根据他们的回答进行追问,引导幼儿进一步展开想象,思考问题。而将比较难,不易于幼儿理解的问题,鼓励幼儿层层深入的思考和理解故事内容。而且在故事教学提问时,多向幼儿提问开放式的问题,比如故事《小马过河》中,教师提问幼儿:“小朋友们动动小脑筋想一想,为什么刚开始故事中的小马不敢过河呢?”使幼儿开动脑筋想想小马刚开始不敢过河,都有哪些原因,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发挥故事教学的有效性。又比如故事《小刺猬找朋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小刺猬为什么找不到好朋友?”“我们应该怎么做,才会找到好朋友?”教师通过设置开放的提问,使幼儿通过主动思考故事内容,自由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故事讲述技巧性策略
  教师讲故事时,在恰当的位置,配以合适的肢体动作,如加上肢体动作等与幼儿进行表演故事,从而强化故事的生动形象性,可以增强幼儿的课堂积极性,并且与故事情节融为一体,便于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使幼儿与教师的互动能力得以加强。最后,教师要注意鼓励幼儿说出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方式。比如故事《老虎大王》中,教师在讲述老虎夸耀自己使森林之王时,教师应该以一种傲慢的语气讲述,并以一种昂首阔步的姿态在教室中漫步,使幼儿在教师的讲述中,理解到老虎身为森林之王的傲慢,加深幼儿对故事角色及内容的理解。再比如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师在讲述小女孩好像看到了流星、烤鸡以及最后看到奶奶等时,通过故事的讲述,运用有感情的语言要把小女孩那种幸福感表现出来,便于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与想象。
  3.提高教师故事教学理解性
  大多数教师在选择故事时重视于选择知识方面的故事内容,对故事自身的愉悦性重视度不够,使儿不能很好地理解故事内容,不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全面性。“教师应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教育理念,通过各种途径掌握科学的反思方法,从而学会站在幼儿的视角看待教学过程中的一切问题。”[[4]]教师在进行故事教学时,一定要对故事内容进行深度理解,全面考虑故事所表达的意义与道理,再对故事进行适当的加工,最终传授给适合幼儿发展的故事教学。教师应加强自身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性,发掘故事的有用价值,切身的为幼儿发展进行故事教学,而且,教师应以幼儿的看法及理解能力考虑故事中的问题,并用幼儿的理解方法思考故事的情节发展,因此,应提高教师故事教学的理解性,更好的进行故事教学。

  结语

  幼儿园故事教学是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进行教学,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故事情节中获得大量知识,促使幼儿主动地探索知识,启发幼儿思维创造能力的发展。本论文主要对我国故事教学的现状、问题进行详细论述,分析了解到现有的故事教学由于受其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存在各方面不足,幼儿园故事教学模式单一化,故事教学环境创设不足,教师对故事教学准备工作不充分等方面还有很多欠缺,是故事教学不能体现真正的作用。
  针对此问题,本论文对故事教学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策略,即改变传统的故事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丰富故事教学手段,合理有效的创设故事教学情境以及教师要提前做好故事教学准备,以促进故事教学更好的发挥其有效性。
  本次论文虽然借鉴了很多专家、学者的资料,但研究的结果仍然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请予以理解!谢谢!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55.
  [2]李鹏程.当代文化哲学沉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71.
  [3]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张国锋.关于一个公正世界的”乌托邦”构想:解读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153.
  [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指导纲要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6]蒋雪红.听说英语故事教学法新探[J].林区教学,2003(6):52-53.
  [7]何琼辉.活用故事教学法,培养英语听说能力[J].甘肃科技纵横,2005(3):173.
  [8]闫晓洁.引导–创新故事教学模式探索[J].科研纵横.2009.8.
  [9]邬玉花.多媒体技术使幼儿园故事教学更富情趣[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8):102.
  [10]余文森,林高明.经典教学法50例[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11]罗树化等主编.教师能力学修订版[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
  [12]金碧薇,杜英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0(6)33-35.
  [13]索长青,但菲.交往理论视野下的幼儿园教学本质[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0(11):25-30.
  [14]周琳.故事教学法让学生轻松学拼音[J].小学教学参考,2010(1):56.
  [15]ALAA SADIK.Digital storytelling:A Meaningful Technology _integrated Approach for Engaged Student Learning[J].Education Tech Research,2008.56:487_506.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6343.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2月17日
Next 2022年2月17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