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小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过程中会积累大量数据,这些数据涵盖采购、仓储、生产、市场、客户、竞争对手等中小企业全供应链乃至行业全产业链方方而而所涉及到的业务发生发展产出,这些数据在近些年来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利用这些中小企业日常积累下来的大量数据,可以在某些程度上细化分析总结出既往中小企业资源的投入产出效果,并可以支持中小企业未来提高资源投入产出效果的战略应用,对从中小企业管理层到一线业务人员均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1、大数据相关理论概述
1.1大数据的概念
大数据是伴随着云计算的普及、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应用而发展的。大数据时代是数据爆炸式增长的时代。其应用逐渐渗透到了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传统的管理会计也因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日益激烈的商业竞争也促使企业管理会计的与时俱进。X一家信息技术研究权威和咨询公司——Gartner公司(2012)认为,大数据需要新的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笔者认为,大数据是指数据量规模巨大、复杂多样和流转速度快,含有对进行有效经营管理有价值的各种信息资源。企业利用大数据的关键战略意义是通过对数据的搜集、存储、加工、分析,从数据中抽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加以利用,从而促使企业实现价值的创造。

1.2大数据的特点
通常认为,大数据具有的四大特点为四个“V”,即Volume(大量)、Variety(多样)、Velocity(高速)、Value(价值)。从大数据的大量化上看,海量数据规模巨大,从各种源头产生;从数据多样性上看,数据类型复杂繁多,如文档、音频、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网络日志、网页、客户评价等多种多样的数据形式;从数据的处理速度上看,借助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手机、平板电脑、PC以及各种各样的传感器等数据来源或者承载的方式进行数据处理,处理速度极快,形成动态的数据系统;从数据的价值上看,价值密度相对较低,可从多种多样的数据中快速获得具有高价值的信息。基于大数据的这四大特点,有效地利用现代技术对数据进行收集、加工、掘取价值和加以利用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会计发挥职能作用,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商业价值的重要途径[2]。
1.3大数据的作用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价值会随时间的流逝而迅速贬值。具有时效性的数据对管理会计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企业应用一定的分析技术实现从巨量数据中提取出和充分利用真正有价值能实现企业增值的信息。快速流转的数据促使企业数据处理速度和效率的提高。企业所要处理的数据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过去按月公布财务报告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企业应提供实时的报告,即使不能提供实时的报告也应缩短报告的时间,尽量做到每日或每周发布报告。企业管理会计必须重视数据获取的全面和完整性,充分意识到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影响,将所有相关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综合起来加以利用,从而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全面的依据。
2、大数据在企业管理会计中的运用
2.1在企业预算管理中的应用
运用大数据技术的信息系统能够有效的为全面预算管理提供所需要的数据。具体而言,信息系统可以对企业实际业务的发生数据进行记录,从而使企业在定制产品结构、掌握实时数据以及分析历史数据方面满足全面预算的要求,进而使预算编制和控制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2.2在资产管理中的应用
如在在库存管理构成中,企业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形成对对库存物资“收、发、退、存”一体控制,以及关键节点的监督和把控,实现库存物资的严格管理、统一调拨、合理利用。借助大数据技术做到物资收发自动生成会计凭证且与账实相符,通过相配套的信息技术,实现了物资部和物流中心能够及时准确的了解到采购合同现场的执行状况。
2.3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在对会计风险预警系统进行研究时,采用的是人工神经网络模拟的方法。研究发现,运用这种方法对会计风险进行预测时精度较高,同时该方法也适用于复杂的经济环境下的风险预警。
3、A公司管理会计应用大数据分析
3.1A公司简介
A公司成立于2016年4月27日,是在国家“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下,通过对传统市场的广泛调查、研究,对电子商务模式的深度研发而形成的新型电子商务企业。目前公司市场布局四川、江苏、浙江、上海、重庆、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河南、山东、安徽、江西、云南、北京等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177个区域。公司平台交易额每月以30—50%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A公司运营模式核心是“多赢分享模式”。会员累计消费满500元人民币,即可享受公司红包权;商家免费入驻公司营销平台,提升商家营业额。红包可在公司线上自营商城、线下百业联盟处与人民币等值消费。公司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铸造民族电商品牌”为宗旨,致力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电子商务平台。公司旗下A旗舰商城,依托国家“互联网+”和“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整合线下实体商家和生产厂家,布局线下百业联盟,线上云商城及体验式旗舰店。在增强消费者信心的同时与联盟商家、厂家、会员形成“共荣、共赢、共通、共享”的经营环境,为各地区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国家和人类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3.2财务准则下细化损益报表至单品层面
该阶段主要目标为搭建出公司整体经营成果及损益报表同单品之间的关系框架,基于公司已有的业务数据维度和数据系统,将足够的维度和财务结果产生动因纳入该基本框架。在该阶段会涉及大量的业务访谈、流程梳理、研发部门沟通等步骤。
1、在收入成本科目中,该公司的收入及成本均基于销售订单,订单数据中包括订单编号、单品销售价格、所属类别、销售期间等信息,另外以销售订单编号为关联点,取得退货系统中单品层面退换货信息,这些信息将作为单品损益分析层面的主要维度进行数据取用。基于公司订单数据系统,可以取得某个期间的单品层面的收入数据;基于单品本身编码,取得库存系统中该单品当期库存成本;基于订单编号,取得订单中所使用的优惠券数据,并按照优惠券不同类别进行区分,非单品直接相关的优惠如满减优惠,按照订单相关单品销售价格按比例进行分拆,得到单品间接销售优惠。其中单品收入=单品该期间销售收入一单品该期间退货支出一单品该期间直接/间接相关优惠券,单品成本=单品该期间基于加权平均法得到的销售成本
2、在该自营电商公司的履约成本科目中,主要包括仓储成本、配送成本、售后成本三类。仓储成本主要包括当期租赁仓库支出租金或自建仓库当期折旧,及仓储人员相关人工成本。基于仓储管理系统中,各单品当期的收货、储存、发货信息,取得当期各单品在库时长,并基于单品编码取得库存系统中单品基础体积信息。当期仓库租金或当期折旧基于当期在库单品在库时长及体积在单品进行分摊。仓储人工成本基于仓储人工分工,主要负责上架的人工成本按照仓储系统当期各单品收货信息,按照收货数量及体积在当期上架单品中进行分摊;仓储捡货发货人工成本则按照仓储系统当期各单品出库信息,按照发货数量及体积在当期发货单品中进行分摊;仓储理货及管理人工成本则可类同于租金折旧成本分摊方式,按当期在库时长及体积在当期各单品中进行分摊。此外,由于各单品未必各期均会出现销售,可能会出现部分单品分摊到仓储费用但并无当期收入成本情况的发生。其中单品仓储费用=单品当期仓库租金或当期折旧+单品仓储上架人工成本+单品仓储捡货人工成本+单品仓储理货人工成本
3、配送成本同单品销售订单直接相关。配送成本主要包括干线运输成本及支线配送成本两类。干线运输成本同线路本身长度主要相关,同所配送的商品重量次相关。基于干线配送系统数据中,当期该条干线运输线路成本,及当期该干线运输线路实际运输单品距离及单品标准重量,将当期该条干线运输线路成本分配至单品层面。支线配送成本包括配送车辆成本及配送人工成本等,其主要成本动因基本一致,同配送订单数量相关,由于支线配送的复杂程度较之干线配送更高,因此基于成本效益原则,选择配送系统数据中当期配送订单数量及重量数据为关键分配基础,将支线配送成本进一步分配至单品层面。其中单品配送成本=单品干线运输成本+单品支线配送成本
3.3产品生命周期下细化损益报表至单品层面
与同财务准则目径下的单品损益分析的主要区别在于,某些成本费用的项目,并不按照财务准则的要求记录于费用发生的期间,而是体现在该单品实现销售的期间,该目径下的单品损益分析可以体现该单品从采购到销售最终实现的损益情况,从长期来看其结果同财务准则目径下的单品损益结果亦趋同。
例如:单品A单独租赁一仓库进行储存,每月仓储租金10万元。单品A年初有100万件,1月份销售10万件,2月份无销售,3月份销售剩余90万件,销售均发生在月末,销售毛利为每件1元(无其他收益成本费用)。在财务准则目径下,单品A的各月损益分别体现为0元、-10万元、80万元,每件销售损益分别为0元、0元及0.89元。从短期角度来看,如按照该数据进行管理,单品A的损益情况分析可能对将采取的管理手段产生误导,即认为将产品延期销售可能取得的收益更优。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来看,1月份及2月份所发生的仓储租金,有一部分所储存的商品并未在当期实现销售,其对应发生的费用将递延至后续实现销售期间。在该原则下,单品A各月记入当期的仓储费用分别为1万元、0万元、29万元,各月损益分别体现为9万元、0万元、61万元,每件损益分别为0.9元、0元及0.68元。对比上述两种结果可以看出,在财务准则目径下,每件销售损益看似是3月份最佳,而该结论可以推导出将商品留存至3月份销售会优于在1月份销售。而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1月份销售的每件单品损益最高,商品通过长期储存,所负担的仓储费用随之增长,会抵消销售带来的利润。这一结论可以说明加快商品的周转有利于提高收益。基于该原则,仓储费用中单品层面的当期租赁仓库成本将基于单品在当期期末储存或销售的情况进一步拆分为两个部分:记录于当期损益的部分及递延至下期的部分。
按照上述原则对各项费用成本进行递延确认后,则取得了产品生命周期目径下单品层面的损益情况,该结果对于一线业务人员的帮助将更为明显,在安排采购和销售节奏时可以参照该结果,如平衡考虑囤货所取得的收益是否可以抵消长期仓储带来的损益。公司管理者和经营者也可以通过监测期末尚在递延中的费用,了解已经发生但尚未得到弥补(即未销售前发生的持有成本)的费用情况,亦可以对关键单品的情况进行监控及调整管理手段。
3.4产品生命周期下单品层面损益预测
作为管理会计,除了应及时准确地提供历史数据的分析支持之外,亦应在预测方而为各报告使用者提供有用的数据支持。因此该阶段的目标为在4.2章节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关键假设,最终产出时点下单品后续可能实现的损益情况。通过对关键假设的调整,使得各层级报告使用者通过预测结果的变化和倾向,相应调整实际应对战略,达到最优结果、)关键假设主要包括产品性质、采购销售节奏、潜在收益成本等。通过这些关键假设的调整,取得在该时点该假设的条件下,单品后期可能实现的损益情况。
如某电子产品,其产品性质决定了其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6个月后的销售价格将可能出现明显降低,销量在9个月后出现明显下降。在引入该单品3个月末时,供货商提供了优厚的采购返利支持,公司在判断是否需要在此时点进行囤货时,可以参考基于上述假设条件以及该单品在过去三个月所发生的单品损益数据,后续期间该单品可能实现的损益情况。
收入成本科目中,需输入销售节奏假设、单品平均成本变化假设以及价格变化节奏假设。销售节奏假设可以通过某些原则基于产品所属类别性质进行自动设置匹配,亦可以进行人工调整以观察假设变化对结果的影响。单品平均成本变化假设主要为供货商所提供的潜在收益成本带来的相应影响,在前例中,即供货商提供的优厚的采购返利支持,如公司进行采购囤货,则可以取得该采购返利并拉低平均成本;价格变化节奏假设亦可基于产品性质进行自动设置匹配或进行人工调整。
在履约费用中,仓储成本则需要输入采购节奏假设,该假设结合销售节奏假设可以推导出库存变化假设。基于第二阶段实现的将单品层面仓储费用拆分至当期实现损益的单品单个成本和递延确认的单品单个成本,模拟得出在该采购销售节奏假设下,各期仓储费用的情况。配送成本则可基于前期实际的单件单品配送成本,得出该销售节奏假设下,各期发生的配送费用的情况。售后费用、管理费用、市场费用等亦可以参照前期实际数据,结合采购销售节奏假设,推算假设期间费用数据。至此所形成的单品层面数据产出,同样可在不同层级和维度上进行应用,把握关键单品的预计损益,结合系统配合其他假设,预估后期整体损益情况,或基于后期整体损益预算安排,对关键单品调整经营战略,最终实现损益预算目标。
4.大数据在管理会计中的发展前景
4.1建立统一的管理信息化制度
管理信息化制度的建立需要良好的网络信息环境、合理的财务制度以及优化的人员结构,从而实现业务的标准化、信息整合的迅速化、资源服务的共享化、业务战略的协同化,网络信息的环境要综合考虑集团公司内部情况、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国家政策、行业特点,以及集团内部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等宏观微观环境因素,通过与主要门户网站的结合,来实现对整个集团发展的掌握。集团内部建立一个财务信息平台,通过设置关键词和检索范围在集团指定的重要门户网站中进行检索,将公司发展和决策反映到信息平台中从而为集团管理层及时提供可靠地信息。
4.2建立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
在管理体制完善的前提下,集团公司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构建集团多角度、多层次的动态查询与反馈系统,从而实现数据高速快捷的传递和汇集,从而保证集团公司不同子公司、部门、行业的财务信息的有效性、准确性、合理性和连续性。运用多层次多角度的动态财务查询系统,能够更高效和及时地反映母公司与子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对实现统一快捷的财务核算、整合集团的资源配置、人员结构等有积极意义。
4.3构建财务预算管理的信息化
集团管理信息化可以规范财务预算编制、预算汇总以及预算方案调整,自上而下逐级完善预算方案,信息化可以减少重复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实时监控预算的执行情况,从而加强集团公司财务预算的执行能力,保障整个预算管理的实现。
4.4信息化使集团财务高效运转
集团管理系统庞大、组织结构复杂、业务流程调整困难,因此借助先进高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利用网络化对财务信息进行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集团公司管理的运转效率然而,集团公司的管理信息化模式必须要满足其自身的特点,合理的使用和统筹才能为集团内部提供全面精准的信息,为管理层快捷、正确地做出决策提供帮助,方便集团更好的监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大数据及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进行简要介绍,进而以A公司为例,对其管理会计应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在上述财务数据结合中小企业大数据使用的过程中,中小企业管理会计团队需同各业务部门及研发人员充分沟通,以了解业务的流程、相关形成的数据、数据的内容和定义、数据的存储方式等,使用研发专业数据开发工具,最终形成不同层级的数据分析报表及结果展示方式。基于不同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数据资源,中小企业管理会计团队以财务视角为出发点,引入和关联业务关键数据,将中小企业拥有的大数据以财务的视角进行串联,站在中小企业整体的角度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战略数据支持和应用,并反过来对财务管理会计团队的能力进行提升,迎合大数据趋势,与业务紧密结合,成为中小企业内部关键战略单元,将是中小企业管理团队的发展趋势。21世纪的竞争是全球化的竞争,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国际化企业的不断涌现,企业必须以外部竞争力为向导,构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此相适应,管理会计将呈现出专业化、职业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在企业管理理论与实务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有理由相信管理会计必将在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扩大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致谢
三年的大学生活就快走入尾声,我们的校园生活就要划上句号,心中是无尽的难舍与眷恋。从这里走出,对我的人生来说,将是踏上一个新的征程,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回首三年,取得了些许成绩,生活中有快乐也有艰辛。感谢老师三年来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诲,对我成长的关心和爱护。学友情深,情同兄妹。三年的风风雨雨,我们一同走过,充满着关爱,给我留下了值得珍藏的最美好的记忆。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指导老师,本论文在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本次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张弛.浅谈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J].商业经济,2017,(05):152-153+168.
[2]陈晨.大数据时代的管理会计[J].经营管理者,2015,(16):251.
[3]林蓉.大数据时代对管理会计的影响及其作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4):106
[4]孟岩,周航,刘沓.大数据时代环境管理会计发展探究[J].财会通讯,2015,(07):5-7+4.
[5]牟立欣,王丹.浅议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会计发展趋势[J].中国集体经济,2017,(15):101-102
[6]张永红.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的发展思考[J].中国总会计师,2015,(06):34-35.
[7]刘钰辰,王学香,任顺娟.对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工作变革的思考[J].新经济,2016,(05):109.
[8]卫强.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的发展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5,(21):153+181
[9]刘兴梧.大数据时代对管理会计发展的影响分析[J].中国商论,2015,(16):51-53.
[10]耿云江,赵晓晓.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的机遇、挑战与应对[J].会计之友,2015,(01):11-14
[11]周玉凤.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工作变革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7,(08):94+96.
[12]陈东玲.大数据时代下管理会计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探讨[J].宏观经济管理,2017,(S1):113-114.
[13]于淇,王迪.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会计面临的挑战与解决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2):167-168.
[14]杨宁.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的机遇、挑战与应对[J].财会学习,2017,(04):81+83.
[15]邵巍,梁立文.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会计面临的挑战与解决对策[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04):127-129.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6605.html,